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云海 -往日情怀:我的桥牌岁月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7 01:08:46

往日情怀:我的桥牌岁月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往日情怀:我的桥牌岁月精美图片
》往日情怀:我的桥牌岁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往日情怀:我的桥牌岁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434712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25.00
  • 纸张:轻型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7 01:08:46

寄语:

桥牌72副决胜牌局!棋圣 聂卫平 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台湾桥牌高手陈国榕和同为桥牌高手的漫画大师蔡志忠吐血整理!

20年桥牌生涯的完全精华!

72副决胜牌局!

因缘际会,学到了桥牌的基本技巧,从此桥牌成了笔者的*,也彻底改变了笔者的人生。为了桥牌,笔者放弃过工作,也放弃过爱情,如果没有桥牌,今天又会是如何呢?如果时光倒流,笔者相信,桥牌依旧是无悔的选择。

——陈国榕

52 张牌里面,看着自己手中的13 张牌,如何叫牌?决定终定约?如何精确首攻?如何正确防御?选择哪条概率*的路主打?就是:将未知的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未知、已知的已知的历程!

——蔡志忠

他(蔡志忠)也许会成为桥牌世界冠军……我对桥牌的喜爱是由衷的。打个比方,围棋是我的老婆,桥牌就是我的情人。我相信在蔡先生眼里,桥牌也和漫画一样,让他终身热爱。

——聂卫平


书籍目录:

序一  他也许会成为桥牌世界冠军 聂卫平 001

序二 点燃心中的太阳 蔡志忠 004

自序 桥味无穷 陈国榕 008

72 副牌局

01 有奖论对赛 002

02 错有错着 006

03 坏分配 009

04 陈年往事 013

05 吃尽补蛋 016

06 坚守原则 019

07 牙医谱 023

08 强迫中奖 027

09 吉星高照 031

10 部分定约之战 035

11 改弦易辙 039

12 天方夜谭之一 043

13 天方夜谭之二 046

14 未雨绸缪 049

15 天赐良机 053

16 左右逢源 057

17 菲京旧事 061

18 一线生机 065

19 造桥有方 068

20 合作无间 072

21 收之桑榆 076

22 不费功夫 080

23 因小失大 084

24 艺高胆大 088

25 颠倒乾坤 091

26 偷牌的方向 094

27 叫打俱佳 098

28 完美的防御 101

29 功亏一篑 104

30 得心应手 107

31 不分轩轾 111

32 兼容并包 115

33 掌握机会 119

34 一牌难忘 123

35 攻守俱佳 128

36 机不可失 132

37 关键的超墩 135

38 打法 139

39 殊途同归 143

40 莞尔篇 147

41 忙张与闲张 150

42 不必偷牌 153

43 请君入瓮 157

44 千虑一失 161

45 算无遗策 165

46 吉人天相 168

47 乐极生悲 173

48 长王牌的迷失 176

49 蛛丝马迹 180

50 断桥残血 184

51 再接再厉 188

52 履险如夷 192

53 洞烛机先 196

54 各有千秋 200

55 二枚腰 204

56 普腾杯后记之一 209

57 普腾杯后记之二 214

58 香港埠际赛之一 218

59 香港埠际赛之二 222

60 香港埠际赛之三 226

61 香港埠际赛之四 230

62 探囊取物 233

63 君山外记之一 237

64 君山外记之二 240

65 君山外记之三 244

66 君山外记之四 247

67 远东桥王之初试啼声 250

68 远东桥王之名扬四海 253

69 远东桥王之算无遗策 256

70 远东桥王之瞒天过海 260

71 远东桥王之精打细算 263

72 远东桥王之明察秋毫 267

附录 关于或然率的说明 270

跋 人生的第二把刷子 蔡志忠 273


作者介绍:

陈国榕

著名桥牌选手,多次代表台湾参加亚洲杯、百慕大桥牌大赛。

曾任南山人寿经理、三商人寿总稽核、美商万通集团英大人寿副总经理。 

 

