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理国家:献给当代领袖的政治智慧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如何治理国家:献给当代领袖的政治智慧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西塞罗是古罗马伟大的政治家和演说家,他的书信、演讲和作品中,体现出永恒的智慧和实用的政治见解。两千年来,这些文字惠泽了一代又一代政治家。现在,这些文字依然如新,继续指导和启发着现代人。
《如何治理国家》汇集了西塞罗政治智慧的精华,为当代领袖和公民提供常识性的、轻松可读的指南,传达了西塞罗富洞见的思想,主题涉及领导力、腐败、权力制衡、税收、战争、移民以及妥协的重要性等诸多方面。本书译本文字简易活泼,添加了绪论、批注、术语表和进阶阅读建议,信息量巨大。书后附英译文本和原始拉丁文本,供相关人士参考。
书籍目录:
中译者前言
导读(菲利普·弗里曼)
如何治理国家
自然法
权力的制衡
领导力
朋友和敌人
说服力
妥协
金钱和权力
外来移民
战争
腐败
暴政
西塞罗的结语:国家为何衰亡
附录
文本出处
词汇表
大事年表
供进一步阅读的书单
HOW TO RUN A
COUNTRY
LATIN TEXTS
作者介绍:
马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著,公元前106—前43年,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散文家,古典共和思想的重要代表。西塞罗是古罗马有智慧的思想家之一,对西方政治社会传统有深刻和久远的影响;其典雅的拉丁文体促进了拉丁文学的发展,影响了后来欧洲的教育。
菲利普·弗里曼(Philip Freeman)编,哈佛大学古典哲学博士,爱荷华州路德学院古典语言系主任。著有《亚历山大大帝》《尤里乌斯·恺撒》《我的神:希腊罗马神话新讲》等。
译者:陈越骅,广东潮州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求是青年学者。清华大学哲学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浙江大学宗教学博士后。研究领域包括古希腊罗马哲学,宗教学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西方有句谚语,“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伟大既指罗马曾经统治了幅员辽阔的领域,也指它建立了
持续千年的大帝国。鼎盛时期的罗马几乎包括今天整个 欧洲、北非和部分中东地区,罗马人还把地中海变成内海 并给它命名。“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些道路甚至通达了 中国,造就了古代伟大的两个国家遥相呼应的文明奇
迹。听罗马人讲述治国之道,特别是治理大国之道让人充满期待,何况讲述这个“道”的是罗马人里为杰出的 思想家、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
本书提纲挈领地精选了西塞罗政治智慧中重要的,它们也是现代人依然关注的基础问题,因此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问题。书中给出了西塞罗本人对于这些问题的生动睿智的回答——让古人说话,有选择地呈现他一生政治智慧的浓缩精华——犹如一杯珍藏已久的美酒,浓而不烈,韵味无穷。
英译本选编者菲利普丨弗里曼教授毕业于哈佛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现在是美国爱荷华州路德大学的古典
语言讲席教授。他拥有扎实的古代语言功底和丰富的古 典学知识,在选编古代名著并进行现代解读方面具有独 到洞见。他还选编了本书的姊妹篇《如何赢得竞选》,并 且是《亚历山大大帝》《恺撒大帝》《奥林匹斯英雄》等书
的作者。
弗里曼教授写的“导读”已经很好地概括了西塞罗的生平和全书精要,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但是由于中西古今文化的差异,有一些跨文化的知识会让中文读者
感到陌生,容易产生误解,这里需要简单交代一下。
“罗马”是个伟大的名字,但是细究起来也是多义词,需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我们知道,罗马经历了初的部落阶段、王政阶段、共和阶段和后来的帝国阶段。人们经常用“罗马帝国”这个表述来表达对它的广阔领土和辉煌成就的钦佩,但在西塞罗生活的时代,罗马虽然巳经统
治了地中海,但却不是“帝国”而是“共和国”。广义的罗马指整个地中海地区具有历史持续性的政治统一体,狭义的罗马指意大利半岛上的罗马城。广义的罗马以罗马 城为政治中心,包括地中海各地的同盟国家和直接指派总督进行统治的行省。至少在西塞罗的时代,同盟国的居民、行省居民和罗马城里的公民的政治、法律地位通常并不一样,造成差异的关键就是“公民权”。严格来说,罗马的成年男子(
25
岁之后)才具有完全的“罗马公民权”, 同盟国和行省居民一般具有“拉丁公民权”,罗马国内的 奴隶以及体制之外的民族都没有公民权。这也涉及国家
认同的问题,这种认同随着公民权的扩大而扩大。对于西塞罗来说,只有罗马城才是祖国;而对于西西里岛上的原住民来说,罗马人只是外来统治者。西塞罗在结束了对西西里的任期后满心期待得到罗马人民的称赞,原因就在于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算是荣归故里。
文中提到的权力制衡问题,西塞罗参照三种政体,类比的是罗马的三个权力机关:元老院、执政官、公民大会。
三者的政治作用和关系比较复杂。简单地说,三者都可以通过具有政治效力的法案。古代罗马人一般用
S.P.Q.R
自称自己的国家,也就是“罗马的元老院诸位和人民”,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元老院在罗马社会政治中的特殊地位。元老院一般由数百位议员组成,在执政官主持下审议国家大事,现场根据议员的地位轮流发言。执政官主要的职责就是统领全局和发布行政命令,战争时期担任军队指挥官。卸任的执政官一般可以拥有元
老院议席,也可能继续被授予军队指挥权并被元老院指派到某个行省担任总督。公民大会能够投票支持或否决某项法案,在公民大会提出法案的人是按照规定由平民担任的护民官。西塞罗被认为是保守派,因为他维护元
老院的权威和罗马共和国传统的政治框架,所以对恺撒 等人组成“三巨头政治”越过元老院在幕后操纵政局非常 反感,当然更反对寡头独裁者
(
例如皇帝)掌握所有权力。
罗马的“政治阶梯”是指从政的人的一般升迁途径,重要的是四级公职:财务官、市政官、执法官、执政官。
每个职务同时由多个人担任,执政官通常由两人担任,任期一般是一年。符合规定的贵族和平民都可以竞 选这些职务。为了获选,就必须具有响亮的名声,而这主 要依靠两条路径:当律师或者从军,前者是文官路线,后者是武官路线。西塞罗选择的是文官路线,并且一直做到了行政职务——执政官。这些职务的职责、重要性和管辖范围一直在变化,例如初级的财务官主要是监督征粮和地方财务,但也负责很多具体的行政工作。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职务,例如负责罗马国家宗教事务的 组织是大祭师团,大祭司的成员都任职终生。正文中几次提到恺撒在家里举行由妇女参加的良善女神节并由其妻子主持,就是因为恺撒是大祭司之一。罗马的文官体制在法律的框架下维持着国家运行,所以西塞罗强调,领导者是法律发出的声音,意谓文官是严格的法律执行。
演说术是罗马文官的基本素质。说服民众、竞选公职、发布施政纲领等政治活动都建立在演说术的基础上,
任何有政治抱负的年轻人都必须从小就学习演说术。古罗马“演说家”集好几种重要身份于一身:他是动员群众的领导者,是法庭上左右判决的律师,还是在元老院上辩 论国家政策的政治家。如果类比中国古代文化,我们甚至可以说,演说家相当于儒家的士人,既是教化民众的老师,又是为民做主的官员,还是传统价值的卫道士。但是,我们切不可把西塞罗文中的演说家误认为是光耍嘴皮子的人,因为西塞罗自己也多次强调,说话的技巧性只
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演说者的内在修养和真情实感。 西塞罗通常被认为是整个罗马历伟大的演说家, 他的演说词被后世不断地作为范文加以学习。
后要说明的是,本书由译者依据英文版译出,翻译过程中对照了多本西塞罗英译本以及王晓朝教授的部分
西塞罗中译本,部分重要词句参照拉丁文进行了修订。 英译本的选段和表述方式包含了原编译者的观点,他为了照顾现代读者的阅读口味和习惯进行了改动和润色,有些地方并不是严格按拉丁文直译,但是,总体而言仍然比较忠实于原文。中译文力求达意通顺,尽量符合中文
语言习惯。书后附有“词汇表”供读者查阅人名、地名解 释,其他重要事件在文中有脚注说明。译者所学有限,如 有纰漏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希望这本书可以提供一窥西塞罗政治智慧的机会,正如英译本副标题所言,为现代读者提供古代借鉴。
陈越骅
于浙江大学求是村
2014
年
5
月
7
日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由译者依据英文版译出,翻译过程中对照了多本西塞罗英译本以及王晓朝教授的部分西塞罗中译本,部分重要词句参照拉丁文进行了修订。 英译本的选段和表述方式包含了原编译者的观点,他为了照顾现代读者的阅读口味和习惯进行了改动和润色,有些地方并不是严格按拉丁文直译,但是,总体而言仍然比较忠实于原文。中译文力求达意通顺,尽量符合中文语言习惯。书后附有“词汇表”供读者查阅人名、地名解释,其他重要事件在文中有脚注说明。
这本书可以提供一窥西塞罗政治智慧的机会,正如英译本副标题所言,为现代读者提供古代借鉴。
媒体评论
《如何治理国家》简要概括了西塞罗的政治哲学,其关于战争和移民的思想如此现代、理智,定会让读者为之一振。
——理查德·金
西塞罗的文字永远那么鲜活。古典学家弗里曼通过精心选摘和翻译的片段,为我们介绍了历*可贵的思想。
——巴里·施特劳斯
前言
我好像在每一页里都读到了古往今来各个民族的历 史
^
尤其是我们国家过去
40
年的历史。只要把姓名 稍稍更换,里面的每一个事件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前车
之鉴。
——约翰·亚当斯论米德尔顿的《西塞罗传》
马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出生于公元前106年,此时距离罗马人驱逐后一位国王并建立罗马共和国已经过去了400年。西塞罗来自罗马东南丘陵地区的乡村小镇阿尔皮诺(Arpinum)。它也是盖乌斯·马略(Gaius Marius)的故乡。马略采取了平民主义的政见,改革军队,废除入伍财产资格的限制,将 其变成了一支由平民志愿者组成的军事力量,并以此震惊了罗马的贵族阶层。马略抵挡住了越过阿尔卑斯山脉的日耳曼部落的入侵,挽救了罗马也巩固了自己的政治权力。
