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云海 -燕食记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7 01:03:38

燕食记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燕食记精美图片
》燕食记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燕食记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02017238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8
  • 页数:536
  • 价格:78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7 01:03:38

内容简介:

-----------------------------------------------

名家推荐

人间味是食知味,人间事终究是调鼎鼐、烹小鲜。《燕食记》里,时间流逝、人世翻新、众人熙来攘往,如梦华录、如上河图,这盛大人间中,舌上之味、耳边之声,最易消散,最难留住,也最具根性,最堪安居。——李敬泽

《燕食记》从岭南饮食风物着眼,写出大湾区世纪沧桑,较《北鸢》多了人间烟火气息,结构经营更为沉稳绵密。其间涉及多重掌故,在在可见作家的考证与想象功夫。出虚入实,叹为观止。——王德威

在葛亮笔下,岭南是深刻的,且多了一重历史维度,内寄深情;读他的新作《燕食记》,借饮食勾勒出百年粤港史,因真实又增一层深刻,令我这个香港人觉得熟悉亲切、又新鲜。 ——许鞍华

《燕食记》的好看与动人,在于以纯熟文字,如此贴切地勾勒出中国南方的袤袤历史版图。葛亮对食物的理解,更超越了我的想象。字里行间,如文火慢煮。落笔包容温暖,又深沉有力。时代在鼎鼐中更迭,既是日常盛宴,也是冷暖人间。——陈晓卿

----------------------------------------------

内容简介

岭南百年老字号同钦楼盛传将在年底结业。一帮老伙计力挽狂澜,盘下店面。同钦楼已退休的主厨荣贻生师傅,道出个中缘由……小说沿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师徒二人的传奇身世及薪火存续,见证辛亥革命以来,粤港经历的时代风云兴变。笔触深入近代岭南的聚散流徙,从商贾政客、革命志士、钟鼎之族、行会巨头等传奇人物到市井民生,生动描摹出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世态人情的雄浑画卷。


书籍目录:

目录

001 引首·一盅两件

上阕

011壹·五举山伯

049贰·般若素筵

082叁·太史春秋

134肆·风起河南

159伍·安铺有镇

198陆·此间少年

230柒·故人相候

258捌·月满西楼

298玖·烽火晓烟

下阕

329壹拾·香江钓雪

349拾壹·欲见莲时

372拾贰·戴氏本帮

418拾叁·十八归行

459拾肆·月落观塘

507拾伍·秋风有信

523拾陆·尾声无边

525后记·食啲乜?


作者介绍:

葛亮,作家,学者。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香港大学,文学博士。现任高校中文系教授。著有小说《北鸢》《朱雀》《瓦猫》《七声》《戏年》《问米》《浣熊》《谜鸦》,文化随笔 《小山河》《梨与枣》等。作品被译为英、法、意、俄、日、韩等国文字。曾获“中国好书”奖、 “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大奖、首届香港书奖、香港艺术发展奖等奖项。长篇小说代表作两度获选“亚洲周刊华文十大小说” 。作者获颁“海峡两岸年度作家”、《南方人物周刊》“年度中国人物”。《北鸢》2019年入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十部提名作品。《燕食记》为其最新长篇小说。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燕食记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燕食记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燕食记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你问是怎么个“熬”法?荣师傅停住,睁开眼睛看着我说,我就说

说自己这颗老莲子吧。自我在得月阁,由“小按”做起,如今已经七十

年。你爱听,我跟你讲讲古。光绪十五年,“得月”在西关荔湾开张,第

一代的老东家是“茶楼大王”谭钟义。集资的法子,股东一百二十二人。

一九八四年“得月”装修,我去督场,在财务生锈的铁柜里发现了这本吃

满灰尘的“股东簿”,上面载着人股时每一位股东的名字及入股数。算下来,才知道当年谭先生的大手笔。入股数四百一十四,金额合一万三千两白银。

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现在三百万港币。你说这钱可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如今“得月”没了,成了茶艺博物馆。我带你去看过,百多年的老房子,那楼梯、门窗、椽梁,可有一处不砥实?那都是进口的乌木、紫檀、酸枝。海黄的满洲窗,是西关木雕名家陈三赏一扇扇雕出来的;一楼墙上挂的瓷画,是广彩阿头潘老驹一幅幅烧出来的。香港的威廉道“同钦”分店,如法炮制,处处见底气,可是他隔壁“荣羽”一个扮高档的新茶楼可比得上的?“同钦”的老掌柜严先生,人厚道,建国后还继续给广州的股东们每年分红,直到大陆公私合营。为什么?就是为了不忘本啊。如今呢,这些股东,数一

