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Newbery Collection: Number the Stars, Island of the Blue Dolpins; The With of Blackbird Pond, A Single Shard 纽伯瑞合集(共四本)9780547610825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A Newbery Collection: Number the Stars, Island of the Blue Dolpins; The With of Blackbird Pond, A Single Shard 纽伯瑞合集(共四本)9780547610825精美图片

A Newbery Collection: Number the Stars, Island of the Blue Dolpins; The With of Blackbird Pond, A Single Shard 纽伯瑞合集(共四本)9780547610825电子书下载地址

》A Newbery Collection: Number the Stars, Island of the Blue Dolpins; The With of Blackbird Pond, A Single Shard 纽伯瑞合集(共四本)9780547610825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A Newbery Collection: Number the Stars, Island of the Blue Dolpins; The With of Blackbird Pond, A Single Shard 纽伯瑞合集(共四本)9780547610825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054761082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9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19.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盒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7 01:05:17

内容简介:

NUMBER THE STARS

by Lois Lowry

A SINGLE SHARD

by Linda Sue Park

ISLAND OF THE BLUE DOLPHINS

by Scott O'Dell

THE WITCH OF BLACKBIRD POND

by Elizabeth George Speare.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松风梅品 发布时间:2023-11-02 10:14:51

    巅峰之作,值得热爱老陀的读者闭眼入!

  • 作者:outlier 发布时间:2015-02-04 14:11:38

    美院附属小学生适用

  • 作者:BumbleBee 发布时间:2022-07-10 22:24:35

    20220623-20220710

    4.5pts

  • 作者:智元微库 发布时间:2022-05-27 11:11:32

    资深税法教授和税法大律师手把手教你快速掌握纳税合规~

  • 作者:云帆 发布时间:2022-02-09 22:37:50

    这种文史工具书出简体字本就是做孽,做孽懂吗!

  • 作者:种下一颗土豆~ 发布时间:2014-11-17 21:32:50

    和我小时候猜想的一样,可惜比他生的晚。


深度书评:

  • 达尔文回忆录——坚持简单伟大的想法

    作者:男秘 发布时间:2018-05-12 19:08:59

    综述:

    按照达尔文自己的说法,他并不是最聪明的孩子;相反,极其平凡。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孩子,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的一道曙光,撕裂了宗教的漫漫黑夜。他死后和伟大的牛顿爵士埋葬在一起。达尔文坚持了一个简单的伟大想法——科学是从经验总结出的一般规律。除此之外,使达尔文取得伟大成就的其他原因是: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想要做成一些事情的雄心壮志,敏锐的观察力,勤奋的工作,长久而专心的思考,最后是勇于抛弃任何错误的假设。——以上每一项品质都适用于投资者。

    达尔文谈自己

    1. 我想要成为一个研究分类的自然科学家、古玩收藏家或是守财奴,这种欲望十分强烈,而且确实是天生的,因为我的姐姐和哥哥,全都没有这种癖好。

    l 殷切希望要把自己所发现的一些事实,增添到自然科学的伟大的知识宝库中。

    l 我还有一种雄心壮志,很想在科学家中间取得相当的地位。

    l 我著的几本书(《旅行日记》)获得了好评或者是销数很大,带来的满意只是暂时性的,因此我确信,我决不应该为了争取名誉而越出自己应该走的道路。

    启示:“自己应该走的道路”是指探寻自然的一般规律(献身科学)。

    l 我认为的行为正当,就是始终不渝地研究科学,而且要为科学贡献自己的一生。

    2. 我认为,所有我的老师和父亲,都把我看作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孩子,甚至认为我的学识还低于中等水平。——“你只知去射鸟、养狗和捕鼠,其余什么都不管,将来你会自取其辱的,也会连累我们全家的!”

