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云海 -内幕交易的法律透视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7 01:04:13

内幕交易的法律透视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内幕交易的法律透视精美图片
》内幕交易的法律透视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内幕交易的法律透视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0056989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0-04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1.3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7 01:04:13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本书共分十一章,是一部专题研究内幕交易的专著。内容包括:内幕交易的构成要素;内幕交易禁止在经济学界的争论与学说;法律禁止内幕交易的理论与学说及其归责原则;控制内幕交易的相关制度;短线交易及归入权制度;控制内幕交易的自律机制——中国墙制度;内幕交易监控体制;内幕交易法律责任制度。本书采取比较研究方位,不仅比较发达国家在内幕交易方面的立法、实践作法及学说,而且还比较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在内幕


书籍目录:

章 导论

第二章 内幕信息

第三章 内幕人

第四章 内幕证券

第五章 内幕交易的行为样态——法律禁止的行为

第六章 对内幕交易的经济分析——公平与效率之辩

第七章 禁止内幕交易理论与学说及归责原则

第八章 规制内幕交易的自律机制——中国墙

第九章 短线交易和归入权

第十章 内幕交易监控体制

第十一章 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编辑推荐:本书共分十一章,是一部专题研究内幕交易的专著。内容包括:内幕交易的构成要素;内幕交易禁止在经济学界的争论与学说;法律禁止内幕交易的理论与学说及其归责原则;控制内幕交易的相关制度;短线交易及归入权制度;控制内幕交易的自律机制——中国墙制度;内幕交易监控体制;内幕交易法律责任制度。本书采取比较研究方位,不仅比较发达国家在内幕交易方面的立法、实践作法及学说,而且还比较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在内幕


精彩短评:

  • 作者:聊斋 发布时间:2020-10-24 09:35:31

    陶老对中国影响之大可以从他点滴思考看出来

  • 作者:粉粉是粉蒸肉 发布时间:2019-10-18 09:56:59

    一本完成任务的书

  • 作者:猪皮剌缝 发布时间:2023-04-29 23:14:45

    我仍认为Lally铜钫为赝品。

  • 作者:钰博 发布时间:2022-12-15 11:01:47

    想象力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边界,心有多大,世界有多广。超适合和小盆友一起看,激发孩子想象力。

  • 作者:Axes 发布时间:2022-04-04 12:00:33

    5/14读完了也没太明白艺术批评史和美学史这两本书有什么区别

  • 作者:yak 发布时间:2018-08-13 15:36:52

    隆美尔的战术水平毋庸置疑,对大格局的观点也相当有价值,而且人品很好。古德里安说隆美尔被盟军空军吓破了胆,在西线的预备队分散布置,并且数量太少,隆美尔讲述了自己的理由,而且全书都可以看出对古德里安的推崇。隆美尔关于法国——北非——中东——苏联的进攻战略,其他两位也多少有提及和赞同。古德里安的局限在于作为闪电战最有名的创始人,一直秉持集中不分散的原则,而且从东线回来以后再没有身处一线从而对防御战进行充分思考,但确实是一位富有激情和创新思维的职业军官。曼施泰因的战略思维自不必说,但这也决定了他凡事寻找自身优势地位的思考方式,三位中数他甩锅甩得最厉害。隆美尔从进攻到防御全部都经历过,尤其是对盟国非洲战术的论述很有前瞻性,可惜他是三位中唯一不得善终的,如果是作者本人战后写或许会更有意思。


深度书评:

  • 浩浩乎大争,烈烈兮秦风

    作者:【alborada】C 发布时间:2009-03-31 18:44:02

    最震撼的时代,最激扬的文字

    这是一部雄浑,厚重,沉郁的书,这是一部轻松,热血,青春的书,这是一部怎么形容也不为过的书,因为它叙述的内容包含了太多的故事,因为它描绘的时代呈现了太多的元素,因为它的内容与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未知与可能。这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现代人,站在21世纪的潮头,回首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历史,历经十六载的案头跋涉,用尽四百三十万字的笔墨,为同代人勾勒出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既出,再没有任何一部历史小说能够达到它的高度。因为无论汉晋唐元宋明清,所述所写,皆是一朝一代的故事,只有天下大争,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才能提供给作者驰骋驾驭的广阔舞台与跌宕胸襟的澎湃激情,也只有那么遥远而又引人入胜的时代,才能将历史的真实性与小说的想象力完美的结合,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慷慨激昂的历史人物,开辟出一片片真实与虚构交相辉映的历史的天空,交织出一部部帝王将相辟野开疆盘整华夏的英雄史诗。在最震撼的时代,以最激扬的文字,写出最精彩绝伦的历史小说,孙浩晖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我们忘记了汉唐盛世下的专制,忘记了康乾盛世下的危机,和作者一起沉醉于最开放,最包容,最开明,最无情,最铁血的战国时代,一起品味【大秦帝国】带来的震撼。