数,竟然全都没了。

我当年一个后生仔,生生地把股东们都熬走了。这七十年,同钦楼风里浪里,里头的,外头的,多少次要关门的传闻。我呢,都当它是雨打窗,只管在后厨,打我的老莲蓉。去了莲衣,少了苦头,深锅滚煮,低糖慢火。这再硬皮的湘莲子,火候到了,时辰到了,就是要熬它一个稔软没脾气


原来,这一家人从广州赶过来,是为了吃头茬的 “雾水荔枝”。这一茬荔枝,依宛舒的说法,若桂味是正旦,它便是用来压轴的大青衣了,是一季的定海神针。毕村的名种糯米糍,用了一年,悉心种植在兰斋荔谷。此时收获,倒像是个见证的仪式。可为何赶个大早?原来,糯米糍有它的娇贵。甜而汁多,有一股浓郁清香。但一经阳光照射,果肉中糖分立时变酸,香味口感顿减。如此,竟是比一骑红尘的 “妃子笑”,还要不等人。唯有人赶着来吃它。在这荔谷,经过了一夜的雾气氤氲,滋润之下,水分和温度都是将将好。这香甜鲜脆,各个都在点儿上。


五举说,师傅,您可记得当年,您问我,斗雀是喜欢文的还是武的。徒弟没出息,不想跟别人的心志走。

倒油。火大,油入锅“滋啦”一声响。

荣师傅关上火,静了半晌,说,我也告诉过你,我这人,怕输赢。我传给一个人,就输不得。


每天最受欢迎的卤水,是五举自制的一道“兰花豆腐干”。白豆腐干买回来,放入锅中焯烫,捞出凉水浸冷。然后开花刀,当断不断。葱切段,姜拍破。坐炒锅,温油炸成金黄,捞出控油。加一大碗水或黄豆芽汤,放入生姜、糖、老抽、桂皮八角,最后倒上店里存的陈年花雕。大火烧开,小火煨透,收干汤汁,淋上香油,出锅便成。五举每每做好了,看盘里似兰花盛放。他擦一擦额上的汗,心里也有一点暖。做这道菜,原不想生疏了“蓑衣刀法”,那是凤行教的。


荣师傅系围裙,开炉,热锅。他说,我教谁,以后莲蓉也归你炒。

五举说,师父,您可记得当年,您问我,斗雀是喜欢文的还是武的。

徒弟没出息,不想跟别人的心志走。

倒油。火大,油人锅“滋啦”一声响。

荣师傅关上火,静了半响,说,我也告诉过你,我这人,怕输赢。我

传给一个人,就输不得。

五举到了阿爷那里。

长大的青年人,不管不顾,趴在阿爷膝头哭了。

五举说,阿爷,我方才明白。师父对我恶形恶状,对师兄温言细语。种瓜得瓜,他明知如此,从一开始就害了师兄。

阿爷听着五举哽咽,手摸一摸,摸到他的肩膀,厚实实的。阿爷的一只眼晴障翳,看不见了。他顺着肩膀往上摸到了这青年的脸,棱角分明了,脸颊上还有泪。他摸到了他的唇,唇上有茸毛。唇微微抖动,还很柔软,依然是孩子的。

他躬下身,为五举拭去泪,说,孩子,可还记得当年咱爷俩,说那叉烧包。阿爷说,“三分做,七分蒸”。如今这话,得倒过来说了。人力在外,自然有好有坏。可到头来,还得看自己的那“三分做”,这才是做人的基底。


这镇上也怪,大约因为极少见到阳光,倒养得桂花馥郁不谢,从九月一直开到腊八。这里的桂花,都是几十年的老桂,伸伸展展像是榕树一般阔大的树冠。风吹过来,簌簌地叶响,那香气便随着风吹到了镇上的各处去。也是簌簌地,有桂花落下来,也是跟着风。风到哪里,便飘去哪里。人身上,头发上,远些的,竟然也飘到九洲江的码头上,铺在“十八级”青石板的台阶上。挑夫们爱惜,都不愿去踩,绕着道走。可没留神给风又吹到了江里。花瓣金的银的,载浮载沉,那江水便是一片好景致。

镇上的女人,将大幅的床单铺在树底下。清晨打露水时铺上,到了黄昏的时侯,床单上是金灿灿的一层。拾掇起来,便是一天的收获的心情。她们将这桂花用蜜渍上,罐子封了,做成桂花蜜。可以一直用到端午。包汤圆、蒸八宝饭、包长脚粽,用处可多着呢。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

