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云海 -我们内心的冲突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7 01:08:39

我们内心的冲突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我们内心的冲突精美图片
》我们内心的冲突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我们内心的冲突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946997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4
  • 页数:280
  • 价格:55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7 01:08:39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美国心理大师卡伦•霍妮的代表作。

卡伦·霍妮指出,受社会文化影响,在与人交往中,现代人内心充满了各种冲突,严重的将使人患上“神经症”(包括抑郁在内的所有心理失衡)。患者往往虚构出一个理想的自我,却总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从而干扰到正常生活。

《我们内心的冲突》详细分析了冲突导致的三种不健康人格倾向:屈从型人格、攻击型人格和孤僻型人格,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人格的表现,以及后果,即各种负面情绪和倾向,这将阻碍现实生活的前进。但卡伦最后也乐观地指出,理解了这些冲突的条件和机制,人便可以改变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

编辑推荐

*与荣格、阿德勒、弗洛姆齐名的心理学大师,精神分析大师卡伦·霍妮学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北大心理学博士、心理学畅销书作家、著名心理咨询师李松蔚导读推荐!

*精神分析专家、心理学从业26年心理咨询师李孟潮全文伴读,厘清关键概念,这次彻底读懂心理学经典。

*思维导图带你梳理知识逻辑,作家小传让你深入理解“大师霍妮”,独创书签令你牢记霍妮“箴言”。

*卡伦•霍妮写给普通人的心理自助书,可以反复读的心理学经典之作!

*读者惊呼:读完只觉“膝盖中了一箭”,“你是怎么看穿的?”“这不就是我?!”

——但卡伦霍妮告诉我们:虽然每个人都多少有一点心理问题,但人人都拥有改变自我,积极向上的力量!


书籍目录:

看见内心的冲突,已经是一种成长(李松蔚)

我们内心的冲突:从防御到疗愈(李孟潮)

前 言

导 论

第一部分

神经症冲突及解决冲突的尝试

第 一 章 神经症冲突之苦

第 二 章 基本冲突

第 三 章 亲近人

第 四 章 对抗人

第 五 章 疏远人

第 六 章 理想化形象

第 七 章 外化

第 八 章 实现伪和谐的辅助方法

第二部分

未解决的冲突引发的后果

第 九 章 恐惧

第 十 章 人格衰竭

第十一章 绝望

第十二章 施虐倾向

结 论 神经症冲突的解决

卡伦·霍妮—一位大师级女心理学家的一生

霍妮著作列表


作者介绍:

卡伦·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美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新弗洛伊德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她是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之一,也是女性心理学开拓者,被公认为是与阿德勒、荣格、弗洛姆等齐名的心理学大师。

卡伦·霍妮接受了正统的精神分析培训,但其思想后来却与正统弗洛伊德理论产生了分歧。她反对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认为社会文化,尤其是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有着重大影响,本书即是她学术理论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代表作:《我们内心的冲突》《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精神分析的新方向》《自我分析》《女性心理学:1922—1937》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孤独型在表现虐待倾向时,唯独显得温和客气。他以无声无形的方式挫败别人,以他随时打算抽身退出的姿态使别人感到不可依靠,暗示自己正受他们的纠缠或打扰,看到别人出丑便心中暗暗痛快。

然而,虐待冲动还可以更深地被压抑,于是代之而起的便是一种所谓倒错的虐待狂(inverted sadism)。这种情况是:患者由于过分惧怕自己的冲动,便退守自我,尽量不让自己的冲动暴露出来,让自己或他人察觉。于是,对任何类似自我肯定、攻击、敌意的东西他都退避三舍,从而陷入广泛而深沉的抑制之中。

用一个概括性叙述也许能说明这一进程。自我退守,避免奴役他人,结果是失去了要求的能力,更谈不上负责或自居领导职位了。这种退守自我使人处处谨言慎行,甚至连最合乎情理的妒忌心也给压抑下去了。仔细观察后便会发现,这种患者在事情不如意时不是头痛胃痛,便有其他病状。

自我退守,避免利用他人,结果导致自我抹杀。其表现是不敢表达任何意愿,甚至不敢有愿望;不敢抗拒虐待,甚至不敢觉得受了虐待。处处总以为别人的期待或要求比自己的更合理或更重要;事事宁肯被利用,而不愿维护自己的权益。他处于恶魔与天使之间的两难境地。他因为自己想利用他人而感到畏惧,又因为不敢利用他人而觉得可鄙,认为那是怯懦的表现。当他被利用时——自然有这种情形——他便陷入无法解决的困境,他作出的反应便可能是抑郁或某种功能紊乱。

