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理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教学原理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教学原理》系日本著名课程专家佐藤正夫教授数十年来潜心研究课程与教学理论的一部力著。佐藤正夫教授曾于1952年和1971年分别出版了《现代课程化》和《近代课程的形成》两本专著。《教学原理》则总结了这两本著作的成就,于1987年即作业76岁高龄时出版,因此本书是作者毕业学术成就的总结。本书的写作思路是追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作者首根据教学论的逻辑体系设定了六个专题,即“教学论的概念与教学的意义及课题”、“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中的教育”“教学组织”。然后用历史的视野,分别从古典教学论、近代教学论到现代教学论对这些专题加以审社,最后对教学领域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富有现实性和时代感的系统观点。本书在理论上高屋建瓴,在实践上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阅读。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教学原理》系日本著名课程专家佐藤正夫教授数十年来潜心研究课程与教学理论的一部力著。佐藤正夫教授曾于1952年和1971年分别出版了《现代课程化》和《近代课程的形成》两本专著。《教学原理》则总结了这两本著作的成就,于1987年即作业76岁高龄时出版,因此本书是作者毕业学术成就的总结。本书的写作思路是追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作者首根据教学论的逻辑体系设定了六个专题,即“教学论的概念与教学的意义及课题”、“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中的教育”“教学组织”。然后用历史的视野,分别从古典教学论、近代教学论到现代教学论对这些专题加以审社,最后对教学领域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富有现实性和时代感的系统观点。本书在理论上高屋建瓴,在实践上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阅读。
精彩短评:
作者:解意 发布时间:2017-01-26 21:20:52
文笔挺流畅的,而且写的比较有大历史和各学科的广度,还是比较推荐的
作者:三月对我笑 发布时间:2017-03-14 23:33:54
翻电子书的时候随手点的,第一章没看完就打算弃坑,文笔矫情得要死要活
作者:东风袅袅 发布时间:2015-03-25 22:20:58
这本书里面,首先,前后重复的内容真是不少,其次,溢美之词堆砌如山,没什么丰富生动的表述
作者:寻路折 发布时间:2014-05-21 17:57:42
这些经典的东西就不说什么了,书的质量不错,看起来很有质感,喜欢的话就更不错了~~~
作者:大甜甜~~ 发布时间:2013-08-20 22:01:37
钟先生的译笔很好。书是不错的书,对相关知识的介绍比较妥帖,多多少少也有作者自己的态度在,但教学论方向的研究实在感觉意义不大,进展尤其太小。前次看一篇博士论文,说教学论基本还徘徊在“工艺学”的阶段,委实犀利。
作者:晓非 发布时间:2019-06-06 11:15:57
翻译得很好,基本如母语阅读。比起很多高校的无聊套路研究论文,有很多回归常识的思考,且对于教育在世界观、教养上的外沿亦有考量,是大师的思考高度。同时一些方法也是比较具体实操的。
深度书评:
【转】刘浦江:在《辽史》读书课上的总结发言(外一篇)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19-12-29 08:54:22
2013年6月15日,在最后一次《辽史》读书课上,刘浦江先生总结陈词,宣告《辽史》修订工作初步完成。此前一天,先生专门致信称,“历时六年的《辽史》修订工作将于明日结束,今晚翻看这些年来的修订档案,感慨良多,把最早的两封邮件发给大家分享”。其中一封邮件写于2007年4月30日,略叙斯事缘起,现摘录如次:
“中华书局即将开始修订二十四史点校本的工程,计划用时5至7年。我已经接下《辽史》……我之所以接受这项任务,主要是想把这项工作用来作为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学辽金史的学生来说,这是进入专业领域的一个最佳途径。目前的《辽史》点校本出自冯家昇和陈述先生之手……我们的修订本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所以这项工作的要求是很高的……虽然我们现在也有《四库全书总目》研读、《三朝北盟会编》研读之类的读书课,但这项工作情况不同,因为要做到能够正式出版的程度,而且是这样的一部书,所以会做得很规范、很严格,大家可以通过这项工作受到更严格的学术训练,要求不一样,效果当然也就不一样。”
在研读《辽史》的数年间,先生始终持此信念,教书育人。如今,《辽史》修订本正式刊行,先生却已归道山,无缘得见。弟子谨据先生生前在读书课上的影像录音,将先生的总结发言整理出来,以示纪念,文中个别词句、语序容有改动。
刘浦江
昨天晚上我把最早的邮件给大家发了两份。中华书局修订“二十四史”的第一次会议是2007年5月份在香山饭店召开的,由于之前已经在酝酿这件事,所以当时我很早就做了准备。大概从2007年5月中旬开始读《辽史》,到今天已有六年一个月。
昨晚我清点了一下每个人的点校情况。我先说每个人点的卷数,任文彪最多,是19卷,然后康鹏、邱靖嘉各16卷,苗润博13卷,肖乃铖11卷,乐日乐10卷,陈晓伟8卷,赵宇7卷,高宇5卷,曹流5卷,林鹄4卷,聂文华2卷。另外高宇还承担了很多前期工作,编纂《辽史勘误》《〈永乐大典〉引用〈辽史〉汇编》《辽代石刻新编》,工作量都很大,对于我们后来的工作提供了很多方便。文彪的《礼志》《乐志》《仪卫志》,很枯燥,很麻烦,但文彪做得很有兴致,也很细致。靖嘉的《历象志》,主要是《闰考》《朔考》那两卷,做得非常彻底,所以出的成果也最多。其中《朔考》那卷读了2个月,共计8次课。康鹏的《地理志》工作量非常大,非常麻烦,本来历代正史《地理志》都很麻烦,《辽史·地理志》尤其麻烦。润博的《营卫志》难度是比较大的,此外还有4卷表,涉及到世系,非常棘手。晓伟一开始从“传”读起,杨绩、杨皙那篇文章,就从这里面读出来的。然后还有林鹄的《百官志》,做得非常彻底,初稿做了二十多万字。
我们这六年多来,通过读书课培养学生,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方式。这些年来通过点《辽史》,现在已经发表的文章,我粗粗算了一下,大概有十几篇。我一开始目标就很明确,我首先不是为了项目而做这个项目,而是为了培养学生。从2007年开始,最初是每周读半天,后来没多久变成一周读一天。2010年有一个学期因为开四库的课,是两周读一天。中华一直催进度,我就说,我们这个工作始终没有中断,但是我们的进度就这么快,我们一字一句地过。因为《辽史》篇幅小,所以能够这么做。这些年,我算了一下,自始至终参与这项工作的大概只有靖嘉。康鹏和晓伟因为中间都出去过一年,所以没有完整参加。
我觉得通过这样一个读书课培养学生的效果非常好。原来不是学历史出身的同学,可以通过这个读书课很快地找到感觉,进入历史学的学术领域。原来基础并不是很好的同学,通过这个读书课,可以在学术上迅速成长起来。本科的同学可以由此进入辽金史领域,有了真正的感觉。这些都是读书课带给我们的收获。
这几年我们能够感觉到大家明显的进步,2007、2008年的时候,一开始大家不会写这种半文半白、文言体例的东西,稍微复杂一点的校记或者长编说不清楚、写不明白。那时候基本上都是在读书课上重新写。大概读了一年多以后,大家渐渐有了感觉。最近这两三年,大家写的初稿基本上都能用,有修改的基础。而且很多问题,大家不容易独立发现。比较典型的是靖嘉的皇太子、皇太弟问题,晓伟的杨绩、杨皙问题。当时的初稿基本上都是承袭原来校勘记的说法。但是我指出这个肯定不对,或者说应该再往前走一步。然后大家去做,最后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通过这几年的读书课,使得大家尽快入门,而且很快进入到学术前沿。我觉得这是一个收获。
第二个收获,通过这样一种读书课的形式,使得大家进入学术领域,不走弯路,是一种正道。我们养成了一种实证研究的路子,一种严谨的学风。因为我们的读书课,不管是写校记还是长编,尤其是校记,我们是锱铢必较的。每一个字该改不该改,尤其是改字,是非常慎重的。一个很小的问题,一个标点符号,都反反复复讨论。这样一种训练,养成了大家一个好的习惯,将来做学术的话,会有一个很好的根基。
虽然《辽史》涉及的文献有限,但是我们要求穷尽材料,要求一手的东西。传世文献大家都用最好的、最靠得住的本子,石刻大家也尽可能找拓本。在点校的过程中,相关的学术史,基本上都做了一个穷尽的工作。几年下来,大家细细研读一遍之后,以后不管做什么,《辽史》里面大概有什么,大家一定有印象。而且在讨论的时候,涉及到的很多问题,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名物制度,就会从里面牵扯出来。这为大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辽金史的资料虽然有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民族语文、出土文献以及民族学、人类学的方法来弥补。读《辽史》的时候,涉及到民族语文的东西比较多,对大家养成这方面的意识也有好处。
