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版星推荐 一本题记 中考政治 全国通用 初中提分笔记政治知识大全中考学霸刷题 中考总复习资料书 初一初二初三7/8/9年级通用AHHF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2024新版星推荐 一本题记 中考政治 全国通用 初中提分笔记政治知识大全中考学霸刷题 中考总复习资料书 初一初二初三7/8/9年级通用AHHF精美图片

2024新版星推荐 一本题记 中考政治 全国通用 初中提分笔记政治知识大全中考学霸刷题 中考总复习资料书 初一初二初三7/8/9年级通用AHHF电子书下载地址

》2024新版星推荐 一本题记 中考政治 全国通用 初中提分笔记政治知识大全中考学霸刷题 中考总复习资料书 初一初二初三7/8/9年级通用AHHF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2024新版星推荐 一本题记 中考政治 全国通用 初中提分笔记政治知识大全中考学霸刷题 中考总复习资料书 初一初二初三7/8/9年级通用AHHF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098323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9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29.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7 01:08:59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22 16:00:11

    “恨因爱而不能”——所有的攻击性都可以汇聚为一个点:想要,却得不到。

    “人生这个旅程很短,你不妨大胆一些,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梦。”

    过度拯救带来过度纠缠,过度纠缠带来怨恨。

    完美=内耗,损人不利己,是对自己的攻击。

    当我们用隐忍拯救身边的人、自己委曲求全时,我们没有照顾好自己,是在给内在攻击性增加破坏性的力量。

    余生,愿你活出真正的自己。

  • 作者:慎独 发布时间:2020-10-19 19:32:26

    万万没想到第一次坐沙发

  • 作者:欧阳杼 发布时间:2012-11-03 21:08:56

    只能说,作者非常沉浸于纯粹思维的游戏,这点没什么不好,只是这种思维只能在大学以下的学业中起作用,上了大学或者到现实生活中还得转换思维,比如说编程的能力,求近似解的方法,这也是另外一种思维,但很遗憾本书看不到这点。

  • 作者:两个瓜的妈 发布时间:2022-01-17 17:20:52

    可以不必浪费人生

  • 作者:豆友200960901 发布时间:2021-04-07 21:44:28

    整本书适合入门级的读者,简单易懂。从采购的概念入手,以公司的角度分析采购的重要性。层层递进,再到采购部门,采购人员的职能分析,让你对采购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整体偏向于框架的搭建和基础概念的梳理。

  • 作者:space 发布时间:2024-01-24 20:46:41

    排版很八卦杂志诶,好处是情节和名场面收罗得很细,方便定集重温


深度书评:

  • 读书记之“大唐西域记:五个西域古国的念想等”

    作者:lowendall 发布时间:2015-01-05 07:49:15

    读书记之“大唐西域记:五个西域古国的念想等”

    读玄奘《大唐西域记》。

    (一)5个唐代西域古国的念想

     1.屈支国。《大唐西域记》卷第一中记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有粳稻。出蒲萄。石榴。多梨。萘。桃。杏。……气序和。风俗质。……管弦伎乐。特善诸国。……其俗生子以木押头。欲其匾匾[匚虒]也。”大概就在今新疆库车县,当地有克孜尔千佛洞。曾任英国皇家海军随军牧师,后为伦敦大学学院汉学教授的塞缪尔·毕尔[Samuel Beal,1825-1889]所译《大唐西域记》[Si-Yu-Ki: Buddh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 by Hiuen Tsiang. 2 vols. Translated by Samuel Beal. London. 1884.]就音译为K'iu-chi。塞缪尔·毕尔精通汉语、梵语以及巴利文。1884年,该书一经付梓便风靡欧陆。这一年是中国的光绪十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承认法国为越南保护国,台湾刘铭传击退炮轰基隆的法国军舰,而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竣工。23年后,匈牙利人马克•斯坦因更是对此书手不释卷,于是在1907年怀着梦想、带着队伍来到了敦煌。“屈支、库车、克孜尔……”,我口中念念有词。尽管这些古今的读音彼此接近,可遥遥远去的历史意味却大不相同。顺便一提,子曰:“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法师兴许早有料见,“风俗质”的屈支国除了伎乐,更因千年后的乱世而知名。此春秋笔法!

     2.梵衍那国,梵语Ba^miyan,位于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中,又称巴米安国,据载隋唐时曾来中国朝贡。《大唐西域记》卷第一中记载:“东西二千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在雪山之中也。有宿麦。少花果。宜畜牧。多羊马。……淳信之心。特甚邻国。上自三宝。下至百神。莫不输诚。竭心宗教。……王城东北山阿有石佛立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东有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可见,5世纪的佛教在梵衍那国的兴盛地位。这段记载中“高百四五十尺”的石佛立像,即后来闻名世界的巴米扬大佛。梵衍那国后被成吉思汗征服,之后受伊斯兰教统治。2001年,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损毁殆尽。文字为历史拾遗补缺,遗迹为文字拾遗补缺,人通过历史认识自己,如果连历史都消失了,我们还能知道自己是谁么?

     3.犍陀罗古国。又称香风国,一说即如今阿富汗的坎大哈(Gandhara)省。《大唐西域记》卷第二中,玄奘曾写道:“健驮逻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人性恇怯。好习典艺。多敬异道。少信正法。”健驮逻,又作“犍陀罗”,犍字可能在唐代念做“甘”,梵语发音也作Gandhāra,可以佐证。

    据说这里造像艺术风格即所谓希腊-印度式,曾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敦煌、云冈的石窟造像艺术。人们所见的佛菩萨像,多披希腊式大褂,衣衫变薄,褶皱迎风,面庞圆融,唇须上翘。而汉译“香风国”名,也极富文学意境。就如同她千年前精湛高超的造像艺术一样,音乐舞蹈也是美得令人惊叹!可见艺术常常比宗教、思想,甚至普遍价值观更早通得人心。

    4.迦湿弥罗国。又称个失蜜国,即如今的克什米尔地区。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第三写道:“周七千余里。四径负山。山极峻峭。……土俗轻僄。人多怯懦。国为龙护。逐雄邻境。容貌妍美。情性诡诈。好学多闻。邪正兼信。”小时候就听说过印巴停火线,地图上一条蜿蜒的虚线总是跟克什米尔联系在一起。如今克什米尔三分天下,其一归巴基斯坦所有,其余归印度所有,即印度所谓查谟-克什米尔邦。原本一个远古的小国,便这样被瓜分了。