蔡志忠,1948年生人, 1983年开始创作四格漫画,已有100多部作品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多种语种版本出版,销量超过了4000万册。近几年,蔡志忠和现代出版社合作推出了多本漫画国学作品,如《史记》、《老子》、《西游记》等,广受读者好评。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我和蔡先生相识于1989 年,记得那是在北京的中日围棋会馆。当时我却

并不知道他是一个漫画家、一个国学大师,只听说他的桥牌打得不错。于是第

一次见面时,我和他搭档,打了三副牌,感觉这个人确实是个高手。

我们的相识,就像两个音乐家碰到了知音一样,像《高山流水》的伯牙和

子期,也像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刘正风和曲洋。当然,我们俩并不是正

邪两派,不过我们也确实算各自领域里的高手,但在桥牌方面又惺惺相惜,并

通过桥牌以牌会友,从打牌的朋友变成了人生的朋友。就这样一直交往下来,

我们的友谊已经超过了25 年。

如果要我评价他的桥牌水平,我必须说,和他的漫画一样,也是大师级的

水平!我常常想,如果他专门去研究桥牌,如果给他充足的时间,定然会成为

世界冠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牌风格,蔡先生是出牌比较快的,而且会有出人意料的、独特的想法。他平时说话很风趣,但打牌时因为不许说话,所以显现不

出来。每次打完桥牌之后,大家会交流某一局的打法,因为他的水平高,所以

我们互相指点一下,对方马上就会明白。我跟他搭档的时候,好像都得了冠

军——如果不是搭档而是对手,那么好像一般是我得了冠军。

以前可以边打牌边吸烟,但后来室内全面禁烟,所以我们两个人经常会因

为吸烟,在室外相遇。虽然这样对打牌很不利,因为连贯的思路被打断了,但

谁让我们都戒不掉烟瘾呢。如果问谁的烟瘾大一些,那可能跟桥牌一样,不分

伯仲了。

但除了吸烟,我是不喝茶、不喝咖啡的,蔡先生则嗜咖啡如命,可是他又

不喜欢吃东西,和我正相反。即使每次我到了台湾,或者他来了北京,我们都

要聚在一起畅饮,他也很少吃东西。当然,他的酒量是很大的——也就是说,

他不吃,能喝,两个。

他的穿衣风格也比较,几乎可以说是不修边幅,但却自有一股仙风道

骨的感觉。因为我平时在穿戴上花的心思也很少,但外出会面还是会稍微修饰

一下,所以每当看到蔡先生的装束,我就有一种“他确实和我们不一样”的感

觉。但据我所知,他的身边美女如云哦。

我的职业是下围棋,很小就开始专心地训练、比赛,所以对社会上的很多

为人处世的东西不是很了解和注重,而蔡先生也是如此。所以当我们遇到一起,

聊的东西都很有共鸣,这也是每次见面都要开怀畅饮、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缘故

吧。而且,因为我们对对方都无所求,即“无欲则刚”,所以我们会成为很好

的朋友,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他的这本书值得推荐,不仅是因为他的桥牌水平很高,而且因为书的内容

很精彩,因为他这个人的人生故事很精彩。同时,我也希望借此机会能在中国

大力地推广桥牌,因为桥牌是一种非常高尚、高雅、高层次的智力上的体育运

动,不仅能提高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更能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别看打桥牌

时大家都不说话,但桥牌上的那种你来我往,风起云涌,一点都不亚于任何一种竞技运动。

我对桥牌的喜爱是由衷的。打个比方,围棋是我的老婆,桥牌就是我的情

人。我相信在蔡先生眼里,桥牌也和漫画一样,让他终身热爱。

中国在邓小平时代曾有过桥牌热,因为邓小平自己非常喜欢桥牌,依靠他

的个人魅力,就足以在当时刮起一股桥牌旋风。但对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

多的人口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如果现在国家能够自上而下地大力推广,如果

全民对桥牌的融入程度能像对待乒乓球一样,以中国人的智力水平来讲,我想

肯定能在世界上有非常好的成绩。

我个人在围棋上还算小有名气,有一些影响力,但在桥牌方面,我和蔡先

生的影响力都不如邓小平他老人家大。即使这样,我们依然希望可以为中国的

桥牌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2015 年12 月于北京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 台湾桥牌大师陈国榕、蔡志忠经典牌局!

