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减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5)(2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国际减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5)(2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国际减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5)(2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国际减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5)(2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国际减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5)(2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国际减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5)(2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国际减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5)(2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国际减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5)(2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国际减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5)(2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自2017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陆续按不同专题组织中外专家进行联合研究,出版了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金砖国家、亚太区域合作等四份报告的中英文版,受到中外专家和有关部门的好评。这次就国际减贫合作的报告为该系列第五份,后续还有亚洲文明等系列报告陆续安排出版。本报告主要是2018年11月举办的“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期间,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国家开发银行等承办机构组织,中外方专家在会前就会议议题撰写的有关“国际减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报告基础上修改完善集合而成,总计有39篇研究报告,同时论坛举行期间的重要嘉宾演讲和论坛主题总结也收录其中,主要有: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减贫成就、中国推动减贫脱贫中国理念转化为国际共识、减贫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议题。报告集主要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减贫成就、中国推动减贫脱贫中国理念转化为国际共识、减贫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三个部分,讨论中国过去40年经验和成就,并讨论如何在此基础上迎接当前和未来挑战的机会。事实表明中国不仅有减贫的决心,更重要的是有将之落实的行动与举措。该报告集是目前有关国际减贫合作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较新研究成果,其中外方人员参与讨论达25篇左右。拟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出版。
书籍目录:
上册
主题报告
中国扶贫理念、实践及其全球贡献 蔡昉/3
专题报告一 改革开放:中国扶贫与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 吴国宝/13
中国式扶贫的历史意义与世界意义 温铁军 刘亚慧 董筱丹/19
中国工业化与大规模减贫:40年回顾与展望 黄阳华/27
识别中国农村贫困 唐迈(Michael Dunford)/41
推动中国实现更加包容的增长 玛吉特·莫纳(Margit Molnar)/53
中国精准扶贫的互联网经验 曲强/65
柬埔寨新时代的减贫 宋春奔(Sum Chhum Bun)/73
泰国减贫项目实施情况简要报告 皮西·帕潘(Pisit Puapan) /85
斯里兰卡为减贫而实施的农业改革:借鉴中国的农业改革 马诺伊·蒂布博图瓦瓦(Manoj Thibbotuwawa Rajakaruna Mudalige)/100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驱动因素和补救措施 恩朱古纳·恩东古(Njuguna Ndung'u)/108
博茨瓦纳的消除贫困战略 乌托图恩·科雷亚(Uttum Corea)/118
21世纪解决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贫困问题 唐纳德·马利(Donald Mmari)/125
劳动力市场监管、就业与贫困:寻求共识 伊亚那土·伊斯兰(Iyanatul Islam)/135
通过应用共同评估框架,加强公共部门的社会责任 德米特里·马斯洛夫(Dmitry Maslov)尼克·泰斯(Nick Thijs) 让-马克·多科特(Jean-Marc Dochot) /145
专题报告二 新时代扶贫:中国的扶贫理念与创新实践
中国减贫的国际发展经验:多元目标体系与国家发展战略 高宇宁 李轶瑶/159
