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与重塑: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审判思维与方法(第二版)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解构与重塑: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审判思维与方法(第二版)精美图片
》解构与重塑: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审判思维与方法(第二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解构与重塑: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审判思维与方法(第二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975514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3
  • 页数:760
  • 价格:138.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7 01:04:40

内容简介:

本书的亮点有以下三个:一是将工程价款争议案件分为静态审查与动态审查的九个步骤,各步骤之间存在严密的逻辑递进关系,所有案件均可通过该方法予以支解、拆分并分别审查、厘清思路,此为笔者所原创并力推的经典之处;二是结合《民法典》及《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一)》,在有关工程造价、质量、工期司法鉴定的运用上,既总结既有规则,又有所创新和完善,侧重于实践可操作性,对提高司法鉴定的质量和效率有所裨益;三是完全以法官作为裁判者的视角,从收案、审案、断案的自然流程角度考虑案件,每个步骤既结合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的规范操作,又针对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特殊性作了一些简化、优化以及扩充,完整呈现程序法如何为具体的部门法所服务。本书所举案例一般分为【案情】【审理】【评析】三个部分,绝大多数均为笔者亲身经历,真实性毋庸置疑,但所涉及的姓名、名称、项目等则为杜撰,雷同勿怪。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周利明

法官/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MCIOB)

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员额法官,国家法官学院浙江分院(浙江法官进修学院)特聘教师,常设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论坛第五工作组成员、第八工作组召集人,广东省工程造价法制化改革专项工作组专家成员,宁波市法官《民法典》讲师团成员。

长期从事民商事一线审判工作。近年来专门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等案件,擅长处理疑难复杂案件,准确归纳争议焦点、妥善把握审理节奏、稳步推进审判进程,审结了一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参著《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证据指引理解与适用》,合著(召集人)《中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全书词条释义与实务指引》,另有调研成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鉴定指引》等。所撰写的判决书被《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评论》评为2019~2020年度“建设工程案件优秀判决书”,系全国一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的亮点有以下三个:一是将工程价款争议案件分为静态审查与动态审查的九个步骤,各步骤之间存在严密的逻辑递进关系,所有案件均可通过该方法予以支解、拆分并分别审查、厘清思路,此为笔者所原创并力推的经典之处;二是结合《民法典》及《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一)》,在有关工程造价、质量、工期司法鉴定的运用上,既总结既有规则,又有所创新和完善,侧重于实践可操作性,对提高司法鉴定的质量和效率有所裨益;三是完全以法官作为裁判者的视角,从收案、审案、断案的自然流程角度考虑案件,每个步骤既结合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的规范操作,又针对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特殊性作了一些简化、优化以及扩充,完整呈现程序法如何为具体的部门法所服务。本书所举案例一般分为【案情】【审理】【评析】三个部分,绝大多数均为笔者亲身经历,真实性毋庸置疑,但所涉及的姓名、名称、项目等则为杜撰,雷同勿怪。


精彩短评:

  • 作者:毛颖 发布时间:2021-12-19 12:04:10

    法律实务工作者写的实务书中,能如此逻辑清晰、行文流畅、干货满满的,不多见。

  • 作者:Michael 发布时间:2023-11-06 19:05:20

    很务实的书,值得建工领域律师及法官拜读

  • 作者:询博望君兮 发布时间:2024-05-10 16:09:17

    好书,第二篇庭前准备学习到不少民诉相关,第三篇合同静态审查一般

  • 作者:小仟 发布时间:2018-06-24 21:04:53

    观测之路漫漫,寂静但是不会寂寥,因为你的心中拥有着深邃幽远的宇宙,你再也不是那个随风飞转的哀伤之人了。

  • 作者:wendyyncc 发布时间:2024-01-07 15:14:00

    新手友好,特别好读,像看小说,一点不枯燥

  •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1-13 19:17:19

    稍微有点啰嗦


深度书评:

  • 《尹文子》中的实学思想

    作者:之乙 发布时间:2023-07-28 22:18:35

    《尹文子》中的实学思想

    尹文子历来被视为名家,不仅历史上是这样认识的,现代人由于受西方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的误导,也是一概从逻辑学和认识论的角度去讨论尹文子的思想的。

    例如,《尹文子全译》的作者在“尹文子及其思想”一文中就是这样评价的:“但是,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和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尹文子》的形名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缺陷和不足。如他对名更多地赋予了政治内容,哲学含义要相对逊色一些。形名问题本来是讨论的哲学逻辑问题,可惜《尹文子》在这方面并没有深入探讨下去,它对逻辑学的贡献,远不及同时代的后期墨家学派和稍晚的公孙龙,这也是使人感到缺憾的。”(92页)

