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译注·论语译注 注音版 上海古籍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古文观止译注·论语译注 注音版 上海古籍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本论语译注你一定要读。重磅注音版本,全新打磨,叠加精准翻译,段意详解buff ,全面扫除阅读障碍,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夫子!上海古籍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中庸。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日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日: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底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
(099)
其它内容:
前言
古文观止译注:注音版(精装全译全注,无障碍阅读!)(当当定制升级版)论语译注(精装注音版)全本全注全译 金良年先生权威解读 中小学国学经典,无障碍读懂论语
精彩短评:
作者:青狐蛮妖 发布时间:2023-04-11 21:13:12
村长和警察叔叔都是妖怪,不过有小狗当贴身保镖,有趣好玩儿。小孩的幻想世界充满惊奇,又令人羡慕,他们随时准备来一场充满意外的奇幻之旅。
作者:bird 发布时间:2017-05-11 08:22:18
在衰老面前,孩子是手足无措应对手足无措的父母。我们能为父母做什么呢?不过是在各自余尽的日子,把相聚的时光转化为回忆,回忆即是蜿流在心间的生活本身。去多接触你爱的人,摸父亲的胡渣,抓母亲的手,亲吻妻子的脸,触感离开后即失,却有可能在以后似曾相识。三十年前的百日红,依然,其他行踪渐损。
作者:冰玉梦 发布时间:2021-06-28 14:28:53
睡前要做的步骤都写进去了。
作者:練る 发布时间:2019-05-24 23:08:51
作为一个城市研究学者,哈维总倾向于超越城市的实体框架,将城市问题转化为时空、环境和地方在社会过程中城市化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自然和环保议题融入了宏观的生活环境分析之中,多元差异也被更具生产性的时空不平衡发展统摄。这本书的论述相对系统,且一些洞察仍有现实效力。只是行文的节奏较拖沓,读者不可能把每本书都当成后摇或实验电子来接受。
作者:ly的读享生活 发布时间:2020-10-31 19:41:50
有才华的人都厉害,就算是高压的环境,仍然很有创造力。这部作品的结构、语言、内涵等方面都有独特的风格。核心是左琴科擅长的幽默小说,社会主义知识分子老教授因为衰老而烦恼,于是被隔壁青春美貌、爱慕虚荣的资产阶级破落户小姐所吸引。该书出版于1933年,左琴科正陷于批判的包围之中,小说的主题是正能量向的,要求人们丢弃幻想,只有明确的信念和富有成效的工作才能让青春永驻。现在的观感,只会觉得讽刺,文笔和情节都有趣。1~17章是写作意图的解释,竟然用了17章啊,不是枯燥的辩说,小品文的笔调,谈谈健康、疾病、死亡和有益的事情。第三部分名为“注释”,也是轻捷的随笔,那些英年早逝的作家,那些年纪越大越聪慧的人,宇宙的运转,机体的运行,无意识和艺术力,左琴科依然在探究这些问题。
作者:如果还有遗憾 发布时间:2011-11-03 11:02:38
太简单了。
深度书评:
关于华沙,我想的全是你
作者:格瓦拉 发布时间:2017-08-29 20:58:23
关于波兰,你想起了什么
关于华沙我想的全是你,时间改变了很多又什么都没有,最美的你我在瑞典夏天最美的风里。——莱吉娜
