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认知与日常使用/何毅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车辆认知与日常使用/何毅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车辆认知与日常使用/何毅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车辆认知与日常使用/何毅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车辆认知与日常使用/何毅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车辆认知与日常使用/何毅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车辆认知与日常使用/何毅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车辆认知与日常使用/何毅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车辆认知与日常使用/何毅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车辆类型、性能参数、技术参数配置、运行材料、功能按键认知。本书内容简洁、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可作为技工院校学生对车辆日常使用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初学者对车辆整体认识提供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无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深度书评:
简短笔记
作者:世人都晓神仙好 发布时间:2018-12-07 19:24:46
身为美国的一名政治、行政学家,古德诺要致力于解决的首当其冲是美国政治与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以及为改进美国至上而下的制度而给出方案。
初看这本书我们都容易被一种惯性思维所左右,为什么要讲政治与行政?好像无论从国家三权分立的角度来看,似乎他忽视了司法权与立法权,还是从政党与政府的关系论述来看,可能也完全被我国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大为不同而丧失了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越往深入,其实越好理解,其一以贯之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其实就已经完全包含了美国——这个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曾经在国家治理体系上或多或少存在的与现今人们所观察到的不同的办事制度。
从1787年制定并在1789年生效的美国联邦宪法,向来以其制定的完备性且少有大改而令人称赞,但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是涉及到政党与行政方面或者国家最基本之制度,一直在完善和补充中。我们将其罗列如下:①1791年:宪法未赋予政府的权利都属于各州和人民;②1795年:限制联邦法院对各州的管辖权③1804年:总统的选举办法;④1868年:众议员选举;⑤1870年:公民不得受到(除个别之外的因素造成的)选举权的限制;⑥1913年:代表各州的联邦参议员必须直接选举;⑦1920年: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即赋予女性选举权);⑧1933年:规定总统任期、过会议事程序;⑨总统最多连任一次;⑩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指派总统选举人的办法;111964年:选举权不收税收限制;12总统与副总统的继任规则;13保护18岁以上公民选举权;14禁止随意改动议员薪酬。
这里可以看到,27条宪法修正案,其中过半是事关国家政体或说根本制度的条款。可见美国深深意识到其身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不过200多年的历史,为了维持长久的统治与稳定,不断完善政治制度的必要性。虽然美国在成立之时便已经完全可以参照英国的民主共和制,甚至于说是德国的邦联制,但其后显然美国是完成了弯道超车,不仅建立起完全废止君主存在的总统共和,而且抛弃掉原来的邦联,一举实行更加具有中央控制力的联邦体制。
细观美国在1900年以前通过的5条修正案,地方民主权力的扩大,不论是州政府还是民众显然都更少受到来自中央或地方中央的行政掌控,这也许是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要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行政命令权力的因素,但这两者并不矛盾,通过横向赋予人民更多的权力和解除地方政府在施以地方意志时完全来自上级的决定却也不无可能。此后的一系列改革,使得美国不仅使美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利坚合众国,更是锦上添花地赋予人民更自由的民主,这也难怪美国在当今世界敢于标榜人权。
我们接下来来按书本顺序来梳理一些作者具有启发意义的思想,一些内容以我国为原本来阐述,这样更显实际意义。