名家推荐

人间味是食知味,人间事终究是调鼎鼐、烹小鲜。《燕食记》里,时间流逝、人世翻新、众人熙来攘往,如梦华录、如上河图,这盛大人间中,舌上之味、耳边之声,最易消散,最难留住,也最具根性,最堪安居。——李敬泽

《燕食记》从岭南饮食风物着眼,写出大湾区世纪沧桑,较《北鸢》多了人间烟火气息,结构经营更为沉稳绵密。其间涉及多重掌故,在在可见作家的考证与想象功夫。出虚入实,叹为观止。——王德威

在葛亮笔下,岭南是深刻的,且多了一重历史维度,内寄深情;读他的新作《燕食记》,借饮食勾勒出百年粤港史,因真实又增一层深刻,令我这个香港人觉得熟悉亲切、又新鲜。 ——许鞍华

《燕食记》的好看与动人,在于以纯熟文字,如此贴切地勾勒出中国南方的袤袤历史版图。葛亮对食物的理解,更超越了我的想象。字里行间,如文火慢煮。落笔包容温暖,又深沉有力。时代在鼎鼐中更迭,既是日常盛宴,也是冷暖人间。——陈晓卿

----------------------------------------------

内容简介

岭南百年老字号同钦楼盛传将在年底结业。一帮老伙计力挽狂澜,盘下店面。同钦楼已退休的主厨荣贻生师傅,道出个中缘由……小说沿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师徒二人的传奇身世及薪火存续,见证辛亥革命以来,粤港经历的时代风云兴变。笔触深入近代岭南的聚散流徙,从商贾政客、革命志士、钟鼎之族、行会巨头等传奇人物到市井民生,生动描摹出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世态人情的雄浑画卷。


精彩短评:

  • 作者:Brad 发布时间:2021-01-06 20:13:20

    入门确实不错,前 8 章值得按照课本说的每章一个小时,后面的章节其实快速过即可。

  • 作者:2koo 发布时间:2022-10-27 21:59:33

    明线是写饮食和厨子,暗线是写旧时代消失的风骨、气节,是写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无奈与执着,是写食物中藏着的人情与智慧。若是熟悉粤港两地和广府菜的读者,读来更增乐趣。太史蛇羹、金钱蟹盒之类的传统菜式放到如今,若非是喜爱传统菜的老派食客,可能已鲜有人知,而像禾虫、礼云子这类盛行于南番顺一带的特色食材,在书中的出现更是让人倍感亲切。爱群大厦在小说中被写成了慕众大厦也太逗了吧哈哈哈哈。

  • 作者:黎戈 发布时间:2023-10-11 08:50:47

    流畅如水中桨,写出旧时贵气和时代烟尘。

  • 作者:超级玛丽·苏 发布时间:2023-03-18 09:07:27

    这次坚持了三分之一……我知道葛亮的问题在哪儿了,他其实不会写严肃文学,这和祖师爷赏不赏饭都没关系,他就是不知道情节该怎么铺陈。本质上他的长篇都是金庸的底,这本尤甚,把做饭换成武功的话全书甚至更顺了,那些令人难以理解的桥段也就说得通了,武侠小说就是这么写的嘛。与之相比语言矫揉都是小问题。而且我发现这货居然写东西也有口头禅……

  • 作者:啊欲穷千里目 发布时间:2022-11-13 11:58:41

    无法像以往一样用打了鸡血的语言给没有读过的人安利这本书,这个故事完全不鸡血,但让我哭了好多次。特别是结尾,两页纸,哭成傻子,真的,中国人的含蓄、浪漫和成全,需要时间和文化来理解,看完能充分理解“士为知己者死”的含义。

  • 作者:石榴婆婆 发布时间:2022-11-29 16:30:29

    作者是南京人却写出那么地道的岭南文化和语言。每一处细节都经过考究,是一本可以反复品读的书。

    七少爷原型怕不是南海十三郎吧?


深度书评:

  • 《燕食记》:舌尖上的悲悯、爱和友谊

    作者:松荫溪畔扫雪僧 发布时间:2022-08-23 15:03:39

    文/黄苇冰

    关于童年,普鲁斯特最为深刻的记忆都与美食有关。即使玛德琳蛋糕这么一块小小的甜点,也能把他带入了过去(《追忆逝水年华》)。如今,玛德琳蛋糕在文学语言中指代”不由自主的回忆”。即使欢愉转瞬即逝,美好的食物也能唤起熠熠发光的回忆。