关于华沙我知道的不多,祖母故居曾经就在这里,一份遗产让我们开始了旅行,我在这里邂逅了爱情。——米卡
我对华沙没有太多的感情,为了争夺遗产我曾来过这里,失去与得到不再重要,生活教会我回忆的意义。——雅格德尼克
尴尬的波兰
1946年6月8日,为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英国邀请各同盟国在伦敦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游行。受邀的同盟国甚至包括斐济、墨西哥等远离二战的国家,但是,没有波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波兰在国际上的尴尬地位。有网友们这样调侃了波兰的尴尬外交关系与地理位置:“平独(德国)镇露(俄罗斯)大波波”。
近代的波兰是一个充满悲剧气息的国家,同时她又不甘寂寞,时常助纣为虐,妄图在欧洲政治舞台上争霸。威廉•夏伊勒在他的巨著《第三帝国的兴亡》中写道:
凡尔赛和约所缔造的新国家,没有一个像波兰那样命运多舛。在刚刚复国以后那几年动荡的岁月里,它对俄国、立陶宛、德国,甚至捷克斯洛伐克都曾进行过侵略战争。
波兰的卡廷惨案和集中营更是臭名昭著,成为二战史上人们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痛。
英武美人鱼的波兰
露图·莫丹是以色列家喻户晓的画家,主要创作插画和漫画,《遗产》、《致命伤害》是其代表作,《遗产》荣获2014年法国安古兰年度漫画大奖作品。露图·莫丹在《遗产》这本这部漫画作品描述了一个波兰裔以色列犹太人的家庭,他们重返波兰华沙,踏上寻根之旅而引发的一系列引人沉思、引人入胜的故事。简洁的线条,明亮的色彩,温婉的笔触,露图·莫丹为我们娓娓道来一座城、一个家庭、两个国家以及一个民族的记忆与伤痛、半个世纪的重逢与爱情。
《遗产》的故事发生在波兰首都华沙。就在那个波罗的海维斯瓦河畔,人们将左手执剑右手挽盾的英武美人鱼作为华沙城辉的美人鱼。露图·莫丹把这个高度浓缩却有回味悠长的故事,设置成回到祖母故乡的旅行记录。《遗产》采用了多线叙事的结构,漫画主人公以色列犹太女孩米卡,和她的祖母莱吉娜构成故事的两条主线,米卡姑妈的男朋友雅格德尼克是故事的副线,三代人在华沙的纠葛全部呈现在七天的旅行中,每一天都是一个小小单元,有美丽的邂逅、有处心积虑的阴谋、有对而大屠杀集中营伤痛的追思、有犹太人对波兰历史的态度、有时间之花绽放出的回忆芬芳,还有久别重逢的唏嘘……华沙城的今日与昔日二战中的疮痍,构成了现实与回忆的双重投影,让人手不释卷,久久沉浸在作者营造的世界中不能自拔。
“对家人,不说出全部实情并不算撒谎”
露图·莫丹在扉页上用一句话揭示了《遗产》的主题:
对家人,不说出全部实情并不算撒谎。
这段话引自作者的母亲,但是,在漫画中却是借祖母之口说出。
战争制造了太多无法弥合的伤口,破坏了太多无法割舍的感情,拆散了太多并蒂而生的亲情。犹太民族在二战中遭受的灾难极其深重,而星散在波兰国土上的奥斯维辛、马伊达内克、特雷布林卡更是犹太民族以及所有被纳粹德国法西斯政策所戕害的人民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祖母莱吉娜侥幸逃离了纳粹的魔爪,但是作为犹太人,千千万万的同胞被灭绝的痛成为横亘在她心中无法言说的恐惧。她没有带着仇恨和挥之不去的绝望回到故土。而是让岁月一点点的缝合伤口,看到下一代生活在和平的阳光下她不想再去提起触碰那些阴霾。
《遗产》的“遗产”:复活那些躺着的人们
正如《遗产》这部书的标题,《遗产》所有故事都围绕67年前华沙的一套房产的继承权展开。三代人的爱与恨通过历劫之后的房屋继承权连缀:祖母的儿子去世让她不得不亲自重回华沙料理遗产继承事宜,孙女陪同祖母重游故地,姑姑的未婚夫阴谋争夺遗产继承权。物是人非之后,发现房产不是目的,超越时空的爱情和邂逅更让人欣喜。 “对失去的东西的疑问以及我们如何回忆失去的爱人”才是作者更想像读者传达的思想。
