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激进组织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伊斯兰激进组织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伊斯兰激进组织》重点收集整理了被一些国家或国际机构列为“恐怖组织”的伊斯兰组织的相关资料,其主要内容分为八个章节,即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穆兄会国际化进程、穆兄会主要分支机构、伊斯兰激进主义极端组织的全球化、“基地”组织、“基地”组织的主要分支机构、伊斯兰解放党(伊解)和黎巴嫩真主党。
对于穆兄会和“基地”组织的研究,是《伊斯兰激进组织》内容的重中之重,作者试图抓住伊斯兰激进思想和极端势力全球化这条主线,通过研究这两大组织产生、发展和变异的过程,挖掘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异同,试图以此揭示中东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和发展趋势,冀望能为对相关问题感兴趣的各方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
第一节 哈桑·班纳时代的穆兄会
一、穆兄会创始人哈桑·班纳
二、穆兄会初创阶段
三、穆兄会创立初期的两次大发展
四、穆兄会思想趋于成熟
五、瓦哈比运动的特殊影响
六、穆兄会的内部分裂
七、穆兄会制度建设
八、穆兄会的经济来源
九、穆兄会的暴力倾向
十、暗杀纳克拉什首相
十一、哈桑·班纳王朝的覆灭
第二节 后哈桑·班纳时代的穆兄会
一、穆兄会的重组
二、胡岱比接任总指导
三、穆兄会对埃及革命的特殊贡献
四、穆兄会与自由军官组织的特殊关系
五、穆兄会与革命者的分歧与较量
六、穆兄会暴力倾向再次抬头
七、暗杀与覆灭
第三节 “二次创业”后的穆兄会
一、萨达特全盘西化
二、暗杀萨达特
三、穆兄会的策略转变
四、穆巴拉克开启议会大门
五、埃及重回“二元政治”时代
第四节 穆兄会的伊斯兰激进主义理论
一、哈桑·班纳“二十条”
二、赛义德·库特卜的极端思想
三、两条路线的异同
四、纠偏运动及理论僵化
第五节 穆兄会的改革倡议
一、埃及人建设
二、政治改革
三、司法改革
四、选举改革
五、经济改革
六、教育和科研
七、爱资哈尔宗教机构改革
八、扶贫问题
九、社会改革
十、妇女问题
十一、科普特人问题
十二、文化领域改革
十三、外交政策
十四、各方对穆兄会倡议的反应
第六节 穆兄会与中间党的关系
六、穆兄会暴力倾向再次抬头
七、暗杀与覆灭
第三节 “二次创业”后的穆兄会
一、萨达特全盘西化
二、暗杀萨达特
三、穆兄会的策略转变
四、穆巴拉克开启议会大门
五、埃及重回“二元政治”时代
第四节 穆兄会的伊斯兰激进主义理论
一、哈桑·班纳“二十条”
二、赛义德·库特卜的极端思想
三、两条路线的异同
四、纠偏运动及理论僵化
第五节 穆兄会的改革倡议
一、埃及人建设
二、政治改革
三、司法改革
四、选举改革
五、经济改革
六、教育和科研
七、爱资哈尔宗教机构改革
八、扶贫问题
九、社会改革
十、妇女问题
十一、科普特人问题
十二、文化领域改革
十三、外交政策
十四、各方对穆兄会倡议的反应
第六节 穆兄会与中间党的关系
一、“中间党”简史
二、何谓“中间”
三、抹不去的穆兄会“影子”
四、“中间党”创始人马迪
第七节 穆兄会面临的问题
一、体制僵化与身份合法化问题
二、“元老派”与“少壮派”之间的分歧
三、穆兄会的领导权问题
四、穆兄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问题
