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511521996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9787511521996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深度书评:
【转】张亮:《周礼》“孤卿”探析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4-01-29 11:24:53
摘要:先秦文献中,以“孤”为“孤卿”唯见《周礼》。“孤卿”是《周礼》书中非常特殊也是非常重要的爵级,卑于公,尊于卿。其命数、执挚、服、乘、旗杖、席、几、朝位、朝仪等,于《周礼》中皆有鲜明安排。然“孤卿”实际上是理想化的概念,传统经学家的讨论深陷方法论困境,汉儒以“三少”当“三孤”,清儒以“冢卿”当“孤卿”,迄无定说。随着《周礼》学之兴,“孤卿”在新莽时期参与现实政治实践,并从此成为高级官员的泛称,一直沿用至明清时期。
作者简介:张亮,历史学博士,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三礼学。
文章来源:
中国典籍与文化
.
2022(03)
《周礼》一书所设计的政治秩序中,就爵秩而言,三公之下孤卿为最高,然而“孤卿”究系何人、掌何职,是书却语焉未详。但这并不妨碍“孤卿”成为《周礼》学中一个重要课题,甚至一度影响西汉以下封建社会的现实政治。然而后人揣摩经意为之注疏,却言人人殊,众说纷纭,以致近代以来学界对孤卿的关注并不高,一些问题仍悬而未决,不利于《周礼》研究的发展。本文不揣谫陋,试对“孤卿”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梳理,以质证于方家。
一、 《周礼》“孤卿”的特殊性">
一、 《周礼》“孤卿”的特殊性
在先秦文献中,“孤”字多指无父者,还可作为诸侯自称,但罕有“孤卿”之意,以“孤”为“孤卿”唯见《周礼》。
(一) 幼而无父者谓之孤">
(一) 幼而无父者谓之孤
“孤”字文献常见,《说文·子部》云:“孤,无父也。”为经传常训。如《孟子·梁惠王下》云:“幼而无父曰孤。”《国语·周语上》“司民协孤终”,《晋语七》“恤孤疾”,韦《注》均解作“无父曰孤”。又如《左传》成公十一年“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襄公二十六年“归老幼,反孤疾”、《大戴礼记·将军文子》“恭老恤孤”、《礼记·大学》“上恤孤而民不倍”、《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墨子·非攻》“于是退不能赏孤”等,其中之“孤”,古来注家皆以“无父”释之。此类释例文献中俯拾皆是,不俱引。
又有“孤子”一词屡见于经传,亦指丧父者。如《楚辞·九章》:“孤子吟而抆泪兮。”《管子·轻重己》云:“民生而无父母,谓之孤子。”又如《仪礼·冠礼》:“若孤子,则父兄戒、宿。”贾《疏》曰:“此论士之无父者。”即指嫡子而父早亡者1。或更具体指二十九岁以下之无父者,见《礼记·曲礼》“孤子当世”郑《注》及孔《疏》。
“孤子”又专指死国事者之子,《周礼·冢宰》《酒正》《槀人》之“飨耆老、孤子”,郑《注》皆曰:“死王事者之子也。”《左传》哀公二十七年:“陈成子属孤子。”服《注》曰:“孤子,死士者之子也。”2《大戴礼记·千乘》:“朝孤子八人。”孔广森《补注》曰:“死君事者之子。”3总之,皆是无父者称孤。
(二) 侯王谦称曰孤">
(二) 侯王谦称曰孤
“孤”又可作诸侯之自称,如《老子》云:“侯王自谓孤、寡、不毂。”《礼记·曲礼》云:“庶方小侯,自称曰‘孤’。”孔《疏》曰:“孤者,特立无德能也。”《玉藻》云:“小国之君曰孤。”《杂记》“主孤西面”,杨天宇师《译注》云:“孤,所死诸侯的嗣子,为丧主,故称。”4《战国策·秦策三》:“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楚策四》:“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因而有楚国。”是春秋战国时诸侯自称“孤”。《左传》庄公十一年,宋大水,鲁庄公使臧文仲吊宋,宋闵公称孤,臧文仲曰“列国有凶称孤,礼也”,此为诸侯自称“孤”之义。
《吕氏春秋·离俗篇》记有平阿之余子遇“高唐之孤叔无孙”,高《注》曰:“孤,孤特,位尊。”若果如高注,则此条材料将成为“孤”与政府官长联系起来的实例。但高唐在战国时期是齐国五都之一,即便此人是高唐地方长官,似乎级别也不似《周礼》“孤卿”那么高,更何况后文以“任小”“廉士”论之,更增疑虑。故范耕研先生说:“高注非也。余子者,余夫也。……高唐之孤谓孤子也,无父者也。皆以见其所任之小,非尊贵之官。”5据范说,则“高唐之孤”仍释为“孤子”为妥。
