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云海 -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荣耀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7 01:10:11

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荣耀 pdf mobi txt 2024 电子版 下载

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荣耀精美图片
》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荣耀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荣耀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393460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8
  • 页数:229
  • 价格:14.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7 01:10:11

内容简介:

  《荣耀(精)/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编著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荣耀(精)/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内容提要:马丁·埃德尔韦斯出身 于圣彼得堡贵族家庭,俄国革命爆发后与母亲流亡海外,在希腊邂逅了一段风流韵事,在亨利叔叔的接济下移居瑞士,进入剑桥大学读书。读书期间, 他爱上了寄宿家庭里的年轻姑娘索尼娅,但她水性杨花,一直拒绝他的追求。索尼娅一家迁往柏林,马丁也追随恋人来到柏林,并梦想着孤身冒险,非 法跨越苏联边境,赢取恋人的芳心。他前往法国南部流浪打工,终于下定决心实现梦想,最后神秘消失在边境线上。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一九四○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马丁的父亲是一位皮肤病医生,很有名望。像埃德尔韦斯爷爷一样,他也是个矮胖子,长得十分白皙,闲暇时喜欢去钓虾虎鱼,还收藏了数量惊人 的匕首、马刀以及造型奇特的长管手枪,结果他差点因此被现代新式武器的使用者送上刑场执行枪决。1918年初,他身体开始浮肿,胸闷气喘,后来在3月10日左右就不明不白地死去了。当时他的妻子索菲娅和儿子马丁正住在雅尔塔附近:这座小城口味挑剔,一直在不同政权之间反复试选,举棋不定 。 索菲娅是位面色红润、长有雀斑的年轻妇人,盘着浅色大髻,高高扬起的眉毛在近鼻梁处变得浓厚细密,而在近鬓角处又淡得几乎不易察觉,在她 精致娇嫩的双耳下方,在那对修长的耳垂上有两条细小的褶皱(这是她从前戴耳环时留下的印迹,如今耳环已不见踪影)。就在不久前,索菲娅还经常去打网球,在他们那座遥远的北方乡村庄园的庭院里(那处庭院19世纪80年代便已建成),她在赛场上身手矫捷地来回奔跑,活力四射。到了秋天,她 会骑上一辆黑色的恩菲尔德自行车,在庄园的林荫道上驰行良久,听枯叶铺就的地毯在车轮下沙沙作响。或者她会出门远足,沿着从奥利霍沃通往沃斯 克列先斯克的公路,徒步走在松软的土质路肩上,这是她从小就喜欢的路线,远行途中,她会一直上下轻点那支镶有珊瑚柄的贵重手杖,做派就像一位 经验丰富的旅人。在圣彼得堡,索菲娅是出了名的英国迷,她自己也很享受这一名誉~她会眉飞色舞地和别人谈论童子军或吉卜林,还会频繁光顾德鲁 英国商店,从中获得十分特别的乐趣。在那家商店里,当她走在楼梯上,正面对着一幅巨大的招贴画时(画中一名女子正往一个男孩头上抹着厚厚的泡 沫),一股肥皂和薰衣草的美妙清香便已将她裹人其中,还夹杂着其他什么气味,好像是橡胶折叠浴盆,足球和包得紧紧、又圆又沉的圣诞布丁的气味 。受母亲的影响,马丁最早读的就是英语书:索菲娅十分讨厌那本名叫《知心话》的俄语儿童杂志,还激起了马丁对恰尔斯基夫人笔下那些肤色黝黑、 声名显贵的年轻女主人公的厌恶之情,结果过了很久以后,马丁对任何由女性书写的作品依然心存警惕,即使是其中的绝佳之作,也让马丁感到其中潜 藏着一股下意识的冲动,就像一位人过中年、身材可能已经走形的夫人喜欢用体面动听的名字装扮自己,然后像猫咪一般蜷缩在长沙发椅上那样。索菲 娅还痛恨小称,平时一向严格自律,坚决不用它们,如果丈夫开口说“小家伙儿又有点儿小咳嗽儿了,我们来看看他有没有发点儿小烧烧”,她就会感 到恼火:俄罗斯的儿童文学充斥着模仿孩子可爱咬舌音的话语,却又没有犯下道德说教的罪过。 如果马丁爷爷的姓氏是开放在山间的雪绒花,那么马丁奶奶的娘家姓则属于俄罗斯寓言里的动物区系②,其魔幻般的起源与各种各样的沃尔科夫(“狼”)、库尼岑(“貂”)或别尔金(“小松鼠”)大相径庭。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有许多神奇的野兽在我们国家的土地上四处觅食。但在索菲娅看来, 俄罗斯童话粗俗残忍、卑劣龌龊,俄罗斯民谣愚蠢无聊,而俄罗斯谜语则白痴透顶。对普希金那位著名的保姆,索菲娅也不怎么相信,还说这个人物, 连同她的那些童话故事、毛衣针和心绞痛,都是诗人自己编造出来的。就这样,幼年时期的马丁失去了熟悉俄罗斯民间文学的机会,这些知识若能穿越 那如棱镜般五彩缤纷的记忆浪花,也许会给他以后的人生带来一些新的魅力。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一个人的痛苦即使再深重,也会在人群中消散、退却,化作无形,与对话者的类似情感体验几无二致,因此,在众人面前公开讨论深刻的个人情感不仅庸俗,也是对感情的亵渎。