    近日《燕食记》上架,这可能是汉语小说中第一次以长篇的规模,召唤美食的记忆。作者葛亮选择了岭南和港岛作为人生悲喜剧的舞台,美食的香气氤氲在百年大历史的辽阔叙事中。

    作为一个学者型作家,葛亮把小说建立在严格的考据基础上。菜系的发源变迁、经典食物的食材选择、烹饪制作、接受与传播,都被详尽描写。挥勺颠锅、碗碟叮咚,百年风云,波谲云诡。数不清的历史人物,烟火食肆中,来来去去,或壮烈、或柔情,或决绝,或凄婉。一代代厨师,把爱和想象力注入食物,抵抗无边无际的不公、暴力和残忍。

    《燕食记》时间线长达一百多年,从晚清到民国、从抗战到共和国,一直叙述到最近的时间。百年风云是舞台上空的隐隐闷雷,市井苍凉是故事的根系。几代人在历史的残酷变迁中,婚丧嫁娶、生生死死。一个个灵魂在锅碗瓢盆中喜悦、哀伤、留恋、告别,久远的故事牵连着食物的记忆,在舌尖上复活。贯穿其中的是一种坚守,不变的味道,寄托了一种永恒性的理想。我称它为“口福”,这个词语里,埋藏了百多年来,人民对无穷无尽的苦难和离散的美学对抗。

    正如作者所言,“中国人的道理,都在这吃里头了。”美食体现了一个族群的世界观和审美观。这是隐含在小说叙事背后的观念动力。作者把这种观念动力分解为四个层次,在叙事中交织推动,结构起一部长篇小说的规模。不能被忘记的爱和承诺,驱动着故事,美食中的道理,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出、想得透。

    首先,这部小说建构了日常中国的美学形态。作者用古典小说的笔法,细细描述了男男女女通过制作和品尝美食,建立一种使身体得到满足的生活方式,为生存中的困难和挫折寻求补偿。美食建构了生活的美学,甚至建构了一种生活的哲学。在小说中段,作者用了两章的规模,描写太史第的日常生活,通过节日和宴会,让大家族的各色人物登场。一些人物在这两章飘然而至,又戛然而止;一些生命从之前的章节里伸展过来,又枝枝蔓蔓地交缠到后面的故事里,直到曲终人散、繁华落尽,如食物的气味飘散开来,另一个大时代的悲愁和感慨正等待着他们。

    于是,美食从当下的热烈变成了往事回忆中的唏嘘和追缅,转入美食精神内核的第二个层次,建构起食物的社会意义。作者把各色各样的饮食心态、进食习俗和烹饪原则穿插在故事结构中,从而建立起食物与人群的联系。那些被放逐的、流亡在外的失意之人,从吃食中找到慰藉,食物的愉悦让他们在人生受挫折时找到了一处避难所。当戴明义用上海市井人家的红烧肉和肉丝黄豆汤,勾起寓居港岛的富贵老人邵公对上海十里洋场繁华旧梦的伤感,美食变成似水年华的魂牵梦萦。大时代中的个体,无论贫富贵贱,都是脆弱的、无助的,而食物是很安全的享受,通过美食的中介,形成美学转向,逃避意识形态和身体之间的艰难抉择。时代的沉重,转变成舌尖的滋味。一碗浓汤、一道生煎、一枚月饼,对于那些尝尽人世苍凉的生命,都指代了对一种好的时代、好的生活的向往。这就是中国人千年的理想,小康大同,总是在吃饱穿暖之后的。所以宋明时代的哲学家把“道”阐释为“穿衣吃饭”,算是看透了人性的脆弱和坚韧。

    正是有这种人性的基础,美食的精神价值,再次升华,进入了第三层。所谓不正不食,食材要守正、烹制要守正,行走在人世间的人也要守正。和平的时代,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采集、制作、品味的食物,并在热情中欢悦,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当外敌入侵,内乱迭起,一个族群真心热爱和苦心维护的日常生活被打破,反抗必然出现。厨界一代名师叶风池隐姓埋名,组织民间抗日活动,美食超越了个人和家庭叙事,构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场域。在那些反抗、牺牲和缅怀的故事中,隐约间荡漾着一股飘逸凛然的侠客气息。这也许就是一个民族经历万千磨难而不坠的秘密,根深蒂固,皆在民间。