西塞罗的家庭只能算中等收入,但他的父亲决心给 予马库斯和他的弟弟昆图斯(Quintus)尽可能好的教育。 他们从小在罗马跟随当时好的老师学习历史、哲学和修辞学。年轻时,马库斯曾有过一段短暂而平凡的军旅生涯,之后他在罗马开始了他的法律训练。成为律师的西塞罗初接手过一个案件,为名叫洛司基乌斯(Roscius)的男人辩护,他被诬告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这件事情
把年轻的西塞罗推到了与当时的罗马独裁者苏拉(Sulla)及其腐败施政格格不入的位置。他的举动是勇敢的,洛司基乌斯也被宣告无罪,但是在审判结束之后,西塞罗认为自己好还是离开罗马,于是前往希腊和罗德岛继续 自己的学习。
在苏拉死后,罗马回归了共和政府的统治,西塞罗 才开始在国家公职体系里面逐级升迁,从财务官做到了执法官,后他经过一次艰难的竞选终于赢得了共和国公职一执政官的职位。但是西塞罗在执政官位置上所治理的这个国家已经不再是他的祖先所认识的那个国家。当年那个在台伯河岸边上的小村庄而今已经成长为一个横跨地中海的帝国。曾几何时,具有传奇色彩的辛昔那图(Cincinnatus)在战时受命领导国家又在战后卸 甲归田,这种英雄式的淳朴之道而今让位给了遍布国家 内外的腐败和权力滥用。传统的公民军队现在已经被忠 于统帅而不是国家的职业军人所替代。苏拉向罗马进 如何治理国家:献给当代领袖的政治智慧军,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政敌的屠戮,这些行为开创了让后人难以忘记的可怕先例。即使在西塞罗攀上了罗马权力 的时候,立宪政府的约束力仍继续趋于分崩离析。 更糟糕的是,当时的政治派别谁也不听谁的,经济停滞不 前,失业情况不断地威胁着社会稳定。
在西塞罗担任执政官期间,心怀不满的贵族喀提林 〔尝试用暴力推翻元老院,被西塞罗和盟友及时 阻止。仅仅三年后,庞培(Pompey)、克拉苏(Crassus)和
尤利乌斯·恺撒(Julius Caesar)如组成了政治三巨头在幕 后统治罗马。他们约请西塞罗加入,但是他不想与这样一个不符合宪法的组织扯上关系。尽管如此,他非常感谢庞培多年来的支持,并且为恺撒的允诺所感动。西塞罗等待着机会,试着去与各方维持良好的关系,静候着他 所敬爱的共和国的回归。
西塞罗在元老院中被边缘化,失去了实权,他在挫折中开始写作关于如何治理政府的著作。就在恺撒征服了高卢、越过卢比孔河又把罗马拖入内战的时间里,西塞罗运笔写出了堪称历伟大的政治哲学著作。他所提出的问题直到今天仍然在回响:一个正义的政府的基础 是什么?什么样的治理才是好的? 一个执政的领袖应该如何行事?西塞罗正面直接地提出这些问题和许多其他问题,不仅作为一个学术理论家,而且作为一位亲自治理过国家又亲眼看见共和政府坍塌的实干家。他写给任何愿意倾听的人,但是他的政治影响力已经明显衰退了。 正如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所说:“我过去习惯于坐在甲板上,为这个国家亲手掌舵,而今在底舱也几乎没有我的 什么位置了。”
恺撒在内战中的胜利以及他刚开始的仁慈的独裁统治,在西塞罗眼里都像是世界末日。但是,公元前44年3 月15日恺撒的遇刺为他吹进了一股新的乐观的风气,西塞罗开始为共和政府的重生奔走呼告。他把希望寄托在 年轻的屋大维身上,相信这位恺撒的甥孙和继承人或许 能够恢复罗马先前的荣光。但是屋大维与马库斯·安东尼(Mark Antony)的联盟向西塞罗证明了,权力一旦握在手中就不会被轻易放下。西塞罗恢复共和国的后尝试是运用他令人敬畏的演说才能反对安东尼的独裁统治——然而自由的时代已经逝去。在屋大维的应允下,安东尼将他的仇敌统统宣判了死刑。西塞罗的遗言是对 前来取他性命的刺客所说的,他说:“你至少要保证正确地砍下我的脑袋。”
西塞罗是一位多产作家,他写了许多关于如何治理政府的散文、论文和书信。这本简略的文选能够提供的只是一个小样本,抽取了他在漫长岁月里和不同场景下被记录下来的一些理念。我们希望这本书将会激励读者更进一步地探索这位罗马伟大的政治家留存下来的其他著作。
温和的保守主义者在我们的现代世界中日益稀少且珍贵,西塞罗就是这一类人,他相信可以与各方派别一起,为了他的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的人民的福祉而工作。他的理念不是政客的理念而是政治家的理念,而今天可以被列入政治家这一类别的人更是变得前所未有的稀少。
西塞罗的政治著作是研究古罗马所必需的珍贵来源,但他的洞见和智慧是超越时间的。两千年过去了,权力的使用和滥用仍然没有什么改变。对于那些愿意倾听的人,西塞罗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教导。这些教导包含以下几条:
1.有一些普遍规律支配着人类处理公共事务的行为。西塞罗当然不会用后来的基督徒的方式来思考自然法这个概念,但他坚定地认为,这些神圣的规则不因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它们保证每个人的基本自由,约束政府应该以何种方式行事。正如美国的国父们在《独立宣言》中所写的:“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他们都是西塞罗认真的学生。
2.好的政体信奉权力的制衡。如果统治的权力不受抑制,即使尚的君王也会成为暴君。同样地,如果没有对民众的权力施加限制条件,民主政治也会退化为暴民统治。正义的政府必定奠基于一套相互制衡的系统。一定要小心那些宣称为了暂时权宜或安全需要而置 宪法规则于不顾的领导人。
3.领导者应该拥有卓越的品德并且诚实而正直。统领一个国家的人必定拥有巨大的勇气、能力和决心。真正的领导者总是把国家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上。正如西塞罗所说,统领一个国家就像为一艘船掌肖它,尤其是 在遇到暴风雨开始肆虐的时候更是如此。如果船长不能 保持稳定的航向,航程将以全员覆没而告终。
4.密切关注你的朋友,更要密切关注你的敌人。当领袖把朋友和盟友看作是理所应当的,那么他们就倒霉了。不要忽视你的支持者,然而更重要的是,始终务必弄清楚你的敌人在做什么。不要害怕与那些反对你的人接触。骄傲和固执不是你能够负担得起的奢侈品。
5.才智不是一个刺耳的词。统领一个国家的人应该是这片土地上秀和聪颖的人。正如西塞罗所说,如果领导者对于自己所谈论的事情没有通透的认识,那么他们的言语就只不过是空洞的胡说八道,他们的行为也会受到危险的误导。
6.妥协是成事的关键。西塞罗写道:在政治活动中,周遭环境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保持一个不动的姿态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确实有些时候必须保持自己的立场不动摇,但是一贯拒绝退让则是弱者的表现,而不是强者的表现。
7.不要加税一一除非你确确实实不得已。每个国家都需要税收来维持运转,但是西塞罗强调,政府的首要目之一是保障个人的财产,而不是对财富进行再分配。另一方面,他又谴责把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并且主张国 家有义务为公民提供基础服务和安全保障。
8.外来移民能够使国家更加强大。罗马从一个小村庄成长为一个强大帝国,靠的是在地中海扩张的同时,不断地欢迎新公民加入它的体系,甚至被解放的奴隶也可以成为具有完全投票资格的社会成员。新公民为国家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9.千万不要发动非正义的战争。当然,罗马人就像某些现代国家一样,相信他们能够为任何他们想要发动 的战争的合法性辩护,但是西塞罗至少坚守了以下理念:对比维护和防卫一个国家的荣誉而发动的战争,因为贪 婪而发动战争是不可原谅的。
10.腐败毁灭国家。贪婪、行贿和欺诈从内部吞食一个国家,使得它虚弱而且容易受到攻击。腐败不仅是一种道德上的恶,而且是一种现实的威胁,在危害小的情况下会使民众心灰意冷、丧失信心;而坏的情况则可能惹得民怨沸腾,甚至酿成革命。
甚至那些不同意西塞罗的人也不得不敬佩他。晚年的屋大维(奥古斯都皇帝)有一次撞见自己的孙子正在阅 读西塞罗的著作。因为这本书的作者被自己的祖父判处了死刑,小男孩吓坏了,担心自己会被抓起来,于是把书藏在自己的斗篷下面。但是奥古斯都拿起这本书,在他 那被惊吓的孙子的注视下,阅读了相当长的篇章。这位老人把书递给年轻人然后感叹说:“明智之士啊,我的孩子,这是一位明智之士,一位爱国者。”
——菲利普·弗里曼
书籍介绍
西塞罗是古罗马最伟大的政治家和演说家,他的书信、演讲和作品中,体现出永恒的智慧和实用的政治见解。两千年来,这些文字惠泽了一代又一代政治家。现在,这些文字依然如新,继续指导和启发着现代人。
《如何治理国家》汇集了西塞罗政治智慧的精华,为当代领袖和公民提供常识性的、轻松可读的指南,传达了西塞罗最富洞见的思想,主题涉及领导力、腐败、权力制衡、税收、战争、移民以及妥协的重要性等诸多方面。本书译本文字简易活泼,添加了绪论、批注、术语表和进阶阅读建议,信息量巨大。书后附英译文本和原始拉丁文本,供相关人士参考。
精彩短评:
作者:李察 发布时间:2015-09-16 04:58:24
2015.09.16 第一次阅读。数学模型。很复杂看不下去。但是里面有积极心理学的影子。很重要!
作者:海森宝宝 发布时间:2021-04-01 00:10:46
读的英文版,当时仿佛感觉自己很有野心
作者:PlutoShe 发布时间:2016-05-08 22:38:44
给到3.5星吧。作者按照自己的思路将西塞罗的演说,著作,信件重新整理了一遍。算是不错的入门作品。但相较于西塞罗的信件,西塞罗的演讲更为有趣。作为律师出身当上执政官的西塞罗,他在辩护上不败的地方倒是最令人感兴趣的地方。但作为他在历史上的作为上来看,更值得把他看成一个政治家而不是政客。
作者:戴珍珠耳环的兔子 发布时间:2018-12-29 21:21:42
政治学书总是给予人智慧。即便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前700-1400年)只可惜政治理论家西塞罗在凯撒死后批判安东尼的论文写太多,最后还是被安东尼派来的杀手给杀掉了。
作者:Ceremony 发布时间:2018-06-25 00:16:23
當一個國家由一群暴民統治時,我認為專制並沒有減少。實際上,它還要更壞,因為再也沒有比一個政府名不副實地借用“人民”的外表和名義更卑劣的事情。
作者:小凌 发布时间:2017-09-12 21:47:30
许多的政治见解直到现在仍有实用价值。这可能与人的本性贪婪自私而有关吧。自然赋予每一个人平等的权利,统治者不受约束的权力必导致暴政,精英政治是人类的主线,税收与保护个人财产权现在仍是难题,不要无故发动战争,妥协在政治中很重要,腐败亡国!
