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云海 -9787300189024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7 01:10:14

9787300189024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9787300189024精美图片
》9787300189024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9787300189024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018072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暂无价格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7 01:10:14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9787300189024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9787300189024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9787300189024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何适之 发布时间:2017-08-29 21:16:26

    一流,比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好看。

  • 作者:黑头发的爱丽儿 发布时间:2023-06-13 13:27:55

    无意中在图书馆发现这本书,有一个好的创意,但情节单调乏味。给小孩子看还是不错的,里面会涉及到很多的文学作品,可以做一个初步的了解。

  • 作者:小锦 发布时间:2015-07-08 18:32:38

    比弗洛伊德好入门多了,比较干的解梦技巧。当然你看完还是不知道怎么解梦,但至少知道解梦是怎么回事了。

  • 作者:许缓缓 发布时间:2017-11-25 21:42:22

    据说是考研神器。二级三级标题起得出神入化,框架大于内容吧。如果我是一张白纸的状态的时候读到这本书就好了,用这个框架来思考想必很全面。但对于已经有些基础,但又不能融会贯通的我来说,去整合这本书的框架和我自己的框架实在是费力不讨好。这本书的框架有多么细致……举个例子,李良荣的《新媒体概论》中对新媒体特点的表述是三大点:跨时空、数字化、互动性。彭兰老师把网络的属性分为技术、媒介、经营、社会形态去叙述,每个领域下面又有3-4个分论点,其中有很多类似的特点,比如连通性和网络性,但这不是一个东西吗?分类要不重不漏才好。反正我是记不住用不了了……

  • 作者:懒渔夫 发布时间:2020-12-09 21:34:25

    建议买《尼尔•盖曼的DC宇宙》,包含这个故事,内容更多,总价差不多。补充:世图版为精装。

  • 作者:tastetime 发布时间:2016-03-20 22:58:18

    推荐初中级产品经理阅读。书中介绍了如何分析目标客户痛点,给出解决方案,以实现客户价值主张的方法,以及如何快速测试、迭代、修改。


深度书评:

  • 朝花夕拾

    作者:一个男声 发布时间:2014-02-09 20:14:07

    一、

    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如果要我来回答:他是我中学时代不怎么喜欢的一个“课文作家”,一个面容冷峻眉毛浓密嘴唇上都是胡子的男人,说话半文不白的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不喜欢的原因呢?

    一言难尽啊!

    我第一次接触鲁迅,大概就是小学时代的那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章讲了什么,我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一直记得这个片段:

    鲁迅说他小时候鼻子又高又挺,后来碰了几次壁,鼻子就变平了。作者问他“为什么会碰壁”的时候,鲁迅回答: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被放在课后习题里重点分析。于是我知道,“黑洞洞的”是表示当时社会的黑暗, “碰壁”是形容革命遭到了挫折,而鲁迅先生幽默的说法表达了他乐观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决心。

    虽然我一点儿都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好幽默的,但这个初次相遇的确在某种意义上奠定了鲁迅的基调:六年的时光里,他的影子苦大仇深地飘扬在语文课本的字里行间。每一次出现,他肯定在严厉地抨击什么、无情地批判什么、辛辣地讽刺什么——这些“什么”内容很丰富,但无非就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啊、反动派啊、“旧势力”之类的很抽象但一听就觉得“不像个好东西”的事物。

    如果鲁迅是我们身边的一个人,那他一定在不停地抱怨、抱怨、再抱怨……

    而谁会喜欢一个一天到晚传播“负能量”的人呢?

    再说了,他说话还文绉绉的,看着就头大……所以他哪里是在传播负能量,他就是负能量!

    从2006年中学毕业到2013年研究生毕业,整整七年的时间里,我都没有再读过鲁迅。只有在《现当代文学史》的试卷上,遇到填空题我工工整整地写下“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遇到简答题、论述题,一看“鲁迅”二字立马大笔一挥“严厉地抨击什么、无情地批判什么、辛辣地讽刺什么”……

    二、

    2014年的1月,在老家翻书架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本薄薄的《朝花夕拾》——只见标题的正上方,赫然写着“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

    我当然知道这本书了!我还记得它是散文集、还记得它最初发表在《莽原》杂志,原名“旧事重提”。

    你看,我没背错吧?!

