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中国通史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古代哲学家推想社会起源,以为隆古的社会,亦像后世一般,以一夫一妇为基本,成立一个家庭,由此互相联结,成为更大的组织。此等推想,确乎和我们根据后世的制度,以推想古代的情形的脾胃相合。所以几千年来,会奉为不刊之典。
自有历史以来,不过几千年,社会的情形,却已大有改变了。设使我们把历史抹杀了,根据现在的情形,去臆测周、秦、汉、魏、唐、宋时的状况,那给研究过历史的人听了,一定是一场大笑话,何况邃古之事,去今业已几万年几十万年了呢?不知古代的真相,而妄以己意推测,其结果,必将以为自古至今,不过如此。实系因缘起灭的现象,都将认为天经地义,不可变更。这就将发生许多无谓的争执,不必要的保守,而进化的前途被其阻碍了。所以近几十年来,实在是学术上的一个大进步。而其在社会组织方面,影响尤大。
……禁例……施诸同母的兄弟姊妹的,后来渐次扩充至凡同母系的兄弟姊妹,都不许为婚,就成所谓氏族了。此时异氏族之间,男女仍是同群的,此一群之男,人人可为彼一群之女之夫;彼一群之女,人人可为此一群之男之妻;决无所谓各别的夫妇。其后禁例愈繁,不许相婚之人愈多。
……
现代的家庭,与其说源于人的本性,倒不如说是源于生活情形(道德不道德的观念,根于习惯;习惯源于生活)。
据社会学家所考究,在先史时期,游猎的阶级极为普遍。游猎之民,都是喜欢掠夺的,而其时可供掠夺之物极少,女子遂成为掠夺的目的。其后虑遭报复,往往掠夺之后,遗留物件,以为交换。
此时的掠夺,实已渐成为贸易。女子亦为交换品之一。是为掠夺的变相,亦开卖买的远源。
掠夺来的女子,是和部族中固有的女子地位不同的。她是掠夺她的人的奴隶,须负担一切劳役。此既足以鼓励男子,使之从事于掠夺,又婚姻之禁例渐多,本部族中的女子,可以匹合者渐少,亦益迫令男子从事于向外掠夺。所以家庭的起源,是由于女子的奴役;而其需要,则是立在两性分工的经济原因上的。与满足性欲,实无多大关系。
原始人除专属于他的女子以外,满足性欲的机会,正多着呢。
只有农业是源于搜集的,最初本是女子之事。低级的农业,亦率由女子任其责。其后逐渐发达,成为生活所必资。此时经济的主权,操于女子之手。田土室屋及农具等,率为女子所有。部族中人,固不愿女子出嫁;女子势亦无从出嫁;男子与女子婚者,不得不入居女子族中,其地位遂成为附属品。此时女子有组织,男子则无,所以社会上有许多公务,其权皆操于女子之手,实为女子的黄金时代。
所谓服务婚的制度,即出现于此时。因为结婚不能徒手,而此时的男子,甚为贫乏,除劳力之外,实无可以为聘礼之物之故。
其后农业更形重要,男子从事于此者益多。驯致以男子为主,而女子为之辅。于是经济的主权,再入男子之手。生活程度既高,财产渐有赢余,职业日形分化。如工商等业,亦皆为男子之事。个人私产渐兴,有财富者即有权力,不乐再向女子的氏族中作苦,乃以财务偿其部族的损失,而娶女以归。
于是服务婚渐变为买卖婚,女子的地位,又形低落了。
……
资本主义的社会学家说:这不是野蛮人不知道父与伯叔父、舅父之别,乃是知道了而对于他们仍用同一的称呼。殊不知野蛮人的言语,总括的名词虽比我们少,各别的名词却比我们多。略知训诂的人皆知之(如古鸟称雌雄,兽称牝牡,今则总称雌雄,即其一例)。既知父与伯叔父、舅父之别,而仍用同一的称呼,这在我们,实在想不出这个理由来。……殊不知大同之世,“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生物学上的母虽止一个,社会学上的母,在上一辈中,是很普遍的。
……
社会之所以有组织,乃是用以应付环境的。其初,年龄间的区别,实在大于两性间的区别。所以组织之始,是按年龄分辈分的。而婚姻的禁例,亦起于此。到后来,便渐渐依血统区别了。
……
同姓不婚的理由,昔人说是“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好像很知道遗传及健康上的关系的,然(一)血族结婚,有害遗传,科学上的证据古人未必尽知道。(二)而氏族时代所谓同姓,亦和血缘远近不符。(三)至谓其有害健康,当时更无此说。然则此等都是后来附会之说,并不是什么真正的理由。以实际言,此项禁例,所以能维持久远的,大概还是由于《礼记·郊特牲》所说的“所以附远厚别”。因为文化渐进,人和人之间,嫉妒之心,渐次发达,争风吃醋的事渐多,同族之中,必有因争色而致斗乱的,于是逐渐加繁其禁例,最后,遂至一切禁断。而在古代,和亲的交际,限于血缘上有关系的人。
婚礼中的聘礼,即系卖买婚的遗迹,古礼称为“纳征”。《礼记·内则》说:“聘则为妻,奔则为妾。”《曲礼》说:“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则买妾是真给身价的,聘妻虽具礼物,不过仅存形式,其意已不在于利益了。
……
礼经所说的婚礼,是家族制度全盛时的风俗,所以其立意,全是为家族打算的。《礼记·内则》说:“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尤可见娶妇全为家族打算的情形。
……
当这时代,女子遂成为家族的奴隶,奴隶是需要忠实的,所以贞操就渐渐的被看重。“贞妇”二字,见于《礼记·丧服四制》。……
虽然如此,罗马非一日之罗马,古代疏松的婚姻制度,到底非短期间所能使其十分严密的。所以表显于古书上的婚姻,要比后世自由得多。
