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春秋左传注 (修订本·全6册)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正版 春秋左传注 (修订本·全6册)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春秋左传》是我国现存极早的编年体史书,记事翔实,文辞优美,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的必读典籍。作者广泛收集有关文献考古资料,充分汲取古今学者研究成果,对全书作了深入浅出、博洽简明的注释。本书修订本,对初版本作了全面细微的校订、修改,补充了新材料。
书籍目录:
修订小记
前言
凡例
引用书目
隐公
桓公
庄公
闵公
僖公
文公
宣公
成公
襄公
昭公
定公
哀公
作者介绍:
杨伯峻(一九〇九—一九九二),原名杨德崇,湖南长沙人。语言学家,现代著名学者,曾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生前为中华书局编审,参加过点校本“二十四史”的工作。杨先生博通小学经史,所著《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列子集释锣》《春秋左传注》、《文言文法》、《文言虚词》、《古汉语虚词》,以及所编《春秋左传词典》等,得到学术界与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享誉中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春秋》紀月,必於每季之初標出春、夏、秋、冬四時,如「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雖此季度無事可載,亦書之。
相傳有「三正」,夏以建寅之月(今農曆正月)爲正,殷以建丑之月(今農曆十二月)爲正,周以建子之月(今農曆十一月)爲正,而仍以正月爲春,則殷、周之春皆今之冬......《論語.衛靈公》載孔丘之言,主張「行夏之時」。以《詩經》考之,民間之四時,皆夏時也。以《傳》文考之,晉即行夏時者......魯爲周最親近之國,奉周曆唯謹。自隱公訖哀公歷十二公,二百四十年,皆用王正。
史书之名为“春秋”,即是节取“春夏秋冬”四字中“春秋”二字。
明恕而行,要之以礼。
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鄭伯將伐許。五月甲辰,授兵於大宮。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潁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傅于許。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顛。
君子曰: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之?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春秋左传》是我国现存极早的编年体史书,记事翔实,文辞优美,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的必读典籍。作者广泛收集有关文献考古资料,充分汲取古今学者研究成果,对全书作了深入浅出、博洽简明的注释。本书修订本,对初版本作了全面细微的校订、修改,补充了新材料。
精彩短评:
作者:24个考妮 发布时间:2009-12-04 18:47:00
虽然我是艺术白痴,但还是希望有天能当工具书!
作者:大甜甜~~ 发布时间:2018-11-12 15:35:05
读完了《春秋左传注》第一册,聊作一个读后感。隐公不容易,长兄如父,好不容易把桓公拉扯大,竟然被羽父给做掉了。郑、齐、宋三国风骚走位,尤其是宋,各种撩人,远比我之前想象的有趣。女人虽然登场得少,但都不简单,尤其武姜和文姜。天下确实是乱了,但英雄,也上场了。
作者:Ovitlune 发布时间:2020-03-19 03:26:31
【上了个课我也敢标记读过系列= =】凌丽君老师《精读》
作者:Young_天 发布时间:2019-10-10 19:58:58