总结以上,“孤”字在先秦经传及诸子著作中或指幼而无父者,或为诸侯自称,唯有《周礼》中“孤”指“孤卿”。如《内史》:“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孤”显然属于爵秩等级。简言之,《周礼》之“孤卿”十分特殊,在其他先秦文献中找不到同例,这给我们的理解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二、 《周礼》所载孤卿礼数">
二、 《周礼》所载孤卿礼数
诚如洪诚先生所言,“经传中孤之名惟见于《周礼》,当先从《周礼》观其义”6。因此,若想理解孤卿的含义,还须从《周礼》经文入手。从西周金文、《左传》、《国语》等材料来看,两周时期的官制建构,无论在实际政治操作还是在时人观念层面,都存在天子与诸侯制度上的等级差别。这一点在《周礼》中反映得尤其突出,孤卿即是显例,《周礼》有时对天子之孤与公国之孤区分甚明,有时却又泛指无别。
(一) 孤之命数">
(一) 孤之命数
首先,关于天子之孤的命数。爵命即等级,册命制度是周王朝在分封制下的统治方式之一,命数多少是判断诸侯、诸臣品阶高低的重要标准。《春官·典命》云:“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经文已明确指出了天子三公、卿和大夫的命数,至于孤的命数,却没有记载。这给后儒留下相当大的发挥空间,因此关于天子孤卿命数的问题,历来就存有很大分歧,至今尚无定论,孙诒让在《周礼正义》中罗列了三种说法。
其一,六命说。贾公彦主此说,见于《大宗伯》疏“天子孤卿六命”、《司裘》疏“此经不云孤,孤六命,亦与卿同”,以及《仪礼·丧服》疏“天子孤与卿同六命”。
其二,七命说。见于《通典·宾礼》卷七十五引魏博士高堂隆曰:“孤,谓天子七命之孤及大国四命之孤。”7
其三,八命说。见金鹗《求古录礼说》:“孤之命数,《典命》无文,以公之孤四命、卿三命推之,王朝三孤当与三公同,孤亦八命。”8
孙诒让认为:“三家说,皆得通,疑当以高堂隆说为长。”又云:“盖孤即冢卿,其次当如卿而加一命,故卿正六命,而孤则加为七命,犹之三公正八命,作伯则加为九命,即其比例也。《说文·鸟部》引《周礼》孤服鷩冕,鷩冕服七章,与七命正相应,疑隆实本此经旧师遗说,或出许、郑以前矣。”9
其实,三种说法都是各家根据各自对经文的理解推测而得,谁都没有绝对的根据。因此,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只须了解天子之孤,其命数介于三公与卿之间,即得其要领,不必过多纠缠。
其次,关于公国之孤的命数,经文有明言。《典命》云:“公之孤四命,以皮帛视小国之君;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一命。”郑《注》曰:“郑司农云:‘九命上公,得置孤卿一人。’”《大戴礼记·朝事》亦云:“公之孤四命。”
需要说明的是,据《周礼》之体国经野,设官分职,并非所有诸侯国都有资格拥有孤卿,只有公爵之国才设有孤卿。《大行人》云:“凡大国之孤执皮帛,以继小国之君。”贾《疏》云:“按《典命》,上公之国,立孤一人,侯伯已下则无,故云大国之孤也。”又《仪礼·大射仪》:“诸公阼阶西,北面,东上。”郑《注》云:“诸公,大国有孤卿一人,与君论道,亦不典职,如公矣。”据郑贾所言,诸侯唯上公九命之大国才有四命之孤一人。而《周礼》于孤之命数详著于公之孤,略言天子之孤,是一时疏忽,还是有意为之,其意也颇耐人寻味。
(二) 孤之所执">
(二) 孤之所执
《大宗伯》云:“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郑《注》曰:“然则天子之孤饰挚以虎皮,公之孤饰挚以豹皮与?”贾《疏》云:“欲以天子诸侯卿大夫饰挚者异,明天子孤、诸侯孤皮亦不同。此约卿大夫以明孤。无正文,故言‘与’以疑之也。”
据孙诒让《正义》,这是“辨孤以下见君及自相见之执也,王国与侯国诸臣并同”10,也就是说这里的孤既可以指王国之孤,也可以是诸侯之孤。秉着尊卑等差原则来注经的郑玄不相信天子之臣与诸侯之臣的礼节会有相同,于是就发挥想象力,主观地造成天子之孤与诸侯之孤所执皮帛的差异。但又苦于经无明文,说起话来到底少了些底气,一个“与”字,尽显一代大儒心中的疑虑。孙诒让便直言道:“此郑以意定之。”11
又《仪礼·士相见礼》:“上大夫相见以羔,饰之以布,四维之结于面,左头,如麛执之。”郑《注》曰:“或曰麛,孤之挚也。”贾《疏》云:“案《大宗伯》及《大行人》与《聘礼》皆云孤执皮帛,谓天子之孤与诸侯之孤执皮帛。今此执麛者,谓新升为孤,见己君法,至余事则皆皮帛也。”郑玄以麛为孤之挚,完全是没有根据的臆测之言,贾《疏》竟创新升之孤见君以麛之说曲为之弥缝。