深度书评:
给教师的建议内容概括
作者:only 发布时间:2010-02-21 18:05:03
一段时间断续地读完了《给教师的建议》,收获颇丰,它更新加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教学当中的以学生为中学的指导原则,交给了我一些师生互动的原则及技巧,也获得了很多提高综合素质的途径及方法,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书本的精髓,更好地指导实践,现将自己的笔记整理如下:
一、教育理念
(一)、全面认识学生,每个人都有多个方面,善于发现人的优点
(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
(四)、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
(三)、以学生的思考,获取知识的过程为中心
(五)、学习绝非一蹴而就,每天成长就是成功
二、教学工作
(一)、课前
1、学科教学中的学生积极活动的内容
(二)、课中
1、设置课堂情景,引起学生兴趣
2、新课教学
(1)、尽量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应用已学知识获得知识
a,必须使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 b,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
(2)、只要学生有了疑问,在逐步进行讲解,对漏点知识清仓,学生虽然没有回答,但思路却一直跟着在走
3、留出足够“自由时间”让学生充分课堂思考练习
4、以书写提纲的方式进行总结复习
(三)、课后
1、坚持批改作业
收集学生趋向性错误,思考错误原因
2、写教学日记
日记能教给我们思考。
三、给学生的建议
(一)、树立复习意识
1、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
2、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二)、书籍也是一种学校,看课外书籍意识
(三)、动手意识
1、演算题目
2、做笔记
(1)、书写新课提纲
(2)、记下必须牢记的笔记
(四)、自我控制、激励意识
(五)、草稿本意识
四、师生关系
1、通过科普知识及评价手段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学科信仰
2、组织各种活动
(1)、思考之角
(2)、幻想之角
(3)、难度之角
(4)、科普之角
3、让学生了解教师学术上的努力并带领一起
五、综合素质
(一)、要掌握这一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
(二)、教师必须积累供全班学生和个别学生使用的大量习题和例题
(三)、建立学生档案
(四)、准备科普书籍及短文
(五)、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六)、加强听课评课
《园冶》摘录
作者:朱俊帆 发布时间:2021-03-21 06:40:23
无锡四大园 :真山没水是梅园 ,假山真水是蠡园 ,真山假水在锡惠 ,真山真水鼋头渚 。
《园冶》摘录——正文
鹿柴:原意指把篱笆上的竹木削尖,捆绑在一起做成像鹿角一样的栅栏。这里指唐朝王维辋川别业里的一个景点。王维曾作诗《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辋川:初唐诗人宋之问在辋川山谷建造的一个山庄,后来王维在此基础上营造了辋川别业,今已不复存在。在诗文载录中可以看出,它是一座既富自然之趣又具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
扬州影园。
崇祯年间,郑元勋让董其昌为此园取名,董看该园咫尺山林,却纳多方胜景,且园中山水绿柳之影婉然动人,便以“影园”命名。到民国之时,几已无存,仅在园址屿上留三五渔家,结屋渔耕。沧桑之感,颇似“犹有白头园叟在,斜阳影里话当年”。 在古典园林中,寤园和影园一个建在江畔,一个建在湖边,都是典型的江湖地园林。
王维的“辋川别业”,白居易的“白莲庄”,都把建筑之美和诗画之美相结合,为园林别业中的无上佳品。
第四章,兴造论
晴川叠翠、古寺飞悬于半空,只要是可见之处,都可借来为我所用。看到那些俗不可耐的景色,就要想办法遮挡起来,遇到美景则应尽收园中,无论远处的郊野,抑或村庄,皆当作园林烟云袅袅的一处风景,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巧而得体”的含义。
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14〕,愈非匠作可为,亦非主人所能自主者;需求得人,当要节用。因者:随基势〔15〕之高下,体形〔16〕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树,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17〕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畽〔18〕,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体宜因借〔19〕
【注】
造园艺术中的“因”是指:根据地基的高低不同,对地形进行整修,有些树木遮挡人们欣赏美景的视线,就要把枝条修剪一下;假如园中有溪流婉流,就要设法让其流经石上,石与水相衬,意趣非凡;在适合建造亭、榭的地方,就建造亭、榭;开辟小径不妨选在偏僻幽静的地方,并使其蜿蜒有致,此即为“精而合宜”的意义所在。石为骨,水为脉,石水相称,宛似骨脉相连,相映成趣,园林的“气韵“就活了起来,流动起来。
造园艺术中的“借”是指:尽管园林分成了内外两个区域,但取景时可不受限,远景、近景可以相互搭配映衬。晴川叠翠,古寺飞悬于半空,只要是可见之景,都可借来为我所用。看到俗不可耐的景色,就要想办法遮挡规避,遇到美景则应尽收园中,无论远处的郊野,抑或村庄,皆可当作园林烟云袅袅的一处风景,这也就是我们说“巧而得体”的含义。
苏州拙政园
苏州拙政园在唐朝时,是诗人陆龟蒙的宅院。公元1509年,明弘治年间的进士王献臣官场失意,退而归隐到苏州。他决意在山水园林之中消遣余生,于是聘请当时著名的画家文征明帮自己设计了一张园林蓝图。历经十六年,园子得以竣工。王献臣很喜欢西晋潘岳《闲居赋》中所说的“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于是依此为该园取名拙政园。
文征明本是吴派书画大家,对江南山水之美有高超的表现手段,他参与设计的拙政园也表现出卓尔不凡的美感。拙政园不仅是苏州占地面积最大的园林,也是江南园林中的杰出代表。它的布局疏密有致,自然天成。最主要的特点是全园风景以水为主体,人工建筑物分布在池水的周围。各个建筑之间以漏窗、回廊等连接起来,加之园中山石奇巧,古木繁茂,绿竹青翠,花草秀美,整体看来就是一幅意境悠远的美图。 拙政园以其集山水园林之大成的设计,成为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佼佼者,也被后人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苏州留园
当时院内多梧桐、青竹,加之池水澄碧,所以名之“寒碧山庄”。清代俞樾在《留园记》中夸赞留园“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幽深雅致之趣,山石奇峻,池水青碧,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的美誉。
全园一共由四个部分组成,它的奇妙之处在于,人们可以欣赏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风格迥异的景观。园林的西北是堆叠而成的假山区,假山大多为土石山,以黄石为主要石材,风格雄奇古朴。这里土阜曲溪,沿岸栽种着桃柳,土阜之上缀有黄石,枫树满山,待到秋日鲜红一片,不愧是苏州园林土山佳作。园区东南是一组建筑群,包含了建筑形式中的山房、楼阁、轩馆、亭榭等诸多元素,体现了江南园林卓越的建筑艺术。在园林东部,由林泉耆硕之馆、冠云楼、冠云台、待云庵建筑,围成了一处庭院,院子中间有个水池,冠云峰立在水池的北边。园林北部特别开辟了一处盆景园,里面有数百盆盆栽,皆为天下名品绿植。
北京颐和园
前身是清代的清漪园,是以杭州西湖为范本、借鉴江南园林设计特点建造而成的规模宏大的山水园林,被称为“皇家园林的博物馆”,是迄今为止保存得最完整的皇家行宫景区。在乾隆登基之前,北京西郊一带就已经建起四座规模很大的园林,从海淀一路绵延到香山。美中不足的是,这四座园林并没有通过一个合理的建筑连接起来。几座园林之间,原有个翁山泊,是一片空旷地段。乾隆继位后,决定在翁山泊附近建造一座园林,和其余四个园子连接起来。清漪园建成后,形成了从清华园到香山约四十里的园林区。1860年,清漪园一度被毁,六年之后重建,改名颐和园。
颐和园长廊。江南园林中不乏设计精巧的经典廊建筑,但是像颐和园中长达七百二十八米的长廊,却非常罕见。长廊本身造型优美大气,巧妙地把颐和园各景点连接起来。廊中的绘画作品,更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西堤和西堤上别具匠心的桥。西堤原本是一条较窄的长堤,并没有什么用处,可高明的设计者把长堤从中断开,然后在断开处架设了六座造型优美的桥,形成“西堤六桥”景观,并由此产生“六桥烟柳”的佳景。其景致和杭州西湖的苏堤相比,也毫不逊色。
第五章,园说
山楼凭远,纵目皆然;竹坞寻幽,醉心既是。轩楹〔7〕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梧阴匝地〔8〕,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9〕,浚〔10〕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11〕之耸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刹宇〔12〕隐环窗,仿佛片图小李〔13〕;岩峦堆劈石〔14〕,参差半壁大痴〔15〕。萧寺〔16〕可以卜邻,梵音到耳;远峰偏宜借景,秀色堪餐〔17〕。紫气〔18〕青霞〔19〕,鹤声送来枕上;白萍〔20〕红蓼〔21〕,鸥盟〔22〕同结矶边。一湾仅于消夏〔28〕,百亩岂为藏春〔29〕;养鹿堪游,种鱼可捕。凉亭浮白〔30〕,冰调〔31〕竹树风生;暖阁偎红,雪煮炉铛涛沸。渴吻消尽,烦顿开除。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泣泪〔32〕;晓风杨柳,若翻蛮女〔33〕之纤腰。移风当窗,分梨为院;溶溶〔34〕月色,瑟瑟风声;静扰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35〕,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