    秦文明,中国原生态文明之光

    公元前221年,中华大地上矗立起了史上第一封建专制帝国——秦帝国,倏忽15年如白驹过隙,庞大帝国以与它的历史极其不相称的短暂时间轰然倒塌于汪洋的农民起义浪潮之中,然而,它所创造和代表的秦文明与秦人精神,却绵远流长的影响着后世。当中国人被外国人称之为“汉人”或者“唐人”之时,我们需要自豪的告诉他们,汉人唐人,宁非秦人?“汉人”代表着中华文明的兴盛与西传,“唐人”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繁荣与远播,而“秦人”则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根基——这根基生长于西北关中的艰苦生存环境,扎根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淬火于统一天下的残酷战争,形成于盘整华夏专制天下的千秋伟业——从而成为不朽的中华文明的精神与文化支柱。在华丽壮美的汉唐盛世到来之前,中国原生态文明在西北关中的广阔地域生根发芽,粗糙中带着坚忍不拔,质朴中带着雄浑壮阔,虽无三晋之中原富饶,无东齐之文化滥觞,无南楚之幅员辽阔,无北燕之天子血统,但正是这坚忍不拔,这雄浑壮阔,让秦国担负起创造继承发扬中国原生态文明的重任。秦人有着春秋战国风云纵横的时代所造就的铁血大争,创新求变,自强不屈,砥砺奋进,包容天下的精神,他们海纳百川,任用能臣,变法图强,恪守法制,尚武任勇,体现了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所造就的中华民族强势生存与发展精神,这可是中华民族其后绵延两千年生生不息从未断绝的决定性精神因素。中国原生文明的永恒光焰,始于秦文明无穷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商君书,华夏第一帝国之圭皋

    世人皆知,春秋战国是个怎样的时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浪潮,与其后的魏晋南北朝与新文化运动不同,这一时期的思想家虽层出不穷,但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以天下一统为己任,没有国别的狭隘限制,因此朝秦暮楚,合则来不合则去成了家常便饭。诸子百家们奔走列国寻找心目中的圣主,而各国的君主们也在寻找符合自己统一大业远图的说客与政客,双方一拍即合之下,共同造就了一个空前绝后的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法家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不同于儒家爱仁,墨家爱人,道家远人的崇高政治理想,法家的学说严酷惨烈的多,却也现实的多。战国七雄数度变法,有军事方面(吴起,孙膑,赵武灵王),有政治方面(邹忌,子之),其中有三家启用法家之士进行变法:魏用李悝,所以成战国初期最强盛大国,韩用申不害,所以能以最弱之势存于三晋之中,而最全面,最有名,最深刻,最彻底,也最有成效的,当是秦孝公两度启用商鞅实施变法,其最直接的后果是秦国的强盛,而深远影响则泽被中华文明两千年。

    【商君书】,不朽的法家名著;商鞅,惨遭车裂的万古法圣。这位在魏国不受重用的法家奇才,在秦国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对秦国有再造之恩。秦人血性尚乱,民风彪悍,盛行私斗,唯有商鞅的铁腕护法,将这种私斗之风导引归正,施行军功爵制,组成了彪悍无比的秦武卒;又实行法制,严明社会秩序,使秦国政局井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将一个山东六国眼中的“暴秦”规整为尚武遵法的国家,绝对不啻为再造之功。然而秦孝公鼎立支持与老秦贵族坚决反对的尖锐矛盾,却最终形成了商鞅法家精神完整传承与商鞅肉体车裂肢解的悲剧性冲突。万幸的是,商君以血荐轩辕,使得【商君书】与法家精神,法家制度与法制理念,深深的烙刻在了秦此后历代君主与老秦人的内心深处,须臾不敢或忘,宁死不肯违抗,直到秦始皇时代,仍奉【商君书】为圭皋,坚持以法家思想为执政理念,延请韩非,重用李斯,忠实的执行商君所提出的重法制,行郡县,焚诗书,开秦律,统一度量衡等政策,而代秦而起的汉朝,理性的“汉承秦制”,智慧的“外儒内法”,终将商君的法家精神以时代精神包装之进而流传开去,为中国封建王朝的铁血专制抹掉了最后一丝人情味儿的同时,也让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走向繁荣与昌盛。以对中国封建史的影响而论,商鞅说第二,始皇帝不敢自居第一。