那里冬天很冷,屋檐下悬挂着一排 排可怕的冰锥,整个看上去就像管风琴的音管。后来它们全融化了, 一切都湿漉漉的,消融雪地上的斑斑点点犹如黑色的烟灰。哦,我可 以告诉你那里的一切。例如,那里刚刚通过了一项法律,所有居民必 须剃光头,因此,现在最重要、最有权势的人都是理发师。


在英国,第二人称已经与弓箭手一起消亡了。


马丁选好一篇小说开始阅读。这篇小说他熟悉,也很喜欢,可以接连读上一百遍,这就是《牵小狗的女人》。啊,在人群中,在雅尔塔的堤岸上,她遗失了那副长柄眼镜,多好呀!这时,他突然毫无来由地意识到是什么使他如此不安了:就在一年前,内莉还睡在这个房间里,而现在她已经不在人世了。


黄昏时分,她在卫城(可以说在最合适 的地方)为他朗读,意味深长地念着法语。她说话时,马丁特别喜欢她 发“r”这个小舌音,余韵悠长,仿佛这不是一个发音,而是一整条画廊, 并且似乎还嫌不够绵延,还有水中倒影作为陪衬。


在最初留下的剑桥印象背后,不知为什么,让马丁难忘的始终是那个在瑞士刚刚见过的绝美秋天。每逢早晨,柔和的薄雾便遮蔽了阿尔卑斯山。一串残败的花楸果躺在路中央,车辙蒙上了云母色的薄冰。尽管没有风,白桦那鲜黄色的树叶却一天天变得稀少,青色的天空透过树叶沉静而愉快地望着大地。茂盛的蕨类植物呈现出红褐色。纤细的蛛丝在空气中四下飘浮,闪着彩虹般的微光,亨利叔叔把它们称作“圣母的发丝”。有时候马丁会抬起头,以为自己远远听到了迁徙中的鹤发出的唳鸣声,却连一只鹤也没看见。他曾经四下溜达过很多地方,仿佛在寻找着什么;他骑着一个干粗活的人的破自行车,在沙沙响的小径上穿行,而他的母亲坐在枫树下的条椅上沉思着,一边用手杖尖刺穿褐色土地上潮湿的深红色树叶。如此丰富多彩的原始美景在英国并不存在,英国的大自然好像是在温室里培育出来的,一个缺乏想象力的秋天就这样在几何形的花园里、在细雨蒙蒙的天空下缓缓逝去。但是那些红灰色的墙,在一个难得的晴朗早晨覆满银色白霜的长方形草坪,细细的河流,与倒影合成一个正圆的拱形小石桥—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美。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洛丽塔》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一本带有意图的小说”,着重揭示了作者年轻的流亡者在*平凡的乐事和看似无意义的孤独冒险经历中发现的激情与魅力。

  国内**中文译本首次面世!

  这是一部*令人心痛的半自传作品,一个辗转于世界上各个角落的爱与消失之旅!