第二章 穆兄会的国际化进程
第一节 哈桑·班纳的遗愿
第二节 穆兄会国际化的契机
第三节 穆兄会国际组织总章程
第四节 穆兄会国际组织的发展
第五节 穆兄会国际组织现状
第三章 穆兄会的主要分支机构
第一节 巴勒斯坦哈马斯
一、哈马斯与穆兄会的关系
二、哈马斯诞生的背景
三、哈马斯的抵抗历史
四、哈马斯的立场
五、哈马斯与巴解组织的关系
六、哈马斯参与巴政治进程
七、哈马斯问鼎巴政坛
八、哈马斯政权名存实亡
九、哈马斯立场的改变
十、哈马斯主要领导人
第二节 苏丹穆兄会
一、图拉比领导穆兄会
二、图拉比模式及其影响
三、军政权与伊阵的关系
四、苏丹穆兄会主流派的分歧
五、斋月决裂
六、图拉比思想分析
第三节 阿尔及利亚伊斯兰激进主义组织
一、伊斯兰激进主义的传播
二、伊斯兰拯救阵线
三、伊斯兰武装组织
四、与“基地”组织的关系
五、穆兄会势力的急剧上升
第四节 叙利亚穆兄会
一、初期阶段(1930~1949)
二、合作与对抗并存阶段(1949~1953)
三、发展阶段(1954~1963)
四、全面对抗与覆灭阶段(1963~1983)
五、叙利亚穆兄会的分裂及现状
第五节 突尼斯穆兄会
第六节 约旦穆兄会
一、发展历史及现状
二、内部派系争斗
三、与王室的关系
四、与哈马斯的关系
第四章 伊斯兰激进主义极端组织的全球化
第一节 埃及主要的伊斯兰激进主义极端组织
一、埃及伊斯兰解放党(军事技术组织)
……
第五章 “基地”组织
第六章 “基地”组织主要分支机构
第七章 伊斯兰解放党及其分支机构
第八章 黎巴嫩真主党
附
作者介绍:
涂龙德,男,生于1968年2月。浙江临安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部译审、希伯莱语部负责人。1991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1989-1990年赴科威特大学进修。1991年8月进入国际台阿拉伯语部工作。1995年-1998年和2000年-2005年,曾两度赴国际台开罗记者站工作,先后任记者、首席记者。曾采访过伊拉克核查危机、“沙漠之狐”军事行动、伊拉克战争、阿拉法特葬礼等重大事件荣获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主要从事中东、北非地区形势的跟踪和研究。相关论文有《万里追踪沙漠之狐》、《达尔富尔危机之透视》、《用心打造国际广播精品》、《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的全球化》、《阿尔及利亚原教旨主义组织研究》等。
周华,女,生于1972年5月,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系讲师。1998年3月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中东文化专业,硕十:研究生。1996年-1997年曾赴埃及开罗大学进修,目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系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在读博士生。
主要从事阿拉伯语的教学以及阿拉伯世界的研究。已发表的论文有:《全天候的朋友——中埃关系回顾》、《埃及现政府经济改革思路探析》、《试论政治派系斗争对当代苏丹政局的影响》、《伊斯兰解放党探析》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伊斯兰激进组织》重点收集整理了被一些国家或国际机构列为“恐怖组织”的伊斯兰组织的相关资料,其主要内容分为八个章节,即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穆兄会国际化进程、穆兄会主要分支机构、伊斯兰激进主义极端组织的全球化、“基地”组织、“基地”组织的主要分支机构、伊斯兰解放党(伊解)和黎巴嫩真主党。