开篇作者提出,那些身处学术界高位的学者,在对国家政府问题研究上存在一个致命缺陷,总是无法跳出思维的怪圈。那这又是怎样一种现象?理论之研究,不仅在于理论,更为之实践所服务。若一个人总是关注于理论本身,其实并无意义,真理必须应用于实际。为理论而而理论,难免会让人们看不到理念与现实所存在的差距。就拿法律来说,法律所要遵守的总是竭尽全力的公平和正义,但若我们朝着实体正义的方向,不免就忽视了法律为之人民而服务的最终目的,这时结合道德正义的实质正义,辅之程序上的正义才大可令人信服。这点从去年的辱母杀人案、今年的宝马反杀案可窥见我国行政执行悄然之中的改变。
回到本书的主题,何为政治?何为行政?除去作者和所有论文作者一样追根溯源的查词精神去界定概念,简单来说,作者认为政治是政策或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对政策的执行。但其中还存在着两种关系:第一,行政采取行动实现意志所代表的政治,但意志从来不是国家利益本身,即意志为意志,在意志背后所隐藏的是目的。第二,行政的行动不是从一而终的死板程序,它需要通过形式的行动来实现。这就串联起来目的→意志→行动→形式这四个步骤。
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观察到,不论是何种体制的政权,也不论是何种意识形态的国家,其行政命令的行使不能完全匹配国家意志的表达,我们先不论这种意志的表达完整性,单论行动所做出的结果,也从来不让人相信是照章办事。我们从国家来剖析,作者首先认同的是霍布斯国家是一个有机体的论述,在其类比马的例子中,作者否定了将国家作为抽象概念来考察的做法,所以欲先分析国家在政治与行政上的问题,必先将国家视作一个整体,一个贯彻社会心理去付出行动的有机体。
那这样看来,自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铺天盖地展开,占据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体制以来,以及其后的社会主义和追溯到之前的封建主义,甚至于说奴隶社会,国家的行政为贯彻意志这一点从未改变,所不同的是主权者将权力给予存在于国家内部的哪个机会部门。这是有机体内部所存在的劳动分工,国家意志表达的上层分身乏术,为国家的行政部门,如暴力机构的存在提供了理由。我们得出结论,政治的存在催生了行政。
将政治与行政看做分工,另一层面,其实将在行政内部的分化看做分工更加合适。这也就是作者的行政本意,包含了大众意识中的立法、司法、行政、监督四个部分。可这只是表象,看似明晰的分工,大体具备了很好执行政治意志的能力,但暗藏与其中的东西却直接导致行政总会出现偏差契合:⑴立法部门实质上的不唯一性。议会通过法令,但为了行政的方便,我们允许政府部门的法规、司法部门的解释权、基层人员的酌情处理存在,导致国家意志表达的不唯一性。⑵间接表述的弊端。不管是权力分立最直接下属的最高层政府,还是权力执行的末端基层政府,他们虽然代表秉承完整执行人民最终意志的信念,但他们终究不是皇令的表述者,即使依托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传递出现更小的偏差,但我们仍然无法避免的自作主张,从来都使国家意志表达存在变化。⑶权力分野应该模糊化的负面。极端的权力分立无法使国家有效运行,因此我们不得不采用权力的模糊分化,即应该允许行政机构存在一定的多权力性。不过我们能否耍得一手好的跨越边界的权力融合,使各功能为其所应是,意即行政体制的执行者能协调各种资源、照应各类利益群体似乎成为了难题。
为了确保国家意志的真正执行,我们主张把政治放在主导的位置,则行政位于从属地位。用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党是领导一切的。我们不能以作者以小见大的政党冲突下产生的无记名投票选举的产生来观察我国到底是怎样通过政党来实现政治意志的表达的,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政党在国家意志方面对于政府的控制权,因为我国的特殊性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国家意志究竟不是政党意志,国家意志要摆在政党意志之上,更进一步说,政党意志不应为私,政党意志应为促进国家意志而存在,政党为实现国家意志表达的组织工具。倘若政党在控制行政方面不能采取“有限论”,那政党很容易沦落为利益集团,所谓“要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但这只是理想状态。作者认为,要想避免这种状况,必须设立独立于国家意志表达机关的机关,使这一机关为国家意志的表达把关。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政党之间存在竞争与牵制,实质是人民的选举权使其发挥了作用,健全公众舆论为其一方法,是为代议制的补充。
我们再细细分析政党与行政的关系,来看国家意志为何出现偏差。政党代表政治,一方面,从内部来说,政治机构永远试图将自己特定利益融入国家意志,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西方的两党执政的不同明显观察到。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定制化的政治,主体未变,但深深刻上了执政党的烙印。但另一方面,从外部来说,政府的畏惧(不能匹配国家意志)使其极大缩窄行动幅度,欲将行动控制在国家意志范围内,这往往导致国家意志的部分执行,这不免是国家意志保守性的向内违背。
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所论中央和地方关系为州与县、市、镇和特别区等地方行政单位的关系。而国家意志最终施之的地方为地方,故作者认为国家和地方政治共同体必有一方占据最高地位,这就决定了国家的集权还是松散的利益集合体。问鼎中原警告我们地方政权不能占有国家的重要决定权,邦联的松散警告我们实行一国两制或民族区域自治的同时必须保留绝对统治权。