另外,说到大家的收获,还有一点,就是大家对古籍文献整理,知道一个基本的路数。“二十四史”的点校整理是最严格的,我们经过了最严格的规范训练。如果大家以后整理别的古籍、别的文献,包括写文章做研究的时候处理材料,会知道规范分寸,知道应该怎么做。
虽然我们六年多,就读了一部《辽史》,但是读得非常彻底,训练也是多方面的。如果要反思这门课的局限,一是限于点校本的体例,出校记的范围是比较窄的。不能出校的、属于考史的东西,我们没有深入挖掘。二是对于大家的知识面还是有限制。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可能还会读图像的东西、地图的东西、民族志的东西,或者宋代的文献。研读品类如果丰富一些的话,对扩展大家的知识面,可能会更有利一些。
我们的修订工作现在就告一阶段。下面统稿的工作量还是一个非常繁重的工作,尤其是前几年读的部分,现在偶尔牵涉到前面的东西,返回去一看,问题还很多。还有统一体例,按说统一体例是最简单的,但是现在看来,还有非常多的问题。总的来说,我们的工作应该比原来的点校本有明显的提高。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东西,比如说石刻,比陈述先生那个时候要多得多;陈述先生那个时候不能检索的东西,我们能检索。这些都是我们的有利条件。而且一个人点校,毕竟不如集体讨论能够解决问题那么彻底,一个人总会有顾此失彼的时候。此次修订本里面肯定还会有很多问题,但是在目前材料情况下,我觉得近期提高的余地不大。也许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又出来好多石刻材料,契丹文字的解读又进步了,那时可能还有继续修订的余地。校书如扫落叶,旋扫旋生,这是至理名言。
研究辽史,对《辽史》的依赖程度要占到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所以这部书值得我们花这么大功夫去做。我觉得,我们做这个工作,对得起这部书!
(康鹏/整理)
【外一篇】邱靖嘉:记《辽史》的修订工作
刘浦江教授是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之《辽史》修订项目的主持人,在先生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他为《辽史》修订倾注了大量心血。作为受业弟子及项目组成员,我全程参与了这项任务,见证了先生学术生涯中的这段心路历程,谨将刘浦江教授主持修订《辽史》之目的、经过及其背后的故事记述于此,以志纪念。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刘浦江先生于2015年1月6日晚23时57分因病辞世,学界一片痛悼之声。刘浦江教授是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之《辽史》修订项目的主持人,在先生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他为《辽史》修订倾注了大量心血。作为受业弟子及项目组成员,我全程参与了这项任务,见证了先生学术生涯中的这段心路历程,谨将刘浦江教授主持修订《辽史》之目的、经过及其背后的故事记述于此,以志纪念。
一、以培养学生为宗旨的《辽史》修订
据先生生前回忆,因2006年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已在酝酿之中,并已邀请他承担修订《辽史》的任务,故在2007年初,他已有让学生研读《辽史》的计划。至2007年5月中旬,中华书局在香山召开第一次修纂工作会议,整个修订工程正式启动,《辽史》修订工作亦随之全面展开。5月19日,我们在北大中古史中心上了第一次读书课。时至今日,我还清楚记得当时的场景:先生与我们六个学生挤在中心办公室讨论他初拟的《辽史修订工作体例》,并围坐在一台电脑前开始研读《辽史》卷一《太祖纪上》。在那次课上,先生开宗明义地说:“我之所以接受这项任务,主要是想把这项工作用来作为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学辽金史的学生来说,这是进入专业领域的一个最佳途径。”这番话后来在很多场合又被先生反复强调,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如今回首这些年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得到的收获,愈发能体会到这其中的深刻含义与先生的良苦用心。