用计量经济学评估中国财政政策对贫困的影响 阿克巴·胡塞诺夫(Akbar Huseynov)/168
菲律宾公共住房供应的参与式管理 马里夫·巴列斯特罗斯(Marife M Ballesteros)/177
中国与别国的减贫对比 尼兰·德奥(Neelam Deo)/188
贫穷:尼泊尔的状况、原因、计划和成就 皮尤什·什雷斯塔(Piyush Shrestha)/191
经济转型:一种新的减贫模式 乔治·博阿滕(George Boateng)/203
白俄罗斯减贫政策 阿纳斯塔西娅·博布洛娃(Anastacia Bobrova)/210
经济发展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扶贫 博伊科·奥莱娜(Boiko Olena)/219
斐济的贫困 倪莱斯·刚德尔(Neelesh Gounder)/222
通过技能开发和社会保护解决非洲的青年贫困问题 亚历克西斯·哈比亚雷木叶(Alexis Habiyaremye)/225
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洲的遥远梦想? 马特洛恩·马鲁(Matlotleng Matlou)/235
扶贫与中非合作:经验分享与新视角 布什拉·拉姆尼·本希达(Bouchra Rahmouni)/256
下册
专题报告三 国际减贫合作:全球开发性金融机构
助力国际减贫发展中国扶贫资金筹集和使用:特点与展望 傅志华/265
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开发性金融的市场培育作用 徐佳君/272
跨越绝对贫困后的多维反贫困新目标 张琦 孔梅/281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减贫的经验:向斯里兰卡和南亚提供的借鉴 阿图拉·塞纳拉(Athula Senaratne)/285
太平洋岛国关于减贫的视角 易立亚·欧迪诺(Dr. Hiria Ottino) 弗朗索瓦·马特尔(Fran ois MARTEL)/293
透过以埃及为重点的性别视角看融资渠道 阿德尔·埃尔赫梅利(Adel Elhemaly)/305
秘鲁最近的减贫:趋势和驱动因素 米格尔·哈拉米佑·巴南特(Miguel Jaramillo Baanante)/318
中非和农村扶贫模型 马马杜·法尔(Mamadou Fall)/324
乌干达可从中国获得发展启发 西德尼·米利亚(Sidney Miria)/335
国际减贫合作:开发性金融机构在国际减贫中的作用 沙夫卡特·卡卡海尔(Shafqat Kakakhel)/338
特别报告 “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 主旨演讲辑录
金墉(世界银行行长)/351
阿奇姆·施泰纳(联合国副秘书长)/356
吉尔伯特·洪博(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总裁)/362
刘永富(中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365
金立群(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369
朱鹤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373
卡马特(新开发银行行长)/377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381
邹加怡(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副部长)/385
林毅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388
作者介绍: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作者:濑户内海 发布时间:2021-02-13 12:44:31
非常系统的茶书
作者:叶纸君 发布时间:2018-02-01 22:11:05
总是不经意间被洋七简单乐观的生活态度所打动,只要是认为有意思的事情,都应该不断地尝试,这样一来,有一天幸福会忽然降临。
作者:林海远 发布时间:2022-09-28 23:57:44
从小就喜欢这款战列舰。还制作过大和号的模型。书中的图片还不错。
作者:爱琪琪99 发布时间:2019-08-19 22:37:48
描写儒林众生相,各有特点,写作手法像“移步换景”从一个人衔接到另一个人,很自然,别具一格,但对人物刻画难免不够深刻。
作者:天涯明月刀 发布时间:2024-01-21 15:47:39
不错的选本
作者:蒙咕噜海军元蟀 发布时间:2022-08-19 23:55:57
入门书
深度书评:
读书笔记——《八次危机》
作者:東风 发布时间:2013-12-21 22:45:37
《八次危机》读书笔记
(豆瓣显示效果不好,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b11ae90101k3vf.html
)
摘 要:新中国建国60年以来,在意识形态的掩护下发生了8次经济危机。中国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通过对内(即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转嫁发展成本和经济危机的风险。因此作者认为,必须重视“三农”,它是重要的“劳动力池”和“资金池”。只有农村保持稳定发展,中国才能得以在经济危机时向农村转嫁风险,保证经济在城市“软着陆”。
关键词:经济危机 成本转嫁 三农
一:引言
作者温铁军教授认为,尤其是农村经济中国作为后发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巨量的人口和土地,以及异于西方的传统意识形态。中国在没有进行西方式的“海外扩张式资本原始积累”的情况下就开启了本国的现代化,因此,其问题和模式也不能简单地用西方的意识形态来解释。