同理,他不但不去挫败他人,还生怕他人失望,表现出过分的周到和宽厚。他会小题大做地避免任何可能伤害他人感情或使他人受辱的事。他会直觉找到一些“好”话来说,比如一句赞美,只要能鼓舞别人的自信心就行。他趋向于自动承担全部罪责,不断叨念着道歉的话语。如果非要他进行批评不可,他也会以最委婉的方式来完成。甚至在受别人虐待时,他也毫无二言,只表示“谅解”。但与此同时他实际上对所受的委屈非常敏感,因而内心万分痛楚。


看这一篇文章你就大致了解这本书里面写什么了。


绝望的缓解是敌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只要内心变得强大,就不会总是觉得受到他人的威胁了。有很多原因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比如,以前的他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到别人身上,而现在将它还给了自己,于是他变得积极向上,自发主动,且开始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从前用来抑制自己的心力如今有了正确的用武之地,以前被抑郁、自卑、恐惧和绝望压得喘不过气来,而现在这些负面因素对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因此他能释放出来的潜能会与日俱增。以前他盲目顺从,盲目敌视他人,或肆无忌惮地发泄施虐冲动,而今理智的宽容让他变得更加坚强。


当他回避人时,他既不想归属,也不想反抗,而是保持距离。他觉得他与别人的共同点太少,别人不理解他。他树起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以大自然、玩具、书和梦组成的世界。


患者对安全感的要求太迫切了,所以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他的这种努力中,他便产生出某些品质和态度,而这些品质和态度便铸成他的性格。这类品质和态度有一部分可以称作是“给予温情”的,即对他人之所需他能敏锐感受――如果他在感情上能理解别人的话。比如,尽管他有可能忽视一个自愿离群者对独处的要求,他却随时准备满足别人对同情、帮助、赞同等的渴望。他自觉地尽力作到无愧于别人对他的期望,因而他常常看不见自己的真实情感了。他变得“无私”,“富于自我牺牲”,“无所索求”,只有一点是他不断要求的,那就是别人对他的温情。他变得屈从人意,过分周到。他事事赞不绝口,处处感激不尽,随时慷慨大方。他本人对这一事实视而不见;在他心底深处他并不怎么关心他人,而认为他们虚伪自私。但是,他无意识的想法是:他确信他是爱所有人的,他们都“很不错”,值得信任。他的这一错误不仅后来给他带来巨大的失望,而且增加了他的总的不安全感。

这些品质并不象他本人以为的那么宝贵,尤其是他并未让自己的感情或判断介入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是盲目给予,同时又不由自主地要求得到同样的回报;所以,他如果没得到回报便深感不安。


情感上的虐待冲动在深深受压抑的状态下,便产生一种认为自己不能够吸引任何人的感觉。这样,一个人会真心实意地相信他不能吸引异性,自认只得满足于别人留下的残羹剩汤,尽管有证据说明实际情形恰好相反。这儿谈到的低人一等的自卑感,正是患者所意识到的东西,也正是他的自我鄙夷的表现。这儿有一件事实应该指出,即患者认为自己无吸引力,这可能是他对一种令他激动的诱惑——对人的征服或拒斥——所产生的无意识退缩。经过医生的分析,如下情形会逐渐明朗化,即患者已在无意识中虚构了他的爱的整个图画。于是一种有趣的变化随即发生了:“丑小鸭”意识到自己吸引人的欲望和能力。但一当别人认真对待他的主动要求时,他便又带着怒火与藐视掉头而去。

由此产生的人格表现是一种假象,也难于作出评价。它与屈从型有令人吃惊的相似。事实上,公然的虐待狂通常属于攻击型,而倒错虐待狂则一半首先表现出屈从的趋势。它与前者的相似之点在于:在孩童时代,他遭受过暴虐,并且被迫屈服。他可能为他的感情披上伪装,于是,他不是起而反抗压迫者,而是转而爱他。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是青春期左右——这种冲突变得不可忍受,于是他退缩到孤独中去寻求安慰。但当他面临失败挫折时,他再不能忍受自己的象牙塔的孤独状态。他似乎回复到先前的依附状态,只是有一点不同:他对温情的渴求变得如此强烈,甚至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来逃避孤独一人的处境。同时,他得到温情的机会越来越少,因为仍然存在的孤独要求不断干扰他与人亲近的欲望。他被这场战斗弄得精疲力竭,于是丧失了希望,产生了虐待他人的倾向。但他仍然需要他人的温情,所以他不仅不得不压抑自己的虐待冲动,还不得不把这种冲动完全藏匿起来。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内容简介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美国心理大师卡伦•霍妮的代表作。