女子求去,自然也有种种条件,为法律习惯所许可的,不过无传于后罢了。观汉世妇人求去者甚多(如朱买臣之妻等),则知古人之于离婚初不重视。夫死再嫁,则尤为恒事。这是到宋以后,理学盛行,士大夫之家,更看重名节,上流社会的女子,才少有再嫁的,前代并不如此。
《礼记·郊特牲》说:“一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这是现在讲究礼教的迂儒所乐道的。然一与之齐,终身不改,乃是说不得以妻为妾,并非说夫死不嫁。
《白虎通义·嫁娶篇》引《郊特牲》,并无“故夫死不嫁”五字;郑《注》亦不及此义;可见此五字为后人所增。
郑《注》又说:“齐或为醮。”这字也是后人所改的。不过郑氏所据之本,尚作“齐”字,即其所见改为“醮”字之本,亦尚未窜入“故夫死不嫁”五字罢了。此可见古书逐渐篡改之迹。
后世男子的权利,愈行伸张,则其压迫女子愈甚。此可于其重视为女时的贞操,及其贱视再醮妇见之。
女子的守贞,实为对于其夫之一种义务。以契约论,固然只在婚姻成立后,持续时为有效,以事实论,亦只须如此。所以野蛮社会的风俗,无不是如此的,而所谓文明社会,却有超过这限度的要求。此无他,不过男权社会的要求,更进一步而已。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作者:渤海隆之 发布时间:2020-04-20 17:34:41
人类是非团结不能进化的,团结的范围愈广,进化愈速。
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10月第1版
2018.11.09购
2020.04.21读
作者:似火年华 发布时间:2021-06-22 22:09:12
老吕古书可能没少背,引经据典的把我整的有点懵,关键他还不给你翻译。还是有点难啃的。好在他实在是渊博,所以大概总能得到最客观的史实和见解。毕竟是自幼就专学历史的人
作者:马上到站 发布时间:2018-04-24 13:34:23
讨论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营造为中心,以洞窟空间层次、壁面龛像的空间关系为基本点。第二章论选址,指出云冈石窟处于交通要道路旁,主要就是为了祈福和教化,僧人修禅则在别处,这与早期石窟非常不同。第三章论外部崖面,主要是河滩、阶地的位置,以及从何处开始斩山。第四章是核心,分析各大窟的营造过程,不过内容较为模式化。(1)描述洞窟基本状况,(2)空间层次(上中下或上下空间的布局),(3)壁面龛像关系(组合、打破、避让、依附,以此可判断修凿顺序),(4)与旁窟的关系(若有),(5)总结开凿过程。第五章则对施工工事,比如工具、用工量、组织,进行了讨论,将施工分成分层施工和统一施工两种,各有优劣。同时还讨论了施工中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窟群的设计,龛与窟的关系,像窟到室窟的转变等问题。
作者:0aizai0 发布时间:2021-01-19 16:10:09
中国文联出版社。内容是好内容,但是版本不太好,要是页数再多一点儿就好了,字太密了,四周空间太小,纸也很薄,看着难受。
作者:波力海苔 发布时间:2019-09-07 23:12:58
作者:Kinopio 发布时间:2013-12-08 15:15:58
竟然有条目= =努力看看吧
深度书评:
打好历史基础再看此书
作者:大魔王 发布时间:2016-02-08 16:21:00
这本书就像一本高阶段武术秘籍一样,只有具备相当的功底之后,才能读通读懂。
吕思勉被称为史学四大家,他的这本著作确实对得起这个称号。之所以说要有基本功底才能读懂这本书,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这本书不是以时间为轴陈述历史事件,67%,也就是大概三分之二的篇幅是以主题形式进行述论,历史事件进行了极大压缩。所以,读者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分为18个主题,分别是婚姻、族制、政体、阶级等等;下编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
以主题形式开始,意味着,读者必须对中国的历史有了相当的了解。就像莫提默艾德勒《如何阅读好一本书》中所写,读书分为四大阶段,主题阅读是第四阶段,也就是最高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对读者的要求是最高的。
以第八章《赋税》为例,如果你不了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情况,就不知道为什么废除井田制,为什么盐铁专营;如果不了解各个朝代盛衰情况,人口变化等情况,就无法参透为什么有时以人头收税,有时以田地收税,有时以资产收税,有时又以人头+田地为标准收税。
在十一章《实业》中,讲到农业的时候,一段话里面就引用了《汉书艺文志》《管子》《齐民要术》《周官》《农桑辑要》《农书》《农政全书》这七本书的内容!这仅仅是一段文字中的引述。
再比如,讲到三国时期,区区几百字就完事了,里面密密麻麻的人名和地名,用极其简单的连接词连接起来。如果不了解这段历史,相信谁看谁头晕。
没有基本功,能读得了吗?
