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铁道版山东省会计考试专用教材——会计基础应试指南(2013山东)(配光盘)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2013铁道版山东省会计考试专用教材——会计基础应试指南(2013山东)(配光盘)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2013铁道版山东省会计考试专用教材——会计基础应试指南(2013山东)(配光盘)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2013铁道版山东省会计考试专用教材——会计基础应试指南(2013山东)(配光盘)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2013铁道版山东省会计考试专用教材——会计基础应试指南(2013山东)(配光盘)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2013铁道版山东省会计考试专用教材——会计基础应试指南(2013山东)(配光盘)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2013铁道版山东省会计考试专用教材——会计基础应试指南(2013山东)(配光盘)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2013铁道版山东省会计考试专用教材——会计基础应试指南(2013山东)(配光盘)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2013铁道版山东省会计考试专用教材——会计基础应试指南(2013山东)(配光盘)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有志于加入会计行业的考生取得轻松快捷、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顺利通过山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获得资格证书,中国铁道出版社组织编写了“山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无纸化专用教材”,包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三个科目。本着帮助广大考生快速提高应试能力的宗旨,每一个科目我们不仅出版了应试指南,还有与其配套的高分题库。应试指南和高分题库自成体系,互为依托和补充,是一套理想的过关辅导教材。
书籍目录:
章总论
本章知识结构工
高频考点分析
节会计概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
第三节会计基础
精选考题同步演练
精选考题答案解析。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本章知识结构
高频考点分析
节会计要素
第二节会计科目工
精选考题同步演练
精选考题答案解析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本章知识结构
高频考点分析
节会计等式
第二节复式记账
精选考题同步演练
精选考题答案解析
第四章会计凭证
本章知识结构
……
节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核算
第二节财产物资的核算工
第三节债权、债务的核算工
第四节资本核算
第五节收入、成本和费用的核算
第六节财务成果的核算工
精选考题同步演练工
精选考题答案解析工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一、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要求
(1)分析账实不符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建议;
(2)积极处理多余积压财产,清理往来款项;
(3)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4)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
二、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步骤和方法
1.审批之前的处理
对于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审批前应先调整有关账面记录。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具有双重性质,借方登记各项财产发生的盘亏、毁损数和批准处理财产盘盈的转销数;贷方登记各项财产发生的盘盈数和经批准的盘亏、毁损财产转销数;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尚等处理的净损失,贷方余额表示尚待处理的净溢余。根据清查结果报告表”、“盘点报告表”等已经查实的数据资料,编制记账凭证,记人有关账簿,使账簿记录与实际盘存数相符,同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将处理建议报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
2.审批之后的处理
根据审批的意见,进行差异处理,调整账项。