卡伦·霍妮指出,受社会文化影响,在与人交往中,现代人内心充满了各种冲突,严重的将使人患上“神经症”(包括抑郁在内的所有心理失衡)。患者往往虚构出一个理想的自我,却总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从而干扰到正常生活。

《我们内心的冲突》详细分析了冲突导致的三种不健康人格倾向:屈从型人格、攻击型人格和孤僻型人格,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人格的表现,以及后果,即各种负面情绪和倾向,这将阻碍现实生活的前进。但卡伦最后也乐观地指出,理解了这些冲突的条件和机制,人便可以改变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

编辑推荐

*与荣格、阿德勒、弗洛姆齐名的心理学大师,精神分析大师卡伦·霍妮学术成熟期的代表作。

*北大心理学博士、心理学畅销书作家、著名心理咨询师李松蔚导读推荐!

*精神分析专家、心理学从业26年心理咨询师李孟潮全文伴读,厘清关键概念,这次彻底读懂心理学经典。

*思维导图带你梳理知识逻辑,作家小传让你深入理解“大师霍妮”,独创书签令你牢记霍妮“箴言”。

*卡伦•霍妮写给普通人的心理自助书,可以反复读的心理学经典之作!

*读者惊呼:读完只觉“膝盖中了一箭”,“你是怎么看穿的?”“这不就是我?!”

——但卡伦霍妮告诉我们:虽然每个人都多少有一点心理问题,但人人都拥有改变自我,积极向上的力量!


精彩短评:

  • 作者:宇宙儿童 发布时间:2024-04-03 13:14:52

    全书是针对神经症患者的冲突表现及坏影响,想看到解决方法。

  • 作者:sheeprabbit 发布时间:2024-04-03 16:02:30

    对疏离,施虐倒错,冲突和无意识都有了一些具象的了解。也同时为世人感到悲悯,是啊,其实他们不知道呀。

  • 作者:声控呀 发布时间:2024-01-17 10:10:47

    个人感觉不太好读懂

  • 作者:meiya 发布时间:2023-04-05 10:14:45

    这个版本做得挺好的,经典好书,请领域专家写伴读,将社科经典作品和当下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很有价值,因为站在前人的肩膀,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都可以变得更有成效了。本书的导读一开始就很吸引人,李松蔚不愧是很懂人心理,做过无数咨询的老师,非常知道我们想看什么,导读娓娓道来,清晰地理出了我们为什么要读《我们内心的冲突》,我们能从中可以获得什么。而李孟潮老师的章导读从比较专业的角度做了观点评析,让人看了受益匪浅,推荐给大家。

  • 作者:当年@依旧 发布时间:2024-04-08 16:41:51

    内心冲突带来了日常的焦虑、自卑,渴望被认同,容易被因为一两件小事就扰动内心,怀疑自己。

    与自己的内心和谐相处和解的方式,找回自己,意识到自身的感受与需要,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在自身感受与信念的基础上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就想读这本书一样,知识量巨大不能完全理解,但是生活和时间会慢慢让我们慢慢读懂自己和人生这本书。

  • 作者:Wonderlust 发布时间:2019-02-09 15:14:29

    几个印象深刻的点:1,中国人起源于游牧民族而不是一般认为的农耕民族。2,作者不停地通过类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日本在亚洲的地位形象地确立起来。3,比起中国,作者更认同印度的理想主义,即认为印度是东亚理想的美学。4,冈仓天心的文风不去写东京奥运会开幕式解说词真的可惜了。


深度书评:

  • 哪一个译本比较好?——横向比较九个不同译本的同一段翻譯

    作者:牧牛归家 发布时间:2020-03-15 12:12:11

    这本书目前有许多译本。到底应该选哪一本比较好呢?我会在这里横向比较九个不同译本的同一段翻译。

    想直接看结论的话,您可以跳到全文结尾。

    原文——

    张俊贤 譯 (2017)——

    第一组为顺从型,体现出的所有特征都符合

    “接近人”

    的特质。他表现出对爱与认可的强烈需要以及对“伙伴”——朋友、恋人、丈夫或妻子的格外需要。“这些人是用来实现生活中的所有期望,承担善与恶的责任的人,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成功操控这些人为自己服务

    。”这些需要的特征与所有神经症的倾向一样;也就是说,它们是强迫性的、不加选择的,一旦没得到满足就会引起焦虑或抑郁。它们没考虑到我们所讨论的“其他人”本身的价值,以及

