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云海 -《竹书纪年》与夏商周年代研究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7 01:09:55

《竹书纪年》与夏商周年代研究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竹书纪年》与夏商周年代研究精美图片
》《竹书纪年》与夏商周年代研究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竹书纪年》与夏商周年代研究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109324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10
  • 页数:248
  • 价格:40.5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7 01:09:55

内容简介:

《竹书纪年与夏商周年代研究》从流传至今的《竹书纪年》今本和古本入手,梳理两个版本的传播过程,探讨两者的成书、原貌和相互关系,提出了今本形成于唐代开元的观点,并肯定今本对复原古本的价值。进而逐一具体推求了《竹书纪年》的西周、商、夏的年代,并编撰了校订后的《竹书纪年》夏、商、西周大事年表,同时就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成果的一些结论提出质疑,并在附录中就有关的利簋铭文诠释、《国语》天象记载、金文历谱等作专题讨论。本书由张富祥著。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汲冢竹书与古本《竹书纪年》 一 汲冢竹书的出土和整理 二 古本《竹书纪年》的叙录及原书梗概 三 古本《竹书纪年》的流传、引用和辑佚第二章 今本《竹书纪年》的纂辑和来历 一 引言:以往的研究情况和问题 二 著录和流传情况的再检讨:南宋初年馆阁所藏的一种《纪年》文本 三 内容和义例:今本《纪年》出于南宋初馆阁文本的推证 四 今本《纪年》对古本的改编和增补(上):“五帝”纪部分 五 今本《纪年》对古本的改编和增补(中):夏、商、周纪部分 六 今本《纪年》对古本的改编和增补(下):晋、魏纪部分 七 关于今本《纪年》的纂辑时代和再编过程:一个新的推测 八 结语:重新评估今本《纪年》的价值第三章 《竹书纪年》的西周年代 一 各家西周年代 二 《史记·鲁世家》的西周鲁国纪年 三 《世经》的西周年代 四 今本《纪年》的西周年代 五 由今本《纪年》推考古本《纪年》的西周年代 1.武王、成王的年代 2.康王、昭王的年代 3.穆王的年代 4.共王、懿王的年代 5.孝王、夷王的年代 6.厉王的年代 7.宣王、幽王的年代 六 西周年代小结第四章 《竹书纪年》的商年代 一 各家商年代 二 关于商代积年 三 关于商王年的几个具体问题 1.《尚书·无逸》篇的记载 2.盘庚迁殷之年 3.武丁的年代 4.帝乙、帝辛的年代 四 商年代小结第五章 《竹书纪年》的夏年代 一 各家夏年代 二 关于夏代积年与王年 三 夏始年参证上的几个问题 1.关于禹时“五星聚” 2.关于仲康日食 3.夏始年的考古印证 四 夏年代小结第六章 三代年代总结 一 夏商西周年代总表 二 关于《真诰》中涉及三代积年的几项数据第七章 校订《竹书纪年》夏商西周大事年表 夏 商 西周附录 利簋铭文新释 《国语·周语下》伶州鸠语中的天象资料辨伪 古史年代学研究的误区——夏商周断代工程金文历谱问题分析主要参考文献附表目录表一 各家西周年代表(共和以前)表二 西周鲁国年表表三 《世经》所记西周年代表表四 今本《竹书纪年》西周年代表表五 今本《竹书纪年》西周干支年表表六 校订《竹书纪年》西周年代表表七 各家商殷王年表表八 校订《竹书纪年》商年代表表九 各家夏王年表表十 校订《竹书纪年》夏年代表表十一 校订《竹书纪年》夏商西周年代总表


作者介绍:

张富祥,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员教授,博导。曾出版《麟台故事校证》(中华书局)、《南宋馆阁录、续录》(中华书局)、《宋代文献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齐鲁文化通史(远古至西周卷)》(中华书局)、《王政全书——吕氏春秋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韩非子解读》(泰山出版社)等专著。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内容简介:

