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云海 -科学简史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7 01:10:06

科学简史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科学简史精美图片
》科学简史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科学简史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1308672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6
  • 页数:436
  • 价格:5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7 01:10:06

内容简介:

 以炼金术为主业的牛顿,一生都在生病的达尔文,为“熵”而战的玻尔兹曼,以思考为乐的爱因斯坦,哥本哈根精神领袖玻尔,撼动星球的冯•诺依曼,孩子气的天才物理学家费曼……这本书带你认识从亚里士多德到费曼的诸多伟大科学家。他们的生平与科学事业串起来的,就是一部生动有趣的科学史、人类史。除了他们的科学贡献之外,你知道他们私下都在想些什么吗?你知道他们是如何思考出那些开创性的科学理论的吗?我们都知道牛顿曾经“谦虚地”表示,他能发现这么多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你知道牛顿只是用这句当时流行的习语来反驳别人对他剽窃他人作品的指控吗?你知道牛顿在争取微积分优先权时对莱布尼茨采取了什么卑鄙手段吗?你知道牛顿是个爱好炼金术的科学家吗?而炼金术竟然帮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 在这本亲切生动的科学家小传中,德国科学史教授费舍尔将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从其个人成就的阴影下带至明亮之处,让我们详细检视他们的一生及其奉献科学的经过,从而构成了一部以科学家为中心的简明科学史。阅读本书不仅能让你了解西方科学文明的演变历史,更是你认识科学大师、踏入科学大门的第一步;唯有阅读此书,才能真正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望向更远、更美好的科学景致。


书籍目录:

译者序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 古代的开端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不动的最初推动者

第二节 《至大论》与炼金术:一千年的大空当

第三节 阿尔哈曾与阿维森纳:伊斯兰观点

第二章 第一波革命

第一节 大阿尔伯特:信仰与知识的和谐42

第二节 哥白尼:第一次逐出宇宙中心

第三章 现代欧洲四杰

第一节 培根:科学促进人类福祉

第二节 伽利略:教会的确在改变

第三节 开普勒:第一位三位一体说的辩护人

第四节 笛卡尔:严守饮食规定的形而上学者

第四章 最后的魔法师

第一节 牛顿:爱好炼金术的革命者

第五章 现代经典

第一节 拉瓦锡:一场让税务员无法承受的革命

第二节 法拉第:谦虚的书籍装订工

第三节 达尔文:有宿疾的自然科学家

第六章 维多利亚天才

第一节 麦克斯韦:诸自然力的首次统一

第七章 来自旧大陆

第一节 亥姆霍兹:物理帝国的宰相

第二节 孟德尔:花园中的物理教师

第三节 玻尔兹曼:为“熵”而战

第八章 三位女士

第一节 居里夫人:对放射性的热情

第二节 迈特纳:了解“力”从何而来

第三节 麦克林托克:就是这份对生物的感情

第九章 两位巨人

第一节 爱因斯坦:令人愉快的思考工作

第二节 玻尔:来自哥本哈根的好人

第十章 美国人与移民

第一节 鲍林:化学键的本质

第二节 冯·诺依曼:撼动星球

第三节 德尔布吕克:探索吊诡

第四节 费曼:杰出中见本性

后记

人物及大事年表

译名对照表


作者介绍:

作者:恩斯特•彼得·费舍尔(Ernst Peter Fischer,1947— )

 德国著名科学史作者、畅销科普作家,专注于研究自然科学史。

 曾在科隆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于美国加州获得博士学位,指导教授为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德尔布吕克(Max Delbrück)。

 已出版《人类健全理智的批判》《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等数十种著作。主编《曼海姆论坛》《新视野》等多本论文集。多部著作被译成多个语种,曾获哥廷根萨托里乌斯科学奖。