与其他二十四史修订组不同,先生主持的《辽史》修订项目成员并没有什么“大腕”,都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学生。整个修订工作由先生拟定体例,总揽全局,而由学生承担具体的点校工作。早在正式开始修订前,他已让时为硕士研究生的高宇全面搜集订正《辽史》阙讹的各类文章,汇编成《辽史勘误》,并附上各卷勘误索引以便检阅;又将保存于《永乐大典》残卷中的十五卷完整《辽史》及若干零散的残章断句统统汇集为《〈永乐大典〉引用〈辽史〉汇编》,以供版本校勘;此外又彻查各种金石文献及新刊布的考古资料,将《全辽文》、《辽代石刻文编》没有收录的辽代碑刻全部整理出来,并尽量参照拓本核对录文,集为《辽代石刻新编》,供大家使用。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不仅为《辽史》修订的全面展开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且对学生而言,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文献学训练。
《辽史》共有一百一十六卷,我们的修订程序大致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分头点校,集体研读,先生审定。首先,由先生将各卷陆续分配给学生,诸位同学先要仔细核对通校本和参校本,在校勘专用的大字本上,用不同颜色的铅笔标明版本差异。然后是对各卷内容的全面研究,包括文字错漏、标点断句、原校勘记的修改以及新校记、长编的撰写等诸多方面。在这过程中,我们必须穷尽所有文献、石刻史料及相关研究论著,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分析考辨加以解决,拟写出文字简练、表意清晰的半文言体校勘记以供课堂讨论。自2007年9月以来,先生与我们长年坚持于每周六上午九点至下午五点,在中古史中心的计算机室一起研读《辽史》,同学们分头点校的各卷修订稿都要拿到读书课上集体通读讨论。所谓通读绝非一般的翻阅浏览,而是由各卷负责人对着投影,将本卷内容(包括标点符号)逐字逐句地念出声来,每念一段先生还要重新审读一遍,并就其中的标点修改、文字校勘及所拟校记、长编的内容与大家进行深入讨论,统一意见,最后再改定校记与长编的文字表述。有时遇到复杂的问题,我们常常会针对一条校勘记反复琢磨两三个小时之久,所以一卷《辽史》往往要几次课才能读完。故从2007年5月开始修订,至2013年6月所有分卷点校工作全部完成,一部篇幅不大的《辽史》我们竟读了整整六年。
在这六年时间里,我们先后有十二位学生参与了《辽史》修订点校工作,并从中得到了巨大的收获。据先生总结,这项任务对于培养学生主要有以下四点意义。其一,通过校订《辽史》,使大家对宋辽金元时期的传世文献和石刻材料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具备了穷尽史料与追踪史源的能力,为今后的学术成长打下了坚实的文献基础。其二,在研读《辽史》的过程中,大家对各种史料仔细考辨,撰写校记时锱铢必较、反复斟酌,从而养成一个实证研究的路子和严谨求实的学风。其三,大家通过《辽史》研究,可以很快找到历史的感觉,顺利进入辽金史学领域,并迅速占据学术前沿。其四,借助《辽史》修订这个机会,大家掌握了古籍文献整理的基本路数和学术规范,接受了最严格的学术训练,以后遇到其他文献都可以从容处理。先生向来淡泊名利,在他看来,《辽史》修订在培养学生方面所带来的这些意义才是这项工作的真正价值所在。仅以我个人为例,我本科所学并非历史专业,自研究生拜入师门,我能快速进入史学大门,最终走上学术道路,就完全得益于参加《辽史》点校所学得的本领。
需要指出的是,《辽史》修订组虽然没有豪华的团队阵容,但这并不意味着修订稿学术品质的降低。事实上,经过诸位同学的精心校订、读书课上的集体讨论以及先生的严格把关,修订稿的校勘质量较之陈述先生的点校本有大幅提升。不仅纠正了原点校本的许多错误,改写了原校勘记,推进了前人研究,而且还发现了不少新问题,增补了大量新校记。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修订组成员撰写的各种考证文章之中。据初步统计,我们目前已发表与《辽史》辨证相关的札记及专题论文有近二十篇之多,并出版一部专著——林鹄《〈辽史·百官志〉考订》。这些研究作品既是《辽史》修订的直接产物,也是先生培育学生的重要成果。
二、呕心沥血:最后阶段的统稿及审订工作