    3. 父亲的思想不合于科学;他不想用一般法则的观点去总结自己的经验知识。——但他却起了道德上的模范作用;例如“不要同你不敬重的人交朋友。”

    启示:道德概念能让人过好一生,这一条也是芒格信奉的行事准则。

    4. 达尔文的能力:

    l 没有极其敏锐的理解力,只是一个很差的评论家。——初次阅读一本图书,通常总是赞美,但是在继续作了一番思考以后,马上就会看出它的缺点来。

    l 在形而上学和数学方面,从来没有获得什么成就。

    l 记忆力范围广博,但是模糊不清。

    l 具有比一般水平的人更高的本领,能够看出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事务,并且对它们做细致的观察。

    启示:从环球航行得出几个重要事实,并且找到了他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了重要的结论——物种在逐渐的发生变异。相反,“著名的第一流植物学家” 罗伯特

    布朗只是关注一些细枝末节。

    l 我始终不变地努力保持自己思想的自由,一见到事实明显地相反于我深爱的任何假说时,马上就放弃这个假设(我对于每个专题,总是忍不住想要建立一个假说)。

    启示:这一段的意思是,科学是用来证伪的。后来的科学家波普尔也提出了这一观点。伟大的金融投机家索罗斯,也从波普尔处汲取了许多养分。

    达尔文谈科学

    1. 我对化学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兄弟俩的试验工作,时常干到深夜才止。——在我的中学时代,这的确是我受到的最良好的教育,因为在实践中我认识到了实验科学的意义。——校长布特勒博士,很不公正的把我叫做“浪子”。

    启示:早期的化学试验,为达尔文埋下了科学的思维方式。——不可避免的被同时代的权威视为离经叛道者。

    2. 从前我虽然已经阅读过各种科学书籍,但是还不能从其中明确地认识到:科学在于把事实分门别类,借此可以推导出去一般的规律或结论来。

    启示:从经验出发,总结出一般规律。

    3. 要是每个科学家活到六十岁就去世了,那真是太好了,因为过了这个年纪,肯定他们要去反对新的学说了。

    达尔文谈环球航行——真正的思想训练(教育)

    1. 我接受任命,必须去仔细研究自然史的几门学科,因而改进了我的观察能力。

    2. 我对于自己旅行所到的各地的地质考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因为在这方面要发挥所有的推断能力。

    3. 我时常在每天某一时间内,记写自己的《旅行日记》,把我当时所见所闻都仔细而且生动地描写出来;在这方面耗费了很多的精力。

    4. 上述的各种专门的研究工作,在同我当时养成的一种习惯相比时,就显得不重要了;这种习惯就是:勤奋劳动和对自己所研究的任何事物都专心注意。

    l 凡是我思考过的或阅读到的一切,都同我已经看到的或者有可能看到的事务有直接关系(观察与推断,专心注意)。

    l 这种运用脑力的工作方法的习惯,在整个五年的环球旅行期内一直继续着(勤奋劳动)。

    ——正是有了这种习惯,才使我能够在科学方面做出自己的一切成绩来。

    ——我曾经发现,不过是无意识的和不知不觉的发现:

    观察和推断工作的乐趣,确实是远胜于任何的手艺和打猎工作的乐趣。

    启示:这里说的思维训练,就是指勤奋的,专心的进行观察和推断工作。

    达尔文谈罗伯特

    布朗

    他是一位“著名的第一流植物学家”。他把大量奇异的观察资料和尖锐的批评意见,全都倾吐出来,但是它们几乎都属于琐碎事情。他从来没有向我讲过科学中的

    重大问题

    或者

    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启示:缺乏探寻问题本质的能力。

    达尔文谈进化论

    1. 我已经阅读过祖父著的《生物规律学》,其中有生物是进化而来的观点,但对我没有什么影响。——促成了我以不同方式提出的进化观点。——十五年后重读这部书异常失望,其原因是:这部书的推论,却同所举出的事实资料相差极大。

