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智慧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遗失的智慧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遗失的智慧:除了抱怨制度,我们还能做什么?》内容简介:医患关系紧张,应试教育扼杀才能…人们担心金融、教育、医疗、刑事司法等机构所提供的统统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因此,人们通常认为兑付体制缺陷的办法就是制定更多的规则,或提供“更管用”的物质激励。而《遗失的智慧》却之处,不管是规则还是极力,都无法给予我们所需要的“实践智慧”——做正确之事。
实践智慧教我们如何才能学会做好父母、好医生、好士兵、好公民或是好的政治家。正如《遗失的智慧:除了抱怨制度,我们还能做什么?》作者所说的,实践智慧就是让我们逐渐明白“在特定的情况下,针对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之事”。书中展示了智慧之人不断冲击着僵化的习惯和体制,在课堂、法庭、医院以及日常生活中取得令人振奋的结果。《遗失的智慧》是一本教会我们如何发现和培养实践智慧的书。
海报:
书籍目录:
推荐序
知行合一的智慧
中文版序
在多变的世界里探寻新智慧
前言
制度之殇:在希望丧失殆尽之前
第一部分 现实呼唤变革
第一部分 现实呼唤变革
第1章
源于实践的智慧 重复打扫的清洁工与公正审判的女法官
卢克是一家大医院的清洁工,他曾为一位长期昏迷的年轻患者连着打扫了两遍房间。那次,他已经按照工作要求打扫了一遍,但患者已守在那里几个月的父亲却没看到,于是一把抓住他,让他清扫。于是他又打扫了一次,而且一直和颜悦色。对此,他作何解释?
第2章
“制度至上”与“智慧至上”之战 陷入两难的律师与隐瞒病情的医生
N先生CT扫描结果发现肺里有肿块,而且是恶性的。罗文斯坦医生把这一切告诉了N太太。她直接说:“你不能告诉他得了癌症。”罗文斯坦医生解释说:“保持我与 N先生之间的坦诚关系很重要。如果随着病情发展谎言被揭穿,我就很难再为他看病。”但N太太毫不妥协。医生应该告诉患者实情吗?
第二部分 我们为什么需要“实践智慧”
第3章 本来俱足的智慧
你发现了一个看似柠檬的水果,形状、味道、颜色、质地都像,于是你认为“它就是柠檬”。但若给它涂上红色指甲油,抹一层氨水,再把它压碎,此时它还是柠檬吗?当然还是,只不过是一个受过虐待的柠檬。但它之所以仍然是一个柠檬,在于我们对其建立的描述:它开始时什么样,又如何变成现在的模样。
第4章 理智与情感的完美结盟
我们在报纸上读到一篇新闻:饥荒使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300万儿童挨饿。我们摇摇头,翻过了这一页。随后,电视上播放的纪录片深入报道了其中一名挨饿的儿童。看完电视,我们寄出了自己的支票。为什么对众多受苦之人的事实报道对我们的刺激甚小,而对一个受苦之人的生动描绘却能使我们立即采取行动呢?
第5章 实践智慧的机制
没有哪两个学生或客户是完全相同的,我们每次获得的经验都是独一无二的。若无法评估眼前的情况与过去的哪里相似、哪里不同,就不可能积累出任何知识,也就无法做出明智的决策。若想获得实践智慧,我们就要具备认知机制,判断什么时候相似性最重要,什么时候区别最重要。
第三部分 为什么制度让现实不完美
第6章 让原则失去弹性
一位 39岁的女性罹患卵巢癌,而且已经转移到了肝脏。医生问她是否想尝试一种新的化疗方法,但同时也告诉她有5位肿瘤专家并不赞同这种新方法。她问医生该怎么办,医生说无可奉告,并本着“患者自主权”原则坚持让她自己抉择。她感到天旋地转:“我又不是医生!我只是一个律师!我怎么知道该怎么办?”
