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诗论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现代美学理论家朱光潜的代表作。朱光潜偏爱诗艺,同时对西方文艺心理学有很深的研究。1931年他在欧洲留学时便开始本书的写作,1943年始正式出版,历时十余年,在当时有很大影响,是中国现代诗学体系建构的里程碑。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书籍目录:
前言
抗战版序
增订版序
第一章 诗的起源
一 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不尽可凭
二 心理学的解释:“表现”情感与“再现”印象
三 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
四 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
五 原始诗歌的作者
第二章 诗与谐隐
一 诗与谐
二 诗与隐
三 诗与纯粹的文字游戏
第三章 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
一 诗与直觉
二 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三 关于诗的境界的几种分别
四 诗的主观与客观
五 情趣与意象契合的分量
第四章 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一 “表现”一词意义的暖味
二 情感思想和语言的联贯性
三 我们的表现说和克罗齐表现说的差别
四 普通的误解起于文字
五 “诗意”、“寻思”与修改
六 古文与白话
第五章 诗与散文
一 音律与风格上的差异
二 实质上的差异
三 否认诗与散文的分别
四 诗为首音律的纯文学
五 形式沿袭传统与情思语言一致说不冲突
六 诗的音律本身的价值
第六章 诗与乐——节奏
一 节奏的性质
二 实质上的差异
三 否认诗与散文的分别
四 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
五 形式沿袭传统与情思语言一致说不冲突
六 诗的音律本身的价值
第七章 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一 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
二 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三 画如何叙述,诗如何描写
四 莱辛学说的批评
第八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上):论声
一 声的分析
二 音的各种分别与诗的节奏
……
第九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中):论顿
第十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下):论韵
第十一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赋对于诗的影响
第十二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下):声律的研究何以特盛于齐梁以后?
第十三章 陶渊明
附录 给一位写诗的青年朋友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美学家。安徽桐城人。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代院长,中国美学学会第一届会长,民盟第三至五届中央委员。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译有[德]黑格尔《美学》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一个人的性格成就和他所常往来的朋友亲戚们很有关系。渊明生平常往来的人大约可分四种。第一种是政治上的人物。有的是他的上司。这一类人与渊明大半说不上是朋友,真正够上做朋友的只有颜延之。 第二种朋友是集中载有赠诗的,这批人事迹不彰,对渊明也似没有多大影响。最有趣味而也最难捉摸他们与渊明关系的是第三种人,就是在思想情趣与艺术方面可能与渊明互相影响的。头一个当然是莲社高僧慧远。他瞧不起显达的谢灵运,而结社时却特别写信请渊明,渊明回信说要准他吃酒才去,慧远居然为他破戒置酒,渊明到了,忽“攒眉而去”。他对莲社所持奉的佛教显然听到了一些梗概,.却也显然不甚投机。其次就是慧远的两个居士弟子,与渊明号称“浔阳三隐”的周续之和刘遗民。这三隐中只有渊明和遗民隐到底,遗民讲禅,渊明不喜禅,二人相住虽不远,·集中只有两首赠刘。在诗史上陶、谢虽并称,在当时谢的声名远比陶大。渊明和他似简直不通声气,虽然灵运在江西住了不少的时候,二人相住很近。这其实也不足怪,灵运不但“心乱”而讲禅,名位势利的念头很重,以晋室世家大臣改节仕宋,弄到后来受戮辱。总之,渊明和当时名士学者算是彼此“相遗”,在士大夫的圈子里他很寂寞,连比较了解他的颜延之也是由晋入宋,始终在忙官。