    苦难的岁月总要过去,当厨师回归到厨师的本位,食客回归到食客的本色,故事中最重要的隐喻形成了——技艺的传承。这就是小说赋美食以精神价值的第四个层面。

    菜系的形成依靠师徒之间的心口相传,而传承下去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品性和道德标准。关于师徒传承的故事情节分散并贯穿了整部小说叙事。当五举山伯为了爱情离开师门,他一生坚守誓言,“徒弟不留后路,师傅传给我的东西,我这后半世,一分也不会用。”当他的妻子不幸去世,他坚守誓言,独力支撑起岳父家的餐馆,在厨房中忙碌的身影,“好似仗剑天涯的侠客”。当慧生接受月傅的托孤,就倾注一生心力抚养荣贻生……这些厨人像认真制作美食一样认真奉行着美好的道德标准,甚至不惜用整个人生去践蹈。他们在酸甜苦辣烟火人间的坚守和放弃,体现了一个族群的认知,这是共同的人性,这是悲悯、爱和友谊。它是民族的精神秘笈。

    小说人物众多,线索交织,我无法在这篇短文中一一描述。当主人公们,经历过苦难和抵抗,经历离乱,重新相会在港岛这个小小的世界,悲欣交集,重建一个好的生活的愿望依然根深蒂固,他们认真地踏进滚滚红尘,投身于摩肩接踵的喧嚣,依然要面临新的道德选择、人生选择。

    《燕食记》可能是本年度最优秀的汉语小说之一。但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据作者介绍,燕食即膳食和饮食之意。他认为,周朝确立三餐制,意味着礼制的开始(据澎湃新闻报道)。这一点可能作者考据有误。据王学泰先生研究,先秦一般只吃两顿饭,早餐称作“饔”,在上午十至十一点,晚餐称为“飨”,在下午三至五时。(《中国饮食文化史》)《周礼》中有记载:“王燕食则奉膳赞祭”,注曰:”燕食谓日中与夕食。”直到汉代,统治阶层的饮食习惯才改成一日三餐或四餐,普通民众还是一日两餐,最多是在早上加一顿“寒具”(小食品,如麻花之类的)。

    我认为,作者不必依据周代礼制阐释书名的寓意,换个思路,可以把“燕食”理解为一个偏正结构的词语。“燕”字在中国文化中有丰富的象征,南来北往、昔今盛衰、时世变迁、人事代谢,尽在其中。这些厨子们从岭南、上海、南洋播迁,百年动荡,人生离散,他们迁徙、他们觅食、他们筑巢,把他们联结在一起的,是对美食技艺的不懈追求。人类采集、加工、买卖和料理食物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必要的生存方式,也是生活的艺术,并展现了生命的意义。这部小说,由此建构了一个隐喻,表达了一个族群对生命的看法,对世界的看法,对正当生活的看法。

    燕的食,完美的偏正结构。

  • 葛亮:以人间烟火知著于历史

    作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发布时间:2022-09-28 17:50:22

    “我想我最大的收获是一直在最大化地体验生活,寻找各种写作的可能性,特别是尝试我的历史观在文学作品中的沉浸和表达。” —— 葛亮

    2000年,葛亮从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香港攻读硕士、博士,尔后在香港浸会大学教书。到今天,他在香港生活的时间正好和他在故乡南京的岁月一样长。

    曾经青涩的青年,经历了江南人到岭南人的“蜕变”,如今已是南方文坛炙手可热的作家代表。在香港工作生活的二十余年间,他以学者和作家的双重身份,成长、成熟、成名。他从事的文化研究和小说创作互为呼应,赋予他的作品浑厚的文化底蕴,也让他的写作风格自成一脉。

    葛亮对历史情有独钟,以至于朱天心说他有一个“老灵魂”。从成名作《朱雀》《北鸢》,到今年8月新推的《燕食记》,无不是以辽阔的大历史作为人间悲喜剧的舞台。在当下,他以现代人罕有的勇气和雄心去尝试历史叙事,但从不沉迷于史实的钩沉。他重视生活的本色,坚守严肃文学的民间立场。历史和时代在他的小说中影影绰绰,反衬出烟火人间的朴素力量。

    近日,葛亮接受羊城晚报「青听·非凡十年」栏目专访,跟我们聊了聊他的历史观和他的中国故事。

    【我的十年】

    羊城晚报:2011年你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朱雀》第一次出现在内地读者面前,到今年8月你的新作《燕食记》发布,中间整整跨越了十年的创作历程。对你而言,过去十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葛亮:过去十年是我作为一个写作者从青涩走向成熟的过程。在香港浸会大学教书,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其实我在做的学术研究和小说创作是互为一体的,我已经习惯了在研究和写作两种思维模式之间自由切换。过去十年,我想我最大的收获是一直在最大化地体验生活,寻找各种写作的可能性,特别是尝试我的历史观在文学作品中的沉浸和表达。针对我感兴趣的题材,我做了大量访谈和田野调查,同时也通过虚构的写作去充实史料的空间,努力表达“常情”在历史逻辑中的力量。

    羊城晚报:你是到香港后才开始写作的,香港对你的文学审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你刚刚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中篇小说《飞发》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香港,沪上移民文化和在地文化在这座小岛上冲突、较量,最终达至和解,这是否反应了你对香港这一“文化熔炉”的体认?你是不是很喜欢富有文化撞击力的东西?