    2.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依从坚固不破的法则(一般规律)而产生的。

    l 大多数或全部有感觉的生物,都是这样借助于自然选择的方法而发育成长,因而愉快的感觉也就成为它们惯常的指南。

    l 很多生物偶然也会遭受很多痛苦。这种痛苦,符合自然选择的信念:自然选择的作用,并不完善;它只不过有利于每个物种,在异常复杂而且变化多端的环境条件下同其他物种进行生存斗争时,尽可能取得胜利罢了。

    l 要是全世界各族人民,都同样在内心中相信唯一的上帝存在着,那么这个论点就变成正确的了。——我认为,这种内心的信念和感情毫无意义,不能作为说明上帝实际存在的证据。

    启示:有人相信,不符合科学的标准,因而不可信;必须要有实际存在的证据。

    3. 1854年9月起,我把全部时间都用来整理大量有关物种变异问题的笔记,同时还进行了观察和试验工作。

    a) 在潘帕斯地层中,发现了庞大的动物化石,它们具有背甲,同现在生存的犰狳的背甲相似。

    b) 动物的亲缘关系相近的种,随着南美洲大陆自北向南逐渐发生一定的交替变化。

    c)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大多数生物,都具有南美洲生物的性状。

    d) 群岛上的各个岛屿上的同种生物,其性状也彼此略有差异;从地质意义上看来,其中任何一个岛屿都不是古老的。

    ——

    只有依据一种推测,就是物种在逐渐地发生变异,才可以解释这一类事实以及其他很多事实

    ;因而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际(

    合理的解释是什么?

    )。

    4. 我极其广泛的搜罗事实(印发问题调查表;同经验丰富的动物育种家和园艺工作者进行交谈;还阅读大量有关的书刊)。——不久我就理解到,“人工”选择,就是人类创造动物和植物的有用族类的基本原理。

    5. 1838年10月,我偶尔翻阅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一书;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物和植物的生活方式的观察,就已经胸有成竹。——在这些“自然”环境条件下,有利的变异应该有被保存的趋势,而无利的变异则应该有被消灭的趋势。

    6. 同一根源产生的生物,其性状随着它们发生变异而有分歧的趋势。——原因是:一切占优势的、数量在增加着的类型的变异了的后代,都有一种能够在自然经济下去适应很多“条件”极不相同的地区的趋势。

    启示:环球旅行的发现是归纳,人工选择是归纳,自然选择是基于以上两者的演绎。

    达尔文谈《物种起源》成功的原因

    1. 很早就写述了两个精简的概要。

    2. 它由一部更加庞大的原稿节缩而成,而后者本身也是一种“从到笔记资料中取来的”摘要。

    由于采用这种方法,我就能够选用最引人注目的事例和结论。

    3. 如果发现一个公开发表的事实,一项新的观察资料,或者一种新的思想,而且是同我的一般结果发生冲突的,那么我就必须立刻把它们简略地记下来。

    启示:异常重视相反的例证;坏消息第一时间告诉我们,好消息我们可以等。

    达尔文谈工作习惯

    1. 我在清楚而扼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方面,很感困难。——使我不得不对每一句文字做长久而且专心的思考,因而就会使我在推断方面,和在自己和别人的观察结果方面,看出错误和失察之处。

    2. 一般的材料整理:

    l 我在两三页稿纸上写出最粗略的提纲,接着把它扩充成几页较长的纲要。——以扩展的方式写作。

    l 我准备好三四十个大纸夹,把它们放置在书橱中贴有标签的搁板上,因而我可以立刻把各种个别的参考资料或便条存放进有关的书夹中去。

    l 我购买了很多图书,在它们的末页上,记写了书中所有与我的研究工作有关的事项索引。——如果书不属于我,那么我就写成一篇单独的摘要。

    ——在开始从事某个论题的研究工作以前,我先去查看所有简短的索引,编写出一个分类的总索引,以后再选取一个或几个适当的纸夹,因此就可以获得我过去一生中收集到的所有备用资料了。