    琴瑟相和,秦帝国的王与臣们

    【大秦帝国】的每一部,都贯穿着两位主要的历史人物。既然以秦国为视角,那即使山东六国人才济济,也终是主角的陪衬,幸运或不行的是,真实的历史恰恰也是如此。历史不允许有假如,假如只存在与YY之中。假如庞涓与孙膑齐心协力,假如魏国能留住吴起,公孙衍,张仪,商鞅,范睢等等等等名士猛将,那么是否有可能六国归魏呢?假如赵国不是自毁长城,而重用廉颇李牧,是否能抵抗秦国虎狼之师?假如齐国不是耽于现状,而是居安思危,联手六国抵抗秦军,那么秦国统一是否还会那么顺利?山东六国,从来不乏名臣良将,然而总是缺乏明君圣主;也并非没有团结一致过,纵使苏秦挂六国相印实行合纵,但君主们依然勾心斗角,蝇营于眼前利益,而没有一个能着眼于长远大局,却常常嫉贤妒能,使得人才西流汇入秦国,当然也有忠心故主之臣,但即使是屈原韩非,若非他们的身份是王公贵族,怕多半也会成为秦国幕宾。

    与六国相反的是,秦国的君王与大臣们,往往能够琴瑟相和,奏出高山流水,更耐人寻味的是双方一个是身为秦人的帝王,另一个则是来自六国的能臣。第一部【黑色裂变】的秦孝公,任用卫人商鞅,拔为左庶长,破天荒的开府为相,为秦国兴盛立不朽功勋;第二部【国命纵横】的秦惠王,憾舍弃韩人苏秦,惜未得齐人孙膑,终于揽得魏人张仪,成连横奇对,大破合纵;第三部【金戈铁马】中,秦国“好不容易”遇上一个不英明的秦武王,可死的也早,不仅没有打断秦国发展的历史,主少国疑之际还有不让须眉的宣太后主持大局,任用白起大败四大公子领衔的联军与燕赵精锐之师;更有秦昭王任魏人范睢为相,行“远交近攻”之策略,使秦国真正跻身超级大国行列;第四部【阳谋春秋】,秦庄襄王重用一代奇商卫人吕不韦,以铮铮阳谋,立不世之功业;第五部【铁血文明】的秦王嬴政,虽废“仲父”,然出求贤令,广纳六国才子,更以楚人李斯为相,奠定了大秦帝国的封建版图。战国大争之世,人才不以国家地域为险隘限制,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想山东六国,皆用自家贵族为相,排斥能人贤臣,几百年下来不知流失了多少人才,而秦国历代君主则广纳贤才,至始皇一代,朝中栋梁以丞相李斯为首大多六国之士,韩人郑国更是嬴政招贤纳才的范例。虽非一国君主,却能琴瑟相和,一是山东人才灼灼慧眼看透了六国朝政的腐败糜烂,看到了秦国的奋发图强,一是秦国君主的包容精神与统一天下的高瞻远瞩,整部【大秦帝国】,说到底体现的就是这两方面的内容。如此具有包容精神的秦国,想不灭六国也难。海纳百川,遑论天下?

