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云海 -下沉年代(精)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7 01:04:27

下沉年代(精)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下沉年代(精)精美图片
》下沉年代(精)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下沉年代(精)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963342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11
  • 页数:520
  • 价格:55.2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7 01:04:27

寄语:

《光荣与梦想》之后的美国新史,写尽美国梦碎三十年,全景还原美国的解体和衰败!


内容简介:

阅读《下沉年代》,如同坐在第一排观看美国梦的午夜葬礼

“这是一个时代苍凉的侧影:受挫的努力,被辜负的信任,凋零的生机,以及日渐黯淡的希望。力透纸背的书写,栩栩如生的人物,呈现了美国三十多年的沧桑巨变,也为当下社会撕裂的悲剧写下了发人深省的前传。”——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

☆ 延续《光荣与梦想》时间线的美国社会内层新史,一部定义我们时代的史诗

☆ 一本书写尽美国梦碎三十年:四个人的一生,四个阶层的剧痛,一代人的失败挽歌

☆ 许倬云、刘擎、周濂、欧逸文推荐,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超20家机构年度好书:

《纽约时报》年度关注作品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年度最佳好书 | 《金融时报》年度最佳好书 | 《华盛顿邮报》年度最佳政治作品 | 《新共和》年度好书 | 《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好书 | 《科克斯书评》年度最佳非虚构作品 | 苹果iBooks年度最佳好书 | 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好书 | 《波士顿环球报》年度最佳好书......

☆《纽约客》资深作家操刀,新世纪非虚构顶峰之作,入选 Slate 25年来最佳50本非虚构

————

仿佛在一夜之间,世界轰然倒塌。所有老派的行事规矩和道德准则被抛在一旁,华盛顿的说客比政客还多,纽约交易部门不再有禁忌,佛罗里达州的楼价跌到谷底,铁锈地带的钢铁工厂相继关门,南方的农场不再耕种烟草。富者更富,穷人更穷。

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乔治·帕克跟踪四位不同阶层的60后美国人——追逐美国梦的南方白人农民,失去工厂岗位的非裔女性工人,在华尔街和华盛顿之间穿梭的精英,借互联网经济发迹的硅谷大佬——展现四段沉浮人生,揭开四种阶层剧痛,写出一代人的愤怒与悲哀。

这是唯一一代生活不断下沉的美国人:他们生在战后经济增长的黄金年代,摸爬滚打半生后,却迎来传统社会结构的轰然倒塌。

在主角的故事之外,此书如电影镜头般扫视美国近三十余年的社会变迁,绘成一幅文化、经济、政治交织的全景流动长卷。作者为政客纽特·金里奇、作家雷蒙德·卡佛、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说唱歌手Jay-Z等人立传,以十位时代偶像映射出十种或回响、或沉沦的时代精神;也记下成千上万迷失在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者,成千上万占领华尔街的抗议者,成千上万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沉默者,写尽美国梦碎三十年。

阅读《下沉年代》,如同坐在第一排观看美国梦的午夜葬礼。这是献给每一个美国人的安魂曲,也是一本关于时代转折及世界剧变的当下启示录。

————

乔治·帕克指出今天的美国正在解体,旧日熟悉的机构,如地方小银行、工会会所、工厂厂房、教堂,以及地方活动主体的各种从事社会服务的“俱乐部”,正在逐渐消失殆尽。美国国内不仅有阶级的区别,还有人群之间的区别,个体也在寻找自己的属性和类别。各个群体,也都在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地位。社会成员中弱势者,又在争取个人完全的自由和平等。如此横切、竖切的后果,是美国最后会被切割成为许多孤立、离散的个人。——许倬云,历史学家

这是一个时代苍凉的侧影:受挫的努力,被辜负的信任,凋零的生机,以及日渐黯淡的希望。力透纸背的书写,栩栩如生的人物,呈现了美国30多年的沧桑巨变,也为当下社会撕裂的悲剧写下了发人深省的前传。——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下沉年代》有点像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试图通过一个年代,书写更为漫长的社会变迁。《纽约客》资深作家帕克巧妙地将大人物和小人物交错着写,兼顾造就时代的人和被时代造就(或毁灭)的人。——方柏林,旅美学者

如同乔治·奥威尔的作品,乔治·帕克的写作带着一股道义之力。《下沉年代》,一本横扫一切、铿锵有力、以至于每个人都应该阅读的作品。——大卫·格雷恩,著有《花月杀手》

《下沉年代》是我们国家过去三十年来发生的非凡故事。乔治·帕克写就了一部定义我们时代的史诗,读起来奇妙、亲切和真实。——戴斯特·费尔金斯,著有《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

乔治·帕克呈现了我们生活和时代的历史,以洞察的眼光捕捉到我们失去的美国。——劳伦斯·赖特,著有《末日巨塔》

现在,那些在第二次经济大萧条中破碎的心灵和生命,为自己找到了雄辩的代言人和狂热的捍卫者:乔治·帕克。《下沉年代》是美国的悲剧,亦是文学的胜利。——大卫·弗鲁姆,美国知名时评人