    葛亮:2000年我从南京到香港,在港大读完硕士、博士,在求学的过程中,我开始写作,我想是香港这座城市给予我创作的滋养。香港的文化形态和人文环境,和我的家乡南京很不一样。可能因为南京本身是六朝古都,它的气韵已经融入日常生活。南京的生活安逸而又文艺,就像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说的,“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即使平凡人,收了工都要跑去雨花台看日落。这样的生活形态在我看来本身就是一种文学的表达,所以我在南京一直到大学毕业,都没有开始写小说。到了香港后,实际上是进入另一种迥异的气韵,一方面这座城市多元混杂,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形态在其间冲击对撞。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是一种相当强度的刺激。香港和我的“家城”南京的差异如此之大,让我有落笔的冲动,去回望我的来处。我的处女长篇《朱雀》讲的就是一个苏格兰华裔青年回到他祖父的故乡南京留学,以“外来者”的眼光追寻南京往事,这种躬身反照的立场为我后来的写作奠定了基石。我开始思考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对人产生的冲击。这些思考融入我的写作中,一直激发着我的创作活力。

    羊城晚报:这十年,你和内地读者的互动越来越频密,这种互动对你的写作意味着什么?你觉得香港读者和内地读者的文学趣味有什么不同?

    葛亮:我非常感谢我的读者。一方面写作被称作孤独的事业,而读者的陪伴还是很重要。我每本长篇写作的周期都比较长,有时在新书发布会上会遇到以前的读者,出版上一本书时相见他还在读大学,再见时已是一家三口,其间经历了立业成家等人生阶段。这让我觉得感动。我不是一个互动性特别强的作者,包括社交媒体也不怎么会玩,但总有一些读者在默默地陪伴着,任凭岁月流转,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反过来说,我坚持写作也是为了陪伴这些读者,这是一种互相之间的成全和守望。香港和内地的生活经验不一样,对作品的共情点肯定也会因个体经验而有所不同。我在香港出版第一部作品是《相忘江湖的鱼》,虽然写的是故乡人事,却受到香港读者的喜爱,还有幸获得不少奖项,包括第一届的香港书奖和香港艺术发展奖。所以我相信,文学的意义是足以汇通地域的。此后我创作了包括《浣熊》在内的一系列以香港题材的小说。我一直都在寻找表达香港的恰当方式,因为香港本地的文学形态和流脉还是非常有特点的。

    【历史与虚构】

    羊城晚报:你是一个历史意识很强烈的作家,从《朱雀》《北鸢》到《燕食记》,你都选择将大时代的开阖作为故事展开的舞台。对你来说,历史是什么?

    葛亮:我对历史的兴趣,要感谢香港。很多人对香港的印象还停留在明信片式的城市印象,无外乎维多利亚港湾的璀璨楼宇所形成的天际。但我在香港生活了20多年,发现香港人对历史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和尊重。其对集体回忆(collective memory, 群族理论的一个术语)的重视让我很受触动。也是在香港,让我体会到历史对一个写作者的珍贵。老实讲在我的家城南京,历史“俯拾即是”,三百多年前的古城砖就堆积于巷陌,这种历史的丰厚给人带来一种错觉,以为历史就是日常。这种环境下人也许会显得矇昧一点,因为体会不到历史之重。可能正因为香港没有那么绵长的历史,香港人珍惜每一处历史的留痕。我会留意到香港仍然保留着一些古老的节庆,如大澳的侯王诞等,很多本地的年轻朋友未必知道。可见,香港不止有现代一个面向,其实它还是有很多衔接于传统的积累,等待我们去发掘。

    我们经常责怪大城市千人一面,归咎于全球化对人的扫荡。但其实我觉得每一个个体可能也需要去检视自己,我们心里到底有没有历史?历史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这很重要。一旦我们的生活没有了历史感,每个人都会感到彷徨,每个个体也无法体会到自身的意义所在。作为一个写作者,重塑历史最终是为了帮每一个体寻找自我的文化身份。

    《燕食记》这本最新的长篇小说,以粤港之间的文化流转为叙述主线。我试图采用非虚构与虚构并置的结构,去实现现代人与历史的对话。这对话间必然有砥砺、迷惘、共情与和解。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代表我本人接触与接近历史的过程。在我看来,岭南是个很好的文化容器,在于它海纳百川的气象。围绕它的历史也就呈现出自由而开放的海洋性特征。这无形中使得上述的对话也就具有了多义性。每一个阅读者可由自身的阅历去代入和诠释,去参与丰富解读历史的可能性。

    《燕食记》葛亮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

    羊城晚报:但和传统的“大历史”叙事不同的是,你热衷捕捉历史的“分岔小径”,以人间烟火知著于历史的“大动脉”,这种书写的兴趣是怎么来的?