作者作为中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专家和“三农”专家,对于中国的经济问题,尤其是农村经济问题,有着独特的认识。他认为,新中国建国60年以来,在意识形态的掩护下发生了8次经济危机,其中改革前后各有3次属于“债务转化赤字型”,纳入全球化后有两次输入性危机。根据“成本转嫁理论”,西方工业化工程中,常常向海外转移发展成本,将发展收益留在国内,造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而中国则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通过对内(即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转嫁发展成本和经济危机的风险。因此作者认为,必须重视“三农”,它是重要的“劳动力池”和“资金池”。只有农村保持稳定发展,中国才能得以在经济危机时向农村转嫁风险,保证经济在城市“软着陆”。
二:八次危机的发生机制、特点、影响等
危机一:1958—1960.苏联大规模撤资以后
1.发生机制:(1)1957年苏联撤资,外债压力。(2)1958年起,中央鼓励地方自主工业化,大办“五小工业”,以地方资本和劳动力大规模投入替代外国资本。地方财政赤字上升。
2.后果:国家财政赤字急速上升,依靠国家投资拉动的工业体系失去资金来源。
3.解决:(1)61年政府动员上千万城市人口到农村生产自救,国家产业资本通过“排斥劳动”弱化城市失业的巨大压力。其中,56年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建成以“城市单位和农村合作社”为基本单元的社会组织体系。(2)政府“部分退出”不经济的农业,允许小农村社制经济部分地推出“集体化”(各种自留地、拾边地等)。
危机二:1968—1970.三线建设的影响
1.发生机制:(1)外债。1968年彻底偿还苏东债务。(2)1964年核武器(3)1965年三线建设。65-75年间国家投入一半以上的基建资金进行三线建设。64年至80年代,国家头图2052亿元,切三线建设的经济效益很低。
2.后果:外债压力和国家加大投资,财政赤字上升,经济增长乏力(国家投资主动力)。
3.解决:(1)68-70年全国千万青年下乡。(2)兵工厂和三线建设少量招工。
危机三:1974-1976.四三方案以后
1.发生机制:外债。1972年四三方案,1974年财政规模800亿,赤字00亿。
2.后果:财政赤字,经济增长乏力。
3.解决:数百万青年第三次上山下乡,靠“大锅饭”活命。(20年内三次上山下乡,农村承担了4000万失业城市青年)。
危机四:1979—1980.在第二代领导核心交接的时期
1.发生机制:(1)“四三方案”和“八二方案”,外债。70年代政府投资过度积累的财政赤字,中央和地方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投入造成更大赤字。(2)中央增加人民福利补贴,“赎买”人心,维护政权交接期社会稳定。1979—1981,1400多亿元。
2.后果:(1)财政赤字,经济增长乏力(2)知青返城,没有工作,动乱,1981“两个严打”。
3.解决:(1)农村:农业方面,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大包干”,政府推出不经济的农业,把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收益留给农民,同时甩出农村公共管理和农民福利保障;提高粮价;集体化时期的农田水利基础。非农业方面,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乡镇企业,农村土地和劳动力就地资源资本化,收益归农村所有。(2)城市:企业改制。(3)外贸:对外开放,对外借款和合资经营,各开发区,外资和国外市场。(4)财政大包干,分灶吃饭。
危机五:1988—1990.滞涨与激进改革
1.发生机制
(1)滞涨。短缺经济的情况下,乡村工业化和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两旺,进而促使货币发行量过多,势必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后政府采取紧缩政策,促动了企业发生“连锁负债”。(2)激进的改革措施。政府激进措施引爆制度成本(一是部门与官倒公司结合而产生的设租、寻租成本;二是在暂时的商品短缺条件下获取投机暴利的市场化成本),以价格双轨制改革和一系列市场化价格改革措施为关键。
2.后果:(1)滞涨,萧条。产业资本扩张促推政府信用扩张造成了以通货膨胀为基础的经济危机。(2)政治和社会动荡,政权合法性造成削弱。(3)对华第二轮大规模封锁制裁。
3.解决:(1)乡镇企业。国家以“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为名,要求乡镇企业“两头在外”,让出国内的原材料和产品市场。促动了国民经济对外依赖性提升。(2)政府甩包袱,减少开支。较少对地方政府和党政组织、教育和医疗等公共品的维持费用和乡村公共投入。(3)取消粮票,加速劳动力流动。1992年4月1日,国家因农业主产品全国性积压造成财政对库存的补贴压力加大,从而决定取消粮票,继而促动了劳动力流动,有利外贸,同时使得货币还原为一般等价物,经济货币化开始。
危机六:1993—1994.三大赤字爆发和外向型改革
1.发生机制:(1)货币化改革。(2)“南巡”(92年1月—2月)之后,中国同步开放投机性较强的股票、期货和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结合经济货币化的进程,造成经济过热以及过高的对外债务。其中,1992年确立建设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目标,要求将企业逐步推向市场,中央的“政企分开”政策掀起了政府机关大办企业的浪潮,利益集团寻租现象严重;地方也借“南巡讲话”精神,扩大投资规模。
2.后果:财政、金融和外汇三大赤字同步爆发,国民经济增长乏力。“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一乱”(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百姓被迫承受发展成本,社会秩序不稳。Ps:作者提出“去意识形态化前提下中国作为后发国家的基本经验过程”:邓小平路径依赖地继承了毛泽东、周恩来七十年代引进外资经验。80年代末,大规模放权让利的由地方自主却不承担风险责任的第三次引进外资,毫无悬念地使只能由中央政府承担偿还责任的外债在1993年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