    这位作者并没有认识到:形名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逻辑学和认识论的问题,也是一个实学的问题。尹文子为什么对名更多地赋予了政治内容?恰恰是因为《尹文子》中包含了很多实学的内容,而不仅仅只是讨论名学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尹文子》中哪些内容是属于名学的,哪些内容是属于实学的:

    大道上

    原文:大道无形,称器有名。名也者,正形者也。形正由名,则名不可差。故仲尼云“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也。大道不称,众有必名。生于不称,则群形自得其方圆。名生于方圆,则众名得其所称也。

    译文:伟大的道是没有形态的,可以称重量的具体事物是有名称的。名称是用于纠正事物的形态的。正因为事物的形态正确不正确是依据名称来确定的,所以名称是不可以发生差错的。因此孔子说:“必须要用名称来纠正实际,如果不用名称去纠正实际(领导人不用礼去端正自己的行为或者说不用礼去端正领导人的行为),那么说话就没有人听”。伟大的道是无法称重量的,而万物必定是有名称的。有形的事物产生自伟大的道,那么各种各样的形态就自己获得了方圆的形状。名称产生自方圆的形状,那么各种各样的名称就获得了相对应的事物。

    分析:温公颐主编《中国逻辑史教程》上说:“名作为概念,具有“正形”的作用。所谓‘正形’,就是正确地反映事物对象。”(27页)编教材的作者明显地囿于西方逻辑学和认识论的范畴,把“正”解释为“正确地反映”,显然是非常牵强附会的,中文的“正”哪里有“反映”的意思呢?“概念是反映事物对象的”这种说法显然是西方认识论中的反映论的观点。中文的“正”作为动词原义是“使——不偏,不斜”,引申为“改正”、“纠正”,“端正”的意思。 尹文子全译的作者译为:“名称是判定客观事物的依据。”(103页)把“正”翻译为“判定”应该说是大差不差的。

    实际上,这一段主要是讨论实学问题的:事物的形态正确不正确?事物的形态正确不正确以什么为标准呢?尹文子明明白白地指出了:以名为标准!“以名正形”正是实学的最高原则。这里引用了孔子的这一段话,说明尹文子也是从实学的角度去理解的,这进一步为我们从实学的观点去理解孔子的“正名”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关于孔子的“正名”说,请参见拙作《评胡适和冯友兰对孔子“正名”说的诠释 ——兼论孔子“正名”的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260336/

    这一段前面说名称是判定事物的形态正确不正确的依据,后面又说名称是从方圆的形状中产生出来的,似乎是自相矛盾了!从逻辑学上讲就是循环论证了!但是如果我们从实学的观点去理解前者,而从名学的观点去理解后者,那么就不会出现自相矛盾的窘境了,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从逻辑学和认识论的角度上讲,名称确实是从事物中产生出来的,一定是先有了事物,人们才给以相应的名称。所以尹文子说名称是从事物中产生出来的。当然,人在给事物命名时会发生各种错误,尹文子下面自己就举例说明了这个道理。但从实学的观点来看,如果名称是从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怎么又可以用名称去纠正事物呢?必须要先有一个标准,先确定一个名称,然后以这个名称为标准,才能确定事物正确不正确!

    原文:有形者必有名,有名者未必有形。形而不名,未必失其方圆白黑之实。名而不可不寻,名以检其差。故亦有名以检形,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检名。察其所以然,则形名之与事物,无所隐其理矣。

    译文:有形的事物 必定是有名称的,但有名称的事物却不一定是有形的。有形而没有名称未必失去方圆黑白这样实实在在的东西。名称不可不去寻找,因为名称可以检验形态是否有差错。所以,也可以说,一方面用名称来检验形态,另一方面用形态来确定名称,一方面用名称来确定事物,另一方面用事物来检验名称。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么形态和名称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就昭然若揭了。

    分析:如果单纯从逻辑学的角度去看,一方面说名以检形,名以定事,另一方面又说,形以定名,事以检名,就是自相矛盾,循环论证了!究竟是用名来检验形,确定事,还是用形来确定名,用事来检验名,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前者涉及如何去检验形态,确定事物,是对形态和事物来说的,其研究对象是形态和事物,所以属于实学的领域;后者涉及如何去检验名称,确定名称,是对名称来说的,其研究对象是名称,所以属于名学的领域。

    原文:名有三科,法有四呈。一曰命物之名,方圆白黑是也;二曰毁誉之名,善恶

    贵贱是也;三曰况谓之名,贤愚爱憎是也。一曰不变之法,君臣上下是也;二曰

    齐俗之法,能鄙同异是也;三曰治众之法,庆赏刑罚是也;四曰平准之法,律度

    权量是也。

    译文:名称有三种类型,法律有四种表现。名称的三种类型是:第一种是命名事物的名称,如方,圆,黑,白等等;第二种是诋毁和称赞的名称,如善,恶,贵,贱等等;第三种是比拟和评论的名称,如贤,愚,爱,憎等等。法律的四种表现是:第一种是永恒不变的法律,如君,臣,上,下等等;第二种是教化的法律,如能,鄙,同,异等等;第三种是治理民众的法律,如庆,赏,刑,罚等等;第四种是平抑物价的法律,如律,度,权,量等等。

