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从印刷术到互联网,媒介作为人器官与意识的延伸,长久以来与人类互相塑造,共同进化。我们如何获取知识、协同工作、连接彼此,皆深受媒介影响。
今天,麦克卢汉的理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被反复证实。未来,技术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新媒介?人的延伸又会被拓展至何方?在这本书中,麦克卢汉本质上探讨的是技术、人类与社会的命题。理解媒介,终究是为了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态,在震荡与革新中找寻自身的生存之道。
书籍目录:
理解麦克卢汉 胡泳
增订评注本序 特伦斯·戈登
第一部
作者第一版序
作者第二版序
一 媒介即讯息
二 热媒介和冷媒介
三 过热媒介的逆转
四 小玩意爱好者:麻木性自恋
五 杂交能量:危险的关系
六 作为转换器的媒介
七 挑战与崩溃:创造力的报应
第二部
八 口语词:邪恶之花?
九 书面词:以眼睛代替耳朵
十 道路与纸路
十一 数字:集群的侧面像
十二 服装:延伸的肌肤
十三 住宅:新的外貌和新的观念
十四 货币:穷人的信用卡
十五 时钟:时间的气味
十六 印刷术:如何理解它?
十七 滑稽漫画:《疯狂》漫画通向电视图像
十八 印刷词:民族主义的建筑师
十九 轮子、自行车和飞机
二十 照片:没有围墙的妓院
二十一 报纸:靠透露消息的政治
二十二 汽车:机器新娘
二十三 广告:使消费者神魂颠倒
二十四 游戏:人的延伸
二十五 电报:社会激素
二十六 打字机:进入钢铁奇想的时代
二十七 电话:是发声的铜器还是丁零作响的符号?
二十八 唱机:使国民胸腔缩小的玩具
二十九 电影:拷贝盘上的世界
三十 广播电台:部落鼓
三十一 电视:羞怯的巨人
三十二 武器:图像之战
三十三 自动化:学会生存
附录一 理解新媒介研究项目报告书
编者前言
赖尔森媒介实验
理解新媒介教学大纲:大纲样本
编者后记:将《报告书》改写为《理解媒介》
附录二 评论界对《理解媒介》的批评
关键词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麦克卢汉著作一览
译者手记
作者介绍:
马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传播学奠基人,比肩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的划时代思想家。《理解媒介》是他的代表作,“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和热媒介”、“媒介即讯息”等观点影响了无数研究者和创业家。麦克卢汉成功预言了互联网的诞生,《连线》杂志在创刊号上尊其为“先知”。其他主要著作有《机器新娘》、《谷登堡星汉》、《媒介定律》等。
译者何道宽,传播学家与翻译家,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从事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三十余年,尤其致力于译介和传播麦克卢汉的著作,1988年首次将《理解媒介》译入国内。译作超过四十种,销量逾百万册,主要包括《理解媒介》、《麦克卢汉精粹》、《麦克卢汉书简》、《帝国与传播》、《裸猿》三部曲、《中世纪的秋天》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从印刷术到互联网,媒介作为人器官与意识的延伸,长久以来与人类互相塑造,共同进化。我们如何获取知识、协同工作、连接彼此,皆深受媒介影响。
今天,麦克卢汉的理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被反复证实。未来,技术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新媒介?人的延伸又会被拓展至何方?在这本书中,麦克卢汉本质上探讨的是技术、人类与社会的命题。理解媒介,终究是为了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态,在震荡与革新中找寻自身的生存之道。
精彩短评:
作者:Bill 发布时间:2019-08-16 21:43:45
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几乎所有的传播学书籍都会提到它著名的三个观点:媒介即讯息,冷媒介与热媒介,媒介-人的延伸。而对它的评论同样极端:认同它的把他当做阿波罗的神谕,不认同他的就能把他看作是小区门口老大爷的胡扯。
依我看来,此书的内容同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书籍本身。(可能有些矛盾,但就是这样),不断的隐喻式的举例并非是为了说明观点,而是给印刷书籍这种冷媒介加温,烘托一种氛围,让读者的头脑承受非线性,不连续信息的狂轰乱炸。读者仿佛坐上一千零一一夜的飞毯,上一秒也许还在文艺复兴的透视画面前,下一秒就到了电视机前观看尼克松和肯尼迪的选举辩论。如果说其他书是4维空间的反映,那么这本书就是5维空间的写照,时间,逻辑,线性本身在书本并不重要。这就是电子革命,而这本书就来自真正的电子时代。