前言

……1930年5月,在写完《眼睛》之后,我立即开始着手创作《荣耀》,年底便完成了这部书稿。当时我和妻子还没有孩子,我们在柏林西部卢伊特波尔德大街上一座庞大阴暗的公寓里租了一间客厅和卧室。那公寓是独腿将军冯?巴德莱本先生的住所,他上了年纪,唯一能做的事便是专心修订家谱。他那宽大的前额有几分纳博科夫家族的特征,事实上,他与著名国际象棋手巴德莱本确实有点血缘关系,后者像我笔下的卢仁那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初夏的某一天,《当代纪事》的主编伊利亚?丰达明斯基从巴黎来,要买下我那还处在“生根阶段”(好比是收获之前的庄稼地)的书稿。他是个社会革命党人、犹太人、热情的基督徒和学识渊博的历史学家,总之是个讨人喜欢的家伙(后来德国人在一座死亡集中营里杀害了他)。交易谈妥后,他兴奋地拍着大腿,从我家暗绿色的沙发上站了起来,这个画面至今还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脑海里!

   本书曾经有过一个相当迷人的书名《浪漫年代》(后来弃之不用是因为我倾心于更精练的词“荣耀”,它意指“英勇的壮举”、“高尚的行动”),我原本想选这个名字,部分原因是我受够了西方记者把当今时代称作“物质的”、“实用的”、“功利的”或诸如此类的呼声,但主要还是出于我写这本小说的意图。这是我唯一一本带有意图的小说,着重揭示了我年轻的流亡者在最平凡的乐事和看似无意义的孤独冒险经历中发现的激情与魅力。

   如果由我自己来指出这部小说的不足,那么某些类型的评论家就会无事可做了(特别是其中那些狭隘无知的家伙们,我的作品对他们产生了如此奇怪的影响,也许竟会有人以为是我在幕后用催眠术害得他们做出一些无礼举动)。毋庸置疑,在这部小说近乎沦落为虚假的异国情调作品或平淡无奇的生活喜剧后,它提升到了一种极度纯情和充满忧郁的艺术境地,这种文学高度只有在我很久以后写成的《阿达》中才会再次达到。

那些想在书中寻找人道主义内容的人也许会问:《荣耀》的主人公与我其它14部小说(包括用俄语和英语写的作品)的主人公们有什么联系?

   马丁是我笔下所有年轻男性中最善良、最正派、最动人的形象,而暗眸无神、黑发粗糙的小索尼娅(从名字来判断,她的父亲带有切列米斯人的血统),任何精通爱情游戏和情场规则的人都会认为,虽然她无疑是个喜怒无常、冷酷无情、卖弄风骚的女人,但她是我笔下所有年轻女性中最异乎寻常般迷人的形象。

   如果说马丁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认作是我的远亲(他更讨人喜欢,但也比我幼稚得多),我与他在童年记忆和长大后的个人好恶方面存在某些共同点的话,那么他那对平庸的父母则恰好相反,从任何理性角度看都不像我的双亲。至于马丁在剑桥大学的朋友们——达尔文从头到脚都是虚构的,穆恩也是一样,而“瓦季姆”和“特迪”在我过去读剑桥时确有其人,他们以N.R.和R.C.的姓名缩写形式出现在了我的回忆录《说吧,记忆》第13章的倒数第二段里。济拉诺夫、伊戈列维奇和格鲁济诺夫,这三位致力于反抗布尔什维克的坚定爱国者,他们属于这样一类人——在政治立场上站在极左的旧派恐怖主义分子和极右的立宪民主党人之间,一方面远离君主主义者,另一方面又同样远离马克思主义者。正是在连载《荣耀》的那本杂志的追随者中,我与这类人多有接触,但上述三位都不是以某个真实具体的人物来描摹的。我认为自己有责任在本书中为这种政治形态做出适当的描述(对俄罗斯的流亡知识分子、也就是我俄语作品的主要读者而言,由于他们熟悉这种政治理念,对它有着像对常识那样下意识般的精确感,所以他们马上就能明白我在说什么),因为有一点事实我仍然无法接受:美国的知识分子受到布尔什维克宣传的影响,一直以来完全忽视了在俄国侨民中存在着的活跃的自由主义思想(1940年,在纽约,当我说我既不支持苏维埃也不支持君主制时,一位眼光特别狭隘的左翼作家兴致勃勃地问:“这么说,您是个托派分子喽?”)。这一点真值得我每年用放烟火般接连不断的蔑视和讽刺去揭露它,以示庆祝纪念。