国家是一个包含多个地方政治的复杂综合体,为民主而实行地方自治,赋予地方政治看上去很符合现代化的要求,而在人类文明的演变中,集权二字,似乎让人联想到的只是踹不过气来的上对下的“军事化”管理。但我们不应怀有这种偏见,现代社会的集权二字始终是建立在结合地方特色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这才发生了全国性的政党和政府的纵深性,即政党的建立要在全国基础上,政府的存在要以层级为依据,从上至下,是为地方自治。
那在建立集权的过程中我们该去如何注意?现代人们普遍得出这样的结论: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因此我们需要建立监督机构,监督要从内外部着手。权力的行使也需要牵制,不同部门之间的权力交叉地带是为此消彼长的最好方法。所以一些身处较为下层的民众和组织,总希望国家做好权力的监督,做好权力的分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对于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是件好事,从缺乏视角看,对于行政权力的干扰极易造成行政效率的低下,不管是从内还是外而言都是这样。但人们的期望和出发点总是好的,正如威尔逊在篇章中提到,“构建良好行政的明确观念已经广泛传播开来”。
在鼓吹民主政府的观点中,古德诺还提到一点——政府官员的任期问题。经验对于行政性质的官员至关重要,但人们总以为,频繁更换在职官员,因为能同时起到古代避嫌制和防止地方官员权威化而显得利大于弊。其实这同时引起我们思考政党长期存在的必要性。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假设:国家存在的目标是为了人民的民主权力得到实现,如果去除国与国的竞争,进入到国与国互不相闻或者说全世界只此一国的情境,我们的确该去大力提倡民主,牺牲效率。但我们都知道,从人类建立国家文明以来,从来都不存在这种状况,若要找寻完全的民主,或许他们该回归到原始部落中找寻。
人的欲望自然无穷,我们都心知肚明的知道,如果官员的利益来源只有薪金,显然无法阻止或可能直接诱导官员的腐败,除非这份薪金绝对的可观。那作者为什么会提出将薪金作为立法或行政机关职位的报酬。这恐怕和美国的国情紧密关联。我国自古以来的学而优则仕,人们之所以认为的官职,如若真的在职位本身,怕是没有人愿意当了。所以,官员的外部报酬显得十分重要,官员执政要么出于显身,要么出于兴趣,即官不为唯一的本位,颇有兼业的意味。
我们把话题转移到政党上来,也就是作者的后几章内容上来。
作者首先强调的是政党的强大,不同国家的政党依据国情有着不同的政治甚至行政任务,但我们必须要强调的是,政党力量强大才是维持政治下行政稳定的可靠基础。但我们所要的政党主导,绝不是政党对行政力量的过分膨胀。但我们又不能严格控制政党力量的压迫,去维持弱势的政党渗透。这就形成了政党存在感的矛盾或者说悖论。
作者用法、意两国作为例子,引出政党存在所要必须注意的问题。政党的选举问题:内阁总理挑选控制选票相对多的人担任内阁成员,一旦当选,因为政治意见的分歧必然导致决策效率的低下,夹杂着私人目的的决策更是无法让政策的制定令人信服。虽说内阁总理实现诺言去得到追随着的支持,而支持者以选票作为回报看似是一把良好的利益交换循环,但如此黑化的政党,问题正如前面所述只会多不会少。
在政党选举的下层也是如此,集贸市场般的选举,一手交钱、一手交权,政党内部为他们的金主所服务,看似五花八门的不同利益群体所带来的利益诉求果真能实现,好像是照顾到了国内的大多数群体,实则不然。这显然加剧了政党的分散经营,就好像我国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所给予小国的利益条件,需要各自下政,才可以完全符合他们众多的利益诉求。但这是国家在对外的利益满足上,我们本身无需顾及利益诉求的差异和各小国之间共同利益的达成,而政党本身面对的却是统一的国家,这样的做法也难怪往往出现要求特殊法规甚至于要求脱离中央政权的州政府。
党员要对党忠诚,这在任何一个政党内部的要求都是如此。党员的甄选自然成为重要的事,党魁在政党中的地位几乎使其能够决定绝大多数重要的国家事务。在英国这种国度内,刚开始国王有权挑选议会所信任的人做他的大臣,但大臣没有理由听信国王的实际情况,使得政党领袖实质成为国家的真正掌权者,随着国王的象征性越来越强,党派的斗争逐渐取代国王和议会的斗争。
党魁的自身能力至关重要,他们往往是集权的,不同于古代开明专治,他们是民主集权,这样的集权在实际处理各方观点中,直接避免或忽略暂时性的冲突,促进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更快的妥协,最终妥协的提前到来使得政府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回应社会大众的需求。党魁的出现更多是变相地使人民愚民化,实现更好地统治。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主要是通信与交通)、受教育程度的大幅提高,不同于早期时代的政治复杂程度伴随人民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同时出现,带来现行制度的水土不服,制度缺陷没有给人们很多的反应时间,无形中阻碍着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人们却不自知或怠于行动。
古德诺在书中的前瞻性眼光,显然是想通过预防而使美国的政治与行政实现更完美的转变,协调运作就是最好的目标。
写作不易,大家帮忙点个赞,关注一下公众号呦!