【注】
登山间之楼,倚栏远望,壮丽美景一览无遗;在竹林之中漫步,到处都是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观。高大阔敞的屋子、明亮宽大的窗户,能够尽观汪洋千里的水景,迎送四季的花开花落。梧桐浓密的树荫遮覆了地面,老槐树带来的清凉也怡然惠及整个庭院;沿着堤岸种下杨柳树,绕着房屋栽种蜡梅花;选清幽竹林修一座茅屋,疏通水路引出一脉细水;高大山石如同屏障,青翠如玉排列在千寻之山的前面。从圆形的窗户中远望,山林中隐约可见几座古寺院,就像是唐代李昭道画的小幅山水图;园林中像刀斧砍削的山石峭立,高低变化,就像是黄公望所画的山水图。寺庙可以当作邻居,隔壁吟诵佛经的声音不断地传入耳朵;远处的山峰可以借来造景,俊秀的山景尽在眼中。缥缈之处有紫气青霞,仙鹤悦鸣传到枕上;近处岸边可见白萍红蓼,也可与水鸟做朋友,余生隐居江边。 一脉曲折蜿蜒的清水便可解除夏日的炎热,百亩之阔的园林又岂止是小小的藏春坞可比的;在园里养几只鹿可以和它们一起玩耍,养一池鱼能够满足垂钓的愿望。夏季在凉亭里喝点清酒,用冰块调些饮品解暑,但觉竹林树木生风;冬季在暖阁依偎着炉子取暖,壶中煮的雪水在炉火上翻滚沸腾。如此可消口渴之苦,可去除长日烦闷。等夜雨轻打芭蕉,芭蕉叶上应有鲛人泪般的水珠;清晨微风吹拂着岸边的杨柳,如同细腰起舞的少女身姿。移栽几株竹子到窗前来,再种些梨树在庭院之中;柔柔月色里,风影扰乱了锦榻上的古琴与诗书,池塘里的粼粼波光打碎了半圆月亮的影子。坐在席子上一股清气扑面而来,顿时觉得心胸旷怡,凡尘之事渐远。
曹雪芹《红楼梦》大观园
怡红院显然是古代贵族园林馆苑的代表,它极尽奢华,彰显出富家公子贾宝玉的雍容华贵之气;潇湘馆千百株翠竹婆娑生姿,又有清泉绕墙,一条石子甬道穿院而过,清幽雅致,一如目下无尘的主人林黛玉;秋爽斋阔朗大气,院中种有芭蕉,落雨之夜,且听雨打芭蕉如诉如泣,也是贾探春诗情闲趣的写照。
古代名家评园林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又须修竹、老木、怪藤、丑树,交覆角立,苍崖碧涧,奔泉汛流,如入深岩绝壑之中,乃为名区胜地。 ——明·文震亨《长物志》
扫云:一种虚拟的行为,扫除天上的云彩,用来借指隐居者弃绝尘世琐事的状态。
锄月:在月亮之下锄地,用来比喻隐士休闲散淡的生活方式。
苏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陶渊明:看农人晨起晚归,春种秋收;听冬夜柴门轻启,家犬吠叫。人间烟火气氤氲萦绕,粗茶布衣中尽得人生真味。
郊野地
在距离城市几里之地,既没有城市的喧哗热闹,还因离市区近而生活便利。既有山林风光,也有乡野情调。在郊野建造园林,既可感受大都市的繁华,又能享受真正自然之趣。加之交通便利,因而成为不少达官贵人首选之地。
开荒欲引长流,摘景〔8〕全留杂树。搜根〔9〕惧水,理顽石而堪支;引蔓〔10〕通津,缘飞梁而可度。风生寒峭〔11〕,溪湾柳间栽桃;月隐清微〔12〕,屋绕梅余种竹。似多幽趣,更入深情。两三间曲尽春藏,一二处堪为暑避。隔林鸠唤雨,断岸马嘶风〔13〕。花落呼童,竹深留客。任看主人何必问,还要姓字不须题。须陈风月清音〔14〕,休犯山林〔15〕罪过〔16〕。韵人安亵,俗笔偏涂。
【注】
在荒芜处开辟地基时,一定要疏引一脉细流,造景时注意保留那些原有林木。绕水流挖成地基,用坚硬的石块夯实地基,以便牢牢支撑地面上的建筑物;加长河流的长度,疏浚水源,架设长桥以供人行路。溪水边的柳树丛里,不妨栽种些桃李树木,好在暖风扑面的春季欣赏柳绿桃红之美;梅树成林,绕屋而立,在月色缥缈的冬夜,可赏梅花风姿绰约,可赏竹影婆娑。园林之中花木繁盛,增添不少意趣,更使人情思绵绵。两三所曲折往复的馆苑,温暖而舒适,便于欣赏春色;溪边一两处凉亭静立,清风拂面,正好纳凉避暑。隔着葱郁的树林,鸠鸟鸣叫,似在唤细雨飘洒,不知哪个岸边不时传来骏马嘶鸣。 唤来童子打扫庭院中飘落的花瓣,留下客人一起欣赏幽静的竹林。可以随情所至,到园林中欣赏美景,主人没必要过问来者是谁,客人也不用通报姓名。一定要呈现出郊野无限风光和大自然的天籁妙音,切莫破坏山林清幽的意境。风雅之士怎会轻易亵渎自然风光,庸俗之人才会偏爱信笔涂鸦。
习家池
襄阳凤凰山下的习家池,是典型的郊野园林。池水澄澈宁静,色翠而温润。在池中有一座亭子,供人赏景垂钓之用。池水周围栽种着丛丛毛竹,滴青流翠,楚楚动人。池塘西南侧,依偎着两个不同形状的副池,小巧玲珑犹如戏台般大小。一个似十五满月,名曰“溅珠”;一个弯如玄月,名曰“半规”。山风拂过,池水荡漾,一池似蛾眉忧戚,一池似笑靥如花。古人说养花可以探春色,蓄水可以窥天地,习家池深谙此中真理。
习家池作为郊野园林,尽得天地之巧,和雄峻的山脉、莽苍的密林、幽窈的山谷以及迢迢汉水结合,映以高渺天空,景色大气独特。最先对习家池佳处欢喜不已的是山涛的第五子山简。他常到习家池饮酒,饮酒必醉,每每倒戴官帽,垂首瘫卧马上,缓缓而归。
此地风景绝佳,且有故人逸事可供凭吊,所以自古就是文人骚客常来之处。李白有《习家池襄阳行乐处》一诗,其中“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岘山临汉水,水绿沙如雪”“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等诗句,可谓把习家池自然和人文风姿尽现笔端。
傍宅园林
多方题咏,薄有洞天〔8〕;常余半榻琴书,不尽数竿烟雨。涧户〔9〕若为止静,家山何必求深;宅遗谢朓之高风〔10〕,岭划孙登之长啸〔11〕。探梅虚蹇〔12〕,煮雪当姬〔13〕,轻身〔14〕尚寄玄黄〔15〕,具眼胡分青白〔16〕。固作千年事,宁知百岁人〔17〕;足矣乐闲,悠然护宅。
【注】
多处题咏诗文,别具仙居之味;屋中琴书堆积了半榻,几株修竹在烟雨蒙蒙中静立。在山间水边修筑几处小室,以得静幽之乐;堆山院中,不求高险深奥。园内体现谢朓般的风情雅趣,岭上学孙登的仰天长啸。探赏蜡梅花开,不用像孟浩然一样骑驴上山;煮雪烹茶,身边有娇美姬妾的陪伴。无官身轻可以暂时逍遥于天地之间,对人心胸阔朗,何必分青眼白眼?佳文固可传诵千古,但人生在世也不过短短百年。做人知足心怀欢悦,乐得享受安闲时光,于宅第园林之中怡然度日。
谢朓之高风:谢朓,南朝著名诗人,在山水诗上造诣最高。此处指园林主不仅有像谢朓那样幽美的园林,还有谢朓那样的风雅情怀、高雅人格。
孙登之长啸:孙登,魏晋名士,隐居在山中,熟读《易经》,弹琴唱歌,性格极为洒脱不羁。尤善长啸。此处借孙登来暗指园林主人豪迈弃世的不俗情怀。
第七章,立基
高阜可培,低方宜挖:地势高的地方可以用土培得更高,增加其气势;地势低洼之处,可以深挖使其愈加深奥。中国比较著名的古典园林,在立基布局上都遵照主体建筑倚山居北,将人工湖或池塘凿筑在南面的原则。如皇家园林颐和园,就是用开掘昆明湖的土增高万寿山,从而形成北边是山、南面是湖的格局。之后在湖边山脚建报恩延寿寺,形成主轴线,然后在主轴线上建造佛香阁,成为整个颐和园的构图中心。
在建筑选址上,堪舆学讲究“藏风聚气”,一般选择在山环水抱、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立基,再选取一处寓意吉祥的地点造屋建房。立基之处要求既能进出自由又相对封闭、空间完整均衡。建筑物朝向必须坐北朝南、背山面水。
楼阁基
下望上是楼,山半拟为平屋,更上一层,可穷千里目也:在半山之间建造楼阁有个讲究,叫作二层变一层:从山下仰望是两层的楼,走到山腰时,又会感觉那仅是一层之楼,待走进去才发现已经到了二楼了,大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妙趣。
邻近楼阁之间第二层相通的楼,叫“串楼”;楼阁内用廊相连通,可沿廊绕楼而行的,称为“走马楼”。
书房基
书房之基,立于园林者,无拘内外,择偏僻处,随便通园,令游人莫知有此。内构斋、馆、房、室,借外景,自然幽雅,深得山林之趣。如另筑,先相基形:方、圆、长、扁、广、阔、曲、狭,势如前厅堂基,余半间中,自然深奥。或楼或屋,或廊或榭,按基形式,临机应变而立。
【注】
在园林中设计书房的位置,应该选在深幽僻静的地方,无论是在景区中还是在景区外,都应保证既能方便于从书房到景区,又能让外来的游客不知道有书房小院坐落园中。在书房所在的院落内构筑房舍,可借用周边外景,使其有天然之味、雅静之情、山林之趣。假如在园林外建造书房,就要先查看地基的形状:是方抑或是圆,是长抑或是扁,是直抑或是弯,是阔朗抑或是窄小。要依照之前“厅堂基”中所述的“余半间”的模式建造,才能让书房显得自然而幽深。书房可建成楼阁或屋宇、长廊或亭榭等形式,可根据地基的形状,随机应变规划布局。
- 让我想起了在芝加哥橡树公园Oak Park看Frank Llyod Wright故居工作室的书房,圆而宽敞透亮,又有“余半间”的幽深。
古代文人把书房称为“琅福地”,是文人的精神巢穴,修身治学的最佳去处。在静僻之处,又要保证光线充足。用适当的绿色花草装点和修饰,也会让书房清雅幽静而富有情致。 书香、墨香、琴音之外,古人还常在书房中放置香炉,在香篆缭绕中静坐冥想,让自由的思绪在轻烟袅袅中进入一种旷远澄澈的境界。有一读书人在山中游览,见云雾缥缈动人,就囊云而回,跑到书斋里放出。囊中云雾早已烟消云散,但书房在读书人心目中的清雅气格,却一直延续至今。
亭榭基
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惟榭只隐花间,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按景山颠,或翠筠〔1〕茂密之阿〔2〕;苍松蟠郁〔3〕之麓;或借濠濮之上,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非歌濯足〔4〕。亭安有式,基立无凭。
【注】
榭应该建在花木之中,使其若现若藏;亭通常修建在溪池之畔,它们皆为营造园林美景的重要元素。榭只可在花木之中建造,亭却不一定非要在水边修建,亭可以建在山泉咚咚的竹林之中,建在景色宜人的山顶,或在翠竹繁茂的山谷之中,或在苍松郁郁葱葱盘曲的山麓之间。如果将亭建在一湾溪水之上,可倚栏欣赏水中游鱼嬉戏,任思绪漫游冥想;假如建在池沼中间,潺潺清水也会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亭子的建造有一定形制,而至于把亭子的地基选在何处,却并没有什么固定法则。
