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史纲(全二册)【正版图书】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中国人史纲(全二册)【正版图书】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店主推荐,正版书放心购买,可开发票】
内容简介:
《中国人史纲》是台湾作家柏杨先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作家著史的最杰出代表作。《中国人史纲》完成于监狱之中,以近八十万字的篇幅,讲述和评论了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第一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国历史。全书文字舒展漂亮,如行云流水;评论尖锐深刻,可洞幽烛微。
书籍目录:
读著作常常让我想到鲁迅(代序)
序
第章 -历史舞台
一 -空中·马上
二 -河流·湖泊
三 -山
四 -沙漠·万里长城
五 -城市
六 -地理区域
七 -演员
第2章 -神话时代
一 -开天辟地
二 -五氏
东西方世界
第3章 -传说时代
一 -黄帝王朝
二 -姬轩辕
三 -伊祁放勋与姚重华
东西方世界
第4章 -半信史时代
一 -公元前二十三世纪
二 -公元前二十二世纪
三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
四 -公元前十九世纪
五 -公元前十八世纪
六 -商王朝社会形态
七 -公元前十七世纪
八 -公元前十三世纪
九 -公元前十二世纪
一 -周王朝封建制度
一一 -瓶颈危机
一二 -公元前十一世纪
一三 -公元前十世纪
第5章 -信史时代
一 -公元前九世纪
东西方世界
……
第6章 -公元前第八世纪
第7章 -公元前第七世纪
第8章 -公元前第六世纪
第9章 -公元前第五世纪
第0章 -公元前第四世纪
第章 -公元前第三世纪
第2章 -公元前第二世纪
第3章 -公元前世纪
第4章 -世纪
第5章 -第二世纪
第6章 -第三世纪
第7章 -第四世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不如过去,未来不如现在,所以必须事事以古为法,至少也要保持现状。道家的思想是逃避的,把人生的富贵尊荣,看得都像天际的浮云,绝不追求,也不跟人竞争,如果有人争,他们就立刻退让,使对方在没有对象之下自行崩溃。墨家思想是宗教的,像一个苦行僧,无条件为他人分忧,在人类未能全部快乐之前,他们不单独快乐。法家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只有君主严厉的实行法治,才能发挥国家的功能,完成秩序与和平。<<原文开始>
我们可以用几句简单的话作为总结,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不如过去,未来不如现在,所以必须事事以古为法,至少也要保持现状。道家的思想是逃避的,把人生的富贵尊荣,看得都像天际的浮云,绝不追求,也不跟人竞争,如果有人竞争,他们就立刻退让,使对方在没有对象之下自行崩溃。墨家思想是宗教的,像一个苦行僧,无条件为他人分忧,在人类未能全部快乐之前,他们不单独快乐。法家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只有君主严厉的实行法治,才能发挥国家的功能,完成秩序与和平。
历史已显示一个定律,处在巨变的时代,有能力彻底改变的国家强,改变而不彻底的国家乱,拒绝改变的国家则继续没落,只有灭亡。
这位嫂嫂在纪元前四世纪就一语道破一个属于人性上的秘密,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尤其是想得到这种嫂嫂型势利眼的尊敬,其他什么都不需要,只要地位高而又有钱就够了。
“司法裁判,是国家大事,处死的人不能复生,砍断的手足不能复续。《书经》上说:‘与其杀一个无罪的人,宁可放掉一个有罪的人。’可是,今天的司法裁判,却恰恰相反。法官们上下勾结,刻薄的人,被称赞为廉明。残忍的人,被称赞为公正。主持正义、昭雪冤狱的人,却有被认为不忠贞的后患。所以,法官审讯案件,非致人于重刑不可,他对囚犯并没有私人恩怨,只是用别人的自由和生命,来保卫自己的自由和生命而已。他必须把别人陷入重刑,他才可以获得安全。”
这些减少的人口,大多数都是饿死、病死,或被屠杀。其余则不外战死或逃亡。改朝换代型混战,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循环性的浩劫。我们对千千万万死难的亡魂,尤其是那些可怜的儿童和无助的妇女,怀有深切悲痛。
两年后(九一年),窦宪再派遣大将耿夔、任尚,出居延塞(内蒙额济纳旗),企图一举把北匈奴汗国消灭。耿夔统军急进,在金微山(蒙古阿尔泰山)下,把北匈奴单于包围,北匈奴再...