    顺便一提古代外来文字的汉语音译,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为何古人总喜欢将用一些奇形怪状的字词,诸如“个失蜜国”,难道此国中无蜜吗?再如“缚喝国”(古大夏都城,今阿富汗北部巴尔夫市[Balkh],另有译作捕喝国、薄怯罗、缚叱等),是要捆绑起来骂一顿吗?又如所谓“秣底补罗国”、“阿难陁补罗国”、“狼揭罗国”等古代国号,所在多有,总令人见字联想处处荒蛮画面。当然好名字的也有,如上文所提“香风国”、“珠利耶国”、“信度国”、“活国”等,但数量与《大唐西域记》中所记139国相比,实在不足齿数。今人则大不同,诸如英伦、美利坚、法兰西、德意志、义大利等国号,也不胜枚举。

    5.波剌斯国。即波斯国,今伊朗。汉字发音令人抓狂:“刺”字有(腊)和(次)两种发音,完全不相干:随口字偏旁的念腊,如“喇嘛”、“喇叭”,但也有例外,如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提到的“花刺子模”(波斯语音:Khwārazm)帝国。波剌斯注音Persīa,因此刺字或许唐代念作“蜡”。《大唐西域记》卷十一中记载:“波剌斯国。周数万里,国大都城号苏剌萨傥那。……引水为田。人户富饶。……人性暴躁。俗无礼仪。文字语言。异于诸国。……天祠甚多,乃提那跋外道之徒之所宗。”关于苏剌萨傥那,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季羡林认为梵语对音为surasthāna。故此也称苏邻国(Suristan),或说即巴比伦城(Babylonia),公元前539年前后波斯帝国的都城。所谓“提那跋外道”也是梵语音译,意为太阳。所谓“天祠”,即祆[音先] 教(又称火祆教、拜火教)神庙,在如今的印度、伊朗还有信徒。据说拜火教开创者为琐罗亚斯德(Zoroaster),被尼采写进了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

     

    (二)记录故事的习惯

    古印度人不喜欢记录历史,大概跟他们的宗教情怀有关。婆罗门教热衷于与天神对话,而小乘佛教则以个体的极致圆满为追求。相传,阿罗汉圆寂时会说:“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这四句话令我震撼不已,常常感慨万分。试想若能达到如此境界,难道还不足以称之为圆满成就之人?所以说,实在了不起!出生入死,宛若出入门庭。既如此,则俗事和日常事务自然无需挂碍,更不必记录了。相比之下,中国人则大为不同。历史意识似乎很早便萦绕在中国人的心头,无论是尚书春秋史记,编撰者都很自觉。即使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孔子,也曾认真做过历史编纂的案头工作。中央权力机构也很早就对记录历史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曾有记载:“史官之作肇自黄帝,备于周室。”不啻如此,这些记录故事的官员后来还成了有权上谏皇帝、下察官员百姓行为的监察御史。修史的文人成为帝国庞大官僚体系的核心机关,这也是中国一大特色吧。所以,这么深沉的历史分量,有时也会让人为之受累。

    记录故事的习惯,其实是一种历史意识。事实上,历史意识并非自古就有,有些方面则要待到近代才有,譬如艺术史。以音乐为例,古典乐迷津津乐道的巴赫、海顿——他们同时代的人(包括作曲家本人)对自己的音乐是毫无历史意识的。至少可以说,当时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史或音乐史的观念。甚至连“作品”这个概念都尚未被音乐家们统一认识,譬如作曲家常常会写信说:“哦,我的主人,最近为您谱写了一首音乐(而不会说“一部作品”)。至于演奏家,对他们来说,表演更类似于某种服务或巧技,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海顿身为宫廷乐队长,却仍要身着仆人的工作服了。作品通过历史家的叙事,成为被书写的对象,进而转化为书写了的历史。历史书写固化了学者普遍认可、或仍有争议的知识、观念(比如天才、作品、艺术水准)。而我们如今端坐在音乐厅或歌剧院,正襟危坐地聆听巴洛克、维也纳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想象自己所体验的是17-18世纪欧洲人的音乐精神世界。但事实上,这恐怕是聆听者脑海中的幻象。因为,巴赫显然并不知道自己写的作品叫做德国巴洛克音乐,海顿也不认为他的弦乐四重奏与古典风格有什么关联。甚至直到1880年,艺术评论家E·T·A·霍夫曼还认为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是一种“浪漫派”的代表。不妨想象,假若霍夫曼的观点被主流历史学所接受,当我们今天坐在音乐厅里聆听海顿的时候,头脑中风起云涌的诸多风格标签、作品观念,就不是“古典”二字所能统辖的了。

    当然,历史意识所导致的另一种极端的情况,恐怕也要归咎于欧洲人对历史的态度。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开始挖掘音乐表演中历史维度的最大潜能,一种建立在历史音乐学、考古学基础上的观点认为,19世纪浪漫主义扭曲了古典音乐的原本面貌,当代应当致力于还原巴赫,甚至更早时期音乐的真面目。于是,人们开始热衷用古代的乐器、演奏方法、服装道具、音乐环境,乃至所有一切能够仿制或复制的东西,倾力打造出回到某个作曲家时代的“系统的人工制品”——一种为了申明原教旨而苦心孤诣的行为。极端主义者甚至连听众有时候都不放过,最好男人们穿上燕尾服,戴上假发;女人们则把腰部勒紧,盛装打扮,缓缓步入歌剧院。假设这些一切条件都已具备,乐队、演员、听众(其实也是“演员”)、全体演职人员完美配合,默契合作,那么在听完《费德里奥》之后,这些绅士淑女们能说自己如同贝多芬时代的听众一样,真实不虚地聆听了他伟大的歌剧吗?