    分析:这里只有命物之名属于名学,而毁誉之名和况谓之名都属于实学。四种法则均属于实学。事实上,名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后两类可以合并成一个大类,一是名学上的名,用于命名事物的,一是实学上的名,用于评价事物的。

    原文:术者,人君之所密用,群下不可妄窥;势者,制法之利器,群下不可妄为。人君有术而使群下得窥,非术之奥者;有势而使群下得为,非势之重者。大要在乎先正名分,使不相侵杂。然后术可秘,势可专。

    译文:权术只能为君主所秘密使用,普通人不可妄加窥探。权势是制定法令的锐利武器,普通人不可妄加利用。君主有了权术,如果被普通人窥探到了,那么,这种权术就没有奥秘可言了。君主有了权势,如果被普通人得到并加以利用,那么,这种权势就没有份量可言了。重要的是首先要用名分来纠正普通人的行为,使君主和普通人各司其职,互相不侵犯,混杂在一起,然后,君主的权术就可以保密,君主的权势就可以专用。

    分析:这里讲,术和势都是君主的专利,只能为君主所秘密使用。如果被普通人所知道,所使用,那就是“妄窥”,“妄为”,都是不符合名分的,都是非分的,不正当的行为。用儒家的话来说,这就叫“僭”,超越本分了。所以,这里讲的“正名分”,实际上不是指纠正名分,而是指以名分为标准,要纠正的是普通人的行为。这也是实学的问题,不是名学的问题。

    原文:名者,名形者也;形者,应名者也。然形非正名也,名非正形也。则形之与名居然别矣,不可相乱,亦不可相无。无名,故大道

    无称

    ;有名,故名以正形。今万物

    具存

    ,不以名正之,则乱;万名具列,不以形应之,则乖。故形名者,不可不正也。

    译文:名称是用来命名事物形态的,事物的形态是与名称相对应的。但是,形态并不是正确的名称,名称并不是正确的形态。因此,形态与名称是判然有別的,不能相互混淆,也不能相互缺乏。没有名称,因此伟大的道是不能称重量的;有了名称,所以能用名称来纠正形态。现在万物都存在着,如果不用名称来纠正它们,就会发生混乱;各种名称都摆放着,如果不用形态来与它们相对应,就会发生错误。所以,形态与名称,不可不加以纠正。

    分析:这里也是既有名学,也有实学的。前面是讲名学的,后面是讲实学的。

    原文:善名命善,恶名命恶。故善有善名,恶有恶名。圣贤仁智,命善者也;

    顽嚚

    凶愚

    ,命恶者也。今即圣贤仁智之名,以求圣贤仁智之实,未之或尽也。即顽嚚凶愚之名,以求顽嚚凶愚之实;亦未或尽也。使善恶尽然有分,虽未能

    尽物

    之实,犹不患其差也。故曰:名不可不辨也。

    译文:用善的名称来命名善的事物,用恶的名称来命名恶的事物,所以,善的事物有善的名称,恶的事物有恶的名称。圣贤仁智,是用来命名善的人;顽嚚凶愚,是用来命名恶的人。今天,如果以圣贤仁智的名称为标准,在现实中寻找圣贤仁智之人,那么,现实中的人就未必完全符合圣贤仁智之名的标准;如果以顽嚚凶愚之名为标准,在现实中去寻找顽嚚凶愚之人,那么,现实中的人也未必完全符合顽嚚凶愚之名的标准。只要使善恶完全区分开来,即使不能完全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但也不必担心会出现差错了,所以说名称不可不加以辨别。

    分析:这里一开始也是讲名学的,但后面原文明明白白地是讲以名求实,是讲实并不一定完全符合名的,是属于实学的问题的,《全译》的作者却理解成“未必能使名完全符合实”,也就是从名学的观点去理解了。这里再次强调一下“名符其实”与“实符其名”的差别,一般人并不太注意这两者之间的差别,而且现代汉语里也只有“名符其实”的成语流传下来,从来没有“实符其名”的说法!“名符其实”是讲名的问题,属于名学;“实符其名”是讲实的问题,属于实学。

    原文:名称者,别彼此而检虚实者也。自古至今,莫不用此而得,用彼而失。失者,由名分混;得者,由名分察。今亲贤而疏不肖,赏善而罚恶。贤不肖善恶之名宜在彼,亲疏赏罚之称宜属我。我之与彼,又复一名,名之察者也。名贤不肖为亲疏,名善恶为赏罚,合彼我之一称而不别之,名之混者也。故曰:名称者,不可不察也。