如果你只是袖手旁观
作者:理想国 发布时间:2020-03-26 15:50:40
文︱李公明
晴阴未定时分,读“理想国丛书”的两部沉甸甸的新书,英国历史学家理查德·J. 埃文斯“第三帝国三部曲”中的《第三帝国的到来》(原书名
The Coming of the Third Reich
,赖丽薇译,九州出版社,2020年2月)和《当权的第三帝国》(原书名
The Third Reich in Power
,哲理庐译,九州出版社,2020年2月)。
首先想到的是近来时有思考的一个问题:关于纳粹德国的历史著作的中译本, 如果把近几十多年来有关的中文译本列一份书目,恐怕会很长;我看到网上有“纳粹德国相关书籍 一千 部”书目,到前几天还在更新,虽然现在远未够一千本,也够惊人的。纳粹统治德国的时间只有十二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太短暂了,但是全世界研究它的著作用汗牛冲栋也难以形容,据迈克尔·拉克(Michael Ruck)在2000年整理的关于纳粹的参考文献就有三万七千种。原因很简单,短短十二年的时间,纳粹帝国太邪恶、太黑暗,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太深重了,这样的历史教训难道不应深入研究和记取吗?
我们这代人最早阅读关于第三帝国的书籍,应该就是美国记者威廉·夏伊勒那部名满天下的《第三帝国的兴亡》。原书于1960年出版,1965年董乐山等九人合译的《第三帝国的兴亡》中译本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因为作者是资产阶级记者,且书中对“美帝国主义的绥靖政策讳莫如深,未作揭露”,并对斯大林本人“进行了恶毒的歪曲和诬蔑”,因此长期内部发行。但是,这部书却成了阅读史上“内版外传”的奇观,从内部书店流传到社会上,影响极大。我是在1974年高中毕业后、下乡前的一段日子读到这部书,借书给我的小伙伴反复说赶快看、很多人等着。作家胡发云回忆当年阅读该书的震撼是“石破天惊”,因为纳粹的口号和做法太让人震撼了。葛岩在《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一文中也提到这部书,沈展云在《灰皮书、黄皮书》(花城出版社,2007年)中认为,当年包括《第三帝国的兴亡》在内的这些“皮书”对“文革”中觉醒的一代青年人产生了巨大影响。四十多年过去了,今天人们还是那么有兴致地读《第三帝国的到来》,说明世界历史类很多图书选题是长效的,出版界有眼光。
《第三帝国的到来》,关键是“到来”:它是如何到来的?作者的写作意图很明确:一,写给公众看的全景式历史,而不是仅仅面对历史学家的专题研究;二,让读者回到那段历史中,思考如果你在当时会如何思考、怎么行动?作者说他自己也无法知道如果生活在第三帝国之下他会如何行事。(序言)从该书的主要章节题目就能很清晰地看到 “第三帝国的到来”的社会各个方面:德意志的独特性、宣扬仇恨、陷入混乱、民主之殇、大通胀、文化战争、纳粹主义的兴起、啤酒馆暴动、卷土重来、通往权力之路、大萧条、民主制度的危机、暴力的胜利、建立第三帝国、恐怖开始了、国会纵火案、民主政体被摧毁、德国的一体化进程、希特勒的文化革命、不和谐音符、艺术的净化、“打倒非日耳曼精神”、 一场“摧毁旧秩序的革命”?——全景式的图景,步步惊心的发展。该书从德国特殊的历史中寻找法西斯和民粹主义的根源,同时从一战后德国社会的复杂局面中探讨纳粹崛起的现实因素,作者对各种社会的、政治的和文化心理的因素具有敏锐而深刻的辨析力,揭示了在纳粹崛起的过程中极端残酷的政治暴力的本质以及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说到政治暴力,有一个很形象、很视觉化的例子。作者注意到并且详细分析了1930年代初德国各政党在选战中使用的海报,“几乎所有海报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占据醒目位置的是一个巨大的、半裸的工人形象,它从1920年代末开始被用来象征德国人民……在德国全境,选民们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暴力形象。……海报和杂志插图以及街头的大规模示威和游行所呈现的那些视觉形象,赶走了理性演讲和口头辩论,助长了易于吸收的、煽情的陈词滥调,从而调动起各种各样的情绪,包括仇恨心理和攻击意识,以及对安全与救赎的渴求。(312—313页)正如《格拉斯哥先驱报》对该书的评论所言,“对重要细节的捕捉是此书的出类拔萃之处,它生动地描述了街头混乱的现实,读者可以从德国人所犯下的、所忽略的无数粗野暴行中嗅出血腥之气。”