    秦灭六国,时也,势也,命也

    在第五部【铁血文明】中,作者用了整整半部六章的笔墨描写了山东六国最后的日子,详细而独有见解的分析了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着实让人眼目大开。秦灭六国,自三晋最弱的韩国始。孙浩晖的“评语”是:术治亡韩。战国法家当中,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韩非则是法术势三者结合。韩国曾用申不害变法,所以盛行术治,堂堂法家大才韩非竟英雄无用武之地,终身死秦国大狱。韩秦几乎同时变法,但秦用法治韩用术治,一个正道一个邪魔外道,相去不可以道里计,这个邪魔外道竟将“劲韩”荼毒的只会用阴谋诡计,可悲,可笑。

    灭韩之后是灭赵,战国后期秦赵之争一直是主旋律,长平之战更使得两国仇恨加深。论军事实力,赵国最强,比秦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战力最强的国家偏偏内乱最盛,被赵王迁与郭开这对“战国之世最为荒诞的君臣组合”的乱政搞垮,其中原因盖赵国史上从未有如秦国商鞅般的变法,“胡服骑射”增强了赵军的战斗力,但没有触动赵国内乱传统的根源因子,使得这个英雄辈出,唯一能在战力上与秦国一脚高下的战国豪强轰然倒下,可谓命数也。而山东诸国也因此失去了最可靠的屏障,赵国的灭亡注定了他们的悲剧。

    赵国灭亡,接踵而来是六百年老诸侯燕国的灭亡,孙浩晖的评语是“迂政乱燕”。老燕国有传统,有资历,有天子血统,作为战国最为古老的诸侯国,燕国有着其他国家难以比拟和想象的自尊与骄傲,而正是这种自尊与骄傲,使得耿直坚韧的老燕人自始至终的坚守周天子的“礼治”王道,然在大争之世,实力才是王道,变法才能图强,燕人迂腐的固守大而无当的所谓“王道”,逆历史潮流而不顾,虽有荆轲刺秦之豪迈,虽有蓟城坚守之惨烈,然终只能毫无悬念的败于秦军铁蹄之下,可谓势也。

    三晋亡其二,只余战国初期最为强大的魏国。魏国人才济济,然大部分都西去为秦所用,“失才亡魏”切中要害。魏武侯时失吴起,魏惠王失商鞅,孙膑,乐毅(魏人),张仪(魏人),更不用说其后的范睢,尉缭等人,可谓文武人才失了个全,连我们后人读之也深感惋惜。21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公元前同样如此,别人且不说,只商鞅,张仪,范睢三人,若留在魏国,足以改变魏国,秦国乃至中国历史!魏国孕才之能令人赞叹,失才之“能”更是令人咋舌,或许这也是中国原生文明为何没有在中原地区生根发芽的原因,谁让你家人才都去“支援西部”了呢?

    六去其四,只剩下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了。秦国灭掉三晋,既打通进攻齐国的广阔腹地,也打通了进攻楚国的门户。秦齐相王之后,加之远交近攻的策略,使得天高地远的齐国并不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而楚国一直与秦国龌龉不断,不攻下楚国而劳师远征齐国,必然有后顾之忧,所以楚国注定成为第五个被灭的诸侯国。关于楚国的灭亡原因,孙浩晖用了“分治”二字,云“兴楚亡楚皆自分治”。楚国分治实属无奈,一则地域广阔,地形复杂,不利于中央统一管理,二是楚国四大世族本就是勾心斗角,除非有国难当头,否则断不会一心一意,于是分治成为楚国权力政治的必然结果。秦国灭楚,楚国实实在在的抵抗了好一阵,甚至让秦国吃到了鲜有的败仗,但是“分治亡楚”的必然性不言自喻,本已无可救药的楚国回光返照一次,又如何能阻挡秦国的精锐之师呢?

    山东六国,齐国被灭的最窝囊。赫赫东方大邦,拥有雄厚实力的齐国,竟然没有一场真正的战争就举国投降,端的奇怪。齐国有媲美秦赵的军事实力,有稷下学宫的不竭人才,有傲视天下的鱼盐之利,有深受孔孟智慧熏陶的百姓,怎么会不战而亡?两个字:“偏安”。齐国虽有雄兵,但因偏安之策却武备松弛,虽有人才,却因偏安之策大而无用,虽有鱼盐,却因偏安之策没有换来惊天财富,虽有百姓,但因偏安之策失却智慧之心,齐国之灭,可谓咎由自取。

    秦灭六国,六国覆灭,有天时地理人和的原因,也有历史潮流大势所趋的因素,也有命数使然,不管怎么说,【大秦帝国】行文至此,战国浩浩大争之世已然落幕,那个震撼的时代随着作者的笔触转了个弯儿,中国历史在那个没有YY的时代继续前进着,雄霸六国统一天下的嬴政,终于成为了梦寐以求的始皇帝。