欧洲自上世纪(五)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四分五裂的现象,并不比中国大分裂时代更严重。欧洲人民和若干雄才大略的君主与天主教教皇,也都怀着再统一的愿望。可是欧洲失败而中国成功。即令是一个民族,如果分离过久,因言语和文字的不同,都会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罗马帝国拉丁文是一种拼音文字,一旦土地隔绝,言语相异的人,各自用字母拼出各自的言语,不同的各种文字,遂纷纷出现。各地区人民,不可避免的差距日增。我们可以说,自从纪元前腓尼基人发明拼音字母,欧洲就注定了不能统一。中国境内的言语分歧,比欧洲更甚。可是中国没有字母这个工具,不能用拼音的方法制造各自的文字。在广大辽阔的中国领域之内,中华字像一条看不见的魔线一样,把言语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血统不同的人民的心声,缝在一起,成为一种自觉的中国人。虽然长久分裂,都一直有一种心理状态,认为分裂是暂时的,终必统一,所以国与国合并之后,人际之间,马上水乳交融,不像欧洲,合并之后的国家或民族,立刻就发生言语文字上爆炸性问题。因之我们有一个推断,假定拉丁文也是方块字而不是拼音字的话,欧洲早已统一为单一的国家。
仅靠行政命令当然不能改变悠久传统,因为冤狱与酷刑,是无限权力政治制度下的产物,此种制度存在一日,冤狱与酷刑存在一日……路温舒的奏章,使我们发现中华人权所受的蹂躏,自古就没有有效的保护。这份奏章,是中国最早争取人权的呼声,虽然很温和,很微弱,而且又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越过海岸,太空船正式进入中国上空,巨大的舞台呈现在眼底。四条悠长的大河,在巨大的舞台上,均匀地并排着,从西向东流。最北一条跟俄国交界的是黑龙江,次北一条成“几”字形的是黄河,偏南一条白浪滚滚的是长江,最南一条像手指汇到手掌一样的是珠江。如果是二月天气,我们在太空船上会眺望到,最北的黑龙江千里冰封,那里的中国人还穿着皮衣皮靴,从口中吐出的热气会立刻在睫毛上凝结成冰;而最南的珠江这时却仍滔滔奔流,那里的中国人额上正淌着汗珠。两地人们如果交互旅行,仅只衣服穿着一项,便需要经过专家指导,一个人如果穿着单衣服从广州出发,当他在黑龙江畔的漠河县下飞机时,他可能立刻冻死,这说明这个舞台南北距离遥远的程度。
在渤海岸四处,一条黑线向西翻山越岭的蜿蜒伸展,那就是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长城以北是内外蒙古沙漠地区,这时仍一片隆冬景象、但长城之南却针锋相对的已大地春回,从万里长城到淮河这个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上,全部覆盖着青青的小麦,像一座无涯的大海,城镇只不过是一群孤岛。温和的春风吹动时,原野掀起麦浪,翻腾澎湃,密接的村落在麦浪中飘浮,更像海上的点点渔舟。在南方,也就是在淮河以南,跨越长江,直到海南岛,全是一望无际的稻田,为了灌溉的缘故,那稻田被分割为一块一块,像无数宝镜在太阳光下反射出万道光芒。
这就是中国本部的景观,截至二十世纪初,六分之五的中国人居住在那里。
再续向西飞,距山东半岛约八百公里,太空船越过南北纵长的太行山,就看到地面突然隆起的山西高原。它的北方是瀚海沙漠群,静止时像一个死海,连秋虫的声音都听不见,一旦掀起风沙,人们的视线便全部模糊。山西高原不过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风沙怒吼时,它的威力仅次于真正的沙漠。黄土高原的居民大多数住在窑洞之中,窑洞的外貌很拙陋,但内部冬暖夏凉。就在山西高原的中央城市太原,向南到洞庭湖,南北一线的上空,我们必须把手表投慢一小时,假如太空船是八时进入中国,那...