《遗产》还涉及了大屠杀阴霾笼罩下犹太民族的反思之旅,但是它一反惯常的正面展现战争惨状的笔法,通过大时代下普通人的回忆、追寻、反思和旷达来对抗战争留下的伤痛。当祖母将要拿回这份沉甸甸的遗产时,她坦然地说道:
公道?一所公寓就能代表公道?要是真有公道,就应该把这里躺着的人复活。
——与爱人重逢的喜悦和对整个犹太民族的悲悯,在这一刻才是作者和书中的人物留着世人最好的遗产。
这个故事动人、清澈剔透又趣味盎然,唤起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对世界和平的渴求。
“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遗产》秉承了欧洲漫画的优良传统,它无疑是在埃尔热的《丁丁历险记》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那些简单而明快的线条,在露图·莫丹的笔触之下勾勒了一幕幕纸上的电影。在细节的把控上尤为出色,无论是最能呈现出旧华沙风貌并且是祖母年轻时约会场所的华沙照相馆,还是战后在满目疮痍下幸存的老华沙建筑,设置是庄严肃穆充满哀思的公墓,莫丹都能呈现出丰富的细节,让人在欣赏华沙风貌的同时对这种城市充满了憧憬,与娓娓道来的叙事相得益彰。
看到最后一帧画面,飞机从华沙起飞返回特拉维夫,祖母意犹未尽又若有所思的说:
人家说夏天的瑞典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亲爱的朋友,当你关上书本,取下护封,把书从中间摊开倒扣在桌面上,呈现在你眼前的,就是夏天最美的“地方”了。
长大是最好的结局
作者:明月出天山 发布时间:2021-06-07 01:45:22
手稿
2019年,英国《卫报》的一则消息吸引了我的注意:专门从事文艺手稿复刻的法国SP Books出版社发行了J•M•巴里爵士1911年的《彼得•潘》小说手稿,让读者有机会得见作者的笔迹和这个故事较为早期的样貌。
SP Books出版的《彼得•潘》手稿,售价160欧元,限量发行1000册
这份282页的手稿总体看来干净流畅,没有大篇幅的删改,但清晰可见作者为照顾观众的感受对彼得•潘性格所做的调整。据SP Books的编辑杰西卡•内尔森对《卫报》介绍,与修改前的版本相比,原稿中的彼得更加“暗黑”,“更加残酷”。巴里爵士删除了一些彼得的某些言辞,使其少了几分“精灵感”,显得更有“人性”,更易被人接受。例如,在小说的结尾,温蒂问起小钉铛时,彼得表示自己已经把小钉铛忘了。在我们看到的版本中,彼得显得很无辜,但在原稿中,他的语气明显对小钉铛不屑一顾。
《彼得•潘》的故事于1904年首次作为戏剧进入观众视野,1911年作为小说正式出版。从剧本到小说,作者对这个故事先后经历了数次修改,书名也几经变化。1911年出版的小说原名并非《彼得•潘》,而是《彼得•潘与温蒂》。虽然小说中有关温蒂的内容并未增加,但书名将男女主角一并列出,将温蒂放到了她应处的位置,也许更能反映作者的本意。纵观全书,温蒂是绝对的第一女主角。甚至可以说,这个故事本身就是温蒂的故事。那么,就让我们来仔细地认识一下彼得和温蒂吧。
彼得
•
潘:人的名字,神的姓氏
1897年,已是知名作家的J•M•巴里先生在伦敦的肯辛顿公园结识了三个小男孩——乔治、约翰(又名杰克)和还在襁褓中的彼得。他们是卢埃林-戴维斯家的孩子,每天都由保姆带着,到肯辛顿公园来玩。身为作家的巴里先生虽然看上去严肃,古里古怪地挑着眉,又好笑又有点吓人,他的言语有些尖酸,但他总有引人入胜的故事。精灵、仙子、人鱼,这些在孩子们眼中可太有趣了。很快,巴里先生就与孩子们成为了朋友。
一天,巴里爵士为了揶揄两个自大的男孩子,就对他们说,婴儿车中的彼得虽是个小婴儿,却会飞,只是彼得飞的时候你们在睡觉,没看到而已。两个孩子不敢相信。巴里爵士继续说,每个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都会飞,只是长大了就忘了怎么飞。这便是会飞的男孩彼得的雏形。