总之,《大宗伯》分别诸臣为孤、卿、大夫、士、庶人、工商,其挚各不相同,等级分明显而易见。
(三) 孤之所服">
(三) 孤之所服
《司服》:“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如子男之服。”据《司服》所载,只有王可以穿大裘而冕、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韦弁服、皮弁服、冠弁服外,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可以穿的服饰依次递减一级。贾《疏》曰:“陈诸侯及其臣之服,贵贱不同之事。”则是认为《司服》所记“孤之服”,是诸侯之孤所应服的服饰。
天子之孤所服则有《说文·鸟部》引《周礼》曰“孤服鷩冕”,孙诒让认为:“此盖贾逵等说王国孤服如是,而许沿用之,足证汉时礼家旧说,亦谓王臣不与侯国之臣同。”12是旧说认为天子之孤与诸侯之孤所服不同。
(四) 孤之所乘">
(四) 孤之所乘
《巾车》:“服车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缦,大夫乘墨车,士乘栈车,庶人乘役车。”郑《注》云:“服车,服事者之车。夏篆,五采画毂约也。”这是说王国孤卿乘车之制。夏篆其实是车毂的一种装饰式样,简而言之,就是在车毂上刻画出凸起的“篆”,再用皮革紧紧缠裹车毂,这样自然就有凸起之处,再在这些凸起处画五彩文饰,此即郑《注》所谓“五彩画毂约也”13。至于公国之孤所乘为何车,经文未有明言。
(五) 孤之旗杖">
(五) 孤之旗杖
《司常》:“及国之大阅,赞司马颁旗物:王建大常,诸侯建旗旂,孤卿建旜,大夫士建物,师都建旗,州里建,县鄙建旐,道车载旞,斿车载旌。”这是记周王检阅军队时各级官员所应树立的旗帜,孤与卿的旗帜没有分别,五等诸侯的旗帜也没有分别。而且也没有说王朝之孤与大国之孤是否不同,或许周王大搜之时,诸侯臣僚并不在显著位置。
又《仪礼·聘礼》云“及竟张旜”“入竟敛旜”,贾《疏》曰:“此《聘礼》是侯伯之卿大聘,以其经云五介,又云入竟张旜,孤卿建旜,据侯伯之卿之聘者。”是侯伯之国遣卿大聘以建旜为识,二经互证,可知旜旗确为孤卿用旗。
(六) 孤之席、几">
(六) 孤之席、几
《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诸侯祭祀,席黼筵缋纯,加莞席纷纯,右雕几;昨席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筵国宾于牖前,亦如之,右彤几。”郑《注》曰:“五几,左右玉、雕、彤、漆、素。五席,莞、藻、次、蒲、熊。……国宾,诸侯来朝,孤卿大夫来聘。”贾《疏》云:“依彼《聘礼》注,卿大夫用漆几者,以其天子用玉,诸侯用雕,孤用彤,卿大夫用漆几,差次然也。”是孤用蒲席、彤几。又《掌次》云:“凡丧,王则张帟三重,诸侯再重,孤、卿、大夫不重。”是孤席不重。
(七) 孤之朝位与朝仪">
(七) 孤之朝位与朝仪
《射人》云:“射人掌国之三公、孤、卿、大夫之位:三公北面,孤东面,卿大夫西面。”又《司士》云:“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王南乡;三公北面,东上;孤东面,北上;卿、大夫西面,北上。”二者所记朝位同,孙诒让认为均是天子治朝之朝位。“东面,北上”者,是说孤面朝东而立,以北为上位。贾《疏》云:“孤东面者,西方者宾位,以孤无职,尊而宾客之,故在西也。”由东面北上,可证孤非一人。
《朝士》云:“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此与《射人》《司士》不同,《朝士》所记为天子外朝的朝位。这时天子面朝南,以东为左,故“左九棘”之左是外朝之东,“右九棘”之右是外朝之西。虽然治朝、外朝的朝位有异,但其尊宾之义却是相同的。因古人以西方为尊位,治朝之位,孤尊而在西;外朝之位,诸侯尊而在西。
《大行人》云:“凡大国之孤执皮帛,以继小国之君,出入三积,不问,壹劳,朝位当车前,不交摈,庙中无相,以酒礼之,其他皆视小国之君。凡诸侯之卿,其礼各下其君二等,以下及其大夫、士皆如之。”《大行人》“九仪”即九种区别诸侯、诸臣爵命等级的礼仪,以此统一接待宾客的标准。郑《注》曰:“谓命者五:公、侯、伯、子、男也;爵者四:孤、卿、大夫、士也。”是共分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九等。
以上,是《周礼》所述“孤”应遵从的礼仪。在尊卑有差、等级森严的西周时期,这样细致的规定有其存在的价值。又由于时代生产力的限制,当时能够体现出身份差别的名号、器物并不多,古人只能在宫室、衣服、车旗、礼仪等上面尽其所能作规定,有时仅于细微处见差别。然《周礼》之孤“卑于公,尊于卿”的地位确是毫无疑问14。