本稿从流传至今的《竹书纪年》今本和古本入手,梳理两个版本的传播过程,探讨两者的成书、原貌和相互关系,提出了今本形成于唐代开元的观点,并肯定今本对复原古本的价值。进而逐一具体推求了《竹书纪年》的西周、商、夏的年代,并编撰了校订后的《竹书纪年》夏、商、西周大事年表,同时就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成果的一些结论提出质疑,并在附录中就有关的利簋铭文诠释、《国语》天象记载、金文历谱等作专题讨论。


精彩短评:

  • 作者:Neutralization 发布时间:2022-10-29 15:53:12

    断代探究,相对比较枯燥。通过博取索引,将中国历史定格在了4000年前后(除去神话三皇),全是可信度颇高。

  • 作者:韧勉 发布时间:2014-08-06 22:25:46

    明着是写年代学,仔细看觉得是在写版本校勘,言简意赅,过于深邃!

  • 作者:Trulue Tudoes 发布时间:2023-05-29 11:23:20

    好的研究不一定正确。

  • 作者:bbiao 发布时间:2022-06-07 21:18:31

    一家之言,亦有可观

  • 作者:霜闕〆 发布时间:2014-07-10 15:13:11

    每次看到“恰好一致”的时候都不免 心惊肉跳一次,不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做出最大限度地合理解释,确实需要很细致的推理

  • 作者:acAric 发布时间:2019-02-19 09:26:21

    周末两天看完。有两个感叹: 1. 书籍中的开发和实际中的研发脱节竟然如此严重,过于学术性的描述以及大篇幅的理论,让你想象不到这是开发 2. 书籍中的理论竟然如此先进以及完善。我一直认为最近几年的SOA,SAAS等等的新技术是最近几年才流行,原来是一早在计算机的理论中都有涉及,只是市场没有实现或者没有流行而已。 综上来看,我对于理论和实际都有偏见,过于夸大新技术,而又过于蔑视理论知识,之后还是要心怀谦虚,继续学习,再多补充理论方面的知识。


深度书评:

  • 我對西周積年勘定有足夠之信心

    作者:亥囦盧 发布时间:2021-04-01 23:19:28

    本書第二一六頁。

    商周古曆法不可確知的障礙幾乎難以逾越。今年王玉哲先生談到:“用從後世密率以追溯上古曆數。即使確實合于往古天象。也未必盡合于當時周王所頒佈實行的有差誤的朔策。這確實是今天研究古曆者不能解決之難題。”……其實西周開始年代在《古本竹書紀年》中記載得很明確……

    過於依賴《竹書紀年》所說有失偏頗。西周銘文所載年月月相日支辰步之干支及祀與吉。是已知最可靠的歷史斷代信息。至於其它史籍所載可供斷代信息。未可輕疑論斷。

    夏商推步斷代年限意義不大。可供使用資料太少。而西周是可期的。

    關於西周曆法體系。最基礎的工作是劃定干支在天球上位置關係。這項工作本人斷斷續續從AD2019年至2020年基本完成。西周天文干支是承襲殷商。

    知道干支。月建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關於日支至少西周中期開始是無限循環。

    西周中後期出現規範化月象術語。執著于界定月象敲定斷代問題。準確擬構年代困難很大。因為月象既生霸既死霸。不是定點月象。導致日支所對應月象有很大的遊移空間。

    所以我拋開這一思路。以吉(恒星月月站)作為標尺。劃分年代。

    閏月問題很大。至少目前來看。跟後世無關係。

    至於海外學者所推測的。西周青銅銘文雙紀年法。 據《春秋公羊傳 文公九年》“亦知天子之踰年即位也。以天子三年然後稱王。” 這種可能性不太大。

    關於朔望。概念與後世有異。朔既朏【出月】。望非滿月。 西周早期望結體為朢。 【 臣壬 】為聲符。中期出現【 亾月 】。以亾代臣。表聲亦表意。在殷商甲骨文中構體為【网月】。既西周之望月。