    个体对这些人的真实感受

    。……那么很显然,其他

    事物

    的真正本质对她来说并不重要,除了那些可能有攻击性的

    东西

    ,因为她越是害怕它们,它们的“爱”就显得越重要。总而言之,这种类型的人内心想被喜欢、被追求、被渴望、被爱恋;需要被认可、被欢迎、被赞许、被欣赏;想被需要,希望自己对他人,尤其是某个特定的人来说很重要;想被帮助、被保护、被照顾、被指引。

    【“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成功操控这些人为自己服务

    。” 这个翻译实在是高深啊,「这些人」和「他们」的关系我百思不得其解。】

    【“

    个体对这些人的真实感受

    ”。「个体」太模糊了,没有英文我不太能很快反应出来「个体」到底是指谁。】

    李娟 譯(2016)——

    第一种是顺从型人格。这种人格的人会很明显地表达出对喜欢和赞扬的需求,可以说所有

    “亲近他人“

    的特点,在他身上都有所体现,此外,他最需要的就是一位“能够

    控制

    他,也能帮助他判断对和错,还能让他生活中的所有希望都得到满足”的伙伴,至于这位伙伴的身份,不论是爱人、丈夫、妻子还是朋友,都没有任何问题。这些需求求和别人的价值没有关系,和

    他对别人的感觉

    也没有任何关系。……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41969322/

    同一譯者,台灣:小樹文化版(2019)——

    第一種是順從型人格。這種人格會很明顯的表達出對喜歡和讚揚的需求,可以說

    「親近他人」

    的所有特點,都在他的身上體現。此外,他最需要的是一位「能夠

    控制他

    ,也能幫助他判斷對和錯,還能讓他生活中所有希望都得到滿足的夥伴」,至於這位夥伴的身分,不論是愛人、丈夫、妻子還是朋友,都沒有問題。這些需求和他人的內在價值沒有關係,和

    他人對他的真實感受

    也沒有任何關係。 順從型人格最重視的就是和他人共同的情趣和愛好,至於和他人不同的地方,他才不在乎呢。這種情況,就是需求本身具有盲目性所造成的。他也會誤會別人,但是這種誤解的根源來自於他的強制性需求,根本不能用來說明他是一個無知、愚蠢的人,也不能說明他的觀察力不足。這種情況,可以在一位患者描繪的畫面上呈現:她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個站在畫面正中間的小嬰兒,周圍被一群奇怪又危險的動物包圍著,有正圍繞著她飛來飛去,似乎想螫她的大蜜蜂;還有一條似乎打算咬她的狗;另外,還有一隻想要抓她的貓;最後,還有一頭看起來想要用角頂她的牛。而這樣的狀況,讓她覺得很無助。 很明顯的,對患者來說,他人的真實本質並不重要

    (除非是那些更具侵略性、更可怕的人),對他們來說,他人的「喜愛」才是必要的。

    總之,別人的喜愛、需要、思念和愛,是這類型的人所需要的;感受到他人的接受、歡迎、讚揚、佩服,也是這類型的人所需要的;別人的重視,特別是某個人的重視,也是這種類型的人所需要的;最後,別人的幫助、保護、照料和教導,同樣是這類型的人所需要的。

    https://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832323

    【台版神奇地把「

    他对别人的感觉

    」改成了「

    他人對他的真實感受

    」,我还能说啥?黑人问号…… 】

    (除非是那些更具侵略性、更可怕的人),對他們來說,他人的「喜愛」才是必要的。

    ——这也是神译了。中学英语语法,麻烦回去补一下……】

    郑世彦 譯 (2019)——

    https://yuedu.163.com/book_reader/e1b29b23657f4edb836ae0435e6a57af_4/1d1a4a5bf4764d3283545c4c0d61857b_4

    【有意思的是,雖然譯者在譯序中提到了王作虹的譯本,但卻沒有參考王譯“替患者穩操勝券”,還是譯成了“完美地操縱他”。看来这一句的翻译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了。】

    【affection翻译成「情感」显然不够。「

    事物

    的”情感“」就更让原文的意思更加晦涩了。】

    【本来,作为最新的译本,大可以参考所有过往的译本,译者在译序中也是这样写的。带着这样的期待,读到这段译文,说实话,我是失望的。】

    (译者的译序见: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203783/

    武志紅 譯 (2018.6)——

    ……他的这些需求和对方自身的价值无关,也和

    对方对他的真实感受

    无关,很符合神经症的共同特征:强制性,盲目性,一旦受挫又会感到焦虑和沮丧。无论表达方式有多不同,这些需求的核心,都是对依附感和归属感的渴求。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89219367/

    对方对他的真实感受

    :……】

    杨立华 译(2015)——

    第一组是顺从型人格。有这种人格的人会表现出所有

    “亲近人”