和渊明往来最密、相契最深的倒是乡邻中一些田夫野老。他是一位富于敏感的人,在混乱时代做过几年小官,便发誓终身不再干,他当然也尝够了当时士大夫的虚伪和官场的恶浊,所以宁肯回到乡间和这班比较天真的人们“把酒话桑麻”。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几句诗,就可想见他们中间的真情和乐趣。他们对渊明有时“壶浆远见候”,渊明也有时以“只鸡招近局”。从各方面看,渊明是一个富于热情的人,甘淡泊则有之,甘寂寞则未必,在归田后二十余年中,他在田夫野老的交情中颇得到一些温慰。
我们一般人的通病是囿在一个极狭小的世界里活着,狭小到时间上只有现在,在空间上只有切身利益相关系的人与物;如果现在这些切身利害关系的人与物对付不顺意,我们就活活地被他们扼住颈项,动弹不得,除掉怨天尤人以外,别无解脱的路径。渊明像一切其他大诗人一样,有任何力量不能剥夺的自由,在这“樊笼”以外,发现一个“天空任鸟飞”的宇宙。第一是他打破了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发现许多可“尚友”的古人。《咏贫士》诗中有两句话透漏此中消息:“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这就是说,他的清风亮节在当时虽无同调,过去有同调的人们正复不少,使他自慰“吾道不孤”。他好读书,就是为了这个缘故,他说“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而这些“遗烈”可以使他感发兴起。他的诗文不断地提到他所景仰的古人,《述酒》与《扇画赞》把他们排起队伍来,向他们馨香祷祝,更可以见出他的志向。这队伍里不外两种人,一是固穷守节的隐士,如荷筿丈人、长沮、桀溺、张长公、薛孟尝、袁安之类,一是亡国大夫积极或消极地抵抗新朝,替故主复仇的,如伯夷、叔齐、荆柯.、韩非、张良之类,这些人们和他自己在身世和心迹上多少相类似。
渊明打破了现在的界限,也打破了切身利害相关的小天地界限,他的世界中人与物以及人与我的分别都已化除,只是一团和气,普运周流,人我物在一体同仁的状态中各徜徉自得,如庄子所说的“鱼相与忘于江湖”。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情趣更丰富;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这种物我的回响交流,有如佛家所说的“千灯相照”,互映增辉。所以无论是微云孤岛,时雨景风,或是南阜斜川,新苗秋菊,都到手成文,触目成趣。渊明人品的高妙就在有这样深广的同情;他没有由苦闷而落到颓唐放诞者,也正以此。中国诗人歌咏自然的风气由陶、谢开始,后来王、孟、储、韦诸家加以发挥光大,遂至几无诗不状物写景。但是写来写去,自然诗终让渊明独步。许多自然诗人的毛病在只知雕绘声色,装点的作用多,表现的作用少,原因在缺乏物我的混化与情趣的流注。自然景物在渊明诗中向来不是一种点缀或陪衬,而是在情趣的戏剧中扮演极生动的角色,稍露面目,便见出作者的整个的人格。这分别的原因也在渊明有较深厚的人格的涵养,较丰富的精神生活。
渊明未见得瞧得起莲社诸贤的“文字禅”,可是禅宗人物很少有比渊明更契于禅理的。渊明对于自然的默契,以及他的言语举止,处处都流露着禅机。姑举一例以见梗概。据《晋书·隐逸传》:“他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故事所指示的,并不是一般人所谓“风雅”,而是极高智慧的超脱。他的胸中自有无限,所以不拘泥于一切迹象,在琴如此,在其他事物还是如此。昔人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胜境,渊明不但在诗里,而且在生活里,处处表现出这个胜境,所以我认为他达到最高的禅境。慧远特别敬重他,不是没有缘由的。
总之,渊明在情感生活上经过极端的苦闷,达到极端的和谐肃穆。他的智慧与他的情感融成一片,酿成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他的为人和他的诗一样,都很淳朴,却都不很简单,是一个大交响曲而不是管一弦的清妙的声响。
