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由英国马戈·沃德尔所著,杨方峰、林晴玉、吕煦宗共同翻译的《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一书对于精神分析理论和人类发展本质的关系提出了一个观点,到目前为止对这个观点尚未有付诸书面的文献。作者清楚明了地探讨了个体从婴儿到老年的主要发展阶段,以及发展过程中助长和阻碍心智及情绪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书中通过呈现 多样化的临床和非临床案例以及引用文学作品中的例子,巨细靡遗地介绍了当代精神分析理念,并且针对人格发展这个难以理解的问题提供了鲜活的见解。
书籍目录:
章 心智状态
第二章 生命的开始
第三章 婴儿期:涵容与沉思
第四章 婴儿期:对抗痛苦的防御机制
第五章 孩童早期:断奶与分离
第六章 潜伏期
第七章 学习模式
第八章 家庭
第九章 青春期及青少年早期
第十章 青少年中期:一个临床案例
第十一章 青少年晚期:小说中的人物
第十二章 成人世界
第十三章 生命晚年
第十四章 的岁月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马戈·沃德尔(Margot Waddell)英国剑桥大学博士,英国伦敦Tavistock临床中心青少年部门的精神分析师和督导级儿童治疗师,英国精神分析协会(BPaS)及 精神分析协会(IPA)会员,同时也是Tavistock临床中心系列丛书的主编。
杨方峰,英国埃塞克斯(Essex)大学精神分析学硕士,师从当代克莱茵学派分析师鲍勃·欣谢尔伍德(Bob Hinshelwood)教授,曾在伦敦Tavistock临床中心学习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现为 精神分析协会(IPA)精神分析师候选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心理师。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二章 生命的开始 “从开始的地方开始,”国王严肃地说,“一直下去,到了结束的地方,就停止。”——路易斯·卡罗(Lewis Carroll) 关于小婴儿的内在世界,我们可以通过多种资源或方式来认识或推论,比如通过观察心智较平静和较混乱时的行为和思考过程;通过在诊疗室中所体验到的临床关系本质;通过精神分析,分析孩子、青少年和成人的游戏及梦的内容;通过婴儿观察或幼儿的观察研究1,以及近年来通过超声波观察胎儿在子宫内活动的研究2等等。究竟内在世界(internal world)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是个难解的问题。
本章要谈论的是婴儿心理出生(psychological birth)的环境。心理与身体出生时间点的关系,一直广受争议。有人认为人格在婴儿实际出生的数月之后才诞生(形成);有人认为婴儿出生的同时,人格就诞生了;精神分析师则倾向于认为在子宫怀孕期,人格的形成就已开始。弗洛伊德(1925)很清楚地表示,“‘出生’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停顿点”不应受到过度强调(p.138)。之后许多将子宫内的研究与精神分析取向的婴幼儿观察进行联结的研究调查,则证实了一点:“天性与教养早在子宫内就已开始交互影响,因此两者是无法分离的;就连要把这两者视为独立存在的想法,都显得太粗糙而无法有所帮助。”3 亚力桑德拉·皮昂特莉(Alessandra Piontelli,1992)利用超声波监测为基础,再通过后续的定期追踪观察,对胎儿及婴儿行为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这份研究及同领域的其他研究,详细地描述了生命从子宫内到子宫外惊人的连续性,也证实了人们在缺乏现代科技帮助下,仍坚定不移的直觉认知。皮昂特莉很有说服力地描述了一个短暂的心理治疗咨询(在3周内进行了几次咨询),这次咨询激发了她对此研究的兴趣: 一对相当敏感的父母带他们的小孩来找我,孩子很小(18个月大)也很聪明,但他似乎要将父母逼疯了;因为他没有片刻是安静的,也不睡觉。 次看到雅各布,在他的父母对我解释他所有问题的同时,我注意到雅各布不停地四处走动,仿佛着迷似地想在我那空间有限的诊疗室的所有角落寻找某种他始终无法找到的东西。他的父母解释说,他一直都是这样,日以继夜。偶尔,雅各布会把诊疗室中的几样东西拿起来摇一摇,像是想把它们摇到重新活过来一样。