★ 漫画大师蔡志忠倾情作图!

★ 棋圣聂卫平作序推荐!

他(蔡志忠)也许会成为桥牌世界冠军……我对桥牌的喜爱是由衷的。打个比方,围棋是我的老婆,桥牌就是我的情人。我相信在蔡先生眼里,桥牌也和漫画一样,让他终身热爱。

——聂卫平



精彩短评:

  • 作者:碳水终结者 发布时间:2014-09-20 18:36:51

    从表哥家里拿来,一直很喜欢,尤其是《伊豆的舞女》

  • 作者:人间洗具 发布时间:2020-05-22 16:38:16

    纸张和印刷都很好,然而太干巴了,主要内容是主席的讲话或是概念解释,几乎都是宏观的、口号性的内容。因此即使有些漫画和图表,通俗性仍然很差,甚至不如中学政治教材,教育作用有限。

  • 作者:Leon 发布时间:2017-03-14 12:01:02

    四星半,觉得缺少点理论分析的东西,可以阅读外国教材-镜头设计作为补充。

  • 作者:esse 发布时间:2011-07-17 07:53:35

    痛苦是经常的,而且是唯一永恒的。

  • 作者:cp 发布时间:2007-11-14 14:02:40

    一本带给人原始想象力的好书。

  • 作者:Ex 发布时间:2021-01-27 15:07:17

    看看高手是如何写作的,可与《重新打量每个生命》共读20210127部门图书室


深度书评:

  • 黄仁宇 vs. 柏杨 vs. 明月

    作者:车东@豆瓣 发布时间:2007-03-31 17:50:46

    最近看了3本关于明朝的书:

    《放宽历史的视界》 黄仁宇

    《中国人史纲》(下) 柏杨

    《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

    比较以后还是很有收获的:

    听明月讲故事很容易像看电视连续剧一样上瘾,即使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看明朝的历史,但好像很多事情好像仍在周围重演。

    柏杨显然很愤青,对各个朝代的得失做了很多精辟的总结,是很好看。

    但是看完了这2本书可能仍然不知道如何避免前人的错误,黄仁宇的《放宽历史的视界》还是说出了一些问题的关键,我感觉《放宽历史的视界》这本书的精华在后面新增的 《明《太宗实录》年终统计的再检讨》(上 中 下)3篇中。基本上是对明朝和当时的英国做了一次国家税收对比分析:明朝的税收构成很复杂,因为所有的项目大多不是使用货币,而是钱,粮,马,盐等项目一一列出的,虽然最后折算成银子大约是3000万两,是当时英国的10倍,但英国国王的账本上全部是以英镑为单位的,这就是农业社会和商业社会在统计和管理上的差距。经过了清朝改朝换代:到了清代,整个国家的总收入还是3000万两(300年间税收增长为零?而且人口增加2倍……),这个数值和当时英国国王的收入已经相差无几,而且英国国王收上钱,还可以向银行抵押贷款:1块钱可以当2块钱花,其资金的使用效率不言而喻。

    从本质上说:农业社会的国民性形成来源于地缘因素,15英寸年降水线几乎和长城平行说明:农业民族脱离了补给的底线注定无法长期深入游牧民族的领域。农业社会是不需要太高明(技术)的治理手段的,因为技术因素对于农业生产本身的提升非常有限。