    当然不能。诚然,有许多东西是可以精确复制,或真实再现的(譬如数学、某些逻辑概念),但有一个东西不在此列,那便是个体意识。我们不可能回到历史,即便在艺术经验中也是如此。历史就是过去了的一切。具有历史意识的聆听,意味着(比如)像巴赫时代的听众那样去听巴赫的作品(想象我们成功回到那个时代),就要进入一种非历史意识的聆听状态,但是不要忘记,此处标榜的是一种具有历史意识的表演运动——这简直矛盾得不可理喻。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的话在艺术经验中再次奏效。我们只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后代人也不可能听到我们的声音。即便用逼真的艺术幻象唤起历史想象,也是以个体经验所构筑的世界。当阿罗汉说“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我想,这是最真实的历史话语。

    (三)国民性的差评与点赞

    最后谈一个有趣的,即玄奘对各处民风的点评,它们读起来也令人饶有兴味。

    有形容民风比较野蛮的,如阿耆尼国“风俗质直”,屈支国“风俗质”,梵衍那国“风俗刚犷”,迦毕试国,“人性暴犷。言辞鄙亵。”梵衍那国“风俗刚犷”。毗罗删拿国,“风俗猛暴。人知学艺。”半笯嗟国,“风俗勇烈。……人性质直。”波理夜呾罗国,“风俗刚猛。不尚学艺。”婆罗吸摩补罗国,“风俗刚猛。少学艺。多逐利。人性犷烈。”

    有形容喜爱计较利益的,如羯霜那国,“志性恇怯。风俗浇讹,多行诡诈。大抵贪求。父子计利。”

    有形容人民性情狡诈的,如滥波国“国俗丰乐。人尙歌咏。志性怯弱。情怀诡诈。更相欺诮。”乌仗那国,“人性怯懦。俗情谲诡。”钵露罗国,“人性犷暴。薄于仁义。无闻礼节。形貌粗鄙。”僧诃补罗国,“人性猛。俗尚骁勇。又多谲诈。”乌刺尸国,“俗无礼义。人性刚猛。多行诡诈。”

    有形容喜爱艺术,追求知识的 ,如健驮逻国,“人性恇怯。好习典艺。”曲女城国,“风俗淳质。容貌妍雅。……笃学游艺。谈论清远。”阿逾陀国,“风俗善顺。好营福。勤学艺。”劫比他国,“风俗淳和。人多学艺。”

    说人家长得漂亮,但喜欢耍小聪明的,如迦湿弥罗国,“土俗轻僄。人多怯懦。……容貌妍美。性情诡诈。”

    有骂人不讲理的,如磔迦国,“风俗暴恶。言辞鄙亵。”

    说人家长得丑的,如阇烂达罗国,“风俗刚烈。容貌鄙陋。”睹货逻国“志性恇怯。容貌鄙陋。粗知信义。不甚欺诈。”

    说人家长得丑,还喜欢骂人的,如曷逻阇补罗国,“风俗猛烈。人性骁勇。……形貌粗鄙。性情猥暴。语言庸鄙。礼义轻薄。”

    形容人民淳朴善良,勤学好问的,如秣菟罗国,“风俗善顺。好修冥福。崇尚德学。”秣底补罗国,“风俗淳质。崇尚学艺。深闲咒术。”设多图卢国,“风俗淳和。人性善顺。上下有序。敦信佛法。诚心质敬。”瞿毗霜那国,“风俗淳质。勤学好福。多信外道。求现在乐。”垩醯掣呾逻国,“风俗淳质。”阿耶穆佉国,“人淳俗质。勤学好福。”鞞索迦国,“风俗淳质。好学不倦。”

    当然,拼拼凑凑这么多,并不是意在总结中国人自古如何批评别人,而是想说,即便有人认为这体现了自诩礼仪之邦的高傲,或认为这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份皇帝交代的任务,我都喜欢其中的真切可爱。我们能从字句间体会到他内心深处的一种真诚和认真。——至少,这些评价还有着地理人文的参考价值吧。其实,即便今日,我们何尝不是带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观看着那些他者?以上所记之处,既然是对俗人俗世的评价,就必然要以“俗里俗气”的标准来予以打量了。

  • (转)乐蘅军——世纪的漂泊者——论《儒林外史》群像

    作者:林雁飞 发布时间:2014-03-03 12:37:40

    前记:有时间,我想写一篇《开卷细读儒林传》,至今为止,读到的最好的评论就是这一篇乐蘅军先生的小文。

    时间越长,我越觉得,《儒林外史》才是我真正喜欢的小说。竟然超过了《红楼梦》。

    -------------------------------------

    作者:乐蘅军

    儒林百态 栩栩如生

      金圣叹说梁山泊石碣受天文是《水浒》全书一大结束,一百零八个好汉 到此都如“千里群龙,一齐入海”;《儒林外史》同样是写许多人的故事, 却显然缺少如此雄健而完整的布局,甚至在情节上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统一发 展的趋势,于是它被指为是后来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那一类不成全书 的体裁之始作俑者。作如是观的,显然只把《儒林外史》当作一套汇集了许 多讽刺场面的画册看:所有的画面都表现一个共同的主题,但是每一幅画却 各自经营独存。这种看法对一部完整谋篇的艺术作品来讲,未免粗疏。《儒 林外史》的人物事件,毕竟不是一网偶然打上来的鱼。它虽然缺少梁山泊的 归宿,或者大观园盛衰一类的进程,可是吴敬梓的内在是在寻求着一个统一 的过程的。因为生存的意义既然必须在一连串相关过程里完成,那么要表现 一个社会生存的普遍共相,吴敬梓不可能只描写一些各不相干的孤立情状。 他需要一个能笼罩全局的大结构。因此他的兴趣就不是只供献几幅嘲讽的漫 画或素描;漫画和素描是小情节的经营,重点在塑造人物,反映某一片断的 生活真相,但是对整体命运的表露,却是不足为用的。那么我们就试着把《儒 林外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

      假使我们顺着每一个角色的故事脉络去追踪寻迹,于是,在原只是一片杂杳的声影中,就逐渐呈现了一个涡漩式的结构,涡漩式结构固然不具有建 筑结构的严密,可是每一个情节仍然在朝向同一的终点运动(犹如每一水纹 都漩向中心一般);从故事说,这个终点的象征就是“南京”。每一个角色 从原来散居的地方,纷纷流向南京这个中心地,就是《儒林外史》潜伏着的 主脉动作,也就是吴敬梓所寻求和缔造的一个统一的过程。虽然文字叙述上 并没有特别强调这个过程的形式结构,可是读者仍然能从里面隐隐感觉到, 那些人物在各自不同的情况下漂流到南京来,是被同一命运所推移的。于是, 至少在这一个大结构里,作者暂时抛开了一贯的讽刺,或者说在最后的主题 里他超越了这部作品表层的讽刺,而让读者窥视到一个群体生存的大悲剧——一批知识分子的永无休止的褴褛的流浪。