整部《辽史》的分卷点校工作虽已于2013年6月全部完成,但由于这些修订稿成于众人之手,校记表述不尽统一,加之整个校订工作持续时间很长,前期撰写的校勘记相对比较粗糙,有待改进,且在后期研读时又时常会对前期所读各卷的校记内容进行增删修改,因此在正式交稿之前,还必须经历一个统稿的过程,即将各卷文字校勘、标点修正及每条校记、长编重新梳理一遍,统一体例,以求整齐划一。这项繁重的任务完全是由先生一人独自承担的。
恰在这时,先生的身体渐显病兆,每况愈下,终至2014年4月确诊淋巴瘤晚期。面对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毫无畏惧地接受现实,其所展现出来的豁达乐观令人敬佩。不过,始终萦绕于先生心头、难以释怀的一桩未竟之事就是《辽史》修订。病魔的侵袭反而使先生催生出加紧完成统稿工作的愿望。在第一次化疗回家休养期间,先生高效地完成了约五十卷《辽史》的统稿。之后的两个化疗周期,先生虽体力渐渐不支,但仍继续勉力工作,遇到比较棘手或有疑惑的问题,他还会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我们学生进行讨论,反复斟酌校记文字,一丝不苟的态度丝毫未减。例如关于卷一六《圣宗纪七》太平二年的月日错乱问题,先生在5月30日至31日两天之内,先后给康鹏和我发了数封邮件再三商讨,最后才达成一致,定为校记,其工作之认真细致由此可见一斑。凭着先生惊人的意志,整个《辽史》统稿工作终于在7月全部完成,并于当月22日正式向中华书局交稿。
交稿之后,先生的修订工作并未结束,而是马上又着手编辑修订凡例、前言及引用文献三个文件。其中,引用文献由我代为整理,而凡例与前言则由先生亲自执笔。7月24日,先生将其草拟的《修订凡例》发给大家征询意见,随后又根据我们提出的建议做了若干补充和调整。相比而言,修订前言的撰写任务更重,它需要对整部《辽史》的编纂过程、内容体例及流传情况有全面的研究和通盘的把握,其工作强度无异于写一篇专题论文。尽管先生病情有所反复,甚至一度出现肺损伤的症状,但他仍不畏繁难,利用化疗间隙坚持写作,并让学生代为核查材料,断断续续地花了两个月时间终于完成了一篇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修订前言。此后,先生又精益求精,征求我们意见对这篇前言做了一些补充修改。直至11月才最终将定稿后的前言、凡例及引用文献正式提交。
与此同时,先生又收到了第一批送审《辽史》样稿的反馈意见。当时他刚刚做完干细胞移植治疗,身体十分虚弱,但他对蔡美彪、刘凤翥两位先生指出的修订稿问题非常重视,很快就将两份审稿意见清理了一遍,并将需要集体讨论的问题列出来,让大家发表意见。12月4日晚,他给大家发信说:“各位,我把大家反馈的意见做了一个汇总,从中大致可以看出诸位的学力及学术判断力。从反馈的情况来看,意见比较纷歧,等中华书局把所有审稿意见发来之后,我们有必要在读书课上将有纷歧的意见讨论一下。”信中流露出先生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关切和对《辽史》修订稿高度负责的态度。这时离先生去世仅有一月,这封信竟是我收到的最后一封先生邮件。
此后,先生病情反弹,肿瘤复发,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已无力继续伏案工作,但他仍对《辽史》审订念念不忘。就在先生离世的半月前,他还打来电话,与我讨论耶律俨《皇朝实录》的流传过程及《辽史》的史源问题,并说道等来年春天做完第二次干细胞移植身体恢复后,要来参加读书课,跟大家一起讨论《辽史》审稿意见。可惜天不遂人愿,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永恒的遗憾!
在刚开始化疗时,先生曾说:“我的学术研究计划只能暂时搁置了,但《辽史》的统稿工作不用去图书馆,我还可以在家接着做。”就这样,始终对学术事业难以割舍的他,将生命最后阶段的所有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了这部《辽史》之上。乃至病危之际,他还不忘将《辽史》后续的审订及出版事宜托付给我们学生,并叮嘱我们将来还要把《辽史》修订长编及人名、地名索引也整理出版,以便学界利用。他为辽金史研究、为学术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拳拳赤子之心实在令人动容感佩。
三、付出青春的六年,倾注生命的《辽史》
2013年6月14日,我们收到先生的来信:“各位,历时六年的《辽史》修订工作将于明日结束,今晚翻看这些年来的修订档案,感慨良多,把最早的两封邮件发给大家分享。”次日,我们读完最后一卷《辽史》,历经六年多的分卷修订工作暂告一段落。那天先生非常兴奋,在读书课上兴致勃勃地总结起过去六年的收获与感悟,当时的情景被我们用摄像机记录了下来,这也成为先生生前最后一段影像资料。