(1)对于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及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报经批准后处理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2)对于盘盈的流动资产(不含库存现金),报经批准后处理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3)对于盘亏的固定资产,报经批准后处理时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4)对于盘亏的现金,报经批准后处理时,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属于将来可以收回的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5)对于盘亏的流动资产(不含库存现金),经过批准后处理时,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借方按照下列规定处理:对于能收回的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科目;对于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记人“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借方;对于剩余的净损失,如果属于非常损失,则应该记人“营业外支出”科目借方,如果属于一般经营损失,则记人“管理费用”的借方。
(例题.单项选择题)某企业盘点中发现盘亏一台设备,原始价值50000元,已计提折旧10000元.根据事先签订的保险合同,保险公司应赔偿30000元,则扣除保险公司赔偿后剩余的净损失10000元应计人()。
A.累计折旧 B.营业外支出
C.管理费用 D.资本公积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作者:把未来揪起来 发布时间:2011-03-06 16:05:52
去年读了一半考了48分,今年继续读下一半。第二年考没有做题,考了66
作者:contemplation 发布时间:2014-02-28 17:19:30
前面几本偷工减料的大合集
作者:叮叮当当 发布时间:2019-03-12 15:41:02
从不同角度解说历史,很不错。
作者:伤央变态 发布时间:2015-05-19 22:23:18
大妈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玩眼睛。眼睛移来移去,然后接受的人因为不想再从他的眼睛看世界啦,所以要刺破这钛合金狗眼了。。。情人眼里出西施啦,妈蛋,老子要把眼里的西施给杀掉!!!!
作者:cloversunai 发布时间:2018-06-18 00:00:40
虽然都是魔系列,但是魔界片要好看很多。
作者:赚钱使我快乐 发布时间:2019-11-10 22:01:33
个人感觉,从书中的论述,跟认知行为疗法没有区别。
深度书评:
【转】杨天宇:略述中国古代的《礼记》学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2-01-31 16:01:00
一、《礼记》的编纂及其在汉代的流传
《礼记》,亦称《小戴礼记》、《小戴记》,凡49篇,是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该书最初为西汉时期的戴圣所编纂。[1]
戴圣本是《仪礼》学的专家。《汉书·儒林传》曰:
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案即今所谓《仪礼》)17篇……而瑕丘萧奋以《礼》(案亦指《仪礼》)至淮阳太守。……孟卿,东海人也,事萧奋,以授后仓、鲁闾丘卿。仓说《礼》数万言……授沛闻人通汉子方、梁戴德延君、戴圣次君(案据《后汉书·儒林传下》,戴圣为戴德之兄子)、沛庆普孝公。孝公为东海太守。德号大戴,为信都太傅;圣号小戴,以博士论石渠,至九江太守。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
《汉书·艺文志》亦曰:
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讫孝宣世,后仓最明,戴德、戴圣、庆普皆其弟子,三家立于学官。
可见戴圣师事后仓,本为今文《仪礼》学博士。
然而《仪礼》仅17篇,而其中《既夕礼》为《士丧礼》的下篇,《有司》为《少牢馈食礼》的下篇,实际只有15篇。这15篇所记又大多为士礼,这对于已经实现了大一统而欲建立一整套礼仪制度的西汉王朝来说,显然是不够用的。因此,汉代的礼家从当时流传的有关礼的《记》文中吸取材料,以补《仪礼》经文之不足,就是很自然的事。
当时有关礼的《记》文是很多的。洪业先生有“《记》无算”的说法,曰:
所谓记无算者,以其种类多而难计其数也。且立于学官之礼,经也(案即指《仪礼》),而汉人亦以《礼记》称之,殆以其书既有经,复有记,故混合而称之耳。……兹姑略举其他。案《汉书·艺文志》列《礼》十三家,其中有“《记》百三十一篇”,原文注云:“七十子后学所记也。”明云“记”者,仅此而已。然“《王史氏》二十篇”,而后云“王史氏记”;“《曲台后仓》九篇”,而如淳注曰“行礼射于曲台,后仓为记,故名曰《曲台记》”,是亦皆记也。至于“《明堂阴阳》三十三篇”,“《中庸说》二篇”,后人或指其篇章有在今《礼记》中者,是亦记之属欤?又《礼》家以外,《乐》家有《乐记》二十三篇,《论语》家有《孔子三朝》七篇,亦此类之记也。略举此数端,已见“礼记”之称甚为广泛矣。[2]
如此众多的记文,礼家根据需要,选抄一定的篇数,以为己用,于是就有了戴圣的49篇之《礼记》,以及戴德的85篇之《礼记》。戴圣之《礼》学既以“小戴”名家(见前引《汉书·儒林传》),故其所抄辑之《记》,后人即称之为《小戴礼记》。同样道理,戴德所抄辑之《记》,后人即称之为《大戴礼记》。
戴圣的49篇《礼记》,据郑玄《礼记目录》,每篇都有此于《别录》属某类的记载。如《曲礼上第一》下《目录》云:“此于《别录》属制度”,《檀弓上第三》下《目录》云:“此于《别录》属通论”,《王制第五》下《目录》云:“此于《别录》属制度”,等等。《别录》是刘向所撰,由郑玄《目录》所引《别录》可以说明两个问题:其一,《礼记》49篇的抄辑时间,当在成帝命刘向校书之前;其二,由《别录》的分类可见,49篇之《礼记》确系从各种记文中抄合而成。如《月令第六》下《目录》云:“此于《别录》属《明堂阴阳记》。”《明堂位第十四》下《目录》云:“此于《别录》属《明堂阴阳》。”说明这二篇都是抄自《汉志》“《礼》家”的“《明堂阴阳》三十三篇”;《乐记第十九》下《目录》云:“此于《别录》属《乐记》。”说明此篇是抄自《汉志》“《乐》家”的“《乐记》二十三篇”。又《哀公问》一篇,文同于《大戴礼记》的《哀公问于孔子》篇,《汉志》的“《论语》类”有“《孔子三朝》七篇”,颜师古注曰:“今《大戴礼》有其一篇,盖孔子对[鲁]哀公语也。三朝见公,故曰《三朝》。”是可见大、小《戴记》名异而实同的此篇都抄自《孔子三朝》。其他诸篇盖亦如此,只是今人已不可一一考明其出处罢了。
