书香云海 -升学之道(美国大学申请全解析)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7 01:05:42

升学之道(美国大学申请全解析)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升学之道(美国大学申请全解析)精美图片
》升学之道(美国大学申请全解析)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升学之道(美国大学申请全解析)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927058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4
  • 页数:366
  • 价格:50.4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7 01:05:42

内容简介:

这本书内容详尽,细节丰富,涵盖了从计划申请到录取结果出来后选校的所有流程,并配有具体事例和可以实践的引导问题, 对所有申请者通用。这本书已经出到第四版了,每年都会根据新的招生政策和信息进行 新。作者都是升学指导行业里的资深专家,这本书也获得了美国 大学招生办主任们的极力 。在所有关于升学指导的书里,这是全美国 知名的其中一本,也是几乎所有高中升学指导办公室和大学招生办的 书。


书籍目录:

介 绍 001

第一部分 申请前准备 005

第一章 为什么大学录取变得越来越难? 007

第二章 招生办想了解申请者的哪些方面? 024

第三章 招生办如何做录取决定? 047

第四章 不同类型的大学和学生 062

第二部分 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大学选择 097

第五章 如何决定申请哪所大学? 099

第六章 标准化考试 122

第七章 绑定性早申请和其他早申请计划 142

第八章 支付学费和申请奖学金 154

第三部分 开始申请 185

第九章 申请和文书 187

第十章 推荐信、面试和课外活动 205

第十一章 特殊才艺 226

第十二章 有特殊情况的申请者 249

第十三章 对国际学生的建议 269

第四部分 申请流程结尾 289

第十四章 接到录取通知后的择校过程 291

第十五章 对家长和学生的忠告 311

附录 A 大学研究工作表 321

附录 B 2019—2020年文书话题 324

附录 C 财政补助包裹选择表 327

附录 D 大学总花费工作表 329

大学申请准备时间轴 331

资 源 340

作者介绍 349

译者介绍 351


作者介绍: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副校长Sally P. Springer博士(Sally博士的Left Brain, Right Brain一书曾经被翻译成七国语言),旧金山大学高中的升学主任 Jon Reider博士以及独立升学顾问Joyce Vining Morgan博士,她们都是升学指导行业里的资深专家。

★译者简介:

万晓峰,现任美国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招生录取办公室副主任,国际招生录取主任,负责学院全球招生录取事务。每年代表学院走访世界各地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美国东海岸各州,审阅国际和美国国内申请。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学院林奇教育和人类发展学院(Boston College Lynch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曾获全额奖学金。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升学之道:美国大学申请全解析》是目前中国引进的介绍美国大学申请非常全面、详尽的一本指导书。内容囊括了美国大学申请的每个步骤,从如何决定申请哪所大学,到准备标准化考试,再到如何写出能够代表自己心声的文书,以及如何申请奖学金等等,并对它们进行了一一解读。书中还详细介绍了美国大学升学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例如运动员招募、艺术特长在申请中的作用、如何应对学习障碍、在家接受教育、提交转学申请等,书中还包含了专门针对国际学生的建议。

本书不单单是一本指导书。作者振奋人心和幽默的写作方式,让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能够引导读者在大学申请这一复杂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镇定和有的放矢。面对美国大学申请中所要做出的很多重要决定,中国的申请者和家长们很容易感到焦虑,尤其是在缺乏可靠资源和对申请过程感到陌生时。本书的原作者都已为人父母,并且跟自己的子女共同经历过大学申请的过程。她们结合自身经历,用平易近人的表达方式娓娓道来,给正在经历这个过程的学生和家长以信心和鼓励。

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网站和工具,甚至在书后还提供了大学申请时间轴和针对学生和父母的暖心建议,以及一份资源列表,让读者可以做延伸阅读。

原著Admission Matters已经在美国畅销多年,得到了美国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可,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推崇。众多美国高中将此书作为升学指导办公室的必备读物。此书也被几所美国顶尖大学的升学指导培训课程当作教材,作为进入升学指导行业的必读书目。

★编辑推荐

1. 本书深刻解析了美国大学本科升学的步骤和要素,为中国学生和家长提供准确的升学信息。内容详尽、细节丰富,涵盖了从计划申请到录取结果出来后选校的所有流程,并配有具体事例和可以实践的引导问题, 对所有申请者通用。