在那次总结会上,他回顾了这些年修订《辽史》的大致经过,清点了每一位参与同学所点校的卷数以及发表的文章,并再次重申他接下这项修订工作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随后,他又谈到辽金史研究的现状,并指出辽史研究对于《辽史》这部史籍的依赖性达百分之七十以上,而我们通过这些年的研读,对《辽史》一书有了最全面彻底的了解,其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他还着重分析了《辽史》读书课带给我们的收获和每个人的学术成长轨迹,大家经过《辽史》点校的严格训练,打下了良好的文献功底,养成了实证研究的习惯和严谨的学风,在学术上非常顺利地入门,具备了独立的研究能力,这正是先生所希望看到的结果。不过同时,他也敏锐地指出了我们的局限与不足。因这些年我们大多浸淫于辽史,以致眼界过于狭窄,缺乏通史的训练与知识面的拓展,长期来看,这将严重制约我们的学术发展。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导师,他既为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而欣喜不已,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指正我们存在的问题,尽量不走弯路。在他看来,培育出能力全面、视野广博的新一代辽金史学人,才是训练学生的终极目标。
此次课后,陈晓伟博士给先生覆函,列出诸位同门参与《辽史》修订的起止时间,并称“这就是我们的青春”。很快,先生再次发函称:“这是收获丰厚的青春,这是无怨无悔的青春!”诚如先生所言,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六年青春光阴的付出换来的是学术上的巨大收获。然而对于先生而言,这部《辽史》牵扯了他太多的精力,从起初拟定工作体例,到后来每周一天的研读讨论,再到最后阶段繁重的统稿与审订工作,先生为培养学生、为修订《辽史》一直倾注着大量心血,并最终燃尽了自己。不过,正如我们付出的青春是无怨无悔的那样,我想先生为学术事业所做的一切也是无怨无悔的。
如今回想那付出青春的六年,面对这部倾注生命的《辽史》,我等弟子惟有秉承先生遗志,传承先生学术,尽心尽力地完成余下的《辽史》修订工作,顺利出版,才不枉负我们逝去的青春,才能告慰恩师不朽的英灵!
原载于《东方早报》2015年2月8日,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A short comment of nearly everything: 与前评论者的一些不同和相同观点
作者:karenjzhang 发布时间:2005-12-19 14:59:51
注:前评论者为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15059/
上发表观点的众多前辈们。
一、意译神译?
首先从译本的名字说起。“万物简史”是很精简的翻译,可以看出译者的文字功底。可它却远远不能够被称得上是准确的翻译,因为最重要的nearly就这么被轻描淡写的丢掉了。也许译者认为这个单词没什么用处,在我看来恰恰相反,组成英文书名的所有单词中只有这个词是最重要是最不可丢弃的。因为那是Bill写书的特点,他的幽默感的精髓,和西方人特有的精确(我非要说是科学写作的基本态度其实也未尝不可)。分明不涵盖万物——当然也不可能涵盖万物——为什么翻译成中文后Bill好像变成了一个在叫嚣“我说包括了万物就包括了万物你能把我怎么样”的独裁者。只是可惜不光如此,译者还没有看到那个nearly里Bill所传达的他在自然面前真心承认自己的渺小和无知的态度(虽然仍旧带着他一向幽默调侃的语气),我们又怎能指望译作百分之百的传达Bill想要表现的东西呢。
然而因为只看过原版,关于译本的内容我无法真正评价(也许以上只是我的任意揣摸胡乱推断)。可笼统而言,我一直有种小小的害怕:中文无法真正表达科学所要表达的东西;或者,用中文写诗写词写文章可以达到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可若用中文写与科学相关的命题,它们不是变成浅显得没人愿意读的幼儿读物就是沦落到让有胆量一直读到博士后的勇者也从没觉得自己读懂过的教科书。这大概和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缓慢有关:等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性时所有的领域都被洋鬼子虏了去插上了自家的旗号,我们想要学习就必须把这些蝌蚪文翻译过来。而众人皆知译作永远无法百分之百传达原作的意,更别提原作之神了。于是众人也就只能对着翻译过来的莫名其妙的音译名次望洋兴叹。
(可能的话这类书还是读原著的好。纯属个人观点。)
二、三六九等?