《礼记》49篇自戴圣抄辑编纂成书,在其辗转传抄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本子,盖因传抄者有意无意地对其进行改字、增删所致。如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诏诸儒讲五经异同于石渠阁,后仓之弟子闻人通汉、戴圣等皆与其议,议中皆引用得有《记》文,其中见于《礼记》者,当即戴圣所辑《礼记》初本之文。《石渠阁奏议》今已不可见,而《通典》中尚保留有当时的若干材料。如《通典》卷83《初丧》记闻人通汉引《礼记·杂记上》曰:“君赴于他国之君,曰不禄;夫人,曰寡小君不禄。”今本《杂记上》则曰:“君讣于他国之君,曰:‘寡君不禄,敢告执事。’夫人,曰:‘寡小君不禄’。”《通典》所载闻人通汉之语盖约《杂记上》之文,而“赴”字今本作“讣”,则当为传抄者所改。又《通典》卷73《继宗子议》记闻人通汉引《记》曰:“父母存,冠衣不纯素;父母殁,冠衣不纯采。”此条为今本《礼记》所无,颇疑为《礼记·曲礼》初本之文而为后人传抄所删或所遗漏。又《说文》中亦有若干条引用《礼记》的材料,其所引亦有类似的情况。如《羽部》“翣”字注曰:“棺羽饰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王筠《说文句读》以为此所引是《礼器》之文。而今本《礼记·礼器》此条曰:“天子崩七月而葬,五重,八翣;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翣;此以多为贵者也。”《说文》所引,盖约《礼器》之文,然今本无“士二”之说,则可能为传抄者所遗。又《亻部》“偭”字注曰:“《少仪》曰:‘尊壶者偭其鼻。’”而今本《礼记·少仪》此句作“尊壶者面其鼻”。是《说文》所据本之“偭”字,今本作“面”,显为传抄者所改。
关于这一点,大量的证据,还在今本《礼记》郑《注》中。郑《注》于《礼记》正文某字之下,往往注曰:“某,或为某”,或“某,或作某”。陈寿祺曰:“郑氏《礼记注》,引出本经异文,及所改经字,凡言‘或为某’者,《礼记》他本也。”[3]兹仅从《曲礼上》中举出数例。“宦学事师,非礼不行”,《注》曰:“学,或为御。”“席间函丈”,《注》曰:“丈,或为杖。”“跪而迁屦”,《注》曰:“迁,或为还。”“其饭不泽手”,《注》曰:“泽,或为择。”类似的例子,仅《曲礼上》中就有十余条之多。据台湾学者李云光先生统计:“如此者,全书《注》中共计二百零六条。其中时有一字连举二种异文者,如《檀弓》云:‘袵每束一。’《注》云:‘袵,或作漆,或作髹。’《郊特牲》云:‘乡人裼。’《注》云:“裼,或为献,或为傩。’此一字而举二或本异文者,共十一条。”[4](P38)由上可见,《礼记》在其流传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异本、异文之多。
《礼记》在汉代流传过程中之异本,见于文献而今可考者,有刘向的《别录》本。《释文·序录》自注曰:“向《别录》有49篇,其编次与今《礼记》同。”案刘向校书在二戴之后,经刘向校后的《礼记》,与戴圣的初本自不能无异。《汉书·儒林传》曰:“小戴圣授梁人桥仁季君、杨荣子孙(师古《注》:‘子孙,荣之字也。’)……由是……小戴有桥、杨氏学。”而《后汉书·桥玄传》曰:“七世祖仁,从同郡戴德(案‘德’乃‘圣’字之误)学,著《礼记》章句49篇,号曰桥君学。”是《礼记》又有桥氏本。而杨荣既与桥仁同师于小戴,且学成后亦独自名家,则可见《礼记》当亦有杨氏本,不过史书缺载罢了。据《后汉书·曹褒传》,褒“持庆氏《礼》”,又“传《礼记》49篇,授诸生千余人”,是《礼记》又有曹氏本。据《后汉书·马融传》,马融所注诸经中有《三礼》,当是兼《周礼》、《仪礼》、《礼记》而言。又据《释文·序录》云:“后汉马融、卢植,考诸家异同,附戴圣篇章,去其繁重及所叙略,而行于世,即今《礼记》是也。”是《礼记》又有马融校注本。据《后汉书·卢植传》记载,卢植所著书,有《三礼解诂》,是亦兼《周礼》、《仪礼》、《礼记》言;又载卢植上书曰:“臣少从通儒南郡太守马融受古学,颇知今之《礼记》特多回冗……敢率愚浅,为之解诂。”《释文·序录》即载有“卢植注《礼记》二十卷”,可知《礼记》又有卢植校注本。至于流传于当时而今已不可考者,尚不知凡几。而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的一大功绩,就在于他将当时流传的《礼记》的各种本子相互参校,并为之作《注》,从而使《礼记》大行于世,并流传至今。
郑玄校订《礼记》的一大特点,就是既于诸异本、异文中择善而从,又在《注》中存其异文。正如李云光先生所说:“郑氏不没别本异文,以待后贤考定,亦多闻缺疑之意,与他家之有伪窜经文流传后世者异其趣矣。”[4](P42)又李氏对于郑玄校书的体例和方法,考述至为详密,其《三礼郑氏学发凡》一书之第二章,即专论郑氏对《三礼》之校勘,凡十节,兹仅录其目如下:
第一节 以别本校之
第二节 以他书校之。其中又有三细目。曰:
一、以所引用之书校之
二、以相因袭之书校之
三、以相关之书校之
第三节 以本书内他篇经文校之
第四节 以本书内上下经文校之
第五节 以字形校之
第六节 以字音校之
第七节 以字义校之
第八节 以文例校之
第九节 以算术校之
第十节 以审定正字之法校之
其中仅第九节“以算术校之”未举《礼记》之例。是可见郑校《礼记》体例之严密。
郑玄不仅对《礼记》49篇之文字进行校订,又对《记》文作了注解。郑玄的《注》,博综兼采,择善而从,且一反有汉以来学者(尤其是今文学家)解经愈益烦琐化的趋势,而欲“以一持万”,“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5]力求简约,以至于往往《注》文少于《记》文。如《学记》、《乐记》2篇,凡6495字,而《注》仅5533字;《祭法》、《祭义》、《祭统》3篇,凡7128字,《注》仅5409字,等等。这种“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而又至为简约的《注》,比起那些“章句多者乃至百余万言”,致使“学徒劳而少功”[6]的繁琐的旧《注》来,其优越性自然不言而喻。因此郑注本《礼记》一出,即深受广大学者欢迎。与此同时,篇目繁多的《大戴礼记》,则很少有人研习,后来逐渐佚失,到唐代,原书的85篇,就只剩下39篇了。
至于郑注《礼记》的体例,李云光先生在其所著《三礼郑氏学发凡》一书中,自第三章至第六章,凡78节,作了详密而出色的考述。又已故学者张舜徽先生在其所著《郑氏校雠学发微》和《郑氏经注释例》中[7],对于郑玄校注《礼记》的体例考述亦精,读者可参看,兹不赘述。
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礼记》学