2. 本书作者都是升学指导行业里的资深专家。这本书也获得了美国顶尖大学招生办主任们的极力推荐。在所有关于升学指导的书里,这是全美国知名的一本,也是几乎所有高中升学指导办公室和大学招生办的必备书。

3. 本书译者是美国阿默斯特学院招生办现任国际招生主任,对美国招生情况非常了解,每年会在国内各大国际学校进行招生宣讲。

★名人推荐

《升学之道》由美国大学招生录取行业内深受尊敬的资深专家——美国顶尖文理学院阿默斯特学院现任国际招生主任万晓峰先生亲自翻译。本书深刻解析了申请美国大学本科的步骤和要素,为中国学生和家长提供了最准确的升学信息,也能帮助驻校升学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指导。

——唐盛昌, 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校监,原上海中学校长、上海中学国际部创始人

美国大学的申请之道对当今的中国学生及其家长而言确实是一个艰难的课题。文化理解的差异,程序规则的生疏,信息传递的错位,更加上鱼龙混杂的中介市场中有意无意的误导,以至于相关的中国家庭于雾里看花状态间出现了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焦虑恐惧症候。《升学之道》的中国版出现得适逢其时:专业而权威地为你的申请释义解惑的同时,更可作为人生关键时刻生涯规划和学术成长的指南册和教科书。相信你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开卷有益。

——吴坚,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在复杂的中国留学市场中,晓峰翻译的《升学之道》能为焦虑中的中国学生和家长带来关于留学美国理性的思考和指导。

——李一诺,一土学校创始人,前麦肯锡全球合伙人

《升学之道》是一本极度专注和实用的参考书,它能带领您理清美国大学复杂的申请过程。这本书是确保您在申请季取得成功的不可多得的指导书,其重要性对中国学生和家长来说不言而喻。

——托尼·利特尔(Tony Little),世界名中学联盟(WLSA)上海学校校长,原英国伊顿公学(Eton College)校长

《升学之道》的中文版来得太及时了。万晓峰的翻译为中国成千上万的家长和学生带来了巨大了的福音。每一名申请美国大学的中国申请者都应该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这本不可多得的指导书。在采纳书中众多明智建议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最后一条“要充分享受高中最后一年的生活”。

——闵茂康,北京鼎石学校校长,罗德学者

当更多的中国学生及家长正在为申请出国留学而感到迷茫和困惑时,《升学之道》可为他们提供完整而详细的升学指导。这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而且可以少走弯路,让每名申请者都能申请到最适合自己的大学。

——孙先亮, 青岛二中校长

《升学之道》是我看过的美国大学申请方面既全面又极具建设性的一本书。这本书除了适合学校升学顾问和学生,也非常适合家长,书中专门提到了在子女选择大学和申请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非常实用。

——吴越,新学说创始人兼CEO

《升学之道》这本书来得太及时了。在我从事本科留学升学指导工作的这十来年里,我一直期望国内的许多学生、家长甚至是教育工作者都可以有途径系统地去了解美国大学录取和高中升学的情况。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只能通过与大学的交流合作,零零碎碎地给公众传播大学官方的声音,去除一些申请方面的“迷思”或者困惑,但是大众对于美国大学的招生真实情况知之甚少、道听途说较多。在美国,这本书因为其全面、专业且系统的介绍包括一些真知灼见使其成为最受大学招生人员和高中升学辅导人员肯定的专业书籍。幸运的是,晓峰用他自己的辛勤付出将中文版带到了国内,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有留学美国经历,本人就是美国顶尖文理学院负责国际招生的资深招生代表,使得这本译作质量备受瞩目和期待,内容毋庸置疑是最为精良的。不仅仅是学生、家长,还有业内的升学指导、基础教育工作者们,甚至高校的工作者,任何关心国际教育、关心美国高等教育模式、关心综合审核录取工作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益良多,也一定会有所启发和反思。特别感激晓峰,这份译作来之不易。在过去一年多里,繁忙的申请季中他白天孜孜不倦伏案审阅申请材料,晚上还要继续挑灯夜战,一丝不苟推敲字句、对比文化差异。为了能尽早、最好地呈现原作的内容,又能更贴近国内的文化理解和教育背景,他下足了功夫。相信大家会在阅读中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强烈推荐!留学美国必备参考书籍!