    译文:名称是用来区别不同事物,检查事物的真实与虚假的。从古至今,没有不是这样运用就能获得成功,不这样运用就会遭受失败的。失败是由于名分混淆不清,成功是因为名分昭著明白。现在人们亲近贤人,疏远不肖之徒,奖赏善人,惩罚恶人。一个人是否适宜用贤不肖善恶之名来评价取决于那个人,而对人是否适宜采取亲疏赏罚的态度则取决于我自己,表示我的主观态度的名称与评价他人的名称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名称,这样就把这两种名称区分清楚了。如果把贤不肖之名与亲疏之名混为一谈,把善恶之名与赏罚之名混为一谈,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与我自己的主观态度不加区别,这就把名称搞混乱了。所以说,对名称是不能不加以考察清楚的。

    分析:这里讨论的是实学上的名的分类。一是用于评价客观事物的名,另一是表达自己的主观态度的名。

    原文:语曰“好牛”,又曰,不可不察也。好则物之通称,牛则物之定形,以通称随定形,不可穷极者也。设复言“好马”,则复连于马矣,则好所通无方也。设复言“好人”,则彼属于人矣。则“好”非“人”,“人”非“好”也。则“好牛”、“好马”、“好人”之名自离矣。故曰:名分不可相乱也。

    译文:人们常说“好牛”,这个名分又不能不加以考察清楚。“好”是事物的通称,“牛”是事物的确定的形体,用事物的通称来伴修饰事物的确定的形体,是不可以穷尽的。比如再说“好马”,通称的“好”又与“马”这个形体连在一起了,那么,“好”所通用的范围就没有限制了。比如再说“好人”,则它又属于“人”这个形体了。则“好”不是“人”,“人”不是“好”。那么“好牛”,“好马”,“好人”的名分就自然区分开来了。所以说名分是不能互相混淆的。

    分析:这里讨论的是名学上的复合名。

    原文:五色、五声、五臭、五味,凡四类,自然存焉天地之间,而不期为人用。人必用之,终身各有好恶,而不能辨其名分。名宜属彼,分宜属我。我爱白而憎黑,韵商而舍徵,好膻而恶焦,嗜甘而逆苦。白黑、商徵、膻焦、甘苦,彼之名也;爱憎、韵舍、好恶、嗜逆,我之分也。定此名分,则万事不乱也。

    译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宫商角徵羽五种声音,膻薰香腥腐五种气味,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所有这四类东西都自然地存在于天地之间,它们并不期望被人们利用,但人们必定要利用它们,终身不改变对它们的好恶,而不能分辨它们的名分。名称是否适宜取决于事物本身,分辨是否适宜取决于我自己。我爱好白色而讨厌黑色,喜欢商声而舍弃徵声,喜爱膻气而厌恶焦气,嗜好甜味而抵触苦味。白黑,商徵,膻焦,甘苦,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名称,爱憎,韵舍,好恶,嗜逆,都是我的主观的分辨。确定了这些名分,那么万事万物就不会发生混乱了。

    分析:这是指名学上的名分,“名”用于命名不同的事物,“分”用于表达人们对不同事物的主观态度。名学上的名分与实学上的名分,其含义不同,实学上的名分是指人的名义,身分和地位。

    原文:故人以“度”审长短,以“量”受少多,以“衡”平轻重,以“律”均清浊,以“名”稽虚实,以“法”定治乱,以简治烦惑,以易御险难。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归

    一者,简之至;准法者,易之极。如此则顽嚚聋瞽,可与察慧聪明同其治也。

    译文:所以人们用尺度来审查物体的长短,用量器来测量东西的多少,用衡秤来称量物体的轻重,用律吕来调节音乐的清浊,用名分来考核事物的真实与虚假,用法制来确定国家的治乱,用简明来治理烦琐与疑惑,用变易来排除危险与困难。把万事万物都归结为一个道理,各种准则都以法律为准绳。万事万物都归结为一个道理,这是最简单的方法;用法律作准绳,这是最便易的措施。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顽固,愚蠢,耳聋,眼瞎的人就可以与开明,智慧,耳聪,目明的人一起,共同治理国家了。

    分析:这显然是讨论实学问题的。

    原文:名定则物不竞;分明则私不行。物不竞,非无心,由名定,故无所措其心。私不行,非无欲,由分明,故无所措其欲。然则心欲人人有之,而得同于无心无欲者,制之有道也。田骈曰:“天下之士,莫肯处其门庭,臣其妻子,必游宦诸侯之朝者,利引之也。游于诸侯之朝,皆志为卿大夫,而不拟于诸侯者,名限之也。”彭蒙曰:“雉兔在野,众人逐之,分未定也;鸡豕满市,莫有志者,分定故也。物奢则仁智相屈,分定则贪鄙不争。”