二、这本书采用夹叙夹议,兼有考证意味形式写成。作者已经默认读者不是为了看历史而读这本书,而是为了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历史而阅读。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中国的历史书已经很多了,他写的话肯定不是抱着科普目的写的。就像唱歌一样,他一唱就把调子起得很高。
吕思勉有很多观点颠覆了教科书给我们的塑性。我们历史书上都学过汉武帝多么牛,霍光多么厉害,秦始皇多么暴政。但是,吕思勉在陈述、类比了大量历史事件之后,得出了自己的观点。
以汉武帝为例,吕思勉大概意思就是说,汉武帝并没有大的谋略,“和秦始皇的多所作为,要加重人民的负担的,大有不同。在私有财产制度之下,人人都急于自谋,你只要不要去扰累他,他自然会休养生息,日臻富厚。(第二十八章《汉武帝的内政外交》)”在接下来一章里,他又说:“武帝生平溺于女色,他大约是个多血质的人,一生行事,全凭一时感情冲动,安能有深谋远虑?”
有没有颠覆你的既有观点?
再举一个例子。在讲到五代十国中梁太祖时,他说:“梁太祖的私德,是有些缺点的,所以以前的史家,对她的批评,多不大好。然而私德只是私德,社会的情形复杂了,论人的标准,自亦随之而复杂,政治和道德、伦理,岂能并为一谈?就算篡弑,也是历代英雄的公罪,岂能偏责一人?老实说:当大局危难之际,只要能保护国家、抗御外族、拯救人民的,就是有功的政治家……”
啧啧,各位看官,有没有颠覆你的既有观点?
论述简洁,观点较多,初阶读者的噩梦,也是中高阶读者的所爱之处。
三、这本书语言采用半文半白,读起来比较吃力。
吕思勉旁征博引不必说了,整本书很有厚度,信息量相当大。但是,鉴于所处的年代,语言采用的半文半白。这大大降低了阅读速度和快感,也削弱了理解能力。
正如爬坡赶路,你觉得吃力了,说明你在走上坡路。不要感觉难,一点点啃,总会有收获的。
《吕著中国通史》——云龙细看方可辩
作者:须臾之间 发布时间:2006-09-15 21:33:22
中国二十世纪,有两部半的通史,最为值得称道,它们都成于1937年至1949年之间。受西风渐入影响,此辈学人视野更为开阔;在见解上,既继承了传统史书的春秋笔法,又借五四新风跳出了传统史书的固见,更为重要的是,尚未受到此后马氏史观的干扰,显得尤为璀璨!特别是1935年后,与邻为恶者乱我华夏,遂呈现空前未有的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之高潮。民族忧患最深重的时期,又正是民族学术生命力特强,放出异样光彩的时期。逆境行进,彰显出特别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吕思勉,字诚之,长于经学﹑文字学﹑文学,与钱穆曾有师生之谊,宾四先生对其爱戴备至,印象至深。《吕著中国通史》分为上下两册,两册内容不均,前者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上册于1940年出版,按章节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个专题,内容之广泛,完全与今“大文化”涵义相合;下册则晚至1944年出版,以时间顺序起自黄帝而至民国止。
宾四先生的《国史大纲》以治诸子入手,全书贯穿于思想文化的脉络,读来一气呵成,胸有成形;但是,于思想文化之外的其它文化内涵,则颇显不足。与此相比,诚之先生的《吕著中国通史》则恰好可补其不足,全书含盖之广、立论之准,却非《国史大纲》所能比拟。宾四先生的弟子严耕望强称,“目前所有各种中国通史中,仍以宾四先生的《国史大纲》为最佳”,但又建议“导读可以钱先生书为主,以吕思勉先生的几部断代史为辅。因为钱书才气磅礴,笔力劲悍,有其一贯体系,一贯精神,可谓是一部近乎‘圆而神’之作,所以讲者可以拿他作为一条贯串的线索……吕书周赡绵密,可谓是一部近乎‘方以智’之作,所以讲者可以拿他作为钱书之辅,以济钱书之疏阔。”此评论诚为是也!
