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为设计 颠覆性设计思维与设计哲学 *2版 思维商业设计思维书籍 技术组织流程环境思维方式设计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一切皆为设计 颠覆性设计思维与设计哲学 *2版 思维商业设计思维书籍 技术组织流程环境思维方式设计精美图片
》一切皆为设计 颠覆性设计思维与设计哲学 *2版 思维商业设计思维书籍 技术组织流程环境思维方式设计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一切皆为设计 颠覆性设计思维与设计哲学 *2版 思维商业设计思维书籍 技术组织流程环境思维方式设计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1547894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3
  • 页数:280
  • 价格:52.5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7 01:09:19

内容简介:

人类并没有发现火,而是设计了火。设计不是简单地由电脑程序操作出的既定结果,也不是单纯地由想象激发的艺术品。当我们创造出新的事物如技术、组织、流程、环境、思维方式或系统时,我们就是在从事设计的工作。

以这个广阔的视角出发,本书作者哈罗德·尼尔森和艾瑞克·司杜特曼对这个自然而古老的人类能力开展了全新的探索,重新定义与推动了一个新的设计哲学观点,深入讲解了设计者和领导者应具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且教导其分辨与反思设计的邪恶与荣耀。

《一切皆为设计》虽然不提供设计实践的具体模型与配方,但是却讨论了有别于科学与艺术的第三种人类行为与探索文化——设计——的核心。因此,本书所倡导的设计思维适用于众多领域,从平面、建筑等传统设计领域到教育、医疗、政策运作等非传统设计领域,无所不包。

无论是传统设计领域的从业者,还是来自非传统设计领域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都能以一种设计思维来看待自己对自己所在领域的责任与义务,掌握融入与改变世界的能力,最终成为自己人生的设计师。


书籍目录:

导 论

创世记中描述的创造从未间断过。作为人类,我们不断创造来帮助我们重塑所知世界的现实和本质。当我们创造出新的事物如技术、组织、流程、环境、思维方式或系统时,我们就是在从事设计的工作。

第一部分 最初的传统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人类的成就贴上“发现”的标签,而不是“设计”的,这么做揭示了我们传统中存在一种很严重的偏见,即将“观察”凌驾于“想象”之上。人们在争论达芬奇到底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时,往往忽略了他归根结底其实是一名设计师的事实。

第1章 最初的传统:整合性设计思维

第二部分 基础理论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任何新的思考方式都应该由新的范例确认(Kuhn,1962),但是找到一些基础理论以使新的探究文化得以立足也同样重要。我们接下来论述的设计本质就是设计方法的支持平台。

我们认为本部分的章节包括了重大的且对设计文化起支撑性作用的理念。研读这些基础概念将会帮助设计者或设计的拥护者,了解让真实设计探究和行动得以繁盛的必要条件。

第2章 终极独特

第3章 服务

第4章 系统论

第5章 整体论

第三部分 基本技能

设计的基本技能是很简单的“做中学”。它们需要不断地练习。实际上,这些技能的习得跟人们做运动及修习艺术或音乐等方面的基本技能的方式是一样的。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并不是因为我们要抵达一个终点,而是因为我们要去经历一个刺激而持续的过程。其成就是通过优点和质量来衡量的。

第6章 渴求

第7章 诠释和测量

第8章 想象和沟通

第9章 判断

第10章 组合和连接

第11章 工艺和材料

第四部分 形而上学

每个设计师都必须对生活中的设计方法所延伸出的大量的形而上学问题进行思考。这样的问题包括了设定设计边界、判断设计卓越性、界定设计师在设计成果上的责任,以及如何面对设计固有的美好和邪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利益相关者、整个社会以及他们自己,出色的设计师应承担对这些主题的意义和结果进行持续性反思的义务。

第12章 设计之恶

第13章 设计之荣耀

第14章 设计之保证人(神)