    在书的第一页,“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很贴心地为小读者们准备了一篇导读:先介绍鲁迅、再介绍创作背景,然后对10篇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进行了分别概括。

    我一直觉得写导读剧透是一件很没意思的事情,就像看《我是歌手》之前不小心看了一眼微博,然后发生了什么、最后的名次是什么全都知道了,再去看节目趣味全无。

    于是我跳过了导读,花一个上午的时间,慢悠悠地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

    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我有点不敢相信:天呐!我竟然读完了鲁迅的《朝花夕拾》?!我竟然又读了一遍《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更要命的是,我竟然觉得每一篇散文,都挺“有意思”的!而同样的文章,多年前,恰恰造成了我痛苦的中学语文学习体验。

    当我返回到导读的时候,读着读着就开始困惑了:我眼中的《朝花夕拾》明明就是一个经历了人生酸苦的成人回忆童年、少年时光的文字集,怎么被这位署名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的作者导读得充满了政治斗争的味道?

    三、

    我不太明白“革命家”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但大概觉得是这一种以革命为职业——或者事业——的人吧?钢琴家弹钢琴、舞蹈家跳舞、歌唱家唱歌……所以革命家天然搞革命:不仅搞,还要比别人搞得好、搞得精、搞得频繁。

    可是,钢琴家也有不弹钢琴而吃饭的时候,舞蹈家也有不跳舞打开微信水一水朋友圈的时候,歌唱家除了唱歌有时候还是会说说脏话的……因此,革命家在搞革命之余,也有自己作为普通人类的一面——而人,是复杂的。

    中学语文课上我见到的鲁迅“一点儿人味儿都没有”;而今天我读到的《朝花夕拾》中的鲁迅却颇为真实。

    打一个不太恰当地比方:鲁迅就像我一个研究生毕业、进了事业单位的老同学,偶尔聚会跟我讲起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他是个性格有点叛逆、言辞时不时过激的老青年,经过世事磨练因而眼神浑浊、叙述往事时难免感怀一下现实艰难。

    他会怀念生命中遇到的一些人:世俗而善良的保姆(阿长)、对他关爱有加的师长(藤野先生)、命运坎坷的朋友(范爱农);他也会想起一些不怎么让人开心的人——比如有些猥琐、自私、病态的长辈(衍太太)。

    他同样会怀念起往事:比如小时候读的一些书,回想起来却觉得那些故事荒唐而虚伪(《二十四孝图》);小时候去看玩耍之前,被父亲要求学习,以至于最后去玩儿了都没有觉得快乐(《五猖会》);离开家去读小学,感叹旧时光逝去,但在小学的日子似乎也并不是完全乏味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外地读书,读了几个大学,结果发现大学教育不太对自己的胃口(《琐记》)……

    如果去掉上面两段中括弧里的内容,一遍读过来,我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丰满而又正常的人应有的生活轨迹。

    鲁迅文笔犀利是显而易见的,但他并未失去凡人所应有的情怀。

    可是导读的部分解释却总让我觉得用力过猛:

    比如说《五猖会》吧,导读表示这篇文章“指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我实在不明白什么是“封建教育”?按照文章的情节,在看迎赛神会之前,父亲要求幼年鲁迅背《鉴略》,背不好就不让出去玩,这个难道就是“封建教育”吗?既然可以指出当时的“封建教育”落后,今天的教育起码应该是“非封建教育”或者“不那么封建的教育”了吧?我很难回答今天的教育是否很好地保护了儿童的天性。何况什么是“儿童的天性”,这个东西是否需要“保护”以及怎样才算是“保护”,这些似乎都是可以扔到清华大学辩论队里辩上三天三夜的问题。