东汉末年,由于党锢之祸迭起,嗣后继之以军阀混战,三国鼎立,经学急剧衰落。然而郑玄所注诸经,当时称为郑学,却大行于世。皮锡瑞在其《经学历史》一书中说,在此儒风寂寥之际,唯郑学“当时莫不仰望,称伊雒以东,淮汉以北,康成一人而矣。咸言先儒多阙,郑氏道备,自来经师,未有若郑君之盛者”。又说:“郑君党徒遍天下,即经学论,可谓小统一时代。”[8]据刘汝霖考证,曹魏所立19博士,除《公羊》、《谷梁》和《论语》三经外,《易》、《书》、《毛诗》、《仪礼》、《周官》、《礼记》和《孝经》,初皆宗郑学[9],是皮氏所谓郑学“小统一时代”,确非虚言。值得注意的是,在汉代,《礼记》本是附属于经(《仪礼》)的,而自郑玄为之作《注》以后,始与《仪礼》、《周礼》鼎足为三,而魏时又第一次为之立学官。《礼记》在经学中这种地位的变化,实由郑《注》的影响所致。
然而魏时王肃不好郑氏学。王肃亦博通今古文经学,并遍注群经(其中包括《礼记》30卷,见于《释文·序录》、《隋志》以及二《唐志》),却处处与郑玄立异,有“集《圣证论》以讥短玄”[10],当时称为王学。王肃党于司马氏,其女又嫁给了司马昭,因此凭借政治势力和姻戚关系,其所注诸经“皆列于学官”[10]。案司马氏控制曹魏政权,当是在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杀了曹爽之后,第二年即改元为嘉平,是王肃所注诸经立学官,盖不早于嘉平年间,这时已是曹魏中后期。据《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纪》,甘露元年(256年),高贵乡公临幸太学,问诸儒经义,帝执郑氏说,而博士之对,则以王肃之义为长,“故于此时,王学几欲夺郑学之席”。[11]
晋承魏绪,崇奉儒学,而尤重王学,因此魏晋之际郊庙之礼,“一如宣帝所用王肃议”[12],而不用郑氏说。然王学之盛,仅昙花一现。到了东晋,王学博士俱废。元帝初年,简省博士,“博士旧制十九人,今五经合九人”[12](《荀崧传》)。而所置九博士,除《周易》、《古文尚书》、《论语》、《孝经》,则皆宗郑氏[13]。可见东晋经学虽衰,郑学则复兴。值得注意的是,《三礼》中惟独盛行于两汉的《仪礼》未立学官,原来附属于《仪礼》的《礼记》反而立了博士,可见《礼记》学的传习,已胜过《仪礼》了。
南北朝时期,天下分为南北,经学亦分为南学、北学。据《隋书·儒林传·序》,“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然于《三礼》,则“同遵于郑氏”。南朝疆域狭小,人尚清淡,家藏释典,经学益衰。到梁武帝时,始较重视经学,经学出现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但到了陈朝,又迅速衰落了。南朝的经学,最可称道者,要数《三礼》学了。《南史·儒林传》于何佟之、严植之、司马筠、崔灵恩、孔佥、沈俊、皇侃、沈洙、戚衮、郑灼诸儒,或称“少好《三礼》”,或称“遍习郑氏《礼》”,或称“尤明《三礼》”,或称“尤精《三礼》”,或称“通《三礼》”,或称“善《三礼》”,或称“受《三礼》”,而张崖、陆诩、沈德威、贺德基诸儒,也都以礼学称名于世。
北朝经学,稍盛于南朝,其间如孝文帝、周武帝,崇奖尤至。北朝号称大儒,能开宗立派的,首推徐遵明。徐遵明博通群经,北朝诸经传授,多自徐遵明始。据《北史·儒林传·序》说:“《三礼》并出遵明之门。”徐遵明的《三礼》学传于李铉等人,李铉又传于熊安生等人,安生又传于孙灵晖、郭仲坚、丁恃等人。值得注意的是,“诸儒尽通《小戴礼》(案即指《礼记》),于《周》、《仪》兼通者,十二三焉”。可见北朝诸儒于《三礼》中,尤重《礼记》学。
又南北学虽趣尚互殊,而治经方法,则大体相同。汉人治经,多以本经为主,所作传注,本为解经。魏晋以后人治经,则多以疏释经注为主,名为经学,实为注学,于是义疏之体日起。我们只要稍翻看《隋书·经籍志》和《南史》、《北史》之《儒林传》,即可见南北朝时期义疏体著作之多。其间为《礼记》郑《注》作义疏而声名较著者,南有皇侃,北有熊安生。《隋志》著录皇侃《礼记义疏》48卷,又有《礼记讲疏》99卷。熊安生《礼记义疏》30卷,见于《北史·儒林传》。皇、熊二氏的《义疏》,即为唐初《礼记正义》所取材。
隋、唐天下统一,经学亦归于统一。隋朝祚短,经学罕可称道者。隋立博士,《三礼》仍宗郑氏。然据《隋书·儒林传》所载,以礼学名家者,惟称马光“尤明《三礼》”,褚辉“以《三礼》学称于江南”而已。又隋朝大儒,共推刘焯、刘铉,二刘于诸经皆有《义疏》,并曾“问礼于熊安生”,然并非礼学专门。
唐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学,于是自汉末以来经历四百年后,经学重又振兴。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以经籍去古久远,文字多讹谬,诏颜师古考订《五经》文字。师古奉诏校订经文,撰成《五经定本》。太宗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以统一经说。贞观十六年(642年),书成,凡180卷。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于是有诏更令裁定,功未成。到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又诏诸臣考订,加以增删,永徽四年,始以《五经正义》之名正式颁布于天下。据《新唐书·艺文志》,《五经正义》包括《周易正义》16卷(据《旧唐志》则为14卷)、《尚书正义》20卷、《毛诗正义》40卷、《礼记正义》70卷、《春秋正义》36卷(据《旧唐志》则为37卷),总计182卷(据《旧唐志》则为181卷)。自《五经定本》出,而后经籍无异文。自《五经正义》出,而后经书无异说。每年明经,依此考试,于是天下之士民,皆奉以为圭臬。自汉以来,经学的统一,未有如此之专者。值得注意的是,《五经正义》于《三礼》独收《礼记》,这是第一次以朝廷名义正式将其升格为经,且拔之于《仪礼》、《周礼》二经之上。于是《三礼》之学,在唐代形成了《礼记》独盛的局面。《礼记正义》亦宗郑《注》,而以皇侃《义疏》为底本,以熊安生《义疏》为辅。孔颖达在《礼记正义序》中批评皇、熊二氏之书说:“熊则违背本经,多引外义,犹之楚而北行,马虽疾而去逾远矣。又欲释经文,唯聚难义,犹治丝而益乱也。皇氏章句详正,微稍繁广,又既遵郑氏,乃时乖郑义,此是木落不归其本,狐死不首其丘。此二家之弊,未为得也。然以熊比皇,皇氏胜矣。”可见孔颖达之学宗郑氏,而偏尚南学。又唐人之《正义》,守《疏》不驳《注》的原则,因此《四库提要》批评说:“其书务伸郑《注》,未免附会之处。”[14]
三、宋元明时期的《礼记》学