    以上為初步推測。

    2021年3月份。本人初步推步擬構西周後期日支。記厲宣幽三王近百年。

    翰海草堂

  • 杜泽逊:颠覆夏商周断代工程年代学成果的重要著作

    作者:尚水堂 发布时间:2014-05-11 18:11:39

           世纪之交轰动一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以空前的规模引发一波古史年代学研究的风潮,在中国学术史上无疑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工程的“阶段成果”公布后,在国内外学术界也引起一些争议。近十几年来,仍有不少学者不避繁难,继续致力于夏、商、西周三代年代的探索,张富祥教授的《〈竹书纪年〉与夏商周年代研究》(下简称《研究》)是这方面综合撰述的最新成果之一。

        断代工程留给社会各界的总的印象,是创新性地引进金文历谱、考古测年及天文推算等多学科手段,并结合零散的古文献年代资料,以重新“拟合”西周共和以前的三代年代。张先生的《研究》对这一路向是有保留的,强调当下本课题研究的可行的路径,“应该还是在现存古文献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多方联络和考证,力求将已有的年代系统调整到目前能够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水平上,以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更为有效的借鉴”,而不是脱离旧有的记录而另外拟合一套数据。为此他转换思路,着重围绕现在所知最古而已残缺变乱的年代学文本《竹书纪年》展开考证,并以《史记》所见相对可靠的西周鲁国纪年为主要参照系,同时尽可能地利用其他文献史料和金文史料,力求恢复古本《竹书纪年》原载的三代王年。这是一种回归古文献的工作,基本的立足点还是三代王年的具体定位最终要落实于文献记录。

        根据作者的思路,《研究》一书首先用两章的篇幅,详细推考《竹书纪年》的衍传源流,以检视、发掘和论证该书的年代学价值。学者共知,战国中叶成书的古本《竹书纪年》本为极重要的年代学文献,然原本在晋代出土时即已残缺,后又陆续散佚,现存少量佚文不但非常零散,且已多失系年;自明代以来流通的今本《竹书纪年》虽尚完整,而问题极多,以致近世学者普遍以为是伪书而不之信。作者广泛参考中外研究成果,以该书的古本和今本作比较研究,逐代疏通其史料,提出今本《竹书纪年》是由唐初官方学者依据古本残卷整理、改编和增补而来的,尽管已远非古本原貌,而其中仍然保存着大量古本原载的资料,并非皆出于后人的伪撰。这项正本清源的工作,酌古通今,发前人未发之覆,在《竹书纪年》的专题研究领域是有总结性的。

        在上项工作的基础上,《研究》由西周上溯,各以专章分考古本《竹书纪年》原载的三代王年,且夏代十七王、商代三十王、西周十二王的年代全部推排到位,最后给出三代王年总表。这项工作极为繁琐,涉及诸多部门的知识和史料,考证之难,异乎寻常。据作者所考,古本《竹书纪年》原载的三代历年转换为公元纪年之后,其历史区间如下:夏,前1968-1535年;商,前1535-1027年;西周,前1027-前771年。如是,三代王朝便总共历时1197年,下至公元2000年,合计为3968年。以此年数上加传说的夏以前“五帝”时代的年数(约500年左右),也就可说中华文明可由文献考见的历史约在4500年左右。这也是过去历史学者较为普遍的一种看法,浑言之亦可称说“中华文明五千年”。

        就笔者目前所知,在近世以来所有研究中国古史年代的论著中,能够将三代王年一一具列下来,有条不紊而无空缺,这还是第一次。以《研究》一书的总表与断代工程的《夏商周年表》相比较,有两项数据是完全相合的:一是商王武丁的年代为公元前1250—前1192年;一是周懿王元年为公元前899年。这两项数据,《研究》是用文献方法推定的,工程则据甲骨文和《竹书纪年》中的日食记录用天文方法测定,而后者恰可证实《竹书纪年》原载的可靠性。至于工程所拟定的其他王年,则无一与《研究》的总表相合,且工程的年表于夏、商王年尚多缺略。作者强调,古本《竹书纪年》的年代框架在细节上亦未必完全没有误差,然总要较后人的各种推测更接近于历史实际,因此他相信即使将来的年代学研究更趋精密,这个由古文献侥幸流传下来的三代年代框架也不会再有大的变动。