    再比如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读中认为这篇文章“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情趣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该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又来了!“束缚儿童天性”、“封建私塾教育”……这二者怎样界定、是否对立、以及文章是不是表达了这样的对立……这都是非常令人困惑的问题。在读了三遍原文之后,我总觉得鲁迅离开百草园之后虽然依依不舍,在三味书屋被“束缚天性”之后也在“苦中作乐”,二者之间并没有“尖锐的矛盾”。快乐的童年逝去,鲁迅固然不舍,在三味书屋的日子似乎也是“快乐”的一部分,或者说起码不痛苦。

    我宁愿相信这两篇文章只是表达作者的遗憾和怅惘这样容易被理解的情结,而不是恶狠狠地要用自己一个人的亲身经历来控诉教育。

    毕竟一个理性的作者和读者都不应该由“我一个人的童年时代受教育不快乐”得出“这个教育是摧残天性的”。

    四、

    当然,《朝花夕拾》中的讽刺、抨击、批判是非常普遍的。这些批判有些在辛辣老到的文字中非常直接和明确,还有一部分隐晦到需要借助于文章的尾注来了解历史背景。比如《狗•猫•鼠》这篇散文,如果读者不了解鲁迅和陈西滢、徐志摩的论战简直不知道鲁迅在说什么,《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如果没有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也会感到不知所云。

    如果读者没有文学史的研究任务或者特别的兴趣,我相信这些内容非但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反而会增加阅读负担、降低阅读效率。

    我们想象一百年以后,“方寒大战”期间的各种各样的长微博被集结成册并由认真的编辑加入注解。读者读到“这是真的吗?”、“这就是xxxx的又一铁证”……等等的时候,必须了解当时发生了什么样的论战、双方是怎样表现的、围观群众是怎样反应的才恍然大悟:哦,这个短语或者句子原来是方舟子说过的原话,它被引用之后有的确会有奇特的修辞效果。

    一个对方舟子、韩寒感兴趣的读者也许会如饥似渴地挖掘这段历史,更多无关的读者却容易被搞晕然后“读不下去”。

    我总觉得一篇杂文、时评,首先必须要做的功课是交代好前因后果,其次才是有针对性的攻击或立论。对时事的评论在其他文学作品如狭义的散文、小说中隐晦的带入不应当影响文章的可阅读性。这样一个普通读者可以读到一个流畅运行的故事或者感悟到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而一个喜欢考据和历史知识丰富的阅读者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探测到还原的史实和作者的态度。

    但鲁迅和很多其他的作者并不这么认为,起码我就见过不看尾注、不用Google就根本看不懂的文章,看起来相当伤脑筋。

    五、

    让我从自身的角度,来总结一下鲁迅曾经带给我痛苦的语文学习体验的原因吧:一方面是语言的隔阂——中学时代的我,对于半文不白的汉语没有很好的兼容能力;另一方面则是生活阅历和历史知识的欠缺;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则是由于教材编写者和语文老师的生硬解读所造成的刻板印象。

    而今天我觉得《朝花夕拾》是一本不错的散文集并且喜欢阅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年龄大了以后,阅读汉语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则是在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之后,我开始能够理解鲁迅的一部分思想感情。

    阅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阅读应当是一种乐趣,而不应当是负担;阅读是去了解世界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去浏览已经定义好的世界的说明文档;阅读应当锻炼感性和理性的思维,令读者感受到文字的张力和语言的美好——而思维和美好,是冰冷的“标准答案”和“答题要点”所不能给予的。

    事实上,我认为只要有充分的证据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怎么解读鲁迅和他的文字都不应为过。重要的不是答案,重要的是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对于语文教育者来说,在阅读方面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要可贵得多。

    当我们看到网上的“论战”中,笔仗的双方都罔顾逻辑的缜密而忙于不断的人身攻击的时候,我都在怀疑:这样批判性思维的缺失,跟语文课上的阅读教育是否有关联?起码在我的眼里,这些论战的主角和我的语文老师门一样,都在做着“告诉你一个无比正确的结论”这样的事情。

    我不知道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是如何解读鲁迅文章的,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能否理解鲁迅和他的语言。不过想想看,今天的互联网是如此的发达,还有什么事情他们不会懂呢?