    而相对于当时的西方社会:面向商业的工业发展使得各种为保护商业发展的制度得以成形。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法律大于皇权成为一个很基本要素:即使是国王欠了钱也是要还的。因此:英国的国王进行对外的战争都可以通过向银行贷款。美国南北战争中的的北方(可以参考一下《伟大的博弈》华尔街在南北战争中的表现),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都是类似的,而中国只能在基于低效率的税收体制上只能通过增加税收。而收上来的资金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送到前线也发挥不了相应的作用。明朝之败于满清,满清之败于列强都说明数量上的绝对值并不代表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商业社会的基础是法律保护财产私有制,而科学的量化管理技术则是必要的手段,因此完全不用依赖“道德”来治理。

  • 全书要点梳理|《上帝的手术刀》

    作者:海蓝仁 发布时间:2018-03-01 21:39:30

    一、希腊人最早的思考:泛生子

    最早从理性高度思考遗传现象本质的,是地中海边的古希腊人。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希波克拉底认为,遗传现象必然有着现实的物质基础,不需要用虚无缥缈的神祗来解释。在他们的想象里,遗传的本质是一种叫做泛生子(pangene)的微小颗粒。这种肉眼不可见的颗粒在先辈体内无处不在,忠实记录了先辈从形态到性格的各种性状,并且会在交配过程中进入后代体内。

    泛生子的概念从古希腊一直流传到近代,到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时候,他仍然借用泛生子的概念作为自然选择理论的遗传基础。

    二、达尔文:泛生子融合理论

    达尔文的泛生子融合理论:一个生物个体的所有器官、组织乃至细胞,都拥有自己专属的泛生子颗粒,在交配过程中,来自父母双方的泛生子融合在一起,共同决定了后代们五花八门的遗传性状。泛生子携带的生命蓝图一旦出错,就会导致后代遗传性状的“突变”,这就是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选择和最适者生存的物质基础。因为有突变,一代代生物个体才会具有微小但能稳定遗传的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生物个体在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的能力,并最终导致最适者生存。

    在宗教界看来,达尔文的学说亵渎了人类万物之灵的神圣性,把传说中按照自己的模样造人的上帝置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

    科学界也提出严肃批评。

    热力学创始人之一、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当时估算出地球的年龄至多不会超过一亿年,这时间远远不够积累出达尔文进化论所需要的五花八门的遗传突变。

    古生物学家认为,按照进化论,地球上必然存在许许多多物种之间的中间形态,那么它们的化石在哪里?

    苏格兰工程师、爱丁堡大学教授亨利·弗莱明·詹金(Henry Fleeming Jenkin)说,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的遗传物质需要经历漫长、微笑的突变过程,才能产生足够显著的形状变化,最终造就地球上千万种五花八门的物种。但是按照泛生子融合理论,父母体内泛生子的微小变化会在交配繁衍中“稀释”不见,这和自然选择理论是相悖的。

    三、孟德尔的豌豆实验:颗粒遗传理论

    1854年,奥匈帝国边陲的圣托马斯修道院后院,消瘦的中年神父格里高利·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1822-1884)种下了一批豌豆。

    他把杂交试验一共进行了五六代,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他照料者上万株豌豆。他发现了不同性状之间大约3:1的比例。

    孟德尔试验的最大价值,在于说明遗传信息在一代代的传递过程中不存在像液体一样的融合和稀释,而是以某种坚硬的“颗粒”形态存在。每一次生物交配,都意味着遗传信息“颗粒”的重新分离和组合。

    孟德尔把携带父母遗传信息的物质简单称为“遗传因子”。到了20世纪初,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又被重新命名为“基因”(gene)。“gene”一词是从“泛生子”(pangene)简化而来的,由中国第一代遗传学家谈家桢翻译成中文“基因”。

    一个遗憾:

    尽管达尔文进化论和孟德尔颗粒遗传理论几乎出现在同一时代——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发表相距仅有短短6年,但事实上直到70多年后的20世纪30年代两者才真正被联系在一起。

    四、围猎遗传因子

    1944年,加拿大裔美国籍细菌学家埃弗里(Oswald Theodore Avery)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就是遗传物质,但大家还是将信将疑。反对者质疑也许埃弗里提取出的DNA携带了极其微量的、现有技术无法检测出来的蛋白质。