    的特质,他对喜爱和赞赏有明显的需求,尤其需要一位“同伴”,可能是一位朋友、一位爱人、一位丈夫或者一位妻子,“这位同伴会满足他生活中的所有期待,会帮助他决定善与恶,其首要任务就是

    操控他

    ”。这些需求具有所有神经症倾向的共同特征,那就是都是强迫性的、盲目的,并且受挫后会激起焦虑或者沮丧,它们

    几乎

    与“他人”的价值以及

    他对“他人”的真实感受

    无关。尽管这些需求的表达方式可能会有变化,但它们都围绕着对亲密关系和归属感的渴望而展开。由于这些需求本身具有盲目性,所以顺从型的人总是喜欢强调他与别人在性情和兴趣上的共同点,而忽视他与别人不同的地方。他对别人的误解不是因无知、愚蠢或者缺乏观察能力引起的,而是由他的强迫性需求所决定的。就如一位患者描绘的画面那样,她感觉自己像一个被奇怪而且危险的动物所包围的婴儿,她就站在画面的正中间,渺小而无助,一只想要蜇她的大蜜蜂绕着她飞来飞去,还有一条要咬她的狗、一只想抓她的猫和一头想要顶撞她的牛。很显然,

    这些动物

    的真实本性并不重要,那些更具攻击性也更令人畏惧的正是这位患者

    最想要获得的“喜爱”

    。总而言之,这种类型的人需要别人喜欢他、需要他、想他、爱他;需要别人接纳他、欢迎他、赞赏他、钦佩他;需要被他人重视,尤其是被某一个人重视;需要他人帮助他、保护他、照顾他、指导他。

    王作虹 譯 (陈维正 校)(1990)——

    【“正是患者最需要其温情的”——妙笔生花!】

    【終於,引號內只有「親近」這兩個字,沒有「人」了。】

    【比如那个女患者把自己画成……——原文并未如此。一个男患者完全可以画一幅女婴图。】

    温华 译(2018.3)——

    http://e.dangdang.com/pc/reader/index.html?id=1901115786

    【終於,引號內只有「親近」這兩個字,沒有「人」了。】

    【「讨其喜欢」似乎稍稍有点过了。小女孩似乎没有讨动物喜欢的能耐——假如译者真的把other beings理解为「生物」的话。相比之下,我更偏爱王作虹的“最需要其温情”,恰如其分,不增不减。】

    林薮 譯 (2018.12)——

    第一组是屈从型,显露出

    “亲近”

    人的特征。他有着明显的对温情

    或者

    赞赏的需求,对“伙伴”也有强烈的渴求,这个伙伴可以是一个朋友,一个情人,一个丈夫或一个妻子。“患者对生活的所有希望都能通过他来达成,同时他还可以帮助患者决定善恶,

    替患者稳操胜券是他最主要的任务

    ” <脚注:"节选自卡伦·霍尼1942年版《自我分析》一书,由W·诺顿图书公司出版。——

    译者注

    "> 。在此提到的需要具有强迫性、盲目、受挫后会焦虑或颓丧的特点,这是一切神经症趋势所共有的特征。这些需要所产生的作用,与和患者相关的“他人”的固有价值无关,

    与患者对他们的真实感情也无关

    ……

    有的患者会创作出这样的一幅图画:他或她把自己想象成被模样奇怪的凶残的野兽牢牢围在当中的孩子。

    比如有一个女患者将自己画在图画中

    ,给人很渺小、可怜的感觉,还有一只大蜜蜂围绕着她飞来飞去,想要叮咬她,一只猫试图抓挠她,一只狗想撕咬她,一只牛想用角顶她。很明显,

    哪些动物在这里出现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们中间最有攻击性的,便是患者最想从其身上获取温情的。这种类型的人需要的是别人喜欢他、爱他、需要他、接受他、佩服他、赞美他、欢迎他、关心他、帮助他、保护他……

    http://m.zhangyue.com/readbook/11721476/1?p2=109829&showDownload=1

    【显然,林译参考了王译。与王译相比,在语句组织上,林譯有颇为不俗的调整。】

    【引號內只有「親近」這兩個字,沒有「人」了。但缺憾是少了「所有」兩字,此外,王译的「表現」也比「顯露」更白話一些。 “表現出

    所有

    「親近」人的特征”可能會更好吧。 】

    【對溫情

    讚賞的需求】

    【「这些需要」就很好了,原文也是如此,为什么要「在此提到的需要」呢?不太懂。或者「上述需要」如何?】

    【与和患者相关的“他人”的固有价值

    几乎(almost)