译者:陈恒安

 成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德国慕尼黑大学自然科学博士,主修科学史。

 除本书外,译著还有《雀鸟、果蝇与上帝:演化论的历史》《细胞液中的微粒:科学客体演变的轨迹》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科学简史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科学简史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科学简史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 以炼金术为主业的牛顿,一生都在生病的达尔文,为“熵”而战的玻尔兹曼,以思考为乐的爱因斯坦,哥本哈根精神领袖玻尔,撼动星球的冯•诺依曼,孩子气的天才物理学家费曼……这本书带你认识从亚里士多德到费曼的诸多伟大科学家。他们的生平与科学事业串起来的,就是一部生动有趣的科学史、人类史。除了他们的科学贡献之外,你知道他们私下都在想些什么吗?你知道他们是如何思考出那些开创性的科学理论的吗?我们都知道牛顿曾经“谦虚地”表示,他能发现这么多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你知道牛顿只是用这句当时流行的习语来反驳别人对他剽窃他人作品的指控吗?你知道牛顿在争取微积分优先权时对莱布尼茨采取了什么卑鄙手段吗?你知道牛顿是个爱好炼金术的科学家吗?而炼金术竟然帮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 在这本亲切生动的科学家小传中,德国科学史教授费舍尔将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从其个人成就的阴影下带至明亮之处,让我们详细检视他们的一生及其奉献科学的经过,从而构成了一部以科学家为中心的简明科学史。阅读本书不仅能让你了解西方科学文明的演变历史,更是你认识科学大师、踏入科学大门的第一步;唯有阅读此书,才能真正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望向更远、更美好的科学景致。


精彩短评:

  • 作者:西窗随笔 发布时间:2021-05-13 15:14:34

    因为是演讲集,所以内容多有重复。不过,这么可爱的故事,多看几遍有什么关系呢。

  • 作者:这么近,那么远 发布时间:2019-10-30 18:13:19

    科普。

  • 作者:江陵闲人 发布时间:2023-08-01 09:15:58

    确实是“简史”,有关实际的科学知识并不算很多,但捋下来的历史发展和每个科学家的成长经历以及时代家庭背景都足够详细。

  • 作者:Keep Way 发布时间:2024-03-01 14:35:30

    科学家小传,似乎没有特别侧重科学思想或知识来讲述。

  • 作者:沈枯燥下班了 发布时间:2024-02-16 12:34:26

    好书,时代背景+个人侧写的设计尤其

  • 作者:阳极-半导体 发布时间:2024-03-12 10:13:39

    科学的起点是亚里士多德不是柏拉图,这也暗示了哲学和科学的传统冲突。亚里士多德是反对自己老师的,把他们放在同一化语境(如德国人创造的哲学史建构话语),无疑是对二人思想的歪曲。


深度书评:

  • 作者:蜗牛格格 发布时间:2021-09-22 21:40:48

    只有揪出隐形在灵魂中的“小魔鬼”,才有机会拥有完整的人生

    ----读《完善人格》

    “比起做好人,我更愿当一个完整的人。”——荣格《红书》

    生活中会有一种很怪异的现象,你常会遇到许多令你不适的现象,要么就是令你十分生气或痛恨的场景。当在一些莫虚有的情形下,有情绪的体验者,却无法确切形容这种情绪的衍生来源。

    当你开始察觉自己的“不对劲”时;

    当你在一段段重复失意的恋情中走不出来时;

    当你感受一直在被身边的人和事所中伤时;

    甚至,当你开始思考应该好好爱自己时.....

    推荐阅读《完善人格》这本书。或许,困惑或是走在了解自己路上的你,会在书中找到答案。

    《完善人格》由擅长说故事的心理咨询师,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台北艺术大学通识中心副教授——许皓宜所著。

    作者曾在大学教学多年,长期致力于婚姻与家庭治疗训练。主持电台节目,专栏栏目作家,也是多家电视、电台的特邀心理学专家。

    01

    悦纳自己人格的AB面,才能更坦然地活好余生

    《完善人格》这本书带我们认识自己,先找到自己的内心缺失感从何处而来,当然也要去寻找到它流向何处?只有我们找到自己那生命中的B面,才能让人生成为完整的一体。

    社会规范、礼仪、道德约束等等,包括我们所接触的环境,学习到的知识,都让我们学会了隐藏,这种隐藏从最初的难过与不适,到最后,每一个个体行为者,真正的把别人希望看到的自己的阳光A面展现给世人,便总会有一个带着隐形翅膀的B面,像个阴影一样无形中伴随着我们。

    因为我们作为个体的主动忽略,有时候,我们的大脑也会期骗我们的身体、意识以及行为。但是,潜意识,以及基因及成长中的过程,总是会在生命的底色里留下痕迹。

    那些痕迹像幽灵一样时刻跟随在我们的身边,见不得光。一个大家认为和善的人,可能在某一刻做出一些令人不解的行为,比如看不惯别人奉承领导;比如谈了一次又一次恋爱,总是被抛弃和辜负;比如我明明对家人都很好,却总是被讨厌,甚至希望自己从来没有出生过......