前评论者的众多精辟观点中,晚生我发现最难以赞同的是对科普分级的评价,似乎有“因为此书浅显所以没有很高的阅读价值”之意(当然也可能是我胡乱揣摸的老毛病复发)。但为什么不知道某些所谓高深名词的人就只能被冠上“入门”的名号。那我们该如何解释一些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的问题的科学家却能被一些叼着棒棒糖的孩子的一个疑问所启发最终破解。在想象力的世界里没有级别的分类。门外汉的某些天方夜谭般的观点和疑问很多时候却是使科学家茅塞顿开的关键所在——我们不得不认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阐释的道理:知识越是多,人们的头脑就越会自作聪明的从已知中总结归纳再用得出的条条杠杠来制约自己。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成为真正科学家的所有条件中,“不断质疑”(always be skeptical)一直以来都被看作重中之重。所以,有时候越是浅显的、越是习以为常的,反而是问题关键之所在。既然再优秀的科学家都有可能被自己迷惑,时而听听所谓“门外汉”的吼叫又何尝不是件好事。
科学绝对、绝对、绝对不应该是由一串串长得令人心灰意冷的专业名词所组成的。所谓“科学家”绝对、绝对、绝对不能以高人一等的姿势指着那些用浅显语言阐释高深问题的人、或对科学感兴趣而去阅读这些所谓“入门级科普读物”的人的鼻子冷笑。(题外话:我有一个理论,他们通常这么做都是因为由“自己孤苦钻研这么多年的时间里凭什么你们却在享受生活”的心理不平衡感引起的。所以千万莫怪他们。)正好相反。真正的科学家永远是最谦虚的、最像小孩子般思考的一群人。因为他们知道得越多、思考得越多,就越能深刻的体会在宇宙浩瀚无穷的疑问中,自己作为人类的无知;因为他们就越能从晦涩的表面看到简易的实质,便越能用简单的语言撕掉大众挂在科学脸上的那层误解的面纱;因为他们永远需要不停的在世俗中像孩子一样发问:为什么无生命的原子可以组成有生命的我?
三、教瞌书?
当许多科学家忙于研究无法抽时间把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不停飞翔的思维记录下来时,Bill Bryson以科学爱好者的身份站出来写了这本书。当许多人指责他是科学门外汉的时候,我反而要说他比一般科学家出身的作者更高两筹:一是在于他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幽默感;二是在于他作为一个爱好者对于为何这么多年来科学与大众之前筑起了一如此坚固之高墙的体会和反思。
当然我不是说科学家没有幽默感——正相反,我大一一年从未逃过一节课、甚至后来还发展到午饭可以略过某教授的课不能不听的地步,完全是拜我那帮信手拈来便成幽默、让众学生笑得前仰后合自己却仍作面无表情状继续讲课的众教授所赐——只是Bill这家伙有的是已被众人所熟悉、接纳的幽默感:出版商自然会放心投进大笔的钱。
而作为爱好者,我想他更能代表那些曾因为兴趣在科学门外徘徊、最终却被那帮编写教科书的家伙吓跑了的可怜的人们。
我想我比他们更幸运一些:虽然曾经被国内教科书折磨得fail过一次化学、请过一次化学家教、为了避开化学宁可选择物理,却在适当的时候读到了一本砖头一样重的蝌蚪文的Chemistry而最终毫不迟疑的定化学为专业,实为不幸中之万幸。于是我想,我都能因为喜爱他们的教科书而选化学专业,Bill还在那里冷冷的嘲讽那些写教科书的尽是些认为只有公式才有表达能力的家伙,那些差点害我与化学彼此仇恨的我们的教科书呢?那些有着不同的姓名却字里行间有着同一个调调的编写教科书的人呢?那些道貌岸然的注明“有错误请指正”却命令学生们把他们的书当圣书一般恭敬对待的写书的人呢?
四、科学精神?
按照前辈提出的作为优秀科普读物的五点要求对该书的一次体检。
1、通俗易懂,有趣。
相信没有一个读过该书的人会怀疑这一点。即时不可能是全部,但译本总能传达大半的幽默吧。
2、包涵科学精神。
首先这绝不是一本故事书。如果是科普的故事书,那叫做科幻小说。这顶多叫做报告文学。
其次先撇开科学精神不谈,一本科普读物更应该先拥有科学写作的精神。而“花了几年时间,采访了许多科学名宿写就了这本超级畅销书”这般轻描淡写的评论,显然是在不了解科学写作的前提下提出的。科学写作最不同于文学写作之处在于它绝不能仅仅覆盖你对这个问题的了解,而要在你科学的分析评论了前人的工作和著作后才能提出你的观点,并小心翼翼的用实验数据和真凭实据去丰富它。所以你可以说科学写作不是创作,因为写来写去人们还是在引用前人的观点没有半点进步。但不站在巨人的肩上,科学家如何能看得更远,如何能提出自己的观点。(题外话:在某种意义上,之前所有发表评论的前辈们也都可以称得上巨人。)而科学家们——一群严谨的思想者和实验者——不管超越前人但又非常尊敬的将每一位在他们文中出现的前人做详细的记录(其中以心理学为所有科学家中对这一点最发疯似的斤斤计较)。所以,所有文献的阅读,资料的搜集,参考书目的排列,段落的顺序,语句的措辞,甚至标点符号的运用,都要被科学写作者心思缜密的安排和修改着,其耗时之久耗力之多不言而喻。说这不是创作,这还能是什么。所以若是Bill真能以一个旅游畅销书作家的身份,肯花时间花精力去读前人的书去参访现在的人去把那些少为人知的历史变成众人可轻易看懂的文字,此书必定具有科学写作的精神。
再次,关于科学精神,毕竟是太大一个课题,我只想说我们是否应该先审视一下那些真正应该拥有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们一年能在Science或Nature上发表几篇文章,再来慢慢批判这个半路出家的畅销书作家的“入门科普读物”吧。
3、培养科学思维。
老实说,我觉得这点要求不能对所谓“入门”科普读物提出,自然也不能对喜爱这本书的所谓“入门”科普读者提出,因为(深吸一口气,大喊):就连那些现在坐在某大学理科系吹暖气、闲聊年底能拿到那些福利的所谓科研人员也不具备这点,我们怎么能对只是对科学有那么点兴趣的普通人们提那么苛刻的要求。这分明是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对那些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注意,不是追求经济利益)的学生们的要求(而且既然现在某些大学、某些所谓科研人员还无法做到,那么对培养科学思维的强调应该放在哪里就不言而喻了吧)。