然而,《荣耀》的主人公马丁对政治不感兴趣,这是塑造马丁的魔法师手上的两套主要法宝之一。马丁的命运赋格曲的主题就是实现愿望。他是一个“梦想成真”的人,是人中的珍品。但是,实现愿望的过程本身必然贯穿着强烈的怀乡情结。对童年幻想的追忆与对死亡的预期结合在了一起。马丁最后去禁地佐尔兰德(与纳博科夫在《微暗的火》中虚构的国度赞巴拉毫无关系!)时所走的那条危险小径,就是在儿童房墙上的水彩画里那条蜿蜒曲折、带有童话色彩的林间小径的延续,通往一个没有意义的终点。或许,“如愿以偿”这个标题对本书会更为理想:纳博科夫不可能不注意到,俄语“英勇行为”一词在英语里往往被译成“功绩”,而编纂者在图书目录中采用的正是后者;但是,一旦从中觉察出动词“利用”的含义,那么俄语“英勇行为”的隐含意义——虽然这种行为很高尚很光荣,却无益无用——就立即消失了。因此作者选了“荣耀”作为英语书名,和原俄语书名相比,它离字面意义更远,更间接,却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俄语书名的隐含意义及其在骄阳下伸展开的所有纷繁复杂的自然联想。这就是崇高事业和无私成就的荣耀,是尘世间的荣耀和不完美的世间天堂的荣耀,是彰显个人勇气的荣耀,也是光辉灿烂的殉道者的荣耀。

   如今,弗洛伊德心理学说已经备受质疑,作者吹着惊讶的口哨回忆起,在尚不遥远的过去,比方说,在1959年前(也就是作者为他的英语小说写的七篇前言中的第一篇问世之前),大家都以为父母离异必然会导致孩子的人格产生分裂。马丁父母的分居对马丁的心灵绝没有这样的影响,把马丁闯回父亲一般的祖国和他的父亲早逝扯在一起,这种做法只有对一个在噩梦般的考试中绝望挣扎的笨蛋来说才算可以原谅。而满腹空欢喜地指出马丁爱上的姑娘和他的母亲有着同一个名字,这同样是十分轻率的。

我的第二套法宝就是:我虽慷慨地赐予了马丁许多天赋,却有意没把才华加入进去。要把他塑造成画家或是作家,那太容易了。要让他成不了画家或作家,同时又赐予他通常是从事创作的人才会有的敏锐感官知觉,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不让他在艺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是为了逃离现实(只是在不太喧闹的楼层上有一间打扫得较为干净的陋室罢了),而是为了缓解生存的难受感——那又是多么残酷!建立自己小小的、却又光芒万丈的功绩的诱惑占了上风。结果使我想起了自己以前设计的一道象棋谜题,它的美妙之处在于自相矛盾的第一步:白后有四个棋格可走,但在其中每个格子上,对处于四种死局中的一匹白马而言,白后都成了障碍(这么厉害的棋子——却是个“障碍”!)。换句话说,白后成了完全无益的障碍,成了棋盘上的多余棋子,在接下来的棋局中不起任何作用,它不得不自我流放到一个中立的角落里去,待在一个行动迟缓的小卒后面,停在那里不动,无所事事,默默无闻。要想出解决这道难题的一步棋是异常困难的。《荣耀》也是这样。

   作者相信,睿智的读者不会热衷于去翻阅他的自传《说吧,记忆》以寻找相同的素材或相似的背景。《荣耀》的趣味在于别的地方,它创造出推动情节的幻象,需要读者从细小事件的彼此呼应和相互联系中、从小说前后的跳跃切换中去搜寻:一个时隔久远的白日梦直接化作抱在胸前的足球带来的幸福,或是书中偶尔出现的场景——马丁母亲在小说勾勒的时间框架外伤心哀恸,而读者只能去猜测这一抽象的未来,甚至在他已经快速翻阅过最后七章,看到情节沿着疯狂的曲折轨迹向后发展,所有人物在暴风骤雨般的尾声中粉墨登场,使故事达到高潮之后,最终恰恰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只是在一个潮湿晦暗的日子里,一只鸟儿停在栅门上而已。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1970年12月8日于蒙特勒