    往往在这些反差的时刻,我们看不透自己,也看不懂自己,会产生自责,无力感,愤怒等等,许多无法预料的情绪。

    这些情绪干扰着当下的生活。

    就像文中说到开车时,为了不让后面的车插队,自己就暗暗较劲;比如知道亲人需要自己的安慰,但就是不住依然会指责;比如明明每个人都说自己漂亮、身材好,却感觉大家说的都是假话.....这些奇怪的感受和现象像魔咒一样操纵着我们每个人的情绪,这些无力改变的又令人沮丧无力的情感,在我们内心深处,便是藏的很深的B面,也是我们不可觉知的缺失感。

    当我们意识不到这些藏起来的B面时,因为这些被锁起来的不被自我意识认同的人格,长期被我们内在忽略,便形成一种影响我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一种莫大的奇怪的缺失。

    就是那种我们所有的看不惯,不过就是在和自己较劲,不过就是不愿意接纳自己,因为这些不被自我接纳的人格,自身得到自我的排斥,而它却真实存在着,便形成了“自我对抗”,这些对抗的源头,只有我们找到它,并接纳它,从而我们才能拥有更加舒适的生活感受。

    02

    揪出藏在体内的“隐形小魔咒”,解锁我们拥抱完整自己的道路

    《完善人格》全书详细介绍了荣格心理学为基础的56种人格原型,每种人格原型的光明面和阴影面都配有理论介绍,以及作者简单易懂的解说。

    全书作者通过大量案例,从引导读者先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对自己的行为和想法及迷惑,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来解读这些行业与无力感背后的内心折射,让读者通过知识的解剖,来悦纳自己的AB面,从而在不断地思索中完善人格。

    全书运用的案例总会让读者找到许多与自己相似的场景,这56种人格是生活中的多数存在。

    具有普遍性,而懂得学习和思索的人,开始探索和精进自我,在这样的一个探索学习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自已当下训练的主导人格,以及被自己排斥的隐形人格,逐渐浮出水面。

    不管是完善自己,修正自己,还是学会爱自己,都得从了解自己开始。

    当读者从寻找内心的缺失角度来始意识到并能通过学习和思考,寻找到内心的缺失感时,才可以知道如何去弥补这些被自己排挤和打压的隐形人格,只有看清并接纳了人格中的光明面和阴暗面,内心的缺失感才能够得到弥补,人生才能走向更加完善。

    03

    写在最后

    “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荣格。

    不管是谁,大家都是一个普通的存在,无论怎样,我们都能够以一个普通人的形状长出翅膀,飞向远方。让那些自己觉得“肮脏”的想法见鬼去吧,接纳我们自己身体里藏着的“小魔鬼”,让它成为自己一个俏皮的存在,才能摆脱无助和不悦,人生才能真正开始飞翔。

  • 古拉格之前

    作者:宝王白奖评委 发布时间:2015-04-03 23:08:17

    如果你翻看任何一本八九十年代的任何一家出版社的出版的《死屋手记》,你都会在其译者序或译后记里读到革命式话语,大都是一些:“深刻揭露了……”和“大力抨击……”之类的话语,完全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定位成一个伏契克式的作家。然而陀的这本书,恰恰没有浅薄如此。如果陀思妥耶夫斯基真像那些译者序中定位的伏契克式的作家怎么会在苏联时期被定义成一个受限阅读的作家(普通读者只能在图书馆里读他的作品,市面上不公开出售)。

    作为监狱文学的发轫之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并没有以本尊身份写一本回忆录性质的作品,如同其后的索尔仁尼琴和普利莫•莱维。而是塑造一个杀妻者亚历山大•彼得洛维奇•戈里昂奇科夫的形象,陀老藏在这个虚构的形象后面,给我们描述了一个俄罗斯远东的以自我经历为依托的故事。