榭一般考虑建在花木之中;而亭子立基则更为灵活些,可根据园子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可以在山顶、水边、湖心、竹林中、花丛中等等。也有桥上建亭,像北京颐和园的桥亭,还有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等。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在选址上也非常恰当,它四面临水,有佳木繁花掩映,加上飞檐翘角的明黄琉璃瓦屋顶,色彩感非常强烈。湖心亭和“三潭印月”、阮公墩三岛,就像是传说中的三座仙山一般立于湖心。
廊房基
根据地形的不同,廊可以分为平地廊、水廊、桥廊、爬山廊等。廊基设计合理,能为园林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苏州留园就巧妙地使用了走廊,游人进入园门就见一个小院落,在院落尽头有游廊蜿蜒曲折引人向前,到了“五峰仙馆”,但见空间狭促,似乎去路已绝,但沿游廊到了三岔口左拐,廊墙上一侧的漏窗显示墙外还有空间存在。廊的前面有个斜着的门洞,门洞后的景物隐隐可见。这种“曲径通幽”的设置,正是得益于对廊的合理设计。
假山基
设计山峰的时候,最忌讳将假山放在庭院的中间,要根据实地环境,自由布局。古代掇山工匠把叠造中层的方法归纳为三十个字:安连接斗跨,拼悬卡剑垂,挑飘飞戗挂,钉担钩榫扎,填补缝垫杀,搭靠转换压。 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园林假山的布局可以兼顾此三远。按照水脉和山石的自然皴纹,将零碎的山石材料堆砌成为有整体感和一定类型的假山,使之远观有“势”,近看有“质”和对比衬托,包括大小、曲直、收放、明晦、起伏、虚实、寂喧、幽旷、浓淡、向背、险夷等。
第八章,屋宇
凡家宅住房,五间三间〔1〕,循次第〔2〕而造;惟园林书屋,一室半室,按时景〔3〕为精。方向随宜,鸠工合见〔4〕;家居必论,野筑〔5〕惟因。随厅堂俱一般〔6〕,近台榭〔7〕有别致。前添敞卷〔8〕,后进余轩〔9〕。必有重椽〔10〕,须支草架〔11〕;高低依制,左右分为。当檐最碍两厢〔12〕,庭除〔13〕恐窄;落步〔14〕但加重庑〔15〕,阶砌犹深。升拱〔16〕不让雕鸾,门枕〔17〕胡为镂鼓。时遵雅朴〔18〕,古摘端方。画彩虽佳,木色〔19〕加之青绿〔20〕;雕镂易俗,花空嵌以仙禽。长廊一带回旋,在竖柱之初,妙于变幻;小屋数椽委曲〔21〕,究安门之当,理及精微。奇亭巧榭,构分红紫之丛;层阁重楼,迥出云霄之上。隐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槛外行云〔22〕,镜中流水,洗山色之不去,送鹤声之自来。境仿瀛壶〔23〕,天然图画,意尽林泉之癖,乐余园圃之间。一鉴〔24〕能为,千秋不朽。堂占太史〔25〕,亭问草玄〔26〕,非及云艺〔27〕之台楼,且操般门之斤斧。探其合志,常套俱裁。
【注】
凡是家居住宅,无论五间还是三间,都必须按着一定的次序垒筑;但园林中的书房,无论一间或者半间,则应根据四季变化的景色来设计。房子的朝向可以根据情况来定,主持造园的设计师应该和负责施工的工匠们在此点上达成一致。建造住宅房舍要遵照一定之规,而建造园林之内的房屋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地设计。 尽管住宅房屋和园林内的房屋在造型上大致相同,可是园林台榭可以建造得另具风格。前面房檐之上,要添加敞卷,后面房檐之下,要添加廊庑;房顶之上构筑重檐做假屋顶,搭建草架;房檐要前高后低,依照草架的形制制作,檐口左右两侧结构截然不同,需要分别制作。厅堂屋檐可能会对两边厢房产生影响,使庭院空间显得狭窄;因此房檐之下可以添加廊庑,台阶也随之变宽。斗拱之上一般不需雕饰,门枕也不用镂刻成鼓的形状;可以从时下流行的一些门枕款式中,选择一些看起来古朴典雅的来用。如果是想回归传统样式,可以选择一些图形端正大方的用。彩画虽然看起来华贵艳丽,但没有在原木上涂上青绿色来得淡雅大方;雕镂梁栋会有庸俗之嫌,就好像在镂空的花草图案中镶嵌上仙禽,会显得不合时宜。 建造一条弯曲回旋的长走廊,在选择廊柱位置时就要细心构思,巧妙布置,尽显回廊的虚实变化,以及曲折有致。建造仅有数椽之地的小屋时,特别讲究整体的庭院布局和门户的安排,要让空间具有隐现莫测、往复不尽之趣。那些奇巧的亭榭,可以零散分布在花木丛中,多层重叠的座座楼阁就像是在云端盘旋。那种若隐若现的情致,蕴含无尽的春色。 雕栏之外,似乎有云朵飘过,明镜之内,仿佛映出楼下潺潺溪水。蒙蒙烟雨不尽,却洗不掉青翠山色,微微清风拂过,带来阵阵清亮鹤鸣。园林美景好似蓬莱仙境,又如一幅天然美图。如此,园林中的山水已能满足对林泉之境的痴爱,享受到园林花圃的乐趣。 造园若能达如此境地,可称为千秋不朽之杰作。厅堂应具有太史公司马迁的风范,亭台则应具有扬雄般淡泊的气质。我建造楼台的技术虽然比不上陆云,姑且算是班门弄斧。探究园林建造的奇妙之处,需要志趣相投者共同探讨,至于那些常规和俗套就没必要再讨论了。
亭
《释名》云:“亭者,停也。人所停集〔1〕也。”司空图〔2〕有休休亭,本此义。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至十字〔3〕,随意合宜则制,惟地图〔4〕可略式也。
在苏州沧浪亭上,就有一副著名的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绍兴不远处的兰渚山附近,有一处群山环抱、青峰叠翠的空地,建有一个小亭子,它就是声名在外的兰亭。在亭子不远处,有一条曲折秀美的小溪,溪旁有王羲之所写的石碑“鹅池”。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就是在这里写成了《兰亭集序》。杭州的孤山北山脚下,有一个适合赏梅的放鹤亭。这个亭子是为了纪念北宋奇人林和靖而建造的。当年林和靖就在此地结草庐隐居,除却诗书本分之事,就是喜欢栽种梅花、饲养白鹤了。他曾写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经典诗句,加之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所以后人就在他的归隐之地建亭纪念。放鹤亭附近的梅花林,每年冬季都会开出清香四溢的梅花。身处梅花丛中,隐隐看到一亭静立,似有当年林和靖的清傲风姿。
台
凤凰台更是和湖北黄鹤楼、鹦鹉洲一样,成为文人雅士的最爱之处。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之句,亦让后人在伤怀之余,得以窥见凤凰台的辽阔幽雅美景。
楼
楼是园林构景的一部分,它因突出的形体结构,适合点缀在山水或花木间,组成高低有致的景观。在楼朝向园景的一面,经常会安装一排窗户,外面有栏杆围绕。楼的两侧一般都有山墙,上面或开有洞门,或开有空窗、花窗。 在水边建造的楼也有讲究,它的形体大小要和水面的面积相符合。建楼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楼的结构大小。如苏州留园的曲溪楼及拙政园的倒影楼,为了使水面和楼体和谐,都采用了楼的上层比下层小的形式。有时为了营造一种幽静境界,造园师会把一些楼造在园林内比较僻静隐蔽的地方,如沧浪亭的看山楼,就在四周竹木掩映之中显得十分隐蔽。
阁
阁,就是采用庑殿式的房顶,并且在四面墙壁上都开有窗户的建筑物。“重屋为楼,四敞为阁”。明嘉靖年间,汉阳太守范之箴负责修葺禹稷行宫,曾向朝廷提议增建一处晴川阁。后人为范氏此举叫好,有赞曰“千秋笔墨成佳话,至今楼阁纪晴川”。晴川阁临江而建,背后是巍巍的青山,站在阁上视野开阔,浩瀚磅礴的大江之景尽收眼底。它和武昌的黄鹤楼隔江相对,这样的格局在长江流域称得上是独一无二的,被誉为“天下绝景”。
阁的藏书功能,也是人所共知的。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藏书楼,是明嘉靖年间范钦兴的天一阁,它因藏书丰富而被称为“江南书城”。天一阁在宁波月湖的西面,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它格局是上下两层,上层藏书的地方是一个大间,中间用书橱隔开。下层一共有六间,也是分类藏满了各种书籍。这样的空间布置,也符合了古人“天一地六”的易经之说。
廊
廊者,庑〔1〕出一步也,宜曲宜长则胜。古之曲廊,俱曲尺曲〔2〕。今予所构曲廊,之字曲者,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斯寤园〔3〕之“篆云”〔4〕也。予见润〔5〕之甘露寺〔6〕数间高下廊,传说鲁班所造。
【注】
廊,是庑又向前延伸出一步而成的独立建筑,以曲折深幽为佳。古时候的曲廊,转弯的角度都是直的。如今我修建的曲廊,是像“之”字那样形状弯折转曲的,随着长廊所在的地形特点弯曲起伏。或在山的半腰环绕,或在水畔蜿蜒,穿过花木丛,渡过溪水山涧,回环往复,无穷无尽,就像寤园里的篆云廊一样。我有一次在镇江的甘露寺见过一种高下廊,沿着山坡建成,据说是鲁班所建。
廊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上方带顶的通道,一般是为人遮阳、避雨、小憩之用。廊的细致配置有很多种方法,一般会给廊安装花纹精美的栏杆,还会在廊下安放坐凳、美人靠等坐具,以供人休息。讲究的人家,在廊上会挂上字画,放置挂落来装饰。在走廊的墙上,也会用什锦灯窗、漏窗、月洞门、瓶门等建筑构件来作为装点。
拙政园中的小飞虹,它架于水上,造型优美灵动,成为最出色的景观。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罕见的廊桥,其名取自南北朝时期著名文人鲍照的《白云诗》“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虹本身就有瑰丽之感,是雨过天晴后展于天际的彩桥,用虹来比喻桥,用意奇幻而文雅。小飞虹在功用上,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一个通道;从园林景观来看,以它为景点构成了独特的园中景观。小飞虹本身就造型优美,桥体为三跨石梁,中部微微拱起,呈现出八字造型。桥面的两旁设置有“卍”字花纹的护栏。桥上覆有廊顶,在廊檐之下用倒挂楣子来装饰。廊桥的两头和陆地上的曲廊相接,形成连绵不绝、变化有致的观感。朱红色的廊廊栏杆倒映在碧波粼粼的水里,无论是色彩感还是造型灵动感,都展示出不俗的气韵。