这次重归统一,再次显示汉字的凝聚力。欧洲自上世纪(五)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四分五裂的现象,并不比中国大分裂时代更严重。欧洲人民和若干雄才大略的君主与天主教教皇,也都怀着再统一的愿望。可是欧洲失败而中国成功。即令是一个民族,如果分离过久,因言语和文字的不同,都会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罗马帝国拉丁文是一种拼音文字,一旦土地隔绝,言语相异的人,各自用字母拼出各自的言语,不同的各种文字,遂纷纷出现。各地区人民,不可避 免的差距日增。我们可以说,自从纪元前腓尼基人发明拼音字母,欧洲就注定了不能统一。中国境内的言语分歧,比欧洲更甚。可是中国没有字母这个工具,不能用拼音的方法制造各自的文字。在广大辽阔的中国领域之内,中华字像一条看不见的魔线一样,把言语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血统不同的人民的心声,缝在一起,成为一种自觉的中国人。虽然长久分裂,都一直有一种心理状态,认为分裂是暂时的,终必统一,所以国与国合并之后,人际之间,马上水乳交融,不像欧洲合并之后的国家或民族,立刻就发生言语文字上爆炸性问题。因之我们有一个推断,假定拉丁文也是方块字而不是拼音字的话,欧洲早已统一为单一的国家。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人史纲》是作家先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作家著史的好代表作。《中国人史纲》完成于监狱之中,以近八十万字的篇幅,讲述和评论了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国历史。全书文字舒展漂亮,如行云流水 评论尖锐深刻,可洞幽烛微。
书籍介绍
《中国人史纲》是台湾作家柏杨先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作家著史的最杰出代表作。《中国人史纲》完成于监狱之中,以近八十万字的篇幅,讲述和评论了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第一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国历史。全书文字舒展漂亮,如行云流水;评论尖锐深刻,可洞幽烛微。
精彩短评:
作者:大空 发布时间:2021-01-17 17:33:12
历时半月,读完此书,凡752页,最大程度刷新了我对中国历史的认知。集专业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缸,以人的角度回看中国历史的涛涛巨浪。披肝沥胆,字字珠玑,如果一生仅读一本中国历史书,我选这本。
作者:小鲸鱼 发布时间:2020-08-16 17:11:18
历时半年时间,上部终于读完。
读这本书源于《如何阅读一本书》,书中有句话意思是说与其看许多外国书籍,最好要先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于是对历史知识极度匮乏的我,结合着《丑陋的中国人》一起读来,酣畅淋漓。力荐。
作者:酒花狂热分子 发布时间:2018-11-15 20:38:19
挺好,当成中国通史读也不错
作者:沉璧 发布时间:2014-12-14 21:53:07
最好读的中国简史
作者:穿上马甲吹海风 发布时间:2014-06-29 11:04:48
柏杨的思想过于偏激,不够客观,此书臆断太多,考据太少。
作者:密码有误 发布时间:2022-03-19 16:03:25
很好!一口气看完了!涨姿势
深度书评:
且当个消遣
作者:面白 发布时间:2013-05-04 15:13:57
作为一本在牢里完成的书,本来不应该对它太苛刻。
但作为一部史书(即便是史纲,这不是借口),它还是不合格。
不光因为个人倾向在书里表现得十分明显,更因为编写历史多有失实,且公然践踏他人文学作品。不仅文品低劣,人品更是失格。所以不仅是作为青少年启蒙读物决计不合适,对正史认知较少的人也不合适。