在这之后,戴维斯家又迎来了两个孩子——迈克尔和尼古拉斯。巴里先生与戴维斯家的关系更近,常到戴维斯家做客,跟孩子们一起编故事。他也与孩子们的母亲希尔维娅成为至交。虽然戴维斯家的父亲亚瑟一直因为孩子们将巴里先生视为精神上的父亲而感到不悦,但巴里爵士依然成了这个家庭最亲密的朋友。他还邀请戴维斯一家到自己的黑湖别墅去玩。男孩们在郊外的林间湖畔扮成印第安人去打猎、玩海盗游戏、用树枝搭小棚子,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在黑湖别墅,巴里爵士拍下了孩子们游戏时的照片,并制作成了两本《黑湖岛漂流男孩影集》,一本送给了孩子们的父亲亚瑟(后来被亚瑟遗失在了火车上),另一本现藏于耶鲁大学图书馆。孩子们的父母先后于1907年和1910年去世,巴里爵士成为五个孩子的监护人之一,尽心尽力抚养他们长大。
虽然巴里爵士没有自己的孩子,但与戴维斯家五个孩子长期的相伴,给了巴里先生灵感创作出了彼得•潘的故事。书中对舒适温馨的家庭生活、热烈有趣的游戏场面和孩童性格的描写生动异常。读过《彼得•潘》的朋友一定也发现了,彼得和书中温蒂的父亲(乔治)和两个弟弟(约翰和迈克尔)的名字全都是戴维斯家男孩的名字。虽然现实人物与书中人物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戴维斯家的男孩们的确可以说是彼得•潘的原型,他们可爱顽皮、热爱冒险游戏,但也脆弱甜蜜、令人心疼。书中的彼得•潘在梦幻岛时常在梦中哭醒,需要温蒂安慰才能继续入睡,这一细节实际上也源自戴维斯家排行第四的迈克尔小时候经常受恶梦侵扰的事实。
然而彼得•潘毕竟不是戴维斯男孩在文学中的映像。假如我们了解一下作者的经历,就会发现,彼得•潘在精神层面的底色其实是作者赋予的,我们也将由此找到故事中的彼得•潘“讨厌所有的母亲”,以及“不愿长大”的现实原因。
J•M•巴里生于苏格兰,家中兄弟姐妹很多。巴里先生的母亲最偏爱他的二哥大卫,可大卫在14岁生日的前一天滑冰时意外离世。巴里先生的母亲伤心欲绝,久久无法从失去爱子的痛苦中走出来。当时六岁的詹姆斯•巴里不希望妈妈如此难过,便穿上大卫的衣服,扮成哥哥的样子来安慰母亲。从这时起,他的母亲才真正注意到了他,将他抱在膝头,给他讲故事。“可我从未取代过哥哥的位置。我将长成一个男人,但在母亲心中,大卫永远13岁,永远不会长大。”巴里爵士在笔记中这样写道。
这段令人心碎的童年经历后来在关于J•M•巴里爵士的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呈现。也许读者们还记得,故事中的彼得•潘憎恨自己的母亲,因为他小时候飞出去玩,忘了回家,可当他终于想起回家时,发现母亲已经关上了儿童房的窗户。他在窗外看见,原本属于他的小床上,正躺着一个小宝宝。母亲已经有了新的孩子,彼得便决定再也不回去了,并且他开始讨厌所有的母亲。也许这样的安排,便是作者对那份极度渴望,却从未真正得到过的母爱的报复吧。
奇特的是,也许年幼的巴里想要取代哥哥的愿望太强烈,他在14岁时真的停止了发育,他的身高停留在1米61,到24岁才开始刮胡子。在生理和心理上,他就这样卡在了一个孤绝之地,这当然给了他写作的独特视角,但在个人生活中,也令他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沮丧。他在日记中写道:“写完《彼得•潘》很久之后,我才体会到了这部作品的真正意义。我急切地想要长大,却做不到。” 在故事中,彼得“不愿长大(wouldn’t grow up)”;在现实中,作者“不能长大(couldn’t grow up)”。
有了上面的两个层次,彼得•潘的形象其实已经很丰富了。但在此之上,他还有超越普通的人类男孩之处。他名字中的“潘”,即是希腊神话中的潘神,提示了彼得的非凡。潘神又名牧神,本就是山林自然之神。有了这个名字的加持,彼得•潘便具有了某种神力,使他的“永不长大”成为可能,同时象征着自然的天性、快乐和永恒的童年。