——蒋小波,美国教育考试院托福(ETS TOEFL)董事会中国董事,北京鼎石学校大学升学辅导联合总监

渴望赴海外攻读本科的学生越来越多,国内市场却罕有专业指导申请的经典佳作。《升学之道》来地正是时候!万晓峰先生在顶尖美国大学招办从业多年,融贯东西,将原著中专业的内容平易近人,浅显易懂地传递出来,让读者既得知识,又得乐趣。不仅适用于申请的学生与家长,升学指导读罢也会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升学之道》道升学!让你清晰知道,帮你专业指导!

——王实,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海外升学指导中心主任


精彩短评:

  • 作者:七点六二 发布时间:2017-04-26 04:45:11

    这个出版社的社长是我们家的顾客,送给我了一整套。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我全都看了。

  • 作者:相思始觉海非深 发布时间:2021-06-03 21:30:03

    非常棒的工具书。

  • 作者:Blanche 发布时间:2021-02-09 15:38:47

    带过一轮学生回头看这本书真的感慨蛮多。相比市面上各种道听途说,这本书显得朴实很多。

  • 作者:sfuo 发布时间:2022-08-28 21:50:51

    一部极其详尽的申请美国大学的工具书

  • 作者:深情的艾老师 发布时间:2023-12-07 21:45:19

    1. 与家人找到共同目标 2. 与同事找到工作目标 3. 取得新朋的支持 4. 关照自我发展,身教胜于言传

  • 作者:比锅大的饼 发布时间:2021-01-13 14:29:39

    升学申请很实用~~~


深度书评:

  • 缺乏爱的意志是操纵,缺乏意志的爱是放纵

    作者:野兽爱智慧 发布时间:2010-03-09 15:48:27

    为《心探索》2010年2月刊所写。

    一 灵魂伴侣实例

    美好人生的挚爱与告别

    传说中,灵魂被创造出来时,是成双成对的,历经百千世的轮回,彼此之间存在着永恒不渝的亲密感。一旦灵魂伴侣在茫茫人海里重逢时,就在双眼对视的瞬间,真爱的电流窜遍全身每一条神经纤维,每一颗细胞都会忍不住欢呼歌唱。我们会在认识不到一天之内,对他倾诉一切内心的秘密。许多说尽千言万语别人也不会明白的心事,只要一个眼神,他就懂了。

    我们会觉得身心快美难言,眼前的人完美无瑕,万事万物都发出神奇的光彩!然而,这么炽烈的燃烧,如果没有清醒意识来观照,却也很快黯淡冷却下来。大部份的时候,我们耽溺于爱情,占有与控制的欲望取代了起初单纯的真爱,无尽的斗争与痛苦相续不断。开始于甜美梦幻,却结束于苦涩心碎。

    传说是浪漫的,也是狭隘的。唯有经由爱情的激发,意识向上提升,看见了更高的生命本质,这样的情侣才称得上是灵魂伴侣。灵魂伴侣是创造因缘,互相推动身心进化过程的伙伴。

    对于《恩宠与勇气》中的崔雅和威尔伯我们已所知甚多,在这里要介绍另一对灵魂伴侣:海伦及斯科特‧聂尔宁(Helen、1903-1995、& Scott Nearing、1886-1985)。

    海伦出生于美国东海岸新泽西州富裕家庭,独立、聪慧而富奉献精神,是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初恋情人。斯科特曾任美国宾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及俄亥俄州托里多大学文理学院院长兼政治学教授,同情童工及中下阶层,倡导学术及言论之自由,而失去教职。后因反战而放弃他学术生涯, 之后即倚赖写作、演讲等工作为生。

    1927年两人相遇后因为志同道合而渐渐相爱,1932年出于爱与理想,这一对灵魂伴侣离开纽约市的繁华喧嚣,隐逸到穷乡僻壤,展开他们历时近六十年的农庄田园生活。素食、反战、自给自足、倡导社会正义与和平主义,聂尔宁夫妇亲身践履、体现了一种质地真朴而有意味的生活方式,并且因此被视为六十年代“回归自然运动”的先声。

