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乐中国艺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诗书画乐中国艺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作者:一只妖妖 发布时间:2016-01-18 19:26:55
很好!对时尚行业宏观了解下
作者:悟&空 发布时间:2020-11-02 21:37:54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之下,狼性应该成为每个人不应被湮灭的那点本性
作者:sure 发布时间:2021-12-18 11:00:07
还继续出嘛…
作者:JOJO HUANG 发布时间:2013-03-26 21:35:13
苏三,号玉堂春。
作者:momo 发布时间:2009-07-02 19:26:43
推翻了一般人们所定义的某些常识,值得阅读!
作者:林鲸鲸 发布时间:2017-03-18 19:50:03
清代大屌丝随笔,沈复真是一个大怂包,受不了这种价值观!
深度书评:
国内悠悠球好书
作者:alswl 发布时间:2010-06-17 21:43:31
国内悠悠球的书很少,这本书还是挺详细的,而且带有光盘视频教程。
让我想起我的大学生活啊,真怀念~
杂乱读书笔记
作者:月直直 发布时间:2021-03-04 15:36:34
一、社会学思维方式
(一)
话语(discourse)
1、定义:一种基于某些共享假设的特定言说和思考方式,(可以)影响和形塑人们对某个话题的理解和行动。
2、历史:
(1)语言学:关注语言和沟通的技术层面。
(2)哲学:约翰·奥斯丁【英】(1962)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书面和口头交流并不被动、中立,而是本身有行动力,对世界具有形塑作用。
(3)社会学:米歇尔·福柯(1969)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1975)规训与惩罚话语与权力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之间的关系。
3、解读:话语的界定、描述、灌输。
4、批评:
(1)权力与话语的关系很大,权力不平等意味着话语不平等。
(2)“装饰社会学”Rojek and Turner(2000)’Decorative Society:Towards a Critique of the Cutural Turn’,Sociokogical Review把真正重要的社会话题(即权力的微妙均衡)隐藏在文化的背后。
5、价值:话语分析法
(1)“另类”话语,与主流话语对抗Lessa(2006)’Discursive Struggles within Social Welfare:Restaging Teen Motherhood逆转社会对年轻单亲妈妈的主流视角。
(2)研究全球政治话语体系,建构新的身份认同Hoges and Nilep(2007)Discourse,War and Terrorism就“恐怖分子”攻击的是美国还是民主制度建立了一个公共辩论空间。
(3)多模态分析关于战争的“话语叙述”梅钦(2009)’Visual Discourses of War:Multimodal Analysis of Photographs of the Iraq Occupation
(二)
全球化(globalization)
1、定义:地球命运共同体、全球社会
2、历史:
(1)18世纪启蒙时期:“统一人性”的可能性
(2)19世纪讨论逐渐增多:马克思资本主义全球扩张、涂尔干劳动分工超越地域限制
(3)1961:现代意义的“全球化”登上辞典
(4)20世纪80年代晚期:经济学 频繁使用Kilminster(1998)The Sociological Revolution:From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global age
(5)社会学:
1)世界体系理论:伊曼纽尔·沃勒斯坦(1974,1980,1989)
2)20世纪70年代:跨国公司、跨国移民、跨国通讯的迅速发展
3)深入社会学主流话语体系
3、解读:
(1)多维全球化:Waters(2001)
(2)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罗伯森(1995)全球特性与本地要素的结合
(3)政治全球化:全球共同决策平台
4、批评:
(1)全球化并没有极大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Held,McGrew,Goldblatt and Perraton(1999)
(2)统一的全球市场还没有出现:Hirst,Tompson and Bromley(2009)区域性经济体的贸易交流限制
(3)民族国家在全球化作用下也并没有被削弱。
5、价值:
(1)意外的结果:雷纳(1999)咖啡豆的贸易研究,发现“公平贸易(fair trade)”市场的萌芽和壮大给了发展中国家小规模经营者更公平的利润分享。
(2)超越界限的社会运动:巴纳特(2010)失能人群的社会运动在全世界兴起,与全球化关系不大。
(3)不平等问题:马特尔(2016)全球化比起是文化现象更是经济现象,关注贫富差距造成的机会不平等。
(三)
现代性(modernity)
1、定义:18世纪中期欧洲启蒙运动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俗化、理性化、民主化、个体化及科学的兴起。
2、历史:
(1)16世纪晚期欧洲:古代和现代差异显著(Williams 1987)
(2)19世纪:从消极转向积极。
(3)社会学本身就是现代性的产物——理性、科学地看待社会。
3、解读:
(1)“世界的祛魅”:马克斯·韦伯,世俗化随着法理型资本主义的扩张,逐步蔓延至全世界。
(2)生产扩大化、社会平等化的社会模式:沃尔特·罗斯托(1961)现代化理论过程模型
(3)独特文化思维模式:齐格蒙特·鲍曼(1987)重视秩序和整洁,排斥混乱和随机。
4、批评:过度概括;无法解释巨大不平等。
5、价值:
(1)“晚期”或“反身性”现代性:(Giddens 1990)正视现代性的消极维度;(尤尔根·哈贝马斯 1983)应当深入建设现代性,争取更优化的现代社会。
(2)“多元现代性”:(Eisenstadt 2002)(Wagner 2012)现代化不止西方一种途径。
(四)
后现代性(Postmodernity)
1、定义:相比现代性更含糊、内涵更丰富、表现形式更多元,20世纪70年代至今。
2、历史:
(1)文学艺术领域:20世纪中期
(2)社会学领域:(让-弗朗索瓦·利奥塔1984《后现代境况》)科学思维去中心化;齐格蒙特·鲍曼(1992,1997)、让·鲍德里亚(1983,1995)
3、解读:
(1)排斥历史发展的宏大理论
(2)冲突撕掉了现代文明社会的虚伪面纱,“元叙事(metanarratives)”的破产
(3)“超现实(hyperreality)”,对现实的感知越来越依赖于无目的的、杂乱随机的大众媒介。
4、批判:
(1)悲观主义:现代性并非完全没有可取之处,不需要如此急切地用后现代来代替。(Callinicos 1990)虽然人们越来越多地用其他标准建构身份标识,但阶级仍然是决定因素,后现代与前代一样。
(2)面对媒体人们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受众往往会批判和反思。
5、价值:(詹明信1991)(麦奎根 2006)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相互补充。随着市场细分,后现代的多元性更好地“迎合”了新的生产方式。
(五)
理性化(rationalization)
1、定义:用以方法、规则、程序、形式以及手段-目的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取代传统观念和信仰体系的漫长社会过程。
2、历史:
(1)哲学:17世纪理性主义
(2)社会学:韦伯理论体系的核心,理性化就是现代化的一部分。
3、解读:
(1)理性的出现:资本主义增长对理性记账和测量的要求;科研机构的发展对理性主义取向的倡导;科层制最具效率的组织形式主流地位的确立。
(2)基本类型:实践理性、理论理性、实质理性、形式理性。
(3)理性化的危险:忽视个性,泯灭人性。社会越来越缺乏人文关怀。
4、批判:
(1)网络化管理(van Dijk 2012)是否是科层制更优解?