他的父母接着说,雅各布在几个重要的发展点上(比如,坐起来,爬行,说出 个字),似乎都伴随着强烈的焦虑与痛苦,仿佛他很怕会“把某种东西忘在身后”,这是他父母用的字眼。当我简单地对他说,他好像在找一样他丢了但四处都找不到的东西时,雅各布突然停住不动,并且 热切地看着我。接着我说,他想把所有对象摇到重新活过来的举动,似乎是因为他担心这些东西静止不动,意味着死亡。这时雅各布的父母差点哭了出来,他们告诉我其实雅各布是个双胞胎,但他的孪生兄弟提诺(他们决定为他取名为此),在临盆前2周胎死腹中。因此雅各布有2周的时间是和这位已经死去的、没有反应的孪生兄弟,一起待在妈 子宫中。治疗师仅仅是对此事有所觉察,并将—从雅各布诞生时的危机状况开始,把他认为自己在发展的每个进程,都可能伴随亲爱的人的死亡,而他对此感到有责任的恐惧—化成语言说出来,就为他的行为带来了不可思议的变化(pp.17-18) 在适切地声明其结论所具的确定性的同时,皮昂特莉确实挺逼真地呈现了出生前的经验对于出生后的涵义。如她所说,一般精神分析文献亦然,并非每个人都把“出生”当作“心智功能开始运作的转折点”(p.18)。有人认为,出生是生理与心理复杂而交缠的连续性发展脉络上的一点,这两条脉络从出生的点开始互相影响,进而组成了一个人的自体(self)。
在基因资质的天生实材上,还要再加上胎儿成长的天然环境因素(如子宫内活动的自由度、胎盘的质量、羊水等等)。然而,所谓天然环境的“实材”,本身就已经受到母亲意识与潜意识的心智状态所影响,这与她的身体有紧密关联,也受到母亲自己的环境和她所能得到的照顾质量所影响。譬如,我们已知胎儿的生理发展,与母亲的激素状态、饮食、心理及生理活动之间互相关联。影响母亲生活的生理与情绪因子,也会影响到子宫内的世界。子宫内的世界,对心理状态—情绪是平静还是焦虑— 敏感,同时对物理刺激—声音、光线、震动是平缓还是混乱—也 敏感。我们将会仔细观察到,在这 早期的阶段,要将生理和情绪、内在和外在等因素区分开来并不容易。每个妊娠都是 的,在每个案例中要思考的可能性也都 多样。
怀孕对妈妈来说,有何意义?对夫妻俩呢?对整个家庭呢?如何看待有关性别的议题呢?孩子的角色对家庭而言,意味着什么?大家想要这个婴儿吗?是渴望他来临?或是感到恐惧害怕?这是一个不小心的错误,还是一个爱的结晶?是令人欢喜的新成员,还是让人痛苦的侵犯?胎儿给人的感觉是干扰,就像异类和外来者?还是受到欢迎、令人安心的?任何一次怀孕都不可能单纯到让人仅仅体验到上述诸多感受中的一种。诸多于意识及潜意识间来回摆荡的感受与潜意识幻想,都可能影响这份体验,而这些感受与潜意识幻想,也将随着与这个婴儿的关系逐渐开展,而持续呈现出来。4 “出生”本身的体验可以是一种喜悦、惊异、解脱、失落、创伤或新的发现,也可能是上述的综合体,视潜藏的潜意识幻想及主要的意识幻想内容而定。
实际分娩过程的经验质量对父母 重要,对孩子来说 是如此;这些质量包括焦虑的程度、安适与不安的程度、现代科技干预的程度、出生的环境,及压力、危险与信心的程度等。分娩过程的外在现实可能很美好,也可能很残酷;但是这些事件的意义,以及在体验上是愉悦的、挫折的、可掌握的或难以忍受的,都与所有参与者的内在心理性格(internal psychological disposition)密切关联。
父母单方或双方的态度及响应方法,和他们自己过去的实际经验或潜意识幻想息息相关。可理解的是,怀孕会快速地让准父母的内在婴孩动起来,偶尔会让父母中的任何一方,感觉到一股新生婴儿会有的紧急且无法抵挡的匮乏感。不理性的焦虑可能会突然爆发,或产生陌生的不安、恐惧或依赖感。父母的感受是否维持在现实之中,视他们是否能从其内心及心智上存有的父母形象[本书此后将此称为“内在父母(internal parents)”],以及从其与配偶和家人的关系中,所能获得的情绪照顾质量而定。
从皮昂特莉对产科医师和父母在观看胎儿的超声波影像时所做的描述可以清楚地看见,胎儿在很早期就已具有独特性格的迹象:“他是紧张型的”;“他很镇定”;“她是思考型的”;“她性情不错”;“看他对脐带好凶喔”。这些对实际行为及身体特征所做的价值判断,是从观察中所得,但同时也会受到观察者的特质所影响。这些价值判断,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与所有父母亲在意识或潜意识中,如何归因未出世孩子的性格有关(通常会在妊娠期的梦境中生动地表达出来),这同时与父母亲自身的需求、期望、过去经验、自我概念、社会环境、企图心及其各种心智状态,息息相关。
要背负另一个生命一生的福祉,而且这个责任的开始就是一段漫长的全然依赖,面对这项令人畏惧的工作,再有自信的父母,多少也会感到胆怯与焦虑。