    1952年,两位美国科学家艾尔弗雷德·赫尔希(Alfred Hershey)和助手玛莎·蔡斯(Martha Chase)用不同思路重新证明了DNA,而非蛋白质才是遗传物质。

    五、现代生物学的开端

    1953年,四位科学家詹姆斯·沃森(James D. Watson)、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莫里斯·威尔金斯(Maurice Wilkins)和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发现了DNA双螺旋模型,遗传信息的记录和传递方式大白于天下。这被认为是现代生物学的开端。

    六、DNA如何指导生命体生产蛋白质?

    构成方式较为单调、结构也很简洁的DNA分子,是怎样指导生命体生产出各种各样的蛋白质,从而决定生命性状的?

    大爆炸理论发明者、物理学家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对DNA双螺旋也非常着迷,他推测DNA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本原则是相邻三个碱基的序列形成一个独特的密码子,用来指代一种独一无二的氨基酸。

    他的推理精确得不可思议——所有地球上的生命都用了三碱基密码子来指导氨基酸的装配序列和蛋白质的生产。

    哈尔·霍拉纳(Har Khorana)利用更复杂的长链核酸序列,证明了只能是三碱基序列对应一个氨基酸。接下来几年里,许多研究机构之间的白热化竞争最终解密了三碱基密码子全部64种组合所携带的信息。

    遗传的秘密: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遗传信息的最小单位——基因,以碱基序列的形式存在于细长的DNA分子上。

    DNA分子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半保留复制,将遗传信息忠实地传递给了每一个后代。

    基因通过三碱基对应一个氨基酸的形式,决定了氨基酸的装配序列和蛋白质的生产。

    蛋白质催化了生物体内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从而让生物体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状。

    人类基因组DNA中90%的碱基序列并不用来制造任何蛋白质,但是这些看似无用的“垃圾”DNA为遗传的秘密提供了新的复杂度:很多不直接参与蛋白质制造的DNA能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蛋白质合成的调节中去,保证了生物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出合适数量的蛋白质分子。

    七、中心法则

    DNA并不会直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它首先根据碱基互补的原则,以自己为模板制造一条RNA长链,再根据三碱基对应一个氨基酸的原则制造蛋白质。这就是中心法则。

    八、艾滋病也可以天生免疫

    差不多有1%的白人天生具有对艾滋病的免疫力,这是因为HIV入侵人类免疫细胞过程中,需要首先借助免疫细胞表面的一些“路标”蛋白来指明方向,这些蛋白中包括一个名为CCR5的蛋白。在天生带有艾滋病保护伞的1%幸运儿上,编码CCR5蛋白的基因出现了功能突变,因此这个“路标”蛋白无法被HIV识别,人体的免疫细胞也就天然具备了将病毒拒之门外的抵御能力。

    九、“柏林病人”

    1995年,德国人蒂莫西·雷·布朗(Timothy Ray Brown)被确诊为艾滋病。在2006年,他又患上致命性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但这两种致命疾病的结合却给他带来了重获新生的机会。

    他的主治医生格罗·修特(Gero Huetter)打算“一石二鸟”。他建议,彻底清扫掉布朗体内带有艾滋病毒同时又已经癌变的骨髓细胞,再专门选择CCR5基因变异的骨髓捐献者,给布朗进行骨髓移植。

    这一方案几经波折后,彻底治愈了布朗的艾滋病,布朗也因此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彻底摆脱艾滋病困扰的患者。(注:截止本书发表时,后续不知道,但肯定是第一个了。)

    十、基因入药的开始

    1990年,基因疗法首次取得成功。美国国家卫生院的威廉·安德森医生开展了针对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的基因治疗,4岁的小女孩德希尔瓦手术圆满完成。