3.解决:(1)外汇改革。汇率调整“一步并轨”,本币名义汇率一次性贬值57%,人民币兑美元比率从1/5.64骤然下降到1/8.27,以促进出口(93年外贸出现严重逆差),缓解国际收支恶化的困局。(2)信用扩张。多年财政赤字向国家金融透支,吃空了银行全部资本金,并且吃进了一部分银行贷款,加上这个阶段国内巨大的需求压力,在高涨的投资需求下,只能是国债和货币同步大规模增发。(3)分税制改革。为了缓解中央政府财政困境,1984年确立的中央与各级地方财政分级承包制进一步演变为分税制。后者极大地改变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比重,从以往地方财政占比超过70%,变为中央与地方各占约一半。这使得地方政府被迫疯狂地进行第三次圈地运动,“以地敛财”。同时减少公共支出,借“市场化”风潮将公共服务部门(医疗、教育等)推向市场以获得计划外收益,老百姓被迫买单。(4)下岗。推行以“管理层收购”为主的国有企业改革,5年被造成国有部门和城镇集体单位在岗人员减少4800万(绝大多数没有来得及建立社保、医保)。
危机七:1997—1998.东亚金融危机之后的影响
1.1998宏观环境分析:(1)经济增长环境不乐观,外有东南亚金融危机,国内又有特大洪水;(2)经济发展体制上,中国从短缺经济进入本质上更符合其他工业化国家一般特征的产能过剩阶段。买方市场特点突出,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经营状况困难;(3)经济运行方面,由于93年开始了抑制通胀的政策,使得需求总量增速下降,加剧了供求矛盾;(4)97年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4.4%,已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在这一供大于求且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的宏观形势下,国外的金融危机使得98年的中国经济异常艰难。
2.发生机制:外需下降直接导致了国内发生了以萧条和通货紧缩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危机。
3.解决:(1)金融领域改革,强化金融安全。政府采取金融甩包袱式的银行商业化改革,将以前和财政不分家的,带有大量坏账的金融系统市场化,同时将大量坏账甩给市场和社会;同时开始加强金融安全建设,97年11月,要求建立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2)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通过增发国债和货币,加大基建投入和缩小三大差距。我国基建弱,尤其是中西部和农村。国家利用此机会加大基建和对中西部和农村的财政投入。1999西部大开发、200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3中部崛起、2005社会主义新农村。(3)出口退税。三次提高出口退税,加强出口竞争力,刺激外贸。
4.对三农的影响:(1)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再次承担了劳动力的“蓄水池”,使得发生在城市的大面积失业没有造成大的社会动荡。(2)扩张性财政政策着眼于基建,占用大量土地,引发大量征地纠纷。(3)97年后城市需求下降,粮食价格和农业效益下降,农村经济呈现衰败趋势。(4)制造业产能和宏观政策共同作用下,乡镇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在读恶化,基层政府“甩包袱”对企业进行市场化,改制后企业排斥劳动,农村就业下降,且不再承担农村社区福利开支。(5)财政吃紧,而基层政府刚性支出持续,使得政府加重对农民负担(三提五统)。
危机八:2008—2009.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的影响
1.宏观背景:(1)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实体经济方面,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动力,由最开始国内产能过剩的推力,变为了外部需求为主的压力;金融体系上,中国主动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由核心国家的金融资本主导的国际经济新循环。(2)国内经济结构矛盾——三大过剩与三大马车失衡的加剧。劳动力、资本、产能过剩;内需不足,资本过剩投向股市异化与实体经济;外贸依存度2006年为66%。(3)公司化地方政府“以地套现”:城市化主导的“高投资+高负债=高增长”发展模式形成。1994年上收财政权力(分税制)1998年上收金融圈里(金融系统市场化改革),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地方政府无法成规模投入劳动力替代资本,因此地方政府唯有土地资源可以利用。(4)三农政策:国家开始向农村投入大量资金,促进农村发展。2006年取消农业税,2008年免学杂费等。
2.发生机制:金融危机,导致输入型通胀;外贸下降导致沿海企业破产,失业人数增加。
3.解决:(1)内需:4万亿计划,增加投资,刺激需求。大部分用于民生项目,涉农投资超过三分之一。(2)外需:稳定汇率的条件下,提高出口退税率以刺激出口。
4.对三农的影响:(1)支农投入吸收了国民经济中部分过剩的产能和资本。(2)促进在地化非农就业,吸纳剩余农村劳动力。(3)带动农村消费,刺激内需。(4)缓解农村基层社会冲突。(5)征地仍造成冲突。
三:反思与总结
读完温教授的书,我的感觉可以用“真实”两个字形容。虽然本人不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初读起来晦涩难懂,但笔者对于温教授从经济角度去分析社会问题的思路还是很感兴趣的,这种思路感觉很真实很露骨,除去了一切意识形态的伪装。但重新再翻一遍,笔者还是感觉有一些地方值得探讨。
经济决定论
温教授的这本书,是从经济角度来分析社会问题,这对于我这个社会学学生来说,感觉即新鲜,也有些难以接受。个人愚见,温教授的观点有些偏向“经济决定论”,与社会学中使用“社会团结”、“合法性”等角度完全不同。个人认为,一个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经济和思想等多个因素影响下的综合结果。温教授从经济学角度帮助我们分析了这些现象,也许我们再去从非经济角度去寻找一些资料去阅读,才能对一个问题理解地更加全面。
2.利益博弈或规律使然?