(2)宗教原教旨主义(fundamentalism)焕发生机。
5、价值:
(1)(Gane 2002)理性在后现代化面前格格不入;(Cook 2004)但理性化命题依然启发了大量研究,并不过时。
(2)对当下实际的切合: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证明理性成为现代化野蛮的帮凶;乔治·瑞泽尔(2014)快餐产业的理性化命题,快餐文化“钢铁一般坚硬”的新牢笼。
(六)
社会(society)
1、定义:描述一个大规模人类共同体的内部社会关系结构和制度安排,共同体不能被月为个体的简单集合或汇总。
2、历史:
(1)概念起源:14世纪。指同伴、友谊、社团。
(2)社会学:涂尔干的静态社会概念在20世纪占据核心地位,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21世纪以来,学界更关注社会的流动性和联系性。
3、解读:
(1)从业者的身份归属所在。
(2)特点疆域即民族国家内部的大型社区。
(3)塔尔克特·帕森斯:社会具有“自我生存”能力。
(4)特定驱动因素的社会类型,以社会的一个方面概括特定社会在特定时期的特点。
4、批判:
(1)“过程社会学”:诺伯特·埃利亚斯(1939)批评个体与社会割裂的二元论,关注不同层次的流动关系。
(2)“流动”研究:约翰·厄里(2007)
5、价值:
(1)流动
(2)社会静态概念仍然是当下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所在(乌斯怀特 2006),民族国家依然是世界事物的主要行动者,即最大“生存单位(survival units)”。
(3)社会是集体表象和共同象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社会现实仍然存在诸多共鸣。
(七)结构/能动(structure/agency)
1、定义:一对二元对立的概念范畴: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体的影响(结构),另一方面是个体的行动自由和对社会的形塑作用(能动)。
2、历史:
(1)以斯宾塞和孔德为代表的早期社会学家坚持认为社会左右人们的选择和行为自由。涂尔干的社会事实思想让这门学科有了安身立命的研究领地。
(2)20世纪,帕森斯在他的结构功能主义里创建了一个行动理论,社会不再那么冷酷无情,更多的是一种价值期待和行动指南。
(3)20世纪60年代,天平开始朝着不利于结构理论的方向倾斜。丹尼斯·朗(1961)为代表的一系列学者转向能动导向,如符号互动论、现象学和常人方法学。
(4)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学者试图从理论层面整合结构和能动:阿彻(2003)、埃利亚斯(1939)、吉登斯(1984)、布尔迪厄(1986)
3、解读:
(1)结构和能动的二元对立问题可能是历史最悠久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社会学基本要求(艾伦·道 1971)
(2)结构/能动的问题与宏观/微观的问题部分重合,但并不完全相同。
(3)社会结构为所有人提供组织和协调,同时结构又受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影响,甚至可以在互动中瞬间崩塌。
(4)整合而非二元才是最好出路。
4、批判:
(1)马克思提供的新理论框架:人们可以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2)吉登斯(1984)结构化理论:结构具有赋能性(enabling),有了结构,个体的创造性行动才有可能实现。“结构的二重性(duality of structure)”结构既可以推动实践,也是抽象、专横的外部强制力。
(3)皮埃尔·布尔迪厄明确以弥合二者鸿沟为目标。人们通过嵌入性的内在精神结构,即“惯习”来理解世界,“惯习”是特定位置的长期生活的产物,实践发生在特定“场域”。
5、价值:二者的均衡关系越来越明晰,主动的选择被证实是具有社会结构的影响。在阶级再生产中(莱曼 2007)“主动选择成为工人”与(威利斯 1977)“学做工”相比完全不同,结构与能动的完整结合趋势明显。
二、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理想类型(ideal type)
1、定义:对社会现象的“纯粹”概念建构,只强调该现象的若干主要方面,提供具体案例的参照系。
2、历史:韦伯坚持认为对社会现象的完整解释必须建立在对个体行动的理解上,即理解(诠释),糅合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3、解读:
(1)一种“主观构造”,建构可靠知识和概念。
(2)有意采用片面、纯粹的方式,使得建构出来的概念可能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只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纯粹形式。理想类型只是一个启发式工具。
(3)理想类型终究服务于现实。
4、批判:
(1)诺伯特·埃利亚斯:完全可以直接研究“现实类型”或经验案例,无需建构理想类型。
(2)使用过程中的问题:逐渐被当成社会事实本身。
(3)过度简化、刻板印象(普兰迪 2002)。基于此方法建构的理论无法从经验层面证伪。
5、价值:符号化和仪式性的直接行动,激发后续研究,帮助我们更系统真实地理解某个社会现象。
(二)定性研究/定量研究(qualitative/quantitative methods)略(你都知道世界上有个社会学了,不知道啥是定量和定性着实有点说不过去)
(三)唯实论(realism)
1、定义:强调存在外在的客观现实,我们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其本质特征和起因。
2、历史:
(1)哲学:16、17世纪唯实论和唯名论的争论。
(2)20世纪70年代“批判”风格唯实论罗伊·巴斯卡尔(1975)、安德鲁·塞耶(1999)。从此社会学领域将批判唯实论作为社会建构论的替代性方案。捍卫社会学科学性同时摆脱实证主义的诸多局限。
3、解读:
(1)坚决捍卫社会科学是“科学”,实事求是地坚持科学方法。
(2)基本信条:知识可以分为不同层次,唯实论者同时在抽象和具体两个知识层次上开展研究工作。
(3)知识生产:社会学理论可以努力从事实层面解释一切现象。
4、批判:
(1)未受过自然科学训练,无法判断现有知识是否属实。
(2)社会科学知识是变化的,不是绝对必然的,不能完全通过自然科学方法下结论。
5、价值:
(1)更严谨的因果关系:苏珊·菲茨帕特里克(2005)流浪现象的研究,把个体和结构融入一个所谓更加综合的解释框架,同时又重点突出其中的结构因素。
(2)更好地处理复杂性:任何解释都无法穷尽所有的影响因素。实事求是地继续探求。
(3)研究犯罪问题:马修斯(2009)犯罪学的政策干预的结果导向。
(四)反身性(reflexivity)
1、定义: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一种反作用关系,社会行动者对自身所处社会情境的持续反思。
2、历史:
(1)20世纪初:乔治·赫伯特·米德(1934)和查尔斯·库利(1902)对社会自我的讨论、威廉·托马斯的社会建构论,自我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产生的。
(2)20世纪晚期:乌尔里希·贝克(1994)和安东尼·吉登斯(1984)把反身性从个体扩展到社会层面。
3、解读:
社会行动者可以影响社会本应自行发展的轨道,“社会”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建构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客观实体。(Merton【1949】1957)
吉登斯的去传统化命题。
4、批判:反身性是否真正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特征?是否真的大规模存在?