巧合的是,希腊神话中的潘神身边常有宁芙相伴。而宁芙亦是自然幻化的精灵,这让人不难联想到彼得身边忠诚的精灵小钉铛。潘神半人半羊的身份,也许遥遥呼应了作者半是男孩,半是男人的现实。而有关潘神的身世,流传最广的版本便是潘神的母亲生下这个半人半羊的孩子之后,惊恐万分,竟抛下他一走了之。如此看来,彼得•潘这三个字,实在与“母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温蒂与梦幻岛
彼得•潘的形象光芒耀眼。与之相比,温蒂只是伦敦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中普通的人类女孩,但整个故事却是围绕温蒂展开的。
小说甫一开篇,便讲述了温蒂两岁时,在花园摘了一朵花送给她妈妈,而妈妈随口叹出的一句话令她意识到自己终将长大,于是引出了那句著名的“两岁是结束的开始”。虽然父亲从未直接要求温蒂长大,但父亲在“喝药比赛”中,要求男孩们“像个男子汉的样”。“长大”,是外界对温蒂的要求,是一件不可违抗的客观事实。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她不断地感受到了“必须长大”的压力,虽然没有像两个弟弟一样大喊“我不!我不!”,但她的内心一定是非常挣扎的。
温蒂就是在这个时候遇到彼得的。当她面对身量和心智都与自己差不多的彼得•潘,并发现这个男孩可以永远不长大的时候,也许本能地意识到,这正是她此刻最需要的——对抗长大的力量。彼得口中的仙子、人鱼在温蒂听来都极具吸引力。虽然她完全没有想清楚后果,但有一点她很清楚:飞向梦幻岛,她便不必长大。
所以,当彼得试探性地向她发出邀请,请她去梦幻岛给走失的男孩们讲故事的时候,温蒂虽然也有犹豫,但随后便说,“这样的故事我知道很多呢。”这句话让彼得打定主意要带她走。作者在此特别点出:这下温蒂也无法否认,在这件事上,是她主动的。
的确如此,小说中的温蒂是个既浪漫又现实的女孩,无论是看似冲动地飞向梦幻岛,还是最后离开梦幻岛,回归现实生活,都是她自己做的决定。但梦幻岛之旅显然不是一个女孩爱上了一个男孩,随后与之私奔那样简单的故事。
此时的温蒂在心理上已经表现出了很多的女性特质。而彼得对性别是完全无意识的。他对亲吻一类的事一无所知,对小钉铛和虎百合公主倾注在自己身上的某种情愫感到莫名其妙,他曾对温蒂说“小钉铛和虎百合好像总想当我的什么人,不过肯定不是当我妈妈。”
对彼得来说,温蒂的确更像个妈妈。她可以为他和走失的男孩缝补衣服、照顾他们睡觉吃药。除此之外,温蒂还能给他们讲故事。梦幻岛上的其他男孩也像彼得一样,喜欢温蒂,甚至崇拜温蒂,认为“一个女孩子比二十个男孩子加起来还有用呢”。但他们只是乐于接受温蒂在生活上对他们的照顾和在精神上对他们的指引。
如果我们再看一看梦幻岛上其他的人物设定,就会发现,不论是小钉铛,还是虎百合公主,包括美人鱼,甚至那只漂在水上孵蛋的永无鸟,无一例外地都是女性形象。梦幻岛上唯一的一群男人,是虎克船长和他的手下们。然而在巴里先生的第一稿剧本中,根本没有虎克船长这个角色。只是在排戏阶段,剧场工作人员发现在第四幕结束后,布景需要从梦幻岛换成达令家,用时较长,所以需要在幕前增加一些情节吸引观众的注意,为换景争取时间。巴里先生这才增加了虎克船长和海盗船的章节。而且写成之后,巴里先生的第一反应是找一位女演员来演虎克船长,仿佛他根本不希望任何男性出现在梦幻岛。最终,还是第一任达令先生的扮演者说服了J•M•巴里爵士,让他同意由自己同时扮演达令先生和虎克船长两个角色。后来,在《彼得•潘》的戏剧演出中,J•M•巴里爵士都会加上一条指示:达令先生和虎克船长要由同一位演员来扮演。而作者对虎克船长的设定也很奇怪,他存在的意义仅仅是彼得•潘对手。彼得不在岛上的时候,他和海盗们都处于休眠状态。与同是成年男子的达令先生相比,虎克船长显得像个工具人。这一对人物的比较我稍后再详述。
关于梦幻岛是什么,书中说那并不是某个特定的地方,而是存在于孩子们脑中的世界。每个孩子的梦幻岛都不同,而且随时变化着。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这个梦幻岛上设定了很多的女性角色和毫无性别意识的男孩,外加一个工具人虎克船长,但就是找不出一个真正的成年男人的形象呢?