      如果把这个过程的意义再加以分解的话,还可以做两个层次来说,第一 是,从人物开始登场到各处漂荡,以及来到南京的种种,都是不折不扣的无 数重复而又重复的流浪生涯。第二是,他们大多数都是在经历若干挫败之后, 不约而同地以南京做了漂流或投诉的暂时性终点,于是南京成为某种意义的 象征。而和南京这个象征城市对比的是北京,当时京师所在。《儒林外史》 除了南京以外,因为描写各类角色的出身,曾经将场景推移到遍及南北许多 大小乡村城镇,但是却绝不实地描写北京。“京师”一词只间接提到;而当 说到“进京”,“往京师去”,或“从京师来”的时候,“京师”象征发达 和成功,同时也是一种作者避而不谈的权力象征,一个已经固结了或者说已 腐蚀了的生活样式。《儒林外史》前五分之一中大部分人物是不去南京的; 除非当他们从破陋平凡的环境里科举考中以后,他们便往北京去,像周进、 范进、荀玫、匡超人等。到最后甚至马纯上也以优行保举进京:杜慎卿则在 南京等待到少年名士的声誉酝酿成熟以后,也就奔赴北京加贡选官去了。而 相对的,慎卿堂弟少卿在家产挥尽以后,却迁居到南京来。他到南京的第一天,就结识了马纯上、蘧駪夫、景兰江,接着第二天又是季苇萧这班更典型 的浪荡江湖的名士。因此少卿人格是一回事,少卿的命运却也逃不出一个泾 渭同流。南京便是少卿在如此情况下聊以寄居的地方。对别的人讲,也都是 如此,例如萧云仙,这个少年英发的名将,半生的功业毁于谗妒,被贬到南 京来投间置散;沈琼枝以士人之女,受骗于盐商后,从扬州流落到秦淮卖艺; 王玉辉丧女亡友之余,也从徽州徬徨到秦淮河畔来了;即使原要选做翰林的 虞博士,天子说:“这虞育德年纪老了,着他去做一个闲官罢。”于是他便 从北京来到了南京。总之,南京和北京是一个对比的意义,北京是一意亢进 者的目的地。(当马纯上优贡进京以后,有人说“马纯上知进而不知退,直 是一条小小亢龙”——第四十九回)。在南京,却结集着一群曾经历过各种 失败的人,一批失去了目的的人,以及一批不知其所以而盲然追逐的人。于 是南京又不仅仅是一个北京式人生的对比象征,南京表征着比较更复杂的一 般人生上的问题。北京式的人生,吴敬梓曾经藉周进、范进和匡超人等痛快 的嘲谑过了;也曾藉荀玫、王惠(两人不是沉浮不定,就是造祸及身)彻底 的否定过了;于是他切断这一景,把北京干脆远推到不再关心的后台去。当 他转到南京这边来的时候,一方面他采用了一个普遍的眼光,广泛地取材; 一方面便经此而展示出多种生存的样式,包括他不厌其辞去讽刺的,和他自 己还在徬徨疑惑的;一些流行在一般人中间的俗世生活,和一些明哲者在追 寻着的理想生活。但无论是此抑或彼,吴敬梓都把它们系在同一根桅柱上, 让它随着传统和现实所形成的风向去漂浮。

      于是随着人物的递相赓续,开始了一种轮唱式的流浪故事。我们不妨先把前面几个属于北京的人物和一些枝节的伴奏性的角色放开不论,姑且作一 个按序的出场,那么娄玉亭和瑟亭两兄弟可以说是最先揭开了这一连串流浪 的序幕。虽然娄氏兄弟本身并没有向南京方向去,但寄身在他家门下的,如 蘧公孙、牛布衣、陈和甫、张铁臂等人,后来都浪迹到南京或芜湖沿江一带。 而且人头会以后张铁臂、权勿用贪得无厌的丑剧,使得娄氏兄弟高门贵族的 豪侠梦破碎,庇护流浪食客的那一种自尊自负受到狼狈的讽刺,从此后娄府 门虽设而常关,这一批人再也找不到如此托庇之所了。受豪门豢养的时代后 来成为一种回忆而已(蘧駪夫道:“我家娄表叔那番豪举,而今再不可得了。” 第三十四回)。虽然杜少卿的慷慨又胜于二娄,但是当季苇萧说这话的时候(同上节),少卿其实早已成了无恒产的平人,在秦淮岸边过着有出无进的生活,所以二娄“结交宾客”的时代过去以后,从蘧公孙引出的马纯上开始, 读者看到一个接一个的士子文人孤单单地踽踽在漂泊的旅途上。即使像季苇 萧这样乖巧善谋的人,能够在穷极无聊时,入赘商家打打秋风,但是仍然不 能因此而获得生根的乡土之念;实际上他根本就脱不掉中国文人本质上的那 一种流浪命运。