第五部分 聚拢

将事物系统式地聚拢到一起有两种迥异的方式。第一种是通过关系——对比相似性和差异。第二种是通过联系——绑定或连接在一起。因此,聚拢就是什么可以确定事物是相似的以及什么可以将不同的事物绑定在一起。

第15章 成为设计师

第16章 作为设计师

后 记 未来之路

设计已经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同样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设计能力是一种以显著方式融入与重塑世界的能力,是设计师及全人类应掌握的基本生存技能。追求本书所提出的设计意图和目的是一种终生承诺,这个承诺针对的是我们所参与的最重要的设计过程之一,即我们自己的人生设计。


作者介绍:

[美]哈罗德·尼尔森(Harold G.Nelson)

Ф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拿到了建筑学位,之后转投社会系统科学专业。曾任系统科学教授。

Ф 他是第一个在论文中把设计与系统论结合思考的人。

[美]艾瑞克·司杜特曼(Erik Stolerman)

Ф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Ф他的主要工作涉及交互性、交互设计、人机交互、设计实践、哲学和理论设计等方面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人类并没有发现火,而是设计了火。设计不是简单地由电脑程序操作出的既定结果,也不是单纯地由想象激发的艺术品。当我们创造出新的事物如技术、组织、流程、环境、思维方式或系统时,我们就是在从事设计的工作。

以这个广阔的视角出发,本书作者哈罗德·尼尔森和艾瑞克·司杜特曼对这个自然而古老的人类能力开展了全新的探索,重新定义与推动了一个新的设计哲学观点,深入讲解了设计者和领导者应具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且教导其分辨与反思设计的邪恶与荣耀。

《一切皆为设计》虽然不提供设计实践的具体模型与配方,但是却讨论了有别于科学与艺术的第三种人类行为与探索文化——设计——的核心。因此,本书所倡导的设计思维适用于众多领域,从平面、建筑等传统设计领域到教育、医疗、政策运作等非传统设计领域,无所不包。

无论是传统设计领域的从业者,还是来自非传统设计领域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都能以一种设计思维来看待自己对自己所在领域的责任与义务,掌握融入与改变世界的能力,最终成为自己人生的设计师。


精彩短评:

  • 作者:小暗黑同学 发布时间:2022-04-26 00:12:11

    和产品方法论一起读的,都是设计学科的总纲式著作,从学科角度讨论设计,以及其能力模型,最重要的启发是设计能力的核心是设计判断,但实践性不如产品学科里的产品方法论

  • 作者:Doris-peach 发布时间:2019-08-10 13:39:02

    设计需要的是我们走一条不同的路。

  •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14 18:30:42

    HD 好晦涩,一看不简单

  • 作者:梵小凡 发布时间:2022-12-14 10:42:22

    发现买的都是最新版本了。都是常见昆虫,非常详细的描述了它的一生及特性,插图精美,最后还有真实照片和小实验,适合低年龄启蒙

  • 作者:Ryan-j 发布时间:2022-08-24 22:11:19

    因为翻译很烂,所以全本书很难读。不过看英文的话,应该是本比较通俗易懂的书。全书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来看待广义的设计,算是小写的design。全书一直将设计放在各种维度中,来思考其定义和意义,以及设计师的使命,如与科学的关系对比,设计师的学习和成长,设计过程、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哲学思维等。

    角度蛮新颖的,非常适合设计师一读,不过如果有条件,建议读原文吧。

  • 作者:Asteroid 发布时间:2024-03-18 16:00:01

    有点看头。理念书,不过作者定义本书是一本关于设计文化的书,不止是理念。 看了小半,懒得看了暂时。240318于zd


深度书评:

  • 家庭系统中的边界(一)

    作者:uandiboth 发布时间:2021-01-27 21:22:47

    《热锅上的家庭》中有一句话,一个人所知道的形式就是,他所认知的形式。

    近一年来,我越来越感觉到这句话的正确性,尤其是在面对代际关系的问题时。

    八零后到九零后这两代,与六零后、七零后的父母之间,对待很多人生中的重要问题,观念经常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对待婚姻和家庭。