    然而看上去很美妙的基因治疗,至今仍然停留在纸面上。从基因疗法首次被应用于人体的1990年算起,全世界通过基因治疗得以重获健康的幸运儿不超过千人。

    90年代的基因治疗充满了喧嚣和泡沫,是革命性的概念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商业利益在驱动着这个领域大跃进,而不是清晰的临床结论。到2000年全世界开展了超过500个基因治疗临床试验,超过4000名患者参与其中,但全部以失败告终,没有一项顺利推进到大规模临床应用阶段。

    基因治疗的逻辑:首先将特定的人体细胞从体内取出,利用病毒工具将DNA片段送入细胞内,再将接受过基因编辑、部分恢复正常机能的细胞送入人体。

    十一、基因治疗降温

    1999年9月17日,18岁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男孩杰西·基辛格(Jesse Gelsinger)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参加一项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时去世。这是自1990年安德森医生的历史性试验后,基因治疗诞生近10年间的第一例死亡病例。《纽约时报》用“一场生物技术带来的死亡”(a biotech death)来描述这场悲剧。

    杰西·基辛格之死让人们对基因治疗的狂热迅速降温。

    2003年,5名正在接受基因治疗的儿童患上了白血病。(背景:伦敦和巴黎的医生们受到安德森医生试验的鼓舞,也计划用基因疗法治疗儿童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这项计划开始于1997年。)

    各国监管机构立刻叫停了所有正在进行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并组织强有力的委员会负责对基因治疗的临床申请进行审核。

    严格审查之后发现,绝大多数科学家和医生的职业操守和专业技能是经得起考验的,各国又陆续恢复了基因治疗试验。不过公众对基因疗法已经产生了恐慌和不信任感。

    十二、基因编辑的诞生

    人们发现,“缺啥补啥”的粗暴手术思路不能解决问题,于是转向对遗传物质进行更为精细的手术操作,“基因编辑”的概念应运而生。

    基因编辑的逻辑:通过某种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操作,精确修复出现遗传变异的基因,从根本上阻止遗传疾病的产生。

    基因编辑工具三件套:

    基因组GPS:锌手指蛋白组合;

    基因组剪刀:FokⅠ蛋白的剪切模块;

    基因组针线:细胞内天然存在的两套DNA断点修复机制。

    十三、基因编程时代开启

    2011年,华裔科学家张峰与合作者设计并组装出了全新的“神话”蛋白,并证明它可以精确定位人类基因组并调节临近基因的表达。

    2012年,名为“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的新技术诞生,大家用首字母组合“CRISPR”来称呼它。

    十四、人类已经离不开转基因技术

    糖尿病人使用的胰岛素大多是经由转基因技术改造的细菌生产的;

    乙肝疫苗大多数时候是用转基因酵母生产的;

    我们日常喝的酸奶和啤酒也有转基因技术的贡献。

    十五、基因技术的争议与风险

    1. 基因的边界在哪里?

    把基因编辑从“治疗”范畴推广到“预防”领域看起来有毋庸置疑的合理性,但操作起来却大大延伸了这项技术的适用范围。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基因治疗和基因编辑的边界在哪里?

    如果仅仅因为自己的一个基因突变有1%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就要求修复风险基因合理不合理?如果合理的话,那有万分之一的风险能不能做基因手术呢?百万分之一呢?反过来,如果这些情况下不应该随便动手术刀的话,那多大的患病风险才合适?

    2. 更要命的是,一旦“治疗”和“预防”之间的栅栏被打开,“预防”到“改善”的窗户纸一捅就破!

    比如,一个人能否要求提前编辑自己的某个基因(PCSK9),防止自己在数十年后因为脑中风或者心肌梗死而死?

    如果上述修改得到允许,也就意味着一个人可以通过基因手术获得更健康的身体。那要是ta想获得更多的肌肉、更高的个子、金发、双眼皮、高鼻梁呢?更甚者,ta想要智商、语言能力、分析能力、领导气质呢?

    3. 还可能加剧不平等!

    如果说现在的寒门之子通过自身努力还能获得一定机会的阶层跃进,那么当基因编辑介入后会怎样呢?