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柯、张良那种忠臣。在隐与侠以外,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这是一般人所忽视而本文所特别要表明的。隐与侠有时走极端,“不近人情”;渊明的特色是在处处都最近人情,胸襟尽管高超而却不唱高调。他仍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法国小说家福楼拜认为人生理想在“和寻常市民一样过生活,和半神人一样用心思”,渊明算是达到了这个理想。他的高妙处我们不可仰攀,他的平常处我们却特别觉得亲切。他尽管是隐士,尽管有侠气,在大体上还是“我辈中人”。他很看重衣食以及经营衣食的劳作,不肯像一般隐者做了社会的消耗者,还在唱“不事家人生产”的高调。我们觉得渊明非常率真,也非常近人情。他并非不重视廉洁与操守,可是不像一般隐者矫情立异、沽沾自喜那样讲廉洁与操守。他只求行吾心之所安,适可而止,不过激,也不声张。他很有儒家的精神。
不过渊明最能使我们平常人契合的还是在他对人的热情。他对于平生故旧,我们在上文已经说过,每因“语默殊势”而有不同调之感,可是他觉得“故者无失其为故”,赠诗送行,仍依依不舍,殷殷属望,一片忠厚笃实之情滋于言表,两《答庞参军》、(示周祖谢》、(与晋殷安别》、《赠羊长史》诸诗最足见出他于朋友的厚道。在家人父子兄弟中,他尤其显得是一个富于热情的人。他的父亲早弃世,他在《命子》诗中有“瞻望弗及”之叹。他的母亲年老,据颜延之的沫文,他的出仕原为养母(“母老子幼,就养勤匾,远惟田生致亲之义,追悟毛子捧檄之怀勺。他出去没有多久,就回家省亲,从《阻风于规林》那两首诗看,他对于老母时常眷念,离家后致叹于“久游念所生”,回家时“计日望旧居”,到家后“一欣侍温颜”,语言虽简,情致却极深挚。对弟弟和妹妹……对儿子……对工人……
新诗比旧诗难做,原因就在旧诗有“七律”、“五古”、“浪淘沙”之类固定模型可利用,一首不甚高明的旧诗纵然没有它所应有的个性,却仍有凡诗的共同性,仍有一个音节的架子,读起来还是很顺口;新诗的固定模型还未成立,而一般新诗作者在技巧上缺乏训练,又不能使每一首诗现出很显著的音节上的个性,结果是散漫芜杂,毫无形式可言。把形式作模型加个性来解释,形式可以说就是诗的灵魂,做一首诗实在就是赋予一个形式与情趣,“没有形式的诗”实在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许多新诗人的失败都在不能创造形式,换句话说,不能把握住他所想表现的情趣所应有的声音节奏,这就不窗说他不能做诗。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是中国现代美学理论家朱光潜的代表作。朱光潜偏爱诗艺,同时对西方文艺心理学有很深的研究。1931年他在欧洲留学时便开始本书的写作,1943年始正式出版,历时十余年,在当时有很大影响,是中国现代诗学体系建构的里程碑。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精彩短评:
作者:Adiósardour 发布时间:2013-02-15 17:53:50
在文学艺术的各种样式中,朱光潜先生最钟情诗,对中国古诗,和英文诗歌都有很高的鉴赏力,但他自己却不写诗。对于中西诗比较,其言之意简精辟,说在自然诗方面,西诗偏于刚,中诗偏于柔。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狂风暴雨,峭壁荒谷,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微风细雨,湖光山色,是月景。就爱情诗来说,西方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前,所以称赞容貌倾诉爱慕者最多。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后,所以最佳者往往是惜别悼亡。西方爱情诗最长于"慕",中国爱情诗最善于"怨"。纵观全体,可以说,西式诗歌以直率胜,中式诗歌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
作者:11 发布时间:2010-03-31 16:17:25
小学生一般稚嫩的文字,却认真深刻。“我来是要给大家带来点快乐的,可是现在我有了名字,我给大家带来点忧伤”那只叫小庄的圣诞火鸡的故事看得我感动得要命。这是爱啊……
作者:阅微草堂 发布时间:2012-11-01 01:04:35
顶级的大师,谁写的序?竟然也骂,竟然那么好???国内读到的最好的一个关于的诗讲解@!