独创,锋利,勇敢,至关重要。我这么多年来读到最好的非虚构作品之一。——凯瑟琳·布,著有《地下城》

乔治·帕克为二战后的美国社会契约写出一曲忧伤但又如爵士乐般轻快的安魂曲。在这片越来越吵、难以抑制的土地上,你会为那些活在越来越沉默的绝望生活中的人们发笑和落泪。——大卫·M. 肯尼迪,普利策奖得主

————

结合小说般的叙事和严谨的纪实报道,乔治·帕克撕开美国表面下的破碎裂痕。通过贯穿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经济衰退,他以敏锐的眼光审视银行家和华尔街,同时追踪我们诸多经济基础设施的痛苦解体。他精准描绘了奋斗者和普通工人的肖像,对富人、野心家、乃至恶臭的名流进行了快照般的捕捉,生动展现了富层阶级与平民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美国国家图书奖授奖辞

从现在开始的一百年里,第一本能让人理解这个时代的书,可能是乔治·帕克的《下沉年代》,一部既详尽又意义深远的里程碑作品。——《西雅图时报》

一本兼具野心和慈意之书,以多重角度看待当下的美国。书中充满蜂鸣般的悲情和愤怒,对那些困在校准不当的金融机械齿轮的人们传达了特别的同情。——《纽约时报》

从沃尔特·惠特曼到约翰·多斯·帕索斯,从诺曼·梅勒和厄普代克到汤姆·沃尔夫和亨特·汤普森,小说家和记者总能在普通美国人的生活中发现顽强且机敏的个人主义,对机遇的坚硬信念,以及走出黑暗时代的道路。当下,帕克对国家现状进行了灰暗的描写,令人痛心,却也真实准确。他没有提供虚假希望,亦不给出好莱坞式结局,但是在另一种美国创造力中,在雷蒙德·卡佛式故事和爱德华·霍珀式画像中,在人的尊严和心灵中,他找到了一种力量——当人们因生活崩溃而深感孤独时,这种埋藏在肌肉记忆中的力量会爬升上来。——《华盛顿邮报》

《下沉年代》是一部将叙事推向极限的非虚构作品,直抵通常只有虚构作品才能达到的罕见层级。它写了一部伟大小说所能写尽的一切,但更为特别的是,它也完成了小说似乎不再愿意做的事——更为有趣,更愿意做实验。作者帕克迅速转换视角,打乱叙事,相信读者会在令人震惊的平行叙事中做出自己的判断。——《Esquire》

《下沉年代》是一段献给迷失时光的抒情安魂曲,为了那些被裁减的梦想和屈服的希望。这本书让人着迷,也令人心碎,它是一部丰盈的艺术之作,展示了所有失去希望和允诺的美国人如何受苦。——《每日科斯》

作为《纽约客》特约作家,乔治·帕克是美国最好的非虚构作家之一。就其敏锐性而言,《下沉年代》更像是一本小说,而不是非虚构作品。此书更有感染力。——《金融时报》

一本庞大、高度原创的纪实作品,证明了在这个世界上,新闻报道的未来并不黯淡。帕克的写作是一场险峻的冒险,让人为之侧目。——《纽约书评》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帕克出色的叙事如同狄更斯本人第一次将所有这些历史都融入一本书中。这本书事关各种各样的人,无论贫富,他们都陷入经济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持续风暴中。人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珍爱之物尽被销毁。帕克以绝对专业的纪实手法讲述了人们的故事,却比大多数美国当代小说敢于做到的要更加详尽,更有质感,当然,也更具野心。——《洛杉矶时报》

帕克发出一种异常清晰、充满人道的美国之声,它继承了纪实文学的传统,让常人生活超越日常。当我们的后代审视这个现代帝国的遗迹,并从中筛选出文化残骸,这样的美国之声便是延续久远的微小宝藏。——《独立报》

除了本身题材外,《下沉年代》更像是一本实验小说,以其书写的范围、对当代生活质感的体现及包容不同思想的方式,从扬斯敦的社区组织者写到自由主义互联网大亨,它会让读者们联想到“美国三部曲”和《无尽的玩笑》。诸如书写鲍威尔的传记体文章,发在《巴黎评论》中也并不违和,因为这本书不只是关于真相,更是充满智慧、讽刺和惊人的想象力。——《巴黎评论》

帕克的叙事是文学性的,而非规范性的:他不提供政策建议,也不谋求崇高。如同一本伟大的政治小说,《下沉年代》以前所未有的清晰揭示了一个问题,但让读者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案。但是,这既是一个绝望的故事,也是一个坚韧的故事。帕克的角色们会做出或好或坏的决定,享受意外好运和不幸,他们竭力维持,他们屈服于生活,接着又更加努力。他们的生活值得被细细讲述,不仅因为具有启发性,更因为它们是如此美丽动人。——《华盛顿月报》