    即使今天不懂,以后也会懂得吧?但愿他们有能力懂得的时候,还有阅读的习惯。

    十年后,第一次读完《朝花夕拾》。我更加坚定地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贴附在文字上面的那些花花绿绿的标签都会随风剥落,文学作品中与人性最接近的那一部分才是永恒的。

    十年前我可以乖乖地在试卷上写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达了对封建私塾教育的控诉,十年之后我会指着当初的试卷追问自己“What?”、 “Why?”、 “When?”、 “Where”和“How?” .

    再加上一个:“Seriously?”。

  • 我国古代诗坛的长寿冠军:陆游

    作者:自然减压冥想 发布时间:2020-03-18 11:15:23

    宋代文人与佛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接受来自佛禅各个方面的影响,既有外在生活模式的模仿与取用,更有心灵精神的互渗和交融:从游走禅门、偶居禅院到参禅悟道式的居家修行,从禅趣机锋式的言传到妙悟神遇式的意会,从静观冥想的禅定体验到禅意神恩的诗意栖息翻开宋代文学史,受佛禅影响而在文学中诗意抒写的文者数不胜数,仅以南宋而论,不仅有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还有戴复古、刘克庄、辛弃疾等等。有学者深刻地指出:"……整个宋代的文学成就,特别是诗坛独特风格的形成,是与佛教的影响密不可分的“。

    古今中外有不少名士、高僧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吟诗填词,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有宋朝大诗人陆游所作的诗:

    《海山》:补洛迦山访旧游,庵摩勒果隘中州。秋涛无际明人眼,更作津亭半日留。

    《追补》:碧海无风镜面平,潮来忽作雪山倾。金桥化出三千丈,闲把松枝引鹤行。

      海上乘云满袖风,醉扪星斗蹑虚空。要知壮观非尘世,半夜鲸波浴日红。

      从这两首诗中,我们可以领略一番普陀圣境的秀丽风光。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出色的爱国诗人、词人。他十二岁就能作诗,直到八十六岁还是“无诗三日即堪忧”。1153年,陆游廿九岁,赴锁厅应试,取第一。第二年试于礼部,又名在前列。时秦桧要他孙子取得第一,不料竞被陆游夺了。秦因怨陆,加以陆又“喜论恢复”,“语触秦桧”,于是竞被黜免,连考官都几乎得祸。从此,陆游归返乡里,在这不顺利的逆境年月里,他不是消极怠懈,而是意志力口倍奋发,不断致力于诗歌写作。同时与家乡几位信佛的同窗,赴普陀朝山礼佛。在此时候,留了以上两首佳作。

      秦桧死后的1158年,陆游才被派往福建省宁德县作主簿县官。由于他信奉佛教,在任职的第一年,便赴天冠菩萨道场一一支提山华严禅寺礼佛,同时写了一首《雍熙寺与僧夜话》诗,描写这座深山古寺的夜色,诗曰:高名每惯习凿齿,巨眼适逢支道林。共话不知红烛短,对床空叹白云深。

      现前钟鼓何曾隐,匝地毫光不用寻。欲识天冠真面目,鸟啼猿啸总知音。

    陆游在宁德做了4年的主簿县官后,被改授敕令所删定官,于1161年罢归乡里。多年之后,1170年,陆游才到四川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任通判,后又到宣抚使的幕府中办理军务。后幕府被解散,陆游又被调到成都任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的参议官。