作者:历史小学生 发布时间:2020-07-21 16:59:55
麦克卢汉担任着介于福音传教士和搞笑艺人之间的角色。言谈不乏光辉,但只给结论不论证,经常语无伦次。这种知道分子的夸夸其谈再加上何的所谓翻译,达不到负负得正的效果。
作者:howie.serious 发布时间:2019-08-01 09:48:47
1、我怎么能现在才读到这本书???2、总算读到这样的书了!!!3、以后要多多这样的书啊!!4、大师和经典,读1本抵得上10本。少而精,提升人生信息流质量,这句话绝对是相当严肃的;5、完美对接、印证和丰富了小能熊对工具、媒体、内容的理解和观念。表白麦克卢汉老先生~
作者:WHAT? 发布时间:2023-10-26 23:36:36
这本是比较特别的,它讲述了一个破灭的爱情故事。画风显然是有意为之——有别于一种“写实的”画风。
作者:恶鸟 发布时间:2019-09-19 20:34:59
600页的大部头,丰厚的媒介资料和论述,基本涵盖了人类史上所有媒介,语言也很优美,不愧传播学奠基人,称为比肩牛顿、达尔文的划时代思想家。甚至儿童教育的问题也一针见血。
作者:致良知 发布时间:2019-10-01 15:51:24
翻了前面几章,这写的是什么东西,感觉作者是在梦游时写的书(我觉得翻译也应该背点锅)。作为一本社会科学著作,文风驳杂,行文相当缺乏理性思维,一段话读下来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虽然言之有物,但是所言之物真的让人很难产生共鸣。总而言之,乘兴而来,扫兴而归。
深度书评:
理解麦克卢汉
作者:AIMIKKKK 发布时间:2015-03-23 18:28:14
在大众传播研究史中,麦克卢汉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他奇思妙想般的学术理论和晦涩难懂的文字风格使得学术界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2011年,恰逢麦克卢汉百年诞辰,全世界又掀起了一波麦克卢汉热,《理解媒介》的中译本也再次出版。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20世纪最重要的媒介思想家之一。早年求学于加拿大曼尼托马大学,之后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后在美国和加拿大任教,教授英语、文学及传播理论。著有《机器新娘》(1951年)和《理解媒介》(1964年)。
《理解媒介》是麦克卢汉最重要的著作,其中集中而详实地记录了麦克卢汉的大部分学术观点。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板块是理论篇,用7章的内容讲述了“媒介即讯息”、“热媒介与冷媒介”等理论;第二板块是应用篇,不惜笔墨地详细介绍了从古至今的26种媒介。麦克卢汉把目光投向媒介本身对文化的影响,并放弃逻辑推理式的话语,采用一种类比的修辞进行探索。这些篇章各自独立,篇章之间的顺序并无逻辑联系,但是主题相互参照、相互勾连,犹如一幅“马赛克拼图”,这体现了麦克卢汉写作的一贯特点。读者可以从任何一篇开始读起,丝毫不会影响对麦克卢汉观点的理解,当然如果你无法理解其中一篇的内容,也不必奢望从其他篇章中获得答案。 麦克卢汉说:“我不解释,我只是探索。”简单地说,就是摒弃实证主义的和讲求逻辑分析的表达方式,采用文学的联想的表达,把在常识上缺乏直接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从中归纳出被人忽视的模式和规律。
正是因为麦克卢汉新颖而又晦涩的学术观点和与实证主义背道而驰的研究方法,使得《理解媒介》在1964年出版后,在西方乃至全世界人文学科领域引起强烈震撼,世人对于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别若天壤。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兴起,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加速使人赫然顿悟:原来麦克卢汉是对的。“地球村”和其他麦克卢汉的学术观点,60年代晦涩难懂,现在却一目了然,全世界又掀起了一波“麦克卢汉热”。时隔多年,麦克卢汉的学术观点仍然令我们惊叹。
在传播研究中,关于“媒介”这个概念,有四种差异较大的用法,其一是指某种技术的形态,如电报、电视机、互联网等设备,尤其侧重技术层面上意义;其二是指媒介中传递的信息,这是由于我们平时的语言习惯,使得我们常常用媒介来代替媒介中传递的信息,比如我们常说“电视的影响”,其实是说电视节目内容的影响,而不是电视机这个设备的影响;其三是指从事信息传播的专业组织,如广播台、电视台等媒介组织和工作人员。
而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所讨论的媒介,则是指“信息在某种载体上呈现出的特殊格式”。 它既不是载体所承载的信息,也不是承载信息的硬件载体,而是载体承载信息的方式,是一种媒介技术的形态。
在《理解媒介》一书中,麦克卢汉主要阐述了三个观点: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以及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
(一)媒介即讯息