众所周知,温教授是以为著名的“三农”专家,他经常站在“三农”的角度上说话。因此,温教授的这种背景让我对书中的一些观点持保留态度。他在书中多次经济危机的解决过程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大意为政府之所以做出保护城市牺牲农村的政策选择,是因为政府被城市利益集团把持,农村利益代表没有发言权所致。真的如此吗?这种选择的做出,究竟是利益博弈,还是规律使然?我国绝大多数的优秀的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如果舍弃城市而选择农村,会不会有更坏的结果?由于我的知识有限,我不能证明这种观点的合法性,我只能说,由于温教授的“三农”背景,我对此观点持保留意见。
总之,这本书还是让我收获很大,尤其是这种从经济角度分析社会问题的视角,给了我很大启发。社会问题是复杂的,以往我们在意识形态的掩盖下没有对他们做出清醒的认识。希望这本书能够启发更多的读者,可以让他们拨开意识形态的迷雾,更加“真实”地关注社会问题,关注“三农”问题。
精神资源的管理:祛魅励志的鸡汤与正能量
作者:Terence Xie 发布时间:2021-04-01 21:06:52
乐观不等同于幼稚的鸡汤,悲观不意味着正确的理性
当人们寻求励志的鸡汤与正能量时,其潜意识的目标在于能够「成事」、能够通过” 被鼓励 “来实现现实世界的成就:一番卓越的事业、一款划时代的产品、一项他人不可能企及的任务 / 使命。
于是,要讨论「励志」就必须讨论它潜在的目标所指「成事」,而要讨论「成事」就必须讨它本身的性质、发生的充分 / 必要条件、发生与发展的各种条件制约(另:这里所说的「成事」,只可以通过理性的努力、付出、训练而习得的可见、可测量的事件,而不是完全依靠随机波动的纯赌博事件)。
「成事」本身受制于现实的约束条件,如事物所在领域的特定发展规律,个人学习的认知规律,个体对理性的充分掌握而引导出的反思、总结与推演。技能与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可能是这个方向上最典型案例:通过按部就班的踏实累积,通过将新知不断地拆解与抽象、将其勾连到自己的已有认知体系,来循序渐进地掌握与巩固知识 / 技能。
例如,对于 developer 来讲,他必须经过
两三年的基本操作
的熟悉,才能逐步真正开始对相关理论严肃而落地的学习。然后在一本又一本的经典著作的阅读和代码的撰写中,逐步掌握 programming 的精义。任何妄图跳过基本操作的熟悉的初阶 developer 都会走火入魔,而任何妄图省略理论基础学习的多年码农搬运工,都会因此而被限制在低阶的细节中,无法通过理论高屋建瓴的总结与梳理,进入工程师的高阶领域。
对数学研究者来讲,通用的代数、几何、分析、拓扑都是打底的入门材料。自己所在领域的经典著作、paper 也是必不可少的阅读材料。在这些厚实的材料下,还必须保持高频的习题练习,才能在岁月的反复积淀下,逐渐看出盘根错节中的脉络规律,提出对前沿问题的真知灼见。
对于《头文字 D》中所刻画的赛车竞技,赛车手必须通过长年累月的反复单调训练,在油门与刹车的不断切换和自我分析总结中,逐渐经历:直线最快、弯道漂移最快、轮胎磨损极小化这几个境界,逐渐领悟赛车技能的真谛。
对于人文研究的社会科学家来讲,语言的基础学科、所在领域的几十几百本的论述著作与论文,都是必须长年累月不断阅读的训练基本功。并且,对于 social scientist 来讲,只阅读而不写作是这个领域的禁忌。有多少的书目阅读,就会有多少的读书笔记、paper 的论著输出。
对产品经理来讲,必须从最基础的用户研究开始做起,通过不断地梳理与总结用户的反馈、不断地考察现有产品的功能和背后所指的用户效用诉求、通过积累与应用各种经济学的模型,来学习、掌握做产品到底做的是什么。
或许,「一万小时的刻意训练」算是对「做事」这个方向上较为正确而模糊的概括。其要点在于:你必须客观地面对「成事」所需要的理性步骤。你不得不按部就班地把所需要的漫长而繁复的步骤走满、走到位。缺一步、省略几个环节,都无法功德圆满,只能重头来过,铺一层砖、撒一层土、夯实,再铺一层砖、往复不断。
从这个角度来讲,「成事」本身是一件客观而中立的事情,不被做事人的情感波动或者自身境况的轻重缓急所影响。做成它的标准和步骤就在那里,你做足了、做到了,它就成了;做不满、做不到,任你吹胡子瞪眼、气急败坏、满地打滚,都不起作用。
从「祛魅励志」的视角来看,这是超越了因「励志」带来的心潮澎湃和无所不能的幻觉的第一重境界,跨越到第二重境界:认识到「成事」本身同做事人并无紧密的联系,它只是一个客观的标准,不悲不喜,就在那里。
但,其实在这之上还可以再进一步。虽然「成事」本身不受情绪影响,但对做事人来讲,自己是否能够持续地按照做事标准来行事、能否每天坚持不断地做累积和训练,却同自己的情绪、心境有莫大的关系。毕竟,任何一个人,即便他是杰出的成事者,也不可能不面对低谷、面对受挫的低潮。历史上伟大的学者也好、政治家也好、圣人也罢,都不可能不经过挫败与沮丧,一帆风顺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于是,这里的问题就变成了:是否有可能让我们更高效地积蓄自己的精神力量,是否能够科学而系统地让我们的 momentum 从低潮恢复,是否有经过严格科学检验的技巧,来尽可能地让我们的 spiritual energy 得到持续的利用,而不会错误地拔苗助长,一次性地将自己在某个领域、事业的积极性消灭殆尽?