    无关】

    比如有一个女患者将自己画在图画中,

    ——原文并未如此。一个男患者完全可以画一幅女婴图。】

    哪些动物在这里出现并不重要

    ——这句译者走神了?】

    【另外,脚注内容是原注,不是译者注】

    小结

    綜合來看,王作虹、温华、杨立华、林薮都可圈可点。最出色的可能是温华,几乎没有错误。

    再来看以下这段,我们会发现,林薮相对而言稍有失色。其他三位旗鼓相当。温译晓畅非凡,在还原汉语习惯,转为短句表达上尤其出色。杨译稍稍更精准一些。

    王作虹:

    【第一句话,把原文的意思翻漏了一丁点。】

    林薮:

    2 根本冲突

    一般而言,人们总是低估冲突在神经症中起到的作用。因为它们不易被发现。之所以不易被发现,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冲突处于无意识中,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由于神经症患者往往总是对其矢口否认。

    这就要求我们留心冲突的迹象,

    前文所举示例就有两个特别明显的要素证明了冲突的存在:工程师的倦怠和设计员的偷盗。直接或间接的冲突导致了种种神经症症状的出现,一旦出现神经症症状,即表明了冲突的存在。人的焦躁、苦闷、彷徨、木讷、

    无助

    等状态都因未被解决的冲突而产生,我们会逐步看到它们的影响。而理解了问题产生的根由,也就能把关注焦点从紊乱的表象转向紊乱的根源,虽然我们还无法知晓根源的确切本质。

    相互矛盾是冲突的另一个表现。上文第一个案例中的工程师虽确信自己遭受不公,却不反驳;第二个案例中重视友谊的设计员却在缺钱时去偷朋友的钱。其实,患者也是有可能察觉到自己的反常行为的,可更多的时候,他们察觉不到这种相互矛盾,但这在观察者眼中却是显而易见的。

    【detachment似乎不是无助吧。。。】

    温华:

    https://yuedu.163.com/book_reader/f795ebaec4eb4446be71cb5986a021ac_4/ecdfda90f46d44ccbd0fbf33ac8afbdb_4

    杨立华:

    第二章 基本冲突

    冲突在神经症中所起的作用远比人们通常所认为的要大得多。然而,要发现这些冲突却并非易事,部分原因在于它们主要存在于无意识中,但更多的原因是在于神经症患者往往千方百计地否认它们的存在。那么,哪些迹象让我们

    有足够的理由

    怀疑冲突是存在的呢?在前一章引用的两个例子中,冲突的存在是由两个很明显的因素表明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最终产生的症状,在第一个例子中是疲劳,在第二个例子中是偷窃。事实上,每一种神经症症状都表明有冲突存在,也就是说,每一种症状几乎都是冲突直接或者间接的产物。我们将会逐渐看到未被解决的冲突对人们有什么影响,它们是如何导致焦虑、抑郁、优柔寡断、惰性、孤独等状态的。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将注意力从表面的紊乱转向它的源头,尽管我们还不能揭示根源的确切

    本质

    另一个表明冲突存在的标志是自相矛盾,比如在第一个例子中,我们看到那位工程师虽然认为

    那件事不对,

    于他而言很不公平,但是他却没有反抗;在第二个例子中,一个高度重视友谊的人却从朋友那里偷钱。患者有时也能够意识到自己这种矛盾的表现,但更多的时候,他却对这种矛盾视而不见,而一个毫无经验的观察者却会觉得那是显而易见的。

    【加粗部分是杨译胜于温译之处。】

    结论

    仅基于上述两个片段比较,个人推荐以下三个译本:

    温华、杨立华、王作虹。

    (温华、杨立华,作为近两年最佳的译本,孰优孰劣,见仁见智。个人觉得,都可以参考。仅仅就上面两段比较来看,也不好断言。王作虹作为最古的本子,难免有些疏漏,但部分独树一帜的翻译仍经得起推敲,可供参考。)

    P.S.假如豆友手上还有其他譯本,或是上述译本里值得讨论的地方, 不妨一起在下面讨论。

    假如您觉得我的分析,节省了您的时间和精力、让您得以更好地享受阅读的话,可以给我小赞赏哦~

    也是为我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英语技能给予鼓励,让我以后写更多这样的评论,为大家提供便利!:)

  • 认识你自己——我们都不完美,但我们可以学着和它更好的相处

    作者:颖仙 发布时间:2013-06-10 16:59:02

                                     认识你自己

          ——“不仅仅只是儿童才具有可塑性,所有的人都具有改变自己的能力,甚至是脱胎换骨的改变。”