这套书自买来后陆陆续续啃了许久,几乎贯穿了硕士生涯。杨先生实在博学,注释可谓浩瀚。但若想感受古书,构建春秋历史体系,则非直面《十三经》不可。以杨注入门,殊为非易。
作者:橙子 发布时间:2023-09-16 02:04:49
想想,这是两千多年以前的书,但是,今天读来,仍然觉得,大为震撼。也从这本书,可以勾连诗、书、易、礼、论语等。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很热爱。
作者:老芒麦 发布时间:2018-11-12 20:57:37
手边的是之前的中华书局版,杨先生的注释就是典范。
深度书评:
【转】杨伯峻:我和《春秋左传注》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1-10-19 18:25:50
我生于封建家庭,祖父以上三代单传,我祖父生男孩子三人,我父亲居长,我是母亲的第二胎,未足月而生,生来很瘦弱,却是长房长孙,所以祖父母生怕我像我姐姐那样又夭折,爱护倍至。从小不出家门,由我祖父亲自授读古书。读完《诗经》,便读《左传》(《春秋经》不读),同时兼读吕祖谦的《东莱博议》。后来插班进了小学三年级,仍然在放学后到祖父书房受读《左传》和《东莱博议》。当时虽能背诵,却不很懂原文意义。直到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取《春秋左氏传》加以温习,才逐渐懂得一些,但离十分理解还差很远。
我买了一部《刘申叔遗书》,其中有关《左传》的文字不少,感觉到刘师培之为人虽不可取,但对《左传》之熟,读书之多,却使我十分羡慕,无怪乎章炳麟能捐弃前嫌,要营救他,说是为中国留一读书种子。建国后,刘文淇等三代所著《左传旧注疏证》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同时章行严世丈(士钊)在《文史》发表一篇关于《黄帝魂》的文章,其中说,他和刘申叔相交时,不见他很用功,他家屡世以习《左传》有名,申叔的有关《左传》文字可能是剿袭他父、祖辈以至曾祖的遗稿。
我当时正细读刘文淇的《疏证》,又细读刘申叔有关《左传》文章,认为行严世丈的说法未必可信。刘申叔一则承受家学,二则天资聪敏过人,所以虽然只活三十六岁,便著作等身,而于《左传》尤为精熟,能发挥自己的独见。我仔细比较《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和刘申叔的有关《左传》文章,有把握地认为,申叔的治《左传》,超过他父辈、祖辈甚至刘文淇,他的文章不可能是剿袭而来的。我这意见也曾当面告诉章行严世丈。
我也曾读了一些有关《左传》的书,除当时坊间的所谓《左传白话解》一类的只图赚钱、丝毫没有学术价值的书以外,尽可能搜集有关《左传》材料。坊间有《杜林合注左传》,我也不用,直接用《十三经注疏》本的杜预注,林尧叟之说却不可取,便废而不用。
清朝人对所谓“经书”,除《礼记》以外,都有整理本,有的甚至不止一种。但《春秋左传》,除一些札记式的书外,洪亮吉的《左传诂》分量太少,惟有刘文淇一家的《旧注疏证》,而且还没有写完,甚至难以令人满意。而《左传》一书,名为“经书”,实是一部春秋史书。在所有“经书”中,文学价值又最高。我既然阅读了一些必要的参考书籍,便决心整理这部著作。它在《十三经》中,分量最大,“经”和“传”将近二十万字,非全力以赴不可。
我首先熟读本书,搞清“经”和“传”的体例。这是注解任何一部古书最必要的基础条件。我大致对《春秋经》和《左氏传》的撰写体例理解了,然后做第二步工作。这便是访求各种版本,除阮元作《校勘记》已采取的版本外,我还得了杨守敬在日本所见的版本,又得了日本的金泽文库本。金泽文库本是六朝人手写的,而且首尾完具,可说是最有参考价值的版本。用来互相校勘,并且参考各种类书和其他唐宋以前文、史、哲各种书籍的引文,取长舍短,作为定本。然后广泛阅览经史百家之书,除《春秋》《左传》的专著必读以外,《三礼》和《公羊》《穀梁》二传,也在必读之列。尤其是《史记》,如《十二诸侯年表》、春秋各国《世家》,必须一一和《左氏传》相对勘,说明两者的同异。
我又重新温习了一遍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并且泛阅有关这类的书籍,有可以采取的,都摘录下来。又对历来从地下所得资料,都摘录在有关文字下面。把以上所说各种资料作为“长编”。可惜这个“长编”在文革时期丧失了一部分,又再没有工夫将它补全,只好就记忆所及,临时检书稍作补充。就凭这一不太完具的长编,删繁就简,淘汰无用部分,加以自己研究所得,写成《春秋左传注》初稿。再就初稿进行修改补充,因为原稿比较杂乱,只好请人誊正,就算基本定稿了。