让我们再梳理一下上述逻辑:虽然「成事」本身所需要的条件是客观的、不悲不喜、不受情绪影响的,但要” 达成 “「成事」所要求的步骤却是需要持续地耗费大量的精神力量,如:兴趣、意志力、坚韧性。那么,如何获得、挖掘、持续利用 / 恢复自己的精神力量,就变成了一件需要解决的事情。而这才是「励志」这个领域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精神力量(spiritual energy、momentum)看做是抽象的资源,那么,「成事」所讨论的是如何利用这项抽象资源,而「励志」讨论的是如何获得、维护这项抽象资源。一个关注的是资源的「获得」,另一个关注的是资源的「利用」。
如此,我们就容易理解常见的悲剧了:错把「励志」当「成事」,以为积累了资源,就能把资源利用好、发挥出它应有的影响。又或是专注于「成事」,而完全不顾资源的获取 / 持续利用,结果是空有一身技能,却无法长期持续投入到一项事业,做成一番成绩。
而如果我们同意「励志」是为了解决” 如何获得 / 持续利用精神资源 “而存在,那么我们又可以意识到:市面上的大部分「励志 / 鸡汤 / 正能量」,都是不得其法的传销 YY,没有直指问题的根本,专注于 spiritual energy 这些 resource 的管理、开采与可持续性。
而如果要考察 spiritual resource 的开采与维护问题,无法绕开的领域便是:
大脑神经系统的化学反应机制(neurochemistry)
大脑化学物质(如多巴胺 /dopamine、血清素 /serotonin、内啡肽 /endorphins)会如何与「行为」本身产生自回馈
生物的进化,为何会迭代出如此的反馈系统,系统机制背后的生存考虑是什么
每一个问题,都会涉及 spiritual resource 的产生、消失、与「行为」的反馈变化。如同要运用计算机的「计算资源」的前提是弄清楚它的运行、设计机制一般,要开采、管理好 spiritual resource,你就必须弄清楚 spiritual energy、momentum 由哪些器官产生、又是由什么机制来触发、整个系统设计背后的机制考量又是什么。搞清楚了这些问题,你才能够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去开采、维护、持续利用 spiritual resource。
从这个角度讲,凡是谈励志而不谈及 neuroscience、不谈及物种进化的,都是没有抓住本质的玄学 YY,或者是故意避开本质的营销洗脑。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spiritual energy 并非是什么玄幻的东西,它们不过是一系列化学物质(如最有名的 dopamine)对大脑产生的刺激。例如各种迷幻剂、禁品药物所产生的极乐体验,其原理都是促使 dopamine 这些化学物质的泛滥分泌,以实现大脑的高度自嗨。
面对任务的繁重与绵长,你之所以依赖于 spiritual energy,也不过是依赖于它所催生的化学物质能够帮助你抵抗压力、抵御负面情绪,以便让你继续按照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进行严苛而艰辛的劳动。(很多西方的艺术家甚至是科学家,会时不时地借助药物来寻找灵感、摆脱长期艰辛劳动而毫无成功的巨大压力,也是源自于此。)
而要弄清楚 spiritual energy 的产生、运行机制,则只需借助科学仪器和科学方法论,系统地研究这些 neurochemistry 的产生、运行机制、与「行为」本身的自反馈规律。这样经得起
科学「可证伪」
检验的「励志」规律 / 结论,自然也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让我们列举一些 neuroscience 的研究成果,来做一些抛砖引玉的尝试。
例如,人类天生就喜欢「即时反馈」。每一次小目标的达成,甚至仅仅是 todo list 上某一项任务的「划掉动作」,都能促进 dopamine 的分泌。而 dopamine 的分泌又能促使刚才这项活动的继续投入,如此形成自我强化的自反馈。
如果从物种进化的历史考虑,这种贪恋「即时反馈」的特性,源自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迅速」与「人类基因进化的缓慢」之间的矛盾。人类从「猿」进化而来,长期面临的是食物等生存资源的匮乏与大自然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在这样
不确定性的游戏
规则下,最好的策略就是及时获得反馈,根据反馈做及时调整。凡是在一个地方摸索一小段时间后发现看不到食物、看不到继续逗留的价值,就必须要及时调头止损,开始其它地方的开掘、探索,而不是在原地停滞不前。
这样的特性是几万年物种进化而形成的、被 hard code 到人类基因。人类短暂的进化史还不足以将这个 feature 给替换掉。这项关乎生存的 feature 的影响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只要没有「及时反馈」,就会以极高的概率放弃该项事件。即便最让人放松的「游戏」,如果游戏的设计者无法精准地为玩家设计精良的「及时反馈」机制,那么玩家便会果断地抛弃这款游戏。
仅仅是为了娱乐的游戏,都无法逃离「及时反馈」的铁律,更何况是繁重的学习与为了事业而付出的艰苦工作?!那还不分分钟将自己的 spiritual energy 消耗殆尽?!