记录历史,就是摆事实,掺了太多个人倾向在内的只能叫评论或感想。
这样也就算了,再往下看,又见作者对他人作品轻贱、洋洋自得溢于言表,同时又大放厥词,说与其看正史倒不如看某某小说。十分恶劣。
举二例:
一、基本全盘否定封神榜一书。封神榜固然算不上什么阳春白雪,但不可如此否定它的价值,还捎带上了封神榜的作者也被连累。
二、认为三国演义可代替正史。书中说:“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它发行的数量远超过司马迁的《史记》,更把这个时代的大小事件,传播的连儿童们都知道。我们要想了解这个时代,与其阅读正式史籍,不如去看那部小说。不过要特别小心的是,在作者笔下,曹操被歪曲为奸恶人物,诸葛亮被歪曲为会呼风唤雨,能够占卜算卦的巫师。“
难堪卒读。
能够想象作者柏杨治学态度不端、眼光狭隘、自以为是、傲慢不知礼。
对历史本身,也缺乏客观严谨的态度。对王莽篡权和东汉开国的描写简直一派胡言,对春秋时楚国的描写基本是谬论。
例一、该书认可并赞扬王莽
王莽摄政西汉最后两朝,权倾天下,有什么所谓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是为私欲驱逐幼帝篡权,无须为其正名。况且东汉初年饿殍遍野,正是因为王莽的新朝苛政,导致各地民反,无壮丁务农。柏杨一边大肆宣贯王莽是个大儒家,一边为王莽的杀戮开脱。说辞竟然是,王莽认为杀了事情就结束了,他是大儒家,只不过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而已。
这是不对的。汉代著名儒家代表贾谊有一篇《过秦论》不知道柏杨有没有看过,其论述的重点是秦举兵事、不施仁政、失势,必败。放到任何封建朝代都一样,这种思想才是典型的儒家思想,不仅如此,儒家所提倡的“礼”是君是君、臣是臣,君臣之礼不可废。(别说儒家了,在严苛的法家那里,谋朝篡位更是诛九族的重罪)王莽的行径恰恰和儒家所宣扬的相反,怎么能将儒家身份加之于王莽而为其脱罪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例二、该书观点:刘秀无能
刘秀上位后的治理非常成功,邓奉之前之所以叛变完全是因为吴汉个人的暴戾行为,导致邓奉因私仇迁怒于刘秀集团罢了。邓奉的家乡也是刘秀和他云台二十八将众多将领的家乡。吴汉在邓奉的家乡胡作非为,邓奉的家人死于祸乱,邓奉因负血仇叛变。试问,刘秀如果知道,会让吴汉在他自己的家乡如此胡作非为吗,再退一步,即便沉默,他居然还让邓奉放假回乡吗?这是不可能的。刘秀作为的一个政治家是成熟的,智慧且仁爱,开朝后,完全没有像其他开国君主那样迫害开国功臣才能稳住政权,他hold住,所以多加恩惠善待功臣,功臣们也很识时务。仅凭这点,就是封建社会大多数开国君主所不能超越。在位期又多次修订律法宽待平民。在柏杨的笔下竟是“没有能力”,实在妄言。
例三、第一次宦官时代的认定不准
东汉中期在书中被定性为中国第一次宦官时代。阉宦当权早有之,为众人所熟知的莫过于早于东汉300多年的秦末时期,指鹿为马的赵高,翻手云覆手雨,朝野具不敢反抗。他、与他阉人党羽的存在是导致秦王朝覆灭的直接因素之一。怎么看,第一次宦官时代也轮不到东汉。
例四、认定春秋至战国时期的楚国为南蛮部落,楚人的文化落后。
在本书中,春秋时期其他诸侯国用“国”、其君主用”公“,战国时期称其他诸侯国为“国”、其君主为“候”或“王”,唯独对楚国贯以始终称“部落”、其君主称”酋长“。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南方野蛮部落,不仅文化落后、习性野蛮、语言不通,楚人更不与中原诸侯来往,根本不承认楚国人为中原人。(对楚国东南的吴越倒是可以毕恭毕敬)
这是个动摇根本的谬论,所以必须多花笔墨着重说。
三皇五帝时代,楚人的元祖及殷商人元祖同在中原腹地生活(山西、河北、河南三省接壤处),是两种派系,由于后来殷商得天下,楚人的先祖式微,渐次退向南方生活。