第7章 驱除共情力
今天,学医的学生常常被老师警告不要与病人“有太多感情上的联系”,要保持医生的超然。罗文斯坦医生观察到学生变得很冷酷,他们学会了面对病人的痛苦麻木不仁,而榜样正是他们的老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生,这些人把患者称作“心梗”、“老家伙”和“没救的病号”等等。
第8章 丧失灵活性
纽约教育委员会要求成绩差的学校必须遵循步调一致的课程,一小时的授课被分解为45个可观察、可衡量的活动,学校管理者手里拿着适用于所有科目、所有年级、所有学生和所有教师的通用表格,根据那些活动对教师评分。即使是苏格拉底,遇到那种场面也会深陷麻烦之中。
第9章 扼杀意志力
以色列一家日托所曾遇到过一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家长超过关门时间才来接孩子。对家长的劝告无效后,他们想到了罚款的办法。当他们开始罚款时,迟到的现象反而增加了。之前有约25%的家长迟到,但采取罚款措施后,这一百分比上升至约33%,16周后已接近40%。
第10章 使机构僵化
报纸编辑的工作目标是告诉读者所关心事情的真相,如地方政府的腐败和被社会服务机构忽视的贫困儿童。但如果左右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的是那些喜欢读名人恋情和减肥计划的读者,那么,要砍掉多少“真正的”新闻?加入多少八卦消息?编辑是否还能实现他的目标?
第四部分 希望之光
第11章 制度之变
“佛蒙特州组合评估计划”开始于1991年,这不是标准化考试,这种评估不是由教育部的计算机或官僚们执行的模式化程序,而是教师们自创的。变革者知道制度不可少,但他们同时也知道规则和激励不过是最初的脚手架,追求正确目标并鼓励实践者紧随脚步才是正确的。
第12章 幸福新世界
人生的目的就是实现蓬勃人生,我们将其解读为幸福。除非你具有意志和技巧以应对每天的道德选择,否则你无法实现。实践智慧就能提供那种意志和技巧。要想获得幸福,就需要实践智慧。实践智慧能创造良性循环,使我们获得做正确之事的方法,引导我们奔向幸福新世界。
作者介绍:
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
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在2009年TED大会上做压轴演讲,阐述如何寻找我们失去的智慧。聆听他演讲的观众既有政府官员,也有商业人士,他的追随者遍布金融业、零售业、餐饮业、广告业、娱乐业等众多领域。
其著作《选择的悖论》自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先后荣登美国《商业周刊》《福布斯》杂志年度十大畅销书,在全球以20多种语言发行。
他本人多次接受CNN、PBS、CBS等一线媒体的采访,他的文章频频发表于《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卫报》等顶级报刊杂志。
肯尼思•夏普Kenneth Sharpe
斯沃斯莫尔学院政治学教授,专门从事政治哲学、公共政策和美国外交政策的研究。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实践智慧看起来难以捕捉,它存在于灰色世界,而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他依赖于具体的背景。制度可以直接交给人来遵守,但智慧只能通过经验来滋养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遗失的智慧:除了抱怨制度,我们还能做什么?》内容简介:医患关系紧张,应试教育扼杀才能…人们担心金融、教育、医疗、刑事司法等机构所提供的统统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因此,人们通常认为兑付体制缺陷的办法就是制定更多的规则,或提供“更管用”的物质激励。而《遗失的智慧》却之处,不管是规则还是极力,都无法给予我们所需要的“实践智慧”——做正确之事。
实践智慧教我们如何才能学会做好父母、好医生、好士兵、好公民或是好的政治家。正如《遗失的智慧:除了抱怨制度,我们还能做什么?》作者所说的,实践智慧就是让我们逐渐明白“在特定的情况下,针对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之事”。书中展示了智慧之人不断冲击着僵化的习惯和体制,在课堂、法庭、医院以及日常生活中取得令人振奋的结果。《遗失的智慧》是一本教会我们如何发现和培养实践智慧的书。
海报:
精彩短评:
作者:N 发布时间:2013-03-23 10:52:09
作者认为行为主义所推崇的制度(行为的前置条件)与激励(行为的后置条件)抹杀了个体自身灵活的技巧和独立的意志,其结果是实践智慧的遗失,个人自主性的弱化,人变成机器,距离幸福越来越远。我部分赞同作者的观点,应从系统功能定位出发去不断重新设计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断接近系统最优化。
作者:北路 发布时间:2014-10-05 10:17:15
B848.4/0145/2013
作者:Ethanity 发布时间:2018-02-21 13:06:00
演讲与书面的区别在于演讲偏向用故事 语言的通俗化 视觉化描述语言大于说服性描述语言。但TED系列的都有一个通病 就是将演讲的风格用在配套出版的书籍上。
本书的优点是通过不少的故事与通俗的语言将内容讲的清楚 即制度与情感应该调和。可作为书的读者我希望看到更多 例如历史上有哪些相关实例 举例在哪些领域可以用到 是否有什么原则可以遵守。并不想说自己是个功利的读者 只是认为以上这些内容是一本有深度 负责的书应该包括的内容。