有几点需要注意。其一,关于孤卿的员数。公国之孤一人,这基本没有争议。天子之孤几人,《周礼》没有明言,为后世注家留下了争端。其二,尽管礼有等差,《周礼》在理论上也定下了命者五、爵者四的九等基调,但或许是考虑到实际礼物的操作问题,《周礼》对于礼的等差性,并没有死板地严格区分九等,而是灵活组合。“孤”的礼仪有时与卿一致,有时又高于卿一等。孤与卿分别明显之例见上引《大宗伯》《巾车》诸文,不赘述。孤与卿混而不别之例,见《幕人》:“三公及卿大夫之丧,共其帟。”《掌客》:“三公视上公之礼,卿视侯伯之礼,大夫视子男之礼,士视诸侯之卿礼,庶子壹视其大夫之礼。”均没有提到孤,则孤与卿应同属一等。其三,关于孤卿与六卿的关系。《周礼》中“孤卿”与“六卿”是分别叙述的,言“孤卿”则不言“六卿”,言“六卿”则不言“孤卿”。以二者与“三公”合言为例,“三公”可与“六卿”并言,如《宰夫》:“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三公、六卿之丧,与职丧帅官有司而治之。”《司服》:“凡丧……王为三公六卿锡衰。”“三公”亦可与“孤卿”并言,见《射人》:“掌国之三公、孤、卿、大夫之位。”《大仆》:“掌三公、孤、卿之吊劳。”《小臣》:“掌三公及孤、卿之复逆。”
那么,这里就使人感到非常困惑,“孤”与“六卿”有什么样的实质性差别?“孤”是否本属“六卿”,而由“六卿”升迁而来?《周礼》书中设置“孤”一级爵位,在现实政治中是否有类似史例给作者提供灵感和借鉴?这其实也是汉唐明清历代学者一贯关心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三、 汉儒“孤卿”旧注检讨">
三、 汉儒“孤卿”旧注检讨
《周礼》之学始于西汉末,盛于东汉,古文诸儒据古《周礼》说,以“三少”当“三孤”,是为汉儒对《周礼》孤卿的普遍认识。
《北堂书钞·设官部》引《五经异义》云:“古《周礼》说,天子立三公,曰太师、太傅、太保。无官属,与王同职,故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又立三少以为之副,曰少师、少傅、少保,是为三孤。”15这里古《周礼》说不知是何人何时所说,《史记·宋微子世家》:“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集解》引孔安国曰:“太师,三公,箕子也。少师,孤卿,比干也。”16可见此古文师说产生颇早,影响亦甚深。
《汉书·百官公卿表》曰:“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故不以一职为官名。又立三少为之副,少师、少傅、少保,是为孤卿,与六卿为九焉。”17班固“所学无常师”,时人以“通儒”目之,其以“三少”当“三孤”,显然是受到古《周礼》说之影响。洪诚先生谓班固“合三孤六卿为九卿”,与古《周礼》说将三孤与六卿分叙有别,此非古文说,实用今文说18。然细析之,班固合三孤六卿以为九卿,又与《春秋繁露》《尚书大传》《白虎通义》等今文文献中一公三卿、三公辖九卿之三公九卿说不同。
其后郑玄《周礼》注,于“孤卿”之义或用古《周礼》说,如《周礼·掌次》:“孤、卿有邦事,则张幕,设案。”郑注曰:“孤,王之孤三人,副三公论道者。”或用班固说,如《考工记·匠人》“九卿”郑注曰:“六卿三孤为九卿。”《周礼》全经提到“九卿”者仅两处,均见《匠人》篇,“九卿”说恐怕与《周礼》官制思想并不相符合。
其实,所谓古《周礼》说与《汉表》说的差别主要在于对孤卿官性质的理解。古《周礼》说以孤卿为三公之副手,坐而论道者,属于政务官;《汉表》说则以孤卿三人同于六卿,属于事务官。《北堂书钞》引环济《要略》曰:“少师、少傅、少保,是为三孤,副助三公者也。孤者,不掌官,桀然孤特也。”19显然亦用古《周礼》说。
《周礼》经文言孤,却不明言孤为几人,古《周礼》说以三少当三孤。郑注虽言三孤,却不实指谁人为三孤。《论语·微子》皇氏《义疏》引郑玄《书·微子》《注》云:“少师者,大师之佐,孤卿也。”20由此可见郑玄后来也是认可三少为三孤之说的。
总之,班固、许慎、郑玄、环济等汉晋诸儒对天子孤卿的认识主要有两点:其一,天子之孤有三人,且以三少当三孤。洪诚先生据《郑志》赵商问,认为此论实出于《尚书·周官》篇之遗文或佚说21,但也仅是推测之辞,并无确证。其二,天子之孤无职,无官署,不掌官,是副助三公与王“坐而论道”者。
四、 “孤卿”即“冢卿”说辨析">
四、 “孤卿”即“冢卿”说辨析
由于经文中并没有明确天子之孤的人数,汉儒遵从古《周礼》说以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其立论的基础并不牢固。且认为孤为“不典职”“坐而论道”者,显然是受到了儒家贤人政治思想的影响,具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因此后之学者不满于此种解释,转而注重从史学角度出发寻求答案,企图在历史中为“孤卿”找到实证。