         当我选择翻阅卡伦霍妮的《我们的内心冲突》时,其实自己内心也正在经历冲突的折磨。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是选择去自习室复习,还是呆在宿舍看“闲书”《我们的内心冲突》。两种选择似乎都有合理的解释作支撑。选择前者,因为我希望取得一个好的考试成绩;选择后者,因为我的生活正如书上所说的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书中描述的每一种神经症的症状在我身上都有或强或弱的体现。我发现不仅是在去复习还是去看书之间犹豫不决,我发现我在生活其他各个方面也摇摆不定。而对摆在自己面前的每一个选择,背后似乎都有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即使我好不容易终于选择了一个选项,我还是不能全力投入,或者说“害怕”投入,害怕付出努力。

         而这种选择综合症只是由于自己人格障碍所导致的生活恶性循环链上的一环而已。我好像看到了除了选择综合征之外自己平时隐约感觉到但并不没有正式的其他问题。我发现我会对别人的优柔寡断很恼火,特别是不能容忍自己亲人的优柔寡断;我会常常想象我与他重逢时我自己想表现出的各种状态的自己;我总是把事情拖到最后才去完成,以为自己非常强大,只需要更少的工作更出色的完成和别人同等量的工作;我总是会有意地将事情拖到最后才去做,维持一种能够控制时间的错觉;宁愿承认是自己粗心、懒惰也不愿承认自己不可能永远保持良好的状态;有意地避免各种形式的努力,并对此做出合理化的解释,认为自己拿定主意指明方向就可以了,具体的操作交给别人去做就好了;总是在想象中幻想自己大显身手;过早地为生计担心;我总是担心失去自己的独特性;一方面我渴望得到另一方面我又害怕失去;我会花好几个小时想集中精力去写一个东西,最后下笔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什么也写不了。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疏远自己,害怕面对自己,逃避自己,并且是通过想象创造一个理想化的自己来逃避现实中那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总而言之,我在想尽一切办法来逃避自己内心的冲突。

    1、

    理想化的形象——你没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

          ——“一个肥胖的中年女人在镜子里看到的是个苗条的妙龄女郎”

         在我的理想化意象中,我自己幽默、机智、懂得察言观色、有决断力、有见识、有领导力、并能在压力下出色地完成任务。因此,在做第一次例会的主持准备时,我总幻想自己在活动当场能够机制灵活、妙语连珠,而不屑于前期的一点一滴准备。但是实际上这种“自恋”取代了基于真实状况的自信和自豪,并一点一滴地消蚀自己鲜活的情感,让自己越来越麻木、越来越逃避。我会一直暗示自己只有平庸的人才会辛勤努力而实现目标,我会限制自己的生活,而避免他人的评价,因为我害怕损害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化意象。

         除了盲目陶醉于自己的强大之外,自己似乎过多地被自己虚构的偶像禁锢了,在这一尊自己盲目尊奉的固定观念中,自己会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视而不见。为什么自己不敢承认其实自己并没有自己认为地那么有能力、那么聪明?在我自我建立起来的理想化意象中,它僵化不动,如果承认了自己的某一个缺点,会让自己直面冲突,从而威胁到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人际和谐。

         而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与真实自己的疏远,我好像不会去倾听自己的声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相信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根据自己理想的意象生活,我其实是个从来就没有自我的人。

        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我其实是个从来没有自我的人!

        陶子说过,人生中有的问题,越早面对,越少麻烦,也越能少走弯路。承认自己没有想象中的漂亮、承认自己某个方面的能力确实欠缺、承认自己存在程度不同的人际交往障碍、承认自己害怕孤单、承认自己没想象中的有思想、有逻辑、有见地……可是再理想化的形象也无法填补生活的空白与空虚。

         现在想想有什么行得通的解决办法吗?

         客观。客观认识自己,承认自己并不那么优秀,也承认通过一步一步地尝试,一步一步地修改,先挑战小的任务、积累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再挑战与自己能力匹配更大的任务。如此,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成长。

        不回避对因果关系的认识。每件事情的结果都与自己有关,与自己的付出、判断有关。

    2、

    恐惧

        我害怕考试失败、害怕面试失败、害怕与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交往、害怕过多的暴露自己……生活中似乎总有各种各样的恐惧阻碍自己去追寻真正想要的东西。

        进一步追问,如果我考试失败、面试失败、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鄙视了自己,那又会怎样?考试失败,几个月的准备付诸东流?面试失败,找不到其他工作,只能拿较少的工资、没有脸面见辛辛苦苦培养自己的父母?