一般人认为媒介只是信息的载体,是静态的、消极的、空洞的。但麦克卢汉则反驳道:大众媒介对信息、内容和知识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媒介不仅不是消极、静态的,反而有着积极、能动的成分,它们对信息有重大影响,决定着信息的简明度及组成方式。 甚至有的时候,媒介技术本身就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来源于媒介所承载的任何信息,恰恰来源于这种媒介技术的形态,在这种情况下,媒介充当了讯息,对人产生了影响。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我们主要依赖的媒介形态经历了由非语言媒介、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到目前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互动媒介的变化。而每一种媒介形态,都对当时的人类社会产生了影响。
麦克卢汉与以文字媒介为例,谈论了拼音文字与象形文字如何造成了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用拼音文字书写的词汇牺牲了意义和知觉,而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中国的会意汉字之类的文字却能将意义和知觉固定下来。这一事实与拼音文字书写的词的内容无关,它是人的听觉经验和视觉经验突然分裂的结果。”
西方的拼音文字重视连续性,因为字母的排列顺序代表了单词的意思。它的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高度分离,并且强化了其中的视觉形式。使用者开始用眼睛代替耳朵,书写成为最重要的交流手段,个人从部落化的集体生活中解脱出来。于是独立的、线性的思维习惯由此诞生,成为逻辑和理性的源头。
而中国的会意文字是不连续的,需要视觉和听觉的同时记忆,并且不便于书写和学习。在学习和教育方面,部落化的生活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这种面对面的传授,才能将储存在文字中的经验提取出来。所以许多世纪以来对会意文字的使用,使得中国天衣无缝的家族网络和微妙细腻的部落结构没有受到威胁。
西方崇尚独立、理性,中国崇尚家族、道德。在麦克卢汉看来,这两种不同的文字形式,是造成了东西方文明的差异的原因之一。而这种影响并不是文字的内容造成的,而是文字的形式造成,媒介塑造了历史,媒介即讯息。
从部落时代一步步走来,人类的政治、文化、历史乃至思维方式,都一直被媒介所影响和塑造。当今处处谈论的“互联网思维”,其实也是互联网这种媒介给人带来的影响。互联网的本质特征是“互动”、“联接”、“网络”,而互联网思维则是符合互联网本质特征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影响着现代人的行为习惯,让我们更好地适应这种时代特征。
我个人感受很深的一点,就是我们变得越来越依赖媒介的力量。有任何问题,第一反应是“百度一下”;出门在外,离不开手机地图和GPS……这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改变,是一般人难以觉察和注意到的。麦克卢汉认为:人们怀疑媒介对社会的影响重大本身,正是媒介的影响之一,即媒介导致的麻木令人们看不见媒介对社会的冲击。
(二)媒介即人的延伸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不局限于与大众传播相关的媒介比如广播、电视等,媒介是人体任何部位的延伸。 麦克卢汉将一切人与自然环境产生作用的工具、符号和互动形式都纳入媒介的范畴,比如轮子是腿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电脑是神经中枢的延伸。
这种延伸强化了人的能力,媒介是人类生理感官的外化,是人类拓展感官认知的途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乍一看这些延伸听起来都是好事情,因为这意味着更快、更高、更强,因此麦克卢汉显得很像一个技术乐观主义者。这或许是麦克卢汉遭受的最大误解。如果深入他的写作,我们会发现他的态度恰好相反,充满焦虑和危机感。
在麦克卢汉看来,“延伸意味着截除”,即媒介强化了我们某个感官的能力,成为代替性的工具,那我们身体原来那部分的功能就会退化而感到麻痹。我们有了拼音文字,就忽视了口语;我们有了轮子和汽车,就不再喜欢行走和奔跑;我们有了图画、录像、电影,就不再喜欢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麦克卢汉把截除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用于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用来缓解媒介对人体造成的压力。麦克卢汉用轮子举例:轮子作为腿脚的运转产生了巨大的效应,是腿脚行走时所没有的强度,这种强度造成了人体感官的失衡。于是,唯有借助麻木和堵塞感知的通道,中枢神经系统才能承受这种运动的强度,达到感官的平衡。