白天的乐观到了夜晚变成了恐惧,梦境于是填满可怕的情境。这样的梦,反映了要孕育一个未知的小生命、让它活下来,所潜藏的潜意识焦虑。曾有位孕妇,普莱斯太太,描述了自己的经验:“我 次接受我真的怀孕了,真的要有小婴儿,是在我开始做有关她的噩梦的那一周。我梦到她出生了,可是我忘了她的存在,我把她遗忘在某个地方,或者忘记要喂她。”普莱斯太太接着举出两个像这样的梦境,这两个梦境表达了关于她能不能当个好母亲的焦虑,这些焦虑和她自己的早期经验有密切关联。其中一个梦是: 我把小婴儿放进柜子里睡觉。我把柜子关上,却到两天后才想起来她还关在柜子里,我 吓坏了。
我冲到柜子边,发现她缩成了洋娃娃的尺寸。她全身都枯缩了,却仍然有个漂亮而平滑的脸庞。
这位准妈妈想着这个梦,想起梦中“饥饿的婴儿”,看起来和自己妈妈拥有的一个瓷娃娃一模一样,在她小时候那瓷娃娃就送给了她。她记得妈妈有一次特别告诉她不可以玩那娃娃,以免她打破娃娃的脸。
她没有听话,结果瓷娃娃真的被打破,娃娃于是被收进柜子里,她也被告诫再也不准玩它。(P13-17)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要成为自己(现在到永远),需要的是能舍弃心目中对自我、他人以及关系的理想或贬抑版本,而选择真实世界的模样;也需要重新调整梦想、选择与希望(不管那是出自自己的决定或是被迫不得不如此);也要能容忍机会的流失,以及人生道路的措施。
这类型的失落考验了一个人哀悼、感到自责、承担责任、体验罪恶感及保持感恩心态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在根本上都与一个人爱的能力有关,也和他在投射及内设过程所达成的平衡本质密切相关,而这个平衡是在生命早期就建立起来的。
比昂指出在特定心智状态下,「拥有」知识会成为学习的替代品。一种「不平等发展的心智法则」经常发生,此时「头脑(brains)」与「深度思考(a deeper kind of thinking)」成反比关系;操控概念(如真相、意义或道德等)的智性能力,与可以真正支持这些概念的情绪潜能(emotional capacity)也成反比关系。如果知识的获得为的是效能而不是洞识,在精神的经济法则(psychic economy)中,获取知识将变得和拥有物质没什么两样。当此情况发生时,知识将与任何真正追求了解的意图相抵触。此处的关键在于动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找寻的是什么,逃避的又是什么。
要成为自己(现在到永远),需要的是能舍弃心目中对自我、他人以及关系的理想或贬抑版本,而选择真实世界里的模样;也需要重新调整梦想、选择与希望(不管那是出自自己的决定或者是被迫不得不如此);也要能容忍机会的流失,以及人生道路的错失。年轻人在要往前跨出的同时又要松手让过去流走,痛苦的冲突于是产生。其实一个人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会遭遇到这样的困难,但是在重要的转折点时,譬如第一次上学、终于从职场退休、在退休后展开余生时,这些困难会显得更难以招架与妥协。这类型的失落考验了一个人哀悼、感到自责、承担责任、体验罪恶感及保持感恩心态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在根本上都与一个人爱的能力有关,也和他在投射及内摄过程中所达成的平衡本质密切相关,而这个平衡是在生命早期就建立起来的。
结婚的能力( the capacity for marriage)不应该和婚的契约关系相混。在19世纪的小说中,人们和现实生活一样会找对象结婚,但并不是所有结婚的人都具有在此所描述的“结婚的内在能力”,但他们也不具有不结婚的能力。契约式婚姻的功能要不是用来防御分离、失落与亲密关系,就是用来使未获解决的俄狄浦斯问题能永远存在。
投射强度适中时,投射可能是为了得到了解,这是同理心的基础,投射也是为了一般的沟通(“当我感觉到你也有和我一样的感觉时,我就能感觉到你了解我的感觉”)。但是焦虑强度太高时,婴儿可能被迫以更强烈的投射,来排除内心翻搅难耐的焦虑和不安。婴儿(或成人)为了保护自己不受难忍的经验之苦,如嫉羡的折磨、分离的恐惧等,便让自己以为他可以认同他人的心理或情绪特质,但这些特质其实是他自身特质的投射。以嫉羡的案例而言,其潜意识的动机可能是:“假如她只不过是我的延伸,我就毋须担心、唯恐她拥有我所没有的”,在分离恐惧的案例中,其潜意识动机可能是:“假如她和我真的是一样,我就不需要经验我和她的分离”。无论在哪个年纪,能够面对失落的现实,走过哀悼历程,这对于要从他人身上收回投射并将之归还给自我,也就是有机会真正地成为自己,是不可或缺的能力。
经过了一段治疗,她已经变得能够吸纳并且认同真正的爱与依赖的能力;劳拉在她自己身上发现了真实的力量且能够变得较不依赖于脆弱与仿冒的韧性( resilience),这种仿冒的初性源自于比较多投射与模仿的自恋认同。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作者:河い西 发布时间:2019-05-30 11:04:56