  • 陆大鹏:这部纪实作品,成就了最硬核的美剧

    作者:上海译文社科 发布时间:2021-06-01 16:07:12

    ✎作者| 陆大鹏

    ✎编辑| 程迟

    来源:硬核读书会

    《火线》是少数让我一口气看完的电视剧之一。在那之前,我可笑地相信自己的英语听力已经很棒了,但刚接触《火线》的时候还是大吃一惊,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让自己的耳朵适应表现力极强、节奏和韵律有独特魅力的黑人英语。也不怕大家笑话,我是从《火线》才知道police这个词居然还可以把重音放在第一个音节:poh-leece!是这么读,没错。

    《火线》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它假装自己是犯罪剧,但其实探讨的是个人VS体制、自由VS社会规训等足够深刻的问题。

    我肯定没有办法让不喜欢它的人皈依,但我对已经看过这部街头莎剧的朋友提个建议——可以读读它的主要编剧之一大卫·西蒙的几部纪实文学,尤其是《凶年》。

    一个记者的记录

    大卫·西蒙曾经是《巴尔的摩太阳报》的记者。该报一度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但后来急剧衰落,《火线》最后一季的一个主要情节线就是曾经辉煌的报业的衰败与新闻伦理的败坏。

    1988 年,西蒙以见习警员的身份在巴尔的摩警察局凶案组待了一年(用现在时髦的话就是embedded journalist),跟着警探们办案,了解美国治安最差、谋杀案最频发的城市之一的警探们如何应对西西弗斯式的探案任务。警察局除了一把手之外,几乎所有人都反对允许一个年轻记者跟着警探们转悠,而局长大人为什么同意呢?一种解释是,他老人家已经是脑肿瘤晚期。

    《凶年》不是福尔摩斯式的炫耀侦探高智商的古典侦探小说,不是《灵书妙探》那样的英雄冒险加恋爱故事,也不是《维兰德》那样的社会伦理剧。

    《凶年》贵在真实,这里没有福尔摩斯,也没有莫里亚蒂,有的是一个逐渐衰败和贫穷、毒品泛滥的蓝领城市里的种种肮脏和不堪。

    这里的警察满嘴脏话,满脑子变态的幽默;这里的罪犯往往是极其愚蠢的“脑残”,或者是麻木不仁的反社会分子;在这里,正义往往得不到伸张,案件往往不能顺利告破,犯罪分子完全可能逍遥法外,比如贯穿全书的小女孩被虐杀案虽然得到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待遇,警方投入了超常规的人力物力,但始终是个悬案;这里的警局领导大多是精通“政治”的老狐狸,要求部下绝对忠诚,但随时可以把部下牺牲掉,丢车保帅;这里的“体制”莫名其妙,遍地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式的陷阱。《火线》的观众会对我上面的概括非常熟悉。《凶年》和《火线》毕竟是同一个宇宙的故事。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火线》并非《凶年》的改编,所以这两部作品的直接联系不多。我读完全书只发现了两个完全相同的元素。

    一是肥胖、爱在办公室看色情杂志、出口成章、喜欢恶搞、有着病态幽默感的侦探小组长、犹太人杰·朗兹曼。二是一个喜欢在赌博时抢劫赌资的小混混被枪杀。

    警察问:“既然你们都知道他会抢劫,你们为什么还允许他一起玩?”其他小混混惊愕地说:“我们必须让他玩呀。这是美国。”

    是的,就是《火线》第一季的开头。 虽然警察方面只有朗兹曼这么一个在《火线》出场的人物,但我们在几十名警探的忙碌身影当中还是经常觉得似乎看到了淘气的吉米·麦克纳提等人的身影。

    从书本到美剧

    《凶年》与《火线》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凶年》完全是从警察的视角讲的,所以不会涉及市政府、州政府、工会、教育体系、新闻界等纷纷崩坏的机构,也不会涉及有组织的犯罪。