书籍目录:

序幕

第一部分

1978/迪恩·普莱斯/全面战争:纽特·金里奇/杰夫·康诺顿/1984/塔米·托马斯/她自己:奥普拉·温弗瑞/杰夫·康诺顿/1987/工匠:雷蒙德·卡佛/迪恩·普莱斯/塔米·托马斯/山姆先生:山姆·沃尔顿/1994/杰夫·康诺顿/硅谷/1999/迪恩·普莱斯/塔米·托马斯/2003/体制人士(1):科林·鲍威尔/杰夫·康诺顿

第二部分

迪恩·普莱斯/萝卜女王:爱丽丝·沃特斯/坦帕/硅谷/2008/体制人士(2):罗伯特·鲁宾/杰夫·康诺顿/塔米·托马斯/迪恩·普莱斯/只是生意:JAY-Z./坦帕

第三部分

杰夫·康诺顿/2010/公民记者:安德鲁·布莱巴特/坦帕/迪恩·普莱斯/塔米·托马斯/坦帕/牧场平民主义者:伊丽莎白·沃伦/华尔街/2012/硅谷/杰夫·康诺顿/坦帕/塔米·托马斯/迪恩·普莱斯

资料来源

致谢


作者介绍:

乔治·帕克,美国作家,记者。

1960年生,毕业于耶鲁大学。自2003年起连续十五年担任《纽约客》专职作者,两获海外记者俱乐部奖。现为《大西洋月刊》专职作者。

作为长期观察员和一线写作者,乔治·帕克深谙美国的历史变迁、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入从华盛顿到绣带工厂的生命世界 ,被视为最了解当代美国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刺客之门》《我们的人》先后入围普利策奖,《下沉年代》于2013年因“撕开美国的破碎裂痕”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2019年,乔治·帕克获希钦斯奖,该奖旨在表彰“为自由表达和追求真理而不顾个人或职业后果”的作家。

————

刘冉,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学士、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职于硅谷某科技公司,现为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政策研究系助理教授,译有《文凭社会》《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等书。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下沉年代(精)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下沉年代(精)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下沉年代(精)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语言是获取权力的关键。他的笔记里包括词汇课:如果你用“背叛、怪异、大佬官僚、欺骗、腐败、危机、犬儒主义、衰败、毁灭、卑鄙、强加于人、无能、自由主义、说谎、限制、落伍、可悲、激进、可耻、病态、停滞、现状、偷盗、税款、他们、威胁、叛徒、工会化、浪费福利”等词去形容你的对手,你就能迫使他自辩;如果你用“改变、孩子、选择、常识、勇气、斗争、梦想、责任、赋权、家庭、自由、努カ工作、领导、自由、光明、道徳、机会、支持(议题)、骄傲、改革、カ量、成功、坚韧、真相、未来、我们/我们的”这些词来形容自己这边,你就已经赢了。金里奇式词汇表能排列组合成强有力的句子,无论其内容如何,甚至无论是否有意义:“通过领导一场道德斗争来追寻自由和真相,我们就能赋予我们的孩子和家庭以梦想,只要我们足够坚韧且有常识。”“腐败的自由主义大佬通过欺骗说谎和偷盗来,将他们病态可悲的犬儒主义和怪异激进的停滞强加于人,目的是摧毁美国。”结果,整整一代政客都学会了像纽特·金里奇一样说话。


雷是个酒鬼。他从父亲 C. R. 那里继承了这一点。C. R. 是亚基马山谷一家木材厂的锯木工,很擅长讲故事。雷也继承了这一点。C. R. 可以几个月不沾一滴啤酒,然后从家里消失几日;雷、母亲和弟弟会带着大难临头的预感坐下来吃晚饭。这也是雷喝酒的方式: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

雷在四五十年代长大。他是一个高高胖胖的男孩。他站立时会弯着腰,一只手臂或腿弯成一个古怪的角度;他后来减了肥,但保留着胖男孩眯着眼睛的模样。他的裤子和衬衫看起来像是华达呢做的,就是四十岁的失业者会穿的那种。他声音微弱,讲话时嘟嘟囔囔,对方必须靠得很近才能听清,但他的话往往十分有趣和尖锐。

卡佛一家住在一栋七百平方英尺的房子里,有四个房间,地基是一块水泥板。家里没有可以独处的地方,一家人却又像陌生人一样生活在一起。

雷喜欢在哥伦比亚河沿岸猎鹅和钓鳟鱼。他喜欢读畅销小说和户外杂志。有一天,他告诉那个带他去打猎的男人,他把一个故事投给了其中一份杂志,结果被退了稿。这就是雷整个上午看起来都焦躁不安的原因。