    译文:一个事物的名义确定后,人们就不会去争夺这个事物了;分属明确后,人们的私欲就不会盛行。人们不去争夺事物,并不是人们没有争夺之心,而是因为名义确定以后,人们就无法实施争夺之心了。人们的私欲不会盛行,并不是人们没有私欲,而是因为分属已经明确之后,人们就无法实施自己的私欲。然而私心私欲人人都有,却能使人们做到与没有私心私欲一样,是因为制止私心私欲的方法得当。田骈说:“天下有志之士,没有谁愿意老呆在自己家里,侍候自己的妻子儿女,他们必定要到各诸侯国的朝庭去游说,求得一官半职,这是受利䘵的引诱所致。他们到各诸侯国去游说的目的,都是想成为卿大夫,而没有想成为诸侯,这是因为名分限制了他们。”彭蒙说:“野鸡和兔子在野外时,大家都会去追逐它们,这是因为分属还没有确定的缘故。鸡和猪充满了集市,却没有人企图去抢夺它们,这是因为分属已经确定的缘故。如果财物丰富而分属未定,那么即使是仁智之士也会相互争夺,如果分属确定了,那么就是贪婪的小人也不敢乱抢。”

    分析:这里强调名分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绳,象法律一样。这也是属于实学的内容。

    原文:道行于世,则贫贱者不怨,富贵者不骄,愚弱者不慑,智勇者不陵,定于分也。法行于世,则贫贱者不敢怨富贵,富贵者不敢陵贫贱;愚弱者不敢冀智勇,智勇者不敢鄙愚弱。此法之不及道也。

    译文:如果道在人世间施行,那么,贫穷和卑贱的人就不会怨声载道,富裕和尊贵的人就不会高傲自大,愚笨和软弱的人就不会恐惧害怕,智慧和勇敢的人就不会盛气凌人,这是因为确定了名分的缘故。如果法律在人世间施行,那么,贫穷和卑贱的人就不敢怨恨富裕和尊贵的人,富裕和尊贵的人也不敢欺凌贫穷和卑贱的人;愚笨和软弱的人就不敢企盼成为智慧和勇敢的人,智慧和勇敢的人也不敢鄙视愚笨和软弱的人,这说明法律不及道。

    分析:道行于世,就能确定名分,由此可见,名分的确定是依据于道的。名分确定后,人们就会从内心上自觉自愿地遵守名分,而法律只能限制人们的外在行为,使人们不敢违反法律。所以尹文子说:法不及道。

    原文:庆赏刑罚,君事也;守职效能,臣业也。君料功黜陟,故有庆赏刑罚;臣各慎所任,故有守职效能。君不可与臣业,臣不可侵君事。上下不相侵与,谓之名正。名正而法顺也。接万物使分,别海内使不杂。见侮不辱,见推不矜,禁暴息兵,救世之斗。此仁君之德,可以为主矣。守职分使不乱,慎所任而无私。饥饱一心,毁誉同虑,赏亦不忘,罚亦不怨。此居下之节,可为人臣矣。

    译文:奖赏有功,惩罚犯罪,这是君主的事情;严守职责,尽心尽力,这是臣子的职业。君主对臣子论功升迁,据过贬黜,所以有庆赏刑罚;臣子各自慎守职责,所以有守职效能。君主不能参与臣子的职业,臣子也不能侵犯君主的事业,上下互相不侵犯不混杂,这就叫做“名正”。名正就能使国家的法律畅通无阻。承接万物使它们互相区分,分别国内大事使它们不相混杂,受到欺侮不觉得耻辱,得到推举不会骄傲自满,禁止暴力,平息战争,拯救世上的争斗,这就是仁义君主的德行,能做到这些就可以成为一国之主。严守职责名分不使其混乱,谨慎地做好本职工作而没有私心,不管是饥荒还是富足都不变心,不管受到批评还是表扬都能正确对待,得到奖赏时不会得意忘形,受到责罚时也不会怨天尤人,这就是做臣子的节操,能做到这些就可以成为臣子了。

    分析:这里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名正”不能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的,把它理解为“名分正确”。实际上,“名正”并不是讲名分的而是讲实际的,讲人的行为的。是说人的行为没有超越他自己的名分,这就叫做“名正”。所以,这里讲的内容显然是属于实学的,不是名学的。

    原文:世有因名以得实,亦有因名以失实。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译文:人世上有因为名分而得到实际的,也有因为名分而丧失实际的。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人家说自己能用硬弓,其实他所用的弓不过三石之力。他拿去给身边的人看,身边的人都拉弓试了一试,把弓拉到一半就不拉了。大家都说:“这弓不下九石之力,不是大王谁能用这样的弓?”宣王听了很高兴。然而实际上他所用的弓不过三石,他一辈子却自以为那是九石之弓。三石,是实际上的,内在的,本质上的,所以说是“真实”;九石,不过是名义上,表面上的,形式上的,所以说是“虚名”。宣王因为喜欢虚假的名义,却丧失了自己的真实。