    《凶年》中的罪犯大多是单打独斗,或者过失犯罪、激情杀人等,不会有巴克斯戴尔那样的大佬。所以,《凶年》是一个警察故事。而且,在描绘警察局时,《凶年》也不像《火线》那样黑暗和令人绝望。总的来讲,《凶年》对各级警务工作者的描写是正面的。 跟随《凶年》中警探的脚步,我们也会对法医、庭审和陪审团等相关机构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如果你对法医技术和美国司法体制感兴趣,这本书也会对你有帮助,不过书写的毕竟是1988年,所以观者需自酌。

    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

    大众传媒(本书里是电视,现在当然还有网络)对凶杀案及侦查工作的扭曲

    ,让绝大多数人对其产生了严重的误解,而这一点在有陪审团制度的美国法庭上,会严重影响案件的判定。

    比如在犯罪题材的电视剧里,杀人总是有充分的“作案动机”,所以深受电视影响的陪审员(巴尔的摩的陪审员往往没什么文化,主要的信息来源就是电视)会惊讶地发现,对于许多凶案,警察给不出作案动机,甚至对动机不感兴趣。警察只想证明某人是凶手,至于他为什么要杀人,警察不想知道。但陪审员就会觉得警察给不出动机就构成了合理怀疑(reasonable doubt),这就可能推翻警察认为铁证如山的案子,使得凶手逃脱制裁。 这

    本书的叙述是线性的,按照时间顺序推进,而不是按照一起起案件的发展顺序来写;而

    且人物极多,仅戏份较多的警探就有差不多二十位,虽然有些人物形象令人难忘,但大部分其实面目模糊(这也是在所难免,毕竟这是一部严格的纪实文学,不可能像《火线》那样随心所欲地塑造人物)。

    由于这两个原因,这本书往往给人以庞杂而混乱之感,千头万绪、十分凌乱。但我觉得这不能算缺点,因为作者的视角是类似于摄像机的,他的观察是非常直接和自然主义的,对现实的描绘是活生生的,未经修饰、浓缩和提升。这样刚好能制造出真实感很强的气氛,让读者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巴尔的摩警察局凶案组警探的生活。 对调查凶案的警探来说,与凶手斗智斗勇只是他的工作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工作比较容易的一部分。警探时时刻刻都需要与警察局的“体制”作斗争,或者说想方设法找到与“体制”共存的方法。这是一般的侦探题材文艺作品很少谈的话题,所以我觉得格外有趣。

    “体制”对警探构成的摩擦,或者说恶意,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我觉得里面有两个点特别有意思:统计和加班费。

    先说统计。《火线》的观众会对这一点有特别深刻的印象,因为在统计上玩花招(juking the stats)是警察局一项司空见惯的活动。警察局像一家企业一样,要对员工(警探)的业绩(结案率)进行量化、评估和考核。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西蒙告诉我们“对数据的膜拜业已是所有现代警局的通行观念。

    只有当数据漂亮时,警监才能成为警长,警长才能成为总警监,总警监才能成为副局长;当数据很糟糕时,所有这些领导的晋升之路都会像一条污水管道一般堵住”。

    量化统计是管理手段,不是最终目的。

    说得理想化一些,警察局存在的意义是侦破罪案、将罪犯绳之以法、伸张正义。如何做到这些呢?那就是运用非常“科学”的量化管理手段。 但是,既然领导用统计来要求下属,承受压力极大的下属又不笨,所以统计数字很快就成了大部分工作的最终目的。大家都围绕着数据跳舞,对这个邪神顶礼膜拜,反而忘了“初心”。那么大家想方设法地来作弊也就理所当然了。

    “巴尔的摩的数据还算凑合,这说明本市的警察基本上还算优秀且勤劳。不过,他们也会对破案率本身动些小手脚。如果有人胆敢指出这个数据不真实,那么我可以告诉你,没有一个数据是真实的。” 这句话太重要了!