由上可见,《礼记》之学,自汉末至隋唐,除魏晋之际一度几为王学夺席,皆以郑学为中心。然而这种情况,到北宋庆历以后,为之一变。王应麟说:“自汉儒至于庆历间,谈经者守训诂而不凿。《七经小传》(案作者为刘敞)出,而稍稍新奇矣。至《三经新义》(案作者为王安石)行,视汉儒之学如土梗。”[15]可见庆历以后,宋儒治经,务反汉人之说,治《礼记》亦不例外。皮锡瑞说:“以礼而论,如郊湜是一,有五人帝,无五天帝,魏王肃之说也(案参见《礼记·祭法》‘有虞氏湜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下郑《注》及孔《疏》所引王肃《圣证论》之说)。湜是以祖配祖,非以祖配天,唐赵匡之说也(参见同上郑《注》及陆淳《春秋纂例》卷一所引赵匡说)。此等处,前人已有疑义,宋人遂据以诋汉儒。”[8](《经学变古时代》)案皮氏所举之例,其中的是非姑且不论,宋人的《礼记》学不再宗郑《注》,则于此可见一斑。
宋儒治《礼记》而用力最勤,成就最著者,当推卫湜。卫湜撰《礼记集说》160卷,日编月削,历三十余载而成。《四库提要》说,该书“采摭群言,最为该博,取去亦最精审。自郑《注》而下,所取凡一百四十四家,其他书之涉于《礼记》者,所采录不在此数。今自郑《注》、孔《疏》而外,原书无一存者。朱彝尊《经义考》采摭最为繁富,而不知其书与不知其人者,凡四十九家,皆赖此书以传,亦可云礼家之渊海矣。”[14]从《提要》的评价,可见此书的价值。然此书不宗《注》《疏》,以《注》《疏》与所采众家相并列而举之,亦宋学风气所使然。
宋人不仅不信《注》《疏》,进而至于疑经、改经、删经,或移易经文。如《礼记》之《大学》篇,先有二程“为之次其简编”,继而朱熹为之“更考经文,别为次序”,[16]即其显例。又程、朱既以倡明道学自任,因此特重《大学》、《中庸》,将此二篇从《礼记》中抽出,以与《论语》、《孟子》并行,以为这是道统之所在。朱熹撰《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解》、《孟子集解》,合称《四书》,遂使《大学》、《中庸》脱离《礼记》而独自成学。朱熹死后,朝廷以其所撰《四书》立于学官,于是《四书》亦为一经,此亦可谓《礼记》学之一变。此后治《礼记》而宗宋学者,即皆置《大学》、《中庸》二篇而不释(如元陈澔的《礼记集说》即其例),且于其原文亦不录,以示对朱熹《章句》的尊崇,遂使《礼记》由49篇而变为47篇了。
元代崇奉宋学。元仁宗于皇庆二年(1313年)十一月颁布了“考试程式”,即明确规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诗》用朱熹《集传》为主,《尚书》用蔡沈(朱熹弟子)《集传》为主,《周易》用程颐《传》和朱熹《本义》为主,《春秋》用《三传》及胡安国《传》为主(案胡安国学宗二程),《礼记》用郑《注》、孔《疏》。[17]由此可见元人经学所尚。然因二程、朱熹于《礼记》无所作,故仍用古《注》《疏》。所立考试科目,《三礼》亦仅用《礼记》,益可见自唐以来,统治者重视《礼记》之学,远胜《周礼》和《仪礼》。
元儒研究《礼记》之作,影响较著者,当数吴澄的《礼记纂言》和陈澔的《礼记集解》。吴澄当时号称大儒,于诸经皆有注述,其《纂言》到晚年始成。吴氏治经,虽不为朱熹之学所囿,然其注述,于诸经文字率皆有所点窜,而于《礼记》则以意改并,以成“通礼”9篇,“丧礼”11篇,“祭礼”4篇,“通论”11篇,“各为标目。如通礼首《曲礼》,则以《少仪》、《玉藻》等篇附之,皆非小戴之旧。他如《大学》、《中庸》依程、朱别为五书,《投壶》、《奔丧》篇归于《仪礼》,《冠义》等六篇别辑为《仪礼传》,亦并与古不同。……改并旧文,俨然删述。”[14]可见吴澄之学,实蹈宋学之迹。陈澔《集说》,浅显简明,然详于礼义而疏于名物。据《四库提要》,其父大猷师事饶鲁,饶鲁师事黄榦,黄榦为朱熹高足弟子,且为朱熹之婿,是陈澔之学渊源甚明[14]。可见《礼记》一学,虽科举用古《注》《疏》,而元儒之研治者,学风已大变。
明人所颁“科举定式”,经书所主,仍沿元代之旧,《礼记》仍用古《注》《疏》。到永乐年间,《礼记》始改为“止用陈澔《集说》”。[18]据《明成祖实录》,永乐十二年(1414年)十一月,命胡广等修纂《五经四书大全》,十三年九月书即告成,计有《书传大全》10卷,《诗经大全》20卷,《礼记大全》30卷,《春秋大全》70卷,《四书大全》36卷。成祖亲为制《序》,颁行天下,科举试士,以此为则,而“废《注》《疏》不用”[18]。皮锡瑞批评说,修纂《大全》,“此一代盛事,自唐修《五经正义》,越八百余年而得再见者也,乃所修之书,大为人姗笑”,不过“取已成之书,钞誊一过”,而所取之书,不过是“元人遗书,故谫陋为尤盛”。[8](《经学积衰时代》)其中《礼记大全》,采诸儒之说凡42家,而以陈澔《集说》为主。可见明代经学,不过宋学之遗,而较元为尤陋。明人关于《礼记》的著作,见于《四库存目》者甚多,然几无可称道者。其中如郝敬所撰《礼记通解》22卷,“于郑义多所驳难”[14],是亦宋学习气也。
四、清代的《礼记》学
清代号称汉学复兴,然清初仍是宋学占上风。顺治二年(1645年)所定试士例,“《四书》主朱子《集注》,《易》主程、朱二《传》,《诗》主朱子《集传》,《春秋》主胡《传》,《礼记》主陈澔《集说》”[19],是仍袭元、明旧制。然清初私学,以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为代表,已启汉、宋兼采之风。如王夫之论学,以汉儒为门户,以宋五子为堂奥,著述宏富,于礼则有《礼记章句》。其后治《礼记》者,如万斯大撰《礼记偶笺》,郑元庆撰《礼记集说》,方苞撰《礼记析疑》等,皆杂采汉、宋之说。乾隆十三年(1748年),钦定《三礼义疏》(其中《礼记义疏》82卷),广摭群言,混淆汉、宋,第一次以朝廷名义,打破了元、明以来宋学对于经学的垄断。其时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博采郑《注》、孔《疏》以及宋、元诸儒之说,而断以己意,实亦汉、宋兼采之作。
清代真正以复兴汉学为标帜的,始于乾嘉学派,这是清代的古文经学派。然乾嘉学派重考据,《礼记》的研究不及《仪礼》、《周礼》之盛。如江永的《礼记训义择言》(仅自《檀弓》撰至《杂记》),短促而不具大体;朱彬的《礼记训纂》,又过于简约,远不及胡培翚《仪礼正义》、孙诒让《周礼正义》之严密详审。道、咸时期今文经学派崛起,则又以《春秋公羊》学为主,对于《礼记》的研究,不过重在其中若干篇(如《礼运》、《王制》等)的“微言大义”,以宣扬所谓孔子托古改制之义以及儒家的大同理想。因此清代虽号称“经学复盛”[8](《经学复盛时代》),然于《礼记》之学的研究,则未堪其称。清人于《十三经》,唯《礼记》无新《疏》。
原文参考文献:
[1]杨天宇.论礼记49篇的初本确为西汉戴圣所编纂[J].孔子研究,1996,(4):56-63
[2]洪业.礼记引得序[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转引自陈乔樅.曲礼上[A].礼记郑读考[M].《清经解续编》本.