      吴敬梓在许多故事里告诉我们,自从养士的古风显得越来越不切实际, 而科举渗入农村社会以后,士人已经由于种种原因,被迫、或被诱,离开了 他们曾一度生根于斯土的乡国,来到一个不再有权势护佑而实际是彼此利用 和依赖的社会上漂泊流浪(这时文人已从宾客降到被雇用的地位,例如周进、 牛玉圃、余大先生的遭遇就是例证)。当知识增进以后,就和素朴简单的古 老传统生活生出龃龉来(匡超人、牛浦郎是最好的例证),而来到社会上却 又成了无用之才。再回乡村故土既不可能,于是他们便无休止的流浪漂泊, 一世纪又一世纪的。追求虚饰无用的知识的结果,是整个失去了人生的方向,这就是吴敬梓对这个科举文化提出来的最大的问题。 同时,吴敬梓不仅指出科举制度下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紊乱,他更把这流离漂泊扩大到整个生存形态上去。从季恬逸的三餐无着,到庄绍光的玄 武湖隐居等等,作者简单地概括了两个类型,一个是基本物质的严重匮乏, 一个是精神上的不得要领。先就前一种看,吴敬梓在这方面的描写兴趣是相 当浓厚的。事实上,文人挨饿是个永远的苦难。我们在开篇不久已经看到周 进吃斋的苦戏,和范进草标卖鸡的闹剧了,接着杨执中这个三人小组的骗吃 骗喝等等,我们都撇过不谈,马纯上开始被饥饿所追赶而东飘西荡;牛布衣 从范进的幕客,而娄府的幕客,娄府席散门关以后,牛布衣似乎依靠无着, 就毫无目的地流浪到芜湖一个荒庵里;病死的时候,残骸之外,只有六两买 棺木的银子,和一本徒具空名的唱和诗集,而离家一千余里之外。这幕景象 自然是流落文人最凄凉的挽歌了。再说陈和甫打卦算命,永远如影逐形一样 的,承意观色在各式各类权贵的客厅里,情况的困顿狼狈也是可知的。接着 牛浦郎又冒着牛布衣的名字,离乡背井,寄食四方,双重的托身于人,到后 来不但真的失去了自己的名字,而且完全失去了本来的自己,居然也就借用 着牛布衣的意识在那里生活。当然,这种景况就比牛布衣的客死,悲惨之外, 还加上讽刺。然而牛浦郎的故事并不是仅属于他个人的一个荒唐笑话而已。 牛浦郎以后,由季苇萧为首的一班浪子文人,一伙一伙地登场,包括辛东之、 金寓刘、季恬逸、萧金铉、诸葛佑、郭铁笔、金东崖等等。这一班人的共同 形象是:秀才方巾、衫履不整,以游荡为生活,没有一定的居处,而且根本 就没有行业;甚至,我们既不清楚他们来历,也不知道他们除了骗取以外究 竟怎样生活。他们像浮萍样的,忽然风向相同就聚在一起,忽然一阵乱风又 被吹散了。作者并不费文字去一一分辨他们,因此虽各有姓名,但面目是模 糊的,他们只有,也只认一顶方巾做共同的标志,只要见了方巾,就可以称 兄称友。在方巾意识下,他们结为一个大群体,呼吸着同样的空气,说着同 样的言语,做着同样的动作,于是在集体同化作用下,他们或结伴而行(如 牛玉圃、牛浦郎一对假祖孙,以及季苇萧一群),或孤形只影(如马纯上、 牛布衣、余大先生),艰难地,像漂鸟采食一样,流浪在以南京为中心的大 城市之间;也像漂鸟的命运一样,没有一个地方可供长久的饱足,永远在食 尽则行的循环里生活。他们所凭藉的,既不是才智的供应,也不是真正的生 存勇气,简直只是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应而已。他们既被北京的成功所拒(秀 才之伦,在科举上只能算是最不幸的和最小的成功。做不成秀才还可以去种 田,做生意,做了秀才,运气最好的是坐馆,但永远不在朝廷考虑的人才之 列),又被他们自己离弃的乡土所遗,过着逐世如转蓬的生活。魏晋时代狂 狷之士曾经自我放逐于现实世界之外,而《儒林外史》中这一群褴褛的漂泊 者,却被放逐到最赤裸无情的生存环境里来。但是我们何必只把这命运限制 在科举时代的秀才身上呢?在一个被制度所僵化的社会,和一个空谈文教、 却观念狭隘因循不进的环境,这种中层以下的知识分子永远是被牺牲的。吴 敬梓至少已经无意中(或根本就是有心的)指出:举人进士固然是糟蹋自己 人格换来,但身家性命总算保住了,唯有这些遍地流落的秀才,才是最彻底 的沉沦:既无从以道德自守,又甚至丧失了根本的吃饱肚子的能力。不幸这 种秀才又不胜其多,检视《儒林外史》全书,除了寥寥几个举人进士外,描 写秀才生涯,或与秀才差不多类层的如童生、贡生、监生、廪生之类占了八 九成,假如说《儒林外史》是一部秀才史是更切实的。换句话说,这些不能登上儒林传的秀才,便是一个社会中知识阶层的最大组成分子,也就是社会 的中等阶层(虽然在经济层面上,他们绝大多数降入了无产的贫陋),因此, 吴敬梓的全书构图已经一目了然,他早在柴霍甫前一世纪,已在关怀着这个 最苦闷无奈的人群,他认为生存的荒谬在这些人中间显出了最赤裸的面目。 因此他虽然不能不仍站在道德的立场,对他们德性上的自弃有所谴责,但是 他泄露了这一群人艰难破陋的处境,不能说不怀有某种怜悯之情的。

      当这一群纯粹如觅食之鸟的流浪文人,还在踯躅来去的时候,吴敬梓开 始写杜慎卿,以杜慎卿逐渐引出另一层次的精神上漂泊无主的景况来。慎卿 本人原是不能归类到任何一个漂泊群里的,他在主题上是一个过渡人物。作 者写他似乎是在转换一种趣味。把季苇萧和萧金铉等那一群太荒唐鄙吝不堪 的场景结束,而过渡到杜少卿的磊落境界上来;因为一部《儒林外史》的整 个意念并不只在浮世绘而已。而同时慎卿本人也有若干潜意识是值得讨论 的。譬如作者一直把慎卿浸染在“自我爱恋”的情绪中(慎卿举手投足莫不 属此,而最嘲谑不过的,是雨花台夕阳中顾影徘徊的一景),照说像他这样 矜贵自怜,应该及早丢开季苇萧那一班糟烂的朋友,超然高立的;但他在南 京却终日和他们盘桓,甚至与季苇萧气味相投起来,结果便正落在他讥刺萧 金铉的那句“雅的这样俗”的讽言里。以他轻世傲俗的才情,却也投顺着当 朝的权威,例如他说方孝孺朝服斩于市不为冤枉这种含混是非的话,不免叫 人疑惑慎卿骨子里面究竟是不是真有一个生存的原则?慎卿算得上是绝顶聪 明的人了,可是他终于自误于歧途;神乐观会来霞士的一幕,就是慎卿后来 也会去优贡选官的预言,而做官在作者的价值系统里是没有可信地位的。吴 敬梓认为一个人刻意做官,不仅是放弃一己的操守,向现成的利益投降,并 且是放弃生存意义的追求,而自堕于已经论定的模式中(因此角色一旦做了 官,作者就停止对他的传述)。但慎卿终于进京做官,那么他忍受来道人的 恶丑,也就成了一个妙喻,而不足为怪的了。杜慎卿这种徘徊于两者之中的 居间性质,对他自己来说,倒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因为他永远在自我修饰的 优越心理中生活,以致于总不去逼近地揭开这一层外幕,让他自己去正视内 里的矛盾虚假。于是,就是像罗亭那样太晚来的悔痛也是绝不可能的了。