作者:之如 发布时间:2014-04-15 03:51:42
以考究理论的方法治中国诗,知识性与思辨性都有了。特别是对韵,格律的发展等的论述对我这样的门外汉很有启发。书末朱光潜盛赞陶潜的一章,比照着王国维赞李煜,林语堂说东坡来读,很有趣味。最末附录“给一位写诗的青年朋友”虽是重读,还是让人警醒。不光写新诗,哪怕现在写散文杂文也好,小说也好,时时想起这番真诚的批评都是很好的勉励。
作者:栗 发布时间:2010-09-06 18:09:06
睡着了好几次-_-
作者:SWX 发布时间:2010-12-18 20:00:00
非常好,某些地方可以与博尔赫斯的诗论对比阅读,他们都受克罗齐影响很大。其中探讨中文诗歌和西文诗歌格律不同的地方最有价值,只可惜写得太早,没有运用到后来语言学的一些成果。
深度书评:
诗的实质与形式(对话)
作者:韦达柯 发布时间:2011-12-17 19:21:02
对话者:
秦希——拥护形式者
鲁亮生——拥护实质者
褚广建——主张实质形式一致者
孟时——一个物成见的人,但遇事喜欢“打个哈切问到底”
从对话中可以得知,秦希对新诗抱有一种不肯定的态度,从一开始他就表达“现在新诗不但不能歌唱,连念起来也都不顺口”.在《诗论》的第一章就提到诗、乐、词同出。“诗”是具有一定歌唱功能的。其起源可能是远古人类所发展出来的一种民歌。
秦希在对话中还提到这么一个句子。“我们读大诗人的作品,常觉到:‘这恰是我心里所要说的话,我不说出来而他说出来了’”。有时候,大诗人的很多作品,其内容并不十分特殊,只是他们在形式上运用了一种真正美丽且美妙的方法。秦希在话中举出的例子是《哈姆雷特》和《麦克白》的独语中常变现“人生没有意味”。可是莎翁其写就的词藻丰富,语调铿锵(第六章 诗和乐--节奏 中提出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诗具有音乐其所有也兼具其所没有)。而令我深感共鸣的则是博尔赫斯所作的《雨》,诗人将平凡而且无处不在的雨,写得充满美的情愫,一种十分曼妙的感觉,将雨表现犹如人们想像中的精灵一样。
诸广建在关于诗的形式这一问题上不与秦一见。他觉得“新诗固然很乱,它的实质也不见得有怎么好”,许多许多不过是扮了一个新样子的陈词滥调。鲁亮生则认为“诗是情感和思想的自然流露”。一流的诗人富有情感和想象力,积于中者深厚然后形于外者雄伟,往往不假雕琢,自成机杼。故鲁亮生之认为说诗要重实质。
于上,我认为朦胧派的一些诗作着实格式不齐,但其中的实质,是流露着一种真性情的。不论是顾城还是海子,他们的作品中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其格式不拘泥于一时,不断创新这一种犹如天籁一般的美妙。我不禁想到了梁小斌写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每每读到“这一切/这美好的一切都无法办到/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和“太阳啊,/你看见我的钥匙了吗?”的时候,内心总是翻滚起情感的波涛啊。
另外,我还认为鲁亮生在关于诗的绝对价值有一种令人抱有同感的说法。歌德的《浮士德》和《流浪者的夜歌》,就形式而言,这一早一晚的作品都具有极高的形式美,而作为实质以论,大家所公认的是《浮士德》较《流浪者的夜歌》更加伟大,更加深广。我诚没有《流浪者的夜歌》的一次欣赏,但《浮士德》我还是略有涉猎的。作为一部作者耗费一生精力写就的作品,它的文字不仅将作者的人格、思想。学问囊括其中,且将文艺复兴以后欧洲人那种热情与渴望,却又徘徊不安的状态变现出来。“诗”的形式固然具有很高的价值,例如莎翁的十四行诗,但其内在的实质我更看重。空洞与泛泛而谈都会玷污诗的贞洁与高雅。“诗”可以有奔放的形式,但它亦须拥抱那冷漠的实质。一如北岛的诗作,我们不难体会到文字下面那更深层次的感动。
对话还未看完,只是看到褚广建的一句:“形式是自然的,固有的,而不是人为的,附加的。”思索再三,我还是没有理解褚广建的话,只是茫然与惊异。继续看下去时,须多加咀嚼。
《诗论》的正文内容,看至《诗的境界》。文中有此一句:“无论是作者或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面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小天地中有孤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而这样子的一番小天地,即为一种“境界”。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一种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主的意象看,那还有荒芜凑塞或虚无的毛病,不能算是一首好诗。”
在这个时间就暂且记录这些,另附诗两首:
(一)
你的眼眸是映照世界的明镜,
永远不缺乏温柔,
就算胸中隐藏着悲伤,
依然目光坚定地凝视繁星。
(二)
天黑了
我一个人坐在书桌前
静静的
静静的望着天
暗黑色的天空
静谧无声
但他却似乎在告诉我什么
到底是什么呢
我不知道
天空中划过一道亮影
那小小的流星
是在暗示什么么
我不知道
一切都是一个谜团
让人窒息
那声刺破天空的鸣叫
是我的吼声
还是你想对我说的话
谁都不知道
天亮了
我独自踏上征途
慢慢无际
惟有一心彷徨……
往后再继续写读书笔记吧
作者:木叶 发布时间:2018-10-19 11:01:24
大二第一学期,参加了中国图书馆馆长来我们学校做的一个讲座:《经典与古代文学》.教授提出一个问题:何谓经典?我的答案是:经典必合乎人性之根本诉求,经久而不衰。
经典,就是当我们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去品读,总能有不同体会的存在。它引起共鸣,让人们在孤独之外发见不孤独。
那天讲座的提问环节,我问教授: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也许是一时间不易于系统地回答这样宏大的问题,教授只讲了几点: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格律、语境、味道、情感都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不能用评价古文的方法来评价现代散文,不能用品评古体诗的方法来看现代诗。但是,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的联系也是必然存在的,我们应该试着打通两者之间的联系。
我一直以朱光潜先生为师,综合老师的一些理论,在听讲座时,我就一边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答案:
1,词汇的来源。
白话文又称语体文,指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近现代白话文的来源有西洋名词,其中大部分为经日本转译的词语,以及大量源于英语的“类词缀”等。实际上,应该还可以从古代文学中挖掘出更多的文学词汇。这里不是说看了《诗经》就学一个“齿如瓠犀,螓如蛾眉”,读了《楚辞》就学一句“粔籹蜜饵,有餦餭些”.