书籍介绍

马丁·埃德尔韦斯出生于19世纪末沙俄时期的圣彼得堡市,从小受到母亲熏陶,接受英式文化教育,是一个喜爱幻想、将生活看作是浪漫冒险的人。父母离异后,马丁随母亲迁往雅尔塔生活。俄国革命爆发,在布尔什维克军队收复克里米亚前夕,青年马丁和母亲一起踏上了海外流亡之旅。在希腊,他与一位已婚女诗人阿拉之间发生了一段风流韵事,后又得到父亲的堂兄弟亨利叔叔的接济,移居瑞士,进入剑桥大学读书。在伦敦期间,他爱上了寄宿家庭里一位年轻的流亡姑娘索尼娅,但这位水性杨花又爱挑剔的女子对马丁并无爱意,只是一味地挑逗马丁,后又开始调戏马丁的好友达尔文——一位年龄稍长、表面懒散其实内心镇定、颇有教养且前途远大的作家。达尔文向索尼娅求婚,却遭到拒绝。后来,索尼娅一家迁往柏林,马丁无法抵御她的诱惑,在毕业后追随恋人来到俄侨聚集的柏林工作生活。为了吸引索尼娅的芳心,他开始梦想孤身冒险,非法跨越苏联边境,并在想象中把苏联变成了一个噩梦般的恐怖国度佐尔兰德。为了静心思考,摆脱索尼娅带来的情感困扰,马丁前往法国南部流浪打工,最后下定决心要实现梦想。在返回瑞士和柏林向亲友告别后,他找到达尔文,告知对方自己的秘密计划,并在朋友阻止之前离开柏林。数周后,达尔文跟踪到拉脱维亚,却无法寻觅到马丁的踪迹,于是他前往瑞士,将马丁失踪的消息告诉了马丁的母亲。


精彩短评:

  • 作者:庶几在此! 发布时间:2015-12-12 10:38:05

    彷徨少年时,追逐荣耀的马丁很像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和三岛笔下的龙二,一位是夸夸其谈却个性软弱缺乏行动,在最后牺牲在革命运动上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一位是被了却生命前获得了大海、死亡、女人的三位平衡,获得了自己追逐的光荣。马丁无法将自己青春的迷茫寄托于艺术,又幻灭于女人,衣食无忧无所事事的生活又让他缺乏生活和奋斗的动力,最终他希望以这种极端自杀行为来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众多青年人的身影,包括我自己。

  • 作者:庄蝶庵 发布时间:2018-12-30 22:46:11

    “经典印象译丛”系列,如今看来是国内最高级别的系列图书之一了,所选大抵可称“经典”,“印象”之深刻,也恰如其分。纳博科夫的所有小说作品,几乎都具有一种魔幻般的吸引力,读者简直希望成为他小说中的人物,体验那种丰富的人性冲动。大概有良心和追求的小说家,也希望成为纳博科夫那样的作家,完美的叙事流畅、适可而止的超凡脱俗、宛如画家的细节呈现。《荣耀》展示了一个青春忧伤的故事,主人公的精神漫游令人动容,他渴望着以爱情来实现人生的超越,可惜失败,于是他希望以一次永恒的自毁探险,实现他的超越需求,他选择了偷渡苏联国境线——结局是开放性的,正是这一点,令读者唏嘘不已、充满慈悲。小说对人生的展示,游刃有余地周旋于时间与空间,时代的大背景融合于人生中的微观细节,达到一种惊人的平衡。

  • 作者:91.7 发布时间:2015-04-10 03:01:50

    馬丁和達爾文理應及早認清索尼婭是個婊並且順理成章地在一起,從此就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 作者:把噗 发布时间:2013-10-12 14:05:27

    纳博科夫小说五佳。

  • 作者:就是喜欢听 发布时间:2014-10-03 06:14:07

    Emergent order ,price steers resource and knowledge around !price gauging may be justified .Competition keeps greedy sellers and benefits consumers .innovation leads to higher standard of living !nice primer !真的很小说!看开头以为我看错了…但后面内容真的很改变三观!!真的是给高中生看的吗?我觉得理解还蛮费劲的!除了最后一章与恋爱情节之外简直perfect!