    最好的始皇帝,最坏的始皇帝

    从第五部【铁血文明】第十一章开始,正式进入了始皇帝时代。完成了中国一统的始皇帝,开始了史无前例的盘整华夏的壮举,这些壮举开篇轰轰烈烈,波澜壮阔,中间历经反动的复辟阴谋,以带有血色残阳般的悲剧色彩结尾,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与以往我们在史书电视上见到的形象完全不同的秦始皇。秦始皇嬴政,历来的暴君,残酷的统治者,被作者塑造成为一位废寝忘食的执政者,一位不通男女情爱的铁血汉子,一个坚决镇压反动复辟的帝国新政忠实捍卫者,一个爱惜百姓的英明君主,一个在生命尾声错选托付之人的悲情帝王,而我们读后觉得,似乎这样的秦始皇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始皇帝,才是那个有血有肉,有统一六国之雄才伟略,受到秦国乃至天下百姓爱戴的始皇帝。而整个第六部【帝国烽烟】,看似是在写秦帝国最后的日子,实际上是在感叹始皇帝此生唯一的错误——所托非人以及若始皇帝及诸多名臣良将阳寿更长,中国历史又将是怎样一番壮阔面貌。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正式提出为始皇帝以及秦帝国“正名”,以详实的历史材料和缜密的逻辑分析,向我们这些两千多年后的后人们揭示了“暴秦说”是何其的荒谬,让我们不由得不信,让上天再借始皇帝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大汉盛世虽然不会出现,但一个更为强大的大秦盛世,必然傲立于中国历史。可惜七月流火,大帝陨落,一切的一切都被历史迷雾遮掩,仅凭孙浩晖一己之力,实在无法改变秦始皇在普罗大众心中由于其自小受到而形成的“暴秦暴君”扭曲形象。要怪,就怪始皇帝一手成就的封建帝制,是如此的荼毒人心,蒙蔽耳目吧!

    祭秦,纵贯两千年的民族精神

    读完这部历史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不难想象为何这部作品会被投拍为电视剧并在隆重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举行启动仪式,这无疑代表了官方对于这部小说的认可。优秀的历史小说实在太多,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历史小说作家,然而无论是二月河的“清朝皇帝系列”,熊召政的【张居正】,姚雪垠的【李自成】,唐浩明的【曾国藩】等等,都没有受到如此礼遇,却是为何?原因很简单,后面几部只是在讲故事,讲历史,讲人物,而前者则是从中华原生态文明的源头讲起,从遥远的战国时代讲起,从中华民族精神的渊源讲起,自是比其他著作站的高,看的远。【大秦帝国】这部作品受到如此隆重的礼遇,无疑是在向社会表达着这么一个观点:秦文明,是中华民族精神,华夏文明的重要支柱之一,是中华“原生文明的永恒光焰”。秦文明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不知不觉的绵延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成为纵贯中国封建社会史的内在精神与文明向导,更可以成为当今社会,当今中国时代精神的有力借鉴,因为虽然时代变了,但中国人坚忍不拔,开拓创新的本性不变,而这,正是秦文明以及本书带给我们的最深感受。被儒家掩埋了两千多年的光辉璀璨的秦文明,终于在21世纪的今天以小说的形式再度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与其说是秦国历史的回顾与追溯,毋宁说是对秦文明的迟到许久的祭奠,当然,也是对那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大争时代的祭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转】乔秀岩:《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序言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1-07-04 11:44:11