“哦,你写的是什么?”那个男人问。

“我写了一篇关于这片荒野的故事。”雷说,“飞行的野鹅,猎鹅,以及这个遥远乡村里的一切。他们说,这个故事没法吸引大众。”

但他并没有放弃。

雷在好莱坞帕尔默作家协会的《作家文摘》上看到一则广告。那是一门函授课程。C. R. 支付了二十五美元的注册费,雷开始分十六期付学费,但他很快就没钱付每月的费用了。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后,父母希望他去锯木厂工作。事情并未如愿以偿。

雷让一个名叫玛丽安的漂亮姑娘怀了孕。她本打算去华盛顿大学读书,但雷和玛丽安彼此爱得发狂,于是他们结婚了。1957 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产房上面两层楼就是精神科病房,C. R. 正因神经衰弱在那里接受治疗。一年后,他们又有了一个男孩。雷二十岁,玛丽安十八岁,那就是他们的青春。

...


他陷入了一个谎言:上大学,接受好的教育,在一家《财富》500强公司找一份工作,就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他做到了这一切却依然苦不堪言。他逃出了父亲的囚笼,却陷了另一种劳役。


向南三十英里,硅谷的实验室亮着日光灯。向东三十英里,人们正艰难度日。


9月份,他开始付不起房租。他想,唯一比无家可归更糟糕的,是在自己的家乡无家可归。


所有这一切都宣示着扬斯敦就是钢铁,一切都是钢铁,每个居民都仿佛是由熔化的铁水铸成的人形;没有钢铁,这里就没有生命。

这个城市的工业大亨家族——陶德、巴特勒、斯坦博、坎贝尔、维克——确保事情会一直如此。作为扬斯敦制造出的唯一精英,他们阻止其他行业控制这里,与他们争夺那庞大的移民劳动力。扬斯敦有两个交响乐团,其中一个完全由钢铁工人及其家人组成。这座城市繁华而内向,位于克利夫兰和匹兹堡中间的山谷里。在这里,每一个社区都彼此隔离——意大利人与斯洛伐克人和匈牙利人隔离,本地工人与外国移民隔离,劳工与经理隔离,黑人与其他所有人隔离。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阅读《下沉年代》,如同坐在第一排观看美国梦的午夜葬礼

“这是一个时代苍凉的侧影:受挫的努力,被辜负的信任,凋零的生机,以及日渐黯淡的希望。力透纸背的书写,栩栩如生的人物,呈现了美国三十多年的沧桑巨变,也为当下社会撕裂的悲剧写下了发人深省的前传。”——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

☆ 延续《光荣与梦想》时间线的美国社会内层新史,一部定义我们时代的史诗

☆ 一本书写尽美国梦碎三十年:四个人的一生,四个阶层的剧痛,一代人的失败挽歌

☆ 许倬云、刘擎、周濂、欧逸文推荐,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超20家机构年度好书:

《纽约时报》年度关注作品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年度最佳好书 | 《金融时报》年度最佳好书 | 《华盛顿邮报》年度最佳政治作品 | 《新共和》年度好书 | 《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好书 | 《科克斯书评》年度最佳非虚构作品 | 苹果iBooks年度最佳好书 | 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好书 | 《波士顿环球报》年度最佳好书......

☆《纽约客》资深作家操刀,新世纪非虚构顶峰之作,入选 Slate 25年来最佳50本非虚构

————

仿佛在一夜之间,世界轰然倒塌。所有老派的行事规矩和道德准则被抛在一旁,华盛顿的说客比政客还多,纽约交易部门不再有禁忌,佛罗里达州的楼价跌到谷底,铁锈地带的钢铁工厂相继关门,南方的农场不再耕种烟草。富者更富,穷人更穷。

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乔治·帕克跟踪四位不同阶层的60后美国人——追逐美国梦的南方白人农民,失去工厂岗位的非裔女性工人,在华尔街和华盛顿之间穿梭的精英,借互联网经济发迹的硅谷大佬——展现四段沉浮人生,揭开四种阶层剧痛,写出一代人的愤怒与悲哀。

这是唯一一代生活不断下沉的美国人:他们生在战后经济增长的黄金年代,摸爬滚打半生后,却迎来传统社会结构的轰然倒塌。

在主角的故事之外,此书如电影镜头般扫视美国近三十余年的社会变迁,绘成一幅文化、经济、政治交织的全景流动长卷。作者为政客纽特·金里奇、作家雷蒙德·卡佛、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说唱歌手Jay-Z等人立传,以十位时代偶像映射出十种或回响、或沉沦的时代精神;也记下成千上万迷失在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者,成千上万占领华尔街的抗议者,成千上万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沉默者,写尽美国梦碎三十年。