通向纳粹帝国的道路是在之前的布吕宁政府期间就开始铺就的。布吕宁坚信回归俾斯麦的体制将造福全体国民,开始限制民主权利和公民自由,例如他在1931年3月限制媒体对其政策发表批评意见。“纳粹党当政期间对民主制度和公民自由不遗余力的破坏,其实在布吕宁执政时就已经开始了。”(272页)有了这样的前奏,才会有1933年的“德国的一体化进程”:警察突袭从前默许的同性恋集会场所,压制了性法律改革运动,取缔民主派各政党,接管市议会和州议会,报纸失去自由调查权,新任命的官员可以无所顾忌地大放厥词地表达偏见,以强迫手段处理失业问题,镇压表达异议的人士,从国家到乡村的每个层级实现公务员的纳粹化。(401—406页)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再也无法挽回,第三帝国的到来已经势不可挡。
《当权的第三帝国》同样是一幅全景式的图景,埃文斯以更为海量的史料全面分析了纳粹德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政策、实际措施和社会影响,揭示了当权者是如何通过一系列铁腕政策和政治暴力制造了经济繁荣、人民团结的假象,把全民族捆绑在纳粹政治的战争之上,战争的浩劫不可避免地到来。该书的各章的主题是:治安和镇压、文化和宣传、宗教和教育、经济社会和日常生活、种族政策和反犹主义、外交政策;贯穿全书的核心主题则是纳粹分子要让德国以及德国人民为一场全面战争做好准备。另外,还有其他的主要论题:第三帝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德国人民的支持?第三帝国的运作模式是什么?希特勒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在一个宣称获得了全体公民支持的独裁政权下,人们在面对国家社会主义思想灌输时表示反对、抵制、异议和不服从的可能性有多大?……。(序言)这些无疑都是“当权”的核心问题。
从“到来”到“当权”,有一个共同的论题是关于恐惧与服从。“纳粹集团治下的德国社会到底遭受了多少恐怖与威胁?”作者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对绝大多数德国人——包括数百万前共产党或社民党员——来说,只要规规矩矩的,他们就不会感觉到逮捕、监禁和集中营的存在。”(113页)因此有历史学家认为,纳粹政权根本不是靠恐怖手段进行统治,帝国的暴力和胁迫与多数普通德国人的生活无关。对此观点,作者通过详细的分析指出不能低估第三帝国自上而下的恐怖和威胁,逮捕、起诉和监禁威胁着生活在第三帝国的每一个人,纳粹政权用恐怖手段迫使德国人保持沉默。“第三帝国治下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笼罩在这种无处不在的恐怖氛围之中……。”在好多年之后,一个上了年纪的工人问采访他的人:“你懂什么是恐怖吗?”“不,你不懂。第三帝国就是恐怖。”(117页)也是在后来反思纳粹德国的时候,律师雷蒙德·普雷策尔表达了同样的看法,纳粹政权之所以存在,“最简单的原因是恐惧,如果你深入观察,就会发现导致人们屈服的最根本原因,几乎总是恐惧。”(《第三帝国的到来》,415页)
最后还是要回到《第三帝国的兴亡》,因为有一部关于它和它的作者的书也值得一读,或许出版界也会有兴趣翻译过来。2011年美国资深记者史蒂夫·威克(Steve Wick)出版了他的《长夜:威廉·夏伊勒和〈第三帝国的兴亡〉》(
The Long Night: William L. Shirer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St. Martin's Press ,August 2, 2011),该书聚焦于威廉·夏伊勒在纳粹德国的经历,以及他的《柏林日记》和《第三帝国的兴亡》的诞生经过,讲述了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如何在纳粹的新闻管制和舆论封锁的淫威下冒险工作、向外界透露真相的传奇故事。
原来,少年夏伊勒就立志不凡,要像亲历俄国革命并写出《震撼世界的十天》的约翰·里德那样,做历史的“见证人”、“记录者”和“发出警报的人”。大学毕业后他成为美国报社的外派记者,从1934年初开始先后为赫斯特的通讯社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做柏林驻站记者,他很快就发现纳粹政府正利用宣传欺骗人民,不断强化法西斯极权统治。他的广播节目很受听众欢迎,他知道如何应付德国审查员和美国新闻主管的压力撰写和广播自己的故事,他也深知他的同行记者由于缺乏远见和害怕审查制度而失败,其后果就是掩盖了大屠杀、蓄意发动战争等罪行。史蒂夫·威克充分利用了夏伊勒的一切私人文件、档案和他本人著作中的材料,成功地把纳粹政治、世界局势和个人体验融合为一个充满冒险、恐惧和勇气的传奇故事,因此这也是关于人性的故事。夏伊勒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到巴黎寻找工作和结识非凡人物,后来也去过维也纳和印度,并遇到了妻子苔丝。那是充满了欢乐与挑战的青春岁月,直到1934年他来到柏林,找到了自己的使命。纳粹政治的恐怖氛围很快裹挟着他,漫漫长夜之中,他坚持工作,并且时刻警惕盖世太保的监控与迫害,直到在1940年成功回到美国;第二年出版了他的《柏林日记》。有评论家感到不满的是,该书没有继续讲述战后夏伊勒重返柏林并且出现了纽伦堡审判的故事,这的确是一个遗憾。