    葛亮:这里我必须提到一位史学家,微观史的代表人物卡洛·金兹堡。他的研究对我的历史观带来影响。其关注“自下而上”的历史,也就是和宏大史学、权力史学相对的“小历史”。“小历史”根植于日常生活,反对对个体生命经验的忽视。另一方面,“小历史”不局限于复刻或还原过去,而是从具体的个人和经验出发,走向更加广阔的语境和时代。金兹堡的观点对我触动很大——他说,历史最基本的单位是人。这种关于历史的阐释仿佛为我打开了通向全世界的通道。我也是在这一历史意识的前提下开始写《北鸢》,《北鸢》中主人公的原型是我外祖父,他一个人身上富藏了很多历史,通过《北鸢》的写作,我发现历史叙事最终都是可以回归到人物个体生命的基底。包括历史的判断和结论,其实都归结于个人的选择。因此,作为历史的书写者,要有纳天下于日常的信心。

    羊城晚报:早在二十年多前,作为一个年轻作家,你是如何培养自己面对历史叙事时的勇气的?当下在具体的写作中,你又如何处理非虚构和虚构的关系?

    葛亮: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一个习惯,写作前需要做充分的资料准备,要做得特别扎实,我才愿意动笔。在我看来,面对历史,“格物”之举是非常必要的。虽然说小说是一门虚构的艺术,但我总觉得在长篇小说写作里必须要以充足的案头工作作为写作的底气。比如《北鸢》中有一处写“祭孔大典”,只是一小段,但我花了很大功夫去研究文献,包括对府县两祀的日程、主祭的祭辞格式、祭服的具体样式都做了详尽查证。这个时间对我来说是值得花的,一切从史料和田野考察中得来的细节最终都会在小说中有恰如其分的落地。“格物”不仅仅是为了接近历史的真相,也是为了构筑文学的意义。

    我颇喜欢历史学家王笛的作品。在晚近《那间街角的茶铺》这本书里,他引用的大量文本其实都是文学作品。他提到一个观点,说有时文学所提供的历史细节的丰厚甚至超越了历史本身。关于这点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说的更直接,他认为文学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就是在历史的语境里去塑造人性的力量。而蒙特罗斯(Louis A. Montrose)也讲过,文学的意义未必是对所谓历史场景的复原,而是为了表达历史的逻辑,为什么历史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因此,我会非常注重历史细节,不是为了搭建出一个最客观的历史场景,供人观摩,而是通过这些细节去阐释历史,让历史自己来说话。

    【传统与现代】

    羊城晚报:有出版人评价你,在快时代写“慢东西”,在新时代写“旧东西”。评论界也给你贴上“新古典主义”的标签。你认为自己是一个“逆潮流”的作家吗?你如何理解传统和现代的关联?

    葛亮:我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抗拒“潮”的。也不认为是在刻意往哪种类型的写作靠近,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每个中国人都负载着现代与传统的辩证,因为我们的历史底蕴太浓厚了,你得面对,而不是逃离。但也正像克罗齐(Benedetto Croce)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不能因为仿佛我写的是旧时人事,就推断我是怀旧型趣向。我相信每一个当下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它发展的起点和渊源,所以我的很多小说其实都是现实对历史的逆推。

    羊城晚报:你的文字在当下有着非常清晰的辨识度,如白岩松评价,“干净但稠密,仿佛从遥远之地而来”。这是你精心锤炼的结果还是你内心气质的自然外现?