    如果说认识即知差异的话,读书恐怕要分两种。第一种读书,即将自己的认知世界与书对照,看两者之间的差异。第二种读书,则将其他书与此书对照,观察其间的差异。第一种读书,我且叫作“自然”的读书,是我们平常默认的读书方法。我们按自己的兴趣看书,没有兴趣的不会去看。拿到书先翻翻,如果内容都是自己熟悉的,不会认真看。若有对自己新鲜的内容,看看讲得对不对、好不好,好的吸收,不好的跳过。读古书也如此,我们用自己的常识或“学识”去看古籍,丰富见识,积累组织自己对古代世界的认知,有时感到书中所述与自己已有的认知有矛盾,则要思考究竟是我理解错了还是书讲错了。我与书之间,有一种循环交流的过程,而最后的目标在于完善自己的认知世界。第二种读书,相对于第一种,可以说是“变态”的读书,我们 不是为提高自己,而是有兴趣探索这部书,才用这种读书方法。将此书放在其他诸书之间进行比较,我们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异同,才有可能比较客观地评估这部书的特色。不以自己的认知世界为标准,所以也容易跟别人共同讨论研究。用“自然”的方法读一部书,每个人的感受会不一样,甚至会产生各种错觉,有时也形成对此书的错误印象。但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书中讲的内容究竟对不对,要做考证,也能得出一个大家公认的结果,会有一种客观性。考证自然需要参照其他文献,是否也进入了“变态”的领域?我的回答是否定的,这样还不够“变态”,因为这种考证最后的关心仍然离不开自己的认知世界,尽管这一认知世界可以跟“学术界”连通。我说的“变态”读书,要忘了自我而追求此书的意义,越过此书内容而探索作者的思路。说是忘了自我,读书的主体仍然是我自己,主观性是始终不免的。但这种读书最后的关心点不在自己的认知世界,而在作者的认知世界,就在这一点上,与“自然”的读书正相反,所以才叫“变态”。我和叶纯芳在“古典与文明”丛书中的两部《读书记》想要提倡的就是这种读书方法,我们认为学术史、思想史的研究要自觉排除“自然”的读书方法,采用“变态”的读书方法。

    以一部社会学经典为例,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我看不妨视为一部思想史研究的名著,而且其研究方法很有特色,非常值得参考。不少人认为此书主张新教思想孕育了资本主义,而这偏偏是韦伯自己在书中明确否定的说法。这种情况正如不少人认为《菊与刀》提出“罪文化”“耻文化”的对立概念,而本尼迪克特在书中明确讲到这是人类学的常用概念,同出一辙。这些误解,只要认真看一遍,应该不会产生。但很多人看这些书,都用“自然”的态度,只想知道作者的结论,因而书中的主张被极度简单化,结果形成违背作者原意的印象。我们稍微“变态”一下,关心韦伯的研究手法,会为他突出的学霸特性感到震撼。学霸非常全面地搜集以往的相关研究,对每一种研究都做过精细的评估,然后利用这些成果组织自己的研究。论述特别重视逻辑的严密,他知道新教思想与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因果关系无论如何都无法论证,所以彻底放弃因果关系,限定自己的主张为两者之间存在“亲和性”。“亲和性”只是主观认定,不需要客观证据,别人很难说你不对。再说有名的“理念型”,他也有很细心周到的一套解释。他描述一个人物,讲他的经历以及思想和行为,说这是一个“理念型”,绝不存在完全符合这一故事的真实人物,但这一虚构的人物最能代表一群人的共同特性。他自己都说这绝不是真实的情况,别人很难批评你。既然全面吸收以往的研究,他自己重新组织的叙述又很充实有趣,而且叙述方法严谨保守,很难挑剔,学界不得不承认是最伟大的新成果。可是“亲和性”这种结论太过保守,保守到几乎等于什么也没说,所以世人不管作者自己的否定,还是认为韦伯主张了新教思想孕育了资本主义。

    十多年前我偶然买到一本《乡土中国》,一口气看完,叹服费氏分析中国社会之深刻,而短小的篇幅引用十几条《论语》文句来说明中国社会的特性,让人印象尤其深刻。这是我“自然”读书的经验。最近有教学需要,重新认真看此书,而且对照《菊与刀》、米德And Keep Your Powder Dry(此书似未有汉译,我看的是日译本,下文简称“米德书”)来看,忽然意识到《乡土中国》是以西方社会学、人类学为理论基础的。例如在讨论法治与礼治、长老统治、血缘与地缘等方方面面问题,分析“乡土”社会基本特性时,《乡土中国》都要用“社会变迁的速率”来做解释。中国的传统社会“社会变迁速率”很低,所以老人受尊重,传统文化受重视。相反,现代的城市社会,“社会变迁速率”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地缘而不是血缘,保证这些关系的是合同与法律,这样才能发展经济。米德书讨论美国社会特性时,重点分析美国与欧洲尤其英国之间的差异,很多现象都用“社会变迁速率”来做解释。欧洲社会变化缓慢,所以很重视传统文化,美国社会变化很快,传统文化被媒体淘汰。