阅读《下沉年代》,如同坐在第一排观看美国梦的午夜葬礼。这是献给每一个美国人的安魂曲,也是一本关于时代转折及世界剧变的当下启示录。

————

乔治·帕克指出今天的美国正在解体,旧日熟悉的机构,如地方小银行、工会会所、工厂厂房、教堂,以及地方活动主体的各种从事社会服务的“俱乐部”,正在逐渐消失殆尽。美国国内不仅有阶级的区别,还有人群之间的区别,个体也在寻找自己的属性和类别。各个群体,也都在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地位。社会成员中弱势者,又在争取个人完全的自由和平等。如此横切、竖切的后果,是美国最后会被切割成为许多孤立、离散的个人。——许倬云,历史学家

这是一个时代苍凉的侧影:受挫的努力,被辜负的信任,凋零的生机,以及日渐黯淡的希望。力透纸背的书写,栩栩如生的人物,呈现了美国30多年的沧桑巨变,也为当下社会撕裂的悲剧写下了发人深省的前传。——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下沉年代》有点像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试图通过一个年代,书写更为漫长的社会变迁。《纽约客》资深作家帕克巧妙地将大人物和小人物交错着写,兼顾造就时代的人和被时代造就(或毁灭)的人。——方柏林,旅美学者

如同乔治·奥威尔的作品,乔治·帕克的写作带着一股道义之力。《下沉年代》,一本横扫一切、铿锵有力、以至于每个人都应该阅读的作品。——大卫·格雷恩,著有《花月杀手》

《下沉年代》是我们国家过去三十年来发生的非凡故事。乔治·帕克写就了一部定义我们时代的史诗,读起来奇妙、亲切和真实。——戴斯特·费尔金斯,著有《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

乔治·帕克呈现了我们生活和时代的历史,以洞察的眼光捕捉到我们失去的美国。——劳伦斯·赖特,著有《末日巨塔》

现在,那些在第二次经济大萧条中破碎的心灵和生命,为自己找到了雄辩的代言人和狂热的捍卫者:乔治·帕克。《下沉年代》是美国的悲剧,亦是文学的胜利。——大卫·弗鲁姆,美国知名时评人

独创,锋利,勇敢,至关重要。我这么多年来读到最好的非虚构作品之一。——凯瑟琳·布,著有《地下城》

乔治·帕克为二战后的美国社会契约写出一曲忧伤但又如爵士乐般轻快的安魂曲。在这片越来越吵、难以抑制的土地上,你会为那些活在越来越沉默的绝望生活中的人们发笑和落泪。——大卫·M. 肯尼迪,普利策奖得主

————

结合小说般的叙事和严谨的纪实报道,乔治·帕克撕开美国表面下的破碎裂痕。通过贯穿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经济衰退,他以敏锐的眼光审视银行家和华尔街,同时追踪我们诸多经济基础设施的痛苦解体。他精准描绘了奋斗者和普通工人的肖像,对富人、野心家、乃至恶臭的名流进行了快照般的捕捉,生动展现了富层阶级与平民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美国国家图书奖授奖辞

从现在开始的一百年里,第一本能让人理解这个时代的书,可能是乔治·帕克的《下沉年代》,一部既详尽又意义深远的里程碑作品。——《西雅图时报》

一本兼具野心和慈意之书,以多重角度看待当下的美国。书中充满蜂鸣般的悲情和愤怒,对那些困在校准不当的金融机械齿轮的人们传达了特别的同情。——《纽约时报》

从沃尔特·惠特曼到约翰·多斯·帕索斯,从诺曼·梅勒和厄普代克到汤姆·沃尔夫和亨特·汤普森,小说家和记者总能在普通美国人的生活中发现顽强且机敏的个人主义,对机遇的坚硬信念,以及走出黑暗时代的道路。当下,帕克对国家现状进行了灰暗的描写,令人痛心,却也真实准确。他没有提供虚假希望,亦不给出好莱坞式结局,但是在另一种美国创造力中,在雷蒙德·卡佛式故事和爱德华·霍珀式画像中,在人的尊严和心灵中,他找到了一种力量——当人们因生活崩溃而深感孤独时,这种埋藏在肌肉记忆中的力量会爬升上来。——《华盛顿邮报》

《下沉年代》是一部将叙事推向极限的非虚构作品,直抵通常只有虚构作品才能达到的罕见层级。它写了一部伟大小说所能写尽的一切,但更为特别的是,它也完成了小说似乎不再愿意做的事——更为有趣,更愿意做实验。作者帕克迅速转换视角,打乱叙事,相信读者会在令人震惊的平行叙事中做出自己的判断。——《Esquire》

《下沉年代》是一段献给迷失时光的抒情安魂曲,为了那些被裁减的梦想和屈服的希望。这本书让人着迷,也令人心碎,它是一部丰盈的艺术之作,展示了所有失去希望和允诺的美国人如何受苦。——《每日科斯》