    分析:在这个例子中,宣王和身边的人都知道自己在弄虚作假,所以这是实学的问题,是自欺欺人行为上的错误,不是名学的问题,不是认识上的错误,并不是说宣王和身边的人都不知道这弓的实际弓力,把这弓的实际弓力搞错了。

    原文: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卫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不姝美。”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国色,实也;丑恶,名也。此违名而得实矣。

    译文:齐国有位叫黄公的人,喜欢谦虚。他有两个女儿,都是天姿国色。正因为她们长得很美,黄公就常常用谦虚的话来贬低她们,说她俩长得丑陋。于是,两个女儿丑陋的名声传得很远,以致过了结婚的年龄全国竟没有人向她们求婚。卫国有个光棍汉,早过了结婚年龄,冒冒失失地娶了黄公的一个女儿,发现原来是天姿国色。然后他就对旁人说:“黄公喜欢谦虚,是故意贬低自己的女儿,说她们长得不美。”于是人们便争先恐后送聘礼去求婚,把另一个女儿娶了,果然也是天姿国色。姑娘长得美,这是实际情况;说她们丑陋,那是虚假的名声。这位光棍汉不计较丑陋的名声,然而却得到实际的美女。

    分析:这个例子说明一个人过分谦虚,会导致别人误解。这是名学上的问题,如何正确理解谦辞的问题?这里不存在欺骗行为,没有涉及实学的问题。

    原文:楚人担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皇也。”路人曰:“我闻有凤皇,今直见之,汝贩之乎?”曰:“然。”则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凰皇,贵,欲以献之。遂闻楚王,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

    译文:楚国有人挑着一只山鸡,一个过路人问他:“这什么鸟呀?”那个挑山鸡的人欺骗他说:“是凤凰。”过路人说:“我听说有凤凰,今天正好直接见到了。你打算卖它吗?”那人说:“是的。”路人出十金要买,那人不给。又加了一倍,便卖给了他。他想献给楚王,过了一夜,山鸡死了。路人不去考虑花了钱可惜,只是遗憾不能把活凤凰献给楚王。于是一国的人纷纷传说这件事,都以为是真凤凰,尤其赞赏路人想把凤凰献给楚王的忠心,便报告给楚王。楚王为路人献凤于己之心所感动,于是召见他并且给予丰厚的赏赐,其价值超过买鸟的钱十倍。

    分析:这也是名称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把野鸡叫做凤凰,我们说,这是叫错了名称,这是路人认识上的错误,所以这是名学的问题,不是实学的问题,全国的人都犯有这种认识上的错误。但从担山鸡的人这方面说,他明明知道这不是真凤凰,却有意欺骗别人,说是真凤凰,这就是实学的问题,不是名学上的问题,不是认识上的错误,是这种欺骗行为上的错误。这就象今天市场上卖假冒伪劣的商人,以次充好,是欺骗行为,所以说这种人是不法商人!这个担山鸡者就是古代的不法商人。一个人只有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学习相关的知识,才能防止自己上当受骗。这就是认识论的问题,就是名学的问题。

    原文: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邻人阴欲图之,谓之曰:“怪石也,畜之弗利其家,弗如复之。”田父虽疑,犹录以归,置于庑下。其夜玉明光照一室,田父称家大怖,复以告邻人。曰:“此怪之征,遄弃,殃可销。”于是遽而弃于远野。邻人无何,盗之以献魏王。魏王召玉工相之,玉工望之再拜而立:“敢贺王,王得此天下之宝,臣未尝见。”王问价,玉工曰:“此无价以当之,五城之都,仅可一观。”魏王立赐献玉者千金,长食上大夫禄。

    译文:魏国有个农夫在田野里耕作,得到一块一尺见方的宝玉,然而却不知道是宝玉,便告诉邻居。邻居心里想谋取这块宝玉,就欺骗他说:“这是块奇怪的石头,收藏起来对家里不利,不如送回田野去。”农夫虽然有些疑心,还是拿回家来,放在廊房之下。这天夜里宝玉大放光明,把整个屋子都照亮了。农夫全家十分恐惧,又去告诉邻居。邻居说:“这就是那块石头作怪的征候了,赶快扔掉它吧,这样才能消灾。”于是农夫急忙把宝玉扔到很远的野外去了。没有多久,邻居偷取了这块宝玉,拿去献给魏王。魏王找玉工来察看。玉工望见这块宝玉,拜了两拜,后退几步,恭敬地站着,对魏王说:“恭贺大王得到天下之宝,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宝玉。”魏王问能值多少价钱?玉工说:“这是无价之宝,给五座城池,只能看一眼。”魏王立刻赐给献玉者千金,并且长期享受上大夫的待遇。