    两部书中提到的具体事例也有雷同之处。如米德讲到当婴儿生病时,英国老人都知道该怎么护理,是传统经验,与美国家庭没有老人,只能被杂志、广播的意见左右不同。费氏也讲过当他避难居于云南乡下时,小孩哭个不停,当地老太太教费氏用蓝布和咸菜擦小孩牙齿,果然奏效。很明显,费氏将米德书论欧洲与美国差异的理论挪用到乡下与城市之间的差异。于是我也有事后诸葛的发现,即费氏用“社会变迁速率”的地方讲得都十分轻巧,高明高到有些飘浮。原来因为是拿来用的理论,中间并没有自己苦心摸索的过程。这样看的时候,我已经踏入“变态”读书的世界了。

    我们要从《乡土中国》中扣除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因素,扣除干净之后,剩下的部分才是费氏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看的时候,我才感觉自己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费氏热情洋溢的精神努力,颇为其年轻朝气所感染。读过《乡土中国》的人,都会注意到全书反复以“乡土”与“现代”为相对概念。其实“乡土”当与“都市”相对,与“现代”相对的应该是“古代”。在此我们要推想在1947、1948年时,费氏那些高级知识分子都在拼命思考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在他们的意识当中,中国落后于欧美,要说欧美是现代的话,我们在没有赶上欧美之前不能算现代了。学过人类学、社会学的费氏自然要思考,中国之所以落后,在社会、文化方面能有什么样的原因?于是反思中国社会、文化的“乡土”性,费氏一方面以无限的同情描述、分析中国的“乡土”性,另一方面又时不时地表现出中国必须走向法治化、商业化路子的思想。由于当时苏联兴起,费氏甚至对计划经济的可行性也有所考虑。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以社会改革为己任的年轻学者,天真、认真,充满理想,极具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

    《乡土中国》写得通俗,没有提到什么洋理论,但别忘了费氏是清华的高才生,留英时在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写过英文博士论文,稍早于《乡土中国》发表的《生育制度》中屡次引用马林诺夫斯基的理论叙述,在《乡土中国》后记中又明确讲到受米德书的直接启发,我们怎能不看那些书?看过米德书之后,我对《乡土中国》的理解完全不一样。而且这些比较和观察会有一定的客观性,所以我后来看到日本一位长年研究中国社会学的学者写过一部费孝通论(佐佐木卫《费孝通——民族自省的社会学》,2003年),介绍《乡土中国》即以马林诺夫斯基、米德、本尼迪克特的影响为主线索。想要了解《乡土中国》这部书的意义以及费氏的思路,不得不看米德他们的书,道理很明显。又如日本也有专门研究《菊与刀》的学者,据说有一批信函可证明“菊与刀”这一书名是书稿完成后由书商建议的,作者本尼迪克特据此才加写了第一章和第十二章的相关内容,又说《菊与刀》有大量袭用Geoffrey Gorer的论述的部分等(福井七子2012年的日文文章,英文题目为Benedict’s, Gorer’s and Mears’ view of Japan and Its People)。虽然我并不喜欢这种翻垃圾堆式的“研究”,但不能否认这些信息对我们了解本尼迪克特的思考过程是不无帮助的。

    费氏的情况也让我联想到郭明昆。我和叶纯芳曾经对郭明昆留下的一系列中国古代家族制研究进行过初步的“变态”读书,将十来篇论文按撰作时间重新排列,调查每一篇参考西方人类学论著的情况(请参《学术史读书记》所收《郭明昆对西方人类学理论的接受与利用》一文)。结果发现,没去过欧美的郭明昆阅读英文论著,紧跟当时西方最新的人类学理论,彻底消化,运用来分析中国古代家族制,精彩无比,令同时期留学美国人类学重镇伊利诺伊大学的冯汉骥望尘莫及。但郭明昆做完这些理论分析,就失去了对理论的兴趣,埋头扎进中国具体现象的具体分析当中去,一去不返了。费氏的情况也跟郭明昆类似。费氏学西方人类学、社会学理论,学得最透彻,但他关心的是中国的现实问题,西方理论不过是拿来用的工具,用完就扔了,费氏后来也一直跟着中国的现实走。在此我有一个无法论证却抹不去的感觉:东方文化是否偏向具体实在的思考,与西方文化爱用抽象概念思考不同,利玛窦说“中国人不会用辩证法”(《耶稣会的中国传教》第一书第五章),讲的也是这个差异?因为如此,中国社会由个人与个人之间一对一的人际关系构成,与西方人通过抽象概念组织各种社会关系不同,这岂不是《乡土中国》所谓“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的所以然?偏向具体实在的思考习惯是否让我们容易急着要结论,较不容易做“变态”的读书?