[4]李云光.郑氏三礼学发凡[M].台湾:学生书局,1967.
[5]郑玄.诗谱序[A].毛诗正义:卷首[M].阮校《十三经注疏》本.
[6]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五郑玄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张舜徽.郑学丛书[M].济南:齐鲁书社,1984.
[8]皮锡瑞.经学历史:(五)经学中衰时代[M].北京:中华书局,1959.
[9]刘汝霖.三国·魏·文帝·五年甲辰[A].汉晋学术编年: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0]陈寿.魏志·王肃传[A].三国志: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马宗霍.魏晋之经学[A].中国经学史:第七编[M].上海:上海书店,1984.
[12]房玄龄等.志第九·礼上[A].晋书:卷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3]杜佑.礼十三[A].通典:卷五十三[M].《十通》本。
[14]纪昀等.经部·礼类三·礼记[A].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5]王应麟,经学[A].困学纪闻:卷八[M].
[16]朱熹.大学章句序及首章[A].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7]宋濂等.选举一·科目[A].元史:卷八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8]张廷玉等.选举二[A].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9]选举一[A].清通典:卷十八[M].《十通》本.
原文出处:《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旷世奇想与世界生存图景的本质——解读《命运交叉的城堡》(一)
作者:牟仃 发布时间:2013-01-21 18:02:25
旷世奇想与世界生存图景的本质
——解读《命运交叉的城堡》
如果你想知道周围有多么黑暗,你就要留意远处微弱的光线。
——卡尔维诺
如果你想进入二十世纪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的“命运交叉的城堡”和“命运交叉的饭馆”,那你必须带上一把开门的钥匙。虽然“城堡”和“饭馆”的大门对外敞开着,但里面的人物均失去了说话的能力。所以,我只能带着这把思维的钥匙去城堡中和大众一样去做一个不能说话的人,去观察他们在“城堡”和“饭馆”中玩弄的符号学游戏所展开的一种相互沟通的方式呈现,静观那些用塔罗牌的特殊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的人,作一个普通的房客,用自己的思想去解读卡尔维诺的智性世界的一切景观呈现的寓意。
一、命运交叉的城堡
这个“城堡”是一个奇特的“城堡”,卡尔维诺为什么将城堡中的人设计成不能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可能性形式,也许是源于他自己本身故意不想用一种明朗的方式将一个又一个互相具有某种意义关联的故事呈现给读者一览无余的展示,所以他赋予城堡各色人等的命运故事便以笔下的一种暧昧被屏蔽在一种符号体系——塔罗牌的巧妙组合之中。每一张塔罗牌是一个符号象征体,是个体命运的标志点和故事进展和转折的暗喻体。用人们所常玩的纸牌游戏的方式来暗示人类自己的命运和世界千年不变的普遍性的基本欲望及生存方式:即对权力金钱与享乐的追逐和对爱情的追求,以及源于人类的不断求新求变的对未来的科技梦想等的展现,而这种展现又频频以历史人物的纷纷登场而出现。这是卡氏搅和三者关系的高明方式,后面还要专门提到。虽然城堡中的人不会说话,但卡氏代替他们根据塔罗牌的出牌方式进行释读说话,他破解每张牌在出现时的一瞬间所展示的开放的多种可能性。他用自己精彩纷呈的语言揭示出纸牌的顺序按不同交换搭配方式所暗示人的命运的各种光怪陆离的故事,不断偶尔铺排一些关于命运的精彩议论和分析。而这种分析的语言又具有了塔罗牌本身的开放性特质,而且又具有卡尔维诺的独特风格,一种形而上的狡黠掺合着对读者的温融的亲和力……使得你在阅读过程中不得不为他的语言魅力所攫住,被他所讲述的故事所吸引。
那些令人头晕脑胀的纸牌代码,反复轰炸阅读者的视觉神经,使他们暂时无法获得其中所蕴含的思想信息。但反复耐心的阅读,并参与进自己的人生经历,便会体会出其代码的“能指”在特定的语境下的“所指”升级到“意指”的奇异境界或意义。诸如:“宝杯骑士”、“金币”系列、“大棒”系列、“宝剑”系列,“宝杯”系列;“力量”、“女教皇”、“幸运之轮”、“缓和”、“男仆”、“星辰”、“魔鬼”、“教皇”、“死亡”、“爱情”、“倒吊者”、“世界”、“审判”、“马车”、“月亮”、“太阳”、“大海”……或同一张牌在一个故事中重叠。这些牌作为“第一个符号系统”(罗兰•巴特《零度写作》)的“元语言”(即“二级语言”)中进入了故事的不同语境,在不同或类似的阶段性情节描写中展示了相似或相异的含义。即形成了一种如同罗兰•巴特所说的开放性的意指。卡尔维诺用这些符号代码的塔罗牌进行内心想象丰富的多次置换、联结,一种偶然性的“出牌”方式其实就是人的命运故事景观展现的一种巧妙的、令人心迷神醉的创造性编创利用。不同系列的塔罗牌的有序展示表达了作者关于权力与反抗,战争与和平、财富与贫困,爱情与背叛,遵从社会道德与反叛伦理压抑,过去、当下、未来及人物过度膨胀的物欲导致的其聪明智慧的展示,以貌似现代化时则因忽视大自然的多样化呈现而愚蠢膨胀自己的科技探索欲即将导致人类自身被毁灭的担忧和警醒……至此,塔罗牌的原创历史性概念被卡氏“把它们减缩了一半,去掉了它们的记忆”,使他们趋向于一种“神话”的启示呈现功能,卡氏自己破译这些改编的“神话”,并运用了诸如“慈悲、怜悯、人类……”(罗兰•巴特语)等词所构成的词典提供类似思想的概念名称。塔罗牌不再是“元意义”上的塔罗牌,它们成为了作者陈述自己对人类命运的基本主题思考的使人耳目一新、并心口叹服的创造性载体。