如果用麦克卢汉的观点,看待当今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行为习惯,那么人们对新兴的媒介技术的依赖,也正是这种自我截除的后果。而这种自动截除,也造成了神经中枢的麻痹,让人感觉不到媒介对我们造成的巨大影响。
“自我截除是中枢神经系统解压的直接手段。很容易用它来说明传播媒介的起源,从言语到电脑的起源都可以用它来说明。”
这种截除机制,造成了人类部落文明的分割和离散。拼音文字印刷术的出现,造成了沟通交流的非部落化,此前的演讲、讨论、问答被静默的阅读取代。汽车和道路的出现,造成了生活空间的拓展和分散,让人类进入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分散的、碎片化的时代,麦克卢汉称之为“去部落化时代”,它肇始了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
(三)“地球村”
而当麦克卢汉讨论电子媒介时,他认为电子媒介是人整个神经中枢的延伸,我们的所有感官都得到了外化,同时也意味着所有感官的截除。
“这就是电力媒介的特点,它使单一步骤和专门功能的机械时代走到尽头。它有一种直接的解释:过去的一切技术(除言语之外)实际上都是使人的某一部分肢体延伸,而电力媒介却可以说使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了外化。”
在印刷时代,媒介的力量使人类社会分割和离散。而在电力时代,媒介的力量使得人类社会又重新聚合起来,这种影响是瞬间发生的,是一种“内爆”的能量,比印刷时代使社会分散的能量更大更强。
电子媒介的出现,让人类的所有感官得到了延伸,作为人类感官外化的电子媒介,使人类的感官重新得到平衡。比如我们所使用的手机,虽然麦克卢汉并没有预测手机这一新兴媒介的发展将会产生的影响,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手机媒介对于个人的认知、思维、生活方式和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手机使人在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产生了多向的延伸,电话是言说和听觉的延伸,阅读短信是视觉的延伸,文本的输入是触觉的延伸……手机的出现,使人的各个感官得到均衡的延伸和发展。而且手机整合的电话、短信、视频、音乐、社交媒体等多种功能,几乎囊括了现今所有的媒介形态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的影响是使人恢复到自然感官的平衡,手机将这一点发挥得十分到位。
电子媒介的出现,让人类从印刷时代中的分割离散中解脱出来,重新回归部落化的时代。最明显的,是人们又回到了依赖交谈的口语时代,电话、留声机、广播、电视、照片、互联网、手等媒介使人类重新恢复了口语交流的传统。 由印刷时代兴起的文字媒介正在走向衰落,图像、声音等媒介正在积极地兴起,而图像和声音,不正是部落时代的人类,所用于交流的媒介形态吗?而这样的媒介形态,不仅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东方文明,还将家族与部落的概念保存其中。
“广播使人类非部落化的力量——它几乎在转瞬之间使个人主义逆转而为集体主义力量,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电子媒介所引发的“内爆”,使人类恢复了自然感官的平衡,恢复了部落化时代的特征,人类社会重新走向整体化。整个世界变成一个新的“地球村”,并且在电子媒介的作用下形成一个网状的关系,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出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在麦克卢汉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就是一个“部落化——去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过程。
“地球村”巧妙的比喻,在今天看来不足为奇,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早已证明了这一点,不过麦克卢汉在一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就通过媒介分析寓言了时代的发展方向,不能不让人为之惊讶。
不过,麦克卢汉终究不是技术乐观主义派,他对于“地球村”的寓言仍然充满着担忧。
“麻木的原理在电力时代发挥作用,正如它在其他任何社会要发挥作用一样。中枢神经系统延伸和暴露以后,我们必须使其麻木,否则我们必死无疑。因此,这个焦虑和电力媒介时代又是无意识和冷漠的时代。”
这与克尔凯郭尔的一个观点不谋而合。克尔凯郭尔在写于1848年的《文学评论》中警告道,现代的特点是一种不偏不倚的反思,和想荡平一切地位和价值观差异的行为。一切都是同等的,没有什么重要到可以令人愿意为之付出生命。尼采给这种无意识和麻木的现代的状况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虚无主义”。
而麦克卢汉的寓言,使得这种由印刷媒介推动的麻木,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到达顶峰。
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的序言中写道的一样:
“凭借分解分割的、机械的技术,西方世界取得了三千年的爆炸性增长,现在它正在经历内爆。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的空间延伸。今天,经过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发展以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本书研究的是人的一些主要延伸及其心理影响和社会后果……考察的是每一种媒介给人和社会造成的麻木,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这种麻木作过解释。”
评论界对麦克卢汉的批评主要集在两点。一是他无所不包的媒介定义,二是他反实证、反经验的研究方法。 其中对他的研究方法的批评尤其为重。
麦克卢汉全书没有采用实证主义的论证方法,仅仅采用类比、隐喻等不被实证主义认可的方式进行论述。而且他的写作思路跳跃、文字晦涩难懂,让读者难以抓住重点。施拉姆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过这样的评论:
“他的论述方式使得他的观点难以捉摸,这一事实就令人更加难理解他何以能永恒的重要性,尤其是他何以能名噪一时。毫无疑问是因为他不信任印刷媒介那种直线的、逻辑的表述方式的缘故(他认为这种表述方式应该对过去五个世纪中许多不良趋势负责),麦克卢汉有意采用一种不连贯的方式写作,有人把这种方式比作向四面八方散射的罗马式蜡烛一般。他很少把他的观点充分发挥出来,而且看不起通过经验研究取得的证据,因为他认为经验研究偏向于印刷媒介,无力应付全新的电子媒介。”
他的表述缺乏必要的严谨和清晰,有事甚至故意玩弄文字游戏,让他的著作与经验主义学院派格格不入。而让读者们最不习惯的,是他滥用警语、格言、典故、隐喻,还有莫名其妙的“麦克卢汉式”的语言。于是英语里增加了一个词:“麦克卢汉式”。这个戏说之词是法国人发明的,但是它很快不胫而走,在西方学界流行开来。
对于评论界对麦克卢汉的批评,我有着自己的思考。第一点,麦克卢汉对媒介有着自己的定义,与通常意义上的传播学研究中的媒介并不是同一概念,因此我认为这并不能成为批评麦克卢汉的理由。
关于第二点,麦克卢汉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确与经验主义的实证研究相违背,但麦克卢汉也并没有说自己所采用的是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他只是采用了一种新的探索世界的方法,他也没有否认实证主义的正确性,只是认为自己并不适合这项工作,两者并不矛盾。
麦克卢汉给我的启示,并不在于他得出的结论,而在于他看待问题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论。他并不是技术决定论,也并不是技术乐观主义,他在谨慎地审视古往今来媒介的发展,并探索其中的规律,并提醒人们应该注意媒介可能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我从2014年9月开始读《理解媒介》,用了整整两个月时间艰难读完后,仍然是云里雾里。也是得益于麦克卢汉跳跃性的思维和不拘一格的写作方式,我虽然对整本书的框架结构以及连续性的观点论证没有什么概念,但书中的一些奇思妙想般的观点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们能够感受到,媒介力量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这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们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注意、思考或者警惕一下,作为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类,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生活在一个由媒介所塑造的社会里。
与传统实证主义的理论相比,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确有很多精妙之处,这种精妙之处,又让人很难用本质化的结论去归纳、总结和描述。
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论述、“媒介即人的延伸”的比喻、“地球村”的寓言、“冷媒介与热媒介”的判断,究其根本,都是终极目标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隐喻,我们一旦把它们本质化为结论,就很容易误入歧途。
麦克老汉论媒介
作者:南桥 发布时间:2008-07-10 08:15:46
麦克这位老汉是加拿大埃德蒙顿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里太冷了,麦克卢汉连媒体也分为冷热。热媒体是高清晰度的媒体,如照片。冷媒体则是低清晰度的媒体,如漫画。有趣的是,反倒是冷媒体,受众的参与更多。如今的存储空间越来越大,处理手段越来越多,清晰程度越来越高,从文字,转入图片,再到视频,越来越“热”,可是参与的程度越来越低。这是为什么呢?