    如今不急于进入婚姻的年轻人很多,有的觉得自己生活自由快乐,不想被另外一个人打扰;有的觉得结婚生子带来的生活压力太大,自己无法负担;可能还有一些像我这样的,觉得自己身上还有很多未解决未修通的问题,不想将这些问题带入婚姻之中甚至亲子关系中。

    但父母们往往不这样想。最常见的观念是:你这么想,是因为你没结婚/没孩子,等到结婚了/有孩子了你会发现还是结婚好;结婚不就是一种帮你分担生活压力的途径吗;有什么难的,我们当年条件那么差,孩子不也养这么大了吗……

    似乎对于很多父母而言,婚姻是一把万能钥匙,你所面临的很多问题,等到结婚了自然而然就可以解决了。

    这样的想法有其建立基础。在一般人尤其是老一辈的家庭观念里,夫妻是一体的,双方财务共享,交际圈重叠,孝敬双方父母,帮彼此解决困难和问题,生活中无论是有形资产还是那些看不见但能够感受到的比如快乐、激情、压力或是痛苦都处于一种混乱却和谐的一致状态,你的就是我的不分彼此,也绝不可以分彼此——“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个“一家人”也包含了夫妻双方的原生家庭。等到有了孩子,也自然而然地加入到这个完全融为一体的系统中。

    倒不是人们刻意这样想这样做,而是在中国这样自古以来以家庭而不是个人为最小单位的社会模式下,这样的“一体化”观念一代一代自动传递,成为了每一代人的集体潜意识。

    我知道的就是我见到的,我从来没见过没听说过的东西我自然不知道,甚至我都不知道我不知道它——所谓的‘unknown unknown’。你说“个体”“独立”“边界”……那都是什么东西?

    这就导致了中国社会家庭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模式:家庭成员间边界不清,乃至个体(往往是孩子最严重)的边界损毁。

    家庭系统中的边界问题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

    共生:一种共生状态表现为夫妻中的一方将自我感受强加于另一方身上,或是父母将自我感受强加于孩子身上。我的感觉就是你的感觉,我的想法就是你的想法,我们的内在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有一个梗是“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我们都当做笑话来调侃,但实际上很多情况比这个严重得多。我听说过一个案例,一个孩子从小不被家长承认自我感受,导致长大后的严重抑郁和自残行为。

    在这样的模式下长大的孩子,会对自我感知产生混乱,在心理上与父母产生捆绑,想要挣脱但无法挣脱,没有出口的混乱和怀疑最终会导向自己,产生内在的心理问题。

    另外一种共生状态表现为,将帮助家庭成员解决其问题理所应当地视为自己的责任,或是相反,理所应当地期待家庭系统中的其他人来帮助解决自己的问题。

    经常出现在不同层级的家庭系统中,比如年轻一代夫妻之间出现感情问题,其中一方或者双方的原生家庭强行参与进来,“劝和”或是“劝离”。

    这样的情况中,年轻一代其实从未真正从原生家庭中独立出来,即使物理上产生了距离,但在心理上,父母和子女仍然紧密纠缠在一起。

    控制:具体表现为侵犯隐私、不允许任何的“出格”或是与家庭整体价值观不一致的想法或行为、言语上的打压泼冷水、情绪勒索等等。

    后面两种与前两种相比,控制感不那么明显,但目标是一致的:由于害怕家庭系统中的一方(最常见的仍然是孩子)的成长独立,通过贬低其取得的成就乃至人格,或是不断索取对方的关注和精神投入,来获得心理上的掌控感,以避免对方从自己身边或是从家庭系统中分化、脱离出去。

    三角:夫妻双方在感情上相互疏离,在孤独感和不安全感的驱使下,有意或无意间使孩子过度涉入夫妻之间的关系。常常体现为一方拉拢孩子与自己站在统一战线,共同疏远或者攻击另外一方。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被动地获得了超出自己年龄和能力范围的心理意义,负担起了本该属于父母一方或是双方的责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被疏离一方的替代品。