卡尔维诺写道:“森林、城堡和塔罗牌把我引到了这个终点上,我丢失了我的故事,把它混在了由众多故事构成的那团尘埃中,得到了自我的解脱。”卡氏“丢失了”他的故事的叙说方式,是为了使讲述的形式进一步陌生化,即成功的更新了自己的表达方式,又更新了阅读者的习惯性视野。他让故事以一种新鲜的方式呈现出来,礼貌而和蔼的邀请读者,他期待读者参与并成为构建他的故事的开放性、明朗化过程的朋友和亲切的伙伴,在书写和阅读之间形成了一种温馨的互动氛围。一面,他又和读者狡狯的玩弄文字游戏,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混在众多的故事”的“尘埃”中,那种“自我解脱”感转换升华完成了对语言互相拥有或温情拥抱的智性的征服性胜利感,是对世界的思考方式所呈现的奇异效果的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肯定。他的自我不是仅得到了“解脱”,而是在挖掘文字和故事意义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性呈现。
“森林”是人们穿越其中而失去语言表达功能的一个表面缘由,实际上“森林”也是一个“第一个符号系统”中的微观单位,但卡氏成功的使这个“能指”符号向宏观的“所指”意义提升,“森林”在“城堡”的故事的前提意义中代表了纷繁复杂的世俗社会,人们在其中进行开始是信心十足、雄心勃勃的闯入,继而却以人生经历的种种遭遇和坎坷而疲惫不堪,乏味无比,最终被世俗生活彻底在精神拖垮,因丧失自我而丧失了说话的能力。
“城堡”这个“能指”符号的宏观性“所指”意义具有相同的效果:“城堡”是这些经历了复杂的人生命运的人们最终进行回顾和总结的汇集地,当然,“饭馆”也是如此。他们在森林中孤寂的行走之后仍然渴望和其他异地散居的各个阶层的各色人等进行交流和沟通。那些倾听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探索欲望依然希望得到表达的机会和别人的认同。卡氏让他们沉默,也许是暗示一则圣经故事的寓意,上帝创造人类时对他们祖先的恶行进行惩罚,让他们各自以隔离式的群体由于地理的因素以自己的习惯方式生存,这种互相之间隔着的空间距离使得他们遵循自己的历史文化发展模式的传承而操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使他们在相遇时既陌生隔膜但又渴望与对方沟通交流,这是宏观意义上的释读结果。从微观意义上理解,即使操同一种语言,但人类的个体在本质上是孤独的,说话方式的交流起不到理想的效果,还不如让他们各自均患上失语症,以强调出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内心深处的强烈孤独感。而另一个方面,卡氏认为“自然语言总是带有影响信息本体的一定数量的噪音……语言在表现我们周围世界的密度和延时性时会显示出他的缺陷和片断性,他所言说的总比我们所体验的一切要少”(《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所以,卡尔维诺干脆让故事的讲述者们沉默,而使用塔罗牌的摆放形式来代替,而他自己对塔罗牌的符号体系的释读语言却因具有了意义深邃的对生活的“自然语言”进行高度哲理化和诗化的浓缩而完成了对普通语言的成功超越,同时,“城堡”和“森林”符号的超凡运用,满足了作者一种“表现几何理性与人生莫测变幻之间的张力”,“森林”和“城堡”及“饭馆”之间呈现一种几何学的直线距离关系,而人与人之间命运经历又呈现出各自的人生直线或三角函数的曲线在“城堡”和“饭馆”中呈一种多元化的线性交叉方式,一种“走向理性化的几何和代数的智慧的趋势……”
而“塔罗牌”则被赋予了音乐的特质或属性,就如同音乐一样跨越了种族隔膜的障碍和个体精神孤独感的障碍,从而成为了唯一的交流方式。而在几何学意义上,塔罗牌也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线性交叉点的意义承载物。而每一张牌就像一个具有原初意义的符号,就象一个闪烁不定的音符,经过不同的音乐形式的组合,构成诸种主题与变奏的一部部命运交响曲。
在卡尔维诺的小说中,经典文学作品的主人公纷纷登场亮相,诸如奇贝莱(希腊神话中追随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疯狂女人)、浮士德博士、奥尔兰多(法兰西文学中《罗兰之歌》中的罗兰)、丘比特、阿斯托尔福(罗兰的表兄),还有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哈姆莱特、麦克白及夫人、李尔王……这些人物或作为故事的点缀或成为故事的主人公,使这部作品更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意义及永恒不变的人性呈现。这些人物因为有了卡尔维诺的书写,重新肯定赋予了他们的历史存在价值,或这些人物本来就具有流芳百世的名声,卡氏以一种新的时代角度并以一种创新方式的书写赋予了人物新的意义或人物的丰满的并具有新神话性的陌生化形象。卡氏不仅使自己笔下的主人公名扬世界,且将其名字完成了“不朽”(米兰•昆德拉语),或在其已获得的历史性“不朽”的砝码上增加了重量。由于这些人物的纷至登场,小说的阅读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结构;特别是神话传说和希腊悲剧及莎翁戏剧等知识储备,在阅读时方能领略其玄机。这时,卡尔维诺和阿根廷的著名作家博尔赫斯一样,成了“作家们的作家”。
1、受惩罚的负心人
在“负心人”的故事中,一个青年贵族骑士带着稚嫩的虚荣浮华的市俗梦想上路,结果一张预兆恶运的纸牌出现:力量,骑士果然遭一个歹徒的伏击,倒吊者标志着这位“金发青年”被洗劫一空后的悲惨状况,这位被倒吊者随即被一个“泉水边浣洗归来的村姑搭救”,以后便发生了青年男女之间通常发生的事情:互相充满深情的表白和拥吻,草地上“开满了勿忘我花”。但对骑士来说,这一切只是一次“爱情经历的标志”的艳遇,骑士扬长而去。有一天,骑士终于遇到了他所寻觅的目标——豪门之女,这个贵族之女除了满身金粲粲的的头饰之外,表情麻木。骑士如愿和这位门当户对的女人成婚。但一张太阳牌出现了,图中的小孩子拿着骑士在林中爱情经历的过程中遗忘在草地的披风,这件披风也是那场艳遇事件的借代物,“那披风像一只风筝似的在乡野随风飘荡”,这位骑士为了追回披风和小孩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这披风勾起了他关于森林中艳遇的回忆及复杂的心态。曾经的林中少女,竞突然神奇的成为了一个“女骑士”,她以代表正义的纸牌的名义来寻找他,她对他说要来找“骑士”的儿子,有可能那个拿着披风的男孩就是“骑士”的儿子。于是两位曾经的情侣开始互相厮杀,结果是男骑士“浑身流血”而倒地。等他苏醒过来,眼前出现了一位具有女教皇派头的修女,她声称他的负心行为冒犯了森林的女神奇贝莱(见前文),并对他宣谕:“树林将占有你,树林是自我丧失,是混合……你将成为一个无差别的普通人加入到‘梅纳德’们的队伍。”最后奇贝莱女神的锋利长剑向他刺来,使他痛苦万分。至于如何死里逃生,主人公没有讲述,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鞭挞了一个被市俗婚姻观念所超越和泯灭了自我的极端平庸的大众化的人物,他亵渎了圣洁的爱情,因此必将受到惩处的理想道德结局。