对于穆兄会和“基地”组织的研究,是《伊斯兰激进组织》内容的重中之重,作者试图抓住伊斯兰激进思想和极端势力全球化这条主线,通过研究这两大组织产生、发展和变异的过程,挖掘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异同,试图以此揭示中东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和发展趋势,冀望能为对相关问题感兴趣的各方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精彩短评:
作者:彼得潘耶夫斯基 发布时间:2019-12-18 21:30:33
他是一位孩子、少女和春天的诗人,极度关注破晓和黄昏这样白昼和黑夜交替的时刻,而一切的不幸都被他的诗歌之眼过滤成美与期待,时光逝去和死亡临近的哀伤总是被回归大地母体的喜悦与安详所冲淡。他诗歌中的孩子总是在海边嬉戏或是在花园中对蜜蜂和从树叶中漏下的光提问。他的诗歌中即使是村妇也带有古典主义的意象,但这种古典是一种回归到源头的、民间的古典,不同于王维“竹喧归浣女”的士子的古典。他笔下洗衣服和持着瓦罐打水的女人,更多地是在嬉戏和等待黄昏,而不是在劳作,但是她们的嬉戏和等待又是朝泥土、朝神秘的未知领域敞开的。
作者:小沛爵 发布时间:2011-03-31 21:52:04
写得很好,这个领域有如此详尽信息的作品不多。
作者:FainT 发布时间:2012-03-27 17:31:27
系统阐述了伊斯兰激进组织历史,看穆兄会建立基层组织/搞国际组织/外国分舵分裂/国内军头利用并清洗穆兄会的种种历史,有强烈的既视感
作者:隐清 发布时间:2018-09-16 23:16:16
关于穆兄会的资料还是很全的
作者:小宇@白兰地 发布时间:2012-04-23 13:59:02
真心不希望新华社写出来的内参也是这个水准…因为不懂阿语,只能从二道贩子那搜集信息,此书优点是对我这种小白来说能做个粗浅的普及教育,起码能对作者所谓的“激进组织”有个概念;缺点…参考国内其他同类读物。
作者:Steed 发布时间:2011-10-02 23:50:14
翻过一遍,非常无语,准备狠批
深度书评:
走下神坛的苏珊·桑塔格
作者:蓝文青 发布时间:2012-09-09 13:30:53
苏珊·桑塔格的弟子西格莉德·努涅斯在2011年完成了一本对她的追忆《永远的苏珊·回忆苏珊·桑塔格》,这本书我是在地铁里看完的,在去听一场音乐讲座的路上,来来回回一共二十四站路,轻松读完,书不厚,总共一百页,读起来明快平稳,能感受到作者风趣多彩的写作技巧,也能隐约感觉到作者在风平浪静之后云淡风清的心境,但要写一篇书评或者读后感,却不那么容易了。
作为一个一直将苏珊•桑塔格这个聪颖无比的女子当着天才来欣赏的读者,她的名句“阅读是一种素质,一种技能,时间愈多,你必然会变得愈专业。”还在我的座右铭上不曾改变,《反对阐释》和《重点所在》依然在我的桌上没有放回书架,准备再读,而精装的《摄影》显然边角已经有些磨损了地在书架上冷冷地俯视书房。我一直努力地向她读过的浩瀚书海奋力深入。我能谈苏珊•桑塔格吗?我依然不能深入地谈她,但我能谈在这本书里的苏珊•桑塔格。读过这本书之后,她,苏珊·桑塔格不再是那个高高伫立在女性主义巅峰的丰碑,她也不再是与汉娜•阿伦特、西蒙娜•波伏瓦齐名的二十世纪伟大女思想家了,也不是那个锋芒毕露的女权主义者。当我掩上书的时候,她就像一个需要呵护的孩子,一个拥有出类拔萃才华却连人情世故也不通的天才。一个让人不必准点到的苏珊,将准时定位为“奴性”。“别那么循规蹈矩。谁说我们就得像别人一样生活?”