榭
榭,就是依凭的意思。即依照周边风景设计建造而成。或者建在水之畔,或者建在花之旁,形式可以随机变化。 水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一端往往和廊台连接起来,另外一端则和曲桥互相连通,这也是鉴别水榭的重要依据。通常建造水榭的方法是:沿着水边构架起一个牢固的平台,平台的一半在水里,一半在岸上。平台四周会围上栏杆,然后在上面构建一个木制的单体建筑,一般为长方形,临水的一面是敞开的,有时候也会在榭的四面都开有门窗,以使其空透畅达,这样一来游人既可在榭内观水,也可以走到平台上观水。承德避暑山庄中的水心榭,就是四面敞开的形式。它的四周风景如画,站在水心榭中不但可以看水,还可以看四周的景物。
榭的顶部采用卷棚歇山样式,屋檐之下有奇巧玲珑的挂落。榭的立面多为水平线条,以与水平面景色相协调,苏州拙政园内的芙蓉榭,就是这样的形式。
福州的三坊七巷中的衣锦坊,有个明万历年间的水榭戏台。不同于一般水榭一半在水中、一半在岸上的结构形式,水榭戏台全都建在水上。榭的主体由杉木构成,屋脊灰塑,非常牢固大气,历经几百年的岁月还依然屹立。整个水榭造型优美而有力度美感,四角四根杉木柱子支撑着顶棚。顶部的檐高高翘起,恰似戏曲舞台上演员的水袖一般飘动,给人一种灵动而严整、强健而柔美的美感。斗拱上雕满了花纹,精致而古色古香。在戏台的底座上,也雕满了有寓意的历史人物。可谓古朴中见大气,既有戏曲文化的热闹气息,也有古代文人雅好曲词的文雅气质。 整个水榭戏台有三十多平方米,呈四方形。它隔着一个天井和花厅遥相对应,花厅既是看戏的场所,又和戏台一起构成了院中一道别样景致。从花厅中向戏台观望,仰视角度和距离戏台的远近都设计得恰到好处。花厅的大小和戏台的大小比例上也很相配。戏台下面是一方水池,面积大概有六十平方米,周围以岩石筑成池台,上面刻着刀工精致的仙鹤和蝙蝠图,有福寿吉祥的美好寓意。更为精巧的是,池中的水是活泉,泉水常年青碧可人,不会干涸。这样一来,不但戏台周围的空气清洁湿润,水和四周的池台还能形成一种环绕的效果,戏台上的演出乐声能够立体地传到观众的耳中。这种扩音的效果,是在陆地上搭建戏台时所不能获得的。在《红楼梦》中,对生活和艺术有着极高品位的贾母,就曾经在水中戏台欣赏过箫笛合奏的音乐。
轩
轩是有窗的长廊或小屋,敞朗明亮,一般会临水而建。它的外形和古时候的车很相似,空敞而高昂飞举。精致风雅如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朴实无华如归有光的项脊轩,都因鲜活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生活、精神风貌,而让人心向往之。
《红楼梦》“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在园林中临水建轩,能够营造出远观时的玄妙之气。晚清时期苏州有富商张履谦,购买了拙政园的西面园区,是时名为补园。补园中建了一座扇形的轩,轩两侧的扇形墙壁上,又凿开了两个扇形的空窗,一边正对着院内的到影楼,一边对着院内著名的三十六鸳鸯馆。轩的后面又修一扇窗,后方山上的笠亭正好被窗子框成一幅美图。轩名也起得风雅之极——与谁同坐轩。
宋代苏东坡曾写“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轩名只用词中所问,而把答案藏匿起来,让人回味无穷。轩前有一汪清池,背后有青翠小山,人在轩中,不管是倚门远望,还是凭栏远眺,都可以看到四周的美景。明月清风一来,更是让人流连忘返。轩内无论是门窗洞还是桌凳,甚至灯罩匾额都被设计成了扇面状,可谓匠心独具,玲珑精致,让人观之赞叹不已。
斋
小世界,纳方圆,斋的深刻含义之大,远远超出了它的建筑尺寸。 和堂比较起来,斋是用来聚集人的精气神、收合心神的地方,有让人看之肃然起敬之意。由于是让主人修身养性的场所,因此在环境选择上应该注重幽静,房屋样式不以轩敞醒目为宜。斋是一种比较小的建筑,一般在比较僻静的地方选址建造。它比馆还要小,玲珑精致。斋这种建筑占地面积小,建筑风格也不崇尚奢华张扬,所以古代文人无论贫富,几乎都有自己的一方小斋室。很多斋室都有自己的斋号,它成为了文人风雅情怀的载体,展露着斋主的丰富内心和个性。尽管斋的外表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厚的内涵。
在江南园林中,基本都有斋的身影,像网师园的静虚斋、沧浪亭的翠玲珑、怡园的碧梧栖凤斋等,一般是单独建筑;而在北方园林中,有成组建造的斋。斋不但可以作为书房,也可以作为居室。《红楼梦》中贾探春住的地方就叫秋爽斋。秋爽斋的布局,和沧浪亭的翠玲珑很相似,一共三间正房,庭院之中有芭蕉梧桐,是读书的幽雅好去处。
馆
馆和轩一样,在建筑形式上和厅堂属一个类型。它的位置一般比较次要,可以作为日常休息和待客之地,也可以作为观赏性建筑。像苏州留园中的清风池馆,就起到了构景作用。有时候把一个建筑群也称为馆,像北京颐和园的听骊馆、宜芸馆等。 很多馆的前面都有开阔的庭院,从而和院中的其他建筑物组成一个小园子。如在拙政园中,就有一座玲珑馆,和另外的建筑组成了一个园中园。 苏州拙政园内有秫香馆,该处建筑初建之时用了园林构景的借景之法。原来,在建园之初,墙外还都是稻田,每到稻子成熟,就会有阵阵稻香飘来,让人顿时忘记俗世的烦恼,因此主人给馆起名为“秫香馆”。秫香馆是拙政园东部最主要的建筑,正对碧水远山,馆内敞亮而古朴,门窗上皆是精雕细琢的雕镂花纹,显得雅致而有情趣。 苏州留园的清风池馆、五峰仙馆、林泉耆硕之馆,或大或小,因借古人诗中雅句命名,又有江南碧水奇山相衬,无不成为令人流连忘返的赏景好去处。
颐和园中,有宜芸馆和听鹂馆两处馆建筑。宜芸馆是清朝乾隆皇帝授意建造的,位于清漪园中。当时乾隆皇帝想在此园中建一个能够藏书和读书的处所,宜芸馆修在“背山复面水,净明尘不受”的地方,又有“回廊护幽馆”,所以深得乾隆喜爱。尽管“内府富图书,芸编随处有”,但是这里“入室芸香馥馥披,闻中真与缥缃宜”的氛围,才是乾隆最喜爱的。尊贵如皇帝,乾隆也愿得一“陋室”安享幽静,在宜芸馆前有对联“绕砌苔痕初染碧,隔帘花气静闻香”,便是从《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而来。听鹂馆位于万寿山的南山脚下,前面就是碧波粼粼的昆明湖,馆内有豪华的两层戏台,专门为皇族演戏之用。这个位置可以借助水面的空阔使音乐声更为动听。
卷、广、列架与磨角:略。
第十章,装折
亭台影罅〔9〕,楼阁虚邻。绝处犹开,低方忽上,楼梯仅乎室侧,台级藉矣山阿。门扇岂异寻常,窗棂遵时各式。掩宜合线〔10〕,嵌不窥丝〔11〕。落步〔12〕栏杆,长廊犹胜;半墙户〔13〕,是室皆然。古以菱花为巧,今之柳叶生奇。加之明瓦〔14〕斯坚,外护风窗〔15〕觉密。半楼半屋,依替木〔16〕不妨一色天花;藏房藏阁〔17〕,靠虚檐无碍半弯月牖。借架高檐,须知下卷。出幕〔18〕若分别院,连墙拟越深斋。构合时宜,式征清赏。
【注】
亭台要多留洞隙透出光影,阁楼都要凌空独立。在看似已到尽头的地方,又呈现出一派新景象,行到最低洼处突然又有向上的路径。楼梯仅适合在房子的一侧安装,台阶宜于顺坡路蜿蜒向上。 门窗的式样和平时宅院的门窗没什么不同,窗户上的图案则要讲究紧跟潮流时尚。门窗关上时应看不到一点缝隙,图案的拼镶也要严丝合缝。厅堂之前的台阶旁边设置的雕栏,最好和长廊相连接;在半墙之上安装窗槅,只要是屋内房间都可以如此操作。古代的窗棂都以菱花形为上,现在则认为柳叶形的图案非常美观。窗上嵌上半透明的明瓦,既坚固又漂亮,外面再加上风窗就更加严密了。 半楼半屋的屋子,可以沿着房梁之下的替木,做成同一颜色款式的天花。那些隐藏的房屋或者阁楼,可以靠虚檐处做成半月形状的窗户。如果借用草架结构来加高房屋的前檐,就一定要知道添建敞卷。要想从室内到达别处的庭院,可以在连接庭院的墙上辟出门洞,由此进入深藏之斋馆。总而言之,园林的结构要体现出时空变化的意趣,装修样式要清新雅致,赏心悦目。
仰尘、藻井、冰裂式、风窗两截式:略。
梅花开式
注:此处需看纸质版插图
梅花形状的风窗,每一瓣都需要分开做,然后把一种梅花造型的转心安在窗户中间部位,可以灵活开关风窗。 梅花开式 梅花开式的风窗,下端的两瓣连成一个整体,剩下的三瓣要分别做。把梅花转心钉在位于下端两瓣相连的窗扇的尖上,之后可以把分散做的三瓣安上,安一瓣、两瓣、三瓣都可以。全部安好之后,把转心朝上旋转,就可以把上面的窗扇扣住固定。
第十一章,栏杆
重要的建筑上,要用龙纹来装饰石柱;也有力士或仙人形象的花纹。在柱头上也会有装饰物,如龙凤纹、云纹、狮子纹、莲花纹、葫芦纹等。栏杆每一根望柱下面,都要有一个龙头形状的排水口石条,叫螭首。
笔管式、锦葵式、波纹式、梅花式、联瓣葵花式、尺栏:略。
第十二章,门窗
门窗磨空〔1〕,制式时裁〔2〕,不惟屋宇翻新,斯谓林园遵雅。工精虽专瓦作〔3〕,调度〔4〕犹在得人,触景生奇,含情多致,轻纱环碧,弱柳窥青。伟石迎人,别有一壶天地〔5〕;修篁弄影,疑来隔水笙簧〔6〕。佳境宜收,俗尘安到。切记雕镂门空〔7〕,应当磨琢窗垣;处处邻虚,方方侧景。非传恐失,故式存余。
【注】
园林中的门空和窗空,要用磨砖进行镶嵌装饰,款式上要时尚新颖,使它们不单能为屋舍增添新意,也能让园林看起来雅致美观。虽然精细的做工需靠瓦匠的技艺,但要想做到意趣风雅,还要靠高水平的设计师主持修建。有感于周边景物产生奇思妙想,能够营造出无尽雅致情趣。窗纱之外可见幻梦般的碧水绿野,透过柳叶窗棂可望见青黛远山。伟岸奇峻的大石迎人入园,石后别有奇景;一丛修竹随风摇动,光影变幻无穷,耳边好似有隔水吹奏笙簧般的缥缈音乐声。应该把那些优美的景色尽收于户牗之内,将凡俗之气隔绝在外。门空上不用雕饰镂刻,应该把窗墙打磨雕饰一番。房屋和庭院处处都应留有空间余地,才能使每处都有可供观赏的景色。我怕时间长了那些建造门窗的技艺会失传,因此绘制出门窗的图样以留存后世。
园林中的门可以分为园林大门、垂花门、洞门、隔扇门等多种类型。它们所处的位置以及开设的形状都要根据园林的实际情况决定,遵循园林建造的美学法则。园林的窗,也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有隔扇窗、支摘窗、什锦窗、漏窗、洞窗、景窗、假窗这几种。
第十三章,墙垣
凡园之围墙,多于版筑〔1〕,或于石砌〔2〕,或编篱棘〔3〕。夫编篱斯胜花屏,似多野致〔4〕,深得山林趣味。如内,花端、水次〔5〕,夹径、环山之垣〔6〕,或宜石宜砖,宜漏〔7〕宜磨,各有所制。从雅遵时,令人欣赏,园林之佳境也。历来墙垣,凭匠作雕琢花鸟仙兽,以为巧制,不第林园之不佳,而宅堂〔8〕用之何可也。雀巢可憎,积草如萝〔9〕,祛之不尽,扣之则废,无可奈何〔10〕者。市俗村愚之所为也,高明〔11〕而慎之。世人兴造,因基之偏侧〔12〕,任而造之。何不以墙取头阔头狭〔13〕就屋之端正,斯匠主〔14〕之莫知也。