  • 作者:虾米 发布时间:2017-05-27 10:18:59

    纳博科夫的好看就在于他对陈词滥调的厌恶和对细枝末节的痴迷。确有作家和读者倾向将细节当作反映时代或阶级面貌的注脚,但纳博科夫肯定意不在于此。本书开头就有很好的例子。主人公马丁和他的妈妈在希腊旅游借宿某宾馆,因客房有限马丁只好和另一个有妇之夫挤在一个糟糕房间里,而把最好的房间让给两位女士以示自己的绅士风度。纳博科夫写马丁如何讨厌这个丈夫——从他的网眼汗衫一直到发散臭虫味道的古龙香水,还有他用的镜子“一面中间有道裂纹”,小刷子“刷毛被凝固的泡沫粘在一起,整天搁在窗台上、桌子上或是椅子上”,他还专门挑“破洞不在脚后跟而在大脚趾上的袜子”,边穿袜子边扮演花花公子,引用流行诗人的话感叹“哎,是啊,我们年轻时也是小猎犬”——经由纳博科夫如此巨细靡遗的描写,这个既可笑又恶心的人历历如在我们眼前。更重要的是,


深度书评:

  • 一个人的讣告

    作者:南山雀 发布时间:2018-12-12 13:10:11

    《荣耀》会不断让人返回到纳博科夫自身的经历当中:一个生活在旅行中的孩子,父亲早逝的阴影,浪漫的剑桥生活,以及俄罗斯流亡家庭的身份纠缠。也许最大的不同,是马丁并不是一个纳博科夫式的天才。他经常陷入优柔寡断的自责当中,经常在恍惚的情感流浪中大意失足。他对这个世界的动乱、艺术、人群的反应显得冷漠而迟钝。他对俄罗斯的感情既不来自于伟大的文学传统,也不来自于激烈的国内战争,而是来自于清晰、梦幻,夹杂着圣彼得堡雪地白光的童年记忆。但是,所有这些琐碎甚至于平庸的描绘都被马丁身上一种越来越浓烈的特质照亮了。这种特质就是小说标题中的那种特质。在俄语版原文中,标题“英勇行为”具有“高尚光荣,却无益无用”的含义。而马丁那种日益激烈、决绝甚至于爆炸般的激情恰恰来自于这种荣耀之光的召唤。也许,这样的设计恰恰是纳博科夫对那个时代压倒一切的政治语言的反动。一个和自我身份疏离的青年,一个对政治情绪无动于衷的观看者,一个在社群中出入自由的孤独影像,所有这些暗淡的、悄无身息的身份背后,却是一个被激情燃烧直至死亡的干净而纯粹的冒险者。马丁的出现是文学史上的一次洗礼,虽然它没有得到应有的注视。

    同时,作为最伟大的文体家(这不是一个孤独的技术工),纳博科夫赋予这部小说一种混合着优雅和忧郁的美学体验。作为一部单一人物视角(最后一节除外)、心理语言主导的小说,纳博科夫巧妙地取消了自小说诞生以来就无处不在的戏剧性。他会用大量丰富而细致的修辞来捕捉转瞬即逝的环境、色彩、声音、心理,以此来拓展某个短暂的时刻;同时,他却让那些很可能具有戏剧功能的时刻消失或者黯淡无光。更进一步地,纳博科夫消除了以往小说中以戏剧时刻为中心的故事节奏,而代之以一种平静、自然,没有惊涛骇浪的,被细节塞满以至于让戏剧无力跳舞的节奏。激动人心的英雄奏鸣曲消失了,仪式消失了。这样的体验既来自于主人公马丁敏锐而富有生气的感官知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丁具有成为纳博科夫的可能),同时也来自于这样一种认知:生活并不是戏剧,它没有那么多被烘托在情绪顶端的重要时刻。

    小说的心理与幻想也参与到这样一种节奏当中。这是一种超出控制的自由而理性的风格。它常常越过人物的支配,形成一种如梦似幻的优柔氛围。但不断闪现的理性,一种可以体认出写作者的理性,却没有让这种自由沦落为混乱的癔想。