是的,这本书不是说苏珊•桑塔格的才华才学才智的,这本书是说生活里的苏珊的,是一个依然自认是她学生的成名作家写她这个导师的,读过这本书之后会明白,为何是“永远的苏珊”,为何苏珊•桑塔格是、也只能是苏珊,而不能被简化为“苏”,或者别的,倘若称呼错了,她都会大为光火的。《永远的苏珊》,就这么开始展示了那个走下神坛的苏珊•桑塔格。
西格莉德·努涅斯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自己接触苏珊,给苏珊当助手,接着搬进苏珊的家,成为苏珊爱子的女朋友,直至离开苏珊家。在这个过程里,可以跟着她看见不会家事却一直养家的苏珊,不愿意做大学老师却成为西格莉德·努涅斯导师的苏珊,旗帜宣明地热爱一些作家厌恶一些作家的苏珊,扮演可怜小女子同时却从来不缺人帮助的苏珊,等等,这书里跃然而出的是一个没有任何有力宣讲的苏珊,远远看去仅仅是个平凡的文学工作者,认真苛刻的导师,溺爱孩子到令人误解的母亲。同时,这本书对历来关于苏珊的种种绯闻一点也不加评价,虽然不回避,但也不深究,只表达作者自己对苏珊身边来往的人的喜爱或厌恶。保持从一个旁观者角度研读苏珊的冷静,也突显了作者的处事灵境和写作灵气。
《永远的苏珊》非常流畅,很利于阅读,虽有情绪,却不具备煽动性。对于喜欢苏珊的人来说,这是让人将她从女神变成宅妈的过程,同时也是将她从一个纠纠勇士变成一个女性的过程。读完之后,能让人感受到一个立体的相对全面的苏珊,也会让人对苏珊心生各种各样复杂情愫,但不会是狂热爱恨,而是平静、冷静和安静,这也许正是西格莉德·努涅斯自己说的,她原来以为自己不会写苏珊,结果她写出来了,而且还清晰地记得那些过去,事实上,只有放下的人,才能清晰的记得所有的悲喜。西格莉德·努涅斯是放下之后才完成这本书的,而读者们,读完之后,也许可以看见走下神坛的苏珊了。
【原文地址】
天涯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2996523&Key=363229398&PostID=46189580&BlogID=150117
网易
http://iwenqing.blog.163.com/blog/static/143014422012891305739/
《以学术为业》读书笔记
作者:勾陈 发布时间:2020-10-10 21:06:12
月初跟我导聊起读博的事,我导问我是一时兴起还是审慎的考虑过了,我说是后者,我导就让我先去读韦伯的《以学术为业》。读完以后写了这篇读书笔记给他,我导说“一些核心观念的概念还没有理解到位”。我导的意思似乎是,“业”在这篇文章中有两种含义,一是安身立命的职业,二是天职。以学术为天职,意味着肩负了一种启蒙求真、薪火相传的责任。这与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不同,而是对“学者”的要求。现在看来似乎太过理想主义,但这本该是学者分内之事,不过是因为现在的学者逐渐忘记了自己的天职,导致理所当然的事也被认为是过高的要求,所以作为学者,才需要读这篇文章来提醒自己。而我在文中把“业”理解为了一种宗教式的信仰,“以学术为业”是为了给自己自我催眠式的回报,与我导的解读并不相同。(实际上我在写这一段时确实有过度阐发之嫌,混杂了我自己的一些奇形怪状的理解。)
另外我导也提到,“从价值出发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应该保持客观性,尤其是在处理事实过程中应该保持价值中立”,我在第六小节对此理解有偏差,“社会科学的研究没有那么简单”,需要看一看《以政治为业》《社会科学方法论》。因为我还没有读过后两篇,所以暂时也没法给什么评价。我猜分歧还是会回归到对“学者”和“学术”的理解上。
目前只看过这一篇韦伯,暂时还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共鸣之处(小声)。大概是自己现在的水平太过有限,理解的比较肤浅,所以直接保持原样发出来了。如果以后某天再看这篇文章,为自己的幼稚而感到羞耻,可能才是真的有所长进了吧。
一、学术的环境
韦伯的这篇演讲旨在澄清许多对学术不切实际的幻想。以学术为业之人并非身处象牙塔中不食人间烟火,学术界也并非神圣清净的避世桃源。要想把学术作为物质意义上的职业,首先必须了解学术的现实外部环境。学术研究会受到金钱的制约,对于年轻学者而言薪水通常非常微薄;在晋升的过程中,运气所起的作用会比才干更加重要;合格的学者与优秀的教师不可得兼;空有热情和努力并不能产生有价值的成果。从这些意义上来说,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一方面,运气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否有机会获得职位,是否兼具教师和学者的能力,是否能产生创造性的灵感,是否能遇到合适的同行和领路人,都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另一方面,赌博意味着有赢家和输家。每个人都希望在竞争中获胜,但如果不幸—并非由于能力不足—而成为了输家,以学术为天职恐怕也并不能帮我们保持心态的平和。
二、学术的作用
纵然学术生涯充斥着不确定性,一旦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发自内心的献身于它。科学是不断进步、永无止境的工作,被超越是科学的命运。这项工作的意义并不是不证自明的。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科学的作用。