明梅《尚书考异》云:“《周礼》孤厕于三公之下,卿大夫之上,而无三孤之数。贾子有三公三少之数,而非三孤之称。今太师、太傅、太保曰三公,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则正用贾生《保傅》之篇,而特改三少之少字,当《周礼》之孤字耳。”又云:“《周礼》三公及孤无定位、无专职,乃六卿之兼官也。故周公、召公皆以太师、太保兼领冢宰,延及宣王之世,王命卿士,太师皇父犹率旧也。盖得其人可以兼则兼之,不得其人,不可以兼则直虚其位,不轻任也。故《周礼》一书于公孤不言所掌,不详所统,因服位仪等而偶道及之耳。”22
梅提出公、孤同为六卿所兼的观点,这给了后学极大的启发。但他举周公、召公和皇父为例以证“公”而兼“孤”,却并不能使人更加清晰地理解孤卿问题,反而徒增疑惑。试想倘若三公三孤即是六卿,不但坐而论道、不典职成为一句空话,而且《周礼·射人》《司士》《朝士》中三公、孤、卿、大夫的礼位也难以安排了。
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对梅氏之论有所发挥,见于“孤”“九卿”两条。其文云:“《周礼》言三公者,皆箸其数曰三,若孤实有三人,则亦当箸其数曰三孤矣。乃通考全经,言孤者凡二十有一,皆但谓之孤,无言三孤者,则孤之数必非三人。未可以《保傅篇》之三少当之也。……盖六卿中有秉国政者,其位独尊,故谓之孤。孤者,独也。譬之大国之卿,晋士会受黼冕之命而将中军,宋乐喜为司城以为政,位在六卿之列而又独尊也。”23“《周礼》之孤乃六卿之首而非三公之副,其数一人而已,未尝有三也。”24
王论雄辩,但他有说对的,也有说错的。其说未可以《保傅篇》之三少当《周礼》之孤,这是对的,且被后世学者普遍接受。其说《周礼》之孤乃六卿中秉国政者,其数一人而已,便有失妥当。因为他主要以春秋中晚期晋、鲁等诸侯国卿大夫之例为证,此时正值各诸侯国君权下逮,国内世卿大族把持朝政,以至于出现如季孙这样“政逮于大夫四世矣”的“冢卿”。这种局面显然与周王朝的礼制相违,《春秋》“讥世卿”,因此很难说这种秉政重卿就是《周礼》中所谓的孤卿。
孙诒让《周礼正义》在《掌次》“孤卿有邦事,则张幕设案”疏中详引王氏之说,且谓“其说致确”。又引申曰:“孤者,执政之卿,亦谓之卿士。《诗·小雅·十月之交》说皇父卿士在家伯维宰之上,郑笺以为宰为冢宰,则皇父为孤卿可知。《左》隐九年传,载郑庄公为王左卿士,与虢公忌父为右卿士,并为政。《左》隐三年杜注,谓卿士,王卿之执政者。执政必孤卿,而有左右,是有二孤矣。盖孤为诸卿中执政者之称,无专职亦无定员,但不可以三少强充其数耳。通言之,孤在卿中位特尊,秩次亚于三公,故亦通称之公。……卿士为孤,而亦为诸卿之通称。”25
孙氏依杜注,认为卿士即执政者,又赞同王说,认为执政必是孤卿,进而得出孤便是卿士的结论。两周时期,周天子之下确实存在一个卿士集团,见于金文、《左传》者数不胜数,如果这些卿士个个都是执政者,则必然会政争不休。在这一点上,孙氏的解释有违情理。又说“孤无专职亦无定员”,似乎又把“孤”当作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荣称,这样自相矛盾的说法,令人无所适从。
与孙诒让推崇王说相反,洪诚先生在《读〈周礼正义〉·说孤卿未安》中力辩王说之非。他认为《周礼》之孤非一人,其文云:“考《夏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王南乡,三公北面东上,孤东面北上,卿大夫西面北上。’此为王日视于路门外治朝之位。孤不与卿大夫同位,专居西方东面,特著‘北上’之文。《礼经》通例,凡叙位言某方为上者必不止一人。此为《周礼》之孤虽不言三而实不止一人之确证。……王氏论孤卿之数,但求之于文,而不考之于事,宜其数之不安矣。”26
洪氏论公与孤的关系,认为“王朝之外,唯公之国有孤,孤因公而设之义即此可见”,又曰:“大国之孤为公而设,则王朝之孤亦必为公而设可知。大国一公一孤,则王朝三公三孤可知。”27洪说固然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但他回归于汉儒旧说,认为古文说必有据,对于“孤”的人选、职掌终究没有实指,反而没有王说简单明了。
以上诸家之说,均有合理的成分,也都存在各自的问题。天子之孤是一人还是三人?孤卿所指在战国以前的现实政治中有无具体对应之官?……此类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迄今未有公认之观点。其实,大可不必拘泥于此。《周礼》记载虚虚实实,有的官职甚至在西周金文中可觅其踪,有的却遍索文献而不得。就爵制而言,公侯伯子男五等之制或信其有,或信其无,至今未决,“孤”爵亦不必真有其实。与其努力为“孤”在两周制度中找到实证,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孤”更可能是作者理想化的构建。