    这也有可能导致父母与孩子在心理角色上的颠倒——父母成为需要被安抚、被照顾、被陪伴、被保护的一方,而孩子则被迫迅速“成熟”起来,成为不断提供情绪价值的一方。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边界问题,家庭系统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深受其影响。我之所以强调对孩子的影响最大,是因为孩子在一个家庭中处于心理最弱势的一方:在拥有足够成熟的心智之前,尤其是学龄前,孩子接受的几乎完全是来自家庭系统,也就是父母的价值观。

    这也是来自原生家庭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会进行代际传递的原因——就像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观念和事实一样,他们同时也学到了冲突与压力的情绪模式。

  • 意识01:心灵哲学中的意识问题

    作者:光影尘迹 发布时间:2019-03-22 12:08:10

    献给心理学习共同体。是不是选择任何一个方向,都会游向同一个宿命?

    全文5420字,阅读需10分钟。来源:微信公众号:源思想

    00引子

    每谈到意识,人们就会自然的发出终结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往何处”。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随意地使用意识来表述自己的感觉和体验。就如David Chalmers所言

    [i]

    ,“意识体验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但同时也是最难以理解的东西(Chalmers, 1995a:200)。” 或许人类意识真的是最后幸存下来的不解之谜吧(Dennett, 1991:21)。

    02物质与意识

    古往今来,对于意识问题

    [ii]

    ,各种哲学争论可以分为两类,即

    一元论

    二元论

    一元论中,一部分理论强调精神、一部分强调物质、还有一部认为没有什么物质、精神,他们都是中性元素。极端点,就分成了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中立一元论

    唯物主义的代表理论是

    同一论

    (identity theory),也就是心理状态等同于物理状态,比如说,意识就是大脑的活动

    [iii]

    。除此之外,唯物主义还包括

    物理主义

    :认为一切心理都可还原为物理科学;

    功能主义

    :即认为心理状态等同于功能状态

    [iv]

    副现象论

    (epiphenomenalism):意识是物理现象伴生之物,但对物理世界不产生任何影响,即意识对人这个机器的运作不产生任何影响,纯粹只是一种多余的副产品。

    而一元论中值得一提的还有

    消除主义

    :我们熟知的心理状态(信念、欲望、痛觉)根本不存在;

    反身一元论

    :精神和物质是同一现实的两个互补;

    异常一元论

    :可以理解成一种非还原性物理主义,认为心理状态的关系不能通过严格物理定律来描述……

    二元论的典型代表就是笛卡尔了,他的二元论是一种

    实体二元论

    (substance dualism),即世界由思维和物质两种元素构成,但它们相互独立。与之相对的是

    属性二元论

    (property

    dualism)——世界只由物质组成,但物质具有物理属性和精神属性。

    但就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二元论并没有解决问题。试问,“心灵不过是大脑的活动”这样的说法不仍然没有解释任何东西吗?心灵不依旧是存在于机器中的幽灵吗(Gilbert, 1949)?也难怪Daniel Dennett会说“接受二元论就等于放弃(Dennett, 1991:37)。”

    03 笛卡尔剧场

    尽管当今几乎没有人承认自己是二元论者,但二元论的观点是那么的深入人心,难以避免,以至于Dennett创造了一个词——“笛卡尔唯物主义”来讽刺那些假装成唯物主义者但骨子里还是依赖二元论的理论。比如与之论战的Chalmers

    自然主义

    (naturalistic dualism)。

    为了检验你是不是虚伪的笛卡尔唯物主义者,我们想象一根蓝色香蕉的不同面,然后在心里旋转它。

    好,试问,你是否感觉到一根旋转的香蕉被投射到了思维的荧屏上?

    显然,心理表象的这个说法是如此有诱惑力,以至于我们都信了。那么,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屏幕在哪里?