《史记》中有记载,姬昌(周文王)争夺天下时候早有”子事文王“,此处的子,是指楚人。在陕西周原出土的周王朝的文书,上书”今秋楚子来告“,都能清晰的证明在西周建立前后楚人是参与”所谓中原“事的(到了东周春秋时期,楚国国力、文化、经济已经非常繁荣)。长久以来遭受其他诸侯国的排挤,根源在于楚和多数诸侯国不同,不是姬姓同宗,封地与楚君主的爵位低,不受各国待见。(齐国由于和姬昌渊源颇深,姜子牙才获得了一大块封地,与楚国的境遇自是不同)
西周王朝建立之初,楚人熊鬻为求楚在周王朝中有一席之地,向姬昌求封。姬昌就将河南南部至长江流域的地封给了楚国。西周时期楚国的都城在河南南部,而非春秋战国时期所在的湖北郢城和河南的陈(淮阳)。西周时期的长江流域就是边境,楚人非是同宗,只能接受这种敷衍的分封。然而周天子没有想到的是长江流域土地肥沃加之楚人世代励精图治,楚国将地盘东扩至淮水流域,最后向北扩张,到东周时期,诸多姬姓小国被楚灭国。楚国在多次大战中崛起,疆域广阔。至周厉王,楚国称王国,并讥讽当时周朝所给的不公的分封与强国后的对比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出自《左转》宣公十二年),从开始分封的破地方开垦出现在的疆土,都是楚人的努力,言下之意和周王朝无关,凌驾于他国之上。周惠王至周襄王前期,碍于齐国的制衡,楚国有所收敛,齐桓公死后,楚国重新争霸。
而且楚文化,在江淮流域中也渐渐孕育。与齐鲁文化一样,楚文化同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楚辞》在春秋时期开始形成、战国时成书,和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诗经》其质朴不同,楚人的辞令锋利而华丽。楚文化绝不比齐鲁文化来得晚,其价值也与齐鲁文化并驾齐驱。
从礼法的角度上看,在齐国称霸时,齐桓公(姜小白)发起首止之盟,周惠王召见郑文公要求郑国不参加会盟,并请郑文公不要惧怕齐桓公,周惠王本人愿意从中斡旋让楚国保护郑国。东周王朝虽然没落,但在东周前期,礼教尚在,如果真如书说,楚国为南蛮,况且楚国和洛阳当中还隔着众多齐国的盟国,周朝的天子怎么可能主动要求郑国去联合楚国呢。
楚为南蛮之国谬论也。(在是否中原文化这方面的讨论,反倒是《左传》《春秋》《史记》的作者在行文中有不同程度的描述东周时期“东方诸侯”对秦人以戎狄视之的表现。当代史学家也越来越多的钩沉出这样的证据,楚国早就同齐鲁诸侯一样摒弃了他们无法苟同的野蛮殉葬制度)
武断而傲慢的给王朝、君主、书籍、学派定性貌似是这本书的一大特色。
再说逻辑上的不通。
柏杨在此书中将民变归结为五类。将邓奉的叛变与吕母起义放在一起相提并论,也是可笑。
吕母尚可称为民,因儿子为县令所杀且不入罪,故散尽家财招揽义士谋取县令一命。她的起义是在新朝末年,杀掉县令后,针对的就是王莽的政权。
邓奉叛变是在玄汉、更始政权时期,专攻还没有建立政权的刘秀,他已是刘秀起义军中的将领,大军在握,他的叛变至多就是一群民变者当中窝里斗而已,根本不能上升到对政权的民变范畴。
再则、即便是往前说,新朝末年,邓晨是刘秀的大姐夫,家境殷实,在当地是大户人家(邓奉乃是邓晨的侄子),日子过得不错。在这种情况下邓晨还是毅然投奔刘秀起义。家人虽极力反对,但邓晨力排众议决计要干,且烧了自家的住宅使所有的家人无后路可退。如此,在几年之前,民变中的主动者是邓晨,与邓奉何干?
性质这样不同,怎么归为一类。
再举一例,刘秀与其子之后的政权,是幼帝登基,才致外戚与宦官有机可乘,继而恶性循环,从此东汉王朝继位者均年幼无力。这是刘秀死后多年的事情。柏杨在此书中却将外戚与宦官作乱归咎于“刘秀没有能力”。这逻辑还不让人侧目?
最后一例,道家与道教。
该书将道家与道教混为一谈,最后为道家指出一条归路居然是炼丹。
这个错误,甚至都让人难以分辨作者究竟是不通逻辑还是不具常识。
再说点和经济、文化发展有关的(这方面不强求,是我个人对史书3星和4星评分的分水岭,这书还够不上,纯属闲扯淡):
既然写历史,那就要除了尽量还原事件,同时还承担着让读者明白文化、经济演变过程的重任,这方面本书几乎是空白。即令是历史事件,里程碑式的几个重大节点也都没有切中肯綮,不是语焉不详,就是充满戾气的虚晃一枪,对于一个写史的人,用这种方式无非显出怯场。
比如
春秋之所以发展为战国,其礼坏乐崩的转折在哪里,是怎样出现这样的转折。三晋出现难道仅仅是因为书中所说的晋国任命人才的方法与诸侯国不同就足以造就两个时期的分水岭吗?