    “没有一个数据是真实的”

    !我想这一点不用多说,读者朋友们肯定有自己的领悟。统计看似科学,其实往往与科学相距甚远。统计往往不是自然科学,而是政治活动。

    警探如何对破案率的统计数字作弊呢?首先,“只要某案件有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就算破案了。如果对嫌疑人的指控因为缺少证据而被放弃,如果陪审团不愿给出裁决,如果检察官决定放弃追究或暂缓追究,对警探来说,都仍然算是破案了”。

    也就是说,正义是否得到伸张,并不是考核警探工作质量的标准。标准是要抓人。

    统计作弊往往会产生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例如,“统计规则允许将几年前的案子列入今年的破案率。所以如果一个凶案组在本年度破获了100起案件中的90起,然后又解决了往年遗留的20起案件,那么他们本年度的破案率是110%”。这个结案率110%的结果貌似反常识,但好歹还能解释得通。

    下面这段,估计有职场经验的人都会心领神会,毕竟这是大家在做业绩报告、述职总结的时候都懂的。但大家应当想不到,警察局也是这么搞的。 “你可以说此种行径完全是出老千,但警察们总是玩起偷天换日的把戏。如果那一年的破案率本身就够高,那么有头脑的轮值主管或分队警司会把一起在12月破获的案件移到下一年的1月,这会让他们下一年开年的数据好看些。而如果那一年的破案率不够高,主管们则会给手下两到三星期的缓冲期。在1月,警探们会着力解决前一年12月的案件,然后把这些案件计入上一年度的统计。通过这样的小窍门,凶案组的破案率通常都能提升10个点。”

    再说说警察的加班费吧。凶案组警探的工资不高,挣钱主要靠加班费和出庭费。而对于加班费的操控,是警察局里最重要的政治游戏之一。巴尔的摩警察局是全国比较穷的局之一,经费紧张,而巴尔的摩市的凶杀案很多,这意味着警探必须大量加班才能勉强跟得上罪犯的节奏。

    这样的话凶案组的加班费和出庭费往往会超出预算15万美元之多。所以在每年的特定月份,警察局必须尽量节约经费,免得超出预算太多。开源是不可能的,只能节流,所以要向加班费开刀。也就是说,尽量减少警探的加班。 如何限制呢?是这样规定的:如果一位警探的加班费与出庭费总额超过了他基本工资的50%,就不让他参加轮值工作了。也就是说,只让他在朝九晚五的正常上班时间坐办公室(有可能是闲坐),不让他在这个时间之外接电话、接新案子。

    这等于是自断胳膊,自己主动减少人力。所以有可能出现闲的闲死、忙的忙死的情况。而忙的那些人也很快会因为加班增多,加班费达到基本工资的50%。这是非常无厘头的现象,导致凶案组的人手越来越少。

    上面两个例子,是非常“普世”的管理学问题,它们写的虽然是1988年的巴尔的摩警察局,但我相信今天的我们也是很容易心领神会的。

    不过要再强调一下,

    揭露“体制问题”并非《凶年》的主旨,《凶年》对警察局还是抱着莫大的善意和“理解之同情”的

    ,对一线警察们的描述更是正面,但细心的读者也会察觉到,其中某位警察是种族主义者、某位是厌女症患者、某位是恐同分子。 如果光看《凶年》的话,读者也许会感到惊讶,西蒙在看透这么多荒诞的体制问题之后,居然还没有变得玩世不恭,居然还能把警察局写得那么正面,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当然,在《火线》里,西蒙就放飞自我了,那里的世界更黑暗,或许也更“真实”。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差评(381+)
  • 在线转格式(341+)
  • 赚了(643+)
  • pdf(438+)
  • 少量广告(370+)
  • 无水印(85+)
  • 排版满分(204+)

下载评价

  • 网友 谢***灵: ( 2024-12-24 10:16:46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宓***莉: ( 2025-01-01 07:27:43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家***丝: ( 2024-12-30 07:32:44 )

    好6666666

  • 网友 潘***丽: ( 2024-12-14 11:27:33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冯***卉: ( 2024-12-15 16:38:26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孙***美: ( 2024-12-08 14:15:14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仰***兰: ( 2024-12-25 15:43:37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陈***秋: ( 2024-12-25 12:34:08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汪***豪: ( 2024-12-12 03:52:13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