      而这种居间性质,却在另外几个人物的精神上留下比较深刻的冲突痕迹。他们大多是被播弄在两个价值世界里,一个是既有的传统价值体系,一 个是个人良知的价值观。因为这几个角色比较带有反省的气质,当两者发生 冲突而必须有所选择的时候,就有了《儒林外史》里难得有的人物的心理过 程。换言之,有了心理过程,于是才展现了人物精神上的失主和失调。像王 惠、马纯上、庄绍光、王玉辉、余大先生等,可以算是其中最显著的例证人 物了。王惠本来是跟荀玫甚至匡超人等同型类的,他接受官场上现成的一切 作法;但是归降宁王的罪祸,使他在现实生活上不得不抛掉旧有的一切,逃 匿江湖(陈和甫替他扶乩已预言:大江烟浪杳无踪)。在这形体的流浪中, 精神当然有无限痛悔,不过这起始的痛悔,只是对降顺的事而言(扶乩辞说 “一盏醇醪心痛”,王惠投降时,宁王曾赐酒一杯。)还不是整个思想和心 理的转变。直等到第三十八回,郭孝子出现,从他的故事,我们看到王惠的 最后面目,那才是一个经过挣扎而彻底痛悔的人;但却是一种可怕的悔恨。 王惠对数十年来万里寻亲的儿子(即郭孝子,这时已“花白胡子”了)说: “我是没有儿子的”,终于到死都闭门不见。他以弃绝伦理做个人的赎罪, 无宁是太偏妄了。庄子说“无入而藏,无出而阳”(达生篇语),如此,则王惠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精神安居。王玉辉的悔恨却不同于这样。一方面他没 有采取前者那种艰难晦黯的方式,开始的时候,王玉辉执意赞同女儿做那“青 史上留名的事”,让她在丈夫死后活活饿死殉节。王玉辉那一种斯芬克斯(Sphinx)式的冷静,的确令人震惊;可是贞节牌坊竖完了以后,死人荣誉 的荒谬,和活人情感的痛切,终于榨出了他一丝半点的被礼教所枯涸的人性 来。我们看到他流出了眼泪,一个平常人悔恨时应有的眼泪。这眼泪虽然没 有使他的心灵完全复苏,但至少我们总算看到了“痛苦”;这痛苦是几世纪 以来,在错误道德重荷下,所透出的一声哽咽。而另外一方面,王玉辉的悔 恨又比王惠要复杂的多,王惠不过是是非分明的个人取舍的问题,但王玉辉 却负担着对传统道德的信念面临考验的问题。王玉辉一切举动都是从一个概 念里演绎出来的(他毕生致力写三本书,字书、乡约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 礼书),例如要女儿殉节,就是那最戏剧化的道德箴言“饿死事小,失节事 大”的不折不扣的实验。吴敬梓对传统道德最大的一个疑问是:当它(传统 道德)中间的某些只萎缩成了形式的训条以后,它对我们的生存内容,究竟 会腐蚀到如何程度?但是这种经过几世纪堆砌成的信念,在王玉辉心里,却 不太容易动摇的。女儿牺牲了以后,痛悔未消,他看到苏州妇人公然抛头露 面地游船寻乐,又不自禁地泛起了“道德”的愤懑。事实是,像王玉辉这样 的读书人,可以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少了;既然不能向实际的生活学习,只有 仍旧把握住那一部自古及今的经典不放手。唯一还存有一线希望的是,他终 于曾逸出旧有的规范徬徨过一阵子(假使一个人物从来无需徬徨,那必定不 会使人满足的,因为我们自己的内心就充满了徬徨之苦;唯其如此,我们才 会觉得他跟我们一起生活着)——只要人的心还有一部分在呼吸着,它就是 脆弱的,它不能被一种制度永远撑持在那里,而不想逃脱掉。

      和前两人相比,庄绍光又不同。他在全书中被作者划归在智者一小群中;大致来说,他已经超脱了如王惠、王玉辉对形式的追求。作者竭力强调他那 一种超世遗俗的风格,而他的优雅从容也似乎给了我们某种信心。可是庄绍 光终于还是逃不掉一个知识分子在中国这样的社会里,终久要遭遇上的问 题,就是出与处,为与不为的困扰。庄绍光固然绝不屑像王惠之流夤缘以求, 但是天子弓旌招贤,以礼乐教养垂问,做为一个知识分子就不能像山野之人 一样的掉头不顾而去。对于文化制度的关心,是知识分子不贷之职。于是庄 绍光面临了一个严重的选择:究竟是保全素志?还是奋力行道?在这种难题 下,作者吴敬梓忽然做了一个很意外的解决:当庄绍光正要向天子奏对的顷 刻,忽然头顶心一点难忍的疼痛,竟使他当时答不出话来。回来除下头巾, 发现里面一个蝎子,他笑说:“藏仓小人,原来就是此物,看来我道不行了。” 第二天自己又揲了一个蓍,得“天光遯”,于是此后庄绍光主意便定,一心 恳赐还山。这显然是一个避重就轻或者有意晦涩的描写,以西方小说的观点 看,可能是难以接受的。而反过来,这种遁入神话的技巧,却是中国小说里 穷而后通的常法,它把艰苦的人事挣扎化成一个含糊隐约的神谕。在艺术上 的得失,或许是张力的削弱,而也可能是表现了暗示的简洁。总之,庄绍光 在表面上做了一个不选择的选择。但对作者来说,庄绍光的事件并没有就此 平息。不久,在归途上,他由一对老夫妇的暴死和“走尸”(僵尸)的恐怖 景象自悔说:“吉凶悔吝生乎动”,京师应诏还是由于“到底是义理不深”。 作者在这里让他去自讽了一番。然而庄绍光悬崖勒马,问题的症结还不在这 里。天子赐他玄武湖隐居,他们夫妇搬到湖中大洲上住,“门口系了一只船,要往那边,在湖里渡了过去;若把这船收过,那边飞也飞不过来。”从此坐 拥山水,果然是世外高人。但是有一天,这个封闭式的宁静还是被扰乱了。 逮捕倾慕绍光高名而来的虞信侯的官兵,千枚火把,把花园团团围住。世网 是难逃而且不可逃的。即使是优越的心智,也仍旧要被牵回到人类普遍生存 的环境里来。因此吴敬梓不以为庄绍光的高蹈便解决了问题。和庄绍光君子 之悔相对的,是余大先生的暧昧。余大先生和余二先生洁身自爱的行止,在 五河县的势利薰心之中宛如云隙中一片蔚蓝的天光,但是在无为州关说人命 的事,固然是白璧之瑕,在南京向迟衡山、杜少卿请教郭璞风水,也还有几 分犹疑。余大先生有知识分子向善的良知,但是现实问题的驱迫(例如需钱 葬母),向传统权威的惯性服从,诸如此类,尤其是书生性格的缺乏独立特 行的见识,也终将使一个人迷途。只是余大先生是一个暧昧的人物,他内心 里,究竟有过怎样的迷惑和忏悔,作者完全用浮云掩月的方式交待过去。