    所有伟大的灵性传统都教导我们,一心追求自己的快乐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因为个人的欲望会永无止境的增加,一直产生新的不满足。真正的快乐是没有人能拿走的,来自于打开我们的心房,感受到它向周遭世界散发,并为他人的福祉而欣喜。珍视所爱的人的成长,可以练习扩大我们存有的能力,并帮助我们成熟。所有当前关系中的困难,都是向我们展现一个罕见的机会:发现爱就是神圣的道路,呼唤我们培养自身的丰富和深度。

    据说海伦逝世前三年所写的自传《美好人生的挚爱与告别》(Loving and Leaving the Good Life)三月将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发行,内地读者有福了。

        

    专题中《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

      

    《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美)约翰•威尔伍德著,雷叔云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9年11月一版一次,28元

    约翰.威尔伍德为美国临床心理学家,也是执业心理治疗师,加州整合研究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ted Studies)教授,一九七四年获芝加哥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自八○年代起,他成为超个人心理学的前驱,整合东方灵修传统与西方心理治疗。

    《完美的关系,不完美的爱》是他的最新著作,曾获颁二○○六年度“促进更美好人生之书” (Books for a Better Life Award)以及“最佳佛教作品”(Best Buddhist Writing)等书奖,他刻画人类内心如何渴慕完美无瑕的爱,一旦展开亲密互动,却往往溃不成军,哀鸿遍野。他善用譬喻和意象,以抒情的笔触,轻叩我们内心最不为人知的角落,虽说是心理学著作,却嗅得到散文的鲜香。

    由于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份爱的经验多来自父母,我们很自然以为爱来自亲密关系,这使我们渴求别人的认同,以跻身于爱。一旦这份关系低于期望值,失望导致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可爱才得不到爱和尊重,这种“无爱感”(mood of unlove)是心的创伤,一种深植大部分人心中的疑虑:深怕我们的真实面目没人爱、也不值得爱。由於这种根深柢固的不安全感,我们难以信任自己、信任别人、信任生命。

    “无爱感”从曲解爱与被爱而来。我们最熟悉的“人对人”的爱其实只是“相对之爱”,相对意味一切随条件状况而变化,我们每一个人有不同的身体、背景、个性、价值、观点、需要,也用独特的方式来对待生命,因此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一直是二元、对立、不连续、不稳定的;然而进入生命的最深层,我们可以如实承认并接纳,毫无保留、要求、批判或操控,率直无隐面对自己的生命经验,也就是开放而醒觉的心,这里没有你我的相对,任何时刻,都可能与任何生命──情人、孩子、朋友、在路上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甚至动物──灵犀相通而产生温暖和开放,这种“生命对生命”的爱是绝对、不设限、无条件的爱,当“绝对之爱”在体内滚滚流动,我们看到生命有其基本的尊严和神圣,并不需要仰望外界的认可,于是再不会为饥渴(爱的来临)和恐惧(爱的远去)所苦,在生命深刻的和谐中,我们知道自己没有负伤,从没受过伤,也不可能被伤害。

    我们绝大多数时候住在相对境界之中,“相对之爱”纵使不够完美,然而它拥有“绝对之爱”所没有的体温、肢体、话语和眼神,可以传达温柔和善意;尽管它使亲密关系出现上下波动,但波峰和波谷各有其美!高点之后接着出现低潮,那是因为我们仍有学习的空间;低点之后高峰又现,那是因为受伤之后必有愈合,误会和隔绝的低点未始不可以是重新了解和契合的跳板。辨明了爱有绝对、相对的分野,就不会到跟我们一样不完美的人身上寻求完美之爱,同时能够拥抱自己和他人的“不可能完美”,因为我们了解不完美标示着努力的过程,是弥足珍贵的心灵资产。

    做一个完整真实的人,意味稳稳站在相对和绝对两个次元,愿意全心开放并接纳我们当下所有的生命经验,深掘生命存在的实相,促成生命的质变。因此我们须学着走出情绪反应的惯性模式,在相对之爱中成长(growing up),在绝对之爱中觉醒(waking up)。

    三 阅读栏目

    情人节本名Valentine's day,是为了纪念古罗马为情侣秘密主持神圣婚姻仪式而被暴君Claudius处死的修士Valentine,如今我们早已忘记了Valentine象征的绝对之爱,只剩下了两个人的相对之爱。三点才能画出一个圆,也许这就是圆满之爱如此之少的缘由?