    如果你是一个看着屏幕的意识实体,那么内在的你就会有内在的脑和内在的眼,里面有会有一个内在的屏幕和另一个内在的你,如此一来,就是个无限回推的“级联侏儒”。

    除开上述的

    侏儒问题

    (homunculus problem),还有一个棘手的事情,我们是怎么感受到蓝色的?蓝色的体验发生在哪里?这可和看见蓝色不同。换句话说,我们的客观加工过程是怎样产生主观体验的?

    你可能会很容易延续之前的荧屏观点——被Dennett称为“

    笛卡尔剧场

    ”的东西,认为输入的信息被转换成了蓝色图画映在了彩色屏幕上。于是,你创造了一个布满色素的荧屏和一个小人。可这还是不行的呀。或许就如Dennett所言,大脑并不需要蓝色素,只是每当我们考虑到思维屏幕时,总会以为有什么东西一定得是蓝色的。

    你看,仔细思考思考,你潜意识不也是个二元论者!而这样笛卡尔剧场之所以诱人,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总是有一些是觉知不到的。既然这样,那对我们来说,用一个思维屏幕把意识到的和意识不到的隔开,不就简单了吗。

    我们继续以蓝色香蕉为例。除开“脑中的电影(Damasio, 1999)”、“眼前所见的生动世界图画(Crick, 1994:159)”这样的笛卡尔剧场外,还存在一种可能,即我们看到的是在脑子被表征的思维图片。

    但对于Dennett来说,这是视知觉最终产品的“最难抗拒的模型”和“想象的通病”(Dennett, 1991:52)。毕竟,当你意识到大部分视觉是无意识的,那么请问这样的表征是否进入意识?如果你依旧坚持,那么就请找到它的神经相关物,也就是神经元相关性 (NCC),而这也是认知神经科学在做的事。但倘若并没有这样的图画该怎么办?事实上,这在视觉表征上确确实实遇到了麻烦。

    一眼望去,你可以看到事物的所有细节吗?显然不能。可就如詹姆斯所发问的那样,

    “我们对这些细节一无所知,为什么就能感觉到物体并得出结论呢?就好像物体是一个连续体、封闭体一样。应该有缝隙存在啊——但我们从未感受到(James, 1890, i:488)。”

    可能这只是一种信息缺少罢了,也可能是大脑自己填充了缝隙。

    就填充来说,盲点研究似乎很有说服力。把一个小问题精准投射到盲点,可以让他从视野消失掉,而物体所在的位置,我们看到的就只是背景的延伸。那这不就说明是大脑自己填充了缝隙么?

    Dennett可不这样认为,他将之称为“发育不全的笛卡尔式唯物主义呆板的赠品(Dennett, 1991:344)”。试问,当你走进一个贴满玛丽莲梦露的房间,你一眼就看出来,这些画一模一样。但如果有一张被恶性涂鸦了呢,想必,你也能很快意识到不同。你可能会说,你看到了房间所有细节,但事实是这样吗?

    要想辨认一张画,就得直接观察它,而与此同时,其他的画就相当于一堆模糊的点。你在扫视过程中,不断确定这是梦露,这也是,这些都是。可当你能判断一张是梦露的时候,即便你没有确定其他也是梦露,你的大脑也会迫不及待下结论,把所有的区域贴上梦露的标签。而你所能看到的涂鸦,是异常检测的结果。

    但问题是,给你的感觉可不是这样的。外部世界确实有成百上千的画像,而它们确实是你所看到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你脑子有一模一样的梦露的表征。你脑子表征的是“那里有成百的画像”,即“无论你多么清晰地感觉自己看到了所有的细节,那些细节都在外部世界,而不是在你的脑中(Dennett, 1991:355)”。

    当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知觉理论可丰富着呢

    [v]

    那没有了笛卡尔剧场,我们还有什么其他选择吗?在下节的意识理论中会具体讨论。

    04 感受性

    我们先回到意识内容,哲学家们将“意识”用于四个主题:一般知识(knowledge ingeneral),意向性(intentionality),内省(以及它专门产生的知识)(introspection)和现象经验(phenomenal experience) (Lormand,2016)......