    分析:这个例子正好与上面那个例子相反,在这个例子里,拥有宝石的人不认识宝石,识货的邻居却故意欺骗他并自己占为己有,获得利益。拥有宝石的人犯了认识上的错误,邻居犯了欺骗行为上的错误。前者是名学的问题,后者是实学的问题。

    大道下

    原文:仁、义、礼、乐、名、法、刑、赏,凡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术也。故仁以道之,义以宜之,礼以行之,乐以和之,名以正之,法以齐之,刑以威之,赏以劝之。故仁者所以博施于物,亦所以生偏私;义者所以立节行,亦所以成华伪;礼者所以行恭谨,亦所以生惰慢;乐者所以和情志,亦所以生淫放;名者所以正尊卑,亦所以生矜篡;法者所以齐众异,亦所以乖名分;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所以生陵暴;赏者所以劝忠能,亦所以生鄙争。凡此八术,无隐于人而常存于世,非自显于尧、汤之时,非自逃于桀、纣之朝。用得其道,则天下治;用失其道,则天下乱。过此而往,虽弥纶天地,笼络万品,治道之外,非群生所餐挹,圣人措而不言也。

    译文:仁,义,礼,乐,名,法,刑,赏,所有这八种是五帝三王治理人世的方法。所以仁是用来引导老百姓的,义是用来让老百姓适合的,礼是用来让老百姓实行的,乐是用来调和老百姓的性情的,名是用来纠正老百姓的行为的,法是用来统一老百姓的行为的,刑罚是用来威慑老百姓的,奖励是用来勉励老百姓的。因此,仁既可以广泛地施惠于人,但也能使人产生偏爱之心;义既可以使人确立节操与品行,但也能使人变得浮华虚伪;礼既可以使人的行为恭敬谨慎,但也能使人产生懒惰怠慢之心;乐既可以调和人的性情与心志,但也能使人产生淫乱放纵之心;名既可以纠正尊卑贵贱的等级地位,但也能使人产生骄傲与篡夺之心;法既可以统一大家的分歧,但也能使人违背名分;刑罚既可以威慑不肯顺服的人,但也能使人产生侵凌暴力之心;奖赏既可以勉励忠诚贤能之人,但也能使人产生鄙陋纷争之心。所有这八种方法,对谁都毫不隐瞒,永恒地存在于人世之间,它们并不会因为有唐尧商汤这样的圣君当政而自动显现,也不会因为有夏桀商纣这样的暴君当朝而自己逃跑。按照道来运用这八种方法,那么天下就能得到治理;没有按照道来运用这八种方法,那么天下就会大乱。除了这八种方法,即使是能统括天地,驾驭万物的方法,也是处于治国之道之外的,并不是老百姓所需要的东西,因此圣人就会把它放在一边而不予理睬。

    分析: 《全译》作者把“名以正之”翻译为:“用名来纠正名不符实及名实相脱离的现象”。(140页)名分本身又如何去纠正自己与实际不相符合呢?要纠正名不符实,就应该用实际作为标准,才能去纠正名分。这就是名学的问题,认识论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平常讲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意思。尹文子这里讲的并不是名学的问题,而是实学的问题。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用名分来纠正实不符名及名实相脱离的现象。“名实相脱离”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说法,既可以理解为:名分脱离了实际,也可以理解为:实际脱离了名分。当然,在这里的上下文语境中,后一种理解才是正确的。

    原文:《老子》曰:“以政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政者,名法是也。以名法治国,万物所不能乱。奇者,权术是也。以权术用兵,万物所不能敌。凡能用名法权术而矫抑残暴之情,则己无事焉。己无事则得天下矣。故失治则任法,失法则任兵,以求无事,不以取强。取强,则柔者反能服之。

    译文:老子说:“用正当的方法治理国家,用出人意料的方法指挥打仗,用不扰乱人民的方法夺取天下。”所谓正当的方法,就是确定名分,实行法治。用名分和法律来治理国家,万事万物都不会发生混乱。所谓出人意料的方法,就是随机应变的战术。用随机应变的战术指挥打仗,任何敌人都无法抵抗。只要能用名分,法律,权术来纠正抑制人们的残暴心理,那么君主自己就无事可做了。君主没有事情可做了,那么就能取得天下了。国家治理得不好就使用法律,法律不灵了就使用武力。虽然追求无事可做的状况,但不要变成强大的状况。一旦变成强大的状况,那么柔弱的人反而能够来制服了。