    本期推荐的三本书,分别从人本心理学,存在心理学及灵性的视野观照爱,层层递进又相互呼应。

     

      

    《爱的艺术》(美)艾•弗洛姆,李健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一版一次,15元

    《爱的艺术》是一本历久弥新的经典著作,经典是有生命的,它会随着你的成长而成长。

    开篇,弗洛姆便辨析了世人对爱情的三个普通错误看法。首先,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因此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男子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材和服饰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其次,很多人认为在爱这件事上一无可学,他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当代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现代人的快乐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他力所能及的物品。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我想做一笔交易,那我既要考虑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虑基于我的一目了然的实力以及潜在的实力,对方会不会看中我。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最后,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 (falling in love)同“持久的爱”(being in love)这两者的区别。两个相互陌生的人,当他和她突然决定拆除使他和她分隔的那堵高墙,相许对方,融为一体时,他俩相结合的一刹那就成为最幸福、最激动人心的经历。这一经历对那些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孤独者来说就更显美好和不可思议。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

         

    弗洛姆指出之所以爱会以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是由于我们忘记了爱是一门艺术。艺术分成两个部分:一是理论知识,二是实践经验。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一直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融会贯通变成灵感,才能成为一名大师。要成为大师,还要有第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即要把成为大师看得高于一切。这一点既适用于音乐、医学、雕塑,也适用于爱,而实际上人们一方面渴望爱,另一方面却把其他的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看得重于爱。

       

    成熟的爱指得的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爱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爱是一种行动,是运用人的力量,这种力量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得到发挥,而且永远不会是强制的产物。爱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什么是“给”?十分流行的误解是把“给”解释为放弃,被别人夺走东西或作出牺牲。而有些人却又把“给”变成一种自我牺牲的美德,对他们来说,“给”比“得”好就是意味着宁可忍受损失也不要体验快乐。

        

    成熟的人对“给”的理解完全不同。他们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 我感觉到自己生气勃勃,因而欣喜万分。“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一个人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通过他的给,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量。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

       

    《爱与意志》(美)罗洛•梅著, 彭仁郁译,立绪文化 2001年4月初版,NT$380

    本书是“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罗洛•梅的成名之作,该书在1969年由纽约诺顿公司一出版,就被《纽约时报书评》誉为“本年度最重要的书”。罗洛•梅指出:二十世纪作为人类文明的“过渡时代”,其主要价值危机就在于爱的全面异化和意志的普遍沦丧。在前一个过程中,由于现代人把性成功地分离出来,作为我们主要关切的事情,并以此来取代爱,遂导致性的放纵、爱的压抑和人的冷漠;在后一过程中,则由于人越来越陷入外在的技术决定论和内在的无意识决定论,遂不可避免地导致放弃个人责任,丧失个人愿望、意志和决心。今天的问题已不是弗洛伊德时代的性压抑,恰恰相反,性的泛滥倒是以爱的压抑作为其昂贵的代价。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性行为如此之普遍,而其中的意义和乐趣却又是如此之贫乏!

      

    罗洛•梅并不否认性的意义,但他始终强调性不能与爱分离;性一旦脱离了爱,就会丧失自身的活力,丧失对未来的想象和创造,丧失内在的激情,最终将导致性冷淡和性无能。性和爱构成了性爱的两个侧面:性是来自后方的动力;爱则是一种来自前方的召唤。性与“理由”(原因)相关联;爱则与“目的”相关联。性指向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与松弛;而爱的目标则是欲求、渴望、永恒的拓展、寻找与扩张。“理由”是对于过去的考虑,它可以解释你为什么这样做;“目的”则不然,它是你这样做所要达到的目标。理由的概念与决定论相关联,目的概念则意味着你把自己开放给新的可能性,因此它与自由相关联。我们通过对新的可能性的洞察和响应,通过使它们脱胎于想象,转变为现实的能力,参与到铸造未来的过程中去。这就是积极的爱的过程,这就是我们的爱对自然和他人的爱的响应。

      

    爱是人心中固有的倾向。爱是使人与他人,与万物,与真善美结合起来的一种内在动力。爱创造生活、唤起激情,打碎旧形式创造新形式。爱给生命中纷纭杂多的质素以意义,给我们枯燥散漫的生活以形式,它是整合我们分裂状态的凝聚力。它是永恒的拓展,自我的延伸,是不断更新的动力。它推动人们不断寻找真善美的更高形式••••••这种自我的不断更新,乃是爱固有的属性。