【注】
园林的围墙,大多用泥土版筑,也有石头垒成的,或用带刺的绿植编成篱笆。用荆棘编成的绿篱,比栽种花木作为屏障要好得多。它富有朴野之趣,也有山林的韵味。在园林内,如果要在花前、水畔、路旁和山周围建造围墙,有的适合用石头垒砌,有的适合开出漏窗,有的适合贴上磨砖,做法各有不同。总而言之,做成式样优雅时尚、让人赏心悦目的墙体,才能成为园林中的一处胜景。 历来在垒筑墙体的时候,都是按照工匠们的意思在上面雕磨花鸟、神仙、怪兽等花纹,认为这就是精工细作了。但是这样的做法不但在园林中不妥,就是在宅堂前也不合适。因为经过雕镂的墙体,容易招来鸟雀筑巢,聒噪得让人心烦;而那些累积在镂空处的杂草败叶,悬挂如藤萝,不好清除掉,如果刮擦就会破坏墙砖,真是让人无计可施啊。在围墙上雕镂出繁密的花纹,是非常世俗村夫的做法,有见识的人要谨慎地采用。 人们在垒墙时,常会受地基偏斜不规整的限制,往往任意建造。不如在垒砌墙体时,用一端宽一端窄的形式,这样就可以保证园内屋宇端正了,这种布局建造的方式,是一般的工人和设计师都不懂的。
从造型设计来说,中国古典园林墙壁可以大致分为四种,分别是版筑墙、乱石墙、磨砖墙、白粉墙。如果墙边有假山,那么园墙可以紧贴假山,使墙体看起来像是假山的一部分;或者让墙体远离假山,互为独立的构景点。园墙和园中水池之间,比较适合用小路隔开,或者用花木点缀其间,花木之影和墙体倒映在水面上,便会有意趣盎然的效果。 苏州留园就有董刻二王字帖,这些石刻有四百多年的漫长历史,是非常珍贵的艺术品。园林墙上巧妙使用漏窗、洞门、空窗等窗户,可以让明暗、虚实产生对比美感,也能让墙面造型更为丰富美观。
白粉墙
江南园林中,分隔院落空间时,经常会用白粉墙。这和江南建筑青睐素淡清雅的审美品位分不开。雪白的墙面配上青瓦,再加上清池碧柳,一幅画意淡雅的画面就被勾勒出来了。再则,在一个建筑群中,用白粉墙来衬托花木、山石、楼阁等景物,就像是在白纸上绘制山水画,意境非常幽美。
漏砖墙 / 漏明墙
漏砖墙属于花式砖墙,也就是在墙洞里用砖块垒砌成各种花型,或者做出精美的雕饰,形成漏窗。墙体上有漏窗的墙,也叫漏花墙。在园林之中,漏窗一般设置在园林的分隔墙上,而为了防止泄景,外围墙不会使用漏砖墙。 园林中经常在长廊上,或者是半通透的庭院中使用漏砖墙。通过墙上的漏窗,园林中各处的景色似乎有所隔离,又可看到,若隐若现,若离若即,营造出一种光影迷离的意境。随着游客观景位置的变化,景色也会随之变化,那些平面单调的墙,正是因为有了漏花窗,才有一种流动的变幻之感,充满着勃勃生机。
第十四章,铺地
铺地的纹样包括人字形、席纹、间方、斗纹、方胜、盘长,还有人物、动物、花草等。有些铺地的图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寓意。园林的地面景观可以反映出鲜活的世俗文化,最典型的就是在花纹选择上运用谐音双关等手法。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地,都用到了五只蝙蝠环绕一个“寿”字的图案,具有“五福捧寿”的寓意;还有借蝙蝠、梅花鹿和仙鹤这些动物的形象构成地面图案,寓意“福禄寿”等。
第十五章,掇山
掇山〔1〕之始,桩木为先,较其短长,察乎虚实。随势挖其麻柱〔2〕,谅高挂以称竿〔3〕;绳索坚牢,扛抬稳重。立根铺以粗石,大块满盖桩头;堑里〔4〕扫以查灰,著潮尽钻山骨。方堆顽夯而起,渐以皴纹而加;瘦漏生奇〔5〕,玲珑安巧。峭壁贵于直立;悬崖使其后坚。岩、峦、洞、穴之莫穷,涧、壑、坡、矶之俨是;信足疑无别境,举头自有深情。蹊径盘且长,峰峦秀而古,多方景胜,咫尺山林〔6〕,妙在得乎一人〔7〕,雅从兼于半土。假如一块中竖而为主石,两条傍插而乎劈峰,独立端严,次相辅弼〔8〕,势如排列,状若趋承〔9〕。主石虽忌于居中,宜中者也可;劈峰总较于不用,岂〔10〕用乎断然。排如炉烛花瓶,列似刀山剑树〔11〕;峰须五老〔12〕,池凿四方;下洞上台,东亭西榭。罅堪窥管中之豹〔13〕,路类张孩戏之猫〔14〕;小藉金鱼之缸,大若酆都〔15〕之境;时宜得致,古式何裁?深意画图,余情丘壑;未山先麓,自然地势之嶙嶒〔16〕;构土成冈,不在石形之巧拙;宜台宜榭,邀月招云;成径成蹊,寻花问柳。临池驳以石块,粗夯〔17〕用之有方;结岭挑之(以)土堆,高低观之多致;欲知堆土之奥妙,还拟理石之精微。山林意味深求,花木情缘易逗〔18〕。有真为假〔19〕,做假成真;稍动天机〔20〕,全叨人力;探奇投好,同志须知。
【注】
〔5〕瘦漏生奇:人们把太湖石的优美之处总结为四字:瘦、漏、皱、透。石上的孔洞可以相通的,称为“透”;高挑劈立,孤峙没有依傍的叫“瘦”;石上的孔眼四面都是玲珑的称为“漏”;石头表面不平整,起伏多姿的称为“皱”。
〔6〕咫尺山林:指人工建造的山水,尽管占地面积不广,但是能体现出自然界山水的意境。
〔11〕排如炉烛花瓶,列似刀山剑树:炉烛花瓶,指供桌之上的三件物品:香炉、烛台、花瓶,它们的位置一般是香炉在中间,烛台和花瓶分摆左右,呈对称状。刀山剑树,形容水平不高的造园师,在布局园林时把山和树排布得就像笔直的刀剑,显得太死板和机械,没有生机情趣。
〔19〕有真为假:依照自然山水的特点,在园林中造出面积很小的山林景观。此处的“真”指的是从自然中提炼山水的意蕴,在叠山时取真山的韵味,而不苛求形体上相似。
开始掇山之前,一定要先把地桩打好,计算桩木的长度,清楚假山地基中土壤的虚实情况。依照地基的形态挖穴立桩,估量山的高度后挂好秤杆;在使用起重工具搬送石头时,一定要把绳索捆绑牢固,起吊放落要保证稳重。修建假山时,要先用粗重的石头垫到最底层,然后再用大块的石头盖住地桩的顶部;在地基的坑中要用石渣和石灰填塞,对于太过潮湿的地基,要全部用石块垫底作为山骨。垒筑假山先用顽劣笨重的石头垫在底部,然后再根据石块纹理,用绘画中的皴法垒筑;这样就能使假山呈现出“瘦”“漏”的奇妙景象,形态玲珑优美,都是巧妙理石的结果。堆叠陡峭的山壁,贵在能体现出突兀凌立之感;叠造悬崖,要保证那些悬空飞挑而出的石头根部结实牢固。人工叠成凿制的山岩、山峦、洞穴,要营造出曲折而深浅难测的感觉;山涧、沟壑、山坡、石矶要力求逼真自然。信步漫游,本来觉得已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抬头远眺时,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无限情致。山间的小径弯曲绵延,峰峦秀美而有苍茫古雅之趣。处处都是美丽胜景,咫尺之地尽显自然山林之意韵。虽然这主要是园林设计者的奇思妙想,但一半也要得益于园林主人的优雅情趣。如果把一大块石头作为中心主峰放在中间,两边摆插一些石头做劈峰,则主峰要独立而庄严肃威,次峰要体现出左右辅佐映衬主峰的作用,三座山峰在排列方式上要体现出如君臣一般主次趋奉的关系。主石一般忌讳摆放在正中间,不过如果形态确实适合摆放在正中的也可以放,这个情况下两侧的次峰就最好不要了,为什么非得要用次峰呢?现在掇山时,山峰排列得如同供桌上的香炉、蜡烛、花瓶,或者像刀山剑树一样整齐;各座山峰如同五老分立,池塘则凿得四四方方;山下面凿了岩洞就会在上面建造平台,如果东边建了亭子就肯定会在西边造一座榭。堆叠假山只求千孔百洞的形式,如同管中窥豹;园中铺设道路追求犬牙交错,就像小孩像玩捉迷藏;堆出的小山像鱼缸里的石头一样僵硬无趣,大山则像酆都的阴间地狱。现在的人认为这样很风雅,可是传统的造园方法中哪有这样风格的?掇山一定要仿效山水画中的悠远意韵,寄雅情于自然沟壑之中,得意趣于具体的景象之外。在堆叠山峰之前,要先把山麓构造完成,借助自然地势的起伏有致,营造出嶙峋陡险;堆土筑建山冈,不要在乎石头形状是巧是拙。在合适筑台的地方筑台,在合适建榭的地方建榭,邀月助景之美,招云增景之趣;在适合开路的地方开辟道路,花柳满布其间。池塘岸边用石块铺砌,要将粗劣的石头用在真正适合的地方;挑来黄土堆成山岭形状,起伏有致,高低变化。要知道堆土的技巧,需要掌握叠山理石的一些规律。 人工的山水要体现出自然山林的意趣,每处花木都要让人观之动情。要体味真山的意境营造假山,使假山呈现出真山的神韵。垒砌假山虽然需要一些天赋灵性,但更在于人的不断努力。这是园林艺术爱好者及所有志同道合之人必须要知道的。
到了明代,在宋代假山建造技艺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步,甚至出现了“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至高境界。假山名园:北京北海的静心斋、南京的瞻园、上海的豫园、苏州的环秀山庄等。 无园不石,无石不园。那些被精心搜集用以叠山的石头,在园林中有了生命力,成为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 这些本无生命的石块,因为和中国传统的禅宗思想、哲学思想、美学思想相融合,而产生出独特的魅力。有些假山所营造的艺术意境,远远超过了真实的山石,形成了更为高深的审美意味。假山能使园林具有幽远的情致,所谓“景有尽而意无穷”是也。
古典园林建造的最高追求,就是将人的某种情怀,以山水建造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超越世俗的境界里静享自然之美。这正是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山体不可规整,要使山有朝揖之势,石头呈现微茫之静,要把峰回路转、千丘万壑的自然之趣体现出来。这一审美理念,正是尊重万物本性的道家观念。
苏州的狮子林,因“蓄湖石多作狻猊状,寺有卧云室,立学堂前列奇峰怪石,突兀嵌空,俯仰万变。取佛书狮子座名之,因佛陀说法,称狮子吼,其座谓狮子座。故卧云室旁狮形,巨石形态飞动,以显示为佛陀说法之处,故称狮子林”。
园山、厅山
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厅山要具有玲珑有致的石趣,而不要仿效威严端方的厅堂风格,直挺挺地在堂前罗列山石。颐和园中的乐寿堂前,就有一块巨石形成的厅山,乾隆起名为青芝岫。这块石头形像灵芝,又像元宝,形状奇巧。园艺师在假山上种植了爬山虎,一到夏秋季,假山上便被绿色的爬山虎覆盖,景色深幽雅致。
楼山、书房山
楼面掇山,宜最高,才入妙,高者恐逼于前,不若远之,更有深意:在楼阁的对面叠造假山,叠得高些比较合适,才能有引人入胜的效果。不过如果建造得太高,又会对楼前空间形成压迫感,所以不妨把假山叠得离楼远一些,这样才能显示幽空深远的意境。
楼山也可以指建有楼阁的山。这种山可以作为楼阁的地基,也可以用石头叠成石涧或者石屋。叠山的时候,可以有意地把石头做成自然的踏跺,作为登上楼阁的室外楼梯,如果叠造得自然而适宜,对于园林造景有很大作用,这种阶梯也被称为“云梯”。北京故宫御花园里的堆秀山,就是楼山的一种。