所以为了顺应「及时反馈」的 spiritual resource mechanism,你就必须把浩大而繁复的 mission impossible,切割成「及时可见」的小任务。注意,你切割任务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切割而切割、也并非是越小越好。你切割任务的目标,应该是在「每块小任务做出尽可能多的进展」和「每块小任务能够在丧失兴致前被完成,触发 dopamine 的分泌」的一个平衡。本质上,这是利用神经系统产生 spiritual energy 的机制来做资源分配的平衡与优化。
又比如,curiosity(好奇心)本身似乎仅仅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但如果深究起来,它依旧是物种进化中,为人类这个种群提高「生存」概率的重要手段。因为对于地球上的任何物种来讲,「资源有限」是一个永远无法逃避的限制约束。而摆脱「资源有限」的方式无非是两种途径:要么发现、寻找到「新的」资源;要么通过智慧的尝试与组合,创造出「新的」资源。无论哪一种,都必须依靠 curiosity 的特性。或者说,具备高度好奇心的人,就具备了更高的生存率。因为 curiosity 所鼓励和促进的是:对已有资源的怀疑、质疑、思考,对未知新资源的探索、发掘、再创造。
所以 curiosity 本身,会带来 dopamine 等一系列神经化学物质的分泌。因为物种的生存率,需要通过这样的 neurochemistry 来鼓励和刺激。
于是,当你本身已经不再为「生存」而发愁时,如果想要长期投入到繁重而艰辛的工作时,你便不能再把物质收入作为自己的奖励对象,或者是 motivation。因为,无论从经济学的边际收益上讲,还是从神经科学的实验观察的角度讲,脱离了生存困境的个体,很难继续通过物质回报来刺激 dopamine 的分泌。此时,那些看似虚妄的意义、使命、梦想,开始成为刺激 dopamine 分泌的主要因素。
又如,为了「人类」这个种群的延续而不是个体的延续,物种进化必然会让每一个个体保留为了「集体」、忽略「自我」的偏好性。个体会因为得到其他个体的认同和称赞,而大量地分泌 dopamine。甚至,neuroscience 还表明,当你做更多的社交活动、为群体做更多的工作与奉献时,大脑会分泌出相应的物质来降低你的抑郁、中风、痴呆、心脏病的概率。也即是,物种进化在人类的基因系统中为 social system 同时写入了奖惩机制:个体会因为为种群作出贡献而获得精神奖励;而那些不为种群做贡献的个体,会因为没有分泌相应的抗疾病的化学物质而被自动淘汰。
结合这两条,我们便能理解一般励志书、鸡汤文所鼓励的「做疯狂的梦」「大公无私」所依赖的理论基石了。做疯狂的梦,是为了鼓励你好奇心的策马奔腾,让无数的个体去为种群本身的新资源的探索和创造做出贡献。至于个体本身是否会成功,这并非物种进化所关心的,它只关心「群体收益」。而大公无私、互帮互助,显然也是为了让「群体」中的个体可以相互抵御风险,让种群得以保留更多的个体,从而实现种群的欣欣向荣。
那么落实到自我「成事」的 spiritual resource 的获取上,你的策略就应该是:除了制定按照事物发展规律而制定的 daily todo list,你还需要为自己设定终生的使命、长期的目标,让它们同你的 daily todo list 形成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计划。你艰辛而繁重的日常修为,需要依靠伟大而疯狂的、为了人类种群福利的使命而得到升华和激励;而你的宏大而虚幻的终生愿景,又因为有了基于客观事实的 daily todo list,而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开展和提高。
又如,很多励志书中比较推崇「感恩 /gratitude」,表面来看似乎又是一些伦理道德层面的自我感动,那是否又存在一些物种进化和 neuroscience 的反馈原理呢?