    然而,纳博科夫最伟大的,也是这本书最具魅力之处却来自于一种无可挑剔、繁复而迷乱的精确性。无处不在、精挑细选的形容词装扮着每一个细密跳脱的名词。在纳博科夫的自传作品《说吧,记忆》中,他曾经为每一个字母选择了一种特有的颜色。可以想象,他也会为自己作品中的每一个名词选择一种颜色、或者味道、或者心情。阅读不断伴随着击节叹赏、措手不及或者无远弗届的高潮,坠落在纳博科夫爆炸般的辞海当中。但是,这样说并不意味着纳博科夫的语言都只是冗长的迷宫。他不会忘记自己的节奏。同时,他也不会忘记何为精确性。精确性可以是词汇的精致和无可替代,也可以是迟疑、寡断、微妙而不由自主的心理描写,也可以是一种和伟大的观察力直接相关的与众不同之处。

    在一个俄国侨民的葬礼上,马丁脑海中跳出了这样一些评判:

    马丁此时觉得,讣告中说:“他对俄罗斯充满了火热的爱”或者“他总是高举着笔”似乎有点贬损死者,因为这些话里也可以用来说济拉诺夫和德高望重的讣告作者本人。马丁最惋惜的是死者的与众不同之处,那才是真正不可替代的——他的手势,大胡子,如雕刻出来一般的皱纹,突然露出的腼腆微笑,外套上只有一线相连的脱落的纽扣,还有他贴邮票的样子—先伸出整条舌头舔邮票,然后把它贴在信封上,再用拳头啪地一下压实。在某种意义上,这一切都比轻易催生出讣告上这套陈词滥调的社会功绩更有价值。

    每一个讣告都应该是与众不同的,应该是独属于死者的秘密标志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小说难道不也可以看作是马丁一个人的讣告吗?他那些不断返潮滚滚而来的童年景观,他因为害怕高潮过于局促而停留在微小细节当中的迷离和幻想,他喷涌战栗、难以抵抗的流浪者的激情,以及他秘密的悬崖,晒得粗糙的皮肤,睡前阅读的期待和幸福,都是他讣告中不可替代的荣耀。

  • 佐尔兰德的青鸟

    作者:安东。 发布时间:2018-10-07 23:59:32

    通常我总觉得有关青鸟的故事是一个游戏,小伙伴们肩负责任踏上征途捕捉那名为幸福的虚无缥缈之物,一路披荆斩棘打怪升级,殊不知一切本是幻梦一场,一觉醒来重归陋室。追寻毫无意义的目标,这便是游戏的实质。也因此,引人迷恋的,总是游戏的过程而非结局。

    作家纳博科夫喜欢在他的作品里玩游戏。这正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之一。文字游戏,或者各式各样奇思妙想的小游戏,洛丽塔班级上学生名簿里隐藏的玄机,《瓦内姐妹》那首字母组合的巧妙结尾,以及爱达邀请凡到树下玩的影子游戏。又或者,是《荣耀》里马丁与索尼娅用编童话的语言所创造的北地佐尔兰德,在那里,医生按照规定用同一种方法去医治世界上所有的疾病,而一项新颁布的法令将禁止毛毛虫变成蛹。

    这个极北之地后来出现在纳博科夫另一部未完成的小说里,更名为极北之国,“饱受政治阴谋、暗杀、叛乱之苦”,成为容纳亡灵哀思的遥远岛屿。写作这两部作品的1930年到1940年冬正是纳博科夫用俄语写作的最后季节,我毫不怀疑,在远离故乡的地方,使用他内心最为热爱的、无比温馨的这种语言创作的充满深情的文字,正是出于他对那片土地难以割舍的感情。而在倾泻着柔情的文字和杂技般不断跳转挪移的叙述之外,也只有他,能够用这美妙的语言写出“陡峭的山坡在他身下直往上滑”的句子。