    1849年,正在创作连载小说《涅朵奇卡》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会在创作间歇期去参加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活动,这个由傅里叶的俄罗斯门徒彼得拉舍夫斯基创办的一个空想社会主义小组,作为一个军事中专学校(接近于升格前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毕业生,一个理想主义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完全被彼得拉舍夫斯基吸引,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逼近,没有意识到小组里就有沙皇的暗探,他们早已被人家盯上。官方只是在等待一个借口来实施抓捕。

    因为对《双重人格》的评价不高,陀思妥耶夫斯基愤而与其决裂的别林斯基的一封信成了导火索,事情起因于果戈里在发表的《与友人书简》,里面坦承自己的作品《死魂灵》是小年轻的冲动作品,以及一系列为农奴制辩护的话。别林斯基看书后立即回了一封言辞激烈的《致果戈里的信》,信中严肃批评果戈里的行为错误。此信发表后即被禁。

    而在小组聚会中,朗诵此信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当然给了沙皇密探以机会,在宣读公开信一周后,所有小组成员被一一抓捕。

    在经过七个月的审判后,费奥多尔等21人被判处绞刑。

    但是他们却被耍了,因为事先沙皇就只是想吓一吓这些热血青年,然后在刑场突然皇恩浩荡,来个特赦,通通发配了事。

    于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踏上了发配西伯利亚的行程,他迷惘,同行的人有试图自杀的,有想逃跑的,在囚犯转运站,他遇到了多年之前的十二月党人的遗孀们,她们给这些流放犯以各种流放所需的装备,每个人一本福音书,这体现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某种精神的传承。

    而作为唯一可以带进监狱里的书,福音书也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某种精神寄托,他把自己幻想成了那个受难中的耶稣,《死屋手记》的主人公和《白痴》的梅诗金都体现了这一点。

    监狱生活让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不再是那个在白夜里幻想爱情的年轻写作者,在这里,死亡微不足道,尊严更不用提。

    他看到,监狱里的这些人并不监狱外的那些人更邪恶或更无耻,有时候甚至比外面的那些人更高尚或伟大。

    在后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写道:“要知道,这些人都是一些不平凡的人。他们也许是我国人民中间最有才华、最强有力的人物。可是他们那强大的力量却被白白地毁灭掉了,被疯狂地、非法地、无可挽回地毁灭掉了。这究竟是谁的错?……这究竟是谁之罪?”

    俄罗斯这个民族也的确奇葩得可以,俄罗斯是一个疯狂的民族,他们总是把自己民族最具创造力的一群人流放,驱逐和关进监狱。在其后兴起的古拉格,也恰恰发扬了这一点,他们的当政者好像要把这个民族所有的有成就的人都投进劳动营才好嘛。你没有成为当政者的眼中钉,你说自己是俄罗斯作家都不好意思。

    可以说西伯利亚的流亡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事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一如高加索之于托尔斯泰,萨哈林之于契诃夫。远东地区也成为伟大俄罗斯作家的冶炼场。同时期的托尔斯泰,也选择去高加索地区服役,与车臣等族的接触;其后的契诃夫选择去了更远的萨哈林。

    而监狱里的各种人:车臣人,波兰人和乌克兰人等,也预示未来俄罗斯的所有困境。这也是自列宁至普京的俄罗斯的统治者都不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因。

    死屋,对俄罗斯的某种隐喻,一如契诃夫的第六病房,这个国家死气沉沉,都是一些行尸走肉晃荡着,反而在监狱里,这些行尸走肉才焕发了某种生机,才有了希望。

    只有在死屋才能复活,才能拯救。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少量广告(78+)
  • 不亏(219+)
  • 无多页(235+)
  • 体验好(596+)
  • 藏书馆(565+)
  • 傻瓜式服务(631+)
  • 超值(454+)
  • 差评少(551+)

下载评价

  • 网友 冯***卉: ( 2024-12-16 20:27:11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养***秋: ( 2024-12-24 17:23:56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游***钰: ( 2024-12-22 15:54:49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宫***凡: ( 2024-12-08 20:26:24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印***文: ( 2024-12-17 21:01:33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丁***菱: ( 2025-01-01 12:23:04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曹***雯: ( 2025-01-03 21:27:30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石***烟: ( 2025-01-04 16:13:38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冉***兮: ( 2024-12-19 21:37:02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权***颜: ( 2024-12-11 20:48:37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