    分析:当名分用于政治时,均属于实学的问题。

    原文:田子读书,曰:“尧时太平。”宋子曰:“圣人之治,以致此乎?”彭蒙在侧,越次答曰:“圣法之治以至此,非圣人之治也。”宋子曰:“圣人与圣法何以异?”彭蒙曰:“子之乱名甚矣。圣人者,自己出也;圣法者,自理出也。理出于己,己非理也;己能出理,理非己也。故圣人之治,独治者也。圣法之治,则无不治矣。此万世之利,惟圣人能该之。”宋子犹惑。质于田子。田子曰:“蒙之言然。”

    译文:田骈在读书,说:“唐尧时代是太平盛世。”宋钘说:“圣人治理国家,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吗?”彭蒙在一旁抢着回答说:“用圣法治理国家才能达到这样的结果,这不是圣人治理国家的结果。”宋钘说:“圣人与圣法有什么不同?”彭蒙说:“你把名称搞得很混乱了。圣人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的;圣法是从理义的角度出发的。理义虽然出自个人,但个人之见并不等于理义;个人虽然能够提出理义,但理义并不等于个人之见。所以,圣人治理国家,是独自一人在治理;用圣法治理国家,那么国家没有不被治理好的。圣法对万事万物都是有利的,只有圣人才能使它完备。”宋钘听后仍然迷惑不解,就质问田骈。田骈说:“彭蒙说得对。”

    分析:这里讨论的是两个概念“圣人”与“圣法”的内涵上的差别,这当然属于名学的问题。

    原文:庄里丈人字长子曰“盗”,少子曰“殴”。盗出行,其父在后追,呼之曰“盗,盗”。吏闻因缚之。其父呼“殴”,喻吏遽而声不转,但言“殴,殴”,吏因殴之,几殪。

    译文:乡村里有个老人,给自己的大儿子取名为“盗”,小儿子取名为“殴”。有一天,大儿子盗外出,老人有事跟在其后追喊:“盗!盗!”一旁的吏使听了,以为老人在追强盗,就把他大儿子捉住捆了起来。老人一看慌了,想呼二儿子殴出来对吏使说清缘由。可急得转不过口来,只喊:“殴!殴!”吏使以为老人在叫他打强盗,便狠狠地把盗打得差点丧命。

    分析:这是名学的问题,不是实学的问题,是父亲给儿子命名不当引起的问题,并不是儿子这个“实”本身有什么问题!是父亲命错了名,不是儿子做错了什么。

    原文:康衢长者字僮曰“善搏”,字犬曰“善噬”,宾客不过其门者三年。长者怪而问之,乃实对。于是改之,宾客复往。

    译文:康衢那个地方有一个年长的人,给他的仆人起名叫“善博”,给他的狗起名叫“善噬”,结果宾客有三年不敢到他家登门拜访。长者觉得很奇怪,便问身边的人,身边的人就把实际情况告诉他了。于是,他便把仆人和狗的名字改了,宾客又与他恢复了往来。

    分析:这个例子也是不当命名引起的问题,这也是名学的问题,不是实学的问题。

    原文: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周人怀璞谓郑贾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

    译文:郑国人称没有加工雕琢的玉石为璞,周国人称没有腌制的干肉老鼠为璞。有一天,周国人怀里揣着没有加工腌制的老鼠问郑国商人:“你想买璞吗?”郑国商人回答说:“想买。”周国人便从怀里掏出他带来的璞,原来是一只死老鼠。郑国人连忙谢绝了。

    分析:这个例子是说用同一个名字命名不同的事物,会引起现实中的误解和混乱。同名异实的问题,是名的问题,不是实的问题,所以这是名学,不是实学。这里不存在谁欺骗谁的行为。

  • 不是那个风流

    作者:不见长安见晨雾 发布时间:2019-02-19 19:24:18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实惠(678+)
  • txt(141+)
  • 一星好评(452+)
  • 五星好评(251+)
  • azw3(328+)
  • 盗版少(437+)

下载评价

  • 网友 温***欣: ( 2024-12-19 20:00:08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曾***玉: ( 2024-12-14 02:07:49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菱***兰: ( 2025-01-05 09:38:05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戈***玉: ( 2024-12-17 03:31:16 )

    特别棒

  • 网友 薛***玉: ( 2024-12-31 05:27:02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冯***丽: ( 2024-12-09 14:48:07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冷***洁: ( 2024-12-09 02:33:43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冯***卉: ( 2024-12-19 00:27:58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芮***枫: ( 2025-01-02 12:41:56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孔***旋: ( 2024-12-19 17:47:43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康***溪: ( 2024-12-14 05:57:05 )

    强烈推荐!!!

  • 网友 堵***洁: ( 2024-12-26 17:15:03 )

    好用,支持

  • 网友 曾***文: ( 2025-01-06 12:32:05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谭***然: ( 2024-12-08 13:32:52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