我发现近代人对《左传》最熟的,除刘申叔外,要数章太炎(炳麟)。他在日本时,曾用《左传》教授一些中国留日学生,著有《春秋左传读》一书。这部书是他读其他书的时候对《左传》的心得札记,不是依《左传》次序写的,是读书时,联想到《左传》某句而发挥的。他一定对《左传》极熟,并且能记得某句在《左传》某公某年,基本上是凭记忆札记下来。可惜这部书当时并没有印多少,后来他编《章氏丛书》时,只用这部书的《叙录》,可能他自己不很重视这书,没有收入《丛书》中。他的小弟子潘承弼影印了一百部,流传不广。我费了大力搞到一部,字迹比蚂蚁还小,又模糊得很,用放大镜都难看清楚,幸而我对他所引用的书大都读过,只要认识几个字,便可以检查上下文。这部书所说的,只有一小部分是正确的,无怪乎他以后不再提起这书了。但太炎先生对《左传》之熟,对著作之认真,这种精神,是值得后学景仰而学习的。
《春秋左氏传》是一部中国重要典籍,刘文淇累代传授《左传》并且著作,因此《清史稿》替他三代立传。然而用功八十年,经历三四代,并没有写完,仅到襄公五年为止,成就比孙诒让的《周礼正义》相差不可以道里计。我以一人之力,又遭十年浩劫,短期内赶紧完功,虽然凭借前人成果,但错误脱漏之处一定不少。桑榆虽晚,幸还能读书,决心在有生之年中,再加以补充修改,以期做到较为完善。
再说几句,这本《春秋左传注》脱字、错字、衍字不少,第二次印刷本虽校正了一些,还有不少错、脱、衍文存在。现在我在重新校对,又得几位热心读者来信指出,打算校正完毕后,重新排印,以减少内疚。
(原载《书品》1986年第1期)
由于一段命运——《左传》散记之一
作者:李都格 发布时间:2017-06-01 15:33:31
不知这样说会否稍嫌武断,但如果不算《春秋》——它更近于经或可不入史书之列,我想说,《左传》可能是中国有史书传统以来最克制、最冷静、最近乎天地不仁的自然式书写了,跟二百年后另一个坐标式的历史书写者司马迁不一样,后者更像一个怀揣着某种隐秘激情的布道者,以历史为经纬,密密编织属于他的理念王国,而左丘明,他身上自始至终携带着鲁国史官那天职似的冷峻气质,一个纯粹的记录者,有点儿像一个从未来返回当下的全知全能者,带着某种天然的戒律,知晓了一切,但必须沉默甚至全然隐身,以免任何一丝情绪和先见的介入,会如蝴蝶效应般改变整个历史的样貌和走向。于是,不动声色,不起波澜,在一条不断流逝的长河里,标下一个个或有或无的记号,星星点点,恒河沙也似的,无喜好,不偏向,甚至都无关理性和判断,只是一笔一划,像天地间发生了这些事便这样让它们留下痕迹——这样一种淡到不显山不露水的方式,记录一个渐渐荒腔走板,但又到处还有可眷恋、可钦慕、值得你再挣扎一番、痛苦一场的人世与光阴。
《左传》从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开始记录,那之前,周王朝刚经历了一场差不多可称得上死亡的变故,周第十二任君主姬宫湦,就是那个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尽管现代历史和考古学家们倾向于认为烽火戏诸侯这么个荒唐事,似乎是司马迁的小说家笔法,但幽王当政时,昏乱无道另说,独宠褒姒确是事实,为立褒姒及其子,废皇后及太子宜臼,废嫡立庶在当时是大忌,不过据说周幽王做的还不止这些,后来宜臼逃亡至申国他外祖申侯那儿,他又准备兴兵伐申,申侯一怒之下,联合戎族杀幽王于骊山下,宜臼遂立为周平王。平王即位次年,都城东迁洛阳,周的历史也从这儿开始一劈为二,一个覆灭的西周和一个摇摇晃晃重新开始的东周,这应该也是平王希望的,他的王位,说到底,是他外公帮他杀了父亲夺来的,迁都,除了避犬戎,更重要的,大概是帮他远远避开这一段血气弥漫的过去,以一道坚固的沉默的墙,把所有的不堪和罪恶冻结在一个业已结束、不再向外蔓延的时间里。只不过,再怎样与过去决裂的姿态,再怎样完美的语辞策略,巧妙的历史界线,要割裂开一串流动的时间和事件,使善与恶凝固、分化、各立一边,这大概要等人们在代际更替间一点点遗失细节,开始靠书写和文字重塑记忆时才会奏效,而当时的人们,还不会这么快就忘记,一场有弑父嫌疑的、依赖力量而非必然性推进的皇权移交。对于一个坚信人世秩序应与其日月天地以同一轨迹永恒运行的民族,这个记忆从最根本的地方给予了周人们致命的一击,至高之位在得到的同时也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根基,即所有人能全然无碍地匍匐于一种纯粹的必然性之中,至高者或神圣之物于此失去其在场的依凭,借用西蒙娜•薇依的说法,上帝从世界隐退。