科学的重要作用是“为世界除魅”。科学的进步是理智化的一部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了解了身边的一切事物,而是给了我们一种信念:只要我们想知道,我们就可以知道。没有某种我们无法掌控的神秘力量在支配我们的生活,我们是生活的主人。这一信念甚至可以超越死亡。因为科学的发展是无限的,献身于科学意味着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进无限的进步之中,在这个意义上个体的生命永远不会终结。
对于科学这一职业的价值,过去与现在看法并不相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科学真理比喻为太阳,能够帮人们摆脱幻觉和影子。因为科学使用观念和理性实验两大工具,可以把握生活的本质。对于近代人来说,科学是通向自然之路,通向艺术之路,通向上帝之路,通向幸福之路。然而仔细考察这些观点,会发现它们并没有足够的令人信服的论证。
至此我们似乎来到了这样一个境地,科学只能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达到某个效果,我们可以怎么做”,但对于“我们应不应当这么做”这个问题,科学没有提供答案。只能从终极意义上说,科学研究所产生的成果,从“值得知道”这个角度,应当是重要的。但是这样的假设并没有办法被证实,只能由各人根据自己对生命的态度选择接受或拒绝。
三、学术的边界
科学不能告诉我们“应不应当这么做”,这就是学术的边界——学术不能解决价值问题。世界上不同的价值体系有着互相冲突的立场。有些事情虽然不美、不神圣、不善,却可以为真。如James Mill所言,“如果从纯粹经验出发,必入多神论的领域。”正如古代的人们会向各种各样的神献祭,今天的人们也会选择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潮。在不同的价值无休止的斗争中,起主宰作用的不是科学,而是命运。世界上没有“唯一的必然之神”,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
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没有政治的位置,教师也不应该成为领袖。正如上文所言,政治的不同立场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价值追求,这不是科学研究的领域。制度的不同形态,运行方式和每种形态可能产生的利弊属于事实,进行利弊比较,支持哪一种制度就是价值判断。也就是说,教师只能告诉学生不同的选择可能产生的不同后果,但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做出选择。“一名科学工作者,在他表明自己的价值判断之时,也就是对事实充分理解的终结之时”。
另一方面,教师的位置给予了他能轻易被相信的优势。学生在课堂上只能沉默而不能批评教师,教师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向学生兜售自己的政治见解,这和强制传教无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时刻保持警惕,不在讲台上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将任何态度强加于学生,而不是扮演一个可以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的先知。与之对应的,他应当教会他的学生承认“令人不舒服的”其他党派的观点。
四、学术的价值
科学作为职业,首先可以教会我们一些技术知识,以便对生活进行控制;其次,学术可以为我们提供思维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必需的手段和训练;最后,就是保持头脑的清明。头脑清明意味着一旦我们选择了一个基本的价值立场,我们就能明白如何在实践中贯彻这一信念,以及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从而保持内心的一致和人格的一以贯之。但是科学不能告诉我们如何选择价值。一旦我们确定了这样一套价值立场,就应当矢志不渝的遵循它。科学本身是否是一项有其客观价值的职业,也正是一种价值判断。如果要以学术为业,必须对此作出肯定的回答,并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
同样是预设价值立场,科学与神学的区别在于,神学需要一个先知,信徒会牺牲自己的理智,将某些状态预设为神圣的,进行“盲目的”信仰。但是学者没有牺牲理智的权利,否则就是自欺或欺诈。在已经被除魅的当下,学术界更不可能形成一个共享同一价值的共同体,价值观念由公共生活退回到个人领域。因此作为学者,每个人都应该诚实而正直的选择自己的价值立场,并将其在实践中贯彻。这是理智对我们的要求。
五、以学术为信仰——学术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每一位试图敲开学术之门的新人,都对门内的世界抱着无限的崇敬与希望,以为其后藏有全世界最深邃的智慧,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来拓宽人类精神的边界。韦伯在这篇演讲中虽然肯定了热情的重要性,但他更多强调的是,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在学术生涯中能否取得成功,更多的反而是看运气和灵感。更何况,一时的热情容易产生,“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就不是每个人能做到的了。这也是为什么韦伯会花如何多的篇幅解释学术的价值。