现在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 滥竽充数的作品也越来越多。这莫非也是媒体时代的产物?我从尼尔玻兹曼娱乐至死读到的是 产生影响的因素不仅仅是媒介 也包括作品的目的 质量 现在的情形让我觉得即使是书籍也正在进行媒体化 而这也意味着书籍正在失去引人深思沉静的作用
作者:尘 发布时间:2013-05-11 16:10:25
规则和制度有时候会因为刻板僵化而产生负作用。这个时候,灵活变通,有创造性的实践智慧便成为必要。列举了教育,医疗和法律领域的相关案例。但作者有些矫枉过正,而且给出的解决方案也略显粗糙。
作者:方方土君 发布时间:2013-12-24 22:59:04
20131214,读完。少了一颗星的原因是:核心观点非常赞同,但过于冗长,有点用一本书诠释一句话的意思。20131209,开始:过去的自己就是典型没有智慧的人,过度的执迷与凡事非要分个对与错。哎……
作者:冷战老手 发布时间:2015-11-27 00:52:03
求仁得仁
深度书评:
【转】李根:被误读的《奶酪与蛆虫》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1-05-23 12:23:26
作者:李根(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1976年,一本题为《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世界观》的薄本专著问世,该书的作者是当时的一位意大利青年学者——卡罗·金兹堡。金兹堡不仅在技术上解决了小人物研究的史料问题,还通过呈现这个小人物对世界起源、《圣经》真实性、教会腐败、文化多元性等问题的针砭时弊,引导读者对精英史观、史学宏观化以及计量方法等一系列史学理论问题进行反思。因此,《奶酪与蛆虫》成为日后被学术界称为“微观史学”的代表性著作。虽然《奶酪与蛆虫》一书影响颇大,但国内外史学界对此书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
第一种误解,认为《奶酪与蛆虫》不过是针对过去一个无名小辈的传记。这在业余群体以及专注于史实考证、对史学理论前沿不甚了解的历史学研究者中多有体现。出现此误解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该书的中译本迟迟没有推出,很多人通过简短的介绍性文本了解此书的内容与特点;另一方面则在于该书的“微观史”标签太明显,结合该书的“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世界观”的副标题,很容易使人产生上述判断。
第二种误解,认为《奶酪与蛆虫》过于在乎日常琐事,很难在大历史层面有所作为。它反映在那些思想上坚持宏观立场,对微观史学有一定了解的学者群体中。这类群体多从主题创新和史学史的角度识别该书的价值,但对其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所谓的“大历史”思考,以及在技术上何以广泛应用持怀疑态度。美国著名史学家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在《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中,就称赞该书在拓展历史学研究方面的大众视角,并在理论上映射出当时如日中天的“总体史/计量史”模式的弊端。可在总结部分,他还是做出金兹堡之类的小历史“限制重重,行之不远”的判断。
第三种误解肯定《奶酪与蛆虫》实现了“以小见大”,但却将其反映大历史的特有论证思路与其他微观史思路混为一谈。持这类观点的学者往往将微观史预设为大体一致的史学模式,因此,在研究中更在乎勾勒“微观史学”的概念共性,而论及最多的是微观史与传统史学和宏观社会史之类“大历史”的鲜明反差。小人物研究何以反映大历史,不同微观史作品的“以小见大”方式是否存在差异,则少有人进行专门分析。
上述误解产生的原因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惯性化预设。抛开微观史和宏观史的对立,认真通读《奶酪与蛆虫》这本书,上述误读可一一化解。
第一,《奶酪与蛆虫》的内容不仅仅限于一个小人物的传记。诚然,书中讲述的这个生活在16世纪阿尔卑斯山区的磨坊主的口无遮拦的确是最吸引人的内容,也是大多数论文和通俗刊物重点介绍的部分。即便是在审判其为异端的法庭上,他也坚持己见并高谈阔论。不过这些精彩叙述,只占了书中少部分篇幅。全书分62个小节,上述情节在第19节之前就基本叙述完毕,另有一些关于审讯进展和后续的情况介绍分别简要插叙在第26、35、46、47、48、49、51、52、56、57、62节中。实际上,该书的后半部分大多在谈论大历史的问题。尤其是第58、59、60三节中列举了同期出现的其他类似情况,进行大历史模式下习惯运用的比较研究。
第二,《奶酪与蛆虫》提出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对以往大历史的重新解释。该书探讨了关于精英引领社会进步的既有历史印象的反诘,笔头文化和口述文化在16世纪欧洲底层社会传播状况的实证分析,对16世纪天主教区民众的宗教虔诚性的质疑以及论证当时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普遍存在等。磨坊主言行的各个细节,其实只是金兹堡讨论众多宏观问题的导引而不是核心。例如,金兹堡以确凿的史料证实了梅诺乔言论的真实性和原创性。由此,他暗示读者反思,这个磨坊主作出了与250年后启蒙思想家如出一辙的针砭时弊。那么,诸如西方学界盛行的精英主义历史观、中世纪的社会底层被视作乌合之众等认识是否需要予以修正?仅就这一点,便可以否定金氏微观史在大历史层面难有作为的看法。