    其中最有趣的自然是现象经验问题。试问,作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感觉?

    Thomas Nagel提出蝙蝠的主要原因是蝙蝠和人的感觉系统完全不同,它的世界我们难以想象。那么,作为蝙蝠的感觉会像是Dawkins所说的,和视觉的感觉一致吗?

    Nagel(1986)认为,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一只蝙蝠的感觉像什么。即使我们知道所有蝙蝠看世界的原理,我们也永远无法拥有用声呐看世界的经验。而这种差异不是来源于物质的差异,即便我们都是人,你也无法知道我的感觉经验像什么。而这也就是Ned Block所称的现象意识(phenomenal consciousness),可以近似理解为体验。

    那这样的话,我们可能会说,每个人对于同一事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而这种被哲学家称为

    感受性

    (quality)的东西肯定是存在的。

    这看起来是相当正确的,但Dennett试图说服人们,“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感受性”(Dennett, 1988:74)。

    但他否认的是感受性的实在性。比如,我们可以把一枚硬币经验为椭圆形,但我们不能说存在椭圆性感受本身。他认为如果感受性存在,那么我们就一定可以把它用科学的方式解释,而这样的话,我们所说的那种难以言表的、主观的原始感受只是一种错觉。

    我们可以问问,喜欢喝啤酒的人,他们喜欢的啤酒味道是第一次接触的第一口味道,还是其他味道呢?想必第一口肯定是不习惯的,甚至是不好喝的。那你可以问他,那第一口和现在喝的究竟有什么变化呢,他所喜欢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味道呢?我们可以发现,我们通常会以含糊不清和前后不连贯的方式去思考我们的感受,而感受性的加入反而使得整个问题更加混乱。

    为反驳物理主义,那我们再思考一个Flank Jackson提出的“

    黑白玛丽

    ”实验。

    已知玛丽是个神经生理学,她知晓一切关于颜色知觉和与之相关的所有知识。但问题是她从小到大都呆着黑白房间里,从来就没有接触过除了黑白以外的任何颜色。但有一天,她走出房间,第一次看到红色,会发生什么?她会惊讶吗?他会掌握关于颜色的新知识吗?

    Jackson认为,玛丽肯定会学到新的东西,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得有颜色的感受性(Jackson, 1986)。那么,这也就说明有关世界的物理事实并非是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情况是这样吗?

    Dennett反问,如果我们给玛丽一根蓝色的香蕉,那玛丽会上当吗?显然不会,她会说“嘿,休想骗我!香蕉是黄色的,但这东西是蓝色的(Dennett, 1991:399)。”而我们之前之所以会觉得玛丽会产生新知识,是因为我们根本无法让玛丽知道关于色彩的一切可以被知道的知识,Jackson把我们都哄骗了。

    为了让我们更容易想象玛丽掌握了所有物理知识,Dennett发明了“

    标准Mark 19机器人

    (a standard Mark 19 robot)”,这样的话,玛丽变成了机器人玛丽,她有着关于颜色知觉的所有硬件,但她的摄像头是黑白的。那么当我们给她换成彩色摄像头时,玛丽会惊讶吗?显然不会,因为机器人玛丽可以用她几兆字节的RAM构建一个关于颜色视觉的模型,那么同样的,更换摄像头又有什么好惊奇的(D. C. Dennett, 2005)。

    哲学僵尸

    可比黑白玛丽要厉害的多。试想你如何证明你有意识?

    倘若有一个人不仅外貌像你,行为像你,甚至说话方式也像你,就是在别人看来,他就是你。但这个虚假的你却没有意识,也不存在所谓的感受性。那么试问,我怎么去判断你不是那具哲学僵尸?那这样的话,我们所说的意识不就是一种附加物吗,意识不就不必要吗?