然而,学术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崇高。韦伯要论证其价值,反而一直在做减法,把可能的答案全部驳斥了一遍。我们以为的价值都是对学术的幻觉。学术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崇高的。学术有其边界,我们不可能通过学术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重大问题,学术界没有先知,也没有唯一的正确的神。更何况,学者同样是普通人,会受到各种各样客观外在条件的限制。学术不会带来物质上的富足,就连精神上的回报,也不过是门外汉对学术一厢情愿的想象。
既然学术没有外在价值,那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研究学术呢?韦伯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没有答案的。学术的价值存在于它的预设之中——学术本身是有价值的。只有我们承认这一点,我们才能跨入学术的大门。这是一种信仰,它与神学的唯一区别在于,神学的信仰需要牺牲理智,学术的信仰是为了解放理智。
把学术作为信仰,这种说法或许会让很多人认为学术就是自我催眠。于是韦伯进一步提出,学术可以通过专业化学科的操作,获得自我的清明和认识事态之间的互相关联。要想以学术为业,必须假设学术是有价值的,而一旦我们认可了这一立场,投身于学术,学术就会给我们切实的回报——清明的头脑和内心的一致。这个过程本身也恰好印证了回报的正确性,预设的价值就变成了现实。从这个意义来说,学术不仅仅是一种虚无的信仰,也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李银河研究爱情,她自己也经历过两段在她看来是十分完美的爱情。其实我很怀疑,她的情感经历也许与平常人并无差别,只是她的主观感受比大众幸福很多。原因可能就在于她真正相信自己研究的那些东西,并愿意将理论应用到现实里。只要她相信理论是正确的,她的爱情又与理论相合,她就比普通人更能感受到“理论上的幸福感”。比如她一开始不相信激情之爱能保持终身,后来她读福柯,福柯说自己和伴侣一直保持着激情的状态。她就顿悟了:凡是热爱生命之人,只要有可能,就应当选择保持激情状态的生存。她越是相信这句话,越能从生活中发掘出更多的激情,平常的生活也能产生别样的乐趣。因此,正是因为她的相信,她才把这些相信变成了现实。她就是学术的受益者。如果不认为学术是有价值的,就不会认同学术的理论。对理论不认同,就无法感受到理论给人的启发。
当然这样有一定的风险。很多人读书越多越狭隘,可能就是因为他的世界观建立的过于密不透风,已经无法和大众相容了。似乎不管什么问题都可以放进自己的思维体系里去解决,而全然无法吸纳新的可能性。这样做固然能保持自己思维的一致,但同时他与现实世界也离的越来越远。因此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对现实的接触都很重要。
但是,“只有你真的相信它,它才会存在”,这种预设是无法被科学证实或证伪的。因此在选择学术之前,也无法感受到学术的价值,只能凭借一腔孤勇在漫长的黑暗甬道中不断向前闯,期待有一天能看到尽头的光亮。有些人把这篇演讲称为“高级毒鸡汤”,恐怕也是因为其中流露出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念。
六、以天下为己任?—理想主义的反思
学术生涯的开始需要理想主义,但是学术的过程却是脚踏实地的,甚至是极端现实的。韦伯特别提到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试图严格定义学术的边界。在韦伯看来,当今世界价值是多元的,学术不应该涉及价值问题。尤其是作为教师,不应该在课堂上谈论自己的政治立场。这与张五常对经济学研究范畴的阐释不谋而合:科学只问“为什么”,不问“好不好”,也不问“怎么办”。因为后者是伦理和价值观的事,与客观的分析无关了。
价值无法进行客观的分析,这点没错。但是一方面,事实和价值的分野并不是那么清楚,另一方面,学术研究是客观的,但学者可以是主观的。首先看第一点。在人文社科领域,很多事实的阐述本身就蕴含着价值判断。如通过分析得出,制度A会国富民强,制度B会分裂国家。这固然是事实判断,但这一判断本身就包含了对制度A价值的认同,即是分析者坚称他并不进行价值判断。不同的事实判断背后都有价值判断的存在。再如最近发生的一起“大学生诉恐同教材案”。教材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障碍”,一审法院认为这是学术观点的分歧,因此教材中出现这句话是合理的。但这一“学术观点”明显是对同性恋者基本权利的否定,教材也没有介绍其他“学术观点”。这究竟是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便值得怀疑。
对于第二点,学者本身并不能拒斥价值判断,纯粹的客观中立既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意义的。持任何观点就意味着没有观点,没有观点就意味着无法行动。中国传统对知识分子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要求,其实就是不能埋首于书斋,而要把天下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去改变。不同的价值观念对“理想的方向”会有不同的定义,甚至可能造成林毅夫所说的“知识分子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好心办坏事”。但无论如何,只进行客观的分析就什么事也办不成。韦伯提到在学术界没有唯一的必然之神,但是假如有人试图塑造出这么一个神,知识分子有没有责任去反抗?