2、出卖灵魂的炼金术士的故事
这个故事和前一个故事有一定的联系,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曾经和有女教皇派头的修女有“一段爱情经历”,我想这种联系只是一种文学技巧上的一种一个故事引入另一个故事的一种有意味的联接方式。在一张有着泉水的画面的纸牌的征兆中表露出这种关系,而“泉水”又具有新的含义,这位年轻人把泉水当着“圣水池”,是“生命之家”,又是炼金术士研究的“最高境界”。炼金术士成千上百次的试验都无果而终,随后他将自己“炼金”梦想寄托在来自东方的财富上,一位江湖术士以商人方式将淘金的秘术授予他,但炼金术士必得以自己的灵魂来换取,这时炼金术士的真面出现了,他就是浮士德博士。作为靡菲斯特的江湖术士终于和浮士达成了协议。庞大的淘金计划实施了,靡菲斯特用“黄金大磨”类似于点石成金效果的魔术所积累的金子让人们劳命伤财的筑成了无数黄金的辉煌耀眼的摩天大楼,这座无与伦比的城市由卫兵把守着,盘查所进城去的人。有一位少女试图进城去受到了卫兵的阻挡,她庄严而傲慢的回答:“我根本不愿意进入一个完全是整块金属制作的城市。”这位少女告诉卫兵,自己居住在泉水潺潺的自然风光中,只和自然界中流动的“混合元素”相接触。
这是一个关于现代化生活中生动的寓言故事,它表达了卡尔维诺对拜金主义和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大自然的疏离及对人的异化的一种批判性反省。最后结尾处城里人问这位“水中仙女”:“你怕我们的灵魂落到魔鬼手里吗?”少女果断的驳斥他:“不!你们根本就没有灵魂交给他!这是浮士德博士的首次登场亮相,后文还有更进一步的提及。
3、被罚入地狱的新娘
一个在树林中迷路的骑士,遇到了因轻率许婚而逃入林中的少女,身陷绝境,她恳求骑士将自己一身铠甲借给自己,躲避未婚夫的追逐。这位少女脱下睡衣换上骑士的铠甲摇身一变成了林中女王的模样,神气十足。“林中之女”于是对骑士给予自己的“慷慨相助”进行酬谢,希望他选择财富或其他几样东西作为对他的回报和感谢,而且诱惑性的提出可以选择自己。骑士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情欲,纵欲的迷醉使感觉自己身处飘飘欲仙的“天堂”,但“天堂”这个庄严的词汇被骑士市俗涵义的理解被亵渎,在这场逢场作戏的云雨欢愉中,“天堂”这个词早就丧失了圣洁的含义。王位上的圣彼埃罗特勒会对骑士永远关上天堂圣洁的大门。骑士随即从纵欲淫荡的“天堂”感觉中回到现实之中,而那位曾被他营救过的少女已变成一副骇人的躯体:成为了有着死亡的骷髅头和干枯四肢的僵尸。骑士发现自己与一位“淫荡”少女的交媾的结局竟然是与一具死亡枯槁的尸体为对象,比木乃伊不如的肢体和自己的肢体纠缠在一起而呈现令人不寒而栗的景象。故事的结局最后揭谜:树林之中这个已经死去的已缔结了婚约的少女,她的对象实际上是自己极具畏惧感的魔鬼,即撒旦本人。他用自己的魔法把背弃自己未来梦想的未婚妻——缺乏谨慎轻率的女人径直带下了地狱。少女的轻率和骑士的轻率——他们共同的生活态度的相似契合导致了双方的同归于尽。
(解读未完,待后续)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目录完整(67+)
- 可以购买(362+)
- epub(549+)
- 情节曲折(434+)
- 差评少(456+)
- 值得下载(467+)
- 好评(583+)
- 体验还行(62+)
- 还行吧(243+)
- pdf(402+)
- 速度快(627+)
- 小说多(348+)
下载评价
- 网友 宫***玉: ( 2025-01-05 03:10:39 )
我说完了。
- 网友 谭***然: ( 2024-12-31 08:31:09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车***波: ( 2024-12-16 19:54:26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瞿***香: ( 2025-01-06 03:35:53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石***烟: ( 2024-12-09 09:53:49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常***翠: ( 2024-12-12 14:09:30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沈***松: ( 2024-12-21 23:08:31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屠***好: ( 2024-12-08 04:25:59 )
还行吧。
- 网友 蓬***之: ( 2024-12-10 08:11:32 )
好棒good
- 网友 潘***丽: ( 2025-01-06 00:31:52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预订】Little Dinos Don't Yell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武则天传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地道英文就该这样说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会展策划实务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纽约(书虫百科1级)(适合初一.初二年级)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超智能乒乓3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广西沿海古民居 李红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辽承天皇太后萧绰传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冰雪危机/汪汪队立大功儿童安全救援故事书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田正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现货实拍 可开发票 下单速发 正版图书】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