作为《纽约客》特约作家,乔治·帕克是美国最好的非虚构作家之一。就其敏锐性而言,《下沉年代》更像是一本小说,而不是非虚构作品。此书更有感染力。——《金融时报》

一本庞大、高度原创的纪实作品,证明了在这个世界上,新闻报道的未来并不黯淡。帕克的写作是一场险峻的冒险,让人为之侧目。——《纽约书评》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帕克出色的叙事如同狄更斯本人第一次将所有这些历史都融入一本书中。这本书事关各种各样的人,无论贫富,他们都陷入经济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持续风暴中。人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珍爱之物尽被销毁。帕克以绝对专业的纪实手法讲述了人们的故事,却比大多数美国当代小说敢于做到的要更加详尽,更有质感,当然,也更具野心。——《洛杉矶时报》

帕克发出一种异常清晰、充满人道的美国之声,它继承了纪实文学的传统,让常人生活超越日常。当我们的后代审视这个现代帝国的遗迹,并从中筛选出文化残骸,这样的美国之声便是延续久远的微小宝藏。——《独立报》

除了本身题材外,《下沉年代》更像是一本实验小说,以其书写的范围、对当代生活质感的体现及包容不同思想的方式,从扬斯敦的社区组织者写到自由主义互联网大亨,它会让读者们联想到“美国三部曲”和《无尽的玩笑》。诸如书写鲍威尔的传记体文章,发在《巴黎评论》中也并不违和,因为这本书不只是关于真相,更是充满智慧、讽刺和惊人的想象力。——《巴黎评论》

帕克的叙事是文学性的,而非规范性的:他不提供政策建议,也不谋求崇高。如同一本伟大的政治小说,《下沉年代》以前所未有的清晰揭示了一个问题,但让读者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案。但是,这既是一个绝望的故事,也是一个坚韧的故事。帕克的角色们会做出或好或坏的决定,享受意外好运和不幸,他们竭力维持,他们屈服于生活,接着又更加努力。他们的生活值得被细细讲述,不仅因为具有启发性,更因为它们是如此美丽动人。——《华盛顿月报》


精彩短评:

  • 作者:B 发布时间:2021-01-11 12:43:16

    如同当初读完何伟《甲骨文》的震撼,《下沉年代》在结构上刷新我对非虚构文学的感受和定义:它不拘泥于单一事件,而是以全景小说的手法进行纪实创作,在宏大的结构下蕴含无数丰富的细节。这是一个好莱坞和迪斯尼外的美国,阅读过程反复想起万青歌词:“独脚大盗,百万富翁,摸爬滚打。”但它又不局限于美国,而是生动展示了一个国家的兴衰如何结结实实地落在每一个普通人的头上。

  • 作者:新经典 发布时间:2021-01-08 15:14:08

    锈带工人,创业红脖,硅谷大佬,拜登幕僚——和拜登本人,以及成千上万的华尔街占领者,相继登场,共唱挽歌。《下沉年代》是一本深度反映美国社会衰退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是一次横跨锈带和硅谷的全景写作实验,一本七十年代到新世纪的美国社会百科全书,被誉为“美国的悲剧,亦是文学的胜利”。

  • 作者:aky 发布时间:2021-01-15 19:20:18

    看书时无数的影视画面扑面而来…陌生又熟悉,这本书可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读者,除了主要人物,其他单篇的人物故事也非常精彩。“你会认识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经济里,只要瘪了一个轮胎,或是一个月拿不到工资,就足以改变大部分人的整个世界。”

  • 作者:Nelly.L 发布时间:2020-12-13 19:46:30

    这部由个人故事串起的作品既有小说般的文学张力,又阐明了美国社会现状的来龙去脉,可谓精彩至极。这本书让我更加明白了八年的奥巴马任期之后美国人为什么会选择特朗普——与其说人们选择的是特朗普,不如说他们选择的是除了建制派之外的新的可能性。08年次贷危机是美国政治光谱整体右倾两党共同支持放松监管的结果,而奥巴马政府又无力摆脱在政治旋转门中进进出出的商界精英的影响。书中对拜登的描写非常“有趣”,让我很想知道作者怎么看接下来四年的拜登政府。

  • 作者:天蝎小猪 发布时间:2009-12-15 11:13:03

    从文艺学的角度解读了作家的变态创作现象,可惜还是显得略“平”,作为文艺学理论辅助读物还是不错的

  • 作者:老邢 发布时间:2021-01-15 21:59:31

    真好看,令人惭愧,无论简繁中或英语,我们所在的这篇土地是否拥有这样的记录呢,富有智慧、开阔而诚实地将它置于历史中的记录


深度书评:

  • 《卫报》书评:平凡生活的肖像,亦是美国的有力写照

    作者:新经典 发布时间:2021-01-08 15:24:31

  • 美国向何处去

    作者:维舟 发布时间:2021-06-26 07:31:26

    作为这个星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事从来就不只是美国自己的事,那迟早都会外溢、波及到其它地方,正因此,美国的社会变动一直是世人瞩目的焦点。然而,近些年来,人们渐渐地觉得在美国发生的一切越来越难以理解,这还不仅仅是你我这样的外国人,甚至连美国人自己都说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更不确定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如果当下看不清,那么一个可取的办法就是拉长镜头,回到历史中去,毕竟任何变动总有更早的蛛丝马迹可以追寻。在读乔治·帕克这本《下沉年代》时,你很容易产生一种倒镜头似的错觉,因为他将长达三四十年的美国社会变动都浓缩在其中,通过一个个人物的切身经历,将无数碎片化的拼图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以此至少让人直观地意识到,如果说美国发生了一些变化,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变化。

    虽然这个故事是从1978年写起的,但那种令人眩晕的变动其实在1960年代就已经露出了苗头:战后的富裕社会催生了一种反思性的新文化,强调平等主义、和平、环保和性解放都是美德;他们坚称所有政体都是封闭的,不仅抨击包括医院、学校在内的所有建制性机构,甚至抨击自由主义本身;以往曾被忽视、压抑的族群开始发声,而原本作为“美国文化的房东”的白人新教徒,反倒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了。

    但更关键的,则是当时受民权运动和产业转型的推动,美国的新兴产业迁往西南的“阳光地带”或海外,任由老工业区逐渐衰败。后工业社会摧毁了现代城市原有的重心和目标,改变了其使命,甚至不需要城市作为工业中心,因为整个社会的基础已不是工业,随之而来的,后工业经济也不再依赖原先那样没有技术的劳动力,人们各行其是,已经没有共同的城市生活作为种族同化的大熔炉。

    这些变动,一言以蔽之,就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当后工业社会降临,在工业时代曾是美国社会生活中心的城市、厂区都破败了,原本将美国人凝聚在一起的主流群体、价值观和建制机构也遭到了批判乃至否定。如今回想起来,当美国在外建立单极世界时,在内却经历着去中心化的无极秩序。

    这当然不是现在才被人意识到,亨廷顿在《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中就已经提出警告:鉴于美国缺乏人种、民众和文化共性,各行其是的多元文化主义在赋予人自由的同时,仅靠意识形态的粘合力是很弱的。这样,原先“合众为一”的“熔炉”,渐渐地就变成了彼此相混、碰撞但却并不会真正融合的“色拉钵”。哪怕是生活在同一城市里的不同群体之间也缺乏相互理解,民意和法律的冲突形成一个无解的死结,政治人物不是居间取巧,就是左右为难、走入绝境。

    这是任何对美国社会的观察者都无法忽视的结构性变迁,只不过经济学家或许关注去工业化/后工业化的成效,政治学者忧心这对美国凝聚力的潜在影响,而乔治·帕克作为记者,则更留意芸芸众生如何在这时代的浪潮中挣扎生存。书名《下沉年代》的原文便是The Unwinding,意为解开、打开、松开某种卷绕之物,因而确切地说,这并非只是“下沉”,而是指原有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的解体过程,用书中的话说,“曾经有一束线圈将美国人安全地绑在一起,有时甚至紧得令人窒息,可不知从何时开始松开了”。这个国家自此无可挽回地改变了,由此而来的“眩晕”,实际上是中心坍塌之后出现的失重感。

    在此,一个苦涩的现实是:那些原本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看似争取到了自己的权益,但那些原先的权贵们随即作出反应,不再像原先那样承担责任,扔下他们自谋生路,其结果,一个典型锈带工人的生活处境其实是比以前更艰难了。俄亥俄州黑人女性塔米·托马斯的经历就是其缩影:她好不容易才挣脱有毒的原生家庭环境,凭着自己的努力进入通用汽车公司,要是早几十年,这将是典型的“美国梦”,然而生不逢时的她却眼睁睁看着梦想破灭。

    “自由”的滋味是苦是甜,不同阶层的人尝起来是迥然不同的。在新自由主义的激越号角下,的确有一些精英人士爬到了时代巅峰,成为年薪百万的金融分析师或软件工程师,更不用说在这“超级资本主义”下如鱼得水的资本家们了;然而那只属于极少数人,而对于未能挤进上层的大多数人来说,“自由”的首要意味却往往是一种缺乏保障的生活,考虑到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未推行全民医保的国家,那就更是如此了。

    当个体还缺乏制度性保障的时候,仅仅告诉人“你自由了”,并不能让他们的处境变好。这就像在残酷的战争中,主力军放弃了自己的责任,让老弱病残自己活下去,那么这些人大概率会饿死。《六十年代与现代美国的终结》一书很早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权力下放既逃避了社会正义问题,又逃避了集体谈判问题,所以‘白人新教徒阶层’予以大力支持。如此一来,权力下放仅仅产生了这个结果:‘黑人控制了黑人的痛苦,白人则控制了全国的财富。’”