《左传》开篇里的这年,周平王在位已四十九年,世界就这样滑落到了一个神迹隐而万物渐衰的时代,原初的稳靠和毋庸置疑陆续坍塌,各诸侯国开始发现自己的力量,人们频繁出击,试探,挑衅,并从中确认和增长这些力量。社会物质决定论者通常会认为,物质的匮乏是人们攻城略地、冲突不断的根源,譬如一场突发的灾害,譬如人口增加到某个临界点,农耕社会受制约的因素实在多,天时、地利,还有人心,稍有变数,一个好容易建立起来的稳态就可被打破。而其中,土地,那些肥沃的利于繁衍生息、产出粮食的土地,自然就成了人们抢夺最激烈的对象。我的家乡地处长江东南部,更早的时候,它的名字叫“延陵”,江南山不高,但数量其实不少,偏延陵这一片,独据了一整块平原,山只绕着城郭外沿而立,在“江南瘴疠地”的当时,这实在算得上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所以,要称“延陵”,意思是我这儿只不过山陵延伸的一部分,也不见得有多好,以免外人心生嫉妒甚至争夺之意。
但纵春秋之世,至少在《左传》的记叙里,真正源于物质匮乏而起的冲突,几乎没有。也许它已成为整个大冲突下隐而不显的背景,也许它本就是冲突到后头必要面对的那个毋庸多言的根坻,但无论如何,《左传》并不把这部分作为鲜明的预设和布景呈现到舞台上。你能看到的,反而在在皆是为了对外扩张、兴兵伐师,而先行通商货,积财币,兴产业,作利民之计的。春秋齐桓、晋文两霸,俱是以此厚养民生,安抚民心,再进一步教民有义、讲信、知礼,然后,好更有余裕地用民、修兵、致胜;一向不靠谱的晋惠公,吃败仗被俘后,回去头一件事即改田制,开阡陌,力图修治强国。国富而后兵强,差不多是整个春秋时期的常态,也成为后来世代的共识。
事情跟我们通常以为的掉了个儿,不是为了富才要打,而是为了打,必得先富起来。这几乎就是说,其实不打仗,人们仅依赖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日子照样过得下去,没准儿更红火,更有滋有味。那么,为什么还要打仗?是赫拉克利特说的那样吗,斗争是诸神与人之母。每一场仗就像一次毫无预警但到时间必出来一次的心搏跳动,那背后带着一种没来由的不可遏止的冲动,好像战争与杀戮,就是人类与生偕来的基因,无休止自我复制的病毒,总之,你捉不着也掐不灭那最开始的一环。
我们来看《左传》里记录的第一段冲突,“郑伯克段于鄢”,其本质是一个家庭内部,儿子与母亲、兄弟之间的矛盾纠葛导致的一场流血和杀戮事件。作为春秋之乱的开头,这个故事,几乎有着定性整个春秋书写史性质的意味。
我们追溯这个故事的源头,可以发现,那里并无善恶、对错、正邪,母亲生儿子时,难产,受到惊吓,大概是几乎从鬼门关上走了一圈,个中痛苦和骇人,约摸可以想象,于是,没来由地不喜欢这个因为早生还自然地被立为继承者的大儿子,她宠爱小儿子,希望小儿子继承那个位子,尽一切可能为他谋取利益,甚至试图为他夺取王位。于是,聪明、果断、但自出生就遭母亲莫名怨恨故而心思也渐冷漠的大儿子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他装作宽容大度,满足母亲为弟弟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不闻不问所有明眼人都看得出的弟弟身上种种不轨企图,他纵容、给予对方不断膨胀的野心,毫不遏制早已端倪初显的恶,像个耐心的园丁培育他的作物,要等待这株恶之花盛放的那一瞬,他好张开利刃,一刀剪下,以泄这长久以来的积郁和不平。果然,弟弟最后起兵谋反,并与母亲里应外合,约定攻城那天由母亲打开城门,放军队入城。大儿子在得到他们约定的那个日期后,说一声:“可以了!”张开早已布好的罗网,转眼之间,扑下对方。
这是一场奇怪的战斗,在它最激烈的部分,反而是最平静的,大海在它最深最可怕之处正是一片平静的蔚蓝,对于一个心意刚强、剧烈的人,任何柔弱、退让和貌似宽容大度的姿态,都是一种隐含有屈辱色彩因而分外尖锐、戾气重重的自我压抑,而这个事件的主人公,他的自我压抑,似乎又还有另一层色彩,他那步步为营、有预谋的宽容自然不是为了消融一段恨或俘获一颗心,但也不能单纯以灭敌、报复、解恨来理解,更深切更体己地看,它好像一种控诉,也像是对自身的哀怜。表面上,他是一个等待最佳时机的猎人,不疾不徐等着猎物一步步走上自己预料甚至预备好的路,但心底里,大概还是存有这一丝幻想——事情不至于也不应该真到那样的地步。这幻想不是出于对形势和对手的判断,而只因他对自己的怜惜,不相信到头来,自己仍只得这样一份对待,要不然,不至于要到最后一刻,得知弟弟和母亲定下了日期,那个偷袭进城、彻底背叛他的最后日期,才正式动手。幻想被最后打破,就只剩寒冰似的决绝和狠辣,我已退让至底,若你仍紧逼不舍,那么,我身上曾负荷的一切有关德性的部分,诸如良心、道义、责任等等,至此终于可以卸下,成为一个无辜的、心狠手辣之人,而罪与罚统统归于对手。