战国是如何终结,魏国又是如何死掉的,魏国的死掉所昭示的人心、思想、文明有了质变。应当讲一讲。
再如
长平之战,柏杨认为秦国是为了报复赵国,才坑杀40万降卒,此后赵国一蹶不振。然而此一战内涵竟这样吗?柏杨不将历史事件与历史环境结合。不仅长平之战如此,战国中后期秦国与其他诸侯国的典型区别就有一条,杀降卒。其根源,在于商鞅制定了20军功爵的制度,秦国从税收上抑制工商业、驱农从军。在东方诸侯皆以门阀论英雄的时候,秦国却在变法之下将“尚首功”的指导思想植入人心,要富贵唯有通过建立军功实现,这使得秦国成功变成了战争机器,将士们生恐大战中取敌人首级数量少,不能建功。
为什么秦国要加强军力必须抑制工商业,秦国的统一与其后十几年便彻底溃败与这项制度又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对随后几百年甚至两千年以后的中国文明史造成了怎样深远的影响,这都非常重要。
又如
巴、蜀二国在战国中后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对日后秦统一中国起到了怎决定性的作用。韩魏赵燕中山五国、合纵联合五国相王,伐秦,惨败给秦国。秦国日趋强盛,实力空前,适逢其西南角的巴蜀二国内讧起了战事。二国皆求于秦国,秦国趁势拿下二国。本身具有函谷关险要关隘的秦国,在获得巴蜀之地后,可谓占尽地利。此一事,为后来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为张仪入楚欺楚做好了准备。随后楚怀王发起的两次对秦战争、丹阳之战与蓝田之战,皆大败,元气尽丧。秦国统一的脚步从这个时候正式显露出来。对这样的重要契机,此书只字未提,反倒是对入秦的纵横家其巧舌如簧给予了过高的定位,可谓人云亦云。可以分析,固然策士口吐莲花以智谋取得的局部胜利,但秦国的国力已经强盛到了具备霸天下的实力,这是大的历史环境,策士无非是帮助推进了历史进程而已,决不能与国力环境本末倒置。
又如
为什么历史越是发展到后来,封建君主宁愿收取增加缓慢的农业税,都不愿意将商人的地位提高,而获取更多的工商类的税?自耕农与小农是封建君主最愿意鼓励的单元模式。其根源在哪里?这些都可以在先秦历史中去发现蛛丝马迹。作者甚至丝毫没有向这方面想,就更不提正确引导读者了。
继续
明朝的藩王叛乱与西晋年间八王之乱除了都是叛乱,有什么相似之处?与权贵和文人又有那些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士”们在弑君夺位面前竟毫无风骨,与独尊儒家有什么关系?明朝农耕税制度非常落后,完全无法适应需要,这是为什么,和文官有什么关系?这些事实的背后都有怎样意义,柏杨片语未提。
“官”和“吏”的由来
这二者,柏杨简单的从地位区别“官”和“民”,讲二者之间还有个“吏”,地位介于二者之间。但是,是这样简单吗?显然柏杨对这二者的由来知之甚少,只知道举孝廉和科举有了官,而吏则完全没有讲。科举诞生的隋朝是怎样的盛世,柏杨一掠而过,放大了杨广的暴戾。而且在宋朝以前,吏和民几乎是同等地位。当兵,要服役,而当吏,则要服徭。都是国家征收成年人为国家低价效力的方式。后来才渐渐将吏改为特定职业,因为社会发展需要有专业的人相对固定,同样的,为了保证军队有最低编制的数量,就有了固定的军户。吏的薪水非常微薄,而且如果想要成为“官”,他必须和“民”一样,通过科举考试才行,官和吏之间的鸿沟与官和民之间的鸿沟是一样的,吏的社会地位自然也是不入流的。
等等。
之所以有这些,看历史的过程才变得丰富而有意义。读史以明智,不是从像示威一样的口号中就可以明智,更何况是不少事件都所歪曲的史书。
柏杨的这本书,从各大山川河流说开去,本来应该紧扣这条线,将经济、农业、文化史做针线穿插于历史事件中去,但他的力不从心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即便这样,那至少要有严谨的态度,可态度也令人十分失望。
总体而言
越是多看越觉失准,根本只能拿来当消遣,写作也只有初中生水平。还有令人作呕、无处不在的“我们”,既然是自己的观点,落地有声的称“我”便是。又要强词夺理,还要绑架他人,已经输了底裤。
竟然在豆瓣获得如此高分,历史难道是该这样写的吗?这种粗制滥造的玩意简直误人子弟。仅是第一遍读完,略略一算的缪处就已经令人无法直视,如果再看一遍恐怕更是千疮百孔。不过算了,这东西哪还值得再看一遍。
就因为看见那么多连正史都没有认真读过、单看几本白话版秽史、被强行灌注了作者意志以后就能赞扬作者史观的读者,所以固然不屑此书,也不会随意给他人,只能让来家中做客、不识字的小朋友折飞机或者撕着玩。
如果豆瓣有负分,此书当之无愧。
同类史籍,钱穆所著《国史大纲》好许多。
黄仁宇也著有一本《中国大历史》,篇幅不大,也是“我们”“我们”的,好不烦心。但黄仁宇的智慧在于只选取历史长河中极少量典型事例加以深化,老道精准,立意深远,视野极开阔,令人肃然起敬。
史书不是肥皂剧本,更不是顽童发泄的涂鸦墙。修史,应当严谨对待,多方考证。
(以上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谢绝以任何方式转载)
怎样才能恢复中华民族昔日的荣光?