    透过一块菱形蓝色玻璃看到的冷杉林,闪闪发亮的天空,柏树投下道道阴影——这是马丁回忆中的雅尔塔,也是属于纳博科夫的俄罗斯。极北之地俄罗斯。流亡者怀恋里的俄罗斯。像孩子一样,出于本能拒绝承认不复美好的故乡,用游戏般的态度虚构出一个近乎荒诞的名为佐尔兰德或极北之国的无法到达之地,通过这神秘而虔诚的游戏,马丁与纳博科夫坚守着他们内心的故土。

    温柔的母亲、幼年的教育、恋情上的挫折以及在剑桥度过的时光,对政治缺乏兴趣又独爱文学,马丁身上有纳博科夫早年生活的影子,甚至纳博科夫在前言称马丁“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认作是我的远亲”,但狡猾的作家也指出,“他更讨人喜欢,但也比我幼稚得多”。这种幼稚将马丁塑造成拥有几乎过于清澈的眼神的年轻人,怀着“荣耀,热爱,对土地的温情,千万种相当神秘的感觉”追求内心的渴望,如同秋日晴空一般富于活力,而连绵的、无限温柔神秘的景色,更是将背景装饰成一个如梦似幻的纯真年代。

    他是一个“梦想成真”的人,是人中的珍品。

    与纳博科夫其他作品中的主人公相似,马丁具有敏感的艺术气质,但在《荣耀》中他的才华却被热情所代替,以至于马丁身上散发出耀眼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源自英文书名“荣耀”的含义——“英勇的壮举”、“高尚的行动”,以及俄语书名“英勇行为”的隐含意义——“虽然这种行为很高尚很光荣,却无益无用”,纳博科夫并不掩饰二者撞击而产生的虚无感。然而究竟什么是“荣耀”?是马丁与好友达尔文打斗时感受到的疼痛?还是他爬上悬崖往下望见的照耀着阳光的深渊?抑或是那张计划了从拉脱维亚非法越境进入俄罗斯的地图?

    在童话的结局,梦中不见踪影的青鸟出现在家里的鸟笼内,是一只朴素的、泛着青灰色的鸽子。梅特林克以此寓意幸福的实质。而另一边,纳博科夫让马丁消失在去往俄罗斯或禁地佐尔兰德的幽暗小径,标志性的螺旋结构回到了起点,那是幼年时期的马丁床头曾经引起无数幻想的水彩画,画上有一片茂密的树林和一条消失在树林深处的蜿蜒小径。而当带着马丁失踪消息的达尔文来到乡下,走过一条冷杉树林间的小径去通知马丁的母亲又静静地原路返回,所有的跳跃回旋切换终结于迷失森林的两头,通往一个没有意义的终点。

    路的尽头是家。路的起点也是。而在这中间,是“骄阳下伸展开的所有纷繁复杂的自然联想”,也是“尘世间的荣耀和不完美的世间天堂的荣耀”,是栅门上山雀的啼鸣与冷杉的粗糙触感,也是光与影迷离的激情与变化。是佐尔兰德的青鸟,也是纳博科夫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马丁突然又体验到了童年时不止一次体验到的感觉——他的所有感官知觉都变得异常敏锐,令他难以忍受,他的胸中奔涌着一股神奇而迫切的冲动,另外还有别的什么东西,只要有了它,马丁就觉得自己不会虚度此生。”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无缺页(174+)
  • 一般般(351+)
  • 服务好(614+)
  • 值得下载(544+)
  • 书籍多(620+)
  • 图书多(362+)
  • 目录完整(630+)

下载评价

  • 网友 石***致: ( 2024-12-28 10:21:54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邱***洋: ( 2025-01-01 19:31:06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堵***洁: ( 2024-12-25 05:16:22 )

    好用,支持

  • 网友 常***翠: ( 2024-12-31 23:47:36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濮***彤: ( 2024-12-31 08:22:13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寇***音: ( 2024-12-13 01:42:30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宫***玉: ( 2024-12-15 09:35:32 )

    我说完了。

  • 网友 索***宸: ( 2024-12-12 00:59:38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冷***洁: ( 2024-12-18 07:12:58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冉***兮: ( 2024-12-12 05:05:38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陈***秋: ( 2024-12-19 09:28:43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康***溪: ( 2024-12-30 04:32:29 )

    强烈推荐!!!

  • 网友 瞿***香: ( 2025-01-03 00:04:51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随机推荐