对习惯了“你若无情,我便无义”这类情感逻辑的现代人来说,郑庄公的选择其实还蛮可以理解的,故事的前半段,大约也是世上常常发生的,你我身边,有几个子女的家庭,因为父母宠爱不均,使兄弟不睦或怨恨相向的例子实在不少。日常现实里的结局,通常是老死不相往来,或恶言相向,争抢财产,对簿公堂之类,只不过,这里的当事人处于一个拥有更大能量的命运设置中——郑国之君,拥有普通人想不到的杀伐决断之权,于是,他身上那种怨愤便激发出了更强大的破坏力,形成一种可叹的景观。而他为孔子所诟病的地方,也就是在这里。
孔子在修订《春秋》时,用 “克”一字来定性整个事件,《左传》解释说,“如二君,故曰克”,郑庄公与共叔段,是兄弟,尽管这里,弟弟已不像弟弟,但哥哥本应担负一分教育督导之责,现在为一快己意,反而处心积虑、故意养恶以逞诛灭之欲,那就是哥哥也不像哥哥了。这两人,不只兄不友、弟不恭,更是一个欲擒故纵,一个缮甲修兵,如临敌对峙一般。所以,《左传》的意思,以“克”字来描摹和指称这一场兄弟如仇敌的对立,隐含着孔子对这一行为的臧否,他的不赞同。
作为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如你我等,大概更容易站在庄公一边,反而不易认同《左传》书写者的这一点苛责。试想想自己,很多人若置于当时的处境,只怕也会如此行动,冷漠、仇恨、反扑以至你死我活,又或曰“正当防卫”“先下手为强”。毕竟后来的我们,其情感发生,已愈来愈趋近于一种生物性的刺激-反应模式,恩要报,仇要雪,乐要行,苦要避,人之常情,天经地义。而春秋时的书写者,却在此划出了一条清晰的界限,人与人之间独立而自在,不是“因为你怎样,我就怎样”,而是“不管你怎样,我只这样”,他人的行为或选择,不是我采取何种行动的原由,他人的存在不对我产生如刀斧之下应声而裂的直接影响,亦不以己身之全与明,投射他人的善恶。人,在此意义上,不对他人负责,而只对自己负责,他必得先立定好自己的这面,而迎面过来的那些——他人或可称之为命运的其他东西,则是要人深潜其中,学习如何立定正身的。
难产出生是郑庄公先天而来的一段命运,也因此他遭遇了母亲的不公对待,他的出生和他的母亲,都是他不可选择,也无从更改,同属于命运的一部分。只是,他并未克服这段命运,亦未能从中获得教益,反而臣服其中,溺而不起。于现实的争斗他是赢了,弟弟被逐,母亲软禁,但得偿所愿后,并不就迎来欢欣和安宁,原来誓跟母亲“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很快他后悔了,因颍考叔相助,母子“掘地及泉,隧而相见”,总算与这段过往作了一分和解;逃亡他国的弟弟共叔段,他无法谅解,但也难止恸处,十年之后,在处理战败的许国时,仍忍不住牵出这一段往事:“寡人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其況能久有许乎?”连自家兄弟都不能和睦,遑论长久取有另一国家?甚至,由此,他比大部分人更早地看到周室衰亡的命运,然而,就像他对自己命运的沉溺,对自己的郑国乃至整个周王朝,同样也无能为力,只嘱咐驻扎在许国的臣属,等他一死,就速速离开,“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周人的子孙正一日日失去他们赖以存有的根基——那如日月星辰完美流转的人间秩序及由此而生的力量,这样一群渐被上天厌弃的人,必不能和大岳之后的许国相抗争了。
十年前的这件事,并不曾结束,它绵延过那之后的每一寸日光、月影、晨曦和庭前的流水,直至他的整个余生。沉溺于命运之河里的这些时光,是悲哀和可叹惜的,对或不对,还是其次,《左传》呈现出这些事实,也并非要使其中的对错确凿,或将善恶分条缕析,但“克”字显然指明的是,他本还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更好的路向,更好的命运。