5、价值:金·埃瑟林顿《成为一个反身性研究者》部分应用反身性原理在社会学研究。
(五)科学(science)
1、定义:一种通过收集证据来获取可靠有效知识并检验理论的方法。
2、解读:
(1)社会学的科学地位——不能简单套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必须设计出他们自己的独特方法。
(2)独特优势:可以和研究对象直接沟通以核实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潜在意义上更具有信度和效度。
(3)弱势:研究对象发现自己被观察和研究后可能表现得与平常不一样,削弱研究可靠性。
3、批判:
(1)托马斯·库恩(1970)自然科学通过各种“范式”向前发展。
(2)保罗·法伊尔阿本德(1975)打破科学理想类型,轻视方法。
4、价值:“后实证主义”时代,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通过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六)社会建构论(social constructionism)
1、定义:对社会现象的真实性存疑,强调社会现实是在社会关系中建构出来的。
2、历史:
(1)20世纪70年代:“社会问题”的新看法,问题是利益相关方刻意建构以吸引注意、获得支持的。
(2)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研究知识生产的社会过程。
3、解读:
(1)建构主义强烈挑战传统偏见,明确指出不平等社会现象不是自然的,而是建构的,随时处在变化之中。社会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个永恒的变化过程。
(2)基于SSK的两个视角:“强建构主义(严格的建构主义)”-一切皆建构和“弱建构主义(基于情境的建构主义)”-在学科话语体系外有非建构的客观的东西。
4、批判:
(1)批判唯实论者:建构主义只是一系列话语分析,无法触及问题实质。
(2)建构主义更接近一种政治手段,而不是科学研究。
5、价值:
(1)新的理念:本质上所有现象都是社会性的,社会应该成为科学研究的核心。
(2)关注媒体报道及其对公共辩论的影响:万达·萧(2009)报纸媒体积极参与到整个事件的建构过程中,而不是简单地报道建构的过程。
(3)社会建构论解构自身的可能(莫季尔 2010)
三、环境与城市生活
(一)异化(Alienation)
1、定义:与人类自身天性的一些基本特征或所属社会的分离和疏远状态;通常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个体会有比较强烈的无力感和无助感。
2、历史:
(1)费尔巴哈对基督教的哲学批判:基督教规定人只能在死后获得救赎,而不是现世,这是对人类能力的神秘化,是对人类本性的异化和疏离。
(2)马克思用这个概念描述资本主义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3、解读:
(1)在社会学里,异化是和资本主义的不平等联系在一起的:现代社会员工的控制感弱化,异化感更强。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四个方面产生异化:
1)工人与自身劳动能力(labour power)分离:按照雇主规定的方式和时间完成工作任务。
2)工人与生产的产品割裂。
3)工人彼此之间日渐疏远,因为资本主义迫使内部竞争。
4)劳动本是人类的“本质(species being)”,而资本主义使劳动成为令人厌恶的事情。
(3)消灭资本主义是消灭异化的唯一方法。
4、批判:
罗伯特·布劳纳《异化与自由》比较四种行业不同工作状况的异化效果,无须消灭资本主义,只需完成自动化便可一步步消灭异化。
5、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更新,更关注工人内心世界;犯罪学和医学的应用。
(二)环境(Environment)——自然环境
1、解读:
(1)“环境社会学”,更多地被社会建构论主导。
(2)环境问题是社会(文化)和环境混合交织而成的(Irwin 2001)
2、批判: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是否真的可以做到?
3、价值:利弗-特雷西(2008)认为社会学家应该综合学科视野关注环境问题,格伦德曼和施特尔(2010)在对利弗的回应中坚持社会建构论的视角,认为建构论可以提供平衡,给自然科学带来全新视野。
(三)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
历史:原词意“勤奋”。工业化带来新的规范,传统制度正在工业化背景下慢慢瓦解。
(四)移民(Migration)
1、解读:“移民时代”
(1)移民原因:工业化下人口的城乡迁移、战争等政治因素下的逃亡……
(2)全球人口迁徙的四种模式(二战后):(Castles,de Haas and Miller 2013)
1)经典模式:政策鼓励移民(美国、澳大利亚)。
2)殖民模式:鼓励移民以填补殖民地劳动力的空缺。
3)外来劳工模式:无法获得移入国公民权,只能短暂居留的移民模式。
4)非法移民:主要由于发达国家移民政策收紧。
(3)主要解释:推拉理论和个人因素结合。
2、批判:未能脱离老旧视角,无法与前沿理论形成有效对话(Urry and Sheller 2004)
3、价值:
(1)移民全球化趋势下(方向复杂化)移民研究会更加重要。
(2)个案研究移民塑造的一些国家(罗伯特·温德尔 2004)
(3)生活方式型移民越来越多(本森和奥赖利 2009)
(4)被动的人口迁移:人口拐卖问题(马希 2010为《国会季刊》撰稿)
(五)风险(Risk)——特指“人为风险”
1、解读;身处工业社会系统反思现代化弊端。创立者乌尔里希·贝克(1992)和安东尼·吉登斯(1991)
(1)“人为风险”举例:全球变暖、核武器扩散……
(2)决策的风险评估证明风险概念已经深刻进入社会学话语体系。(Arnoldi 2009)
(3)“风险社会”的来临(Beck 2002)
2、批判:风险的定义因社会背景的不同而相异。
3、价值:风险概念对人民日常生活非常有用,对医学等学科(朱迪斯·格林 2009)的发展也有意义。
(六)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历史:
(1)18世纪晚期:马尔萨斯、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2)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1972)
(3)明确提出:1987联合国布伦特兰委员会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2、批判:
(1)仅被用作“意识形态烟幕弹”,实践上“既不可持续,也不发展”(Luke 2005)
(2)不可兼得:西方保育主义(conservation)和环境政治。
3、价值:千年生态系统报告《超越现在》(2005)、旅游业的独特影响(姆巴瓦和斯特龙扎 2009)
(七)都市主义(Urbanism)
1、历史:
(1)19世纪晚期:提出城镇和都市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费迪南·滕尼斯(1887)、格奥尔格·齐美尔(1903)发现都市里全新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策略。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芝加哥学派的研究工作使城市研究趋向成熟。罗伯特·帕克、欧内斯特·伯吉斯、路易斯·沃思“城市生态学”分析视角。
2、解读:
(1)滕尼斯:传统基于社区共同体(Gemeinschaft)的长久且紧密的社会纽带,正被松散短暂的社会(Gesellschaft)关系所取代,个体主义泛滥。
(2)齐美尔:城市人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待都市生活,用负面消极的反馈来抵消都市生活对情感无穷无尽的榨取。
(3)沃思(1938):都市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次级交往”只投入较少精力,足够完成特定的互动即可,成为都市生活主要交往类型。
(4)帕克:城市是“一种伟大的分类机制”,借用生态学概念。
3、批判:
(1)不同城市有不同特点,不可一概而论。
(2)非人格化的都市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解放,还原个性,“基于自由选择形成的社群”。(赫伯特·甘斯1962)
4、价值:都市不只是地域空间,也是一个社会学研究领域。
(1)曼纽尔·卡斯特(1983)和阿尔贝托·梅卢奇(1989)研究都市社会运动及其对城市生活的冲击和影响。
(2)大卫·哈维(2006)地学角度考察城市景观和都市类型的转变。
(3)可持续发展的都市:道格拉斯·法尔(2008)美国亟需“建筑环境的全面改革”以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莎伦·佐金《赤裸城市》:城市多样化在整齐划一的规划中消失殆尽。
四、社会结构
(一)科层制(Bureaucracy)
1、解读:韦伯-理想类型
最有效率的组织形式,同时可能阻碍创新且导致大量非理性后果,与民主体制不兼容。
2、批判:
(1)忽视了组织赖以运作的非正式关系和小群体互动:布劳(1963)发现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员工常常会破坏常规程序,因此层级越低的地方群体忠诚度往往越高,因为正式的互惠关系和支持网络更加活跃。
(2)齐格蒙特·鲍曼(1989)认为科层制的非理性和高效率为非人道行为提供了工具。
(3)保罗·杜盖伊(2000)态度更为乐观,认为科层制理想情况下应当是组织面前人人平等的,因此是阻止政治领袖滥用权力的防火墙。
3、价值:
(1)科层制是理性化的重要动力。
(2)科层制灵活性增强,在应用上正一步步向好发展。(凯西 2004)松散关系网络有逐渐取代严格科层制的趋势。
(3)科层制的女性主义倾向:德哈特-戴维斯(2009)女性员工更强调科层制的效率,因为它只注重资质而不重视个人关系和社会网络,which are男性维持自己特权的手段。
(二)资本主义(Capitalism)
1、解读:马克思-理想类型
(1)主要特征:资本、工薪雇工
(2)发展阶段:家族资本主义-管理资本主义-福利资本主义(工会)-制度资本主义(股份)
2、批判:纯洁性问题
3、价值:
(1)资本主义多样性:坎贝尔和贝德森(2007)丹麦和美国的两种资本主义运作模式。
(2)可持续发展的市场逻辑:马坎亚(2009)可持续发展方案建立在公平公正基础上,尊重市场原理。
(三)消费主义(Consumerism)
1、解读:
(1)商品生产和消费分离:生产在最便宜的地方,消费在最贵的地方。
(2)消费建构个人身份标识。
(3)“浪漫主义伦理”:消费不是因为需要而是因为欲求(坎贝尔 2005)
2、批判:
(1)权力掌握在谁手里?生产商还是消费者?