人总说一张照片抵得上一千个文字。可是大家也可能注意到,好的文字,一个字也可能抵得过一千图画。因为当高清晰度的照片放在你眼前的时候,你的想象就被扼杀了,你对某个人的印象就成为成见了。在这读图时代,你一想到悟空就想到六小龄童,一想到和珅,眼前晃荡的就是王刚的那张大脸。图片成功地绑架了你的印象,叫你看见之后,把头摇晃如拨浪鼓,这些印象也不走。如有可能,大家千万不要看完《红楼梦》小说前去看电影电视版《红楼梦》。因为曹雪芹想要在你头脑里唤醒的想象,一见到图像,想象就统统蟑螂死光光了。
图像也会禁锢无限。这就是犹太教、基督教都反对偶像崇拜的缘故。那撒玛利亚女子在井边问耶稣如何拜上帝的时候,耶稣告诉她:神是个灵,得用心灵与诚实去拜他。假如当初的教徒给耶稣制定一标准像出来,恐怕代代相传更为艰难。不堪承受的读图之轻。
《理解媒体:人的延伸》出版四十多年后,我觉得麦克卢汉还没有打破人的成见。直至今日,还有很多人狂热地认为,教学当中越多媒体越好,越是一堆图形录像越好。以至于Second Life出来后,很多学校跑去追捧,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模拟的现实,比较高清晰度。可是由于教学目的的不同,在媒介(medium)、信息(message)、方法(method)之间,必须进行灵活的组合,并不是越热越好,而是该冷的冷,该热的热。比如商学院的案例分析,我觉得文字版本,要比一个有声像的模拟要好得多。
不同媒介的语法是十分不同的。卡特、福特的总统的电视辩论之后,麦克卢汉在Today’s Show上痛批带讲稿的辩论,是如何不适合电视辩论这种媒介。
麦克卢汉创造了两个如今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的概念,一个是“全球村”(global village),一个就是“媒介即信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生活在电器时代,他给出的比喻是电灯,电灯本身就是媒介,可它也是内容,从这个比喻上看,内容和媒介是分不开的。在信息时代,他所说的一切虽显得极端,但仍旧启发思考,虽然我们的媒介已经截然不同。
电灯、霓虹灯这种“媒介和信息”的合一,确实是个强大的比喻。彪悍的比喻,只有用另外一个彪悍的比喻才能打败。几年前,我看到了另外一个“载体”(mere vehicle)比喻:假如卡车运蔬菜来,你吃了身体健康,你的营养难道来自卡车?这个比喻和“媒体即信息”打成了一比一平。
1967年,麦克卢汉又写了一书:媒介即按摩(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记得以前一培训老师告诉大家,我给大家一个任务,如果你能做得到,我给你一百万。接下来的十分钟内,请大家闭上眼睛,脑子里一次不许出现一只白色的猴子。现在我也请大家闭上眼睛,接下来十分钟内,脑子里一次不许出现麦克卢汉这句话:媒介即按摩,为了增加难度,请同时也不要去想:媒体人不是按摩女。如果做不到的话,请付给我一百万。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赚了(573+)
- 中评多(603+)
- txt(574+)
- 全格式(479+)
- 无漏页(218+)
- azw3(422+)
- 下载速度快(518+)
- 速度快(534+)
- 愉快的找书体验(388+)
下载评价
- 网友 家***丝: ( 2024-12-29 23:49:53 )
好6666666
- 网友 国***舒: ( 2024-12-30 21:58:06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曾***玉: ( 2025-01-01 02:00:17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寿***芳: ( 2025-01-04 00:35:49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师***怀: ( 2024-12-30 22:37:50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薛***玉: ( 2024-12-10 01:56:16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习***蓉: ( 2024-12-19 05:13:00 )
品相完美
- 网友 訾***雰: ( 2024-12-19 14:27:57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方***旋: ( 2024-12-22 23:08:23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通***蕊: ( 2024-12-30 11:25:50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石***烟: ( 2024-12-16 23:25:11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宫***玉: ( 2024-12-18 12:17:39 )
我说完了。
- 网友 师***怡: ( 2024-12-11 17:19:15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新时代中国雕塑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报告 广西美术出版社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海派文化与民间岗位咸立强武汉出版社【现货实拍 可开发票 下单速发 正版图书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行为经济学导论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生态摄影:52个任务清单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中国城市地理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飞侠七季了不起的创造力全套6册 故事书注音版漫画书小学生多莉卡通动漫 369岁早教益智儿童绘阅读 幼儿园故事书籍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赖世雄零起点英语2 基础篇 赖世雄 吴纪维 英语口语练习学习 英语基础入门教材教程 赖世雄初级英语教学入门书籍 英语自学参考资料正版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钻石爱情 所有闪耀只为找到你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国家治理模式及改革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湖南客家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