冲突的生发,不是因为生存层面的困难,不是为了粮食、土地等必需的物资,而是源于一段无法克服的命运绳纽,源于人之为人,其高贵性和原初性的逐渐泯灭,这是《左传》用大笔墨写的第一个故事,第一场战争,一个让人寤辟难安的开头。它像一个预言,兆示着其后一整个春秋时代的隐约面貌,一块其整全、安宁和鲜洁之气几乎被人心意气之争消耗殆尽的时间残片。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体验满分(209+)
- 好评(88+)
- 图书多(334+)
- 值得下载(66+)
- 无漏页(157+)
- 三星好评(350+)
- 好评多(592+)
- 图文清晰(340+)
- 一星好评(209+)
- 服务好(325+)
- 内容完整(321+)
- 藏书馆(234+)
下载评价
- 网友 后***之: ( 2024-12-16 23:14:38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沈***松: ( 2025-01-04 20:25:14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寇***音: ( 2024-12-08 13:01:12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常***翠: ( 2025-01-04 11:44:11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师***怀: ( 2025-01-05 09:37:00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冉***兮: ( 2024-12-22 01:03:05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利***巧: ( 2025-01-04 23:07:11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陈***秋: ( 2024-12-20 03:58:11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菱***兰: ( 2024-12-16 09:17:05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堵***洁: ( 2024-12-16 20:48:02 )
好用,支持
- 网友 马***偲: ( 2024-12-16 07:49:53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学生实用英汉大词典(第7版)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我不是教你诈(2)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法语习语中的动物世界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伦理变化及道德建设研究(L)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楚漆器文化艺术物质研究9787516104675 正版新书正浩图书专营店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应试辅导及模拟测试--修订版 :Ⅱ (税法)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网上商城采购理论与实践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人口创新力 大国崛起的机会与陷阱 梁建章 黄文政著 人口趋势对经济发展影响观察与研究书籍 人口教育政策 经济理论管理方面的书籍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教材2020(科目2)天一金融基金从业教材: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用日语学专业(基础篇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