第三,《奶酪与蛆虫》在以小见大的策略上独树一帜。以小见大并不算新方法,通过某一典型研究了解更多同类个体,从而走向宏观层面的分析,这属于“单子同构理论”,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便是一例。他说,“我打算最贴近地观察基本细胞……蒙塔尤的这种家庭与附近比利牛斯山的家庭差别不大”。不过,同为微观史研究,达恩顿的《屠猫记》却是其他路数,一般称之为“符号象征理论”,即认为人类文化的意义凝聚于某些作为其产物的有象征性的符号之中,解释这个符号,也就解释了该文化。他认为,“那些文献全都嵌在社会性的、同时也是文化性的象征世界中”,这是“窥一斑而见全豹”的逻辑。《奶酪与蛆虫》以小见大的论述与上述两种逻辑又有所不同。他倚重的是一个史料概念——“正常的例外”,即“如果下层民众的事实没有史料提及或是被歪曲,那么一个真实的例外(指那种不是经常出现的事件)的文献可能比起一千份千篇一律的文献更具启示作用”。也就是说,史料中偶然出现的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例外事件,可能反映了大众的实际状况。它显得例外,是过去的统治阶级有意压制或记述者疏于关注底层民众所造成的。因此,金兹堡认为,“只有在上层与下层发生冲突时,底层的真实状况才会迫不得已地露出头来”。可见,即便是在“微观史学”这一特征极为鲜明的标签之下,几位代表性人物的思路也还是有根本差别的。
就《奶酪与蛆虫》而言,微观史与宏观史不仅不存在对立,实际上从来就没有分开过。金兹堡的小人物研究显然是“意在沛公”,真正的研究对象是16世纪欧洲的大众文化以及对原有大历史的“反刍”。该书的独树一帜再次证明,对细节保持足够的敏感是所有历史学研究者都应具备的意识。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卡罗·金兹堡的文化史理论与方法研究”[18BSS005]的阶段性成果)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30日 14版)
布鲁斯口琴爱好者必备的好书
作者:卍野猫卍 发布时间:2023-03-22 23:49:33
张晓松老师的《布鲁斯口琴一月通》这本书有多棒,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明白。很多同学也都给出了评价。我想表达的只有一点 ----“如果你真的喜爱布鲁斯口琴并真心地想学会他,用他演奏出你所喜欢的乐曲,那么张晓松老师的这本书一定是要闭着眼睛都要必入的一本书,一本可以帮你敲开布鲁斯口琴演奏大门的书!”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体验还行(297+)
- 全格式(540+)
- 三星好评(131+)
- 不亏(558+)
- 在线转格式(282+)
- 超值(140+)
- 简单(484+)
- 品质不错(265+)
下载评价
- 网友 屠***好: ( 2024-12-14 04:45:31 )
还行吧。
- 网友 寿***芳: ( 2024-12-18 04:06:23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冉***兮: ( 2024-12-20 01:13:34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养***秋: ( 2025-01-02 03:17:53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宓***莉: ( 2024-12-31 05:51:02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曹***雯: ( 2025-01-06 19:41:00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曾***文: ( 2024-12-21 08:03:36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敖***菡: ( 2024-12-21 06:35:49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丁***菱: ( 2025-01-06 13:52:55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第三版)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9787121211171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导游英语实务教程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建筑材料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浩荡1+2全套2册何常在小说书籍现实题材当代商业激荡史中国文学长篇小说近20年商业风云继谋局者运作朝堂后小说书籍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句句真研:考研英语(一)语法及长难句应试全攻略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图解星学大成(第1部)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朗文当代中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与加权复杂网络抗毁性建模分析 电子工业出版社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国际象棋中国学派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5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