(2)把欲望变成需求,是对社会关系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力量。
3、价值:
(1)把生产过程和消费模式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跑步机(treadmil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2)消费主义成为人们整个生命历程的主要特征。琼斯及其同事(2008)研究了老年群体是如何既受消费主义影响又成为推动消费主义的主要力量的。
(3)“绿色”消费、引导消费向可持续方向发展(Gilg,Barr and Ford 2005)
(四)劳动分工(Division of Labour)
1、定义:生产流程中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的分工,导致人们在经济上普遍互相依赖。
2、解读:
(1)亚当·斯密《国富论》:有计划的劳动分工可以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2)埃米尔·涂尔干(1893):劳动分工后,人们的团结方式不再基于同质性,而是基于异质性。“有机团结”更加紧密。
3、批判:
(1)全球分工中对西方世界以外国家的剥削。
(2)低信任、低价值感的异化的工人。
4、价值:
(1)单一标准化生产式微,细分市场制造个性化、差异化的弹性生产方式兴起。传统社会分工的福特模式转向后福特模式。
(2)产业的分工转移:“离岸(offshoring)”潮,工作任务整体搬迁到国外。(Blinder 2006)
(3)外劳分包任务:出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案。(Jane Wills 2010)
(五)教育(Education)—不同于义务性的“上学(schooling)”
1、解读:教育是社会化的主要手段。考试通过一般化评估标准划定不同的职位。而一种反学校的亚文化实际与兰陵文化十分相似,使“差生”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为工人阶级后备力量。
2、批判:
(1)真正存在全社会公认的共享价值吗?和工厂体制高度雷同的学校体制真的是合情合理的吗?(Bowles and Gintis 1976)
(2)“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对教育社会学产生深刻影响:伊里奇(1971)认为学校是一种类似监狱的管理组织,目的是让年轻人在工作之前有事可做,以及鼓吹对社会秩序全盘接受,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安守本分。倡导“去学校化(deschooling)”的社会,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
3、价值:
(1)不可否认,学校教育还是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技能,一些得益于教育体系的老师也在从内部挑战这一机制。
(2)男生在教育体系中的表现被女生“反超”。优秀女生在十二三岁时被身份认同问题持续困扰,因为“聪明”特质与社会普遍接受的女性标准不统一。(Skelton 2010)
(六)组织(Organization)
1、解读:
(1)功能主义的视角:组织是顺畅运行的机器。然而现下许多冲突表明这种功能主义的观点已经过时了。
(2)很多人大半辈子都在为某个组织工作。(Etzioni 1964)
(3)互动、变化的组织关系(Watson 2008)
(4)两种不同组织类型(伯恩斯和斯托克 1966):机械型组织(严格分层)、有机型组织(结构松散,总体目标优先)【然而并不是绝对二分的,哪种组织更有效率取决于不同发展阶段(西内等人2006)】
(5)组织精心设计物理空间以便与内部结构保持一致。福柯(1973,1978)认为可见性(visibility)的差异决定了员工受监控的程度。
2、批判:
(1)正式规则的“神话”,在实际操作中其实根本做不到。(迈耶和罗恩1977)
(2)“寡头统治铁律(rule by few或iron law of oligarchy)”(罗伯特·米歇尔斯1911)
(3)女性主义视角:组织被男性主导,职场性别隔离。(Kanter 1977;Ferguson 1984)
3、价值:
(1)传统组织内部进行改善缺点的努力和尝试:Freedman 2001,Castells 2009
(2)女性在正式组织中比例越来越高,性别平等更有可能发生在“进步的”政治组织当中。(纪尧姆和波奇克2011)
(七)宗教(Religion)
1、解读:
(1)涂尔干:“一套与神圣事物相关的统一信仰和仪轨实践,把信徒凝聚在一个类似于(道德)共同体的组织体系中。”群体仪式可以加强群体团结,是社会力量的真实展现,宗教本质是对社会的崇拜。
(2)马克思:宗教是阶级分化社会里大众逃离生活苦难的心灵天堂。宗教也不能免俗,与政治理论中的意识形态关系暗昧。安于现状,以满足于资本家的剥削。
(3)韦伯:“世界宗教”,不同地区不同宗教有不同的作用,也能促进社会变迁。
(4)宗教社会学:宗教间差异可能会发展为破坏性冲突。
2、批判:
(1)宗教在完全世俗化的社会是多余的:“信而不群(believing without belonging)”,信仰上帝但出席教会活动的比率却在下降。(Davie 1994)
(2)涂尔干的批评者认为宗教形式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况且全归社会抹杀了“灵性”现实存在的可能性
3、价值:
(1)按照喜好组成的兴趣小组说明我们已经生活在“部落时代”(米歇尔·马费索里1995),这种需求本质上是“宗教性的”,这种话语体系可以被称为“世俗宗教”(Reader 2003)
(2)新兴宗教形式关注信徒的情感体验(卡洛·巴罗内2007)
五、不平等生活机会
(一)阶级(Class)
1、解读:
(1)马克思:所有权关系决定阶级。你要么是有产者(资产阶级),要么是无产阶级。二者对立。
(2)韦伯:客观经济地位是划分阶级的依据,此外还有一系列重要的经济因素。
(3)约翰·戈德索普(2000)关注“关系型”阶级分析框架。
2、批判:
(1)身份分层模式(status conventionalism):(帕库尔斯基和沃特斯 1996)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劳动分工使得不平等存在于民族国家之间而非国家内部,不平等体系基于消费主义和生活方式选择。
(2)高等教育扩张和知识技术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机会增加使跨阶级流动更加容易,基于阶级的不平等体系让位于性别、种族、政治派系等身份认同建构起的新体系。
(3)现有分析框架把家庭的男性作为整个家庭的阶级地位代表在女性就业率上升的当下未免过时。
3、价值:
(1)出生时的阶级位置依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所能获得的生活机遇(Crompton 2008)
(2)两种相互联系但迥然不同的分层模式——阶级&地位和身份(Chan and Goldthorpe 2007)
(3)特定群体的阶级经验:工人阶级内部分化依然明显(Vincent 2008)工人内部也因为社会资源和文化水平的不同而拥有不一样的生活境遇。
(二)社会性别(Gender)
1、定义:某个社会对其成员的各种期待,用以判断其社会、文化和心理的特征及行为是否合适或恰当。
2、解读:
(1)生物性别和心理性别的区分。
(2)性别社会化:通过诸如家庭、学校和大众传媒等社会中介习得社会性别角色,在自我认同层面出现社会性别分化,在文化层面不断再生产的双向社会化。
(3)康奈尔(2005)的社会性别理论模型——男性霸权下的性别关系。
3、批判:“反霸权”、“非霸权”的解释。跳出原本角色的男性是对霸权的背离还是霸权的延续?