    葛亮:每个人的文学气质都是岁月养成的,我没办法具体解释我现在这种写作风格是怎么来的。成长环境可能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可能受我少年时代的阅读影响。我父亲经常引导我看中国古代的笔记体小说,《阅微》《耳新》之类,那种精简的文学审美培养了我对古典文字传统的敏感与语感。胡适先生说,笔记小说的价值,可补正史之不足,恰也是和我目下的史观衔接的部分。再加上身处香港这座快节奏的国际大都市,我写作时会刻意让自己慢下来。写作其实是我日常生活里的沉淀之道,可以让我安静下来。体现在作品风格上,可能就是文字比较舒缓,或者带有古典的审美取向。

    羊城晚报:但是从《朱雀》到后来的《飞发》《燕食记》,你的语言风格其实还是有所变化的,一开始可能有点文艺腔,现在日趋成熟和自然。

    葛亮:我觉得这个变化可能是岭南这片水土赋予我的。岭南文化强调经世致用,它的表现力很强,烟火气也很重。浸润在这种文化中,可能对我的语言锻造是有好处的,这可能就是你说的自然。正如刚才所说,岭南文化是海洋性文化,海纳百川,非常地自由和开放。我在写作《飞发》和《燕食记》时,会不时用到一些粤语,语言风格上由此显出利落且接地气,因为保留了中古唐音,粤语本身是一种古典又精谨的语言,又有饱满的民间感。对粤语的使用不仅让小说的语境变得更加鲜活,表达上也会更加地爽利。

    羊城晚报:你的小说大多以城市为背景,但城市似乎永远在流变之中,因此你总是试图去捕捉这流变中不变的东西,比如匠艺,比如美食。李敬泽说你书写的对象“最难留住”却“最具根性”,你是否有意识地在通过小说写作接续传统文脉,以文化重建抵达最可靠的共情?你觉得有哪些岭南文化元素仍有待被挖掘和弘扬?

    葛亮:可能最初会有一点文化挽救的心思,觉得有些东西应该留下来,但随着我真正深入了解这些行业、这些人,我慢慢放弃了这种想法。我发现一切旧的东西在新时代里都会产生递变,我开始更加在意它们变的趋向,换句话说,我更加关注这些旧东西在当下的时代会产生哪些新的价值。《燕食记》讲的就是这种递变,随着食物的流转,我们的文化传统在怎样嬗变。

    我手头在做的另一个非遗项目的考察是木雕佛像。澳门有位传承人,他对所谓传统的保留,观念其实很通达。他儿子在香港做会计,他也不在乎家族传承这种事。科研所帮他做口述史,对他的手艺也做了建模,将来想恢复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恢复。非遗的事业并不是那种即将失传的岌岌可危的状态。包括岭南非遗文化中的广绣、广彩、外销画等都带有很重要的时代印记,但我觉得它们也会有自我更新的过程,我比较在意的是这个过程,而不是把旧东西强留下来。对待非遗文化,如果只是抱着文化挽救的心态,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一曲挽歌,下一步就over了,实际上你是不够爱它的,也就无法真正做好。

    羊城晚报:你的读者中有很多90后、00后,请你为他们推荐三本书吧。

    葛亮:那么我想给读者们推荐三本书,都会有些薪火相承的意味。推荐的第一本书是我祖父葛康俞先生的《据几曾看》,三联书店首版时隔20年后,这本书终于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了复刻版,而且是由我本人编的。对于想要研究艺术史,或者了解传统中国文化,乃至于了解我祖父那个时代的读者,这本书都是一个很好的入口。

    第二本书是我很感兴趣的有关中国古典园林的经典著作,建筑界一代宗师童寯的《东南园墅》。这本书是童寯晚年用英文写的,现在由浦睿文化修订的版本是他的孙子、同济大学教授童明翻译的。跟《据几曾看》一样,这本书也是祖孙辈的呼应和传承,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第三本书《也同欢乐也同愁》是201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作者是陈寅恪的女儿陈流求、陈小彭和陈美延。她们回忆父母双亲,以一个家庭的聚散折射历史中的国家兴亡,也很值得一读。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楠芳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pdf(663+)
  • 购买多(64+)
  • txt(364+)
  • 差评少(611+)
  • 少量广告(185+)
  • 还行吧(184+)
  • 格式多(488+)

下载评价

  • 网友 潘***丽: ( 2024-12-09 18:15:16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龚***湄: ( 2024-12-16 10:03:32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曾***玉: ( 2024-12-08 07:36:39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石***烟: ( 2024-12-11 06:10:37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冯***卉: ( 2024-12-09 03:04:16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蓬***之: ( 2024-12-30 06:50:55 )

    好棒good

  • 网友 冷***洁: ( 2024-12-19 07:14:48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丁***菱: ( 2024-12-20 23:49:01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家***丝: ( 2024-12-16 20:24:51 )

    好6666666

  • 网友 汪***豪: ( 2024-12-18 16:00:46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居***南: ( 2024-12-10 23:25:02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孔***旋: ( 2025-01-04 12:46:17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后***之: ( 2025-01-06 10:42:38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訾***雰: ( 2024-12-10 19:57:42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养***秋: ( 2025-01-03 03:19:02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