    再考虑一个

    僵尸星球

    ,这个星球有着所有人的僵尸形态复刻,但显然他们都没有感觉。他们能用我们已知的所有词汇,关于思考、相信、理解的,但他们都不懂,也不会有相关体验。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僵尸星球里的僵尸不能思考,那他们就不可能像哲学家一样考虑感受性和意识问题,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些就是已知词语。所以说,下放到个体,僵尸和我们难以区分,但上升到文化,意识是必要的,僵尸哲学家可和我们不一样(Moody, 1994)。

    自然Moody的想法有明显的漏洞,僵尸可是在任何行为上是完全一致的,管你哲学世界,我们就是不可能区分开(Sutherland, 1995)。那么我们再升级一下,考虑一下Dennett的

    超级僵尸

    这种僵尸可以自我监控,不管你问什么哲学问题,他都能回答自如,和我们一模一样。更恐怖的是,他认为他有意识(Dennett, 1991:311)。所以,“我们都是僵尸,没有人有意识(Dennett, 1991:406)。”

    这显然是种幻觉,而这也被Dennett称为“明显的默认意识理论(the obvious default theory of consciousness)(D. C. Dennett, 2016:65)”。他发问,“为什么不加入我去和僵尸跳支舞?难道你还傻傻呆在原地,被这种不可动摇的直觉所迷惑(D. C. Dennett, 2001)?”所以,对于他来说,下个世纪的某个时候,人们回顾这个问题,只会觉得好笑,毕竟这不过是一种错觉,又何必纠结。或许,“如果你有耐心,并开放思想,它便会过去(D. C. Dennett, 2005:23) ”。

    05 进化

    为什么我们要有意识?进化论对这类问题显得尤为擅长,自然是适应呗。但这其实可以简单分为三种思路(Blackmore, Troscianko, & Troscianko, 2018):意识不必要,参见上述的哲学僵尸,想想为什么进化创造了我们,而不是哲学僵尸呢(Moody, 1995:369);意识有某种功能,它独立于其他适应性性状,那么这种不同是什么呢,参见后文的意识理论;意识不独立于其他适应性性状,那么意识为什么要出现在像我们这样的生物身上呢,鸡鸭狗为什么不行。

    Dennett提供了一个

    生成检验之塔

    的进化框架

    [vi]

    ,在塔的每一个层次,新的变异被生成,然后接受测试,接着各种前所未有的心智被创造出来(D. Dennett, 1995)。而在格里高利式造物一层,动物装备了模因,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实体(D. Dennett, 1995:341)。而这就是自我创造的方式(D. Dennett, 1995:367)。对于他来说,自我只是“对本身的假想机器的无害的用户错觉”(D. C. Dennett, 1991:311),而人类意识本身则是一个巨大模因复合体。

    06 总结

    意识问题总是这样有趣。虽然我们不可能指望自己可以完全理解意识,但当我们在讨论的过程种,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经验还有生命意义好像发生了一些改变。正如Dennett所言,“当我们理解了意识……意识将会不一样(D. C. Dennett, 1991:25)”。

    那就让我们继续前进,从心理学角度一探究竟

    [vii]

    References

    [viii]

    [1] Blackmore S., Troscianko E. T., & Troscianko E. T. (2018).

    Consciousness: An Introduction.

    Ro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755021

    [2] Chalmers, D. J. (1995). The Puzzle of Conscious Experience.

    Scientific American

    ,

    273

    (6), 80–86.

    [3] Crick, F. H. C. (1994).

    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

    The scientific search for the soul

    . New York, NY, England: Charles Scribner’S Sons.

    [4] Damasio, A. (1999).

    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

    Body and emotion in the making of consciousness

    . Fort Worth, TX, US: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

    [5] Dennett, D. (1995). The Path Not Take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

    18

    (2), 252–253.

    [6] Dennett, D. C. (1988). Quining Qualia. In A. J. Marcel & E. Bisiach (Eds.),

    [Book Chapte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 Dennett, D. C. (1991).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 Penguin Books.

    [8] Dennett, D. C. (2001).

    The Fantasy of First-Person Science

    .