      吴敬梓藉上面这几个人物,在《儒林外史》里构造一个可怀疑的世界, 以对既存的价值观提出种种质疑。然后吴敬梓又撇开这一群人,作了一个完 全不同的假设,就是:在这一班士子的徬徨无主之外,仍旧有某种确定的价 值或信念,可以永恒规范人生是不是可能的?这层意思吴敬梓用祭泰伯祠一 事作最高象征来描述。为了泰伯祠,作者特别引出虞育德这个角色。并且把 虞育德塑造成中国知识分子的最完美典型,他除了具有农村型的朴实敦厚的 天性以外,并且笃学而励行。他的降生也有一个小神话的预言,他父母祷于 文昌求子;文昌君赐了一个字条是“君子以果行育德。”他确实是一个果行 育德之士,他有比一般士人刚强得多的道德意志;因为这个缘故,也就很幸 运地在他个人的世界里建立了一个稳固的信念,就是他不懈地理智地抱持着 古典的理想,永远努力实践古人的完美品德。主持泰伯祠的祭祀,应该就是 虞育德这一种精神事业的最高象征了。吴敬梓要把一个知识分子高尚而庄严 的心灵,投像在古典的仪式上。他似乎要藉恢复古老的礼乐制度,来回忆往 昔的楷模,和对于古典文化的信念(仪式是信仰和崇拜的表征)。据说泰伯 祠的祭祀,当时非常成功;而虞育德也成为一个雕塑型的纪念性人物,他完 善的精神凝结在每一个刻面上。他整个人格的表现,是一个妥妥帖帖的完成 式(请注意他一大半故事都是追述的),无论是庄绍光或王玉辉式的疑虑都 不能来扭曲他的形象。但是,这个事业是否真能永恒呢?祭泰伯这一仪式, 事实上并没有信仰的热情,而只是理智的瞻顾——泰伯避太王传位而逃隐, 断发纹身,永居草野;迟衡山、杜少卿发起建祠的意思,不过是藉此颂扬隐 退的高志以自白罢了。——吴敬梓不厌其详的条述祭祀的每一细节,制造了 堂皇逼真的气氛,但是在这种错觉之后,却是形式的枯燥;不错,整个祭祀 的过程只是形式的追溯,和理智的模拟,而独缺少某种生命的热情。缺少热 情的东西可能也无法长远存在,于是,虞育德本身虽然逃过了吴敬梓正面的 批判,但泰伯祠终于很快地颓坏了。王玉辉来南京的时候,他拂去灰尘才看 到当年的仪注单和执事单,乐器和祭器都锁着;全书收场的时候,最后呈现 出的泰伯祠,更纯粹是废墟的荒凉:远望大殿的屋山头倒了半边,大门倒了 一扇睡在地下,里面空无所有,槅子楼板不剩一片。唯有小孩子在门前踢球, 老妇人在丹墀挑野菜。古代的碑碣是要倾颓的;虞育德并不能藉仅仅激于义 理的善,就把往昔完美的道德世界重新建立起来。

      而这个譬喻还不够,其他方式的落空仍旧还会不断的上演。泰伯祠大祭 之后,紧接着出现了一些非常异样的画面,带着神话和传说的诡秘色彩,闪现在山野和荒边。郭孝子万里寻亲,萧云仙明月岭救难,以及青枫城的功业, 确实和前面那一班闲无所事的文士不同。吴敬梓似乎是想在接近尾声的时 候,努力再藉寓言式的想像有所振作,可是结果他还是不可避免的用了嘲讽 的手法。郭孝子精诚所至,可以克猛虎化恶人,但是却终于不能感动自己的 父亲;萧云仙文治武功,耕作教化,俨然是一个理想国的构图,结果也是海 市蜃楼。所以这两个故事和泰伯祠布景虽异,而本质相同,他们虽然努力以 理想主义自负,暂时逃过了形式的失败,结局还是一样的空洞。