从《到来》《当权》到《长夜》,最后还是令人想起作者在《到来》的序言中关于纳粹帝国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论述:它既非历史的必然,但也不能说是偶然发生的。从历史哲学来看这是永远可以争论的问题,但是如果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34年,退役军官、德国总理府前高级文职官员埃尔温·普朗克(Erwin Planck) 对冯·弗里奇将军说的那句话就更有现实意义:“如果你只是袖手旁观,那么总有一天厄运也会降临到你的头上。”(《当权的第三帝国》,41页)
本文首发于《澎湃新闻·上海书评》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还行吧(200+)
- 内涵好书(572+)
- 强烈推荐(580+)
- 情节曲折(259+)
- 收费(438+)
- 中评多(206+)
- 好评多(361+)
- 字体合适(660+)
下载评价
- 网友 蓬***之: ( 2024-12-15 02:18:43 )
好棒good
- 网友 康***溪: ( 2024-12-25 18:33:10 )
强烈推荐!!!
- 网友 索***宸: ( 2025-01-06 01:19:02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瞿***香: ( 2024-12-17 04:08:33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融***华: ( 2024-12-13 02:41:24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国***舒: ( 2024-12-31 14:32:46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利***巧: ( 2024-12-31 17:13:42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孔***旋: ( 2024-12-19 02:32:03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曹***雯: ( 2025-01-04 13:31:25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戈***玉: ( 2024-12-25 08:47:46 )
特别棒
- 网友 冉***兮: ( 2024-12-07 11:09:01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濮***彤: ( 2024-12-17 18:06:55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笑傲江湖 :[8]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华图2014贵州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9787513114516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上海女人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BIM技术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牛津英汉汉英小词典(新版)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汉语教程 第一册(第3版)(上)(含1MP3)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灌篮高手原画集(精)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期末复习冲刺卷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政治制试卷人教版2020春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庄子逍遥游书籍今注今译本 道家南华真经全书集释南怀瑾大师中华国学书局全集 中国哲学畅销书排行榜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