    [9] Dennett, D. C. (2005).

    Sweet Dreams: Philosophical Obstacles to a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 MIT Press.

    [10] Dennett, D. C. (2016). Illusionism as the Obvious Default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8.

    [11] Gilbert, R. (1949).

    The concept of mind

    . Hutchinson University Library.

    [12] Jackson, F. (1986, May 1). What Mary Didn’t Know.

    https://doi.org/10.2307/2026143

    [13] James, W. (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 Dover Publications.

    [14] Lormand, E. (2016). Consciousness. In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1st ed.). London: Ro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0415249126-W011-1

    [15] Moody, T. C. (1994). Conversations with Zombie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

    1

    (2), 196–200.

    [16] Moody, T. C. (1995). Why Zombies Won’t Stay Dead.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

    2

    (4), 365–372.

    [17] Sutherland, K. (1995). Zombie Earth: Editorial Introduction to a Symposium on Todd Moodys Conversations with Zombie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

    2

    (4), 312–312.

    Note:

    [i]

    文章提及的外文人名中译以谷歌精确检索条目数百万为限,达到者在正文中采用中译(文献索引不作中译),未达到者,保留西文原名不作翻译,以免人名中译造成不必要困扰。特此致敬李晓煦老师。

    [ii]

    文章多参考Susan Blackmore 本文。另,学生学疏才浅,还望拍砖指正。

    [iii]

    同一论根据意识和大脑活动的对应又分为为

    类型同一论

    (type identity theory)和

    个例同一论

    (token identity theory)。前者为一对一,认为某一类型的意识对应于某一种类型的大脑活动;后者一对多,同一类型的意识可能对应于多种类型的大脑活动,但具体的某种意识与某种大脑活动是一一对应的。

    [iv]

    功能主义又以还原和非还原两种方式隶属于物理主义,像Jaegwon Kim属于前者,而我们熟悉的H. Putnam、J. A. Fodor和Ned Block属于后者。

    [v]

    视觉理论可参考知觉心理学部分,文中提及的更多是视盲现象。

    [vi]

    可参考我的旧文《丹尼特的生成检验之塔》:

    https://mp.weixin.qq.com/s/aqg5WZlBAYpvGXnEEZQjvw

    [vii]

    这将是一系列的文章,算是我作普通心理学复习的产出,也可以说是心理学习共同体未竟的事宜。我将把我知道的,根据普通心理学的框架重新书写。这是意识章节的第一章,敬请期待。另外,学生深知自己学识不足,如有错误,还望见谅并提醒,期待你的反馈。

    [viii]

    文章参考文献可以移步QQ群366107271进行审查监督,行文所用材料在群文件可以一一找到。如有余力,建议阅读原文。另外,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资料”可获得QQ群二维码,回复“交流”,微信群二维码呈上。愿共同进步。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可以购买(70+)
  • 强烈推荐(60+)
  • 还行吧(245+)
  • 方便(237+)
  • 超值(121+)
  • 书籍完整(238+)
  • 中评(92+)
  • 体验好(600+)

下载评价

  • 网友 谭***然: ( 2024-12-31 00:47:36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索***宸: ( 2024-12-21 21:27:20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蓬***之: ( 2024-12-15 11:36:45 )

    好棒good

  • 网友 林***艳: ( 2024-12-11 09:04:06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曹***雯: ( 2025-01-02 02:08:48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隗***杉: ( 2024-12-10 11:06:14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权***颜: ( 2024-12-09 04:45:55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宫***凡: ( 2024-12-25 19:56:13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訾***晴: ( 2025-01-03 17:52:01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常***翠: ( 2024-12-14 07:53:10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马***偲: ( 2024-12-25 22:02:55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车***波: ( 2024-12-19 06:09:39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游***钰: ( 2024-12-10 11:12:35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宫***玉: ( 2024-12-10 13:27:57 )

    我说完了。

  • 网友 印***文: ( 2024-12-25 06:49:40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