    由于陆游绍兴家族前辈笃信佛教,使他从小就受到佛教思想的薰陶,因此,在他的诗作中,有不少篇章与佛教有关。即使在随军,或在幕府任上时,他也总要到附近的寺院礼佛、写诗,甚至借宿于寺舍。他相信因果,喜素食,行动不拘礼法,被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不与当时的强权者同流合污。陆游在川陕生活了九个年头后东归,即在江西抚州(今江西临川)、浙江严州(浙江建德县)、临安(杭州)等地只做了几任地方小官,于1189年底被最后一次罢斥了。陆游出行,多居佛寺,并与僧侣交流,写下了大量咏赞之作,如《中夜投宿修觉寺》、《追凉至安隐寺前》、《夜行宿湖头寺》、《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等,与寺院相关诗作达六十余首。他在《出游至僧舍及逆旅戏赠绝句》中道:

      山僧邂逅即情亲,野叟留连语更真。淡淡论交端有味,一弹指顷百年身。

      饭炊适熟如延客,犬喜来迎似到家。雨滴茅檐草烟湿,不妨笑语暂喧哗。

    据载,令陆游大开眼界、彻悟无生的是松源崇岳禅师(1132~1202)。崇岳属南宋临济宗杨岐派,处州(位于浙江)龙泉人,俗姓吴,号松源。二十三岁出家,历住报恩光孝寺、实际禅院、荐福禅院、智度禅院、云岩禅院。1197年住持灵隐寺,并开创显亲报慈寺。嘉泰二年示寂,世寿71岁。门人善开、光睦等为编《松源和尚语录》二卷,陆游为撰塔铭。一次,陆游问松源岳云:“心传之学可得闻乎?”师云:“既是心传,岂从闻得!”陆游言下大悟,口出一偈:几度驱车入帝城,逢僧一例眼双青;今朝始觉禅家别,说有谈空要眼听。

      在《松源崇岳禅师语录》末,附有陆游所撰塔铭,有“读师之语,峻峭崷崪,下临云雨,如五千仞之华山。蹴天驾空,骇心眩目,如钱唐海门之涛。虎狗股栗,屋瓦震墮,如汉军毗阳之战。可谓临济正宗应庵密庵之真子孙也”,文中高度赞扬了崇岳禅师的一生。

    在《远游》一诗中,陆游道出了与僧人交流的心里话:

      交游虽广知心少,香火徒勤愿力微;堪笑只今成底事,青灯无恙且相依。

    《佛照禅师真赞》:名动三朝,话行四海。撒手归来,雲山不改。人言大觉同龛,师云老僧掩彩。

    他在《八月二十三日夜梦中作》写道:

      道士上天鹅一只,老僧住庵云半间。去来尽向无心得,痴黠相除到处闲。

      江山千里互明晦,鱼鸟十年相往还。高岩缥缈人不到,醉中为子题其颜。

    在另一首《宝积寺》中,陆游写下了暂避尘嚣,空门悟道的心境:

      偶来游古寺,景逐眼前生。岩上高僧坐,林间野客行。

      望穷沧海远,吟久暮云平。此境真难到,登临暂适情。

    1208年,陆游以八十四岁高龄,应宁波天童寺住持无用禅师弟子之请,为《无用禅师语录》写序。天童无用禅师(1138—1207),法名净全,诸暨人,俗姓翁,弱冠出家,后入径山参大意宗呆,得授心印。陆游的《序文》是:”伏羲一画,发天地之秘;迦叶一笑,尽先佛之传;净名一默,曾点一唯,丁一牛刀,扁一车轮,临济一喝,德山一棒,妙喜一竹篦子,皆同此关捩,但恨欠人承当。“

    陆翁返回老家,过晚年生活的时期,更贴近了佛门,学佛更精进了。从此之后,直至1210年这段晚年生活,都在故乡中度过,同时经常上寺院,与僧人成了莫逆之交,正如他诗中描绘的:“共话不知红烛短,对床空叹白云深”。 他在《白发》诗中描述说:“清坐了无书可读,残年赖有佛堪依。君看世事皆虚幻,屏酒长斋岂必非!”