     

      

     

    《寻觅孪生的灵性伴侣》派翠西亚•珠菊和摩利普雷斯曼博士著,刘蕴芳译,智慧事业体有限公公司,2001年11月初版,NT$200

    苏菲教认为,神在创造人的时候,首先是创造一个完整的灵魂,当这个灵魂来到物质世界的时候,神把这个灵魂分为两半,将一半灵魂附于女性躯体上,另一半灵魂附于男性躯体上。下临凡间后,这两个不完整的灵魂经历几生几世的灵性演变,找到另外一半,又重新结合在一起(Reunion)。这就是孪生灵侣(Twin Souls)的来历。

    他们一开始是如此之相像,因此他们必须分离,最后藉由相同及互补这爱的两大支柱完成彼此。孪生的灵性伴侣也许就近在眼前,但必须等到彼此成长到万事具备时,才有可能相遇。每一位男女都必须独自攀爬山峰,能够在冲击灵魂的强风中屹立不摇。然后孪生的对方从迷雾中出现,并不是回应情感的需要,而是实现灵魂最深的需求。

    孪生的灵性伴侣就像两个相互交集、无法分开的圆。交集部分為其共同性,开放区域则是个体的自我和独特的特征。交集的这两个圆圈是流动性的,在极限内,彼此会朝著一体移动,藉由不断的冲突而更紧密,此时,“爱”会使彼此更加坚强,然后,一同成长,冲突也逐渐减少,最后,交迭融合成为一个圆。

    灵魂伴侣在重逢前,大多有一大段情感的空窗期,这时候的独处是必然的,但却不等同于“孤单”。孤单来自于一种错误的分离感,表示我们与自我的灵魂分离。然而“孤独”却是我们跟自己交流的最佳时机。在孤独里,我们听见自己的声音,这是灵魂微弱的稳定音波,它会通过直觉传给我们,给予我们无法言喻的智慧。每日的静坐将打开通往直觉的管道。

    孪生灵侣不是通过寻找,也不是通过等待而得到的,而是要我们自己挣来的,与自己的另一半重合的过程就是你灵性成长的过程。首先你必须找到真我,实现真我(Self-realization),没有这个前提,孪生灵侣始终都不会出现。孪生灵侣和中国人常说的“觅知音,寻知己”有本质的区别。所谓“知音,知己”都是以“己”(自我,Ego)为前提的,理解我的人就是知音,不理解我的人就不是知音;而灵侣是以化解自我(Ego)为前提的,需要达到无我的状态。

    2010年1月24日星期日,13:31,北京野兽爱智慧居

  • 主流意识的坚守者

    作者:梅兰妮 发布时间:2015-11-15 00:19:24

          《阁楼里的秘密》定位是少年文学,本来是买给儿子看的,没想到翻了几页我就被吸引住了。

          书是以第一人称写的,主角是个十二岁的女孩琼。琼自幼跟着一位没有血缘关系的阿姨长大。她的阿姨是一所私立女子学校的校长,是一位勤奋、独立、意志坚定的人。阿姨一直注重培养琼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她的影响下,琼成长为一个有着远大理想并不断付诸努力的姑娘。她个性独立,遇事总能够审慎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在待人接物上也得体大方。琼在暑假前接到了一份可以资助她实现大学梦想的工作,她不知道这个工作却一步步揭开了她的身世之谜。

    小说的悬疑推理方面不可能比其他的悬疑小说更出色,因为它本身就是给孩子看的,我相信作者写作的初衷就并不想突出悬疑色彩。悬疑只是推动情节展开的一条主线,像一个个锦囊一样,由琼次第打开呈现给读者。所以想看气氛阴森恐怖、情节惊心动魄小说的读者请绕行。