陈兴良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学者之间有分工……大部分学者就是手艺人(专业知识分子),而不是公共知识分子……大概在十年前我们提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有一阵子我对此非常热衷,搞了好多论坛、出了好多书,对一些案件也做了评论……但是后来我慢慢转变了,发现那些工作是不可能达到你的愿望的,不可能有影响的,是不是搞法治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当权者说了算,我们没办法影响当权者……我现在拒绝对公共事件发出任何有影响的回应,不接受采访,也不对案件发声,愿意多做一点专业的事情。”顶级的刑法学者尚有如此无奈,普通人要践行自己的价值判断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但学者不能主动把自己限缩进学术的圈子里不问世事。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一定的理想主义。
韦伯或许会认为,学者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观点,但是不应该在课堂上谈论,因为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这其实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即使教师试图扮演先知的角色,学生也并非只上这一个教师的课。学生完全可以在不同的先知之间进行比较和选择。假如所有的学者都缄口不言,学生又从哪里去获得启发,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呢?当然,教师的作用是启发而非强制,这一点是需要明确的。
我所理解的以学术为业,就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说到底生活是一个不断满足自己欲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不可偏废,要合理分配这两种需求的比重。既要认清学术的现实环境,又有抱持学术的理想。既不能让现实的冰冷浇灭理想之火,也不能沉溺在理想中放弃对现实欲望的追求。说易行难。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也许真的像韦伯所言,要交给运气了。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无广告(499+)
- 推荐购买(610+)
- 无水印(484+)
- 在线转格式(619+)
- 情节曲折(485+)
- 藏书馆(392+)
- 服务好(429+)
- 愉快的找书体验(153+)
下载评价
- 网友 居***南: ( 2024-12-15 20:31:19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益***琴: ( 2025-01-05 08:56:22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孙***美: ( 2024-12-23 13:05:38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宓***莉: ( 2024-12-30 10:18:54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瞿***香: ( 2024-12-10 03:03:59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印***文: ( 2024-12-29 06:35:24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堵***洁: ( 2024-12-14 09:56:19 )
好用,支持
- 网友 方***旋: ( 2024-12-07 16:22:53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薛***玉: ( 2024-12-12 18:02:06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蓬***之: ( 2024-12-12 17:42:35 )
好棒good
- 网友 曾***玉: ( 2024-12-16 21:34:52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养***秋: ( 2024-12-08 17:44:57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石***致: ( 2024-12-14 13:59:44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通***蕊: ( 2024-12-19 06:34:41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游***钰: ( 2025-01-03 21:21:01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后***之: ( 2024-12-09 11:40:55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中国结·折纸·串珠一本全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劵法 本社 编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全科医学(中医类)专业(中级)考前冲刺3000题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注释本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水工程法规 第二版 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法规 水工程合同法规 建工社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大中华寻宝系列10·陕西寻宝记新版儿童中国地理科普知识百科漫画书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我遇到猫国王子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以孝律人——孝与古代法律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威斯汀游戏 英文原版 The Westing Game 继承人游戏 纽伯瑞金奖 儿童经典文学小说 Ellen Raskin 埃伦拉斯金 全英文版进口英语书籍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