作者:顾大海 发布时间:2020-06-01 23:18:04
公元前三十世纪前后,遥远的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较近的印度,都在萌芽他们的古文明时,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明。如今,曾雄霸一方的四大文明,三个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唯有中华文明虽历经磨难却生生不息。
小时候我有过一个疑问,历史课本里的中国古代文明,是多么灿烂辉煌。可是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为什么就突然不行了?
中国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任人欺凌、宰割。身处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有着更为深切的困惑和苦痛。适逢巨变,为对抗历史虚无主义所导致的西化运动,无数有识之士在探索救国道路的同时,开始考虑重新认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尝试运用西方新史学的表达方式书写与重构中国历史。
然而,中国历史悠久,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须待考证研究的地方太多,以一人或数人之力书写通史,是最艰难的事业。直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才相继出现较近理想的成果。彼时最具代表性的中国通史著作有:吕思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张荫麟《中国史纲》、钱穆《国史大纲》等等。
其中,《白话本国史》是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完全意义上的中国通史;《中国史纲》原定为民国高中历史教材,由于战乱和张荫麟的离世,仅完成东汉以前部分,令人遗憾;《国史大纲》是民国时期各大学通用的历史教科书,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
1949年,中国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踏上一心一意建设现代化新中国的征途,中国历史的书写与重构也进入了收官阶段,很难再创作出能够别开生面、引人瞩目的通史著作。
1979年,海峡对岸国民党统治下的台湾,作家柏杨出版了一部自称“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中国人史纲》。中国文坛对其贬褒不一,拥护者认为这是最好读的中国通史,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作家书写历史的最杰出代表;反对者则认为该书过于激进,充斥着个人偏见,对中国传统文化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
发生如此严重的分歧,与作者的遭遇有着直接关系。柏杨1920年出生于河南省通许县,抗战时期数次参加国民党中央组织的政工培训班,东北大学的左派学生认为他是国民党特务。由于战乱和幼年丧母,他一生念过很多学校,但从没有拿过一张文凭,因使用假学历证件上大学,曾被教育部“永远开除学籍”。
柏杨为人执傲,好出风头,秉持“以骂世来救世”的写作旨趣。作为蒋介石父子的嫡系,却经常撰文挖苦讽刺国民党政府的独裁和腐败。1968年,因“大力水手事件”踩踏了统治者的红线,按共党间谍定罪判处死刑,经友人大力施救改判为有期徒刑12年,后又减为8年。于1977年4月1日获释,实际被囚禁9年又26天。
在环境恶劣的绿岛监狱柏杨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这就使得这部狱中完成的《中国人史纲》在思想上趋于极端,难免会对某些历史问题作出片面的评价。例如,他将中国近现代的一切不幸都归咎于“儒家文化中保守和崇古的劣根性”。
柏杨断言:“儒家思想是保守的。冥顽不灵的士大夫们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不如过去,未来不如现在,所以必须事事以古为法,至少也要保持现状。他们对社会上的任何改革和进步都狂热地反对,无法冷静地思考自己国家的缺点,虚心接受先进的西洋文化。”
严格来说,一部严谨的通史著作不应把“训诲功能与总结成败得失”作为写作的主要目的和手段。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处于一个动态多元的复杂巨系统之中。一个合格的通史作者,不会草率地将中国近现代的落后完全归结为僵化的儒家思想,或腐朽的满清统治。因为这已经超出了历史学的范畴,进入了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领域。
钱穆先生说过:“对历史,尤其是本国的历史,要有一种温情之敬意,同情之理解。”一部理想的通史著作在文化价值上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取舍标准,在涉及思想史的时候,详于灼见的思想而略于妄诞的思想。因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任何思想都有其历史局限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更具现实意义。
柏杨反其道而行。他认为:“战争变乱容易叙述,而和平繁荣不容易叙述。”同理,丑陋的中国人容易叙述,儒家思想的正面价值不容易叙述。当他以愤世嫉俗的态度书写一部自己国家的通史时,不知有没有想过,仅凭个人的涉览所及、记忆所容和喜好所至,去裁剪一部煌煌五千年的中国历史,这样做真的合适吗?