这两部通史,在风格上可谓窘异,小子不学,姑妄论之。读《国史大纲》,如观龙游于云,气势雄浑旖旎,大迹可循而不识其形,连呼过瘾之际,却不免叹神龙见首不见尾。而读《吕著中国通史》,则如拨云见日,爪鳞晰晰可查矣。以下评论引自《中国通史编纂百年回顾》(王家范):
吕思勉早年受康有为“大同希望及张三世之说”影响至深,乎昔就十分关注民间社会的生计,大至水利、赋役、吏治,小至百姓饮食起居,历史考察深入至社会日常生活,尤精心发掘史籍中社会各项制度的变迁情节,这在同辈史家中应屑罕见。自述一生思想经历“三次变化”:由钦佩康梁向往大同,进至信服法家,1930年前后转而服膺马克思学说。他对马克思的“大同”理想与重视社会经济的作用两点最为服膺(于阶级斗争一说则颇有保留),而这恰恰是与先生内在的精神气质相契合,并非随风跟进。因此《吕氏中国通史》的“一贯精神”,却在指示社会进化以制度的缓渐变迁最为紧要。政治、文化均随经济而进,势异则事异,各种制度也就显示出可以分辨的历史演化轨迹.因此,在先生看来,把握制度的细微变化,理清社会生活各方面来有因、去留迹的变迁路向,是史家阐释和理解人类历史不断渐进的重要依据,中国自不例外。
《吕著中国通史》在述论“理乱兴亡”与“典章制度”两大方面均有出色成就,后者尤胜于前者。顾氏在《当代中国史学》中即称此书“纯从社会科学的立场,批评中国的文化和制度,极多石破天惊之新理论”。制度研究,特别是贯通古今、涉及全方位的制度沿革,要从琐细繁复的史料中梳理出明晰的头绪,没有特别大的阅读量不能办,没有比较鉴别的功力更不易跳出“深井”。由于先生此前已有长期研究积累,不仅厚积薄发,且提炼更趋精粹,这是当时许多人想做而难以做到的。先生以期望中国进入新时代、走向世界“合流”的特殊史学关怀,考辨中透出的议论,确多有不同凡响之处。如论婚姻以男女平等为旨归。预言家庭制度必当改革,论财产谓均贫富宗旨虽善而方法未善,是不谙现实变化之故,论阶级称“铲除阶级自是美事,但盲动则不免危险;且亦非专用激烈手段所能有济”;论政体推崇民主原理,但感慨中国无代议政体的历史条件,急转直下,“而成为现在的党治”等等,都是由丰富的本土历史感生发出来的思想火花,思虑特别的深邃。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赞(333+)
- 一星好评(455+)
- 无缺页(85+)
- 中评(98+)
- 排版满分(583+)
- 下载快(588+)
- 差评少(538+)
- 赚了(399+)
- 好评多(471+)
下载评价
- 网友 步***青: ( 2025-01-02 09:42:33 )
。。。。。好
- 网友 菱***兰: ( 2024-12-17 01:37:29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石***致: ( 2025-01-06 10:00:23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权***颜: ( 2024-12-20 07:14:07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仰***兰: ( 2024-12-14 23:36:12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孙***夏: ( 2025-01-03 05:13:14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石***烟: ( 2024-12-13 01:31:52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家***丝: ( 2024-12-26 13:56:11 )
好6666666
- 网友 利***巧: ( 2024-12-13 16:33:32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游***钰: ( 2024-12-09 14:43:08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通***蕊: ( 2024-12-14 18:09:38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戈***玉: ( 2024-12-07 20:08:15 )
特别棒
- 网友 冉***兮: ( 2024-12-12 14:55:55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扈***洁: ( 2024-12-29 14:19:40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沈***松: ( 2024-12-09 04:05:54 )
挺好的,不错
- 剑桥少儿英语考试全真试题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会计基础实训/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系列教材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参教科版小学教师教学用书4年级上册带光盘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教育科学出版社全新正版现货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2007(170所最好的法学院2007版)The Best 170 Law Schools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韦自龙 朱燕雯 电子工业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社会保险缴费与企业投资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萌宠小恶魔 职场幽默四格漫画图像小说欧美漫画书籍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NEW TOPIKⅡ新韩国语能力考试全程攻略(中高级)/新韩国语能力考试系列丛书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吃的常识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钢琴视奏考试范例 第七级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