但经史互动是双向的,《周礼》作者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建构,“孤”的出现难道仅仅是为了保持爵秩系统的整齐吗?也许在已经湮灭的史实中,可能存在一个国家或一个职位,对作者产生了影响,从而创作出了“孤”这一概念。只是仅据目前的材料我们仍无法作出令人满意的判断,阙疑存问,以待来者,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五、 余 论">
五、 余 论
尽管“孤卿”实质上是一种理想化的经学概念,但它在成为两汉学者知识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后,便进而开始影响现实政治,尤以王莽改制为突出表现。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始建国元年,王莽设置“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位皆孤卿”28,即所谓三公司卿。洪诚先生认为三公司卿为三公之副,与六卿不伦,与三公悬远,仅取其位与孤卿相比,并无以《周礼》之孤为三人之意,实际乃依仿贾谊文之三少副三公为之,故云:“其引《周礼》说莽官,或引莽官说《周礼》者,皆凿空之论。”29此论过于严苛,王莽改制当然不尽依《周礼》,而是杂糅今古文经说。《莽传》说他“以《周官》《王制》之文”置官设职30,可谓得矣。
不可否认的是,“孤卿”概念在西汉末年已深入人心。《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云:“莽新居摄,欲慰安宗室,故不被刑诛。及莽篡立,刘氏为侯者皆降称子,食孤卿禄,后皆夺爵。”31其制孤卿爵禄显然是依据《周礼》,但孤卿终究没有什么实际职掌与权责。自此以后,孤卿作为高等爵秩,成为当朝高级官员的泛称,一直沿用至明清。
注释">
注释
1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页29。
2[汉]服虔撰,[清]袁钧辑《春秋传服氏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页66。
3[清]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中华书局,2013年,页167。
4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页701。
5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页1250。
6洪诚《读〈周礼正义〉》,载《雒诵庐论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页215。按:《伪古文尚书·周官》有“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之语,然其书既伪,恐不能据此认为经传中另有“孤卿”之记载,但《伪古文尚书》既有此语,至少表明以三少当三孤之说(详下文)仍为东晋人所沿袭。
7[唐]杜佑《通典》卷七五,中华书局,1988年,页2050。
8[清]金鹗《求古录礼说》,《清经解续编》第3册卷六七六,上海书店,1988年,页341。
9[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页1609。
10[清]孙诒让《周礼正义》,页1384。
1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页1388。
12[清]孙诒让《周礼正义》,页1600。
13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页388。
14[汉]孔安国《尚书传》,《汉魏古注十三经》第1册,中华书局,1998年,页71。
15[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五《设官部》,中国书店,1989年,页143。
16《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中华书局,1963年,页1608。
17《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中华书局,1964年,页722。