        《研究》一书的最后,还根据所考的年代,综合今本《竹书纪年》与古本佚文所保存的史实,择要编录了夏、商、西周大事年表。作者的用意,首先在提醒读者重视和利用《竹书纪年》现存的史料,同时也在显示“三代年代史料虽零落残缺,而收拾遗编断简,用心清理,也未尝不可以组织起粗略的编年,正不必为三代历史无年历叹息,也不必都等待现代考古或科技手段的新突破”。如作者所说,“旧材料能重新利用起来,力求有所发明,也便是一种突破”。这对中华早期国史的重修或补苴也是有意义的。

        书中的具体观点,有许多是前人未曾道及或没有论证过的,而虽有论证却无从断制的就更多。举例而言,后世公认的年代定点是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并被认为是见于文献记录的最早年份,而作者认为“共和”并非年号,当时周厉王的纪年也并未废止,其年实相当于周厉王二十四年,厉王自即位至去世总共37年,包括“共和”的14年在内。这就纠正了《史记》以厉王的37年与“共和”的14年相衔接的错误,从而使得整个西周的年代都须重新考订。又如史所盛称的商王盘庚迁殷之年,也是考察三代年代的一个重要界点,过去一般估计在公元前1300年前后,这次作者审订为公元前1278年,可以厘清后世相关记载上的一些混乱。类似的例子不一而足,皆剔误抉奇,剖析入微,无征不信,显示出作者扎实的文献功底和征实的学风。

        中国古史茫昧,在现有的文献条件和研究状况下,能够别辟蹊径,综合清理,完整地复原先秦学者创建的三代年代系统,已属难能可贵。这样的年代系统,也得益于先秦华夏史学的日趋成熟,《竹书纪年》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代表著作之一,在今则几乎成为唯一尚可查考的文本。重新检讨中国古史的年代,确有必要大力疏通《竹书纪年》,否则就缺少一个最不可缺少的支点。

        《研究》全书只有25万字,制作非宏而内容丰富,言简意赅,逻辑谨密,有含量,有气势。其成果既可供专业学者参考,也可供社会各界有兴趣的读者检阅。这当然不是说所考都已是定论,再无可议。年代学研究是无止境的,信古、释古与疑古之间总会有不同意见。读者细检此书即不难发现,对于以往大量有关三代年代学的难点,作者的考证也免不了夹杂推测的成分,这就为合理公正的批评提供了空间,况且今后新出的史料也可能会造成相反的意见。作者也谈到,现时“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对三代年代学的关注和研究,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共识性的意见或结论还不容易”,本书说到底也不过是新添一家之见。年代学研究涉及很多专门知识,有些是相当艰涩的,外行往往难以介入;而笔者感兴趣的是,学者若受此书的启发,在本领域更多地留意于文献征实之学,或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方便(64+)
  • 博大精深(450+)
  • 内涵好书(558+)
  • 一般般(621+)
  • 快捷(166+)
  • 强烈推荐(552+)
  • txt(59+)
  • 超值(429+)
  • 中评多(479+)
  • 情节曲折(424+)
  • 二星好评(676+)
  • azw3(542+)
  • 盗版少(369+)

下载评价

  • 网友 林***艳: ( 2024-12-20 02:28:21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相***儿: ( 2024-12-30 17:54:11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康***溪: ( 2025-01-06 18:18:03 )

    强烈推荐!!!

  • 网友 邱***洋: ( 2024-12-08 09:03:27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辛***玮: ( 2024-12-27 14:37:27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索***宸: ( 2024-12-23 18:11:55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曾***玉: ( 2024-12-13 19:10:34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曹***雯: ( 2024-12-19 08:30:29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国***舒: ( 2024-12-22 13:30:53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