           很明显作者希望她的小读者了解的是一个人如何成长的故事。这个人怎样辨别罪恶与善良?怎样解读诚实与虚伪?怎样看待美和丑?怎样追求理想?怎样处理金钱?怎样对待亲人?这些问题作者都在本书中进行了解答。这对于十几岁正在形成价值观、人生观的孩子非常重要。因为并不是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有幸遇到一位正直善良、循循善诱的长者,来指引他,告诉他正确的方向。尤其像在现代中国这样多种价值观冲击碰撞,许多成人都在迷茫挣扎的时代背景下,遇到一位睿智长者的几率变得更小。应试教育更是推波助澜,家长和学校为成绩马首是瞻,哪有多余的精力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带不来任何实用价值的东西?可这些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恰恰是最宝贵的。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有能力认识并改造这个世界。他们精力旺盛、血气方刚,但是他们思想还不成熟,还不能明辨是非,很容易被坏人利用,步入歧途。而本书就像一缕阳光,拥有照亮他们人生的能力。

           比如书中提到巴沃太太年轻时为了筹钱为弟弟治病,偷了东家的几把银匙,结果被起诉进了监狱,坐了十年牢的事情。书中通过好几个人物交待此事,琼的阿姨康斯坦、琼的父亲蒂尔先生(当然是小说结尾琼才知道的事)、琼的朋友麦克还有巴沃太太本人,很明显作者希望读者明白法律上的罪与真实的罪恶是有分别的,巴沃太太虽然犯了偷窃罪并且坐了牢,但并不代表她就是坏人,因为她是迫于经济压力,是为了给弟弟治病。巴沃太太获释以后的表现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她作为蒂尔先生的管家,工作十分勤勉,悉心照料家人,甚至对于她入狱仅一年就弃她而去的丈夫也毫无怨恨,这些都证明了她是个可信赖的好人。

           书中提到的卡兰德先生是个美男子,金发碧眼,帅的像古希腊的雕像,看似举止优雅、教养良好,背地里却是个贪婪、虚伪、邪恶的人。他为了继承父亲的遗产,对抚养他长大的姐姐痛下杀手。而他的姐姐艾琳虽然相貌平庸,却是个善良、拥有慈悲心肠的女人。主人公琼开始也被卡兰德的帅气外表、优雅举止所吸引,随着情节地推进,琼看到了卡兰德先生对金钱不加掩饰的贪欲,她开始思考“一个说谎的人,却敢于承认自己在说谎,他是否还算在说谎?或者一个人坦承自己不想当好人,这种行径算不算欺骗?”自然琼给了我们答案,“敢公开承认自己是坏人的人更可怕”。因为他们的内心已经没有了是非界限,他们以丑为美、以恶为好。因此我们要远离那些外表漂亮、内在丑恶的人和事。

           书中还有关于梦想与计划的讨论。琼接受卡兰德先生的邀请,周末拜访他的家,卡兰德先生的三个子女以及他的妻子都畅谈自己的梦想,但是那些梦想都非常不切实际,或者说这些梦想的当事人根本就没打算付诸实施,琼就聊到自己的“计划”,她认为有计划才算得上理想,因为计划有具体的目标和实施方法,口头上的梦想充其量只是白日梦而已。这对我们的少年也很有启发作用。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很多,我们的小读者可以慢慢体会。

           可以说,本书的作者辛西娅﹒沃伊特是主流意识的坚守者,她向读者们传达了许多关于爱和美的普世价值,满满都是正能量,值得我们包括成人和孩子细细阅读!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书籍完整(350+)
  • 无广告(118+)
  • 书籍多(353+)
  • 小说多(137+)
  • 好评多(245+)
  • 差评少(186+)
  • 经典(147+)
  • 简单(214+)
  • mobi(74+)
  • 无颠倒(73+)
  • 体验满分(228+)

下载评价

  • 网友 隗***杉: ( 2024-12-14 13:01:30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居***南: ( 2024-12-27 06:42:29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濮***彤: ( 2025-01-03 04:42:36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焦***山: ( 2024-12-27 20:50:28 )

    不错。。。。。

  • 网友 利***巧: ( 2025-01-02 09:23:00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石***烟: ( 2024-12-21 22:53:43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堵***格: ( 2024-12-07 22:18:24 )

    OK,还可以

  • 网友 曾***文: ( 2024-12-24 20:16:37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汪***豪: ( 2024-12-20 18:49:37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芮***枫: ( 2024-12-30 13:32:44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后***之: ( 2024-12-26 07:00:12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郗***兰: ( 2024-12-11 12:20:03 )

    网站体验不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