    如果有钱人的孩子早早接受了基因手术的“改善”(毫无疑问富裕的他们拥有更多的优先机会),他们就可能获得从外貌到智力各个方面的全面“碾压”优势,而且这些优势还会写进基因里,可以遗传,那么恐怕寒门的末日就真的来了。

    4. 利用基因编辑不断“溯源”改造,人还是人吗?

    一旦基因编辑的技术问题得到解决,技术应用瓜熟蒂落,人类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预防和改善的年龄就会越来越早:从成年人到孩子、从孩子到婴儿、从婴儿到胎儿、从胎儿到受精卵、从受精卵到精子和卵子。

    基因编辑未来推演的尽头,就是直接对人类生殖细胞进行编辑。因为这时进行基因修改和编辑的效率是最高的,只需要修改一个细胞,长大成人后身体内上百万亿个细胞就都会携带新的遗传性状。

    一旦走上这条路,人类就将开始摆脱自然历史留给我们的印迹,开始进行对自身的自我创造。我们很有可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创造后代,比如按今天的审美批量造出高个子、白皮肤、双眼皮、高智商、有专注力、语言能力强的孩子,这是满足社会要求和家庭期待的工具,还是独立的智慧生命呢?

    5. 还可能导致人类灭绝!

    在某个环境下看似有害的基因突变,在不同环境中也许就会变成优势基因。在某个历史时期无用甚至有害的性状,当地球环境沧海桑田后也许就是维系后代生存的命脉。

    而基因编辑的广泛应用很可能会毫不留情地去除那些对于当下生活环境有害的基因突变,人类基因库的多样性将不复存在。一旦地球环境发生突变,作为整个物种的人类将失去抗御风险的能力,面临灭顶之灾。

    十六、伦理争议与批评一直都在

    过去20年,伦理语境下的争论和批评一直伴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

    1996年,克隆羊“多利”诞生,各国政府迅速通过了禁止克隆人的法律条文。

    2001年,美国总统小布什签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国联邦经费用于发展新的人类胚胎干细胞。

    2013年,哈佛大学因两只灵长类动物非正常死亡,彻底关闭了校内的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欧美许多研究机构中对灵长类的研究也愈发受到限制。

    2015年3月,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先驱之一、哈佛大学教授乔治·丘奇的实验室被发现正在人类卵细胞中尝试编辑人类基因组,很快《自然》《科学》等杂志发文警告其中的安全和伦理风险,并呼吁立刻停止尝试。

    同年4月,中国中山大学黄军的实验室在受精的人类胚胎中进行了基因编辑,被批评是在修改与创造人类。

    来自宗教界、法律界和大众的批评:

    轻启对人类自身的遗传改造,将会从根本上动摇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到底什么才是人?如果混合了来自其他生物的基因,人还是人吗?

    修改人类基因是否会造成永久性的阶级分化和不平等?

    父母和医生替孩子决定他们的基因,这样做是不是不道德?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不亏(138+)
  • 购买多(237+)
  • 愉快的找书体验(512+)
  • 一般般(442+)
  • 目录完整(344+)
  • 章节完整(108+)
  • mobi(256+)
  • 无漏页(620+)
  • 中评(606+)
  • 三星好评(542+)
  • 服务好(359+)

下载评价

  • 网友 养***秋: ( 2024-12-13 15:32:35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龚***湄: ( 2024-12-17 17:08:48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方***旋: ( 2025-01-01 17:19:43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邱***洋: ( 2024-12-20 09:32:59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宫***玉: ( 2024-12-28 20:57:54 )

    我说完了。

  • 网友 师***怡: ( 2024-12-09 04:20:54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汪***豪: ( 2024-12-13 21:11:14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师***怀: ( 2024-12-10 14:59:58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权***颜: ( 2024-12-26 14:27:25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冉***兮: ( 2024-12-15 17:34:26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堵***洁: ( 2024-12-17 16:16:30 )

    好用,支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