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看,为了生存,我们天生擅于关注 negative information,因为宁可接受某条negativeinformation 是假的,也不敢遗漏某条negativeinformation。因为遗漏的代价实在太过高昂,直接会导致自己付出生命。在这样的限制下,物种进化的迭代,必然会将「敏锐吸收negativeinformation」的特性刻入人类的基因。
但是,吸收negativeinformation 本身会极大地消耗心力、精力,以至于难以继续维持需要高耗能的繁重工作。而 gratitude 通过回顾自己已经获得的东西,间接提供了相关的 positive information。
「回顾自己已经获得」的东西,首先,这并非是阿 Q 精神的自我 YY,而是对已发生的既定事实做回顾,不易陷入自我欺骗的陷阱;再来是「已获得」的东西,能够提醒我们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已经获得的「确定性」。这份确定性,能够缓解我们的压力、挫败感,从而间接形成 positive information,来促使 spiritual energy 的恢复和维持。
如此,通过 gratitude,我们间接地恢复了spiritual energy,才能继续投入到繁重而高耗能的 mission impossible 中。
串联这些 neuroscience 结论的要点即是:你需要借助 spiritual energy 各个产生环节的机制,来让它们互相之间产生自反馈、产生互帮互助,让你长期单调的反复训练持续下去,而不至于被任务本身的浩繁、挫败、沮丧击垮。
需要再次声明,获得 spiritual energy,并不意味着能够利用好 spiritual energy 来实现现实的高效生产。后者需要的是理性而科学的客观分析与自我剖析。反过来,能够利用好 spiritual energy 也并不意味着你具备获取 spiritual energy 的能力。
像马云这样的 leader,他在团队中的一项重要使命便是:面对 mission impossible,他要能够为团队提供源源不断的 spiritual energy,不断地为团队注入 momentum。
甚至,Elon Musk 直接说:Anyway I don’t want to sound like things are too dark because I think you have to be optimistic about the future. There’s not point in being pessimistic. 「现实」没有乐观 / 悲观一说,「现实」只是不悲不喜、不好不坏、以
不二的形态
存在于世。乐观 / 悲观只针对于做事人,那是他们自己 spiritual energy 的生产、反馈、驱动的方式。
而很多公司的管理高层或者技术达人,他们可能拥有极高的 spiritual energy utility,能够凭借一点点的精神力量就足以点石成金、做出很好的事业与产品。但是,他们可能过分关注 power utility,而没有认真考虑过 spiritual energy acquisition。面对真正艰巨的、跨时代的、开拓性的 mission impossible,任何个人的短期 momentum,都是远远不够用的。你必须要自主开掘,形成良好而系统的 spiritual energy acquisition mechanism,才能让你在这项伟大的事业上持续不断地投入。
真正的通悟者,对「励志」和「做事」的态度是:既不偏信,也不偏废。一个人没办法仅仅通过积蓄力量而不顾如何使用能力来成事,同时他也没办法仅仅通过高效的做事方式而不顾 momentum 的积蓄和持续利用来做成 mission impossible。
前者的弊病,多见于妄图一步登天、本身没有多少学识的普通人,后者多见于技艺精湛、学识渊博、却被现实的残酷耗尽了精神力量的精英阶层。
近期回顾
《
产品:存在而又不存在
》
《
为什么好的产品经理极其在意信息的分类
》
《
「立志」的算计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或分享,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谢谢!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已买(566+)
- 体验差(487+)
- 书籍多(221+)
- 还行吧(179+)
- 好评(299+)
- 体验好(587+)
- 实惠(631+)
- 经典(137+)
- 无漏页(504+)
下载评价
- 网友 詹***萍: ( 2024-12-15 21:03:50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晏***媛: ( 2024-12-20 11:04:16 )
够人性化!
- 网友 濮***彤: ( 2024-12-27 22:12:36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蓬***之: ( 2024-12-31 13:18:26 )
好棒good
- 网友 沈***松: ( 2024-12-24 08:11:12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宫***凡: ( 2024-12-29 05:57:33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温***欣: ( 2024-12-08 08:02:21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堵***格: ( 2025-01-04 07:02:04 )
OK,还可以
- 网友 师***怀: ( 2024-12-14 10:52:20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权***波: ( 2024-12-10 13:39:02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宓***莉: ( 2024-12-20 01:12:16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喜欢"国际减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5)(2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人也看了
- 韩国语能力考试中级模拟套题 吴春花,金灿花 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3D型彩票直选定位攻略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The Golden Goblet (Newbery Honor Book)《金色酒杯》(1962年 纽伯瑞银奖小说 ISBN9780140303353)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汉代《诗经》学史论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考博英语综合辅导教程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数字孪生城市:新基建时代城市智慧治理研究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小猪爱玩捉迷藏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消防信息化技术应用(公安消防部队信息化培训系列教材)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Where Do Diggers Sleep At Night?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经济法2000-2005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试题详解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9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