18洪诚《读〈周礼正义〉》,《雒诵庐论文集》,页216。
19[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五《设官部》,页146。
20[梁]皇侃《论语义疏》,中华书局,2013年,页473。
21洪诚《读〈周礼正义〉》,《雒诵庐论文集》,页217。
22[明]梅《尚书考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页286。
23[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页193。
24[清]王引之《经义述闻》,页227。
25[清]孙诒让《周礼正义》,页441。
26洪诚《读〈周礼正义〉》,《雒诵庐论文集》,页214。
27洪诚《读〈周礼正义〉》,《雒诵庐论文集》,页215。
28《汉书》卷九九中《王莽传》,页4103。
29洪诚《读〈周礼正义〉》,《雒诵庐论文集》,页214。
30《汉书》卷九九中《王莽传》,页4136。
31《后汉书》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页561。
我也曾如此孤独
作者:思郁 发布时间:2010-01-24 15:29:11
最初读《革命之路》的时候,对理查德•耶茨的印象并不好。那种中产阶级生活的疏离和乏味搁置我对他小说的热情。另外,那段时间,我还过多沉迷在托马斯•曼的小说世界里。很显然这两位作家根本不具备同一纬度,但是对曼笔下宏大叙事的痴迷还是一定程度扰乱了我对耶茨的判断。这种情况,直到读了《十一种孤独》后才有所改观。
米兰•昆德拉曾说,伟大的作品只能诞生于他们所属艺术的历史中,同时参与这个历史。因为只有在历史中,人们才能抓住什么是新的,什么是重复的,什么是发明,什么是模仿。换言之,只有在历史中,一部作品才能作为人们得以甄别并珍重的价值存在,对于艺术家来说,没有什么比坠落在它的历史之外更可怕的了,因为它必定是坠落在再也发现不了美学价值的混沌之中。就如同我之前读《革命之路》和现在读《十一种孤独》一样,对耶茨的印象也判然有别。因为这两部小说很显然分属不同的历史序列,理查德•耶茨不是托马斯•曼的历史,但是《十一种孤独》所表露出的一个优秀小说家的特质,很自然的让耶茨归属于由约翰•契佛、伯纳德•马拉莫德、唐纳德•巴塞尔姆和雷蒙德•卡佛构成的艺术历史中,他们同属一个历史序列,他们都是当代短篇小说最伟大的实践者。
《十一种孤独》是耶茨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出版于1962年。我很喜欢这个短篇的名字,十一种孤独,十一个不同的故事,十一种失败的人生,一种悲观的现实主义氛围渲染其间。我们仿佛能够感知到那种灰暗的色调,沉闷的人生,乏味的生活,毫无希望的未来,这一切都令人很自然地想起现在正在火热的卡佛。也许只是一种巧合,耶茨写美国日常普通人和失意者的小说在卡佛正受到火热追捧的时候出版。博尔赫斯说,伟大的作家总是书写着他的先驱。耶茨的短篇小说的写法影响了他的后来者,其中就包括卡佛。但是现在吊诡的语境中,却是卡佛影响着我对耶茨的阅读印象。在这个现实主义风格和短篇小说谱系中,耶茨和卡佛他们都是美国平民生活的代言人,精神上契合的同类。
十一个孤独者的故事,每一个都能在我们身边发生。耶茨不动声色的叙述,不瘟不火的语言,一点点地吸引着我们渐渐深入到那个无奈者的世界,静静等待着与心共鸣的那一刻发生。之前读卡佛,我一直都在想着为什么我们会喜欢他们笔下的那些小人物,除了能发现自身的影子,是不是还有一种更深层次上的考量?我们读小说自然想获得一种与现实不一样的生命状态,比如小说中有一丝丝的彩色、希望、乐观和救赎,能有片刻的安宁抽离出无奈的现实那也是好的。但是这种希望是无法在卡佛和耶茨的小说中找到的,那我们能从他们的小说中收获什么呢?是不是可以从审美实践上考虑,日常琐碎的生活也能带给我们一种对美的诉求?也许日常生活,它并非只是无聊、重复和平凡,偶尔的瞬间也能感知到美的存留。一首从隔壁传来的钢琴曲;轻叩窗棂的微风;远处的一次短暂的眺望;陌生人的一次问候……这些平常琐事的氛围在我们个人的隐私事件中打上了无法模仿的独特印记,从而能在时间悄无声息的流逝中脱颖而出,愈加清晰难以忘怀。因这种缘故,我可怜着那个被同学排斥的小男孩文森特•萨贝拉;(《南瓜灯博士》)我体味着那个理想主义破灭的小文人索贝尔;(《与鲨鱼搏斗》)我同情着那个因为被女孩甩掉,为了发泄愤怒情绪而被捕的退伍军人。(《布朗宁自动步枪手》)当然,也许最值得一提的是《建筑工人》中那个年轻作家,他身上承载着更多耶茨自己的身影。年轻的作家,崇拜海明威,渴望有一天可以去巴黎,“也许我们在那里碰不到葛特鲁德•斯泰因或埃兹拉•庞德这样的人,也许我写不出《太阳照常升起》,但对我的海明威计划而言,最初的自我放逐是必不可少”。作家有一天看到了招聘写手的广告,一个出租车司机要求把他与乘客的故事写成小说,每篇挣二十五美元。当然,后来他发现上当了,只能挣到五美元。作家成了出租车司机的雇佣文人,但他觉得他们之间仍然存在高低明显的鸿沟,他是具备某种未知荣耀的作家,自然在精神气度上要高人一等。直到有一天,司机出现在了作家的门口。耶茨在这里对作家想保持可怜的自尊的描述充满了反讽和调侃:“我记得让他发现我家如此简陋反令我有一种波希米亚式的骄傲;我猜我有种自命不凡的想法,让伯尼•西维尔(出租车司机)明白人们会贫穷与聪明兼而有之,对他不会有什么伤害。”