    弱势群体在此遭遇到了双重挫败:既无法在这样的新环境下实现成功,而一旦失败,还被认为只能归结于自己身上的问题。因为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更好抗争,相反,你失去了抗争对象,就像是面对一个无中心的矩阵。身处这个世界的人都被教导着理解,当下沉疴遍地的现状,既不能归咎于政治制度,也不是社会建制,而完全在我们自身,这就让人愈加绝望,因为那仿佛是说“该做的都做了,接下来还能做什么却无人知道”。

    这就是本书中所说的,“当令旧体系能有效运转的规范开始解体,领导者放弃了职责”,仿佛穷人的处境都是自己造成的,“自由如此之多,而你只能依靠自己”。正因此,对“美国梦”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是阶层固化和社会不平等的扩大,因为这意味着单靠个人努力已无法实现阶层流动,这又沉重打击了以往那种鼓励勤奋努力的价值观。

    这乍看是一幅“沉疴遍地”的图景,甚至看不到什么希望,但在历史上并非第一次出现。英国诗人叶芝1920年的诗作《第二次降临》中就刻画了他那个时代的征象:“事物分离,中心不存。”(Things fall apart, the centre cannot hold)不知道的或许还以为这是在预言一百年后的美国。事实上,当社会向前发展,边缘兴起,这几乎是不可避免会出现的一幕,这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不完全是坏事。在经历战后经济增长的繁荣后,法国到1970年代也出现了某种过往生活方式的终结:传统的社会团结,无论是世俗的还是宗教的,都已宣告破裂,人们生活过的那个曾经熟识的世界,渐渐变成了一个失落的世界,每个人都在经受转型期的阵痛。

    如果说美国有什么不一样,那或许在于:由于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幸运地避免了欧洲那样惨烈的破坏,美国此前也就很少面临变革的压力,因而它尽管高度发达,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都比欧洲更偏保守,而它大陆级的国土规模,也使这种转型要完成需要耗费更多时间。不仅如此,作为冷战的胜利者和唯一的超级大国,当它所受的外部威胁消失时,原本提供凝聚力的认同感也随之被弱化了。这就像公元前84年,罗马击败最后一个强敌米特拉达梯后,三巨头之一的苏拉问道:“如今世上再也没有我们的敌人,共和国的命运会怎样呢?”

    十多年前,两位学者曾在《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书中强调指出,美国之所以强大到难以与之抗争,正在于“帝国不建立权力的中心,不依赖固定的疆界和界限,它是一个无中心、无疆界的统治机器”。这或许是事实,但至少从现在来看,这种“去中心化”既是其力量所在,也给它自身造成了难以解决的麻烦,甚至可能成为其弱点——因为一个无中心的系统,意味着无人主动承担责任,更无法有效采取行动来挽救局面,人们看到的只是无休止的相互碰撞,而最终这合力的结果如何却无从预料。

    这是一场危机,但也正是危机将召唤行动,迫使人们设法结束危机。美国究竟会向何处去,这恐怕最终将取决于这场危机有多深入,尤其是美国人如何应对。《下沉年代》只写到2012年为止,从近几年的走向来看,美国的应对之道大致有两个方向:一是寻找外部敌人,借此重塑认同感,突出自身利益;二是努力弥合社会不平等,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奥巴马医保的失败和特朗普戏剧性的表现已充分表明,尽管前者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但推进后者毕竟更难。不管怎样,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与其说在目睹美国“下沉”,不如说在目睹它“蜕变”,而这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可能受波及,也因为这样的变迁很可能是现代化进程中无法避免的,美国只不过是比中国早了数十年经历而已。

    *已刊2021-5-14“北青艺评”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少量广告(466+)
  • 图文清晰(228+)
  • 无颠倒(264+)
  • 可以购买(126+)
  • 种类多(365+)
  • 下载速度快(442+)
  • 已买(494+)
  • 速度慢(471+)
  • 品质不错(74+)
  • 方便(113+)
  • 盗版少(140+)
  • 章节完整(502+)
  • 无漏页(429+)

下载评价

  • 网友 冯***卉: ( 2025-01-06 08:35:07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陈***秋: ( 2024-12-22 18:41:32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芮***枫: ( 2024-12-27 23:25:07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谭***然: ( 2024-12-23 15:02:31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田***珊: ( 2024-12-08 15:25:10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习***蓉: ( 2024-12-12 03:04:37 )

    品相完美

  • 网友 詹***萍: ( 2024-12-07 15:34:39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权***波: ( 2024-12-14 14:19:41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敖***菡: ( 2024-12-31 02:01:04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林***艳: ( 2024-12-27 09:59:25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冯***丽: ( 2024-12-24 06:06:39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师***怡: ( 2024-12-23 10:57:20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师***怀: ( 2024-12-07 01:14:55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康***溪: ( 2024-12-29 18:19:13 )

    强烈推荐!!!

  • 网友 游***钰: ( 2025-01-03 03:57:44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孔***旋: ( 2024-12-28 19:00:32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