柏杨是矛盾的。他一边赞扬孔子是一位经验丰富和洞察人生的智慧老者,那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格言隽语所表达的精辟思想,成为中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一边又抓住孔子早年从政经历中的污点不放,拿“万世师表”说事,大肆批判孔子的人格。
事实上,正值壮年的孔子初入政坛,他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们惯用的政治手段罢了。相较于后世的儒家学派为维护孔子的圣人形象,竭力掩盖事实的做法,柏杨的攻击行为就像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为了反对而反对,进而对孔子进行道德绑架,这并不是一个作家在书写历史时应有的态度。
一言蔽之,《中国人史纲》并不是一部严肃的通史著作。
平心而论,这部著作虽然存在诸多令人难以认同的观点,但优点也非常显著。
首先是文字流畅生动,没有繁琐冗长的引文考据,没有故作高深的大道理,在充分融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说故事的方式进行表达,因而通俗易懂,阅读感受极佳;评论尖锐深刻,柏杨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那些被统治者有意无意隐去的东西,全都被他揭穿撕破。
其次,在书写方式上富于创造。全书不以帝王年号而以公历纪年,以世纪分章,以问题分节,结构精练紧凑,为数众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在宏观背景下层次分明;每章结尾列出世界各国同时代的重大事件,方便读者理清历史时间线,横向对比东西方世界的发展状况,先进、落后一目了然。
从本质上讲,柏杨与中国近现代主流的平民知识分子并无太大区别。他们一方面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忠恕、仁爱”思想的继承者;另一方面,却对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文化加以批判,这种批判主要集中在孔子被后世儒家学派改造的思想层面,而对孔子本人始终保有崇敬之情。
柏杨受世人诟病之处在于,他不但抨击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还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抨击孔子的人格。这种论战式的武断又蛮横的道德判断,对孔子和儒家思想极尽贬毁的情绪化语言,大有哗众取宠之嫌。
“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我们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柏杨经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或许,他并没有意识到,对于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来说,他的行为不但不能恢复中华民族昔日的荣光,反而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他正在摧毁自己一直坚守并为之奋斗的最为宝贵的东西。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就是以“爱人”之心关心国事民瘼,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通过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来实现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正因为这种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基因里的儒家思想,使得中华民族经得起挫败,可以一再复兴。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怎样才能恢复中华民族昔日的荣光?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过一段非常朴实的话,他说:“小时候家里很苦,我就想让妈妈好一点。长大了有一个梦想,磨好豆腐给妈吃。”
什么是妈?
妈就是我们的家,妈就是我们的国家,妈就是我们的人民……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pdf(149+)
- 体验还行(535+)
- 中评多(75+)
- mobi(166+)
- 值得下载(280+)
- 收费(507+)
- 章节完整(547+)
下载评价
- 网友 潘***丽: ( 2025-01-06 20:02:19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屠***好: ( 2024-12-18 12:49:03 )
还行吧。
- 网友 国***舒: ( 2025-01-07 00:47:53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汪***豪: ( 2024-12-18 03:44:54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常***翠: ( 2024-12-17 06:04:41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融***华: ( 2024-12-13 17:45:35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师***怡: ( 2024-12-10 06:39:37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家***丝: ( 2024-12-20 07:57:29 )
好6666666
- 网友 林***艳: ( 2024-12-07 04:51:15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曾***文: ( 2024-12-18 09:04:44 )
五星好评哦
- 反腐倡廉警示读本:高官腐败案例剖析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媒体中的我们--聚焦上海大学课程思政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一生的读书计划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在迷茫的现实里突出重围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财税理论与政策(2020)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华图2016版全国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辅导用书:期货法律法规高分考点精析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2015省考铁道版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用书专用教材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唐摭言校证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保险"三步曲":你不知道的秘密 李慧玉 编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王天有史学论集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