这是因为整个梦幻岛其实是温蒂的精神世界,是她的童年。
她的女性意识已经开始形成,小钉铛、虎百合公主、美人鱼这些性别特征明显的人物都可以看作是这种意识的形象化投射。温蒂在现实生活中对男孩十分熟悉,所以男孩们也在她的精神世界中。而温蒂身为一个小女孩,对成年男性唯一的认识也许就是自己的父亲,她对父亲虽然熟悉,却远谈不上理解。所以她在精神世界中是无法投射出一个真正的男人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加入虎克船长这个新人物时,作者下意识地想要找女演员来扮演。
正如前面所说,由于面临着长大的压力,温蒂自主决定来到这个精神世界,其实是来解决问题的,就像儿童喜欢通过游戏来模拟现实,通过模拟现实来纾解情绪一样。仔细想来,温蒂的梦幻岛上的一切都有一种模拟现实的意味。孩子们假装吃饭、假装喝药、假装一圈一圈地玩追逐游戏,彼得和温蒂假装扮演爸爸妈妈,其他男孩则扮演他们的孩子。还有他们位于地下的家和为每个人量身定做的树洞通道,都充满了儿童日常游戏的痕迹。这也许是温蒂在对要不要长大做出抉择之际,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仔细地审视自己的童年。
如果说梦幻岛就是温蒂的精神世界,那么彼得又是谁呢?
从心理层面说,彼得也是温蒂的一部分,他是温蒂心中童年的象征。
在小说中,温蒂跟妈妈谈起彼得时说过,“彼得就我这么大,身量和心智都跟我一样大。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知道的,反正我就是知道。” 而彼得的名字,也是在达令太太整理温蒂心思时发现的。温蒂还说过,彼得有时会在夜里来找她,在她床脚吹笛子,只是她一次都没有醒过来。也就是说,在见到彼得之前,彼得已经存在于她的心中了。她喜欢彼得,甚至是还没见到就喜欢他了,可以理解为她喜欢、依恋童年的那部分自己。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梦幻岛上的所有女性角色都喜欢彼得,因为其实她们都是温蒂自我的投射。
至于为什么温蒂心中的童年是个男孩子的形象,我也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我可以从两个方面提供一些参考:第一,Wendy这个名字在英国本是个男孩的名字,在《彼得•潘》的戏剧引起轰动后,它才成为受到热捧的女孩名字。第二,在戏剧《彼得•潘》诞生的年代,作者一直坚持由女演员来扮演彼得。不论是选择男孩的名字来命名女主角,还是请女演员来扮演男主角,我想作者一直在试图淡化男女主角在儿童时期的性别上的差异。也许在他看来,作为孩童的他们本就没有什么差异。
这个故事中,孩童真正的对立面是成人,或者说成长。在现实中,温蒂承受着来自父亲的压力;在梦幻岛,彼得•潘与虎克船长的厮杀则要激烈得多。假如温蒂和彼得其实是一个人的话,那么达令先生和虎克船长其实也是同一人,即虎克船长是父亲在温蒂精神世界中的投射。这两人有很多共同点,例如他们都非常注重仪态,虎克船长在梦幻岛总是一副贵族气派,达令先生则非常在意他的社交圈对自己家庭的评价。他之所以对家里勤勤恳恳的狗保姆娜娜十分看不惯,正是因为他认为让狗来当保姆十分不体面。而家里的三个孩子目睹了父亲粗暴地将无辜的娜娜拖出儿童房的一幕,都非常伤心。也许这正是当晚孩子们离开家,飞向梦幻岛的动因。
彼得•潘与虎克船长的那场大战,自然是以虎克船长被鳄鱼吞没为结局。而那条对虎克船长穷追不舍的滴答鳄鱼,则早已成为一个关于时间的经典隐喻。大人终于被时间打败。可温蒂却决定要回家了。因为梦幻岛无法为她提供出路,并且她发现自己已经开始遗忘,她记不清爸爸妈妈,也记不清自己为什么来梦幻岛。她也终于意识到,彼得之所以能够永不长大,就是因为他把过去都忘了,忘记了伤痛,也忘记了生命中出现过的人。如果温蒂继续留在这里,她是不是也会忘记一切?然而她想要记住,她决定长大。
在孩子们回到家与父母相拥而泣的幸福场景中,作者借着窗外的彼得写道:“他拥有过无数别的孩子无法想象的欢乐,可是此刻,他透过窗户看到的,是一种他永远无法拥有的幸福。”
长大,是最好的结局
《温蒂长大了》是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我记得我翻译这一章的时候,委实趴在桌上哭得不能自已。我为那些曾经御风而行,最终泯然众人的小男孩而哭;我为已为人母的温蒂面对彼得时的那份尴尬和惭愧而哭;我为温蒂目送自己的女儿跟随彼得飞往梦幻岛而哭。我哭,因为终将失落的童年,因为日渐沉重的肉身,因为留不住的光阴。
今天,我想起这些还是会热泪盈眶。但当我想起巴里先生的人生故事,想到他借着彼得说出的那句话,不禁猜测,也许巴里爵士如此结局是想告诉我们:长大,是最好的结局,变老,是天大的福气。