    以往的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往往将“思想”局限为哲学及政治思想。我看过余英时的《论戴震与章学诚》,感到无聊到很难受,因为余氏关注的就是“思想”,而我对这些提不起兴趣。我拿过张寿安的《以礼代理》,看到书中对凌廷堪的代表作《礼经释例》置之不理,知道张氏也只关心“思想”,不关心经学、礼学,竟放下未能卒读。我还见到过一些人,因为自己喜欢“内圣外王”“经世致用”那一套思想,愣说古代学者莫不秉持这种精神,不需要论证。以往学界受民国“科学”考据学观念的影响,迷信自以为是的学术标准,讨论古代的经学著作往往都要分析优缺点,哪些做得不错,又有哪些不足之类,形成经学史论文的套路。以自己的标准评判古代学术,作为“自然”的读书态度固属无妨,但不能作为学术史的研究方法。礼制研究,则多由历史学家推行,因而容易偏重政治意义的探索。以往这些学者都在用“自然”的态度进行研究,所谓“古之学者为己”,都是为了完善自己的认知世界而做的努力。我们谈论思想、经学、礼制,容易觉得这些都是客观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只能作为我们的主观认识而存在,所以这些研究都要在信仰共同学术前提的小圈子内,互比识见、境界的高低。我希望今后的学者“为人”,一来以古人自己的思考过程为研究对象,二来做客观的讨论,大家共同研究。现象世界千变万化,而人类的认知要靠单纯的概念及语言。因此,当以古人的主观为讨论对象时,我们的讨论才容易更客观。举例来言,如何理解“新教伦理”,只会言人人殊;如果讨论路德著作中的路德思路,则应该较容易达成共识。

    冯茜研究中唐至北宋的礼学,从杜佑到朱熹,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认识,令人刮目相看,目不暇接。对于本书讨论的著作和人物,近些年学界已经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冯茜全面掌握这些成果,对每一种研究进行妥善的评估,进行选择性引用,颇有类似韦伯的小学霸气势。其实冯茜都亲自阅读过原始材料,建立自己的观点,别人的研究只有参考意义。冯茜对相关礼学著作进行了纯粹经学的比较分析,也重新探讨了其中的“思想”问题,又研究了制度因革背后的动力,均出自创,十分新鲜。当今学界,研究经学、“思想”、礼制分别都有一些专家,但未有人能兼通这三方面。其实唐宋人自己岂有近代“文史哲”之分类意识?冯茜对这三方面都下过功夫,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然后忘掉“文史哲”的学术框架,探索唐宋那些人物各自不同的学术前提,追寻他们的思路,这样才获得了目前最开阔的视野,对这一时段的礼学史提出了目前最恰当的新理解。提出这么多重要的新理解,通常要么浮夸,要么焦躁,像我二十年前的博士论文,然而冯茜叙述得淡定无惧,我看是十多年来她孜孜读书,始终坚持忠实自己的结果。好样的,痛快。

    2018年12月25日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mobi(361+)
  • azw3(223+)
  • 微信读书(591+)
  • 速度快(81+)
  • 推荐购买(646+)
  • 值得购买(599+)
  • 书籍完整(620+)
  • 体验差(107+)
  • 书籍多(391+)
  • 排版满分(343+)
  • 图文清晰(101+)
  • pdf(662+)
  • 内容齐全(183+)

下载评价

  • 网友 汪***豪: ( 2024-12-10 13:24:32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薛***玉: ( 2024-12-09 00:53:38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饶***丽: ( 2024-12-09 16:56:07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訾***雰: ( 2024-12-08 22:47:10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益***琴: ( 2024-12-15 14:32:59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扈***洁: ( 2024-12-24 04:53:53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隗***杉: ( 2024-12-16 14:12:44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晏***媛: ( 2024-12-21 21:18:50 )

    够人性化!

  • 网友 濮***彤: ( 2024-12-18 05:18:41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仰***兰: ( 2024-12-19 04:27:43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陈***秋: ( 2025-01-02 17:18:21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潘***丽: ( 2024-12-17 06:33:10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通***蕊: ( 2024-12-24 05:28:34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