      于是,在庄绍光的犹疑和虞、郭、萧等人的果行之间,又有了杜少卿的 率意而为。吴敬梓显然把少卿放在最了悟的一个层次上,如余大先生的含混, 王玉辉的迂执,对少卿是绝不可能的;他也无需像庄绍光一样在犹疑中选择。 他虽被人当糊涂少爷去欺骗,被人当败类去嘲骂,可是他了然无碍于心。千 金散去,认为是快意豪举,河房蜗居,也不悔典当度日,而这一切并不仅仅 说明少卿具有倜傥不群的个性而已。少卿在豪杰的慷慨之外又复别具内涵。 他对古典文化深具敬爱(例如捐助泰伯祠最慷慨),但谈起古人却另有见解(如说诗经);他既然能够痛斥风水的愚妄,当然也能明白王胡子黄大这流 人的狡诈贪婪,可是他终于还是以赤子之心去包容施舍;对于求助于己的(像 鲍廷玺、郭孝子等),他怀着古代的道义精神;对先祖的怀念,流露着高尚 的家族情感。总之,杜少卿具有一个古典而同时又浪漫的精神人格。另一方 面,他和庄绍光一样,以辞官为高,然而却从来没有兴起过做岩穴之士、高 蹈深隐的念头——假如他真羡慕过像庄绍光那样的玄武湖生活,他大可以早 早买山而居的。娄敬亭临终劝他趁家业未尽之前,到南京去做些事业,但是 在南京却是高兴起来就夫妇去游游山,或者交结自虞育德、迟衡山、以至季 苇萧这些不等的人。“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少卿似乎在追求着这一种 境界。他不关心世俗的利害,但对生存的利害,应该是极透彻的,所以他虽 然对虞育德极为钦敬,却从来不加以模仿;他似乎不打算建立任何固定的成 败利钝的价值观。他只抱着“以无厚入有间”的态度,在艰苦的生存中争取 一分从容;因此家产挥尽,对他不是丧失什么,而是让他充分自由地,以不 分町畦的身分投到广大的生活场中来。而,尤其超乎这一切意义之上的,是 少卿具有《儒林外史》里其他人物所从来没有表现过的一种品质,就是一种 纯洁而诚挚的情感的品质。像季苇萧、萧金铉那种没心肠不去提它,匡超人、 牛浦郎是极端私己的自爱;杜慎卿、庄绍光也不免自好自爱;郭孝子对父亲 的苦孝,余二先生对余大先生的手足卫护,可以说是天伦之音,但总让人感 到基于天职的成分甚于感情。唯有少卿不然,他对祖父、父亲怀念的敬爱, 常常被人利用为骗取好处的进口,他对忠仆故旧的诚挚之爱,使他超越了贵 贱尊卑的形式;他对妻子的知己情爱,使他遗礼弃俗,纯纯然如天真童子。 当他面对恶人恶事时,他毫不犹疑地立刻报以愤激,当他目睹悲苦,他不自 禁地攘臂而起。他的情感永远像溢满的泉水一样的湓涌。在《儒林外史》这 样一本书里,而描绘了少卿这样的人,真正是可惊异的事。像季苇萧以至于 庄绍光等固然不足以窥少卿情感的堂奥,而尤其具有反省意谓的是,以少卿 这样情感品质的人物,和作者有意塑造完美的虞育德比较,就产生了一个相 当重大的意义:假使我们说虞育德归结还是一个失败的角色的话,那么,他 缺少的正是少卿的这份天禀。虞育德的善和少卿的善并不在一个天地中。我 们不妨把虞育德水中救人的善行和少卿种种冲动的豪举比较,前者是理性的 道德理想主义,后者则纯然是浪漫的精神。无疑的,理性的善行是可尊敬的,但不一定能把握存在的本质,我们或许能肯定地说,作者似正企图以少卿这 样角色把人类从虞育德那冷静的纯然知性的宇宙里交换出来,因为由生命来 表现的美德,不是雕刻在坚硬的石碑上的,而是在温暖的蠕蠕而动的心田上 呵养出来的。少卿差不多是作者赋予了最丰富的人性的角色了。他被保有了 完整性,因而没有前后牴触的自讽举动。然而尽管如此,少卿不自讽,而人 生却酸苦地讽刺了少卿,秦淮卖文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后来竟至于追随虞博 士漂流寄生去了——形式上和季苇萧简直没有差别。则不后悔又何如?他对 余大先生说山水朋友和天伦自足的快乐,虽然不会是遁辞,但是和浮士德最 后颂赞生命的那一种衷心的欢悦,相差实在太远了。像他这样本性原是极慷 慨自负的人,虽然始终不违初衷,行其所愿行,可是整个生存过程的空虚, 他应该有某种无从言说的痛苦。而且从社会的生存看,少卿也不免还是个浮 游分子,他仍然反映了一个失去重力的世界,一个只有属于个人的哲学并不 足以维系普遍生存的空虚时代。

      除非比少卿心灵更素朴的人物可以心安理得,生存无憾,像蘧太守和蘧 景玉父子,薄田敝庐、唱曲吟诗可以消遣;像鲍文卿守己行仁,一片朴实的 恻隐,但不久作者就让蘧公孙代替了景玉父子,以鲍廷玺代替了鲍文卿。往 昔纯朴自足的理想已经结束(蘧太守、蘧景玉、鲍文卿的死,在书中特别被 提到,尤其蘧景玉英年早逝,应该不无意义。)至于书末最后四个市井奇人, 也不过聊以寄意而已。

      总结之下,《儒林外史》差不多展现了中国文士社会的传统生活全貌,这里面虽然有许多结构上的层次,但都重叠在一个基点上,就是所有的生命 都被投到“无用”的和“废置”的情境;只是被生活的浪潮无意义地追逐着。 这个“无用”和“废置”的痛感被吴敬梓用闪避的和哑口不说的方法掩饰过——全书实在缺少充分的心理呈现和内在自白——他让他的人物只有客厅式的谈话,而绝不曾出现角色的内在互诉或自诉。但这只能算是吴敬梓一半的 过失。中国传统的生活态度本来就是这样的。而且这外表的闪避和含糊,其 实也某种程度地反映着内在。柴霍甫笔下的“多余的人”会在一番挣扎之后 自裁(例如伊凡诺夫、和海鸥里的特里波夫),可是《儒林外史》人物却无 止境地在忍受丧失信念,被废置、和流浪度日的生涯;既不断然反抗现实, 也不完全弃绝现实。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中间一部分人物并没有足够的道德意 识,来从事严肃的选择;而另一部分则遁入儒家的容忍,和道家的逍遥这两 条现有的路子上来。但无论如何,这并不表示个人对生存意义的寻求已得到 了真切的答案。事实上,吴敬梓已经做了这样的结论:“风流云散、贤豪才 色总成空”(五十四回收场诗)、“从今后,伴药炉经卷,自礼空王”(末 回终场诗)。也许我们可以说,《儒林外史》是中国最彻底的一部描绘知识 分子虚无思想的作品。

      (选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丛刊》,台湾巨流图书公司 1979 年版)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推荐购买(552+)
  • 差评(244+)
  • 五星好评(537+)
  • 全格式(226+)
  • 赚了(503+)
  • 实惠(339+)
  • 一星好评(190+)
  • 体验还行(478+)
  • 内容完整(74+)
  • 无颠倒(338+)
  • 好评(130+)
  • mobi(595+)
  • 快捷(677+)

下载评价

  • 网友 益***琴: ( 2024-12-15 13:23:11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谢***灵: ( 2024-12-27 10:45:45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戈***玉: ( 2024-12-21 10:27:50 )

    特别棒

  • 网友 寿***芳: ( 2024-12-15 09:36:02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家***丝: ( 2024-12-08 10:54:50 )

    好6666666

  • 网友 温***欣: ( 2025-01-02 19:35:22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菱***兰: ( 2024-12-10 14:43:02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屠***好: ( 2024-12-21 23:25:29 )

    还行吧。

  • 网友 马***偲: ( 2024-12-24 09:15:06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芮***枫: ( 2024-12-13 16:20:04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沈***松: ( 2024-12-30 20:50:26 )

    挺好的,不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