4、价值:
(1)社会性别的“表演性”:(巴特勒2004)社会性别是不稳定的,因情境不同而迥然而异。
(2)对性别不平等的解决策略:(哈达斯·曼德尔2009)从政策到意识。
(三)叠变(Intersectionality)
1、定义:更加错综复杂的歧视模式,多种不平等的重叠状态。
2、历史:
(1)首次亮相:金伯利·克伦肖(1989)关于美国“种族和性别”交叉不平等的论文
(2)安德森和柯林斯(1990)讨论阶级、种族、性别和性存在的交叉叠合如何形塑人们的生活。
(3)叠变理论走向世界(Crenshaw 1991)
3、解读:
(1)阶级与其他因素的结合(Andersen and Collins 1990;Rothman 2005)
(2)权力关系如何运作以及导致了不平等和歧视(Berger and Guidroz 2009)
(3)每一种不平等都相互影响,加在一起(但并非平摊的简单相加)就会影响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Smooth 2010)
4、批判:如何确定所有变量都考虑在内了?(Lykke 2011)不同问题的相对权重如何取舍?
5、价值:
(1)叠变后的人与人之间差别越来越微妙而巨大(巴纳德和特纳 2011)
(2)整合叠变的社会政策(Hancock 2007),阿索隆(2012)以葡萄牙为例。
(四)男权制(Patriarchy)
1、历史:
(1)恩格斯:资本主义体制下女性地位从属于男性,资本主义把权力集中在少数男性手中,并且男性不断把权力传给男性子嗣,造成性别和阶级差距固化。
(2)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女性主义:“个人生活也是一种政治”
2、解读:
(1)“基于生理特征的不平等”(Firestone 1970)是男性主导地位的深层次基石。
(2)男权制建立在部分男性暴力基础上,让所有男性都从中受益。
(3)男权制概念的发展(西尔维娅·沃尔比1990):从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新时代女性进入更多社会领域后仍然与男性地位不平等。
3、批判:
(1)女性中的族群区隔被忽略(hooks 1981)(叠变)
(2)女性标签是否是所有女性共享的身份建构和生活体验?
4、价值:
(1)语言和叙事方式中实现男权主导:凯斯和利帕德(2009)考察笑话是如何固化性别印象的。幽默的确是一个强有力的意识形态武器。
(2)社会变迁中的性别平等努力:政策的调整究竟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在隐瞒问题、掩盖真实问题?(德雷吉奇斯2008)
(五)贫困(Poverty)
1、历史:
(1)西博姆·朗特里(1901)对约克市贫困问题进行分析,建立了一个社会贫困程度的测量方法和指标。
(2)20世纪50年代晚期彼得·汤森(1979)发展出基于生活方式的关系型贫困概念。
(3)政府纷纷画出贫困参照线(国民平均收入的50%或60%)。
2、解读:
(1)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2)受害者责任论。查尔斯·莫里(1984)的依赖文化研究。
(3)体制责任论。20世纪30年代R.H.Tawney。
3、批判:贫困的判断和衡量。
4、价值:
“贫困”概念的建构把一部分人排斥在公民权力之外——贫困的“人性化”,脱离对贫困人群的陈腐观念(Jenkins 2011)
(六)“种族”/族群(‘Race’and Ethnicity)
“如果人们将某些情境定义为真实状态,那么它们就会产生真实的后果和影响。”(W.I.Tomas)
新名词:种族科学
(七)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
1、解读:二战后兴起
(1)二战后白领岗位的急剧增长,使向上流动更多(李普塞特和本迪克斯1959;戴维·格拉斯 1954);然而近期社会流动有了更多更复杂的变化(约翰·戈德索普《现代英国的社会流动和阶级结构》,戈德索普&杰克逊2007)
(2)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2、批判:
(1)男性主义视角,只关心男性流动
(2)个人禀赋重要还是阶级地位更加重要?(桑德斯1996)
3、价值:
(1)流动的机会:主观维度质性研究贝尔托&汤普森《通往社会阶级之路》
(2)社会变迁对流动的影响:赫兹(2009)
(八)地位/身份(Status)——韦伯
1、定义:人们在一个社会中所处的位置,这种位置主要基于该社会赋予某个群体或个体的声望和荣誉。
2、解读:
(1)与符号互动论的联系:符号标识地位,同样地位的人形成共同体。
(2)马克思认为阶级和地位并行不悖,韦伯认为二者毫不相干。
(3)“地位丛”:在不同的情境下扮演不同的地位。其中往往有主要地位,性别和种族往往是主要地位。
(4)先赋地位和自致地位。
3、批判:
身份和地位对阶级的影响比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小得多。
不能用个体选择来解释社会不平等的生产和再生产,而应当用结构性经济变迁来解释。(克林普顿2008)
4、价值:
(1)基于不同“品味(tastes)”的地位差异和社会阶级位置相互增强(Bourdieu 1986)社会地位越来越比阶级更能够标志某人身份的主要特征。
(2)“互补性交往(complementary interactions)”使人们更加在意社会地位(玛丽·雷格2008)
(3)不同性别对社会地位的差异判断(里奇韦2009)
六、人际关系和生命历程
(一)社区/共同体(Community)
——基于共同利益或共享地域,小于社会的一个紧密结合体。
“利益共同体”(Williams 1987)
礼俗社区衰落,法理社会扩张(斐迪南·滕尼斯1887)区分社区和社会
系统的划归三种定义:地域内人口、社会系统和身份认同。(Lee and Newby 1983)
更关注人们真实感受的社区生活(菲利普森2007)
(二)家庭(Family)
家庭内部一些人的弱势地位(Pahl 1989)
女性主义的角度:自由家庭结构(瑟伯恩 2004)
核心家庭的衰退(韦尔 2007)
血缘(biological)家庭和继亲家庭(Planitz and Feeney 2009)
(三)生命历程(Life Course)
1、定义:一个人在其整个生命历程中所经历的各个社会阶段。
2、解读:童年、青年、中年、老年阶段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的特点。
(菲利普·阿里耶斯1965发现“儿童期”的建构过程)
3、价值:不同个体在不同阶段如何感知生命历程。“主观衰老”(谢弗2008)
(四)(社会)网络(Network)
1、解读:更松散、灵活,适应性更强的关系网。
(1)先驱:格奥尔格·齐美尔在20世纪初关于诸如两人组、三人组等基本社会关系模式之动力机制差异的思考。
(2)社会网络上的节点,可以是个人、组织、群体。网络是所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一些机构可以为个人提供进入网络或润滑社会关系的机会。
(3)卡斯特(2009)计算机和技术的巨大进步使网络比科层制更高效。去集中化的灵活结构或许更高效。扁平的反科层制组织与大规模、非人格化的科层制组织。
2、价值:社会网络分析
尼克·克罗斯利(2008)对伦敦早期朋克摇滚运动内部社会网络的经验研究。运动中心人物在运动前彼此已经特别熟知,拥有密集的核心网络,这是支撑运动强力扩散的很大力量。
迈耶和普勒(2007)对Facebook网络交友数据的研究,分析影响学生社会网络形成和扩张的因素。
(五)性存在(Sexuality)——社会学关心的人类性存在和性行为的一般模式
1、历史:
(1)20世纪四五十年代:阿尔弗雷德·金赛对性行为的大规模调查。
(2)20世纪70年代末:米歇尔·福柯对性存在的系列研究。
2、解读:
(1)性取向:异性恋是历史上婚姻和家庭的基础,但也存在许多其他类型的性口味和偏好。朱迪斯·洛伯(1994)区分了十种身份认同(sexual identities)
(2)同性恋:福柯(1978)发现同性恋的概念建构,19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临床上被认为是精神失常,金赛在20世纪40年代开展里程碑式的大型性调查后扭转了同性恋病态观念。
3、批判:性调查的可信度;无法抓住欲望的复杂性
4、价值:
(1)新议题:对性行为的接受度(对未成年人性行为接受度依然很低,但对同性恋接受度高了)
(2)少数群体的性存在:如凯利等人(2008)研究失能人群的性存在,法律对失能人群的保护措施阻碍了他们的性存在。
(3)婚姻这种异性恋制度为何引起同性恋的兴趣(Kelly 2006)?此种“进步”究竟是真实的还是他们自己的想象?