    世事难料,屡受打击的陆游,在佛禅的洗礼下,豁然开朗,心境平淡。《法云僧房》中,他感叹“数点青灯经野市,一炉软火宿僧房。自嫌尚有人间念,却为春寒怯夜长”;在《访僧支提寺》中,信笔留下“高名每惯习凿齿,巨眼忽逢支道林”的诗,并自比名冠天下文士的习凿齿,将遇到的世外高僧,比作晋代大德支道林;《独游城西诸僧舍》中,他潇洒地说“我是天公度外人,看山看水自由身”;《敷净人求僧赞》中,他赞叹这位洗碗弄盘的修行僧“有时与,有时夺,受用现前活泼泼”;《观华严阁僧斋》中,他叹息“早知壮志成痴绝,悔不藏名万衲中”;《华亭院僧房》中,他对“殿背无人绿钱满,小盆零落珊瑚花”的美境醉心不已;行将老年,他作《简僧求奏望山拄杖》,“老病龙锺不自持,饱知藤杖可扶衰”;在四川云雾山,作《九日试雾中僧所赠茶》,想起“少逢重九事豪华,南陌雕鞍拥钿车”,心中感叹不已;借居僧房,得诸快乐,作《僧房假榻》,有“旁观莫苦嘲痴钝,此妙吾宗秘不传”之妙。如是等等,寓居僧舍,与禅僧游,已成为陆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陆游的诗中,处处可见佛禅的影子。如《湖上》的“桃李已忘畴昔分,禽鱼犹结后来缘”,讲的是结缘;《抄书诗》有“书生习气重,见书喜欲狂”,此习气是法相唯识学的专用名词;《夜大雪歌》的“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以天女散花形容夜雪之气势;《山园草木四绝句》之“少年妄想今除尽,但爱清樽浸晚霞”,有除尽妄想之说;《书叹》有“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缚裹”句,意思是人造业,因果报应不虚,如作茧自缚;《怀江公民表》引《维摩诘经·弟子品》“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作“九州看如掌中果,天不遣为吁可惜”; 《幽居》有“衰极睡魔殊有力,愁多酒圣弥无功”句,说佛家所述财色名食睡五欲难伏。

      陆游援佛入诗,以诗言佛,佛教信仰已经成为他的生活,在他晚年《朝饥示子聿》中说道:

      水云深处小茅茨,雷动空肠惯忍饥。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

      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八十到头终强项,欲将衣钵付吾儿。

      公元1210年春,陆游八十六岁,与世长辞,临终遗诗《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临死前,心中念念不忘的,不是求自己个人的生死,而是祈求祖国统一完整,人民过着和平安乐的生活,体现出诗人高尚的思想境界,不愧为一位杰出的人民诗人。在南宋文坛上,陆游的诗与辛弃疾的词一样,取得了最高成就。陆游诗歌以其卓越的思想艺术成就,在同时代和后代诗人中都有极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陆游一生写诗60年,生活到85岁时,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有时还能上山砍柴挑着回来,可谓我国古代诗坛的长寿冠军。陆游的著述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内涵好书(136+)
  • 博大精深(189+)
  • 无漏页(216+)
  • 少量广告(649+)
  • 方便(457+)
  • txt(58+)
  • 无广告(325+)

下载评价

  • 网友 康***溪: ( 2024-12-29 22:17:00 )

    强烈推荐!!!

  • 网友 相***儿: ( 2024-12-28 06:15:15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师***怀: ( 2024-12-22 08:38:06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冯***卉: ( 2024-12-17 11:17:34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林***艳: ( 2024-12-27 14:07:13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曾***玉: ( 2024-12-07 11:05:50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居***南: ( 2024-12-23 19:45:31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马***偲: ( 2024-12-24 08:33:15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冉***兮: ( 2024-12-23 00:03:29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堵***格: ( 2024-12-16 12:30:57 )

    OK,还可以

  • 网友 家***丝: ( 2024-12-30 17:53:13 )

    好6666666

  • 网友 寇***音: ( 2024-12-15 10:38:56 )

    好,真的挺使用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