摘录一句:“他们之所以能成为英雄,不是因为他们具有理想化的、十全十美的外表或品德,而是因为他们愿意在情绪经验的痛苦中挣扎,从而成为自己。”
作者:许逸辰 发布时间:2022-11-19 04:42:19
什么玩意儿啊,剧情狗屁不通的。。《品三国》我也算是给了5分的,至于这玩意儿,还是放村口厕所吧。。
作者:至隐隐于书 发布时间:2018-02-06 20:11:30
婴儿期的客体关系决定一生的潜意识,所以精神分析治疗必须前溯到婴童时代,这使得我们的自我认知不可能不借助他人的探询和记忆,从这点来看,我真不喜欢精神分析。但本书引用了很多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又有很多案例,尤其对病人的种种表现的分析,犹如刑警般寻找潜意识的蛛丝马迹——果然世界处处是隐喻啊。
作者:潘允嫒 发布时间:2019-04-02 11:23:52
他们之所以能成为英雄,不是因为他们具有理想化的、十全十美的外表或品德,而是因为他们愿意在情绪经验的痛苦中挣扎,从而成为自己。
作者:Muli 发布时间:2019-06-10 00:12:38
得到一句温柔的回应:“爱人的能力将因渴望被爱而增强。”
作者:大石落地 发布时间:2018-10-24 09:38:45
糅合了克莱因温妮克特比克比昂,主要是比昂的理论,阶段发展,整体发展,整个人格搭建的过程都说得很清楚,还很有文学性,读起来很舒心。让我感觉成为人真是很简单,无非涵容内摄投射,但是又那么难,好像一生的乒乓球,要一直有人在对面把球送回来。
深度书评:
内在成长才是真实的成长
作者:火星人来地球 发布时间:2018-12-25 23:01:59
人们应该满足于少数的着力点,而在这些着力点的尖端连结细致的灵性之网,并且织出锦绣般的天堂境界
自本科修了心理学双学位以后,一直关注关于自我心理调适、心理咨询的话题,一是想了解人性的好奇心所致,二是可以为自身碰到的情绪困扰、成长难题的反思过程提供分析工具。从别人的书单中无意看到了这本书的推介,买回来发现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结合自身经历慢慢品味。
心灵的发展不可能一步到位,正如刚出生的婴儿不可能有成年人的体格一样。书中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婴儿与涵容客体之间的关系影响个体整个的生命历程,而其中最主要的涵容客体就是刚出生时面对的乳房,也即成长过程中的母亲。个体与涵容客体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个体如何面对分离的焦虑,如果涵容客体对个体的依恋需求有着合理回应,培养出个体的更高的安全感,则个体的内在成长的发展可能会更顺利;如果涵容可以对个体的依恋需求没有回应或者没有对个体的情感需求有恰当的回应,培养出的个体和可能存在更低的安全感,为了排解这种不安全感,个体可能诉诸其他的替代性方式,比如逃避、压抑和忽视自身的情感需求,致力于学习、斗殴等其他领域,这样的个体,其内在发展存在着问题,而这些问题迟早会在其成年生活中以某种方式重演。
当然,本书的观点并不完全是佛洛依德的路径,而是当代的精神分析路径。佛洛依德强调小孩在无法承受焦虑的压力而内化父母形象,产生的超我和理想我;克莱因则认为小孩子内在和父母的关系才更加重要,即外在强化对父母的爱与恨逃避迫害性的内在父母形象,即意象。俄狄浦斯情结的核心在于如何面对分离感导致的失落和悲伤乃至痛苦,如果这些痛苦没有到达灾难的程度,合理应对这些负面的资源,则说明个体赢得了成长。俄狄浦斯情结贯穿着一个人的生命时光,无论是婴儿期还是晚年,也许这就是精神分析的核心贡献所在。
本书还区分了三种孩子早年形成的认同类型,不同的认同类型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成长模式。第一种是黏着式认同,简单说就是完全的模仿,有些小孩小小年纪学会了一副官腔,可能就是这种认同模式的典型代表。第二种是投射式认同,即通过扮演角色或者将自己当做某种角色进行学习,比如看到老师、父母的的某些行为,以同样的标准、责任感去行事。第三种是内摄性认同,通过不断的追寻理解、与内在自我的安全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黏着式认同的最大问题是过度压抑发展,因为心智没有健全发展起来,成长的过程中严重缺乏真正的内在支持,表象上又充满着欺骗性,过度自负和自卑都可能形成。投射式认同可能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但是往往会阻碍情绪的发展,比如有些事业有成的人,往往缺乏内在的情绪表达能力以及体验快乐的能力,经常听到某个活跃于大众舞台的人因抑郁症自杀,可能这些人中有一部分人就是这种认同方式。而内摄式认同是能够促进人格成长的学习方式,即使在深度参与生活的过程中的痛苦的,但这种学习能够激发思考的能力、完善人的内在、促进更好的成长。