4、不故弄玄虚,实话实说。
在这本书里,实话一定是被实说的。否则该书也不会在畅销书架上放那么久。然而我们一定不能要求说话人的风格百分之百的正确和客观,因为首先谁都会犯错何况写教科书的人,其次这不是(感谢上帝)一本高举“客观”大旗、冷冰冰硬生生的教科书。(题外话,教科书也绝非客观之典范。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学期开始我只能拿到“参考书单”而非“教科书”)另外此书若非Bill Bryson之名也不可能如此畅销,即意味着每个买书人都清楚地明白他是写游记的畅销书作家而非科学家。如此,即使一些他作为作家行文的一些小毛病我们也别太苛刻了。
5、让读者自己思考,或者引导读者思考。
对此要求陈述的一点小小建议:既不要就此撒手不管的“让读者自己思考”,也不要手把手舍不得放开的“引导思考”,而最好是继承真正的学术风气那样“激发读者思考”。所以就这一点而言,就我个人而言,单单一篇Introduction就足以把我的脑袋用看书想到的问题填满。自然,这点要求受很强主观性左右。我也只能代表自己发言。
五、总结
原版值得推荐。对译版失望也别太过惊讶。但书永远是人写的,再想怎么客观也一定会络上作者主观的印记。所以我们作为读者的,睁大眼睛看清楚便好。建立一套自己的评价体系便更好了。
六、SHORT?
既然这篇纯属个人意见的评论已经不能用短来修饰了,我还是尽早收笔为好。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还行吧(511+)
- 格式多(496+)
- 品质不错(112+)
- 一星好评(663+)
- 推荐购买(432+)
- 图书多(618+)
- 下载速度快(56+)
- 二星好评(529+)
- 引人入胜(88+)
下载评价
- 网友 蓬***之: ( 2024-12-25 09:14:27 )
好棒good
- 网友 冷***洁: ( 2025-01-04 20:58:43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敖***菡: ( 2024-12-09 12:29:44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菱***兰: ( 2024-12-29 18:13:22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益***琴: ( 2024-12-11 04:29:32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寇***音: ( 2024-12-26 16:48:42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习***蓉: ( 2024-12-22 23:31:21 )
品相完美
- 网友 訾***晴: ( 2024-12-16 07:26:46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郗***兰: ( 2024-12-20 22:31:22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居***南: ( 2025-01-01 15:47:55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苍***如: ( 2024-12-22 17:36:40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印***文: ( 2024-12-10 22:47:43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师***怡: ( 2024-12-30 20:11:59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税法(第八版)(经济管理类课程教材·税收系列 )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艺术引导人生—德拉克洛瓦的私人日记 (法)德拉克洛瓦 著,冯锦 编译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第一次当秘书 廖小鸥 编著 企业管理出版社【正版】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小学生经典诵读100课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乒乓球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剑桥通用五级考试KET官方真题 新题型 2 含答案和超详解析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全新正版图书 遇见更好的自己 朱双龙 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 9787545458404 点亮音像专营店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司马彦字帖高中语文字帖写字课课练选择性必修下册人教版新教材同步练字帖高中生练字楷书硬笔书法正楷描红临摹写字帖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海底小纵队 生物认知拼图 神奇的水母 其他出版社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呀!恐龙(点点看大百科)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