每一种文学都讲求语言形式与情感思想的一致性,词汇的不同,可产生全然不同的气象,当代人大可应自身之所需,在古代文学中开发更多有生命力的词汇。
2,现代文学形式的变革。
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总是应乎时代之变化而变化的,但其演化须得保持一个内在规律,这规律为何,就可部分求诸于古代文学。
3,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不是生来就有的,一个文学作品如何才能高致?必乎有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一点,我们仍可以求诸于古代文学。
谈及此,我总容易想到周邦彦的“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有些认知的变化只在一瞬间,我就是因这句诗而感知到“风致”二字为何。仍想补充一句,不是说仅有古代文化能由此价值与意义,而是在寻求审美情趣的提高时,我们应当重视古代文学。
最后再借用《西洲曲》来证明一下,何为审美情趣的差别。一般我们解读“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一句,会把“下”字理解为“思君不见下渝州”之“下”,就是“去”的意思。大意为:忆起梅花初绽时节,良人离开我,去往西洲,而今心愿折一枝梅花送去江北,聊寄相思.
吴冠英先生的解读大不同,他先根据地理环境的信息进行分析,推测“西洲”应是诗中女子与良人曾经相恋的地方,所以把“下”字解为“洞庭波兮木叶下”之“下”,即“飘落”之意。回忆起,梅花纷纷扬扬地飘洒在西洲......瞬时间,诗中就出现了两个全然不同的时空场景,整首诗变得更加浪漫.诗的节奏也随着梅花飘洒的速度变得柔和,婉约.
朱光潜先生的作品,已不需我在此作任何的夸耀了.看过先生五六部著作,<诗论>是其中尤其系统而精炼的一部,每一章节都值得仔细研读.
不过书中的很多内容,最好是在有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之后去学习.我始终相信,文本阅读是读文学最重要的学习路径.
至于我自己,还有好几十年的时间,可以用来不断研读<诗论>一书.往后再继续写读书笔记吧.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傻瓜式服务(388+)
- 章节完整(262+)
- 微信读书(482+)
- 下载快(82+)
- 书籍完整(280+)
- 好评(647+)
- 愉快的找书体验(411+)
下载评价
- 网友 丁***菱: ( 2024-12-23 04:26:00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师***怡: ( 2024-12-15 20:01:20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饶***丽: ( 2024-12-23 12:00:35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孙***夏: ( 2025-01-04 22:06:00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隗***杉: ( 2024-12-15 17:01:29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沈***松: ( 2024-12-24 12:42:03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方***旋: ( 2024-12-27 17:25:40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龚***湄: ( 2024-12-26 07:06:46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权***颜: ( 2024-12-09 09:11:52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习***蓉: ( 2025-01-01 07:42:36 )
品相完美
- 网友 谭***然: ( 2024-12-08 22:22:44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谢***灵: ( 2025-01-04 18:33:46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通***蕊: ( 2024-12-27 18:33:00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华图2015省考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用书专用教材巅峰冲刺最后10套试卷(附960元红领大师密训营+520元密训班+99元网校代金券)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教材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杨坚编辑文存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谈集邮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中国歌剧音乐剧通史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复习教程(第二版)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赵记老局与关中木版图画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正版现货 海关乐贸LEMO向外土司学外贸1业务可以这么做+向外土司学外贸2营销可以这么做2本套 外贸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电视片市场营销实战案例7DVD 手册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历代《舆服志》图释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