本书将心智建构的过程分为大致的两类,一种是自我内在提升,一种是害怕痛苦与位置而止步,前者有助于成长,后者可能导致停滞甚至后退。事实上,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因恐惧而后退、因提升而前进都在交叉中进行,但不一样的是,人格发展完全、生命体验完满的人,一定是前者多于后者的。
基于不同人生阶段讲解克莱因学派理论的应用
作者:杰克之路 发布时间:2022-07-25 21:10:06
看完《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克莱因学派理论实践的“任督二脉”彻底打通。
最早在《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谈话治疗》和《婴儿观察》三本书中从各种不同的侧面对克莱因学派理论有了认识,然后在《临床克莱因》这本书里系统的学习了克莱因学派的理论。到这本书,怎么使用克莱因学派理论豁然开朗。
本书从婴儿期开始,一直到老年期,人生走向尽头,将每一个时期的心理症状与克莱因学派理论紧密结合,分析在人生不同阶段会遇到的问题。 人生阶段的划分参照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五阶段,并增加了成年期和老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的应用观点已在本文分享)。
这本书的阅读难度比起《临床克莱因》要低很多,可能是因为之前的阅读积累所致,也可能是这本书的案例分析里面对梦境的描述关联性更强,而且除了梦境还有更多的行为、情绪等容易理解的描述。
推荐这本书与《临床克莱因》,这两本书可以支撑起读者对克莱因学派在心理咨询中的初步应用,精神分析很多时候靠直觉,进一步的深化应用更多就要依靠实践的帮助了。
【1】成年期
成熟与未成熟之间的不同不在于年龄,而是在于个人承受强烈情绪的能力,以及在发现具有思考与反思能力的外在与内在任务并和其建立关系后,能对精神痛楚思考与反思的程度。
身为社会性动物,人依赖社会,又对他有责任义务,身为发展中的个体,他通过内摄自己在世界中的经验来成长心智,被迫去思考,使他在所需要的重要客体缺席时,仍能够维持住他与客体的内在关系。
一个人之所以会被禁锢在一种人格之中,其基础可能是对成人的生活模式有“假成熟认同”,而其付出的代价是,勇气消失了,情绪被干扰,关于“模仿”与“真实”的不同,无法区辨。
【2】老年期
一个人如果欠缺内在涵容情绪的功能,这功能不足以坚固牢靠以承受新的或重复发生的对其心智平和与自我感的挑战,那么他可能会寻求早期的功能模式,也就是用来逃避痛苦的模式。
随着一个人身体的恶化,未解决的早期心理问题可能会重新上演;如果潜在的焦虑仍然处于一种未修改状态,婴儿期的防御也可能被再次激活;至于孩童期的需要,如果未曾得到满足,也将再次浮现。随着应对能力的消失、原始依赖的再次出现,这些困难发生的频率会更高。
较晚出现的涵容者也能够提供一种环境与一种心智的专注力,让照顾者本身成为一种可及的思考性与涵容性的存在,TA的这种功能可以被内化。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内容齐全(420+)
- 购买多(679+)
- 可以购买(485+)
- 在线转格式(664+)
- txt(677+)
- 微信读书(145+)
- 已买(522+)
- 博大精深(514+)
- 速度快(300+)
- 一星好评(454+)
- 内涵好书(411+)
- 少量广告(206+)
下载评价
- 网友 通***蕊: ( 2024-12-23 04:10:39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龚***湄: ( 2024-12-13 04:08:15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谭***然: ( 2025-01-02 19:27:20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宓***莉: ( 2025-01-04 06:51:07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曾***玉: ( 2025-01-02 07:33:34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饶***丽: ( 2025-01-04 17:03:12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詹***萍: ( 2024-12-23 07:39:01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相***儿: ( 2024-12-21 13:44:19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訾***雰: ( 2024-12-16 04:59:55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菱***兰: ( 2025-01-06 02:40:37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康***溪: ( 2024-12-07 16:11:13 )
强烈推荐!!!
- 网友 冯***卉: ( 2024-12-20 01:01:04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沈***松: ( 2024-12-23 14:00:08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师***怡: ( 2024-12-13 23:50:46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喜欢"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的人也看了
2019考研英语二高分指南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创新者的窘境(珍藏版) 中信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领先企业如何被新兴企业颠覆?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普希金秘密日记 [俄]亚历山大·普希【正版保证】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A FREEWHEELIN' TIME(《放任自流的时光》——迪伦前女友苏西.罗托洛回忆录,重温六十年代的经典爱情,看纽约艺术的崛起,看格林威治村里住着的一群“疯子”)(ISBN=9780767926881)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阿圭罗-崛起之路-群星闪耀时-这个时代的足坛传奇( 货号:751045896)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小学生英语作文示范大全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仿生屋 石黑曜著 中国科幻系列丛书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经典科幻小说科幻故事书 儿童科幻书籍读物启发想象力引爆创造力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女皇武则天(上下)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查尔斯带你玩爵士鼓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脾气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国家物流枢纽发展理论与实践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政策与法律法规(第7版)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复习与习题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拯救我的SAT写作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四季蔬:小白素食记录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