        所有恐惧的背后都是对失去的恐惧,并且越是恐惧,越是害怕失去,害怕自己珍惜的东西不翼而飞,害怕知道失去后自己并没有能力改变。如果失去的是我真正想要的,又何必在乎一次的失去,考不过一次再考一次,只是多花费一些时间而已。如果这些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失去了又有什么好可惜的。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了自己的两次经历,一次是小时候在回家的小巷里身上几百块钱被偷了,另一次是前两天自己自己很贵重的一个东西不见了。小学的时候,我失去了好几百块,这么一大笔钱;前两天我失去了非常珍视的一项生活品。但是我发现自己好像并不觉得有失去的感觉,现在回想这些经历,至少学习到一个经验,但你对一件失去的东西无感的时候,可能它对你并没有那么重要,至少可以排除一类自己并不想真正追求的东西(另一个是,我发现我自己能承担失去的后果,去尝试未知就没有那么可怕了,所以当你害怕尝试一件东西的时候,事先了解它的全部后果,评估自己能承受的后果,可能会增加你去尝试的信心)

    3、

    为什么你无法专心致志、为什么你总是一会儿雄心壮志,一会儿又灰心丧气?

          徒弟:我听说狮子在扑向猎物的时候,不管是大象还是兔子,它都 全力以赴,请您告诉我这是一种什么力量?

         师傅:这是真诚之力,即不欺之力。真诚即不欺,意味着“全心付出”,也成为“全力以赴”……在行动中毫无保留、绝不掩饰、毫无损耗。能如此生活,就是真诚的金毛狮子了。这是雄壮、真诚、专心致志的象征。做人如此便是圣人。

         “当一个人在根本上处于分裂状态时,他不能将全部精力集中于任何一件事情上,他总是同时追求两个、甚至多个自相矛盾的目标。这一过程要么分散了他的精力,要么挫伤了努力的积极性。”

         因此,当自己与真实自己疏远的时候,一定会有一定程度的分裂,一定程度的心理扭曲。自我的分裂,在外在表现,又体现在凡事犹豫难以决断;面对问题总是一拖再拖,老是说“没时间”避免做决定,总是坐等时机或是让他人做决定。

        而这种扭曲分裂,即使对单一目标的追求,因为相互矛盾的动机也会阻碍他的追求。一旦你的理想化意象出现,当你要写东西的时候,一方面你是语言大师,应该文思泉涌、妙笔生花,但事实上自己并不是预想的那样,这时候可能会很埋怨自己,害怕别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所以结果是这两种情绪阻碍了专注认真思考的能力,即使想到了点什么,也派不上真正的用场。而最终的结果是,自己生命的精力,用来建立自信、与他人合作,发展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精力就这样被浪费了。

    发散:

    1、我们该如何做到专心致志?

         打破理想化意象,承认真实的自己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强大,学会与不完美的自己相处,才能真正克服人格的分裂,做到专心致志。

    2、你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和理想所在?

          理想化意象似乎也可以自己找不到自己兴趣和理想所在的一个根源。因为理想化的意象,我们选择疏远自己,选择逃避去认识最真实的自我。无法与最真实的自己亲近,又怎么会知道这个“自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信任什么、它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本书,它给自己最大的启发可能就在于:重新认识自我。(“自我,是世人最不会刨根问底的东西了。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他拥有的所有东西中,如果被他人知道他拥有自我,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学会与自己相处,学会认识并接纳最真实的自己,哪怕这个真实的自己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完美,也肯定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完美,建立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慢慢去发掘蕴藏在自己身上的巨大的力量;学会冒险,放弃曾经给予自己的安全感的态度,进入一种未知的、全新的态度,去经受成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痛苦。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方便(259+)
  • 赞(161+)
  • 强烈推荐(459+)
  • 书籍完整(203+)
  • 超值(369+)
  • 一星好评(574+)

下载评价

  • 网友 林***艳: ( 2025-01-05 20:29:52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步***青: ( 2025-01-05 15:15:20 )

    。。。。。好

  • 网友 索***宸: ( 2024-12-31 15:31:55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隗***杉: ( 2024-12-10 19:58:57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曹***雯: ( 2024-12-11 02:18:01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菱***兰: ( 2024-12-26 22:40:33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国***芳: ( 2024-12-25 20:59:27 )

    五星好评

  • 网友 冯***丽: ( 2025-01-06 04:26:26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曾***玉: ( 2025-01-03 11:53:52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权***波: ( 2024-12-27 16:05:05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曾***文: ( 2025-01-05 00:13:35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薛***玉: ( 2024-12-24 12:12:14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寇***音: ( 2024-12-15 23:42:45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辛***玮: ( 2025-01-04 21:25:06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谭***然: ( 2024-12-13 22:54:38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石***烟: ( 2024-12-13 19:18:41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