J•M•巴里爵士生前将《彼得•潘》的版权赠予了伦敦大奥蒙德街儿童医院。一直到今天,世界上每卖出一本《彼得•潘》,都会帮助到那些生病的孩子。也许,《彼得•潘》开篇的那一句“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其实是巴里爵士对所有孩子的祝福吧。愿所有的孩子都平安长大。
亲爱的巴里爵士,也许您早已化作天上的星星,就像您笔下的星星一样,遥遥地看着这世界。愿您再来时,有一个深爱您的妈妈。
(本文载于“读小库”微信公众号,文字略有改动)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已买(496+)
- 快捷(190+)
- 图文清晰(451+)
- 书籍多(594+)
- 购买多(275+)
- 推荐购买(131+)
- 差评(204+)
- txt(620+)
- pdf(219+)
- 无盗版(468+)
- 内容齐全(541+)
下载评价
- 网友 詹***萍: ( 2024-12-17 18:36:42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辛***玮: ( 2024-12-07 20:59:27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陈***秋: ( 2024-12-17 22:30:14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濮***彤: ( 2024-12-10 15:21:41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龚***湄: ( 2025-01-01 23:58:41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益***琴: ( 2025-01-05 21:03:44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谢***灵: ( 2024-12-28 23:37:41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曾***玉: ( 2024-12-30 23:16:06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潘***丽: ( 2024-12-16 11:12:10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苍***如: ( 2024-12-15 04:25:30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通***蕊: ( 2025-01-03 09:05:17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邱***洋: ( 2024-12-12 18:26:26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君须怜我(玄幻灵异系列)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故事策略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中国传统医药文化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中国税收立法四十年:历史法学视野中的中国税收立法实证研究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胡匊邻自钤印稿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2024版金考卷名师名题单元双测券 9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BS天星教育 初三同步单元期中期末冲刺卷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人性的弱点 戴尔卡耐基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无忧售后 放心购买】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腐败和欺诈犯罪的惩治与防范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兵临城下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The Art of Possibility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