濠濮间想:濠、濮是由《庄子》里记载的两个故事而来的。濠是指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上看鱼的故事,濮指的是庄子在濮水间钓鱼拒绝楚王聘任的故事。后人以“濠濮”形容那些高人名士归隐寄居的地方。濠濮间想是指闲适无为、逍遥脱俗的情趣,体现出人与自然亲和无间的情怀。
书房山,就是在书房所在的庭院内叠造假山。书房有静幽小巧的特点,因此书房山的规模也应该以小巧为上。书房的庭院里最适合造就的景观,就是在窗户下面利用山石建造成水池,从书房中凭栏俯瞰,就像身处自然山水之中。书房山虽然小,但由于是建在书香浸染之地,一定不要呆板无趣。它要具备山体陡峭奇险的意趣,要有高低起伏的姿态,要奇巧耐人寻味。古时风雅的文人,即便是在小书房院落的狭小区间里,也要营造出一种山水情趣,最具雅趣的做法,就是在书房的窗户下,用石头叠造成带水池的假山,这样一来,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咫尺山水的景观了。更有雅趣者,会在水池中养上几条鱼,如此一来,动静之物皆备,更觉意趣盎然。
池山、山石池
池上理山,园中第一胜也。若〔1〕大若小,更有妙境。就水点其步石〔2〕,从巅架以飞梁;洞穴潜藏,穿岩径水;风峦飘渺〔3〕,漏月招云〔4〕;莫言世上无仙,斯住世之瀛壶〔5〕也。
【注】
在水池上叠造假山,可以成为园林中的第一胜景。叠山时应该把大小山峰分别交错着排布,以使营造的境界更为优美。在水池中散放石头形成踏步,在山峰之上架设飞桥;洞穴在山中隐藏,或者穿山而过,或者渡水而去;山峰高耸入云,雨雾缥缈环绕其上,峰峦中的那些孔洞可透入月光、招纳烟云雾气。不要说世间无神仙,这里的景色就像是瀛壶的仙人洞府一般。
池山,指的是在园林中的水中叠山,它巧妙地把石和水结合起来,让人尽得山水的妙趣。可以拥有山峰、山峦、山洞、岩穴、山谷、山涧、石壁等,把大自然的山水之美,集合在方寸之间,营造出非同凡响的意境。 苏州的环秀山庄,就是一座以池、山结合叠造假山的典范。山庄里面的池山,很多都是清代叠山大师戈裕良的作品。戈裕良充分领会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在叠山时,既体现出远山之姿,又具有层次分明的山势肌理。通常把主峰高突于前部,把次峰在后面衬托,显示出雄奇峻峭的风格。同时,他也非常注重园中假山和池水的结合。 戈裕良所造的假山,不仅形成峦峰,还以动态的式样向前延伸,直到水池之上。山脚和池水相接,岸脚设计得上实下虚,就像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窟,让假山看起来似乎隐藏起了泉水的源头。流动的水和雄健的山石形成对照,非常生动自然。
把叠山和理水合二为一的一种方法,掇山的同时,一个精巧的水池也筑成了。这种山石池,适合在庭院等小范围的空间里叠造,与水面阔朗的人工湖相比,它更像是小家碧玉。在苏州残粒园内,就有一个小的山石池,面积不大,但也称得上是山石池中的上佳作品。
峰、峦
峰倚峦而立,峦以峰为秀;峰是峦的凝聚,峦是峰的延伸。峰石有挺拔秀丽之感,峦有厚重起伏之意。从堪舆学角度来说,山峰高耸傲立,是贵气的象征,而层峦叠翠则是富有的象征。峰峦相间,就寓意着富贵双全。假山要形成一种层峦叠嶂、前后呼应、错落有致的形态。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如果采用土山,都会用峦石来结顶,如拙政园中部的东、西两岛假山。
涧
谷是两座山中间峭壁所夹的弯曲幽深的地段,山谷中有水就称为山涧。古时著名的园林很多都有谷,如清代扬州的小盘谷、明代
无锡的愚公谷
等。而现存的假山之谷,应该算是苏州环秀山庄的山谷了。 山谷虽然也呈现出不同的景观,但若无水,便缺少了生机和情趣,山涧与之相比,就有趣多了。江苏
无锡的寄畅园
,有很多优秀的假山作品,其中用黄石叠砌成的八音涧非常著名。这个山涧中有两脉溪流,在山石间穿行跌落,声音清脆如音乐响起。苏州留园借助园中的水池,也在池北侧的假山中设计了一条水涧,如同山水画中的水口。《绘事发微》中说:“夫水口者,两山相交,乱石重叠,水从窄峡中环绕湾转而泻,是为水口。” 叠砌山涧,一般选用黄石,它能使崖壁立峭,像危崖一样险峻,而山中的清流清澈柔美,正好形成审美上的对比。
曲水流觞
用理涧的方式,在上部做成石泉,石泉出口流出的水和飞流直下的瀑布一样美观;也可以荡杯喝酒,尽得天然妙趣。 北京恭王府流杯亭、北京故宫花园中的禊赏亭,都属于曲水建筑。
第十六章,选石
陆游曾写:“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扬州的个园中,有一座用纯白宣石叠造的冬山,它通体雪白,就像积雪尚未融化,非常优美独特。
太湖石
苏州府所属洞庭山〔1〕,石产水涯,惟消夏湾〔2〕者为最。性坚而润,有嵌空、穿眼、婉转、险怪势。一种色白,一种色青而黑,一种微黑青。其质文理纵横,笼络起隐,于石面遍多坳坎,盖因风浪中冲激而成,谓之“弹子窝”,扣之微有声。采人携锤凿入深水中,度奇巧取凿,贯以巨索,浮大舟,设木架,绞而出之〔3〕。此石以高大为贵,惟宜植立轩堂前,或点乔松奇卉下,装治假山,罗列园林广榭中,颇多伟观也。自古至今,采之已久,今尚鲜矣。
【注】
太湖石产自苏州的洞庭山水边,产自西山消夏湾的石头,又是太湖石中最好的一种。太湖石坚硬又润泽,石上自然形成了镶空、穿眼、宛转、险怪等不同的形态。有一种太湖石颜色是白的,一种是青黑色,还有一种是黑色中微微带点青色。太湖石的石质非常好,纹理交错,脉络起伏有致,在石头表面布满了凹凸不平的陷坑,还有一些孔洞,都是因为被风浪冲刷而形成的,人称“弹子窝”,敲击太湖石时,会听到微微的响声。采石工人带上锥子、凿子等工具潜入水中,挑选那些奇巧的石头凿下,系上粗大结实的绳索,然后在大船上放置木架,把石头从水中绞出。太湖石以高大为贵,适合放在轩堂前面,或者放在高大的松木下,在奇花异草的装点下做成假山的形状。假如把很多太湖石摆放在园林的楼榭之间,就能形成非常壮观的景象。从古至今,对太湖石的开采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现在已经不多了。
太湖石的特点是石质坚硬而润泽,石头上遍布孔眼,形态宛转险怪,呈现出“皱、漏、瘦、透”的美感。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书籍完整(475+)
- 图书多(491+)
- 速度快(195+)
- 赚了(661+)
- 内容齐全(195+)
- 二星好评(254+)
- 快捷(588+)
- 下载速度快(679+)
- 不亏(119+)
- 愉快的找书体验(540+)
- 四星好评(502+)
- 种类多(661+)
下载评价
- 网友 隗***杉: ( 2025-01-04 14:26:11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寇***音: ( 2024-12-07 21:49:23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訾***雰: ( 2024-12-12 15:29:58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家***丝: ( 2024-12-13 10:46:21 )
好6666666
- 网友 通***蕊: ( 2024-12-30 02:07:29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訾***晴: ( 2024-12-22 10:03:09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辛***玮: ( 2025-01-04 13:10:55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习***蓉: ( 2024-12-13 02:54:01 )
品相完美
- 网友 养***秋: ( 2024-12-27 05:17:39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方***旋: ( 2024-12-08 01:43:12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国***芳: ( 2024-12-22 19:45:50 )
五星好评
- 网友 田***珊: ( 2024-12-16 04:39:31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申论-2012陕西省-赠宏章教育网校课程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光信息的可逆存储及其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土地法学(第2版)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The Sixth Family: The Collapse of the New York Mafia and the Rise of Vito Rizzuto第六家庭:纽约黑手党的垮台与维多.瑞足透的兴起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中公2023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经典套装 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历年真题精解(行测+申论)4本套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学祖宗智慧改人生命运(套装共2册)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京剧冬皇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明清民间木雕(三教九流人物卷)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曲一线2023版53B版高考政治广东省专用五年高考三年模拟b版53政治总复习5年高考3年模拟高中政治复习资料高二高三一轮二轮总复习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做自己的运动营养师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