我觉得已经没有必要过多堆积对耶茨的敬意了。我只想说,那样可怜的生活,那种波希米亚式的骄傲,我都曾经有过,这就足够了。
思郁
2010-1-8书
十一种孤独,【美】理查德•耶茨著,陈新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定价:20.00元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强烈推荐(585+)
- 差评少(144+)
- 无广告(459+)
- 三星好评(403+)
- 中评(145+)
- 字体合适(178+)
- 体验差(607+)
- 种类多(624+)
- 二星好评(122+)
下载评价
- 网友 索***宸: ( 2024-12-19 09:17:02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石***烟: ( 2025-01-01 03:11:14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居***南: ( 2024-12-10 11:55:4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冉***兮: ( 2024-12-27 02:08:29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权***颜: ( 2024-12-17 13:08:59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孔***旋: ( 2024-12-18 10:15:43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晏***媛: ( 2024-12-25 05:57:00 )
够人性化!
- 网友 田***珊: ( 2024-12-07 08:28:08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訾***晴: ( 2024-12-07 08:42:29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后***之: ( 2024-12-10 04:12:25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陈***秋: ( 2024-12-20 00:04:20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喜欢"9787511521996"的人也看了
- 9787513548298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民法典担保制度适用实务全书 史国政 担保制度解释基础理论 担保规则适用 担保法实务 中国法制出版社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承欢记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四大名捕 漫画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小菜谱29:家常凉菜139例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英语常用词用法词典(修订第2版)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9787565412721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全新正版全新 法语DELF考试全攻略 欧标C1/C2级 傅荣 外语教学与研究 留学法国申请法语水平考试 考试题型分析 答题技巧 法语考试L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