(六)社会化(Socialization)
1、定义:新成员认识和学习社会规范、社会价值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成员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自我认知。社会化过程持续一生。
2、历史;
(1)塔尔克特·帕森斯用这个概念来化解“社会秩序难题”。
(2)符号互动论(米德、库利)用此解释童年阶段社会自我的形成过程。
3、解读:
(1)社会化通过不同的中介完成(如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媒体)
(2)“初级社会化”:社会位置(social position)往往不是出生时决定的,但族群、性别和家庭的阶级背景都会对社会化过程产生实质影响。
(3)“次级社会化”:始于学校,主要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课程大纲实现。
4、批判:
(1)过度重视社会化把人看成“文化傀儡”,丹尼斯·朗(1961)认为这种做法“把人过度社会化了”
(2)弗洛伊德关于自我和身份认同形成的理论把个体看成是积极的行动者,高度重视主观能动性。
(3)社会化充满冲突,并不是像教科书里那样顺利(布尔迪厄、威利斯、麦克安盖尔)
5、价值:研究各种中介在不同生命历程阶段发挥的相对作用;对研究社会再生产和社会变迁有巨大作用。
梅内松(2009)研究处在女性群体中的男性性别认同。
七、人际互动与沟通
(一)文化(Culture)
1、大众文化是社会控制的一种形态。(法兰克福学派)
2、文化再生产:包括语言、一般性价值与规范的延续和发展,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布尔迪厄1986以资本为核心概念给出关于文化再生产的一般性理论——文化资本通过【身体化状态embodied state】【客观化状态objectified state】【制度化形式institutionalized forms】变现)
3、文化是否真正熏陶出更好的人?(施泰纳1983二战期间纳粹古典音乐会仍然在进行)
4、文化身份的代际传承,甚至可以不受地域社会化影响(茱莉亚诺蒂和罗伯森2006)
(二)身份认同(Identity)
1、历史:
(1)库利(1902):“镜中我”理论——他人评价对塑造自我身份认同有很大作用。
(2)米德(1934):自我是个人与他人互动的产物。
(3)随消费主义和个体化趋势增强,各种集体力量式微,身份认同更加多样。
2、解读:
(1)身份认同核心条件(詹金斯2014):私人或个体性要素、集体或社会性要素、身份认同的具身化(embodiment)。
(2)与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对应,有初级身份认同(族群、性别)和次级身份认同(社会角色、职业、社会地位)。
(3)个体及社会身份认同与个体实践紧密相连:戈夫曼(1963)关于“污名”的研究——事实污名(discredited stigma如残障人等容易观察到的污名)和潜在污名(discrediting stigma健全人的身份更好掩盖,个人身份认同更好管理)
3、批判:身份认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
4、价值:社会运动研究关注群体认同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健康社会学发现患者的状态随病情的变化而变化;趣味活动打击员工身份认同,可能增加异化(鲍德里和哈利尔2010);社会运动中的身份认同的分级(桑德斯2008)
(三)意识形态(Ideology)
一个社会广为流传的“常识性”观念,通常间接服务于某些主导群体,为其既得利益做合法论证。
(四)人际互动(Interaction)
1、“约见(encounters)”:带有明确目的的互动。
2、“信号面板”:依靠面部表情判断日常情绪。(诺伯特·埃利亚斯1987)
3、常人方法学:在互动主义传统下聚集于一般社会情境中人们是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来应对日常生活的(ethnomethods)。通常通过默会假设(unstated assumptions)来“补全”我们想要表达的准确意思。
4、男性权力主导下男性和女性对语言和非语言的运用和理解也有所不同。(坐姿、盯)
5、现实互动和虚拟互动的区别。(托马斯·普洛乌2009)
(五)大众媒体(Mass Media)
1、功能主义视角,关注媒体的整合功能:解读环球大事,塑造儿童自我意识,娱乐身心;维护意识形态,展现利益冲突。
2、符号互动主义:汤普森(1995)分析传媒和工业社会之间的关系,区分三种类型的互动:直接互动、间接互动(通过媒介)、间接准互动(媒介单向传递信息)。
3、现实与表征(representation)界限坍塌,二者都是超现实世界(hyperreal world)。那些比现实更加真实的媒体已经成为本真性(authenticity)的唯一来源。(让·鲍德里亚)
4、媒体对大众话语的构建:夸大疾病风险(克拉克和埃弗里斯特2006);对抗争议题的报道渲染“犯罪被害恐惧(fear of crime)”(阿什德2007)
(六)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尤尔根·哈贝马斯
1、定义:现代社会辩论和商讨社会议题的场所,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
2、历史:最早出现与17/18世纪欧洲的咖啡馆和沙龙。当代更多为大众媒体。
3、解读:哈贝马斯1962公共领域是民主的必备条件,然而当代媒体使“舆论(public opinion)”的形成不是通过公开理性的讨论而是通过手腕和控制;同时媒体也是一个“封闭”社会的民主武器。
理查德·桑内特(1977)认为私人领域和公共空间已经分开,私人空间可能取代公共领域。以至于对公众人物的评价更多基于个人品性而非卓越贡献,这是对有效政治的破坏。
4、批判;限于精英阶层、忽视女性存在(南希·弗雷泽1992)的公共领域。
5、价值:
(1)大众媒体承受琐屑化指责(格雷厄姆·默多克2010)选举更加注重政党品牌宣传和图片表面功夫的打造。
(2)中国特殊的公共领域:通常被认为缺失,但从国家法团主义视角来看其实存在合法参与公共讨论的渠道。(Yang and Calhoun2007)
八、健康、疾痛与身体
(一)生物医学(Biomedicine)
1、解读:科学手段纠正“越轨”和反常现象的改造工具。“医学凝视(medical gaze)”
2、批判:
(1)医学史专家指出人类整体健康的改善和现代医学模式的应用无关,而是社会和环境变化的结果(McKeown 1976)
(2)医学弊大于利,很多疾病都是医疗本身导致的(医原病iatrogenesis临床型社会型和文化型)(伊万·伊里奇1975)
(3)忽视患者主观感受,应当关注全面福祉而不仅仅是身体健康。
(4)西医药效越来越效果不那么显著。
3、价值:
(1)医学依然是很好的治疗模式。慢性病和失能研究(disabling conditions)需要综合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视角。(斯坎布勒2010)
(2)医学与替代疗法的合作(米兹拉2005)
(二)医疗化(Medicalization)——伊万·伊里奇、欧文·佐拉、R.D.莱恩、托马斯·萨斯
1、定义:将生活方式问题,比如体重、吸烟和性行为等转化为医疗问题,从而纳入医生治疗范畴的过程。
2、解读:医疗成为了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病人被置于医生的严密监督下。女性主义认为女性被医学剥夺了对分娩的控制权,分娩过程的医疗化使其更像一种“疾病”;医原病使人类对医疗的依赖越来越深。应当挑战医生的社会权力。
3、批判:医疗化避免了很多危险和疼痛。
4、价值:现代医疗卫生系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干预程度低的治疗手段已经被引入主流医学治疗过程。
(1)肥胖医疗化( Wray and Deery 2008)威胁人们尤其是女性的身份认同。
(2)睡眠医疗化(威廉姆斯等2008)
(三)病人角色(Sick Role)——塔尔科特·帕森斯
1、解读:对于病人,社会上有一套公认模板,来认定病人“生病了”。(1952)
(1)“守门人(gatekeeper)”判断病人生病与否的关键人物。
(2)界定病人责任,理解周围期待。
(3)扮演病人角色,从而获得病人特有的身份地位。
(4)(弗莱德森1970)病人角色三种类型:条件性的(conditional)、无条件的(unconditional)和非法的(illegitimate)
2、批判:
(1)过于强调共识和合意(consensual),无法描述真实情况的复杂互动与遭遇。
(2)病人角色本身的复杂性,存在有病拖延不确诊、不相信自己有病的情况。
(3)更多的误诊、医疗事故和对病人的漠视等负面情况。
(4)时过境迁,病人有更多反思能力,不再任人摆布。
3、价值:
(1)健康的社会基础:特纳(2009)认为病人角色具有多样性,是个体化的。
(2)新的研究:(格朗东2003)竭力争取病人角色身份,争取患病合法性。
(四)失能的社会模型(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
1、定义:从社会及制度安排层面探究失能。
2、历史:
(1)个体主义失能模型——“医疗模型”:身体异常导致失能
(2)20世纪70年代:失能运动蓬勃发展。UPIAS(英国失能人群反隔离联盟)1976明确区分“残障impariment(个体问题)”和“失能disability(相关组织不作为使残障人士遭遇各种困难)”1984迈克·奥利弗是第一个将两者严格区分的理论家。
3、解读:“失能”属于歧视范围,是一种对于完全公民身份的排斥。
4、批判:
(1)反隔离只关注失能人群实现完全社会参与的障碍,忽视失能人群对自己身体损伤的日常感受,which is他们生活的大部分。(莎士比亚和沃森2002)
(2)医学社会学家认为残障和失能都是社会建构的,并不能分清界限。
5、价值:让大众意识到,失能并不是只有医生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需要整个社会科学来共同研究。
(Guo.B,Bricout.J and Huang.J)研究失能人群内部信息鸿沟(digital divide)
(五)社会自我(Social Self)——乔治·赫伯特·米德
1、解读:(1934)
(1)自我基本等同于“思考的能力think things through”,但它是人类个体内部生发出来的一个自我,社会自我不可能与人类个体相分离。
(2)儿童发展出社会化个体的自我意识:模仿和游戏——“扮演他人角色”
(3)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从外部看自己,形成一个“概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角色。个体在相互独立的两个有机体之间“内部对话”。
2、批判:过于顺利,其实存在各种波折。尤其是在早期性别认同社会化中,无意识发挥更大的作用。(弗洛伊德)
3、价值:个体自我的形成,离不开对社会的分析。
(1)外部关系对自我的影响:(Slotter 2009)稳固的恋爱关系中人们的自我相互交叉,恋爱关系的破裂会影响自我的内容与结构。
(2)宏观社会变迁对自我的影响:(亚当斯2007)
(六)污名(Stigma)——欧文·戈夫曼(1963)
1、解读:身体污名、事实污名、个人经历污名(潜在污名)、品行污名
2、批判:反污名:来自失能人群平权运动。保罗·亨特《污名:失能的感受》
3、价值:对污名的反抗
(1)陈及其同事(2009)对泰国性滥交和艾滋病流行情况的研究表明污名在当代社会时有发生。相较于医学后果,更害怕患病后面临的社会排斥。
(2)卡罗琳·豪沃思(2006)展示“种族”如何被概念化为社会污名以及大众如何对抗种族污名。
九、犯罪与社会控制
(一)失范(Anomie)
1、定义:社会规范失效导致的一种严重的焦虑和恐惧感,常见于急剧社会变迁时期。
2、历史:
(1)涂尔干
(2)罗伯特·默顿(1938):失范的原因是因为社会的文化目标与个人实现目标的能力之间产生了紧张和冲突。
(3)21世纪:梅斯纳和罗森菲尔德2001修正失范理论,强调制度性失范。
3、批判:失范不一定意味着犯罪,社会变迁中的财产性犯罪更多是个人原因。
4、价值:急剧增长时期的相对剥夺;社会结构的张力越来越大——此背景下的犯罪现象。(鲍默和古斯塔夫森2007)(韦林、韦斯伯德和沙耶2000白领犯罪)(郑Teh 2009马来西亚)
(二)越轨(Deviance)
1、涂尔干:越轨是“正常的”,对维持社会秩序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
2、激进的符号互动论:越轨只是强势阶级强加给弱势阶级的标签。
3、埃德温·莱默特(1972)越轨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初级越轨“常态化”,直至个人接受了外界标签导致次级越轨,最终“罪犯”成为其“主要身份”。
4、功能主义:越轨源于机会缺失。
5、建构主义:一些越轨是整个社会长期禁止的,然而在全人类历史时期又是相对的。
6、越轨的隐秘原因和意料外的积极作用:戈尔德施密特2008
7、越轨在犯罪学以外的作用:(阿德勒2007)自残人群“自愿选择的越轨行为”
(三)贴标签(Labelling)
1、霍华德·贝克尔(1963):越轨是一个过程,一些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被视为离经叛道,加以区别对待。
2、标签理论:越轨是两个群体互动结果,一方是贴标签的人,另一方是被贴标签的人。这个过程反映了社会权力分配。“社会控制悖论”(威尔金斯1964)控制手段的实际效果是激发和强化类似越轨行为时,越轨身份是如何被“管理”以及整合到日常社会情境中的。
3、标签与污名化紧密联系:乔伊·蒙克利夫(2009)用标签理论研究海底“家政童工restaves”。
4、越轨在规则未常态化的情境下:德内格里-诺特和泰勒(2005)人们习惯于把线下习惯带到线上。
(四)道德恐慌(Moral Panic)
1、定义:某一特定的群体或行为,被认为典型地代表了某种更具一般性的社会和道德问题,由此导致整个社会的过度反应。
2、历史:斯坦利·科恩《邻家魔鬼和道德恐慌》1972分析越轨行为被放大的过程。孤立的道德恐慌时代已经成为历史,道德恐慌成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侧面。
3、解读:对社会制度变化的恐惧,使人们将一切归咎到亚文化的替罪羊身上。
(1)固定模式:社会发现并认为某个事情或者人群对公共道德构成威胁;大众媒体把这种威胁极度夸大和简化;大众开始向有关当局施压,督促新的立法程序形成。
(2)道德恐慌理论是符号互动论的极佳案例,一切人都处在一个统一的互动中。(杰弗里·皮尔森)
4、批判:无法分清道德恐慌和真正社会问题的界线。
5、价值:
(1)为什么有些社会问题没有引发社会恐慌?(詹金斯2009)网络儿童色情没有引发社会恐慌原因可能是对相关技术及其使用方式缺乏基本了解。
(2)糅合标签理论、社会控制研究和越轨者身份认同的建构三个要素的分析框架。(拉姆登斯2009)考察苏格兰阿伯丁地区“飙车党”亚文化运用这个框架。
(五)恢复性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与惩罚导向的否定式司法相对
1、定义:关于刑事司法的一种理论,重点关注如何通过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来修复受害者遭受的伤害。
2、历史:
(1)社区司法体系:司法为解决纠纷,目的是让过错方补偿受害者(Strickland 2004)
(2)基于关押的否定式司法大行其道。
(3)恢复性司法运动:20世纪70年代,灵感来自澳洲的恢复性正义模型(McLaughlin)。由于传统惩罚性政策使再犯率居高不下。
3、解读:
(1)基于社区的司法体系,让过错方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接触到他们行为引发的不良后果,有利于把他们重新整合到主流社会关系结构里(Graef 2001)。目标是通过把受害者和社区置于司法体系中心位置,寻找新的方式和手段来降低再犯率。
(2)奠基人:约翰·布雷斯韦特(1989)坚信只要司法过程以触发“重新融入和整合所带来的羞愧感(reintergrative shaming)”为目标,恢复性司法就会非常有效,让过错方“主动选择顺从”。
(3)三原则:互相尊重、彼此承诺、对过错零容忍(Van Ness and Strong 2014)
(4)羞耻很容易转化成污名,一旦污名化,过错方成为“外人”,就会被推向越轨亚文化,走向犯罪生涯。因此必须坚持“重新整合”导向。(Strang and Braithwaite 2001)
(5)第一部分是调解,第二部分是赔偿。“社区惩罚”或许更适合。(Liebmann 2007)
4、批判:
(1)羞耻并非对所有人都管用
(2)“社区”的范围和紧密性无从界定。
(3)过于理想主义(阿考恩2004),只是表达了“人类古老的希望,即爱与公正能合而为一。”
5、价值:受害者的司法参与,满意度提升;司法体系中的社区参与。(Young and Goold1999)
(六)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
1、历史:
(1)17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社会契约论。必须有更强大的力量——国家来防止出现“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2)19世纪晚期爱德华·罗斯指出社会控制包括所有迫使人们遵守社会规则的手段。
(3)帕森斯(1937)提出基于社会化的替代性定义。服从不是通过恐惧和外部手段,也可以通过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对规则和价值的内化来实现。
(4)特拉维斯·赫希(1969)给出更为具体的界定,社会越轨的原因是个体和社会之间纽带弱化或破裂,与社会控制的联系断裂。个人与社会联系紧密可以帮助人们远离越轨行为。
(5)马克思:国家生产社会控制。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控制的对象主要是工人阶级。
2、解读:
(1)社会控制是越轨的另一面。
(2)模式:“制造服从”和“压制越轨”(Hudson 1997)
(3)维护自我形象是社会控制的一种体现。比如戴维·马茨阿(1964)研究青少年犯罪时发现他们会发明一种“合理化技术techniques of neutralization”的叙述方式,破坏规则的同时维护好自我形象。
(4)犯罪的性别差异是社会控制的力证——女生在童年时代往往受到更多的控制。
3、批判:社会控制有可能会引发更多被贴上越轨标签的行为,社会控制越强,“越轨”的范围越大,“越轨活动”大幅增加。
4、价值:
(1)应对反社会行为的思考引发创新的设计方案:布朗(2004)发现“反社会行为”是最近才发明的一种说法,有了这个观念国家才可以把之前没有纳入的一些行为囊括到司法体系当中去。
(2)布斯(Booth)等人(2008)从性别差异的角度重新思考控制理论,发现社会联系对男孩和女孩的犯罪作用效果有别。
十、政治社会学
(一)权威(Authority)——韦伯(1925)
1、定义:一个人或群体对另一个人或群体的合法权力。
2、解读:
(1)权威效力是双向的:权威能够实行是因为接受并执行命令的人认可他们。
(2)理想类型:传统、卡理斯玛、法理。
3、批判:
(1)缺失:价值理性权威——人们服从的对象是一个意识形态目标,而不是某个人。只要命令与终极目标有关,它就是合法的。
(2)一个新的名人文化,看中媒体曝光率而不是个人成就。(尼尔·波兹曼1986)民主政治已经很危险了,正在逐渐成为作秀产业的一个附属傀儡。
4、价值:
(1)研究当下政治的现象:名人政治。(Street 2004)名人政治不仅没有违背民主代议原则,反而是民主选举的延伸——把复杂的政治争论简单化,让民众真正理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微信读书(661+)
- 已买(533+)
- 一星好评(228+)
- 五星好评(414+)
- 无多页(378+)
- 中评多(353+)
- 差评少(169+)
- 傻瓜式服务(514+)
- 速度快(252+)
- 值得购买(637+)
- 还行吧(345+)
- 赚了(179+)
下载评价
- 网友 饶***丽: ( 2024-12-29 21:46:39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詹***萍: ( 2024-12-14 10:01:39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菱***兰: ( 2024-12-17 19:28:44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戈***玉: ( 2024-12-31 02:21:32 )
特别棒
- 网友 游***钰: ( 2025-01-04 02:07:11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国***舒: ( 2024-12-23 11:14:24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石***烟: ( 2024-12-30 12:25:18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丁***菱: ( 2024-12-20 12:54:30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訾***雰: ( 2024-12-20 02:28:00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扈***洁: ( 2024-12-17 22:23:55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蓬***之: ( 2025-01-05 21:36:59 )
好棒good
- 网友 家***丝: ( 2024-12-13 19:01:43 )
好6666666
- 网友 权***波: ( 2024-12-24 19:03:50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宫***凡: ( 2024-12-21 06:05:13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冷***洁: ( 2024-12-26 13:17:12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宓***莉: ( 2024-12-15 22:12:06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喜欢"诗书画乐中国艺"的人也看了
DK儿童人体百科全书(第2版)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T现货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第三版 第3版 陈万柏 张耀灿 高等教育出版社 面向21世纪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干课教材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生活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可开发票,量大优惠】2023一级建筑师考试 建筑结构、建筑物理与设备(知识题)精讲精练/2023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辅导 中国电力出版社 9787519851156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说理的学问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中国历代丝绸艺术·明代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中国儒学(第二卷)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公司法律顾问实务指引(第三版)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9787117191890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全新正版图书 请求权与债权的关系及请求权体 张素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787516110058 债权法--研究--中国青岛新华书店旗舰店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统计相关知识学习指导与习题(2023版) 中级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新托福考试写作特训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外研社英汉多功能词典(双色版)(精)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法语DELF考试快速突破训练 B2 DELF法语学习证书法语口译笔译能力提升A1 A2 B1 B2法语学习文凭考试法语出国留学 东华大学出版社【可开发票】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金融会计(第四版)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